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0380U - 一种干爽针织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爽针织面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60380U CN219260380U CN202320147107.3U CN202320147107U CN219260380U CN 219260380 U CN219260380 U CN 219260380U CN 202320147107 U CN202320147107 U CN 202320147107U CN 219260380 U CN219260380 U CN 2192603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knitted fabric
- knitting
- circulation unit
- minimum circu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领域,具体指一种干爽针织面料,该针织物由若干最小循环单元组成,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纵向包括6个编织横列,其横向包括6个编织纵列,在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行列中均依次包括2个成圈组织、2个集圈组织和2个浮线组织,下一编织横列相对于上一编织横列右移一个针位;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纱线均包括一根亲水纱线和一根碱减量涤纶纱,其中亲水纱线位于碱减量涤纶纱的外侧。实用新型通过成圈、集圈和浮线的组织结构,使得针织面料的纵向和横向的延伸性能减小,结构更加稳定,布面更为挺阔;且里层结构减少了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针织面料里层的干爽性,碱减量涤纶纱赋予里层更好的亲肤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领域,具体指一种干爽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纬编针织面料是通过横向喂入的纱线弯曲成圈,并与下一横列的纱线套嵌而形成,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较为柔软的手感,被广泛应用于夏季服装中,例如T恤。
考虑到人体皮肤容易出汗,作为夏季面料,其吸湿性和干爽性均是十分重要的性能。纯棉面料的吸湿性好,亲肤性好,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纯棉面料吸湿后水分挥发较慢,容易贴紧皮肤,影响舒适性,且纯棉或者其他纤维素纤维纺制而成的面料容易皱,且悬垂性较差;现有技术中,为增加面料的导湿性能,一般通过多层面料的里层采用丙纶、涤纶等化学纤维纱线、外层采用亲水面料的方式起到导湿效果,但该类面料的里层的化纤感较重,亲肤性能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干爽针织面料,通过纱线结构的配置并结合特殊的组织结构,使得针织面料的里层具有良好的干爽性,同时里层的亲肤性好,面料的吸湿性好。
一种干爽针织面料,该针织物由若干最小循环单元组成,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纵向包括6个编织横列,其横向包括6个编织纵列,在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横列中依次包括2个成圈组织、2个集圈组织和2个浮线组织,下一编织横列相对于上一编织横列右移一个针位;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纱线均包括一根亲水纱线和一根碱减量涤纶纱,其中亲水纱线位于碱减量涤纶纱的外侧。
进一步的,该针织面料为由所述亲水纱线与碱减量涤纶纱形成的添纱组织。
进一步的,该针织面料还包括以添纱方式衬入的氨纶。
进一步的,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纱线还包括一根亲水纱线和一根碱减量涤纶纱与抗菌纱线形成的捻纱。
进一步的,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纱线还包括一根亲水纱线和一根碱减量涤纶纱与亲水纱线形成的捻纱。
进一步的,该针织面料的克重为120-200g/m2。
进一步的,所述亲水纱线为毛纱、棉纱、再生纤维素纱线中的任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成圈、集圈和浮线的组织结构,使得针织面料的纵向和横向的延伸性能减小,结构更加稳定,布面更为挺阔;
2本实用新型的针织面料通过成圈、集圈和浮线的组织结构形成了若干凸起纹路,减少了里层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针织面料里层的干爽性。
3本实用新型的针织面料通过里层采用碱减量涤纶纱、外层采用亲水纱线,使得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导湿性能,保持面料里层的干爽性;
4本实用新型的针织面料的里层为碱减量涤纶纱,其具有仿棉的手感,亲肤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针织面料的编织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添纱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干爽针织面料,如图1所示,该针织物由若干最小循环单元组成,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纵向包括6个编织横列,其横向包括6个编织纵列,在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横列中依次包括2个成圈组织、2个集圈组织和2个浮线组织,下一编织横列相对于上一编织横列右移一个针位;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纱线均包括一根40S棉纱和一根40S碱减量涤纶短纤纯纺纱,其中棉纱位于碱减量涤纶纱的外侧。本实施例中,该针织面料为由所述棉纱与碱减量涤纶纱形成的添纱组织。
如图2所示,添纱组织是一种花色组织,所有线圈或部分线圈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纱线组成。
本实施例的面料的速干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的面料的速干性测试结果
由测试结果可知,本实施例的针织面料的干爽性能。本实施例通过成圈、集圈和浮线的组织结构,使得针织面料的纵向和横向的延伸性能减小,结构更加稳定,布面更为挺阔;且通过成圈、集圈和浮线的组织结构形成了若干凸起纹路,减少了里层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针织面料里层的干爽性。本实施例的针织面料通过里层采用碱减量涤纶纱、外层采用棉纱,使得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导湿性能,保持面料里层的干爽性;本实用新型的针织面料的里层为碱减量涤纶纱,其具有仿棉的手感,亲肤性更好。
实施例2
为调节面料的弹性和弹性回复性能,本实施例还包括氨纶。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干爽针织面料,如图1所示,该针织物由若干最小循环单元组成,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纵向包括6个编织横列,其横向包括6个编织纵列,在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横列中依次包括2个成圈组织、2个集圈组织和2个浮线组织,下一编织横列相对于上一编织横列右移一个针位;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纱线均包括一根32S莱赛尔纱和一根32S碱减量涤纶短纤纯纺纱,其中莱赛尔纱线位于碱减量涤纶纱的外侧。本实施例中,该针织面料为由所述莱赛尔纱线与碱减量涤纶纱形成的添纱组织。该针织面料还包括以添纱方式衬入的70D氨纶,该氨纶以间隔或者连续方式衬入,间隔方式指的是例如第1路衬入氨纶,第二路不衬入氨纶,第三路衬入氨纶,第四路不衬入氨纶等依次循环,也可以是每间隔2路衬入1路氨纶;连续方式指的是每路均衬入氨纶。衬入的氨纶越多,面料的弹性和弹性回复性能越大,但同时氨纶的衬入不影响面料的挺阔性能。
实施例3
为赋予面料良好的抗菌性能,本实施例的编织纱线还包括抗菌纱线;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干爽针织面料,如图1所示,该针织物由若干最小循环单元组成,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纵向包括6个编织横列,其横向包括6个编织纵列,在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横列中依次包括2个成圈组织、2个集圈组织和2个浮线组织,下一编织横列相对于上一编织横列右移一个针位;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纱线均包括一根60/2S天丝和一根60/2S的碱减量涤纶短纤纯纺纱与银离子抗菌涤纶短纤纯纺纱线的捻纱,其中天丝位于碱减量涤纶纱捻纱的外侧。本实施例中,该针织面料为由所述天丝与碱减量涤纶纱形成的添纱组织。
本实施例的面料根据国家标准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抗菌性测试,菌种:大肠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其抗菌率均在75%以上,具有抗菌性能。
为适应夏季服装使用,面料克重优选120-200g/m2。但该规格不是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纱线规格、编织密度以及面料克重。
实施例4
为调节面料的里层的吸水性能,里层的纱线还可以包括亲水纱线,本实施例示例性给出棉纱,但碱减量涤纶纱在里层的配置总量不低于棉纱配置总量的3倍,以避免因棉纱配置过多导致的干爽性能的下降。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给出如下结构:该针织物由若干最小循环单元组成,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纵向包括6个编织横列,其横向包括6个编织纵列,在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横列中依次包括2个成圈组织、2个集圈组织和2个浮线组织,下一编织横列相对于上一编织横列右移一个针位;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纱线包括交替编织的两组纱线,第一组纱线包括一根60/2S棉纱和一根60/2S的碱减量涤纶短纤纯纺纱与棉纱的捻纱,其中棉纱位于碱减量涤纶纱捻纱的外侧;第二组纱线包括60/2S棉纱和一根60/2S的碱减量涤纶短纤纯纺纱,其中棉纱位于碱减量涤纶纱捻纱的外侧。第一组纱线与第二组纱线以1:1方式进行配置交替编织。由于里层棉纱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里层的吸湿性能,但同时由于面层的棉纱的总量大于里层,水分仍会想面层导入,里层的干爽性仍较好。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干爽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针织面料由若干最小循环单元组成,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纵向包括6个编织横列,其横向包括6个编织纵列,在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行列中均依次包括2个成圈组织、2个集圈组织和2个浮线组织,下一编织横列相对于上一编织横列右移一个针位;每个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纱线均包括一根亲水纱线和一根碱减量涤纶纱,其中亲水纱线位于碱减量涤纶纱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爽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针织面料为由所述亲水纱线与碱减量涤纶纱形成的添纱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爽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针织面料还包括以添纱方式衬入的氨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爽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纱线还包括一根亲水纱线和一根碱减量涤纶纱与抗菌纱线形成的捻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爽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最小循环单元的编织纱线还包括一根亲水纱线和一根碱减量涤纶纱与亲水纱线形成的捻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爽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针织面料的克重为120-200g/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爽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纱线为毛纱、棉纱、再生纤维素纱线中的任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47107.3U CN219260380U (zh) | 2023-01-31 | 2023-01-31 | 一种干爽针织面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47107.3U CN219260380U (zh) | 2023-01-31 | 2023-01-31 | 一种干爽针织面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60380U true CN219260380U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6855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47107.3U Active CN219260380U (zh) | 2023-01-31 | 2023-01-31 | 一种干爽针织面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60380U (zh) |
-
2023
- 2023-01-31 CN CN202320147107.3U patent/CN2192603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84432B2 (en) | Multilayer-structure circular knit fabric | |
JP7324343B2 (ja) | 緯編地 | |
CN103266407A (zh) | 一种导湿快干弹性衬垫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898211A (zh) | 一种三层保暖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织造工艺 | |
CN214646514U (zh) | 一种舒适耐磨鸟眼布 | |
CN219260380U (zh) | 一种干爽针织面料 | |
CN209636425U (zh) | 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 | |
CN209397344U (zh) | 一种干爽针织面料及其制品 | |
CN217145247U (zh) | 蓄热保暖混纺提花布 | |
CN110055671A (zh) | 一种超柔蓬松保湿护肤针织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
CN109853118A (zh) | 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
CN209552627U (zh) | 一种耐磨性好的纺织类面料 | |
CN217399094U (zh) | 一种吸湿排汗的锦纶针织面料 | |
CN217438392U (zh) | 一种丝光大麻针织内衣织物 | |
CN216838415U (zh) | 一种新型抗菌针织面料 | |
CN216193150U (zh) | 一种锌抗菌弹力透气面料 | |
CN218140392U (zh) | 一种透气抑菌沙发面料 | |
CN219446364U (zh) | 一种平毛经编面料 | |
CN218701859U (zh) | 一种抗紫外线面料 | |
CN221166943U (zh) | 一种双面针织面料 | |
CN214137623U (zh) | 阻燃抗菌型提花面料 | |
CN221721065U (zh) | 一种纬编双面针织物 | |
CN213866694U (zh) | 一种防污抑菌绣花面料 | |
CN216885592U (zh) | 一种新型印花面料 | |
CN221440994U (zh) | 一种多组分贾卡网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