CN217352806U - 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2806U
CN217352806U CN202221039229.2U CN202221039229U CN217352806U CN 217352806 U CN217352806 U CN 217352806U CN 202221039229 U CN202221039229 U CN 202221039229U CN 217352806 U CN217352806 U CN 217352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drain
drain body
pipe
receiving cavity
material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92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勇
耿晨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Lianhe Light Industry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Lianhe Light Industry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Lianhe Light Industry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Lianhe Light Industry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392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2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2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2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涉及排水地漏领域,其包括地漏本体,所述地漏本体内设有接料腔,所述地漏本体顶部设有与接料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地漏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接料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接料腔内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上的过滤网篮;所述出水口处连接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一端贯穿出水口并伸入接料腔,且所述下水管伸入地漏本体的一端开口向下倾斜,所述下水管伸入地漏本体的一端开口位于过滤网篮与地漏本体之间;本申请通过将出水口开设于地漏本体的侧壁上,并使下水管开口处于向下倾斜的状态,配合过滤网篮,实现了排水过程中污水和固体杂质的分离,减少对出水口的堵塞,工作人员无须频繁疏通维护出水口,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排水地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地漏的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申请号为201520194397.2的一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排水防臭地漏,其包括地漏本体和封盖,所述地漏本体包括变径管体和柱形槽,所述封盖设置在变径管体的顶端,所述柱形槽设置在变径管体的底端,变径管体的管径从顶端到底端逐渐减小,在柱形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下水管连通的出水口,在出水口处设置有密封窗,所述密封窗的一边与柱形槽铰接,在柱形槽的底端设置一立柱,在密封窗与立柱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上述新型排水防臭地漏通过复位弹簧在排水后带动密封窗复位封堵出水口,阻止了蚊虫及下水道中的臭味上返至是生产车间,在生产车间应用后排水和防止异味的效果较好。
此外,申请号为201920016903.7的另一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卫生级地漏,其包括地漏主体,所述地漏主体中部依次逐级设有第一下沉台阶和第二下沉台阶,所述第一下沉台阶上设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二下沉台阶中部连接出水口,所述第二下沉台阶上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覆盖所述出水口;上述卫生级地漏采用多级下沉台阶的下水方式,加快下水速度,防止水残留,双层设置的滤网结构,不仅过滤性能良好,而且滤网均可更换且容易清洗,使下水器可在多个区域中使用,大大提升了实用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上述地漏中的滤网或密封窗等拦截件均设于出水口处,且往往是位于出水管道的入口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随着水流流入出水口,固体杂质往往易堆积于出水口处造成出水口堵塞,影响地漏排水效果,需要人工频繁的对出水口进行疏通维护,增加了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地漏需要频繁的对出水口进行疏通维护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包括地漏本体,所述地漏本体内设有接料腔,所述地漏本体顶部设有与接料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地漏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接料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接料腔内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上的过滤网篮;所述出水口处连接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一端贯穿出水口并伸入接料腔,且所述下水管伸入地漏本体的一端开口向下倾斜,所述下水管伸入地漏本体的一端开口位于过滤网篮与地漏本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漏本体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污水由地漏本体顶部进水口流入接料腔内,过滤网篮在此过程中对污水和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分离,将大部分的固体杂质拦截于过滤网篮内,污水经由地漏本体侧壁上的出水口流入下水管,体积较小的小部分固体杂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淀到地漏本体底部;在过滤网篮的拦截以及固体杂质自身重力的协同作用下,地漏整体较为有效的实现了排水过程中污水和固体杂质的分离,大部分固体杂质在排水过程中均不易接触出水口,出水口不易发生堵塞,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疏通出水口的频率,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
可选的,所述地漏本体底部还设有与接料腔连通的辅助下水口,所述辅助下水口处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地漏本体和下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流入接料腔内的污水较少以及接料腔内的污水水位低于出水口处的最低水平高度时,接料腔内的污水能够经由辅助下水口流出地漏本体,减少地漏本体内的污水残留。
可选的,所述下水管伸入地漏本体的一端管体自靠近地漏本体的一侧朝向远离地漏本体的一侧倾斜向下布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在下水管内的流动更为顺畅。
可选的,所述下水管伸入地漏本体的一端管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拦截网,所述辅助下水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拦截网,所述第一拦截网的孔径和第二拦截网的孔径均小于过滤网篮的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拦截网和第二拦截网能够在地漏本体的出水口和辅助下水口处对固体杂质进一步进行拦截,避免固体杂质进入下水管或排水管造成管道堵塞。
可选的,所述下水管伸入地漏本体的一端外周壁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一拦截网上设有用于与卡接槽弹性卡接的卡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漏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能够较为方便的对第一拦截网进行取卸,装卸步骤较为简易。
可选的,所述排水管靠近地漏本体的一端管体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拦截网周侧开设有适于与排水管螺纹连接的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第二拦截网和排水管连接较为稳定,另一方面,旋拧第二拦截网即可较为方便的对第二拦截网进行装卸,进而对地漏本体底部和第二拦截网进行清理。
可选的,所述排水管的管径小于下水管的管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障在污水排放量较大时,污水优先从下水管排出地漏本体,保持污水通畅排放。
可选的,所述地漏本体底部的开口横截面积小于地漏本体顶部的开口横截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漏本体呈敞口布设,便于工作人员在地漏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地漏本体进行清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出水口开设于地漏本体的侧壁上,并使得下水管开口处于向下倾斜的状态,配合过滤网篮,能够实现排水过程中污水和固体杂质的分离,减少固体杂质对出水口的堵塞,进而工作人员无须频繁的对出水口进行疏通维护,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
2.通过在地漏本体底部开设辅助下水口,并在辅助下水口处设置排水管,能够在流入接料腔内的污水较少以及接料腔内的污水水位低于出水口处的最低水平高度时排出地漏本体内的污水,减少地漏本体的污水残留,保障地漏本体的排水效果;
3.通过设置第一拦截网和第二拦截网,能够在保持排水通畅的情况下进一步对固体杂质进行拦截,避免固体杂质进入下水管或排水管造成管道堵塞,保障地漏本体的排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展示地漏本体内部结构所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本申请实施例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采用S型弯管作为下水管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地漏本体;11、接料腔;12、进水口;13、出水口;14、辅助下水口;15、沉淀段;16、过渡段;17、进水段;2、过滤网篮;3、下水管;31、卡接槽;32、导流段;33、防反味段;34、出水段;4、第一拦截网;41、卡接头;5、排水管;6、第二拦截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涉及排水地漏领域。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包括用于安装于地面上的地漏本体1,地漏本体1内设有接料腔11,地漏本体1顶部设有与接料腔11连通的进水口12、侧壁上开设有与接料腔11连通的出水口13、底壁上开设有与接料腔11连通的辅助下水口14,地漏本体1内位于接料腔11中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上的过滤网篮2;出水口13处连接有下水管3,辅助下水口14处连接有排水管5,下水管3靠近地漏本体1的一端的开口以及排水管5靠近地漏本体1的一端的开口均位于地漏本体1和过滤网篮2之间,排水管5的管径小于下水管3的管径。
本申请实施例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参照图1和图2,污水由地漏本体1顶部进水口12流入接料腔11内,过滤网篮2在此过程中对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拦截,将大部分的固体杂质拦截于过滤网篮2内,污水和体积较小的部分固体杂质由过滤网篮2上的过滤孔流向接料腔11底部;过滤网篮2在此过程中过滤掉了污水中的大部分固体杂质,未能被拦截于污水中的固体杂质沉积于地漏本体1底壁上。
在污水排放量较少,即地漏本体1中的污水水位低于出水口13处的地漏本体1底壁水平高度时,污水优先从排水管5排出地漏,在污水排放量较多,即地漏本体1中的污水水位高于出水口13的水平高度时,污水优先从下水管3排出地漏,且排出污水一般为在地漏本体1中沉淀过固体杂质的污水上清液,少部分污水从排水管5排出地漏,实现污水排放,出水口13不易受到固体杂质堵塞,工作人员无需频繁的对出水口13进行疏通维护。
具体的,参照图2和图3,地漏本体1在本申请中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布设且一体连接的沉淀段15、过渡段16和进水段17,沉淀段15和进水段17均呈方管状,过渡段16呈上下连通的、中空的方形斗状,沉淀段15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进水段17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过渡段16两端分别与沉淀段15以及进水段17相连接,且过渡段16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自靠近沉淀段15的一侧朝向远离沉淀段15的一侧逐渐扩大;参照图2,出水口13位于过渡段16处的地漏本体1的侧壁上,下水管3靠近地漏本体1的一端贯穿出水口13并伸入接料腔11,且下水管3伸入地漏本体1的一端开口呈倾斜向下布设,过滤网篮2与地漏本体1之间留有供下水管3伸入的间隙,靠近沉淀段15的一侧过滤网篮2的截面面积小于远离沉淀段15的一侧的过滤网篮2的截面面积。
参照图3,过渡段16对沉淀段15和进水段17起到了较好的衔接,使得整体形成的地漏本体1呈敞口状,一方面便于承接并处理较多的污水;另一方面有利于工作人员取卸过滤网篮2,对过滤网篮2进行清理;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在地漏本体1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地漏本体1底部进行清掏。
此外,参照图3,在污水流入地漏本体1的过程中,下水管3的上侧管壁对倾斜向下布设的下水管3开口起到了遮挡,污水中的固体杂质不易落入下水管3内,进一步降低了下水管3开口被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堵塞的可能,有利于保持地漏本体1排水通畅。
进一步的,参照图3和图4,下水管3包括一体连接的、由靠近地漏本体1的一侧朝向远离地漏本体1的一侧依次布设的导流段32、防反味段33和出水段34,导流段32贯穿过滤段处的地漏本体1侧壁并伸入接料腔11内,且导流段32自靠近地漏本体1的一侧朝向远离地漏本体1的一侧倾斜向下布设,以使污水更为顺畅的流入下水管3;防反味段33呈弯管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为S型弯管、U型弯管或P型弯管(图中未示出),以减少下水管3的返臭以及污水反涌现象;出水段34用于排出下水管3内污水。
在下水管3伸入地漏本体1的一端管口处还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拦截网4,且第一拦截网4的孔径小于过滤网篮2的孔径,以在地漏本体1的出水口13处对固体杂质进一步进行拦截,避免固体杂质进入下水管3造成管道堵塞。
参照图5,在导流段32靠近地漏本体1的一端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卡接槽31,多个卡接槽31绕导流段32处的下水管3的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一拦截网4上对应设有用于与卡接槽31弹性卡接的弹性的卡接头41;在地漏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可较为方便的将第一拦截网4拆下进行清洗。
进一步的,参照图5,在排水管5靠近地漏本体1的一端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拦截网6,第二拦截网6的孔径小于过滤网篮2的孔径,以在地漏本体1的辅助下水口14处对固体杂质进一步进行拦截,避免固体杂质进入排水管5造成管道堵塞;且在排水管5靠近地漏本体1的一端管体开口处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内螺纹,第二拦截网6上开设有适于与地漏本体1螺纹连接的外螺纹,第二拦截网6与排水管5螺纹连接,旋拧第二拦截网6即可较为方便的对第二拦截网6进行装卸,进而对地漏本体1底部和第二拦截网6进行清理;且当第二拦截网6螺纹固定安装于排水管5上时,排水管5和第二拦截网6靠近地漏本体1的一侧表面均与地漏本体1底壁相平齐,以便于污水流入排水管5。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的实施原理为:地漏本体1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污水由地漏本体1顶部进水口12流入接料腔11内,过滤网篮2在此过程中对污水和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初步的过滤分离,将大部分的固体杂质拦截于过滤网篮2内;经初步过滤分离后的污水流入地漏本体1与过滤网篮2之间,且污水和污水中未能经过滤网篮2分离的体积较小的小部分固体杂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沉到地漏本体1底部,且体积较小的固体杂质能够沉淀于地漏本体1的底壁上;在污水排放量较低(污水水位低于出水口13的最低水平高度)时,污水主要经由辅助下水口14从排水管5排出地漏;在污水排放量较多(污水水位高于出水口13水平高度)时,污水主要经由出水口13从下水管3排出地漏;整体较为有效的实现了排水过程中污水和固体杂质的分离,不易造成出水口13堵塞,工作人员无须频繁的对出水口13进行疏通维护,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包括地漏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1)内设有接料腔(11),所述地漏本体(1)顶部设有与接料腔(11)连通的进水口(12),所述地漏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接料腔(11)连通的出水口(13),所述接料腔(11)内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上的过滤网篮(2);所述出水口(13)处连接有下水管(3),所述下水管(3)一端贯穿出水口(13)并伸入接料腔(11),且所述下水管(3)伸入地漏本体(1)的一端开口向下倾斜,所述下水管(3)伸入地漏本体(1)的一端开口位于过滤网篮(2)与地漏本体(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1)底部还设有与接料腔(11)连通的辅助下水口(14),所述辅助下水口(14)处连接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连通地漏本体(1)和下水管(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3)伸入地漏本体(1)的一端管体自靠近地漏本体(1)的一侧朝向远离地漏本体(1)的一侧倾斜向下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3)伸入地漏本体(1)的一端管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拦截网(4),所述辅助下水口(14)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拦截网(6),所述第一拦截网(4)的孔径和第二拦截网(6)的孔径均小于过滤网篮(2)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3)伸入地漏本体(1)的一端外周壁上开设有卡接槽(31),所述第一拦截网(4)上设有用于与卡接槽(31)弹性卡接的卡接头(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5)靠近地漏本体(1)的一端管体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拦截网(6)周侧开设有适于与排水管(5)螺纹连接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5)的管径小于下水管(3)的管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1)底部的开口横截面积小于地漏本体(1)顶部的开口横截面积。
CN202221039229.2U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 Active CN217352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9229.2U CN217352806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9229.2U CN217352806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2806U true CN217352806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1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9229.2U Active CN217352806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2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17778U (zh) 一种雨污分流器
CN217352806U (zh) 一种免维护的洁净地漏
CN108316416A (zh) 一种可在洗菜盆排水系统中将杂质与水二次分离的装置
CN111335945B (zh) 隧道积水排出装置及排水方法
CN112942542B (zh) 一种海绵城市截流式雨水溢流井
CN105797457A (zh) 篮式过滤器
CN212772756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堵蓄水池
CN214423536U (zh) 一种建筑给排水用渗漏过滤装置
CN209603237U (zh) 厨房水槽排水管用储渣器结构
CN210106843U (zh) 一种可冲洗式集分水器
CN218713774U (zh) 一种地漏盖及具有该地漏盖的地漏
CN216446090U (zh) 市政工程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CN217267891U (zh) 一种可调节的楼宇雨污分离器
CN220394799U (zh) 一种建筑防水维修排水装置
CN219637973U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疏水结构
CN220686259U (zh) 一种用于水电站排水沟的地漏
CN214061902U (zh) 一种净化初期雨水的弃流井
CN214530740U (zh) 一种易清洁的单向阀及地下压力排水系统
CN217027312U (zh) 一种排水汇集器
CN215137251U (zh) 一种用于粪水的过滤装置
CN215519016U (zh) 一种建筑排水用排水管防堵装置
CN219889031U (zh) 具有过滤功能的水利工程管道
CN219671594U (zh) 一种具有防臭功能的新u型地漏
CN218814221U (zh) 一种雨水截污弃流装置
CN216948350U (zh) 一种风景园林绿化设计生态防护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