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0674U -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0674U
CN217350674U CN202221197652.5U CN202221197652U CN217350674U CN 217350674 U CN217350674 U CN 217350674U CN 202221197652 U CN202221197652 U CN 202221197652U CN 217350674 U CN217350674 U CN 217350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assembly
rod
centre gripping
joint
road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76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攀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alinha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alinha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alinha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alinha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976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0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0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0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和铰接在底座顶部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对称安装有把手,且所述推动杆的一端铰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的底部卡接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固组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气压启动夹持组件,使得夹持组件的底部带动两个夹板相向夹持,同时通过夹持组件与稳固组件的配合,使得夹具对路沿石的夹持更加平稳、紧固,不易掉落,在使用时通过手动解除卡接组件与夹持组件之间的卡接,使得卡接组件带动夹板完全脱离夹具,以此方便人们对夹板进行维修或更换,提升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
背景技术
路沿石是指用石料或者混凝土浇注成型的条块状物体用在路面边缘的界石,路沿石也称道牙石或路边石,路沿石是在路面上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和道路其他部分的界线,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
现有路沿石夹具的把手与夹板大都为一体式设计,这使得需要夹持不同尺寸的路沿石时无法快速的更换夹板,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且由于路沿石是实心石质材料制成,重量较大,现有的路沿石夹具主要依靠施工人员将其从卸货位置搬运到铺装位置,施工人员搬运时路沿石容易因手滑掉落,从而引发施工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施工人员搬运时路沿石容易因手滑掉落,从而引发施工事故,且现有路沿石夹具的把手与夹板大都为一体式设计,这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夹具无法快速更换或维修夹板,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包括底座和铰接在底座顶部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对称安装有把手,且所述推动杆的一端铰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的底部卡接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固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铰接在推动杆底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组。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包括对称安装在推动杆一端两侧的握杆,所述握杆的外围套设有海绵套。
进一步地,所述包括铰接在推动杆一端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对称铰接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一端铰接有传动杆,且所述传动杆中段相互铰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气压杆,所述气压杆的一端与传动杆的中段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对称开设有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在夹持组件底部的U型安装块,所述U型安装块的一端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卡接槽,所述U型安装块的一侧铰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安装在卡接槽内部,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夹持组件的底部嵌入U型安装块中间,且所述螺纹杆安装在安装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稳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夹板一侧的摩擦板,所述夹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探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气压启动夹持组件,使得夹持组件的底部带动两个夹板相向夹持,同时通过夹持组件与稳固组件的配合,使得夹具对路沿石的夹持更加平稳、紧固,不易掉落。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手动解除卡接组件与夹持组件之间的卡接,使得卡接组件带动夹板完全脱离夹具,以此方便人们对夹板进行维修或更换,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和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接组件和稳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推动杆;3、把手;4、夹持组件;5、卡接组件;6、夹板;7、稳固组件;11、支撑杆;12、万向轮组;31、握杆;32、海绵套;41、连接块;42、牵引杆;43、传动杆;44、气压杆;45、安装槽;51、U型安装块;52、卡接槽;53、螺纹杆;54、螺帽;71、摩擦板;72、探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包括底座1和铰接在底座1顶部的推动杆2,推动杆2的一端对称安装有把手3,且推动杆2的一端铰接有夹持组件4,夹持组件4的底部卡接有卡接组件5,卡接组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板6,夹板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固组件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通过气压启动夹持组件4,使得夹持组件4的底部带动两个夹板6相向夹持,同时通过夹持组件4与稳固组件7的配合,使得夹具对路沿石的夹持更加平稳、紧固,不易掉落,在使用时通过手动解除卡接组件5与夹持组件4之间的卡接,使得卡接组件5带动夹板6完全脱离夹具,以此方便人们对夹板6进行维修或更换,提升工作效率,更具体的为,在使用时通过手动使两个夹板6对准路沿石,然后启动夹持组件4,使得两个夹板6相向移动,以此形成对路沿石的夹持,同时通过稳固组件7探入路沿石的底部,并对路沿石形成一种托举与夹持,使得夹具在夹持路沿石时更加稳固,然后通过按压把手3,使得推动杆2的一端带动路沿石远离地面,然后在推动把手3,使得夹具在推动杆2与底座1的配合下移动至铺装区,完成对路沿石的运输,在更换夹板6时通过手动解除卡接组件5与夹持组件4之间的卡接,使得夹板6完全脱离夹具,以此方便人们对夹板6进行维修和更换。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包括铰接在推动杆2底部的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组12,更具体的为,在移动夹具时通过万向轮组12与推动杆2的配合,使得夹具在移动时更加快速、平稳,且可以高效的实现转向。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3包括对称安装在推动杆2一端两侧的握杆31,握杆31的外围套设有海绵套32,更具体的为,在使用时通过海绵套32对手部的支撑与吸汗,使得人们能更加稳定和舒适的推动夹具。
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组件4包括铰接在推动杆2一端的连接块41,连接块41底部对称铰接有牵引杆42,牵引杆42的一端铰接有传动杆43,且传动杆43中段相互铰接,连接块4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气压杆44,气压杆44的一端与传动杆43的中段转动连接,传动杆43的底部对称开设有安装槽45,更具体的为,在使用时通过启动气压杆44进行伸展,使得牵引杆42与传动杆43绕铰接轴转动,同时使得两个传动杆43绕铰接轴并拢,使得传动杆43的一端带动两个夹板6相互靠拢,以此完成对路沿石的夹持,在使用时通过启动气压杆44进行收缩,使得牵引杆42与传动杆43绕铰接轴转动,同时使得两个传动杆43绕铰接轴张开,使得传动杆43的一端带动两个夹板6相互远离,以此解除对路沿石的夹持,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组件5包括卡接在夹持组件4底部的U型安装块51,U型安装块51的一端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卡接槽52,U型安装块51的一侧铰接有螺纹杆53,螺纹杆53安装在卡接槽52内部,螺纹杆5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54,夹持组件4的底部嵌入U型安装块51中间,且螺纹杆53安装在安装槽45内部,更具体的为,在拆卸夹板6时通过拧松螺帽54,然后手动将螺纹杆53绕铰接轴转动移出安装槽45,使得卡接组件5与夹持组件4之间解除卡接,以此完成对夹板6的拆卸,在安装夹板6时通过手动将安装槽45嵌入U型安装块51,使得安装槽45与卡接槽52适配,然后绕铰接轴转动螺纹杆53,使得螺纹杆53嵌入安装槽45与卡接槽52内部,然后拧紧螺帽54,使得安装槽45与螺纹杆53形成卡接,以此完成对夹板6的安装。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固组件7包括固定安装在夹板6一侧的摩擦板71,夹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探爪72,更具体的为,在夹持时通过探爪72探入路沿石的底部,使得探爪72形成对路沿石的托举,同时配合摩擦板71对路沿石的夹固,使得夹具对路沿石的夹持更加稳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包括底座(1)和铰接在底座(1)顶部的推动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2)的一端对称安装有把手(3),且所述推动杆(2)的一端铰接有夹持组件(4),所述夹持组件(4)的底部卡接有卡接组件(5),所述卡接组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板(6),所述夹板(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固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铰接在推动杆(2)底部的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包括对称安装在推动杆(2)一端两侧的握杆(31),所述握杆(31)的外围套设有海绵套(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铰接在推动杆(2)一端的连接块(41),所述连接块(41)底部对称铰接有牵引杆(42),所述牵引杆(42)的一端铰接有传动杆(43),且所述传动杆(43)的中段相互铰接,所述连接块(4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气压杆(44),所述气压杆(44)的一端与传动杆(43)的中段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43)的底部对称开设有安装槽(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5)包括卡接在夹持组件(4)底部的U型安装块(51),所述U型安装块(51)的一端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卡接槽(52),所述U型安装块(51)的一侧铰接有螺纹杆(53),所述螺纹杆(53)安装在卡接槽(52)内部,所述螺纹杆(5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54),所述夹持组件(4)的底部嵌入U型安装块(51)中间,且所述螺纹杆(53)安装在安装槽(45)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组件(7)包括固定安装在夹板(6)一侧的摩擦板(71),所述夹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探爪(72)。
CN202221197652.5U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 Active CN217350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7652.5U CN217350674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7652.5U CN217350674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0674U true CN217350674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2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7652.5U Active CN217350674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0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50674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夹具
CN214033283U (zh) 公路路缘高效施工车
CN219384575U (zh) 一种荷兰砖托底吊运装置
CN216861465U (zh) 道路侧石转运工具
CN214002938U (zh) 一种便携式路缘石运输器
CN211897745U (zh) 路缘石搬运装置
CN214362734U (zh)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的路沿石夹具
CN220521060U (zh) 一种市政绿化带改造用路牙石拆除设备
CN216583905U (zh) 路牙石搬运车
CN214932993U (zh) 一种基于搬运用的路沿石夹紧机构
CN217298549U (zh) 一种便捷式路缘石安装装置
CN108149934B (zh) 路砖夹取铺设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3772847U (zh) 一种侧石安装装置
CN218371270U (zh) 一种便携式路沿石起吊运输装置
CN213892587U (zh) 一种便携式路缘石搬运装置
CN217997746U (zh) 一种路牙石搬运铺设工具
CN216765506U (zh) 一种公路铺设用路牙石搬运吊装装置
CN218024908U (zh) 路沿立石搬运吊车
CN214613478U (zh) 一种适用于路缘石的移动夹持装置
CN215252169U (zh) 一种用于路牙石搬用安装的装置
CN216425653U (zh) 一种运输路牙石的简易工具
CN216836863U (zh) 十字形主轴以及应用该主轴的路牙石搬运车
CN210619214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沿石搬运装置
CN214932994U (zh) 一种搬运效率高的路沿石搬运装置
CN216807243U (zh) 一种便捷式路缘石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