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0781U - 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0781U
CN217320781U CN202220579686.4U CN202220579686U CN217320781U CN 217320781 U CN217320781 U CN 217320781U CN 202220579686 U CN202220579686 U CN 202220579686U CN 217320781 U CN217320781 U CN 217320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ods
bearing
piece
mov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796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田
曹伟
刘晓雯
李微
李汪洋
王建
王梦
李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C Spac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C Spac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C Spac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C Spac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796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0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0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0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包括:放置于地面上的导向支架;导向支架包括竖直放置的两个导向杆,以及位于两个导向杆顶部的承载梁;承载梁的底面上安装有吸附件;与导向支架配合使用的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用以承载待试验件的承载台,以及位于承载台上方的呈水平设置的两个限位杆;两个限位杆呈平行设置;两个导向杆被配置于两个限位杆之间,且分列于承载台两侧;两个限位杆与导向杆之间均具有间隙;在吸附件的作用下,移动组件吸附固定在导向支架的顶部;当吸附件失去吸附力时,移动组件在重力作用下沿导向杆做自由落体运动。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扩展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分离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释放分离是某些飞行器的重要功能之一,整个过程需要保证流程可靠,分离参数(如释放速度、时间和时序等)满足设计要求。因此该过程需要在理论计算、仿真分析的设计基础上进行释放分离试验验证,尤其是需要考核经过环境试验后释放分离的功能是否正常。
目前的释放分离试验主要包括配重式、自由落体式和水平分离式等方式。对于大型飞行器的释放分离试验,需要设计功能全、性能强的试验系统。而小型飞行器主要安装在重量较大的飞行平台上,释放分离过程对飞行平台的影响较小或者影响容易被飞行平台控制消除。因此对于小型飞行器的释放分离试验,不使用复杂的试验系统即可模拟分离过程,完成试验考核。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小型飞行器进行释放分离试验的装置的不仅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而且可扩展性弱。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中至少一个,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包括:放置于地面上的导向支架;所述导向支架包括竖直放置的两个导向杆,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杆顶部的承载梁;所述承载梁的底面上安装有吸附件;
与所述导向支架配合使用的移动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用以承载待试验件的承载台,以及位于所述承载台上方的呈水平设置的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呈平行设置;两个导向杆被配置于两个限位杆之间,且分列于承载台两侧;
两个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导向杆之间均具有间隙;
在所述吸附件的作用下,所述移动组件吸附固定在所述导向支架的顶部;当吸附件失去吸附力时,所述移动组件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导向杆做自由落体运动。
可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杆上的可与所述吸附件吸附连接的磁性件。
可选地,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承载台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承载台与两个所述导向杆之间均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具有四个;
四个所述连接杆分别沿承载台的四个角部向上延伸至两个所述限位杆相背离的两侧,并与所述限位杆连接固定。
可选地,两个所述限位杆的相对的两侧均涂抹有润滑脂。
可选地,所述导向支架还包括有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的两个支撑杆;
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一边侧,两个所述支撑杆位于与所述导向杆相对的底座的另一边侧;
两个所述支撑杆自底座分别向上延伸至所述承载梁的两端,并与所述承载梁连接固定。
可选地,当所述移动组件吸附固定于承载梁上时,位于所述支撑杆和导向杆之间的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地面上的用以承接所述待试验件的承接件。
可选地,所述承接件的材质为海绵或泡沫。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通过移动组件与导向杆的配合使用,当承载梁上的吸附件失去吸附力时,由于移动组件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导向杆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位于移动组件的承载台上的待试验件处于失重的状态,当待分离件接收到释放分离指令时,待分离件脱离待试验件本体,移动组件和待试验件本体落到地面上时,待分离件也会掉落至地面上的不同位置;即模拟待试验件与待分离件在太空中进行分离的过程。两个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导向杆之间均具有间隙的设计,使得限位杆与导向杆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导向杆的使用使得在移动组件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会偏离预定方向;本申请提供的试验装置可根据不同待试验件的大小来调整两个导向杆之间的距离,限位杆的长度以及承载台的大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扩展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中移动组件上具有待试验件时,移动组件吸附固定在承载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中移动组件和待试验件本体掉落至第一承接件上,以及待分离件掉落至第二承接件上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中移动组件吸附固定在承载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中的导向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中的移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放置于地面上的导向支架;所述导向支架包括竖直放置的两个导向杆11,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杆11顶部的承载梁 12;两个导向杆11的平行度,以及与地面的垂直度均控制在1mm以内;所述承载梁12的底面上安装有吸附件13;吸附件13可以为电磁铁,电磁铁可以是不通电时具有磁性,通电时不具有磁性;与所述导向支架配合使用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用以承载待试验件的承载台21,以及位于所述承载台21上方的呈水平设置的两个限位杆22;承载台21可以通过四根依次连接的承载杆211构成;两个所述限位杆22呈平行设置;两个导向杆11被配置于两个限位杆22之间,且分列于承载台21两侧;两个所述限位杆22与所述导向杆11之间均具有间隙,该间隙可以2mm至4mm,优选为3mm;在所述吸附件13的作用下,所述移动组件吸附固定在所述导向支架的顶部;当吸附件13失去吸附力时,所述移动组件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导向杆11做自由落体运动。上述待试验件包括有固定于承载台21上的待试验件本体31和位于待试验件本体31内的待分离件32。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组件与导向杆11的配合使用,当承载梁12上的吸附件13失去吸附力时,由于移动组件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导向杆11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位于移动组件的承载台21上的待试验件处于失重的状态,当待分离件32接收到释放分离指令时,待分离件32脱离待试验件本体31,移动组件和待试验件本体31落到地面上时,待分离件32也会掉落至地面上的不同位置;即模拟待试验件与待分离件32在太空中进行分离的过程。两个所述限位杆22与所述导向杆11之间均具有间隙的设计,使得限位杆22与导向杆11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导向杆11的使用使得在移动组件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会偏离预定方向;本申请提供的试验装置可根据不同待试验件的大小来调整两个导向杆11之间的距离,限位杆22的长度以及承载台21的大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扩展性强。
在一具体示例中,两个所述限位杆22的相对的两侧均涂抹有润滑脂;即两个限位杆22朝向导向杆11的两侧均涂抹有润滑脂;由于移动组件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在待试验件的影响下,限位杆22可能会触碰到导向杆11产生摩擦,涂抹有润滑脂可以使限位杆22与导向杆11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不会影响移动组件上待试验件在该试验中的试验效果。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如果移动组件在下落时,限位杆22触碰到导向杆11,也会随着移动组件的继续下落与导向杆11分离。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杆22上的可与所述吸附件13吸附连接的磁性件23。磁性件23可以为铁,不限于铁;通过磁性件23和吸附件13的相互吸引可以将移动组件固定于承载梁12上,为整个移动组件做自由落体运动做准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杆22与所述承载台21通过连接杆24连接固定。使得限位杆22与承载台21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具体的,所述连接杆 24具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杆24分别沿承载台21的四个角部向上延伸至两个所述限位杆22相背离的两侧,并与所述限位杆22连接固定。在实际应用中,连接杆24与限位杆22,以及连接杆24与承载台21均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其中连接件可以为角件,不限于角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21与两个所述导向杆11之间均具有间隙,该间隙可以5mm至7mm,优选为6mm。可以防止移动组件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承载台21与导向杆11产生摩擦,影响试验效果。这里,承载台 21与两个导向杆11之间的间隙大于两个限位杆22与导向杆11之间的间隙。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支架还包括有底座14;以及位于底座14 上的两个支撑杆15;两个所述导向杆11分别位于所述底座14的一边侧,两个所述支撑杆15位于与所述导向杆11相对的底座14的另一边侧;两个所述支撑杆15自底座14分别向上延伸至所述承载梁12的两端,并与所述承载梁 12连接固定。支撑杆15的使用为导向杆11提供支撑,使导向杆11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底座14上。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移动组件吸附固定于承载梁12上时,位于所述支撑杆15和导向杆11之间的所述限位杆22与所述支撑杆15之间具有间隙。当移动组件下落时,限位杆22与导向杆11之间,以及限位杆22与支撑杆15之间不会产生摩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地面上的用以承接所述待试验件的承接件。承接件包括:第一承接件41和第二承接件42,第一承接件 41位于底座14上,用于承接移动组件和待试验件本体31,防止移动组件和待试验件本体31受损;第二承接件42位于底座14的一侧,用于承接待试验件中的待分离件32,防止待分离件32受损;所述承接件的材质可以为海绵或泡沫,不限于海绵或泡沫。
本申请提供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例如可以根据不同待试验件的大小来调整底座14的大小,两个导向杆11的长度以及距离,限位杆22的长度以及承载台21的大小,可扩展性强。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底座14、支撑杆15、导向杆11、承载梁12、限位杆22、连接杆24和构成承载台21的承载杆211均为型材,各部件之间均可以通过角件连接固定;加工和组装环节少、周期短,实现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这里,型材是指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如塑料、铝、玻璃纤维等)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
上述待试验件可以为小型飞行器;当待试验件为小型飞行器时,本申请提供的试验装置无需安装模拟小型飞行器产品所在的安装平台等效配重及匹配安装平台的控制系统,省去悬挂、吊装等复杂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的使用过程为:试验开始前,待试验件安装在移动组件上的承载台21上,移动组件通过吸附件13被吸附在承载梁12上;随后,为吸附件13通电,失去吸附功能,移动组件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待分离件32接收到释放分离指令时,待分离件32脱离待试验件本体31,如图2所示,移动组件和待试验件本体31落到第一承接件41上,待分离件32掉落至第二承接件42上。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置于地面上的导向支架;所述导向支架包括竖直放置的两个导向杆,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杆顶部的承载梁;所述承载梁的底面上安装有吸附件;
与所述导向支架配合使用的移动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用以承载待试验件的承载台,以及位于所述承载台上方的呈水平设置的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呈平行设置;两个导向杆被配置于两个限位杆之间,且分列于承载台两侧;
两个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导向杆之间均具有间隙;
在所述吸附件的作用下,所述移动组件吸附固定在所述导向支架的顶部;当吸附件失去吸附力时,所述移动组件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导向杆做自由落体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杆上的可与所述吸附件吸附连接的磁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承载台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台与两个所述导向杆之间均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具有四个;
四个所述连接杆分别沿承载台的四个角部向上延伸至两个所述限位杆相背离的两侧,并与所述限位杆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限位杆的相对的两侧均涂抹有润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支架还包括有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的两个支撑杆;
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一边侧,两个所述支撑杆位于与所述导向杆相对的底座的另一边侧;
两个所述支撑杆自底座分别向上延伸至所述承载梁的两端,并与所述承载梁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移动组件吸附固定于承载梁上时,位于所述支撑杆和导向杆之间的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地面上的用以承接所述待试验件的承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释放分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接件的材质为海绵或泡沫。
CN202220579686.4U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 Active CN217320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9686.4U CN217320781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9686.4U CN217320781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0781U true CN217320781U (zh) 2022-08-30

Family

ID=83001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79686.4U Active CN217320781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0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11641Y (zh) 玻璃升降器检测装置
CN1986337A (zh) 三维气浮平台与气压式重力补偿方法
CN105136420A (zh) 模拟拦阻钩撞击甲板及起落架落震的综合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KR20210008106A (ko) 플리퍼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대상물 검사방법
CN106742059B (zh) 颠簸环境下无人航天器着陆模拟平台及方法
CN217320781U (zh) 一种释放分离试验装置
CN105181517B (zh) 适用于大流量环境空气颗粒物滤膜的自动称重系统
CN110231137A (zh) 一种适用于继电器抗跌落性能测试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9335029B (zh) 一种气浮式飞行器在轨分离地面模拟与测试装置
CN113697127B (zh) 一种模态试验支撑装置及使用方法
US20220181054A1 (en) Magnetic levitation apparatus and measurement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217467083U (zh) 一种新型fct测试检测设备
CN2789866Y (zh) 碰撞与缓冲实验装置
CN208224846U (zh) 一种平面运动倒立摆
CN203658003U (zh) 一种落球冲击试验装置
CN207622790U (zh) 直线电机测试装置
CN210515013U (zh) 遥控调试模块测试装置
CN220613914U (zh) 一种分离环测试平台
CN110718309B (zh) 一种气溶胶沉积转移装置
CN220289475U (zh) 一种便携式微量氧分析仪
CN112710449A (zh) 一种水平激振试验装置及其组合以及该装置的安装方法
CN211997761U (zh) 取料装置
CN111398017B (zh) 一种基于磁悬浮效应的土体滑开型断裂试验方法
CN117664548B (zh) 一种cfrp加固梁耐久性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CN221037927U (zh) 垂直附加台面的滑移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