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17821U - 轴承工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轴承工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17821U
CN217317821U CN202220838918.3U CN202220838918U CN217317821U CN 217317821 U CN217317821 U CN 217317821U CN 202220838918 U CN202220838918 U CN 202220838918U CN 217317821 U CN217317821 U CN 217317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adjusting
tooling
hole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389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
李文德
康璐
侯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zumi Precis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zumi Precis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zumi Precis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zumi Precision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389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17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17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17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轴承工装装置,包括第一工装件、第一调节件、第二工装件及第二调节件;第一工装件连接于第二端面,具有第一调节孔;第一调节件穿设于第一调节孔,并抵接于第二轴承,第一调节件可朝向第一轴承运动,以带动第二轴承朝向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运动,使第二轴承的端面抵接于第二安装槽的槽底;第二工装件连接于传动轴,具有第二调节孔;第二调节件穿设于第二调节孔,并抵接于第一工装件;第二调节件活动,以带动第二工装件远离第一工装件运动,以通过第二工装件和传动轴带动第一轴承朝向第一安装槽的槽底运动,以使第一轴承的端面抵接于第一安装槽的槽底。解决了在安装过程中无法确保两个轴承端面与壳体端面之间紧密贴合的问题。

Description

轴承工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注塑机轴承利用压力机或液压机进行压装装配,但对于部分超大型注塑机,由于机身庞大,壳体上用于安装轴承的安装槽较深,操作空间狭小,装配过程比较困难,尤其此类注塑机需要采用双轴承并排的方式来承受载荷,更加大安装难度,从而在安装过程中无法确保两个轴承与壳体之间紧密贴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轴承工装装置,旨在解决在安装过程中无法确保两个轴承与壳体之间紧密贴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轴承工装装置,用于预紧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包括壳体、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以及传动轴,所述壳体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的穿孔,所述第一轴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轴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一轴承相对设置,所述传动轴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穿孔以及所述第二轴承,所述轴承工装装置包括:
第一工装件,所述第一工装件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面,并具有第一调节孔;
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调节孔,并抵接于所述第二轴承背向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面,所述第一调节件可朝向所述第一轴承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轴承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运动,以使所述第二轴承面向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
第二工装件,所述第二工装件用于连接于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工装件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二调节孔;以及
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孔,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工装件面向所述第二工装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调节件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工装件远离所述第一工装件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二工装件和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一轴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轴承面向所述第二轴承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穿设于所述第一调节孔,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孔,并朝向第二轴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调节部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调节部的靠近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调节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部转动,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轴承背向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部为螺钉,所述第二调节部为调节柱,所述调节柱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钉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并抵接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装件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件设有若干,每一所述第一调节件可活动地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调节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装件包括两个所述工装板,两所述工装板分设在所述传动轴的两侧,且每一所述工装板具有至少一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件设有至少两个,每一所述第一调节件可活动地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调节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工装件还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间隔设置,所述轴承工装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并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以及第一连接件均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一调节孔沿所述第一工装件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并插设于一所述第一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件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工装件远离所述第一工装件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工装件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件设有若干,每一所述第二调节件可活动地穿设于一所述第二调节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远离第一轴承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工装件还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间隔设置,所述轴承工装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并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工装装置,用于预紧轴承组件,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第一调节件穿设在第一工装件的第一调节孔上,然后将第一工装件连接在轴承组件中壳体的第二端面,以使第一调节件抵接于第二轴承背向第一轴承的端面,此时,通过转动或推动第一调节件,以使第一调节件朝向第一轴承运动,并带动第二轴承朝向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运动,便使得第二轴承面向第一轴承的端面抵接于第二安装槽的槽底,从而确保了第二轴承与壳体之间紧密贴合;另外,通过将第二工装件连接在轴承组件中传动轴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并将第二调节件穿设在第二工装件的第二调节孔上,以使第二调节件抵接于第一工装件面向第二工装件的一侧,此时,通过转动或拉动第二调节件,以使第二工装件远离第一工装件运动,以通过第二工装件和传动轴带动第一轴承朝向第一安装槽的槽底运动,便使得第一轴承面向第二轴承的端面抵接于第一安装槽的槽底,从而确保了第一轴承与壳体之间紧密贴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便解决了安装过程中无法确保两个轴承与壳体之间紧密贴合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工装装置一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工装装置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工装装置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轴承工装装置 60 第二连接件
10 第一工装件 200 轴承组件
11 工装板 210 壳体
111 第一调节孔 211 第一端面
112 第一连接孔 2111 第一安装槽
20 第一调节件 212 第二端面
21 第一调节部 2121 第二安装槽
22 第二调节部 2122 第一安装孔
30 第二工装件 220 第一轴承
31 第二调节孔 230 第二轴承
32 第二连接孔 240 传动轴
40 第二调节件 241 第二安装孔
50 第一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轴承工装装置100,旨在解决在安装过程中无法确保两个轴承与壳体210之间紧密贴合的问题。
以下将就本实用新型轴承工装装置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结合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轴承工装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该轴承工装装置100用于预紧轴承组件200,轴承组件200包括壳体210、第一轴承220、第二轴承230以及传动轴240,壳体210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第一端面211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11,第二端面212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121,第一安装槽2111的槽底开设有贯通至第二安装槽2121的槽底的穿孔,第一轴承220设于第一安装槽2111内,第二轴承230设于第二安装槽2121内,并与第一轴承220相对设置,传动轴240依次穿设于第一轴承220、穿孔以及第二轴承230;轴承工装装置100包括:
第一工装件10,第一工装件10用于连接于第二端面212,并具有第一调节孔111;
第一调节件20,第一调节件20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一调节孔111,并抵接于第二轴承230背向第一轴承220的端面,第一调节件20可朝向第一轴承220运动,以带动第二轴承230朝向第二安装槽2121的槽底运动,以使第二轴承230面向第一轴承220的端面抵接于第二安装槽2121的槽底;
第二工装件30,第二工装件30用于连接于传动轴240远离第一轴承220的一端,并与第一工装件10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二调节孔31;以及
第二调节件40,第二调节件40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二调节孔31,并抵接于第一工装件10面向第二工装件30的一侧;第二调节件40活动,以带动第二工装件30远离第一工装件10运动,以通过第二工装件30和传动轴240带动第一轴承220朝向第一安装槽2111的槽底运动,以使第一轴承220面向第二轴承230的端面抵接于第一安装槽2111的槽底。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工装装置100,用于预紧轴承组件200,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第一调节件20穿设在第一工装件10的第一调节孔111上,然后将第一工装件10连接在轴承组件200中壳体210的第二端面212,以使第一调节件20抵接于第二轴承230背向第一轴承220的端面,此时,通过转动或推动第一调节件20,以使第一调节件20朝向第一轴承220运动,并带动第二轴承230朝向第二安装槽2121的槽底运动,便使得第二轴承230面向第一轴承220的端面抵接于第二安装槽2121的槽底,从而确保了第二轴承230与壳体210之间紧密贴合;另外,通过将第二工装件30连接在轴承组件200中传动轴240远离第一轴承220的一端,并将第二调节件40穿设在第二工装件30的第二调节孔31上,以使第二调节件40抵接于第一工装件10面向第二工装件30的一侧,此时,通过转动或拉动第二调节件40,以使第二工装件30远离第一工装件10运动,以通过第二工装件30和传动轴240带动第一轴承220朝向第一安装槽2111的槽底运动,便使得第一轴承220面向第二轴承230的端面抵接于第一安装槽2111的槽底,从而确保了第一轴承220与壳体210之间紧密贴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便解决了安装过程中无法确保两个轴承与壳体210之间紧密贴合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因轴承与壳体210之间存在间隙,导致运行情况下轴承变形,并激发振动,轴承无法发挥作用,进而影响产品生产运行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第一工装件10可以大致呈板状、块状等形状结构;同样的,第二工装件30也可以大致呈板状、块状等形状结构。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工装件10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卡接、粘接等方式连接在壳体210的第二端面212上,第二工装件30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卡接、粘接等方式连接在传动轴240上,并且,在对轴承组件200预紧完成后,需要将第二调节件40、第二工装件30、第一调节件20以及第一工装件10依次由轴承组件200上拆下。
第一调节件20可以通过直接移动的方式穿设在第一调节孔111上,人工直接推动第一调节件20,便可使第一调节件20朝向第一轴承220运动,进而推动第二轴承230朝向第二安装槽2121的槽底运动;或者,第一调节件20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穿设在第一调节孔111上,人工拧紧第一调节件20,便可使第一调节件20在转动的同时朝向第一轴承220运动,进而推动第二轴承230朝向第二安装槽2121的槽底运动。
第二调节件40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的方式穿设在第二调节孔31上,人工通过直接拉动第二调节件40,便可带动第二工装板11远离第一工装板11运动;或者,第二调节件40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穿设在第二调节孔31上,人工拧动第二调节件40,便可通过第二调节件40带动第二工装件30远离第一工装板11运动。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20包括第一调节部21和第二调节部22,第一调节部21穿设于第一调节孔111,并螺纹连接于第一调节孔111,并朝向第二轴承230的方向延伸,第二调节部22的一端抵接于第一调节部21的靠近第二轴承230的一端,且第一调节部21可相对于第二调节部22转动,第二调节部22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轴承230背向第一轴承220的端面。
如此设置,通过拧紧第一调节部21,便可使第一调节部21朝向第一轴承220运动,由于第二调节部22的一端抵接于第一调节部21,且第一调节部21可相对于第二调节部22转动,从而在第一调节部21的螺纹转动下,便可推动第二调节部22朝向第一轴承220运动,并且可保证第二调节部22不发生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调节部22推动第二轴承230朝向第二安装槽2121的槽底运动;另外,由于可以保证第二调节部22不发生转动,便可防止第二调节部22与第二轴承230之间产生转动摩擦,从而防止对第二轴承230造成磨损。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1,为了防止第二调节部22发生位置偏移甚至由第一调节部21上脱离,可使第一调节部21为螺钉,第二调节部22为调节柱,并在调节柱远离第二轴承230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以将螺钉的一端插设在限位槽内,并抵接在限位槽的槽底上,便可将调节柱限位在螺钉上;如此,用户便可使用螺丝刀直接拧动螺钉,即可使得螺钉朝向第一轴承220运动,进而带动调节柱朝向第一轴承220运动,便可通过调节柱推动第二轴承230朝向第二安装槽2121的槽底运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螺钉靠近第二轴承230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以将调节柱的一端插入螺钉的限位槽内,该方式也可以将调节柱限位在螺钉上。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工装件10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孔111,第一调节件20设有若干,每一第一调节件20可活动地穿设于一第一调节孔111。
如此设置,便可通过若干第一调节件20同时带动第二轴承230朝向第二安装槽2121的槽底运动,以对第二轴承230施加更加均匀的推力,从而使得第二轴承230面向第一轴承220的端面充分抵接于第二安装槽2121的槽底。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工装件10包括两个工装板11,两工装板11分设在传动轴240的两侧,且每一工装板11具有至少一第一调节孔111,第一调节件20设有至少两个,每一第一调节件20可活动地穿设于一第一调节孔111。
如此设置,由于第一轴承220和第二轴承230均匀传动轴240同轴设置,从而为了可以向第二轴承230施加更加均匀的推力,可以将第一工装件10的两个工装板11分设在传动轴240的两侧,便可在至少两个第一调节件20的作用下分别向第二轴承230的两侧施加推动,从而可防止在推动第二轴承230运动的过程中,使得第二轴承230端面的各个位置均抵接于第二安装槽2121的槽底。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端面212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122,第一工装件10还具有第一连接孔112,第一连接孔112与第一调节孔111间隔设置,轴承工装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50,第一连接件5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12并插设于第一安装孔2122。
如此设置,通过将第一连接件5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12并插设于第一安装孔2122,便可将第一工装件10顺利地连接在壳体210的第二端面212上,并且,通过将第一连接件50依次由第一安装孔2122和第一连接孔112中拔出,便可将第一工装件10由壳体210的第二端面212上拆下。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50可以为螺钉或螺栓。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一工装件10安装在第二端面212上的稳定性,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甚至掉落,而影响对轴承组件200的预紧效果,结合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一安装孔2122、第一调节孔111以及第一连接件50均设有若干,并使若干第一安装孔2122沿壳体210的周向间隔设置,若干第一调节孔111沿第一工装件10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每一第一连接件50穿设于一第一连接孔112并插设于一第一安装孔2122。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调节件40螺纹连接于第二调节孔31,第二调节件40转动,以带动第二工装件30远离所述第一工装件10运动。
如此设置,用户通过拧动第二调节件40,便可使第二工装件30在第二调节件40的转动下发生移动,以远离第一工装件10运动,进而通过第二工装件30和传动轴240带动第一轴承220朝向第一安装槽2111的槽底运动,便使得第一轴承220面向第二轴承230的端面抵接于第一安装槽2111的槽底,从而确保了第一轴承220与壳体210之间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工装件30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孔31,第二调节件40设有若干,每一第二调节件40可活动的穿设于一第二调节孔31。
如此设置,便可通过若干第二调节件40同时带动第二工装件30远离第一工装件10运动,以对第二工装件30施加更加均匀的拉力,从而使得第一轴承220面向第二轴承230的端面充分抵接于第一安装槽2111的槽底。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传动轴240远离第一轴承220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41,第二工装件30还具有第二连接孔32,第二连接孔32与第二调节孔31间隔设置,轴承工装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60,第二连接件60穿设于第二连接孔32并插设于第二安装孔241。
如此设置,通过将第二连接件60穿设于第二连接孔32并插设于第二安装孔241,便可将第二工装件30顺利地连接在传动轴240,并且,通过将第二连接件60依次由第二安装孔241和第二连接孔32中拔出,便可将第二工装件30由传动轴240上拆下。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60也可以为螺钉或螺栓。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二工装件30安装在传动轴240上的稳定性,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甚至掉落,而影响对轴承组件200的预紧效果,结合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二安装孔241、第二连接孔32以及第二连接件60均设有若干,并使若干第二安装孔241沿传动轴240的周向间隔设置,若干第二连接孔32沿第二工装件30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每一第二连接件60穿设于一第二连接孔32并插设于一第二安装孔2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轴承工装装置,用于预紧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包括壳体、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以及传动轴,所述壳体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的穿孔,所述第一轴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轴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一轴承相对设置,所述传动轴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穿孔以及所述第二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工装装置包括:
第一工装件,所述第一工装件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面,并具有第一调节孔;
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调节孔,并抵接于所述第二轴承背向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面,所述第一调节件可朝向所述第一轴承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轴承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运动,以使所述第二轴承面向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
第二工装件,所述第二工装件用于连接于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工装件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二调节孔;以及
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孔,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工装件面向所述第二工装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调节件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工装件远离所述第一工装件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二工装件和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一轴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轴承面向所述第二轴承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穿设于所述第一调节孔,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孔,并朝向第二轴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调节部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调节部的靠近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调节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部转动,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轴承背向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为螺钉,所述第二调节部为调节柱,所述调节柱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钉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并抵接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件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件设有若干,每一所述第一调节件可活动地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调节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件包括两个工装板,两所述工装板分设在所述传动轴的两侧,且每一所述工装板具有至少一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件设有至少两个,每一所述第一调节件可活动地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调节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工装件还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间隔设置,所述轴承工装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并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以及第一连接件均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一调节孔沿所述第一工装件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并插设于一所述第一安装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件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工装件远离所述第一工装件运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件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件设有若干,每一所述第二调节件可活动地穿设于一所述第二调节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远离第一轴承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工装件还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间隔设置,所述轴承工装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并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CN202220838918.3U 2022-04-12 2022-04-12 轴承工装装置 Active CN217317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8918.3U CN217317821U (zh) 2022-04-12 2022-04-12 轴承工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8918.3U CN217317821U (zh) 2022-04-12 2022-04-12 轴承工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17821U true CN217317821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46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38918.3U Active CN217317821U (zh) 2022-04-12 2022-04-12 轴承工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17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17821U (zh) 轴承工装装置
KR20210000583U (ko) 구조가 개선된 유니버셜 커넥터
CN117780825A (zh) 一种易装配的制动器及机器人
CN204451891U (zh) 一种四轮定位调节机构
CN113472165B (zh) 轴承压板的装配方法及装配结构
CN104550503B (zh) 一种可调组装铆接装置
CN211117024U (zh) 一种锁扣组件、led模组及led屏幕
CN211623918U (zh) 一种抗转动能力强的拉铆螺母
AU201940405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bolt retainer
CN201277249Y (zh) 枢纽器
CN209007431U (zh) 复合式拧紧装置
CN109149163B (zh) 带电接火装置
CN209366260U (zh) 一种转向桥转向润滑储油机构
CN11198783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集成系统电机结构
CN215186325U (zh) 一种小型电机控制板的安装结构
CN218363329U (zh) 一种用于弹尾装配的轴承压螺钻孔定位工装
CN215807502U (zh) 摄像头转轴支架及摄像头组件
CN214480024U (zh) 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电机端盖
CN204082827U (zh) 板式家具隐形连接件
CN212509160U (zh)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偏心锁紧装置
CN219788229U (zh) 端盖拆卸工装
CN218934967U (zh) 一种自攻螺丝
CN206344547U (zh) 一种柔性制版机的压板辊控制机构
CN211082382U (zh) 机壳结构及风扇盒
CN215860951U (zh) 风扇封严结构及封严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