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0201U - 盘管缠绕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盘管缠绕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0201U
CN217350201U CN202123392121.XU CN202123392121U CN217350201U CN 217350201 U CN217350201 U CN 217350201U CN 202123392121 U CN202123392121 U CN 202123392121U CN 217350201 U CN217350201 U CN 217350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bull stick
plug bush
supporting leg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921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帅龙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ongduobao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ongduobao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ongduobao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ongduobao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921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0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0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0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管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盘管缠绕一体机,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底架的顶部转动连接,转动块的周围连接有安装套,所述底架的底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与底架焊机,所述支撑腿与底架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支撑腿和底架焊接,转动块的底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底部通过轴承与转动套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架的顶部设置转动块、转杆和竖杆,从而当需要对软管进行缠绕的时候,将软管绕在竖杆上,然后将转杆和转动块转动,从而对软管进行缠绕,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手动缠绕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盘管缠绕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管机技术领域,具体为盘管缠绕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对较大直径的软管进行绕圈的时候,需要手动缠绕,在缠绕的时候,速度很慢,并且缠绕的直径不一,容易散落开,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盘管缠绕一体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盘管缠绕一体机,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底架的顶部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块的周围连接有安装套。
优选的,所述底架的底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与底架焊机,所述支撑腿与底架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支撑腿和底架焊接,通过设置支撑腿从而可以让底架支撑起来,并且通过加强筋从而让底架承重力更强。
优选的,所述底架的顶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块的外壁与转动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的内部安装有轴承,通过设置轴承从而让转动块可以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底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底部通过轴承与转动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套的内部插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内部为空心,所述转杆的外壁连接有插接套一,所述插接套一与转杆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转杆从而可以带动软管转动,达到缠绕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底架的顶部连接有插接套二,所述插接套二与底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接套二与插接套一同心设置,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竖杆插接在插件套二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转杆远离底架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通过铰链轴与转杆的外壁铰接,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延伸杆折叠起来,达到收纳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插接套一的内部插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径大于插接套一的内径,所述竖杆的底部连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与插接套一的内壁插接,当需要对软管进行缠绕的时候,将竖杆插在插接套一的内部,然后将软管缠绕在竖杆上,然后转动转杆,从而对软管进行缠绕,达到缠绕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盘管缠绕一体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架的顶部设置转动块、转杆和竖杆,从而当需要对软管进行缠绕的时候,将软管绕在竖杆上,然后将转杆和转动块转动,从而对软管进行缠绕,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手动缠绕效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杆的端部设置延伸杆,并且延伸杆通过铰链轴与转杆铰接,从而当设备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延伸杆折叠起来,达到便于收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杆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竖杆的立体图。
图中:底架101、支撑腿102、加强筋103、插接套二104、转动块201、安装套202、转动套203、转动柱204、转杆205、插接套一206、延伸杆207、铰链轴208、竖杆209、插接杆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盘管缠绕一体机,包括底架101,底架101的顶部安装有转动块201,转动块201与底架101的顶部转动连接;
转动块201的周围连接有安装套202,通过在底架101的顶部设置转动块 201、转杆205和竖杆209,从而当需要对软管进行缠绕的时候,将软管绕在竖杆209上,然后将转杆205和转动块201转动,从而对软管进行缠绕,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手动缠绕效率低的问题。
底架10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腿102,支撑腿102与底架101焊机,支撑腿 102与底架101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03,加强筋103与支撑腿102和底架101焊接,通过设置支撑腿102从而可以让底架101支撑起来,并且通过加强筋103从而让底架101承重力更强。
底架101的顶部连接有转动套203,转动块201的外壁与转动套203转动连接,转动套203的内部安装有轴承,通过设置轴承从而让转动块201可以进行转动。
转动块201的底部连接有转动柱204,转动柱204的底部通过轴承与转动套203转动连接。
安装套202的内部插接有转杆205,转杆205的内部为空心,转杆205的外壁连接有插接套一206,插接套一206与转杆20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转杆 205从而可以带动软管转动,达到缠绕的作用。
底架101的顶部连接有插接套二104,插接套二104与底架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插接套二104与插接套一206同心设置,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竖杆209插接在插件套二104的内部。
转杆205远离底架101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杆207,延伸杆207通过铰链轴 208与转杆205的外壁铰接,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延伸杆207折叠起来,达到收纳的作用。
插接套一206的内部插接有竖杆209,竖杆209的外径大于插接套一206 的内径,竖杆209的底部连接有插接杆210,插接杆210与插接套一206的内壁插接,当需要对软管进行缠绕的时候,将竖杆209插在插接套一206的内部,然后将软管缠绕在竖杆209上,然后转动转杆205,从而对软管进行缠绕,达到缠绕的目的。
在使用时,当需要对软管进行缠绕的时候,将软管绕在竖杆209上,然后将转杆205和转动块201转动,从而对软管进行缠绕,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手动缠绕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在转杆205的端部设置延伸杆207,并且延伸杆207通过铰链轴208与转杆205铰接,从而当设备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延伸杆207折叠起来,达到便于收纳的目的,并且将竖杆209插在插接套二 104内,从而让转杆205不可转动。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架101的顶部设置转动块201、转杆205 和竖杆209,从而当需要对软管进行缠绕的时候,将软管绕在竖杆209上,然后将转杆205和转动块201转动,从而对软管进行缠绕,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手动缠绕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在转杆205的端部设置延伸杆207,并且延伸杆207通过铰链轴208与转杆205铰接,从而当设备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延伸杆207折叠起来,达到便于收纳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盘管缠绕一体机,包括底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01)的顶部安装有转动块(201),所述转动块(201)与底架(101)的顶部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块(201)的周围连接有安装套(202),所述安装套(202)的内部插接有转杆(205),所述转杆(205)的内部为空心,所述转杆(205)的外壁连接有插接套一(206),所述插接套一(206)与转杆(205)固定连接,所述转杆(205)远离底架(101)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杆(207),所述延伸杆(207)通过铰链轴(208)与转杆(205)的外壁铰接,所述插接套一(206)的内部插接有竖杆(209),所述竖杆(209)的外径大于插接套一(206)的内径,所述竖杆(209)的底部连接有插接杆(210),所述插接杆(210)与插接套一(206)的内壁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管缠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0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腿(102),所述支撑腿(102)与底架(101)焊机,所述支撑腿(102)与底架(101)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03),所述加强筋(103)与支撑腿(102)和底架(101)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管缠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01)的顶部连接有转动套(203),所述转动块(201)的外壁与转动套(20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203)的内部安装有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管缠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201)的底部连接有转动柱(204),所述转动柱(204)的底部通过轴承与转动套(20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管缠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01)的顶部连接有插接套二(104),所述插接套二(104)与底架(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接套二(104)与插接套一(206)同心设置。
CN202123392121.XU 2021-12-30 2021-12-30 盘管缠绕一体机 Active CN217350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2121.XU CN217350201U (zh) 2021-12-30 2021-12-30 盘管缠绕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2121.XU CN217350201U (zh) 2021-12-30 2021-12-30 盘管缠绕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0201U true CN217350201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2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92121.XU Active CN217350201U (zh) 2021-12-30 2021-12-30 盘管缠绕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0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50201U (zh) 盘管缠绕一体机
CN210655689U (zh) 一种新型伸缩电缆卷筒
CN108570834A (zh) 一种带有升降装置的晾衣机
CN209662960U (zh) 一种便于调节使用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9898598U (zh) 折叠杯
CN210365575U (zh) 可折叠传送装置
CN214208003U (zh) 一种可折叠式挂钩
KR200201844Y1 (ko) 발코니형 빨래 건조대
CN211687789U (zh) 一种电力电缆生产用卷绕设备
CN210763402U (zh) 一种不锈钢卷加工完全缠绕装置
CN214529802U (zh) 一种旋转折叠式晾衣架
CN220643560U (zh) 折叠式晾衣架
CN218809649U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丝的缠绕收料装置
CN220647829U (zh) 一种同心筒体结构
CN217536430U (zh) 一种卡扣式防风晾衣架杆
CN214529801U (zh) 一种用于晾衣架的旋转结构
CN209457501U (zh) 一种帐篷用帐杆
CN211882715U (zh) 一种折叠式兵乓球台的横杆连接机构
CN213975660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家庭用重物搬运装置
CN217947040U (zh) 一种农膜生产加工用防褶皱的拉伸收卷装置
CN210233757U (zh) 一种冷柜注泡孔发泡料清理装置
CN212625180U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线圈的拉紧装置
CN206816536U (zh) 折叠机构及使用该折叠机构的转叶扇
CN112910768B (zh) 一种基于云与大数据的网关
CN219846271U (zh) 一种折叠浴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