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4667U - 一种换热装置、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装置、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24667U CN217324667U CN202221216015.8U CN202221216015U CN217324667U CN 217324667 U CN217324667 U CN 217324667U CN 202221216015 U CN202221216015 U CN 202221216015U CN 217324667 U CN217324667 U CN 2173246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baffle
- heat
- gas
- baffl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设备,该换热装置包括安装座、换热结构和折流结构,安装座具有导流腔,换热结构安装在导流腔内,以与经过导流腔的气体热交换,折流结构与安装座连接且与换热结构间隔,以改变气体经过导流腔的路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折流结构对气体的干扰来延长气体的流动路径,从而延长了气体在导流腔停留的时间和增大与换热装置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气体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装置、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设备可用于对衣物进行洗涤及烘干等处理,衣物处理设备通过换热装置对衣物处理设备中的气体进行换热以实现对衣物的烘干,相关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换热效率低,使得衣物烘干的时间较长,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设备,以解决如何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包括:
安装座,具有导流腔;
换热结构,安装在所述导流腔内,以与经过所述导流腔的气体热交换;
折流结构,与所述安装座连接且与所述换热结构间隔,以改变气体经过所述导流腔的路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流结构包括多个折流板;所述多个折流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折流板在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换热结构之间或者所述换热结构的两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流板沿第二方向延伸,相邻所述折流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流板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导流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9。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结构包括弯折设置的换热管,所述折流板可设置在弯折后的换热管与换热管之间的间隙内或设置在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外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结构还包括:
多个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所述多个翅片在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所述换热管穿过所述翅片;
其中,所述翅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一端开口,所述折流板可从所述开口的一端插入所述卡槽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
两个挡板,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
底板,垂直第二方向设置,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两个挡板,以形成所述导流腔;
其中,所述导流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折流板可设置在所述进气端和/或所述出气端,且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挡板和/或所述底板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还包括:
盖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与所述挡板连接,与所述换热管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板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包括:
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设有多个,且所述换热装置可设置为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换热装置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情况下,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相邻的折流结构在第二方向上重合。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压缩机,连接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烘干桶,内部具有用于容纳待烘干物品的容纳腔;
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所述换热装置内的导流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设备,该换热装置包括安装座、换热结构和折流结构,安装座具有导流腔,换热结构安装在导流腔内,以与经过导流腔的气体热交换,折流结构与换热装置安装座连接且与换热结构间隔,以改变气体经过导流腔的路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换热装置设置折流结构,换热装置折流结构能够直接影响经过导流腔的气体路径,通过折流结构对气体的干扰来延长气体的流动路径,从而延长了气体在导流腔停留的时间和增大与换热装置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气体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烘干桶;11、容纳腔;2、换热装置;200、蒸发器;210、冷凝器;21、导流腔;211、进气端;212、出气端;22、安装座;221、挡板;222、底板;2221、限位槽;223、盖板;2231、通孔;23、换热结构;231、换热管;2311、进液口;2312、出液口;232、翅片;2321、卡槽;2322、开口;3、折流结构;31、折流板;31a、第一折流板;31b、第二折流板;4、电机;5、风轮;6、过滤网;7、节流装置;8、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多个”表示大于或等于两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可用作干衣机及洗烘一体机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类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产生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烘干桶1、换热装置2和折流结构3。烘干桶1内部具有用于容纳待烘干物品的容纳腔11,以衣物处理设备设置为干衣机为例,容纳腔11可用于容纳待烘干的衣物;在设置为洗烘一体机的情况下,容纳腔11可用于容纳待洗涤的衣物,衣物处理设备可对容纳腔内的衣物进行洗涤和烘干作业。换热装置2用于对衣物处理设备内部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例如,衣物处理设备内部的低温气体经过换热装置2后变成高温气体。换热装置2设有导流腔21,导流腔21可用于流通气体,且导流腔21与容纳腔11连通,也就是说,容纳腔11内的低温潮湿气体流至导流腔21内,经过与换热装置2的换热形成高温干燥气体,高温干燥气体再次流回容纳腔11内,气体在导流腔21和容纳腔11之间循环流动,实现对衣物的烘干。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以衣物处理设备设置为干衣机为例对烘干的原理说明,如图1所示,箭头方向表示的是气体循环流动的方向。待烘干的衣物放置在容纳腔11内,高温干燥的气体流入容纳腔11,气体流经容纳腔11内的潮湿衣物,高温干燥气体与低温潮湿衣物进行热交换,高温气体将热量传递至低温衣物中,衣物中的水分受热蒸发到气体中,气体带走衣物中的水分,使得高温干燥气体变成低温潮湿气体,低温潮湿气体从容纳腔11流至换热装置2,经过导流腔21的低温潮湿气体与换热装置2进行热交换,使得低温潮湿气体变成高温干燥气体,高温干燥气体再次从导流腔21流至容纳腔11,多次循环,实现循环气体对衣物的干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折流结构3与换热装置2连接,折流结构3能够改变气体经过导流腔21的路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折流结构3与换热装置2具体的连接方式和连接位置,只要折流结构3能够对气体经过导流腔21的路径产生影响即可。导流腔21可以是部分开放的腔体,而不是完全封闭的腔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导流腔21在第一方向(图1所示x方向)的范围可由换热装置2在第一方向的轮廓来限定,第一方向表示的是气体流过的前后方向,也就是说,气体从导流腔21在第一方向的一端流至第一方向的另一端,在未设置折流结构3的情况下,气体经过导流腔21的路径可以从换热装置2在第一方向的一端大致沿直线流至第一方向的另一端;在设置折流结构3后,气体经过导流腔21,折流结构3会对气体起到抵挡作用,通过折流结构3对导流腔21内的气体的干扰,改变了气体流动的方向,将原本流动方向一致的气体方向打乱,气体分子在导流腔内朝不同的方向流动,受阻挡的气体会沿折流结构3的表面运动至未阻挡的区域,该气体还会继续与未受阻挡的气体碰撞,从而进一步增大对气流的干扰,延长了气体在导流腔21中的路径,一方面增加了气体停留在导流腔21的时间,从而增加了气体与换热装置2的接触时间,另一方面,增加了气体与换热装置2接触的面积,能够提高气体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烘干桶、换热装置和折流结构。烘干桶内部具有用于容纳待烘干物品的容纳腔,换热装置设有导流腔,导流腔与容纳腔连通,折流结构与换热装置连接,以改变气体经过导流腔的路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衣物处理设备中设置折流结构,折流结构与换热装置连接,折流结构能够直接影响经过导流腔的气体路径,通过折流结构对气体的干扰来延长气体的流动路径,从而延长了气体在导流腔停留的时间和增大与换热装置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气体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换热装置2包括安装座22和换热结构23。安装座22具有导流腔21,一些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桶1下方具有底部通道,底部通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烘干桶1内部的容纳腔11的前后两端直接或间接的连通,以实现底部通道与容纳腔之间的气体循环流动。其中,前后方向指的是衣物处理设备中相对用户的方向,衣物处理设备中靠近用户的一侧定义为前端,远离用户的一侧为后端。换热装置2可设置在底部通道中,且换热装置2的导流腔21与底部通道连通,在换热装置2所围成的导流腔21为半开放的腔体的情况下,导流腔21与底部通道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划分,可以将换热装置2与底部通道在第一方向上重叠的范围视为导流腔21。
如图2所示,换热结构23安装在导流腔21内,换热结构23用于与经过导流腔21的气体热交换。需要说明的是,热交换表示的是换热结构23与气体之间具有温度差,使得换热结构23与气体之间产生热量的传递,热交换的类型可以是换热结构23将热量传递至气体中,也可以是气体将热量传递至换热结构23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换热结构23的换热类型进行限定。其中,换热结构23安装在导流腔21的形式可以有多种,换热结构23可通过卡接件实现与衣物处理设备的壳体(或底座)的可拆卸式连接,或者换热结构23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与衣物处理设备的壳体(或底座)永久性地固定。换热结构23的安装类型不会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换热结构的功能和结构产生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折流结构3与安装座2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折流结构3与安装座22连接的方式,例如,折流结构3可与安装座22焊接,折流结构3还可与安装座22通过卡接件卡接,又如,折流结构3还可通过螺钉的方式与安装座22实现可拆卸地连接,无论折流结构3与安装座22采用何种方式连接,只要折流结构3能够相对安装座22固定即可。如图3所示,折流结构3与换热结构23间隔,间隔表示的是折流结构3与换热结构23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折流结构3与换热结构23至少在某一个方向上不相接触,或者没有完全与换热结构23具有贴合的位置关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折流结构与安装座连接,能够降低折流结构的装配难度,且安装座的面积较大,有利于提高折流结构连接的稳定性,另外,折流结构直接与安装座连接,折流结构能够近距离的影响到流经导流腔的气体,从而有利于提高气体经过导流腔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折流结构3包括多个折流板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折流板3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等多个,具体折流板31设置的数量可以结合导流腔21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来决定。在导流腔21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折流板31设置的数量,在导流腔21的长度较短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较少的折流板31的数量,以降低折流板31对气流的干扰太强而影响气体流动效率的风险。
图3所示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折流板31,为了方便说明以下以折流板31设置为三个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除三个以外的折流板31,其原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类似,故择一说明。如图3所示,箭头方向表示的是气体流动的方向,折流板3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折流板31在第一方向(图3所示x方向)上的延伸区域与换热结构23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区域至少部分重合,例如,图3中从左往右数的第二个折流板31,该折流板31与换热结构23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区域完全重合,可以理解为折流板31在第一方向位于换热结构23之间,另外两个折流板31与换热结构23在第一方向上只有一个面重合,可以理解为折流板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换热结构23的两侧;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三个折流板31均可以与换热结构23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区域完全重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折流板设置为多个,且折流板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区域与换热结构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区域至少部分重合,折流板能够近距离地直接影响流经导流腔的气体,有利于增强气体扰动的效果,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折流板31沿第二方向(图3所示z方向)延伸,其中,第二方向表示的是绝对坐标系中的竖直方向(也就是上下方向),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每个折流板31均沿第二方向延伸,那么每个折流板31均平行设置。相邻折流板31在第二方向(图3所示z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且相邻折流板31在第二方向(图3所示z方向)上交错设置,例如,将图3中导流腔21在第二方向(图3所示z方向)的两端视为导流腔21的上端和导流腔21的下端,图3中从左往右的第一块折流板31靠近导流腔21的下端设置,第一块折流板31在第二方向的下端与安装座22的下端连接,第一块折流板31在第二方向的上端与导流腔21之间形成收缩的第一个通道供气体流通;第二块折流板31靠近导流腔21的上端设置,也就是说,第二块折流板31在第二方向的上端与安装座22固定,第二块折流板31在第二方向的下端与导流腔21之间形成收缩的第二个通道供气体流通,该第二个通道与第一个通道在第二方向(图3所示z方向)上没有交集;第三块折流板31在第二方向的下端与安装座22的下端连接,第三块折流板31的上端与导流腔21形成收缩的第三个通道供气体流通,该第三个通道与相邻的第二个通道在第二方向上没有交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收缩的第一个通道、第二个通道和第三个通道表示的是通道的在第二方向(图3所示z方向)的尺寸小于导流腔21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如图3所示,箭头所示为气体流动的路径,气体先从收缩的第一个通道流至导流腔21内较为宽阔的区域,再从导流腔经过收缩的第二个通道,最后从收缩的第三个通道流出换热结构23,在上述过程中,折流板31不但改变了气体流动的路径,使得气体沿弯曲回折的路径流动,折流板31处形成的通道较窄,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由于通道变窄,气体流速增大,位于导流腔21内不同区域的气体之间形成速度差异,从而增强了气体湍流的效果,进一步增大了气体与换热结构23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气体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折流板31在第二方向(图3所示z方向)的延伸长度L1与导流腔21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L2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折流板31的具体形状结构,也就是说,折流板31可以设置为边缘平齐的矩形,也可以设置为边缘不平齐的圆弧形或锯齿形,通过将折流板31的边缘设置为不规则的形状有利于增强气体运动的湍流效果,从而增加气体与换热结构接触的面积和延长接触时间,当然,无论折流板31设置为何种形状结构,只要折流板31能够起到对流动的气体起到扰动作用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限定折流板31与导流腔21在第二方向上尺寸的最小比值,使得折流板尽可能的对导流腔内的气体路径起到转向作用;通过限定折流板31与导流腔21在第二方向上尺寸的最大比值,使得折流板能够较大的延长气体流动的路径,进一步提高气体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换热结构23包括弯折设置的换热管231,其中,换热管231内部中空,换热管231内部用于导通换热介质,该换热介质可以是水等,换热管231弯折成多列结构,每列换热管231弯折成蛇形换热管,相邻两列换热管231之间具有列间间隙。结合图3和图4所示,折流板31可设置在换热管231的列间的间隙内,或者折流板31(图3中左右两侧的折流板31)设置在换热管231在第一方向(图3所示x方向)上的延伸区域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换热结构设置为换热管,换热介质可从进液口2311导入至换热管231内部,换热介质沿着换热管231的延伸方向弯折流动,实现换热介质通过换热管与气体进行热交换,最后换热介质再通过出液口2312导出,在换热介质设置为液体的情况下,有利于实现冷凝过程的气液分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列盘绕的换热管增加了换热结构和潮湿空气的接触面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通过结合换热装置内部导流腔的空气流动方向,综合调整换热管的疏密程度和外径和内径大小等多种方式,达到充分合理利用换热结构整体面积,大幅度提高了空气与换热管之间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换热结构23还包括多个翅片232。多个翅片232均与第一方向(图4所示x方向)平行,且多个翅片232在第三方向(图4所示y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翅片232的间距可以相等,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所形成的平面与绝对坐标系中的水平面平行。如图3所示,换热管231穿过翅片232,翅片232盘绕弯折成型,因此,翅片232上可穿设多段换热管231,以实现与换热管231的连接,从而实现换热管231与翅片232的热交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换热结构23设有多个翅片232,能够扩大气体与换热结构接触的面积,增加气体停留在换热结构的时间,增大潮湿空气的蒸发面积和换热面积,加快水的蒸发速度,从而提高换热和干燥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翅片232设有卡槽2321,卡槽2321沿第二方向(图3所示z方向)延伸,卡槽2321的延伸方向表示的是卡槽2321的最大尺寸的方向,其中,卡槽2321的一端(图3所示z方向的上端)开口2322,折流板31可从开口2322的一端插入卡槽2321内。卡槽2321的宽度(图3所示x方向上的尺寸)可等于或略大于折流板31的厚度(图3所示x方向上的尺寸),也就是说,折流板31设置在卡槽2321内的状态下,卡槽2321周围的壁面可对折流板31起到限位作用,从而提高折流板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安装座22包括两个挡板221和底板222。两个挡板221在第三方向(图2所示y方向)上间隔设置,底板222垂直第二方向(图2所示z方向)设置,底板222连接两个挡板221,底板222、两个挡板221以及在第一方向间隔的两个折流板31可共同以形成导流腔21,该导流腔21的上端可部分敞开,以供气体穿过。
其中,如图3所示,导流腔21在第一方向(图3所示x方向)上具有相对的进气端211和出气端212,折流板31可设置在进气端211和/或出气端212。图3中以折流板31设置在进气端211和出气端212为例,在图3中从左往右数的第一块折流板31设置于导流腔21的左侧,第一块折流板31封堵导流腔21在第一方向一端的部分区域,剩下另一部分区域形成导流腔21的进气端211;在图3中从左往右数的第三块折流板31设置于导流腔21的右侧,第三块折流板31封堵导流腔21在第一方向另一端的部分区域,剩下另一部分区域形成导流腔21的出气端212。其中,折流板31与挡板221和/或底板222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折流板31与其他部件连接的具体形式,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的形式实现固定,或者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折流板设置在进气端和/或出气端,能够尽可能的延长气体流经导流腔的路径,从而能够提高气体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述,底板222设有限位槽2221,其中,底板222可用于安装在衣物处理设备的底座上,衣物处理设备的底座上可设置相应的限位件,以与底板222上的限位槽2221配合,一方面能够提高将换热结构23装配到衣物处理设备中的效率,另一方向限位槽与限位件的配合能够对换热结构的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换热结构与衣物处理设备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安装座22还包括盖板223。盖板223与第一方向(5所示x方向)平行,盖板223可设置为多个,如图4所示,多个盖板223在第三方向(图4所示y方向)上间隔设置,且盖板223还与翅片232平行且间隔设置。设置在第三方向两端的盖板223分别与挡板221连接,盖板223上可设置多个通孔2231,换热管231可穿过通孔2231,盖板223用于对换热管231起到支撑作用,盖板223能够承受换热管231大部分的重量,从而减轻换热管231对翅片232的压力,有利于降低翅片232的形变和延长翅片232的使用寿命。如图5和图6所示,折流板31可与盖板223固定连接,例如,在折流板31设置为多个的情况下,设置在导流腔上端的折流板31可与盖板223固定连接,设置在导流腔下端的折流板可与底座或挡板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热装置2可设置为蒸发器200和/或冷凝器210,也就是说,换热装置2可以只设置有蒸发器200,也可以只设置有冷凝器210,当然,也可以将蒸发器200和冷凝器210共同串连在衣物处理设备中。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2还包括压缩机8和节流装置7,压缩机8连接蒸发器200和冷凝器210,节流装置7连接蒸发器200和冷凝器210,节流装置7可用于降低气流的压力。蒸发器200用于将容纳腔中导出的湿冷气体转化为低温低压的蒸汽,具体的,蒸发器吸热蒸发,将低温低压的潮湿气体转化为低温低压的蒸汽,冷凝器210将低温低压的蒸汽冷凝成低温低压液体,气体经过冷凝器后再流至压缩机,压缩机8将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干燥气体,最后导出至容纳腔11内。一些实施例中,气体循环流动的通道中还可设置风轮5,电机4驱动风轮5转动,从而加速通道中气体流动的速度,进而提高容纳腔11内衣物烘干的效率。一些实施例中,气体循环流动的通道中还可设置过滤网6,过滤网6用于净化通道内循环的气体,例如,气体中可能含有衣物中的棉絮等杂质,过滤网6可将杂质阻挡下来,并导通气体,从而起到净化气体的作用,还能够提高衣物的洁净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气体循环流动的通道指的是气体从容纳腔11流到换热装置2之间的通道,或者气体从换热装置2流到容纳腔11之间的通道,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风轮或过滤网可设置在上述通道的任意位置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换热装置2包括蒸发器200和冷凝器210的情况下,蒸发器200和冷凝器210之间相邻的折流板31在第二方向(图1所示z方向)上重合,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折流板31a与第二折流板31b为蒸发器200与冷凝器210之间相邻的两个折流板,第一折流板31a与第二折流板31b在第二方向(图1所示z方向)重合。从蒸发器200流出的气体无需改变气体流动的方向即可直接流至冷凝器210中,有利于减小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气体流动路径,提高气体流动速度,从而提高整个衣物处理设备的衣物烘干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具有导流腔;
换热结构,安装在所述导流腔内,以与经过所述导流腔的气体热交换;
折流结构,与所述安装座连接且与所述换热结构间隔,以改变气体经过所述导流腔的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结构包括多个折流板;所述多个折流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折流板在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换热结构之间或者所述换热结构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沿第二方向延伸,相邻所述折流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导流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包括弯折设置的换热管,所述折流板可设置在弯折后的换热管与换热管之间的间隙内或设置在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还包括:
多个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所述多个翅片在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所述换热管穿过所述翅片;
其中,所述翅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一端开口,所述折流板可从所述开口的一端插入所述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
两个挡板,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
底板,垂直第二方向设置,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两个挡板,以形成所述导流腔;
其中,所述导流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折流板可设置在所述进气端和/或所述出气端,且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挡板和/或所述底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
盖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与所述挡板连接,与所述换热管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板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9.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设有多个,且所述换热装置可设置为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装置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情况下,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相邻的折流结构在第二方向上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缩机,连接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
12.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烘干桶,内部具有用于容纳待烘干物品的容纳腔;
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所述换热装置内的导流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16015.8U CN217324667U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一种换热装置、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16015.8U CN217324667U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一种换热装置、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24667U true CN217324667U (zh) | 2022-08-30 |
Family
ID=82953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16015.8U Active CN217324667U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一种换热装置、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24667U (zh) |
-
2022
- 2022-05-18 CN CN202221216015.8U patent/CN2173246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78281A1 (en) | Heat exchanger for condensation in clothes drying and clothes drying system and clothes dryer and drying method thereof | |
EP3014010B1 (en) |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and method to optimize the heat exchange of such a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 |
CN103015140A (zh) | 干衣机 | |
EP2452009B1 (en) | Clothes drying apparatus | |
EP3068940B1 (en) |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 |
CN107435228B (zh) | 干衣机 | |
CN212057970U (zh) | 一种用于挂面烘干的系统装置 | |
AU2013405474A1 (en) |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 |
CN209989596U (zh) |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7324667U (zh) | 一种换热装置、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设备 | |
CN107815813A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KR100598383B1 (ko) | 세탁기 | |
CN111637667B (zh) | 经济器以及换热系统 | |
CN217715219U (zh) | 一种双模组加热箱 | |
CN108691179B (zh) | 衣物烘干器具 | |
EP3068279B1 (en) |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 |
CN107513849A (zh) |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洗干一体机 | |
US20240167216A1 (en) | Condenser for drying device, and drying device | |
CN210602081U (zh) | 蒸发式水冷风机分水系统 | |
CN106676859A (zh) | 换热器清洗喷头、热泵干衣机清洗装置和热泵干衣机 | |
CN210215942U (zh) | 具有干衣功能洗衣机用的整体式换热器 | |
CN203247438U (zh) | 干衣机 | |
WO2016047196A1 (ja) | 乾燥機 | |
CN211972836U (zh) | 一种热泵干衣机 | |
CN215176193U (zh) | 一种柜式干衣机用的简易式蒸发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