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5137U - 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5137U
CN217335137U CN202220611453.8U CN202220611453U CN217335137U CN 217335137 U CN217335137 U CN 217335137U CN 202220611453 U CN202220611453 U CN 202220611453U CN 217335137 U CN217335137 U CN 217335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ower supply
module
electric quantity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114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远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l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l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l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l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114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5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5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5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属于补光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电压转换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以及电池模块;电压转换模块,连接于电池模块用于对输入电源的电源电压进行交直流转换;电池模块包括多节相互串联的单体电池,用于与照明装置连接以对照明装置进行供电;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池保护芯片U1、过充保护电路以及过放保护电路;所述过充保护电路,用于在充电异常时控制电池模块与电压转换模块组成回路的通断;过放保护电路,用于在放电异常时控制电池模块与照明装置组成回路的通断;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补光灯内置电池充放电时安全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补光设备,是用来为某些缺乏光照度的环境提供灯光补偿照明的一种灯具,即在补光设备内设置照明装置进行照明。目前,越来越多的补光设备被应用在摄影领域中,在拍摄时通常对光源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经常需要使用补光设备进行补光,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由于补光设备常在室外环境下使用,需要随身携带,相关技术中补光设备内通常内置有可充电电池,能够在不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提供一段时间的照明。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补光灯内置的电池电容量较小,容易出现供电电压不稳定等情况,从而易导致补光设备内照明装置的光照不稳定,而若增加多个电池串联,每节电池的充放电电压不易控制,容易导致过压充电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补光设备内置电池充放电时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包括电压转换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以及电池模块;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池模块,用于对输入电源的电源电压进行交直流转换,并输出至电池模块;
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节相互串联的单体电池,用于与照明装置连接,以对照明装置进行供电;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池模块和电压转换模块组成的回路以及电池模块和照明装置组成的回路之间;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池保护芯片U1、过充保护电路以及过放保护电路;所述过充保护电路,用于在充电异常时控制电池模块与电压转换模块组成回路的通断;所述过放保护电路,用于在放电异常时控制电池模块与照明装置组成回路的通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压转换模块将输入电压调整至合适电源管理模块以及电池模块工作的电压,并向电池模块供电;利用过充保护电路,在出现充电异常的情况时,切断电池模块与电压转换模块组成的回路,从而停止充电,利用过放保护电路,在出现放电异常情况时,切断电池模块和照明装置组成的回路,从而停止放电;达到了提高供电装置安全性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还包括正极连接端P+、负极连接端P-、电池第一连接端B+以及电池第二连接端B-,所述电池第一连接端B+连接于电池模块的正极,所述电池第二连接端B-连接于电池模块的负极,所述正极连接端P+以及负极连接端P-之间用于连接照明装置以及电压转换模块;
所述过充保护电路以及过放保护电路串联至负极连接端P-以及电池第二连接端B-之间;
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包括过放控制输出端DO、过充控制输出端CO以及检测电压输入端VIN,所述检测电压输入端VIN连接于电池模块的负极;所述过放控制输出端DO,连接于过放保护电路的过放控制端,用于控制过放保护电路的通断;所述过充控制输出端CO连接于过充保护电路的过充控制端,用于控制过充保护电路的通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池保护芯片U1检测电池模块充电时的充电电压以及放电时的放电电压,当出现过充情况时,电池保护芯片U1的过充控制输出端CO控制过充保护电路断开,使得无法向电池模块充电;当出现过放情况时,电池保护芯片U1的过放控制输出端DO控制过放保护电路断开,使得电池模块无法进行供电,从而实现了在电池模块出现过充或过放情况时,及时对电池模块进行切断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过充保护电路包括第一NMOS芯片Q1,所述第一NMOS芯片Q1,栅极连接于过放保护电路的过放控制端,源极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的负极连接端P-,漏极连接于电池第二连接端B-。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池模块出现过充情况时,过充控制输出端CO输出低电平,第一NMOS芯片Q1的栅极接收低电平而截止,从而使得电源管理模块的负极连接端P-与电池第二连接端B-之间断开,此时外部电源无法再向电池模块充电,提高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过放保护电路包括第二NMOS芯片Q2,所述第二NMOS芯片Q2,栅极连接于过放保护电路的过放控制端,漏极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的负极连接端P-,源极连接于电池模块的负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池模块出现过放情况时,过放控制输出端DO输出低电平,第二NMOS芯片Q2的栅极接收低电平而截止,从而使得电源管理模块的负极连接端P-与电池第二连接端B-之间断开,此时电池模块无法进行供电,提高了放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包括多组电量检测端以及多组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每组电量检测端和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均对应连接一节单体电池,每个所述电量检测端与对应的单体电池正极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采集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的采样电阻器R1;每个单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均设置有放电电路,每个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均对应连接一个放电电路的放电控制信号输入端;
所述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根据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输出放电控制信号,以控制放电电路的通断,所述放电电路用于对所述单体电池进行放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池保护芯片U1上的多个电量检测端检测分别检测多节单体电池的电量,当检测到其中一节或多节单体电池的电量高于预设值时,对应的控制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向对应的放电电路输出放电控制信号,使得放电电路导通进行放电,从而使得对应单体电池中的电量降低,即在某节单体电池电量高于预设值时进行放电降低电量,实现了在充电时多个单体电池之间的电量较为平衡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放电电路包括NMOS管Q3以及第二电阻器R2,所述NMOS管Q3,栅极连接于放电电路的放电控制信号输入端,漏极连接于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源极连接于单体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连接于单体电池的正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量检测端检测到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高于预设值时,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NMOS管Q3导通,使得第二电阻器R2、NMOS管Q3以及单体电池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从而通过第二电阻器R2对单体电池上的电量进行消耗,即完成了单体电池的放电。
可选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还包括电压校准电路,所述电压校准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器C1,所述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连接于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和单体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池第二连接端B-。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电容器C1对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进行处理,使得传递至电池保护芯片U1的电量检测端的电压信息更为准确,从而便于电池保护芯片U1及时对相应的单体电池进行放电。
可选的,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电量提示模块,所述电量提示模块用于显示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量提示模块便于使用者实时掌握电池的剩余电量,以便在电量不足时及时对单体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电量提示模块包括电量检测单元以及电量显示单元,所述电量检测单元,连接于电池模块,用于检测电池模块的电量并输出电量检测信号;所述电量显示单元,连接于电量检测单元,用于接收电量检测信号并进行显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量检测单元检测电池模块中的剩余电量,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电量显示单元,由电量显示单元对检测结果进行显示,便于使用者及时得到单体电池剩余电量的信息,以便及时对单体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还包括芯片保护电路,所述芯片保护电路包括保护电阻器R4以及保护电容器C2;所述保护电容器C2,一端连接于保护电阻器R4的一端和检测电压输入端VIN,另一端连接于电池第二连接端B-,所述保护电阻器R4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池第二连接端B-。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保护电阻器R4以及保护电容器C2阻止在检测电压输入端VIN进行电压检测时,大电流流入电池保护芯片,对电池保护芯片起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利用电池保护芯片U1对电池模块的充电电压以及放电电压进行检测,当充电电压或放电电压出现异常时,电池保护芯片U1相应地控制过充保护电路或过放保护电路断开,从而使得电池第二连接端B-与负极连接端P-之间断开,使得在出现异常时,电池模块无法继续充电或放电,提高了供电装置的安全性;
在充电过程中电池保护芯片U1分别检测每个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并对电源电压超过预设值的单体电池进行放电操作,便于在充电过程中保持每个单体电池电量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供电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模块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压转换模块;2、电源管理模块;21、过充保护电路;22、过放保护电路; 23、放电电路;3、电池模块;4、电量提示模块;41、电量检测单元;42、电量显示单元;5、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图1-图2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目前,对多节锂电池的充电通常需要将单体电池拆下利用专用的锂电池供电设备进行充电,或将锂电池做成可充电的锂电池包形式,但锂电池包中的锂电池又不易进行拆卸;在多节锂电池的充电过程中,由于每节锂电池的充电电量可能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导致一些锂电池过充,一些锂电池没有充满,从而使得锂电池进行供电时供电电量不足,且锂电池出现过充情况时,还可能会损坏锂电池,严重时会导致爆炸等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参照图1,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包括电压转换模块1、电源管理模块2以及电池模块3;电压转换模块1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2,用于对输入电源进行转换,并向电源管理模块2以及电池模块3进行供电,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电源为220V交流电,即电压转换模块1可以是交直流转换器;电池模块3包括多节单体电池,且多节单体电池串联设置,且电池模块3用于向补光设备中的照明装置5供电;电源管理模块2包括正极连接端P+、负极连接端P-、电池第一连接端B+以及电池第二连接端B-,电池第一连接端B+连接于电池模块3的正极,电池第二连接端B-连接于电池模块3的负极;在电池模块3充电时,正极连接端P+以及负极连接端P-用于连接输入电源向电池模块3供电;在电池模块3放电时,正极连接端P+以及负极连接端P-用于连接照明装置5并向照明装置5供电;在电池模块3充电异常时,切断电池模块3与电压转换模块1之间的连接,在电池模块3放电异常时,切断电池模块3与照明装置5之间的连接;电源管理模块2还用于在充电时平衡多节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
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压转换模块1将输入电压调整至合适电源管理模块2以及电池模块3工作的电压,并向电源管理模块2以及电池模块3供电;利用电源管理模块2监测电池模块3在充电或放电时的异常情况,及时对电池模块3进行切断,使电池模块3停止充电或放电,其中,充电异常情况是指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压高于预设的充电保护阈值电压,放电异常情况是指放电过程中放电电压低于预设的放电保护阈值电压。同时在电池模块3包括多块电池的情况下,在电池充电时,电源管理模块2对每节单体电池的充电电量进行平衡,使每节单体电池的电量一致,从而单体电池不易出现过度充电的情况,达到了提高供电装置安全性的效果。
参照图1、2,作为电源管理模块2的一种实施方式,电源管理模块2包括电池保护芯片U1、过充保护电路21以及过放保护电路22;过充保护电路21以及过放保护电路22串联至负极连接端P-以及电池第二连接端B-之间;电池保护芯片U1包括过放控制输出端DO、过充控制输出端CO以及检测电压输入端VIN,检测电压输入端VIN连接于电池模块3的负极,在检测电压输入端VIN还设置有保护电阻器R4以及保护电容器C2,保护电阻器R4以及保护电容器C2并联设置,保护电容器C2一端连接于保护电阻器R4的一端和检测电压输入端VIN,另一端连接于电池第二连接端B-,保护电阻器R4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池第二连接端B-,用于阻止大电流流过电池保护芯片U1;过放控制输出端DO,连接于过放保护电路22,用于控制过放保护电路22的通断;过充控制输出端CO连接于过充保护电路21,用于控制过充保护电路21的通断。
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电池保护芯片U1的检测电压输入端VIN检测电池模块3充电时的充电电压以及放电时的放电电压,当出现充电异常情况时,电池保护芯片U1的过充控制输出端CO控制过充保护电路21断开,使得无法向电池模块3充电;当出现放电异常情况时,电池保护芯片U1的过放控制输出端DO控制过放保护电路22断开,使得电池模块3无法进行供电,从而实现了在电池模块3出现过充或过放情况时,及时对电池模块3进行切断的效果。
参照图2,作为过充保护电路21的一种实施方式,过充保护电路21包括第一NMOS芯片Q1,第一NMOS芯片Q1,栅极连接于电池保护芯片U1的过充控制输出端CO,源极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2的负极连接端P-,漏极连接于电池第二连接端B-。作为过放保护电路22的一种实施方式,过放保护电路22包括第二NMOS芯片Q2,第二NMOS芯片Q2,栅极连接于电池保护芯片U1的过放控制输出端DO,漏极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2的负极连接端P-,源极连接于电池模块3的负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NMOS芯片Q1以及第二NMOS芯片Q2均采用型号为AO4498的芯片。
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电池模块3处于正常充电或正常放电时,过充控制输出端CO以及过放控制输出端DO均输出高电平,使得第一NMOS芯片Q1以及第二NMMOS芯片均处于导通状态。当充电电压高于充电保护阈值电压时,过充控制输出端CO由高电平变为高阻抗,通过外接的下拉电阻R3下拉至低电平,第一NMOS芯片Q1的栅极接收低电平而截止,从而使得电源管理模块2的负极连接端P-与电池第二连接端B-之间断开,此时外部电源无法再向电池模块3充电,提高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当电池模块3出现过放情况时,过放控制输出端DO输出低电平,第二NMOS芯片Q2的栅极接收低电平而截止,从而使得电源管理模块2的负极连接端P-与电池第二连接端B-之间断开,此时电池模块3无法进行供电,提高了放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参照图1、2,电池保护芯片U1包括多组电量检测端以及多组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每组电量检测端和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均对应连接一节单体电池,在本实施例中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为BAL2端、BAL3端、BAL4端以及BAL5端,对应的电量检测端分别为VC2端、VC3端、VC4端以及VC5端;每个电量检测端与对应的单体电池正极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采集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的采样电阻器R1;每个单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均设置有放电电路23,每个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均对应连接一个放电电路23的放电控制信号输入端;其中,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根据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输出放电控制信号,以控制放电电路23的通断,放电电路23用于对单体电池进行放电。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充电过程中,采样电阻器R1对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进行采样,并传输至电池保护芯片U1上的多个电量检测端,电量检测端检测检测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当检测到所有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均高于或低于预设的平衡启动阈值电压时,多个放电电路23均不导通;当检测到其中一节或多节(小于电池数量)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高于平衡启动阈值电压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控制控制信号输出端向对应的放电电路23输出放电控制信号,使得一个或多个放电电路23导通进行放电,从而使得对应单体电池中的电量降低,即在某节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高于预设值时进行放电降低电量,实现了在充电时多个单体电池之间的电量较为平衡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放电电路23对单体电池进行放电的过程中,单体电池的充电回路处于断开的状态,当放电电路23将单体电池上的电量放至充电保护阈值电压之下,过充保护电路21才继续导通进行充电。
参照图2,电源管理模块2还包括电压校准电路,电压校准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器C1,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连接于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和单体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于电池第二连接端B-。
作为放电电路23的一种实施方式,放电电路23包括NMOS管Q3以及第二电阻器R2,NMOS管Q3的栅极连接于控制信号输出端BAL2,漏极连接于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源极连接于单体电池的负极,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连接于单体电池的正极。
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控制信号输出端BAL2以及电量检测端VC2为例进行阐述:利用采样电阻器R1对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进行采样,利用第一电容器C1对单体电池的电压进行稳压处理,使得传递至电池保护芯片U1的电量检测端VC2的电压更为准确,当电量检测端VC2检测到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高于预设值时,控制信号输出端BAL2输出高电平,NMOS管Q3导通,使得第二电阻器R2、NMOS管Q3以及单体电池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从而通过第二电阻器R2对单体电池上的电量进行消耗,即完成了单体电池的放电,其余单体电池的放电过程与上述放电过程一致,不再进行阐述。
参照图1,作为单体电池的一种实施方式,单体电池的型号为18650型;18650型号的单体电池为常见的圆柱形电池,通用性较高,便于拆卸,可在补光设备中设置与单体电池相匹配的电池安装装置,用于实现单体电池在补光设备上的可拆卸,便于对单体电池进行更换,使得既能够将单体电池拆卸充电,又能够直接在补光设备上连接输入电源进行充电。
参照图1,为了便于使用者及时了解电量剩余信息,供电装置还包括电量提示模块4,电量提示模块4用于显示电池模块3的剩余电量,具体地,电量提示模块4包括电量检测单元41以及电量显示单元42,电量检测单元41连接于电池模块3,用于检测电池模块3的电量并输出电量检测信号;电量显示单元42连接于电量检测单元41,用于接收电量检测信号并进行显示。
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电量检测单元41检测电池模块3中的剩余电量,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电量显示单元42,由电量显示单元42对检测结果进行显示,便于使用者及时得到单体电池剩余电量的信息,以便及时对单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及时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利用电池保护芯片U1对电池模块3的充电电压以及放电电压进行检测,在出现充电异常时,电池保护芯片U1控制过充保护电路21断开,在出现放电异常时,电池保护芯片U1控制过放保护电路22断开;在电池模块3充电时,电池保护芯片U1分别检测每一节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当某节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高于预设值时,启动该节单体电池的放电电路23,对该节单体电池进行放电,放电后再进行继续充电操作,循环上述放电充电的过程,即可使得所有单体电池中的电量平衡。本申请中可将电压转换模块1、电源管理模块2以及电量提示模块4做成集成电路板的形式,节省补光设备中的空间,且不用将多节单体电池做成单体电池包的形式,便于单体电池的拆卸,且提高了供电装置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转换模块(1)、电源管理模块(2)以及电池模块(3);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1),连接于所述电池模块(3),用于对输入电源的电源电压进行交直流转换,并输出至电池模块(3);
所述电池模块(3),包括多节相互串联的单体电池,用于与照明装置(5)连接,以对照明装置(5)进行供电;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连接于所述电池模块(3)和电压转换模块(1)组成的回路以及电池模块(3)和照明装置(5)组成的回路之间;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包括电池保护芯片U1、过充保护电路(21)以及过放保护电路(22);所述过充保护电路(21),用于在充电异常时控制电池模块(3)与电压转换模块(1)组成回路的通断;所述过放保护电路(22),用于在放电异常时控制电池模块(3)与照明装置(5)组成回路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还包括正极连接端P+、负极连接端P-、电池第一连接端B+以及电池第二连接端B-,所述电池第一连接端B+连接于电池模块(3)的正极,所述电池第二连接端B-连接于电池模块(3)的负极,所述正极连接端P+以及负极连接端P-之间用于连接照明装置(5)以及电压转换模块(1);
所述过充保护电路(21)以及过放保护电路(22)串联至负极连接端P-以及电池第二连接端B-之间;
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包括过放控制输出端DO、过充控制输出端CO以及检测电压输入端VIN,所述检测电压输入端VIN连接于电池模块(3)的负极;所述过放控制输出端DO,连接于过放保护电路(22)的过放控制端,用于控制过放保护电路(22)的通断;所述过充控制输出端CO连接于过充保护电路(21)的过充控制端,用于控制过充保护电路(21)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充保护电路(21)包括第一NMOS芯片Q1,所述第一NMOS芯片Q1,栅极连接于过放保护电路(22)的过放控制端,源极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2)的负极连接端P-,漏极连接于电池第二连接端B-。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放保护电路(22)包括第二NMOS芯片Q2,所述第二NMOS芯片Q2,栅极连接于过放保护电路(22)的过放控制端,漏极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2)的负极连接端P-,源极连接于电池模块(3)的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包括多组电量检测端以及多组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每组电量检测端和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均对应连接一节单体电池,每个所述电量检测端与对应的单体电池正极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采集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的采样电阻器R1;每个单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均设置有放电电路(23),每个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均对应连接一个放电电路(23)的放电控制信号输入端;
所述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根据单体电池的电源电压输出放电控制信号,以控制放电电路(23)的通断,所述放电电路(23)用于对所述单体电池进行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路(23)包括NMOS管Q3以及第二电阻器R2,所述NMOS管Q3,栅极连接于放电电路(23)的放电控制信号输入端,漏极连接于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源极连接于单体电池的负极,所述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连接于单体电池的正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还包括电压校准电路,所述电压校准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器C1,所述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连接于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端和单体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池第二连接端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电量提示模块(4),所述电量提示模块(4)用于显示电池模块(3)的剩余电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提示模块(4)包括电量检测单元(41)以及电量显示单元(42),所述电量检测单元(41),连接于电池模块(3),用于检测电池模块(3)的电量并输出电量检测信号;所述电量显示单元(42),连接于电量检测单元(41),用于接收电量检测信号并进行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还包括芯片保护电路,所述芯片保护电路包括保护电阻器R4以及保护电容器C2;所述保护电容器C2,一端连接于保护电阻器R4的一端和检测电压输入端VIN,另一端连接于电池第二连接端B-,所述保护电阻器R4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池第二连接端B-。
CN202220611453.8U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 Active CN217335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1453.8U CN217335137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1453.8U CN217335137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5137U true CN217335137U (zh) 2022-08-30

Family

ID=83002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11453.8U Active CN217335137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5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3192B (zh) 多功能便携式储存及供应系统
EP4068556A1 (en) Parallel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anagement system for multiple batteries
CN102570582A (zh) 一种多用途智能型电源模块
CN111313510A (zh) 磷酸铁锂电池保护板
CN103809722A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及欠压保护方法
CN101783519A (zh) 一种充电器管理电路
CN217335137U (zh) 一种应用于补光设备的供电装置
CN217607541U (zh) 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
CN106329607A (zh) 具有自动关断充充放电功能的充电器
CN105006849A (zh) 电池充电器智能关断控制系统
WO2022217721A1 (zh) 智慧电池
CN209642357U (zh) 一种基于电阻分压型的锂电池电压监测保护装置
WO2005034303A1 (en) Portable charger having built-in secondary lithium battery
CN201266847Y (zh) 电池包,以及电池包和电气装置的组合
CN102751704A (zh) 电压侦测型充电电池保护装置
CN202059163U (zh) 电压侦测型充电电池保护装置
CN108226687B (zh) 一种便携式pdvd解码板充放电功能检测电路
CN207652074U (zh) 多电源电子闹钟
CN201044442Y (zh) 一种对讲机供电装置
CN110649680A (zh) 一种双端供电的多用移动电源电路
CN214707197U (zh) 一种可更换电芯的充电宝
CN220673417U (zh) 一种电池包保护电路
CN216390559U (zh) 一种电池管理电路与储能系统
CN219574334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功能异常报警电路
CN201466772U (zh) 一种充电器管理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