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1556U - 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1556U
CN217331556U CN202220246938.1U CN202220246938U CN217331556U CN 217331556 U CN217331556 U CN 217331556U CN 202220246938 U CN202220246938 U CN 202220246938U CN 217331556 U CN217331556 U CN 217331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amera module
drop test
test device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69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卓
王伟
谢文辉
申维佳
秦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69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1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1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1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摄像模组包括摄像组件和连接器。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至少包括中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中框可拆卸连接。第一盖体包括第一凹部。第二盖体与中框可拆卸连接。沿中框的厚度方向,第一盖体、中框与第二盖体层叠设置。第二盖体包括第二凹部。沿厚度方向,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对应设置。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形成容纳摄像组件的第一容纳空间。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可以与电子设备在不同的跌落工况下进行跌落测试所获得的测试结果更加匹配,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爆发式增长,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其中,拍摄影像功能属于电子设备较为重要的功能之一。电子设备中的摄像模组是重要组件之一,其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为了保证电子设备满足可靠性要求,通常采用微跌测试、跌落测试或滚筒测试等方法对电子设备进行可靠性测试。但在测试过程中,每次采用实际的电子设备整机进行跌落测试的方式,会造成大量设备的浪费。因此,通常可采用跌落测试装置模拟整机的跌落工况来进行跌落测试,有利于减少浪费。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夹持在跌落测试装置上。然后对摄像模组进行跌落测试。然而,由于跌落测试装置的结构设计与电子设备的结构设计相差较大,因此跌落测试中的跌落工况与电子设备整机的跌落工况差异较大,从而导致测试结果误差较大,可信度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可以与电子设备在不同的跌落工况下进行跌落测试所获得的测试结果更加匹配,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摄像模组包括摄像组件和连接器。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至少包括中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中框可拆卸连接。第一盖体包括第一凹部。第二盖体与中框可拆卸连接。沿中框的厚度方向,第一盖体、中框与第二盖体层叠设置。第二盖体包括第二凹部。沿厚度方向,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对应设置。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形成容纳摄像组件的第一容纳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包括第一盖体、中框和第二盖体,从而第一盖体、中框和第二盖体可以更准确地模拟电子设备的结构设计和重量分配,使得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与电子设备更加匹配。因此,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在不同的跌落工况下进行跌落测试所获得的测试结果,可以与电子设备在不同的跌落工况下进行跌落测试所获得的测试结果更加匹配,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部具有第一定位侧壁。第二凹部具有第二定位侧壁。相对第二定位侧壁,第一定位侧壁远离中框设置。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互扣合以夹持摄像模组的过程中,第一定位侧壁和第二定位侧壁分别对摄像组件进行侧向定位,以保证摄像组件的位置精准,降低摄像组件位置偏离预设位置而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较大偏差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部还包括限位面。限位面面向第二凹部设置。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限位面,第一弹性件用于沿厚度方向抵压摄像组件。第一弹性件在厚度方向上对摄像组件实现定位,以进一步保证摄像组件的位置稳定。第一弹性件受到沿厚度方向的作用力时可以压缩变形,因此第一弹性件抵压于摄像组件时,第一弹性件不会对摄像组件造成位置干涉,从而在保证摄像组件位置稳定的情况下,降低摄像组件因受到较大的外部压力而发生结构损坏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限位面为环形面。第一弹性件为环形结构。第一弹性件整体可以抵压于摄像组件面向第一盖体的表面上,从而可以保证摄像组件受力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盖体还包括第一凸台。第一凸台背向第二盖体凸出。沿厚度方向,第一凹部与第一凸台对应设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中的第一凸台可以模拟电子设备中的装饰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与电子设备的结构匹配度,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盖体还包括第二凸台。第二盖体还包括第三凹部。第二凹部与第三凹部间隔设置并且相互连通。沿厚度方向,第二凸台与第三凹部对应设置。第二凸台和第三凹部之间形成容纳连接器的第二容纳空间。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摄像模组完成组装后,沿中框的厚度方向,第二凸台抵压于连接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共同夹持摄像组件和连接器,从而可以模拟摄像模组在电子设备中的固定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设置于第二凸台,第二弹性件用于沿厚度方向抵压连接器。第二弹性件在厚度方向上对连接器实现定位,以进一步保证连接器的位置稳定。第二弹性件受到沿厚度方向的作用力时可以压缩变形,因此第二弹性件抵压于连接器时,第二弹性件不会对连接器造成位置干涉,从而在保证连接器位置稳定的情况下,降低连接器因受到较大的外部压力而发生结构损坏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还包括配重块。沿厚度方向,配重块设置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通过配重块可以调整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的整体重量或者重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与电子设备的结构匹配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盖体还包括第一容纳凹槽。第二盖体还包括第二容纳凹槽。配重块容纳于第一容纳凹槽和第二容纳凹槽形成的第三容纳空间内。第一容纳凹槽和第二容纳凹槽可以对配重块形成定位,便于第一盖体、配重块以及第二盖体进行组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中框的中心,设置于配重块一侧的第一容纳空间与设置于配重块另一侧的第一容纳空间对称设置,从而有利于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整体重量分布均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中框包括环形的侧边框以及连接框。连接框设置于侧边框内侧。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均与连接框可拆卸连接。在第一盖体、中框和第二盖体进行组装时,连接框可以对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形成定位,便于第一盖体、中框和第二盖体快速完成组装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厚度方向,第一盖体的至少部分位于侧边框内,第二盖体的至少部分位于侧边框内,从而侧边框可以对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形成侧向定位,同时连接框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对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形成定位,有利于保证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安装位置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盖体还包括第一凸起部,第一凹部设置于第一凸起部区域,第二盖体还包括第二凸起部,第二凹部设置于第二凸起部区域,沿厚度方向,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对应设置,并且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厚度之和等于连接框的厚度,从而第一盖体、中框以及第二盖体组装后,第一盖体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盖体的第二凸起部可以彼此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各自的形状均与连接框的中心通孔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便于中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与摄像模组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与摄像模组组装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电子设备;
20、显示组件;
30、壳体;
40、主板;
50、电子器件;
60、摄像模组;61、摄像组件;611、镜片组件;612、外框架;62、连接器;
100、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1、第一容纳空间;102、第二容纳空间;
110、中框;111、侧边框;112、连接框;
120、第一盖体;
121、第一凹部;121a、第一底壁;121b、第一定位侧壁;121c、限位面;1211、第一孔段;1212、第二孔段;
122、第一凸台;
123、第二凸台;
124、第一容纳凹槽;
125、第一凸起部;
130、第二盖体;
131、第二凹部;131a、第二底壁;131b、第二定位侧壁;
132、第三凹部;132a、第三定位侧壁;132b、第三底壁;
133、第二容纳凹槽;
134、第二凸起部;
140、第一弹性件;
150、第二弹性件;
160、配重块;
X、厚度方向;
Y、长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终端(terminal)等,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PAD)、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终端设备的形态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结构。参见图1所示,以电子设备10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电子设备10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包括显示组件20、壳体30、主板40、电子器件50和摄像模组60。
显示组件20具有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区域。显示组件20安装于壳体30,并且显示组件20的显示区域外露以便于向用户呈现图像信息。主板40可以与壳体30相连,并且位于显示组件20的内侧,从而用户在电子设备10的外部不易观察到主板40。
电子器件50设置于主板40。主板40可以是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器件50通过焊接工艺焊接于主板40。电子器件50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智能算法芯片或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PMIC)。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60的结构。参见图3所示,摄像模组60可以用于实现拍照、录制视频或智能识别等功能。摄像模组60包括摄像组件61和连接器62。摄像组件61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光线,并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实现拍摄功能。壳体30上设置有通孔,而摄像组件61与该通孔相对应设置。摄像模组60的连接器62可以与主板40电连接,从而两者之间可以实现数据交互。示例性地,连接器62可以为板对板连接器(boardto board,BTB)。示例性地,摄像组件61和连接器62之间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相连。示例性地,摄像组件61包括镜片组件611和外框架612。镜片组件611的一部分设置于外框架612内。
为了满足摄像模组60的可靠性,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对摄像模组60进行跌落测试。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的实现方式进行进一步阐述。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的结构。参见图4、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包括中框110、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中框110可以为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提供安装基础。第一盖体120与中框110可拆卸连接。第一盖体120包括第一凹部121。第二盖体130与中框110可拆卸连接。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一盖体120、中框110和第二盖体130层叠设置。第二盖体130包括第二凹部131。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一盖体120的第一凹部121和第二盖体130的第二凹部131对应设置。第一盖体120的第一凹部121和第二盖体130的第二凹部131形成第一容纳空间101。第一容纳空间101用于容纳摄像组件61。
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对摄像模组60进行跌落测试时,将第一盖体120、中框110、第二盖体130以及摄像模组60进行组装。完成组装后,第一盖体120、中框110和第二盖体130相互连接,而摄像组件61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01内。携带有摄像模组60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可以在不同的跌落工况下进行跌落测试,并得到相应的测试结果,以对摄像模组60进行可靠性分析。
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包括第一盖体120、中框110和第二盖体130,从而第一盖体120、中框110和第二盖体130可以更准确地模拟电子设备10的结构设计和重量分配,使得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与电子设备10更加匹配。因此,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在不同的跌落工况下进行跌落测试所获得的测试结果,可以与电子设备10在不同的跌落工况下进行跌落测试所获得的测试结果更加匹配,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中框110、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可以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一些示例中,紧固件可以包括螺栓。中框110、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螺栓孔。紧固件与螺栓孔相匹配,从而将中框110、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连接成一个整体。在一些示例中,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包括多组螺栓孔。多组螺栓孔沿中框110的长度方向Y间隔设置。螺栓孔的数量与紧固件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6所示,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一凹部121的第一底壁121a与第二凹部131的第二底壁131a对应设置。第一凹部121具有第一定位侧壁121b。第二凹部131具有第二定位侧壁131b。相对第二定位侧壁131b,第一定位侧壁121b远离中框110设置。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相互扣合以夹持摄像模组60的过程中,第一定位侧壁121b和第二定位侧壁131b分别对摄像组件61进行侧向定位,以保证摄像组件61的位置精准,降低摄像组件61位置偏离预设位置而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较大偏差的可能性。由于第一定位侧壁121b相对远离中框110设置,因此第一定位侧壁121b围成的开口尺寸小于第二定位侧壁131b围成的开口尺寸。第一定位侧壁121b和第二定位侧壁131b相互错开、不共面,使得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之间形成台阶结构。相对于第二定位侧壁131b,第一定位侧壁121b可以更加靠近摄像组件61,从而在第一盖体120、第二盖体130以及摄像模组60进行组装过程中,第一定位侧壁121b可以用于对摄像组件61进行侧向精定位,而第二定位侧壁131b可以用于对摄像组件61进行侧向粗定位。摄像模组60放置于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之间时,第一定位侧壁121b与摄像组件61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定位侧壁131b与摄像组件61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凹部121还包括限位面121c。限位面121c面向第二凹部131设置。第一凹部121可以为阶梯孔。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凹部121包括尺寸不同的第一孔段1211和第二孔段1212。限位面121c位于第一孔段1211和第二孔段1212之间。示例性地,第一孔段1211的侧壁形成第一定位侧壁121b。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与摄像模组60的局部分解结构。参见图6和图7所示,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40。第一弹性件140位于第一凹部121内。第一弹性件140设置于限位面121c。在第一盖体120、第二盖体130、中框110以及摄像模组60完成组装后,第一弹性件140用于沿厚度方向X抵压摄像组件61,从而在厚度方向X上对摄像组件61实现定位,以进一步保证摄像组件61的位置稳定。第一弹性件140受到沿厚度方向X的作用力时可以压缩变形,因此第一弹性件140抵压于摄像组件61时,第一弹性件140不会对摄像组件61造成位置干涉,从而在保证摄像组件61位置稳定的情况下,降低摄像组件61因受到较大的外部压力而发生结构损坏的可能性。
另外,在电子设备10中,摄像模组60和壳体30之间会设置弹性可压缩的部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中的第一弹性件140可以模拟电子设备10中的弹性可压缩的部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与电子设备10的结构匹配度,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弹性件140可以为泡棉或胶垫。第一弹性件140可以粘接于第一盖体120的限位面121c。示例性地,第一弹性件140可以通过粘接胶或双面胶粘接于限位面121c。
在一些示例中,限位面121c为环形面,而第一弹性件140为环形结构。第一弹性件140具有中心孔。摄像组件61的一部分可以穿过第一弹性件140的中心孔。第一弹性件140整体可以抵压于摄像组件61面向第一盖体120的表面上,从而可以保证摄像组件61受力均衡。示例性地,摄像组件61夹持于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之间时,镜片组件611的进光面面向第一盖体120,而外框架612位于第一凹部121的限位面121c和第二凹部131的第二底壁131a之间。镜片组件611的一部分穿过第一弹性件140的中心孔。第一弹性件140抵压于外框架612面向第一盖体120的表面上。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凹部121的第一孔段1211为矩形。第二孔段1212为圆形。外框架61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孔段1211内。镜片组件611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孔段1212内。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6和图7所示,第一盖体120还包括第一凸台122。第一盖体120在第一凸台122处的厚度较大。第一凸台122背向第二盖体130凸出。在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的外部,可以观察到第一凸台122。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一凹部121与第一凸台122对应设置。在第一盖体120、第二盖体130、中框110以及摄像模组60完成组装后,第一凸台122与摄像组件61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对应设置。
在电子设备10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成像品质,摄像模组60的尺寸需要设计的较大,以设置性能更好的镜片组件611。但是,尺寸较大的摄像模组60会对电子设备10的厚度形成限制。为了实现电子设备10的轻薄化或小型化,同时也获得好的成像品质,需要在电子设备10的壳体30上设置用于遮挡或掩饰摄像模组60的装饰件,从而在使用摄像模组60实现相应功能的同时也兼顾电子设备10的外观美观度,也可以将摄像模组60之外的部分的厚度设计的更小,实现电子设备10的轻薄化或小型化。由于装饰件设置于壳体30,而装饰件的一部分会高出壳体30的外表面,因此电子设备10上设置装饰件的区域整体厚度相对较大。壳体30的外表面指的是朝向外部环境的表面。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时可以观察或接触到壳体30的外表面。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中的第一凸台122可以模拟电子设备10中的装饰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与电子设备10的结构匹配度,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一些示例中,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一凹部121并不贯穿第一凸台122,从而可以进一步模拟电子设备10中设置于装饰件的保护盖板。第一凸台122背向第二盖体130的顶端面具有凹槽。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第一盖体120的结构。参见图6、图7和图8所示,第一盖体120还包括第二凸台123。第二盖体130还包括第三凹部132。在垂直于厚度方向X的方向上,第二凹部131与第三凹部132间隔设置。第二凹部131与第三凹部132相互连通。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二凸台123与第三凹部132对应设置。第二凸台123和第三凹部132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102。第二容纳空间102用于容纳连接器62。第一盖体120、第二盖体130和摄像模组60完成组装后,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二凸台123抵压于连接器62。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共同夹持摄像组件61和连接器62,从而可以模拟摄像模组60在电子设备10中的固定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凸台123与第三凹部132插接配合。第二凸台12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凹部132内。第二凸台123与第三凹部132的第三定位侧壁132a之间具有间距,降低因第二凸台123与第三凹部132的第三定位侧壁132a之间相接触而导致第二凸台123和第三凹部132的第三定位侧壁132a之间存在过定位的可能性。在摄像模组60与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进行组装的过程中,第三凹部132的第三定位侧壁132a可以对连接器62形成定位。
在一些示例中,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三凹部132的第三底壁132b低于第一凹部121的第一底壁121a,从而可以使得连接摄像组件61和连接器62的柔性电路板保持平整状态。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9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与摄像模组60组装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参见图9和图10所示,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50。第二弹性件150设置于第二凸台123。在第一盖体120、第二盖体130、中框110以及摄像模组60完成组装后,第二弹性件150可以位于第三凹部132内。第二弹性件150用于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抵压连接器62,从而在厚度方向X上对连接器62实现定位,以进一步保证连接器62的位置稳定。第二弹性件150受到沿厚度方向X的作用力时可以压缩变形,因此第二弹性件150抵压于连接器62时,第二弹性件150不会对连接器62造成位置干涉,从而在保证连接器62位置稳定的情况下,降低连接器62因受到较大的外部压力而发生结构损坏的可能性。
另外,在电子设备10中,连接器62和壳体30之间会设置弹性可压缩的部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中的第二弹性件150可以模拟电子设备10中的弹性可压缩的部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与电子设备10的结构匹配度,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弹性件150可以为泡棉或胶垫。第二弹性件150可以粘接于第二凸台123。示例性地,第二弹性件150可以通过粘接胶或双面胶粘接于第二凸台123。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弹性件150设置于第二凸台123面向第二盖体130的顶面。第二弹性件150可以覆盖第二凸台123的顶面。示例性地,第二凸台123为矩形,而第二弹性件150为矩形。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图11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的局部分解结构。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第一盖体120的结构。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还包括配重块160。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配重块160设置于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之间。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共同夹持配重块160。通过配重块160可以调整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的整体重量或者重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与电子设备10的结构匹配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盖体120还包括第一容纳凹槽124。第二盖体130还包括第二容纳凹槽133。第一容纳凹槽124和第二容纳凹槽133形成第三容纳空间。第三容纳空间用于容纳配重块160。配重块160的形状与第三容纳空间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保证配重块160的位置稳定,不易发生晃动。第一容纳凹槽124和第二容纳凹槽133可以对配重块160形成定位,便于第一盖体120、配重块160以及第二盖体130进行组装。
在一些示例中,配重块16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示例性地,配重块160设置于中框110的中心区域,使得配重块160的中心可以与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的中心重合。
在一些示例中,配重块160的数量为多个。例如,配重块160的数量可以但不限于为两个、三个或四个。
在一些示例中,配重块160可以为圆柱形结构。相对应地,第一容纳凹槽124和第二容纳凹槽133的横截面为圆形。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沿中框110的长度方向Y,配重块160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容纳空间101。相对中框110的中心,设置于配重块160一侧的第一容纳空间101与设置于配重块160另一侧的第一容纳空间101对称设置,从而有利于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100整体重量分布均衡。沿中框110的长度方向Y,两组第一容纳空间101间隔设置,从而一次跌落测试可以对多个摄像模组60进行测试,有利于提高测试工作效率。配重块160设置于两组第一容纳空间101之间。两组第一容纳空间101对称设置。示例性地,每组第一容纳空间101包括两个第一容纳空间101。四个第一容纳空间101分别靠近中框110的四个拐角区域设置。可以理解地,每组第一容纳空间101中的第一容纳空间101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数量。例如,每组第一容纳空间101中的第一容纳空间101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中框110包括侧边框111以及连接框112。侧边框111为环形。连接框112设置于侧边框111内侧。第一盖体120以及第二盖体130均与连接框112可拆卸连接。在第一盖体120、中框110和第二盖体130进行组装时,连接框112可以对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形成定位,便于第一盖体120、中框110和第二盖体130快速完成组装工作。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框112、第一盖体120以及第二盖体130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示例性地,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连接框112、第一盖体120以及第二盖体130上设置螺栓孔。
在一些示例中,侧边框111和连接框112形成用于容纳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的空间。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一盖体120的至少部分位于侧边框111内,而第二盖体130的至少部分位于侧边框111内,从而侧边框111可以对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形成侧向定位,同时连接框112可以在厚度方向X上对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形成定位,有利于保证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安装位置准确。示例性地,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二盖体130整体位于侧边框111内。第二盖体130背向第一盖体120的表面与侧边框111齐平。第一盖体120的第一凸台122凸出侧边框111,并且第一凸台122的底部与侧边框111齐平。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框112为环形结构。侧边框111和连接框112为一体结构。示例性地,可以采用铸造或者模具制造工艺加工形成中框110。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盖体120还包括第一凸起部125。第一凹部121设置于第一凸起部125区域。第二盖体130还包括第二凸起部134。第二凹部131设置于第二凸起部134区域。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一凸起部125和第二凸起部134对应设置,并且第一凸起部125和第二凸起部134的厚度之和等于连接框112的厚度,从而第一盖体120、中框110以及第二盖体130组装后,第一盖体120的第一凸起部125和第二盖体130的第二凸起部134可以彼此接触。第一盖体120位于第一凸起部125外围的部分与连接框112搭接。第二盖体130位于第二凸起部134外围的部分与连接框112搭接。
在一些示例中,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一凹部121的深度大于第一凸起部125的厚度,而第二凹部131的深度大于第二凸起部134的厚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凸起部125和第二凸起部134的厚度分别等于连接框112的厚度的二分之一。示例性地,连接框112的厚度可以为1毫米。第一凸起部125和第二凸起部134各自的厚度可以为0.5毫米。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凸台123设置于第一凸起部125。第一容纳凹槽124设置于第一凸起部125区域。第二容纳凹槽133设置于第二凸起部134区域。示例性地,沿中框110的厚度方向X,第一容纳凹槽124的深度可以大于第一凸起部125的厚度,而第二容纳凹槽133的深度可以大于第二凸起部134的厚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凸起部125和第二凸起部134各自的形状均与连接框112的中心通孔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便于中框110、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进行组装。示例性地,连接框112的中心通孔为矩形,而第一凸起部125和第二凸起部134各自的形状为矩形。示例性地,在垂直于厚度方向X的方向上,第一凸起部125和第二凸起部134各自与连接框112背向侧边框111的表面之间具有间距。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文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摄像组件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中框;
第一盖体,与所述中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第一凹部;
第二盖体,与所述中框可拆卸连接,沿所述中框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盖体、所述中框与所述第二盖体层叠设置,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第二凹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形成容纳所述摄像组件的第一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具有第一定位侧壁,所述第二凹部具有第二定位侧壁,相对所述第二定位侧壁,所述第一定位侧壁远离所述中框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还包括限位面,所述限位面面向所述第二凹部设置,所述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限位面,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沿所述厚度方向抵压所述摄像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为环形面,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还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背向所述第二盖体凸出,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一凸台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还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二盖体还包括第三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三凹部间隔设置并且相互连通,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三凹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三凹部之间形成容纳所述连接器的第二容纳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沿所述厚度方向抵压所述连接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还包括配重块,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还包括第一容纳凹槽,所述第二盖体还包括第二容纳凹槽,所述配重块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凹槽和所述第二容纳凹槽形成的第三容纳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所述中框的中心,设置于所述配重块一侧的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与设置于所述配重块另一侧的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对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环形的侧边框以及连接框,所述连接框设置于所述侧边框内侧,所述第一盖体以及所述第二盖体均与所述连接框可拆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盖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侧边框内,所述第二盖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侧边框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还包括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凹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区域,所述第二盖体还包括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凹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起部区域,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连接框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各自的形状均与所述连接框的中心通孔的形状相匹配。
CN202220246938.1U 2022-01-29 2022-01-29 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 Active CN217331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6938.1U CN217331556U (zh) 2022-01-29 2022-01-29 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6938.1U CN217331556U (zh) 2022-01-29 2022-01-29 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1556U true CN217331556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6938.1U Active CN217331556U (zh) 2022-01-29 2022-01-29 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15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0638A (zh) * 2022-11-22 2023-08-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电子器件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0638A (zh) * 2022-11-22 2023-08-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电子器件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6660638B (zh) * 2022-11-22 2024-05-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电子器件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11934B2 (en) Camera apparatus,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camera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279335B2 (en) Camera apparatu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606098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wo camera modules
CN217331556U (zh) 摄像模组跌落测试装置
WO2021075783A1 (en)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aperture
US1160153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icrophone
EP414581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2437219A (zh) 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543046B (zh) 具有弹性的相机模块以及具有该相机模块的移动装置
CN107241472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813800U (zh) 测试组件及其定位治具
US2023037119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waterproof structure
CN219304882U (zh) 电子设备
WO2018058578A1 (zh) 智能手表
CN103175101B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及闪灯模块
CN111555082A (zh) 射频连接器及射频组件、电子设备
CN115250304A (zh) 终端设备
US20100173527A1 (en) Card socket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US8602830B2 (en) Terminal componen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75831A1 (en)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position sensor
CN11257886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7404819B (zh) 基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8633999U (zh) 电子设备
KR20220091267A (ko) 인터페이스 단자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1351638A (zh) 兼容式光学超薄屏下指纹模组功能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