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19583U - 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19583U
CN217319583U CN202220244707.7U CN202220244707U CN217319583U CN 217319583 U CN217319583 U CN 217319583U CN 202220244707 U CN202220244707 U CN 202220244707U CN 217319583 U CN217319583 U CN 217319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polyester
antistatic
fib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47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学文
黄水兵
胡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xi Sublimatio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xi Sublimatio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xi Sublimatio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xi Sublimatio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47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19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19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19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旨在提供一种提高抗静电效果以及吸湿排汗性能的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包括涤棉层,所述涤棉层由经向纱和纬向纱垂直交织而成,经向纱包括第一涤棉短纤和抗静电纤维,纬向纱包括第二涤棉短纤和抗静电纤维,第一涤棉短纤包括相互交捻的棉纤维,第二涤棉短纤包括涤棉混纺纱。所述抗静电纤维均匀等间隔分布。所述抗静电纤维均匀等间隔分布的间隔距离为0.8cm~1.1cm。所述涤棉混纺纱由涤棉和竹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涤棉层的一侧设有防护层,涤棉层的另一侧设有竹炭纤维层。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能并提高面料的吸湿排汗性能,同时改善了面料的穿着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贴身衣物的面料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以及环保性也日益成为人们选购衣物时考虑的重点。普通的涤棉复捻面料以其具有耐磨性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以及不易皱折等特点而成为被应用最广泛的服装服饰面料之一。但由于涤棉中的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对油污的亲
和力很强,容易吸附油污,而且穿着过程中,当人的出汗量稍大时,涤棉中的棉纤维会因吸湿膨胀,导致其粘贴在皮肤上产生不适感,而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会导致身体积累静电,静电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及人体的健康的危害性很大。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530112U,公开日2015 年8 月5 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新型涤棉面料”,该申请案公开一种新型涤棉面料,它是由纱线通过纬编针织而成,各纱线形成多排横向延伸的线圈,所述线圈由圈干和沉降弧构成,圈干由左右两根圈柱和位于两根圈柱顶部的针编弧构成,位于上方的那个线圈的沉降弧套在位于其下方相邻两个线圈的针编弧上,所述纱线是加捻成缠绕状的双股线,其中一股是纯棉纱,另外一股是涤纶复合纤维构成的涤纶纱,纯棉纱粗于所述涤纶纱。该申请结合了纯棉和涤纶纱的优点,虽然具有保湿、吸湿、抗热、耐碱、卫生等优点,但是涤纶复合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对油污的亲和力很强,容易吸附,而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会导致身体积累静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可以有效提高涤棉面料的抗静电性能和吸湿排汗性能,有效地保护使用人员的安全,并且改善穿着的舒适性,体感较好。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其特征是,包括涤棉层,所述涤棉层由经向纱和纬向纱垂直交织而成,经向纱包括第一涤棉短纤和抗静电纤维,纬向纱包括第二涤棉短纤和抗静电纤维,第一涤棉短纤包括相互交捻的棉纤维,第二涤棉短纤包括涤棉混纺纱。可以有效地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能以及吸湿排汗性能,保持面料表面的整洁,保障面料穿着的安全性,同时改善面料穿着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抗静电纤维均匀等间隔分布。改善抗静电纤维的抗静电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抗静电纤维均匀等间隔分布的间隔距离为0.8cm~1.1cm。有助于最大程度的发挥抗静电纤维的抗静电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棉纤维的纵向截面的形状为五角星形。五角星形可以便于形成更高密度且更加均匀细致的孔隙,提高面料整体的透气性。
作为优选,所述涤棉混纺纱由涤棉和竹纤维混纺而成。竹纤维可以改善面料的吸湿排汗性能,同时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涤棉短纤和抗静电纤维之间的数量比为30∶1。最大程度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五角星形的五个角为圆角,相邻两个角之间形成凹槽。汗水可以从棉纤维轴向的凹槽中排到面料表面,从而容易被挥发,进而达到吸湿排汗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涤棉层的一侧设有防护层,涤棉层的另一侧设有竹炭纤维层。提高面料的抑菌抗菌性能,同时提高面料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护层包括竹纤维和强力纤维,强力纤维的质量占比为40%~60%。最大程度的提高面料的强度。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即提高涤棉面料的抗静电效果以及吸湿排汗效果,改善涤棉面料的穿着舒适性并提高涤棉面料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涤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棉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竹炭纤维层1 涤棉层2 防护层3 第二涤棉短纤4 第一涤棉短纤5 抗静电纤维6 棉纤维主体7 圆角部8 凹槽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如图1~3所示,包括涤棉层2,涤棉层2的上侧连接有防护层3,防护层3包括竹纤维和强力纤维,竹纤维的质量占比为40%~60%。涤棉层2的下侧连接有竹炭纤维层1。涤棉层2由经向纱和纬向纱垂直交织而成,经向纱包括第一涤棉短纤5和抗静电纤维6,纬向纱包括第二涤棉短纤4和抗静电纤维6,第一涤棉短纤5包括相互交捻的棉纤维,棉纤维包括棉纤维主体7和圆角部8,棉纤维的纵向截面的形状是五角星形状,相邻两个圆角部8形成凹槽9,第二涤棉短纤包括涤棉混纺纱,涤棉混纺纱由涤棉和竹纤维混纺而成,竹纤维的质量占比为30%~50%。抗静电纤维6均匀等间隔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抗静电纤维均匀等间隔分布的间隔距离为0.8cm~1.1cm。第一涤棉短纤5和抗静电纤维6之间的数量比为30∶1。第二涤棉短纤4和抗静电纤维6之间的数量比为30∶1。防护层3的厚度为0.5mm~1mm。竹炭纤维层1的厚度为0.2mm~0.5mm。

Claims (7)

1.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其特征是,包括涤棉层,所述涤棉层由经向纱和纬向纱垂直交织而成,经向纱包括第一涤棉短纤和抗静电纤维,纬向纱包括第二涤棉短纤和抗静电纤维,第一涤棉短纤包括相互交捻的棉纤维,第二涤棉短纤包括涤棉混纺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其特征是,所述抗静电纤维均匀等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其特征是,所述抗静电纤维均匀等间隔分布的间隔距离为0.8cm~1.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其特征是,所述棉纤维的纵向截面的形状为五角星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其特征是,所述涤棉混纺纱由涤棉和竹纤维混纺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其特征是,所述五角星形的五个角为圆角,相邻两个角之间形成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其特征是,所述涤棉层的一侧设有防护层,涤棉层的另一侧设有竹炭纤维层。
CN202220244707.7U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 Active CN217319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4707.7U CN217319583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4707.7U CN217319583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19583U true CN217319583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6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4707.7U Active CN217319583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19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BRAMAVIČIŪTĖ et al. Structure properties of knits from natural yarns and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astane and polyamide threads
JP7458989B2 (ja) 経編を模倣して織られた生地
CN210420366U (zh) 一种凉感针织面料及服装
CN213167249U (zh) 一种抗菌面料
CN108085853B (zh) 一种细旦富硒纤维功能性保健针织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213830633U (zh) 一种新型弹力衬衫面料
CN217319583U (zh) 一种涤棉复捻吸排抗静电工装面料
CN216400839U (zh) 一种吸湿排汗纺织布料
CN215226519U (zh) 一种亲肤生态纯桑蚕丝被
CN210886402U (zh) 一种透气纱线
CN217628823U (zh) 一种莫代尔抗菌面料
CN218880238U (zh) 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瑜伽双层针织面料
CN213733798U (zh) 一种多功能新型面料
CN214458657U (zh) 一种新型抑菌针织面料
CN216615036U (zh) 一种超细纤维高弹针织面料
CN217226876U (zh) 抗静电复合面料
CN217197287U (zh) 一种高柔度防辐射服装布料
CN210283511U (zh) 一种防静电鸟眼布
CN220520763U (zh) 一种亲肤舒适的汉麻t恤面料
CN217455209U (zh) 吸湿抑菌针织面料
CN214239909U (zh) 一种全涤耐磨速干针织染色布
CN213056269U (zh) 一种富有立体感的印花面料
CN218711239U (zh) 一种楼梯布
CN218842503U (zh) 一种吸湿速干型面料
CN219260380U (zh) 一种干爽针织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