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8010U - 螺母护罩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螺母护罩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8010U
CN217328010U CN202221394188.9U CN202221394188U CN217328010U CN 217328010 U CN217328010 U CN 217328010U CN 202221394188 U CN202221394188 U CN 202221394188U CN 217328010 U CN217328010 U CN 217328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clamping
shield
cavity
clamp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941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良平
吴奎
程建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941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8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8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8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螺母护罩和汽车,其中,螺母护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构成有夹持腔体,所述夹持腔体内壁至少设有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绕所述夹持腔体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以夹持第一尺寸的螺母,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以夹持第二尺寸的螺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螺母护罩的通用性,以及降低模具开发的成本。且可在罩体的罩设螺母的一端设有密封圈,以增强螺母护罩的防水效果,并且防止螺母护罩保护的螺母氧化生锈。

Description

螺母护罩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母护罩和汽车。
背景技术
由于车轮螺母护罩的密封性欠佳,或多次拆装车轮螺母护罩导致车轮螺母护罩夹持力下降而脱出,再加上车轮螺母表面处理层脱落,致使车轮螺母和车轮螺栓暴露在复杂的车辆使用环境中,容易让车轮螺母和螺栓锈蚀而降低紧固可靠性,严重会使车轮从整车脱出,影响行车安全。因此,满足反复拆装使用,装配可靠、密封性良好的车轮螺母护罩是行车安全的必要零件。
现有的螺母护罩只能适配一种车轮螺母,通用性差,增加了零件的数量,同时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模具开发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母护罩,旨在提高螺母护罩的通用性,以及降低模具开发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螺母护罩,包括:
罩体,所述罩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夹持部和裙部;以及
密封圈,设于所述罩体的底部,并与所述裙部连接;
所述夹持部构成有夹持腔体,所述夹持腔体内壁至少设有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以夹持第一尺寸的螺母,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以夹持第二尺寸的螺母。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包括夹持凸起,所述夹持凸起设于所述夹持腔体的侧壁上,并朝所述夹持腔体的内部延伸,所述夹持凸起开设有夹持凹槽,所述夹持凹槽沿所述罩体的高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夹持凹槽的宽度沿所述夹持凹槽的深度方向逐渐缩小。
可选地,所述夹持凸起设有多个所述夹持凹槽,多个所述夹持凹槽并行设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夹持凹槽的尺寸相同。
可选地,多个所述夹持凹槽的尺寸均不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包括夹持平面,所述夹持平面设于所述夹持腔体的侧壁上,并朝所述夹持腔体的内部延伸;所述夹持平面的最大厚度不低于所述夹持凸起的最大厚度。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为U型密封圈,所述裙部朝底部设有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凸设于所述U型密封圈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和所述裙部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罩体的外表面倒圆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前述的螺母护罩,所述螺母护罩至少与所述车轮螺母配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罩体的夹持腔体内设有至少两种夹持结构,以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车轮螺母保护罩能够对不同尺寸的螺母进行夹持,具体地,第一夹持结构以夹持第一尺寸的螺母,第二夹持结构以夹持第二尺寸的螺母,如此一来,一个多功能车轮螺母保护罩能够适配至少两种车轮螺母,从而提升多功能车轮螺母保护罩通用性,在企业对车轮螺母设计保护罩时,无须对应不同尺寸的螺母设置多套模具,降低了企业管理的成本以及减少了模具的开发费用。且在罩体罩设螺母的一端设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以实现将罩体内部的空间与罩体外部的空间密封隔离,实现防水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罩体内部的螺母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而生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母护罩一实施例的半剖图;
图2为图1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母护罩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母护罩装配车轮螺母的半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螺母护罩装配车轮螺母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母护罩装配车轮螺母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罩体 11 夹持部
12 裙部 13 夹持腔体
14 夹持凸起 141 夹持凹槽
15 夹持平面 16 密封凸起
2 密封圈 21 嵌槽
3 车轮螺母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螺母护罩。
参照图1至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螺母护罩包括:
罩体1,所述罩体1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夹持部11和裙部12;以及
密封圈2,设于所述罩体1的底部,并与所述裙部12连接;
所述夹持部11构成有夹持腔体13,所述夹持腔体13内壁至少设有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以夹持第一尺寸的螺母,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以夹持第二尺寸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罩体1的夹持腔体13内设有至少两种夹持结构,以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车轮螺母3保护罩能够对不同尺寸的螺母进行夹持,具体地,第一夹持结构以夹持第一尺寸的螺母,第二夹持结构以夹持第二尺寸的螺母,如此一来,一个多功能车轮螺母3保护罩能够适配至少两种车轮螺母3,从而提升多功能车轮螺母3保护罩通用性,在企业对车轮螺母3设计保护罩时,无须对应不同尺寸的螺母设置多套模具,降低了企业管理的成本以及减少了模具的开发费用。且在罩体1罩设螺母的一端设有密封圈2,通过密封圈2以实现将罩体1内部的空间与罩体1外部的空间密封隔离,实现防水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罩体1内部的螺母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而生锈。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罩体1的底部设有密封圈2,密封圈2与罩体1的裙部12连接,以实现对车轮螺母3进行密封防水保护,防止外部的环境造成车轮螺母3的风化或腐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包括夹持凸起14,所述夹持凸起14设于所述夹持腔体13的侧壁上,并朝所述夹持腔体13的内部延伸,所述夹持凸起14开设有夹持凹槽141,所述夹持凹槽141沿所述罩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夹持凸起14设于夹持腔体13的侧壁上的同时朝所述夹持腔体13的内部进行延伸,如此一来,夹持凸起14所在的位置的厚度得到加强,夹持凸起14在对车轮螺母3起夹持作用的同时,壁厚的加强能够直接的导致夹持部11的结构更加稳定,不容易发生形变。具体的,夹持凸起14开设有夹持凹槽141,通过夹持凹槽141以固定车轮螺母3的棱边,使得车轮螺母3能够稳定夹持于夹持部11的位置,另外,夹持凹槽141是沿罩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的,以使得车轮螺母3能够沿罩体1的高度方向进行固定装配,以将车轮螺母3限位于夹持凹槽141的位置,以供夹持凹槽141进行夹持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凹槽141的宽度沿所述夹持凹槽141的深度方向逐渐缩小。夹持凹槽141的宽度沿夹持凹槽141的深度方向,也即当车轮螺母3安装于夹持凹槽141后,车轮螺母3的棱边是位于夹持凹槽141最深的位置,通过旋转螺母护罩,车轮螺母3的棱边会抵接夹持凹槽141略浅位置的侧壁,以使得夹持凹槽141对车轮螺母3形成夹紧。所述夹持腔体13的侧壁上周向至少设有两个夹持凹槽141,于本实施例中,夹持凹槽141为V型槽,V型槽的宽度沿所述V型槽的深度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夹持腔体13的侧壁上周向设有六个V型槽,且一一对应所述车轮螺母3的六个棱边,以限位所述车轮螺母3。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凹槽141还可以是半圆槽、U型槽等等,以及所述夹持凹槽141的数量能够根据不同车轮螺母3的棱边对应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凸起14可以设有单个夹持凹槽141,所述夹持凸起14还可以设有多个所述夹持凹槽141,且多个所述夹持凹槽141并行设置。于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夹持凹槽141的尺寸相同。可以理解的,当长时间使用同一个夹持凹槽141,而导致该夹持凹槽141磨损严重时,该夹持凹槽141失去了夹持车轮螺母3的能力,此时可以通过更换并行设置的夹持凹槽141,从使得该螺母护罩能够继续被该螺母护罩夹紧保护。也即,通过并行设置有多个尺寸相同的夹持凹槽141,从而让该螺母护罩的耐用性、寿命获得提升,降低了零件更换的频率,也就降低了最终产品的成本。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凸起14还可以设有多个所述夹持凹槽141,且多个所述夹持凹槽141并行设置,且多个所述夹持凹槽141的尺寸均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螺母的制造生产工艺不同,最终导致螺母的尺寸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由于螺母的长时间使用,螺母的外表面受到磨损,最终导致螺母的尺寸发生变化,还有可能是针对不同螺母的特殊设计,而对应改变螺母的最终外形尺寸。然螺母外形尺寸发生变化的原因不限于以上所述,但由于螺母的尺寸发生变化,而固定深度的夹持凹槽141可能会存在无法夹持超出一定尺寸的螺母的情况,所以需要通过设置有不同深度的夹持凹槽141从而使得不同尺寸的螺母能够受到夹持,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螺母包括但不限于车轮螺母3,还可以是本行业或其他行业设计所需要的标准螺母或非标准螺母,均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包括夹持平面15,所述夹持平面15设于所述夹持腔体13的侧壁上,并朝所述夹持腔体13的内部延伸。通过第二夹持结构的夹持平面15能够夹持车轮螺母3的边缘,从而使得车轮螺母3能够收到第二夹持结构的施力以限位于螺母护罩内部。而夹持平面15是设于夹持腔体13的侧壁上的,并朝所述夹持腔体13的内部延伸,如此一来,夹持平面15所在的位置的厚度得到加强,夹持平面15在对车轮螺母3起到夹持作用的同时,壁厚的加强能够直接导致夹持部11的结构更加稳定,不容易发生形变。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夹持平面15的最大厚度不低于所述夹持凸起14的最大厚度。若是夹持平面15的最大厚度低于夹持凸起14的最大厚度,螺母护罩无法正常套在车轮螺母3上,导致螺母护罩无法正常安装,即使能够强行将螺母护罩套设于车轮螺母3上,则会导致夹持凸起16会优先抵接住车轮螺母3的边缘,从而导致夹持凸起16无法正常夹持车轮螺母3,也就导致夹持平面15失去了夹持的作用。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或密封垫片。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2具体为U型密封圈,所述密封圈2朝向裙部的侧面上开设有嵌槽,所述裙部朝底部设有密封凸起16,所述密封凸起16凸设于所述嵌槽中。所述裙部12朝底部设有密封凸起16,所述密封凸起16凸设于所述U型密封圈的嵌槽21。在螺母护罩压紧工作的时候,密封圈2被压紧并发生轻微的形变,密封凸起16与U型密封圈的配合能够使得该螺母护罩具有更好的密封防水效果,以保护所述螺母护罩中的螺母,防止螺母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发生氧化反应而导致螺母生锈。并且所述U型密封圈在与密封凸起16配合密封后,所述U型密封圈的外边缘是与裙边的外边缘平齐的,从而使得整个螺母护罩具有更好的整体性与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11和所述裙部12一体成型,能够提升螺母护罩的整体性,从而提高螺母护罩的结构强度,以及简化螺母护罩的成型步骤,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一方面为了满足商用车辆外凸物法规要求,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所述螺母护罩的美观,所述罩体1的外表面倒圆角设置。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倒圆角的半径大于或等于5毫米。倒圆角的设计能够更好避免螺母护罩对外部人员或车辆进行影响,降低了刮伤或剐蹭事故发生所造成的人员伤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至少包括车轮螺母和螺母护罩,该螺母护罩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汽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所述螺母护罩至少与所述车轮螺母配合,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螺母护罩还可以套设于汽车或其他设备的螺母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螺母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夹持部;
所述夹持部构成有夹持腔体,所述夹持腔体内壁至少设有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绕所述夹持腔体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以夹持第一尺寸的螺母,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以夹持第二尺寸的螺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包括夹持凸起,所述夹持凸起设于所述夹持腔体的侧壁上,并朝所述夹持腔体的内部延伸,所述夹持凸起开设有夹持凹槽,所述夹持凹槽沿所述罩体的高度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凹槽的宽度沿所述夹持凹槽的深度方向逐渐缩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凸起设有多个所述夹持凹槽,多个所述夹持凹槽并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母护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夹持凹槽的尺寸相同;或
多个所述夹持凹槽的尺寸均不相同。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包括夹持平面,所述夹持平面设于所述夹持腔体的侧壁上;
所述夹持平面的最大厚度不低于所述夹持凸起的最大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护罩,其特征在于,螺母护罩还包括裙部和密封圈,所述裙部设于所述夹持部的一端,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罩体的底部,并与所述裙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母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朝向裙部的侧面上开设有嵌槽,所述裙部朝底部设有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凸设于所述嵌槽中;和/或
所述夹持部和所述裙部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螺母护罩,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罩体的顶部表面与所述罩体的外侧壁面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倒圆角。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螺母护罩,所述螺母护罩至少与车轮螺母配合。
CN202221394188.9U 2022-05-31 2022-05-31 螺母护罩和汽车 Active CN217328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4188.9U CN217328010U (zh) 2022-05-31 2022-05-31 螺母护罩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4188.9U CN217328010U (zh) 2022-05-31 2022-05-31 螺母护罩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8010U true CN217328010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8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94188.9U Active CN217328010U (zh) 2022-05-31 2022-05-31 螺母护罩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8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60723A1 (ja) グロメット
EP0148449B1 (en) Clip device for fixing window glass in motor vehicle
JPH032091B2 (zh)
CN217328010U (zh) 螺母护罩和汽车
US20050053828A1 (en) Fix structure of battery for vehicles
EP3923367A1 (en) Seal structure
JPH0519665Y2 (zh)
US20210226284A1 (en) Seal structure
MXPA04002078A (es) Caracteristica de sello para evitar doblado.
US20210226285A1 (en) Seal structure
CN214980955U (zh) 一种航空维修工具组合式存放装置
CN216589913U (zh) 防错装异形密封圈
CN212155790U (zh) 一种新型组合密封垫圈
CN214578071U (zh) 一种艉部作业平台用主油缸外套体
CN217652832U (zh) 缸盖罩盖
CN213292192U (zh) 一种车辆顶盖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JP2000346182A (ja) 自動車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アセンブリ
CN215058816U (zh) 双垫片结构与汽车
CN110588761B (zh) 一种转向系统前围密封垫结构及汽车
CN216715237U (zh) 一种转向中间轴护套密封机构
CN216886453U (zh) 车灯及使用其的汽车
CN215257254U (zh) 一种新型防锈螺栓
CN214499735U (zh) 一种螺栓螺母防护罩
CN210106384U (zh) 一种防水弹簧垫圈
CN114439835B (zh) 螺母组件的密封罩及螺母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