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8278U -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8278U
CN217328278U CN202123405976.1U CN202123405976U CN217328278U CN 217328278 U CN217328278 U CN 217328278U CN 202123405976 U CN202123405976 U CN 202123405976U CN 217328278 U CN217328278 U CN 217328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fixedly connected
buffer
sleev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059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huangsh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huangsh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huangsh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huangsh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059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8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8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8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属于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机构本体,所述机构本体包括支柱本体、缓冲底座、减震架和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左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风叶,所述缓冲底座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端的中部开设有缓冲腔,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固定底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缓震橡胶层,旋转杆与减震架内部的减震杆套活动连接,利于旋转杆带动风叶进行旋转,在减震架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与减震滑块相匹配的减震槽,减震槽使减震杆套具有一定的缓冲区域,能够对旋转杆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使风力发电机的整体震动性能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风能作为一种可利用的绿色能源,已成为缓解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将风能首先转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为了谋求提高发电效率及增大发电量,风力发电用风车倾向于设计为轮毂高度超过100m而成为大型设备,然而,轮毂高度超过100m的风力发电用风车,支柱的一阶固有振动频率会与伴随旋翼头及风车旋转叶片的旋转产生的共振区域一致,从而有可能大幅增大支柱的疲劳负荷;因此,为了降低支柱的疲劳负荷,必须增厚支柱的壁厚,这样就会存在支柱重量大幅增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包括机构本体,所述机构本体包括支柱本体、缓冲底座、减震架和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左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风叶;
所述缓冲底座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端的中部开设有缓冲腔,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固定底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缓震橡胶层;
所述支柱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与缓冲腔相匹配的限位缓冲块,所述限位缓冲块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支柱本体的外侧壁套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下方设置有与支柱本体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和连接套之间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架;
所述减震架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减震杆套,所述旋转杆的右端贯穿减震架和减震杆套并与减震杆套活动连接,所述减震架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减震杆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滑块,所述减震架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与减震滑块相匹配的减震槽。
为了使风力发电机安装稳定性能提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掩埋底座,所述掩埋底座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的加强螺旋杆。
为了便于限制支柱本体,增强支柱本体稳定性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与固定底座上端固定连接的定位杆,多个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均贯穿定位套并延伸至定位套的上方,所述定位套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与定位杆相匹配的定位螺帽。
为了便于吸收支柱本体上方产生的震动力,使缓冲底座的稳定性能提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优选的,所述缓冲架包括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上端与固定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柱的外侧壁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柱的下端贯穿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下方设置有与缓冲柱固定连接的限位螺帽。
为了使风力发电机的整体震动性能提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优选的,所述减震滑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右两侧均与减震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滑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固定杆相匹配的减震弹簧。
为了对减震杆套起到减震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左端与减震杆套的右端紧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旋转杆与减震架内部的减震杆套活动连接,利于旋转杆带动风叶进行旋转,在减震架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与减震滑块相匹配的减震槽,减震槽使减震杆套具有一定的缓冲区域,能够对旋转杆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使风力发电机的整体震动性能提高;
2.该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掩埋底座和加强螺旋杆均掩埋在地下,进一步加强缓冲底座的稳定性能,使风力发电机安装稳定性能提高,定位杆通过定位螺帽与定位套固定连接,使定位套实现固定的效果,便于定位套限制支柱本体,增强支柱本体稳定性能,多个缓冲架安装在固定套和连接套之间,缓冲弹簧便于吸收支柱本体上方产生的震动力,使缓冲底座的稳定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底座的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架的剖面结构图。
图中,1、机构本体;2、支柱本体;201、限位缓冲块;202、固定套;203、定位套;204、缓冲架;2041、缓冲柱;2042、缓冲弹簧;2043、限位螺帽;205、定位杆;2051、定位螺帽;206、缓冲垫;3、缓冲底座;301、固定底座;302、缓冲腔;303、掩埋底座;304、加强螺旋杆;305、连接套;306、缓震橡胶层;4、减震架;401、减震杆套;402、减震滑块;403、固定杆;404、减震弹簧;405、减震槽;406、固定壳;407、减震垫;5、旋转杆;501、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包括机构本体1,机构本体1包括支柱本体2、缓冲底座3、减震架4和旋转杆5,旋转杆5左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风叶501;
缓冲底座3包括固定底座301,固定底座301上端的中部开设有缓冲腔302,固定底座3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套305,固定底座3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缓震橡胶层306;
支柱本体2的下端固定连接与缓冲腔302相匹配的限位缓冲块201,限位缓冲块201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206,支柱本体2的外侧壁套接有定位套203,定位套203的下方设置有与支柱本体2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套202,固定套202和连接套305之间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架204;
减震架4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减震杆套401,旋转杆5的右端贯穿减震架4和减震杆套401并与减震杆套401活动连接,减震架4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壳406,减震杆套40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滑块402,减震架4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与减震滑块402相匹配的减震槽405。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固定底座301上端的中部开设缓冲腔302,进而在缓冲腔302内方便安装限位缓冲块201,同时,方便将支柱本体2安装到缓冲底座3的上方,缓震橡胶层306和缓冲垫206均起到减震效果,在支柱本体2的外侧壁设置定位套203,定位套203对支柱本体2起到限制效果,防止支柱本体2摆动,支柱本体2的外侧壁固定固定套202,固定底座301的上端固定连接套305,且在连接套305和固定套202之间安装多个缓冲架204,缓冲架204可以吸收大部分的冲击动能,增强支柱本体2的稳定性能,旋转杆5与减震架4内部的减震杆套401活动连接,利于旋转杆5带动风叶501进行旋转,在减震架4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与减震滑块402相匹配的减震槽405,减震槽405使减震杆套401具有一定的缓冲区域,能够对旋转杆5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使风力发电机的整体震动性能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底座3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掩埋底座303,掩埋底座303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固定底座301固定连接的加强螺旋杆304。
本实施例中:掩埋底座303和加强螺旋杆304均掩埋在地下,进一步加强缓冲底座3的稳定性能,使风力发电机安装稳定性能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连接套305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与固定底座301上端固定连接的定位杆205,多个定位杆205的上端均贯穿定位套203并延伸至定位套203的上方,定位套20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与定位杆205相匹配的定位螺帽2051。
本实施例中:定位杆205通过定位螺帽2051与定位套203固定连接,使定位套203实现固定的效果,便于定位套203限制支柱本体2,增强支柱本体2稳定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缓冲架204包括缓冲柱2041,缓冲柱2041的上端与固定套202的下端固定连接,缓冲柱2041的外侧壁套接有缓冲弹簧2042,缓冲柱2041的下端贯穿连接套305,连接套305的下方设置有与缓冲柱2041固定连接的限位螺帽2043。
本实施例中:多个缓冲架204安装在固定套202和连接套305之间,缓冲弹簧2042便于吸收支柱本体2上方产生的震动力,使缓冲底座3的稳定性能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减震滑块4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403,固定杆403的左右两侧均与减震槽40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减震滑块40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固定杆403相匹配的减震弹簧404。
本实施例中:减震弹簧404可以吸收大部分的冲击动能,增强旋转杆5的稳定性能,使风力发电机的整体震动性能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壳40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407,减震垫407的左端与减震杆套401的右端紧贴。
本实施例中:减震垫407对减震杆套401起到减震效果,同时,便于限制减震杆套40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支柱本体2下端的限位缓冲块201活动安装到缓冲腔302内,将定位杆205固定安装到固定底座301的上端,使定位杆205的上端贯穿到定位套203上方,定位螺帽2051将定位套203进行固定,保证定位套203不会随意滑动,便于定位套203限制支柱本体2,增强支柱本体2稳定性能,缓冲柱2041的上端与固定套20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缓冲柱2041的外侧套接缓冲弹簧2042,缓冲弹簧2042便于吸收支柱本体2上方产生的震动力,使缓冲底座3的稳定性能提高,旋转杆5与减震架4内部的减震杆套401活动连接,利于旋转杆5带动风叶501进行旋转,在减震架4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与减震滑块402相匹配的减震槽405,减震槽405使减震杆套401具有一定的缓冲区域,能够对旋转杆5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使风力发电机的整体震动性能提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包括机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本体(1)包括支柱本体(2)、缓冲底座(3)、减震架(4)和旋转杆(5),所述旋转杆(5)左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风叶(501);
所述缓冲底座(3)包括固定底座(301),所述固定底座(301)上端的中部开设有缓冲腔(302),所述固定底座(3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套(305),所述固定底座(3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缓震橡胶层(306);
所述支柱本体(2)的下端固定连接与缓冲腔(302)相匹配的限位缓冲块(201),所述限位缓冲块(201)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206),所述支柱本体(2)的外侧壁套接有定位套(203),所述定位套(203)的下方设置有与支柱本体(2)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套(202),所述固定套(202)和连接套(305)之间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架(204);
所述减震架(4)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减震杆套(401),所述旋转杆(5)的右端贯穿减震架(4)和减震杆套(401)并与减震杆套(401)活动连接,所述减震架(4)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壳(406),所述减震杆套(40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滑块(402),所述减震架(4)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与减震滑块(402)相匹配的减震槽(4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3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掩埋底座(303),所述掩埋底座(303)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固定底座(301)固定连接的加强螺旋杆(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305)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与固定底座(301)上端固定连接的定位杆(205),多个所述定位杆(205)的上端均贯穿定位套(203)并延伸至定位套(203)的上方,所述定位套(20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与定位杆(205)相匹配的定位螺帽(2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架(204)包括缓冲柱(2041),所述缓冲柱(2041)的上端与固定套(20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柱(2041)的外侧壁套接有缓冲弹簧(2042),所述缓冲柱(2041)的下端贯穿连接套(305),所述连接套(305)的下方设置有与缓冲柱(2041)固定连接的限位螺帽(20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滑块(4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403),所述固定杆(403)的左右两侧均与减震槽(40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滑块(40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固定杆(403)相匹配的减震弹簧(4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40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407),所述减震垫(407)的左端与减震杆套(401)的右端紧贴。
CN202123405976.1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 Active CN217328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5976.1U CN217328278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5976.1U CN217328278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8278U true CN217328278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0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05976.1U Active CN217328278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8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7916B (zh) 一种用于风机的调谐碰撞惯容质量阻尼装置
CN217328278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震动吸收机构
CN211058947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减震装置
CN212690189U (zh) 一种具有降噪降热功能的发动机
CN218625236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减震固定板
CN219140273U (zh) 一种无沉积流体设备底座
CN111745688A (zh) 一种智能电力检修机器人的防振动支架
CN216519400U (zh) 一种具有辅助减震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
CN210343497U (zh) 一种低噪音的发电机组
CN202260807U (zh) 一种用于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减振装置
CN207906772U (zh) 一种煤矿机械用支撑平台
KR20130048636A (ko) 풍력 발전기용 진동 감쇄장치
CN217761191U (zh)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叶片连接装置
CN216788653U (zh) 一种印刷用空压机降噪减震组件
CN113682254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减震底座
CN215184319U (zh) 一种散热抗震型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CN220190598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发电机保护外壳
CN217055479U (zh) 一种基于风电的防震装置
CN216198670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底座连接装置
CN216447037U (zh) 一种水轮发电机安装用减震结构
CN215406613U (zh) 一种用于水电站厂房发电机层板梁的减振结构
CN216519513U (zh) 一种防尘抗震的减速机
CN217234924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防震底座
CN208474394U (zh) 一种旋转式电磁感应生电的纳米缓冲吸能结构
CN214837207U (zh) 一种气体离心式压缩机用具有减震功能的扩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