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9845U - 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9845U
CN217309845U CN202220235898.0U CN202220235898U CN217309845U CN 217309845 U CN217309845 U CN 217309845U CN 202220235898 U CN202220235898 U CN 202220235898U CN 217309845 U CN217309845 U CN 217309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hing
bin
cover
assembl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58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善阁
邓强
李泽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58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9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9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9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所述洗料仓组件包括洗料仓主体和排污组件。所述洗料仓主体形成具有排料口和排污口的洗料腔。所述排污组件包括虹吸管道,所述虹吸管道具有倒U形结构且具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根据上述方案通过虹吸原理就可以进行污水的排出,结构简单方便并且无需电力,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已有的诸如自动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其通常单独设置有洗料仓。待烹饪的物料可以在洗料仓中进行清洗,以方便用户的使用。洗料仓中的污水通常可以通过排水管排出。但是现有的排水结构较为复杂、耗电太多并且成本太高。
因此,需要一种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洗料仓组件,所述洗料仓组件包括:
洗料仓主体,所述洗料仓主体形成具有排料口和排污口的洗料腔;
排污组件,所述排污组件包括虹吸管道,所述虹吸管道具有倒U形结构且具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排污口连通。
根据上述方案,通过虹吸原理就可以将洗料腔中的污水排出,结构简单方便并且无需电力,成本低廉。
可选地,所述排水口在所述洗料仓主体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不高于所述洗料腔的底部。
该方案可以将洗料腔中的水排干净,避免污水残留。
可选地,所述虹吸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连接管,所述第一管道靠近所述进水口设置,所述第二管道靠近所述排水口设置,所述连接管为弯曲管。
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为柔性管或者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连接管均为柔性管。
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排污组件还包括触发管,所述触发管在所述第二管道的上方连接至所述第二管道且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触发管具有加水口。
该方案可以通过向加水口中加水而触发虹吸排水,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洗料腔中。
该方案通过搅拌件的旋转可以进行更彻底的洗料操作,使得大米清洗的更干净。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主体具有侧壁部,所述侧壁部围成所述洗料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侧壁部上。
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洗料仓盖,所述洗料仓盖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洗料仓主体,所述洗料仓盖具有打开所述排料口的打开位置和盖合所述排料口的关闭位置,所述洗料仓盖连接至所述搅拌件。
该方案可以方便洗料仓组件的制造,并且可以方便洗料和排米操作。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盖包括密封部,当所述洗料仓盖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密封部的外周抵靠所述侧壁部的内周。
该方案可以增大密封区域,增加密封的可靠性,从而可以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盖构造为当所述搅拌件旋转时所述洗料仓盖不旋转。
该方案可以避免洗料仓盖发生磨损。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盖包括盖板和附加盖板,所述密封部构造为片状,所述密封部夹持在所述盖板和所述附加盖板之间。
该方案可以保证洗料仓的密封性,并且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搅拌件上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连接在所述连接口中,所述盖板能够与所述限位部接合。
该方案更加容易制造,并且便于装配、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具有突出部和围绕所述突出部设置的周缘部,所述周缘部与所述突出部在所述限位部的径向方向上间隔开,所述搅拌件具有向下延伸的套筒部,所述连接口部分地形成在所述套筒部中,所述突出部插入所述连接口中,所述周缘部套设在所述套筒部外周。
该方案更加容易制造,并且便于装配、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突出部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形状,且所述连接口具有与所述突出部配合的形状。
该方案可以实现限位部与搅拌件的同步旋转以及上下移动,该方案更加容易制造,并且便于装配、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搅拌件设置有一向下开口的凹陷部,所述套筒部延伸到所述凹陷部中,所述盖板设置有沿其轴向向外凸出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延伸到所述凹陷部中并邻接所述周缘部。
该方案可以减少搅拌件在其高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并且该方案更加容易制造,并且便于装配、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连接头包括轴向延伸部和从所述轴向延伸部的端部沿所述盖板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的径向延伸部,所述轴向延伸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径向延伸部的上表面邻接所述凹陷部的底部且下表面邻接所述周缘部的上方。
该方案更加容易制造,并且便于装配、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公开一种锅盖,所述锅盖包括上述的洗料仓组件。
根据上述方案的锅盖,洗料仓组件设置在其中,从而可以方便洗料仓组件的清洗。并且,根据上述方案的锅盖,通过虹吸原理就可以将洗料腔中的污水排出,结构简单方便并且无需电力,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公开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锅体;
如上所述的锅盖,所述锅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锅体上以便用户将锅盖拆下清洁。
根据上述方案的烹饪器具,通过虹吸原理就可以将洗料腔中的污水排出,结构简单方便并且无需电力,成本低廉。此外,锅盖可拆卸地连接在锅体上,由此当用户意欲对洗料仓组件进行清洗时,只需将锅盖拆下即可进行清洗,从而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可选地,所述排污组件还包括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设置在所述锅盖中且与所述虹吸管道连通,所述排污管道从所述虹吸管道处延伸至所述锅盖的外周。
该方案可以便于将洗料产生的污水排出到锅盖外部。
可选地,所述锅盖包括锅盖主体和与所述锅盖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可拆盖,所述虹吸管道设置在所述锅盖主体中,所述排污管道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在所述可拆盖上。
根据本方案,排污管道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在可拆盖上,而可拆盖可拆卸地连接至锅盖主体。由此当用户意欲对排污管道进行清洗时,只需将可拆盖拆下即可进行清洗,从而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此外,该方案便于装配,成本低廉。
可选地,所述排污管道包括承托部和覆盖部,所述覆盖部连接至所述锅盖主体,所述承托部连接至所述可拆盖,所述承托部的位置与所述覆盖部的位置对应,所述覆盖部能够连接至所述承托部以形成所述排污管道,所述承托部上具有与所述排水口连通的对接口。
根据上述方案,当意欲对排污管道进行清洗时,只需要将可拆盖从锅盖主体拆下即可对排污管道的上下两个部分进行清洗,该方案可以使得对排污管道的清洗更加方便和彻底。并且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排污管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承托部和所述覆盖部之间。
该方案可以避免污水从排污管道泄漏到锅盖内部
可选地,所述密封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覆盖部上
该方案可以便于对密封件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该烹饪器具处于初始状态;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该烹饪器具处于下米状态;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该烹饪器具处于下米完成状态;
图5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该烹饪器具处于洗料状态;
图6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该烹饪器具处于落米状态;
图7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和洗料仓组件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截面图;
图11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另一截面图;
图1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送料机构以及设置在其中的驱动组件的截面图;
图1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送料机构以及设置在其中的驱动组件的另一截面图;
图14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储料机构以及设置在其中的驱动组件以及送料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其中为了简洁,省略了部分部件;
图15-17分别示出了图14中所示的驱动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截面图和立体分解图;
图18示出了图14中所示的送料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9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锅体组件以及污水箱的截面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所示的锅体组件的锅盖以及洗料仓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所示的锅盖的锅盖主体当从底部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22为图20中所示的锅盖的可拆盖的立体图;
图23为图19中所示的锅体组件的锅盖的示意图,其中一部分被剖开,以清楚地示出内部结构;
图2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虹吸管道的示意简图;
图25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和洗料仓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6为图25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和洗料仓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7为图26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8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一部分的分解的截面图;
图29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洗料仓盖的盖板的立体图;
图30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洗料仓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31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转轴的立体图;
图3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搅拌件的立体图;
图3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搅拌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4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限位部的立体图;
图35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盖板和密封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36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洗料仓组件的一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37-41分别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洗料仓组件的搅拌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烹饪器具 2:锅体
3:内锅 4:锅盖
5:洗料仓组件 6:侧壁部
7:入料口 8:排料口
9:排污口 10:排污管道
11:机体组件 12:底座
13:储料仓 14:出口
15:送料机构 16:送料仓
17:洗料仓盖 18:搅拌组件
19:搅拌件 20:顶盖
21:第一驱动装置 22:螺杆件
23:螺母件 24:第二驱动装置
25:滑动轴 26:传动轴
27:连接轴 28:第三驱动装置
29:第一齿轮 30:第二齿轮
31:传动螺杆 32:内孔
33:转轴 34:台阶部
35:凹部 36:第一通孔
37:第二通孔 38:第一端
39:第二端 40:弹性件
41:凸缘部 42:锅盖主体
43:可拆盖 44:承托部
45:覆盖部 46:滑动通道
47/47’/47”:密封部 48:污水箱
49:密封件 50:第一管道
51:第二管道 52:洗料仓主体
53:盖板 54:附加盖板
55:连接口 56:限位部
57:突出部 58:周缘部
59:套筒部 60:凹陷部
61:连接头 62:轴向延伸部
63:径向延伸部 64:限位凸起
65:顶盖主体 66:延伸部
67:导向口 68:限位口
69:定位槽 70:定位肋
71:扰流筋 72:扰流柱
73:上贴合表面 74:齿轮盖
75:限位端 76:定位端
77:限位槽 78:孔
79:第一部分 80:第二部分
81:清水箱 82:出料口
83:容纳座 84:内圈部分
85:第一位置检测装置 86:第二位置检测装置
87:变速箱 88:进料口
89:储料机构 90:虹吸管道
91:连接管 92:对接口
93:触发管 93a:加水口
50a:进水口 51a: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炒菜等各种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称的诸如“上”、“下”、“高”、“低”、“前”和“后”等方向性术语是以烹饪器具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盖体处于盖合位置且使用者使用烹饪器具时所处的位置为基准的。具体地,将烹饪器具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前”、与此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进行详细地阐述。
参考图1,烹饪器具1包括机体组件11和锅体组件。机体组件11的底部具有底座12,锅体组件能够被放置在底座12上并且可以从底座12上取下,以便于将锅体组件放置在任何期望的位置处,例如餐桌上。
锅体组件包括锅体2、设置在锅体2中的内锅3和盖合在锅体2上的锅盖4。锅体2可分离地坐设于底座12上。内锅3可取出地放置在锅体2中。锅盖4可拆卸地连接在锅体2上。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锅盖4可以整体从锅体2拆装,从而方便对锅盖4进行清洗。当锅盖4盖合至锅体2时,锅盖4与内锅3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底座12上通常设置有加热装置(未示出)以及为加热装置供电的供电模块。当锅体组件放置在底座12上时供电模块可以向加热装置供电,使得加热装置可以对煲体中的内锅3进行加热。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示例性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线圈盘和盘绕在线圈盘上的线圈,以使得当通电时,加热装置可以产生热量以加热内锅3。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也可以配置为其他结构,例如电热丝加热等。示例性地,该供电模块可以为与外界电源相适配的插头,插头插接后可以为加热装置供电,供电模块也可以配置为容置在底座12中的电池。
参考图2-和图6,机体组件11中还设置有储料机构89和送料机构15。储料机构89包括储料仓13,储料仓13中可以储存物料,物料可以是大米,小米,玉米粒,黑豆,红豆,绿豆等食材。储料仓13具有侧向出口14,也就是说,该出口14设置在储料仓13的侧面,以便于储料仓13中的物料经由出口14流出。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该出口14设置在储料仓13的下部,从而可以进一步便于储料仓13中的物料通过重力作用从出口14流出。
继续参考图2-和图6,送料机构15包括送料仓16,送料仓16具有进料口88、设置在进料口88之下的出料口82(如图19所示)和设置于进料口88和出料口82之间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进料通道(未示出)。进料口88设置在送料仓16的侧壁上,出料口82设置在送料仓16的底壁上。送料仓16至少在第一位置(也就是初始状态,如图2所示)和第二位置(也就是下米状态,如图3所示)之间可移动,其中当送料仓16在第一位置时,送料仓16与出口14以及洗料仓组件5的入料口7(如图9所示,下文描述)不连通,当送料仓16在第二位置时,送料仓16与出口14以及入料口7均连通。当在下米状态下(如图3所示)时,进料口88能够与储料仓13的出口14连通,出料口82能够与洗料仓组件5的入料口7连通,以使储料仓13中的物料经由进料口88进入送料仓16,再经由出料口82进入洗料仓组件5中。送料仓16大致构造为柱状结构。
送料机构15至少部分地位于储料仓13内,或者送料机构15至少部分地位于储料仓13外但位于储料仓13围设的空间内。此处所提及的“围设的空间”是指:任意取一个坐标系,沿X、Y、Z三个方向分别投影,两者均存在重叠部分。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当送料仓16处于第一位置时,送料仓16隐藏在储料仓13中,如图3所示,当送料仓16处于第二位置时,送料仓16从储料仓13中延伸出来。该方案在送料仓16处于第一位置的时候将其隐藏在储料仓13内,可以避免送料仓16被损坏,也可以使烹饪器具的结构更紧凑。
优选地,储料仓13中还设置有滑动通道46,送料机构15可移动地设置在滑动通道46中。该方案可以保证送料机构15在储料仓13中沿着预定的方向上下移动,避免送料机构15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移位。
洗料仓组件
如图2-9所示,烹饪器具1还包括洗料仓组件5,洗料仓组件5设置在锅盖4中,由于锅盖4可拆,因而将洗料仓组件5设置在锅盖中,可以使其随锅盖4一起拆洗。洗料仓组件5设置在储料仓的下方,且与锅盖位于机体的同一侧。优选地,洗料仓组件5可拆卸地设置在锅盖4中,以便于对洗料仓组件5进行拆洗。洗料仓组件5包括具有排料口8的洗料仓主体52,洗料仓主体52具有洗料腔,洗料腔中洗好的米可以经由排料口8排出。洗料仓主体52还具有入料口7,上文中所述的送料仓16中的物料可以经由入料口7进入洗料腔中。
洗料仓组件5包括侧壁部6。侧壁部6设置在锅盖4上且形成洗料仓主体52,侧壁部6围成具有排料口8的洗料腔。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侧壁部6形成为锅盖4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侧壁部6与锅盖4为一体形成的整体件。该方案更便于制造和装配。侧壁部6可以设置成竖直地延伸,即,使得洗料腔上下同宽,也可以设置为从上到下朝向洗料腔的内部倾斜地延伸,即洗料腔下宽上窄,以减少米粒残留。此外,侧壁部6的内表面设置为光滑表面,以进一步减少米粒残留。洗料仓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洗料仓主体52中的搅拌组件18以及设置在搅拌组件18下方的洗料仓盖17。
洗料仓盖17可移动地设于洗料仓主体52内,具体地,洗料仓盖17在打开排料口8的打开位置和盖合排料口8的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如图2-5所示,洗料仓盖17位于上方,处于盖合排料口8的关闭位置;如图6所示,洗料仓盖17移动至下方,处于打开排料口8的打开位置,此时洗料腔中的米可以经由排料口8落入内锅3中。
搅拌组件18包括搅拌件19,搅拌件19连接至洗料仓盖17。搅拌件19与洗料仓盖17可以一起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且搅拌件19相对于洗料仓盖17可旋转,也就是说,在搅拌件19旋转的时候,洗料仓盖17不旋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搅拌件19在进行洗料以及甩米操作时可以进行旋转。优选地,搅拌件19设置有锥形的导向面,导向面从上到下沿搅拌件19的径向方向向外倾斜。该方案使得搅拌件19在转动过程中,其上的大米除了具有离心力的作用之外,倾斜的导向面还能够使大米更容易甩出,并且倾斜的导向面还便于大米向下滑动,可以减少洗料腔内的残留米。
优选地,如图32所示,搅拌件19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扰流筋71和扰流柱72,扰流筋71和扰流柱72结合使用可以在转动过程中让洗料腔内的大米和水实现扰流,从而清洗大米更干净。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仅设置扰流筋71,或者仅设置扰流柱72。
继续参考图32,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扰流柱72构造为圆柱形,且竖直地布置。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扰流柱72也可以倾斜地布置,其可以相对于搅拌件19倾斜,也可以相对于搅拌件19垂直,或者扰流柱72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构造为方形、菱形、椭圆形、多边形等。扰流柱72可以与搅拌件19一体成型,也可以为与搅拌件19分离的两个件。
优选地,扰流柱72与搅拌件19通过不同材料制造,以达到最佳搅拌效果,从而减少残留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扰流柱72的数量,例如可以设置一根,也可以设置多根。
如图37所示,优选地,搅拌件19上设置有两根扰流柱72,两根扰流柱72连接在搅拌件19的同一位置,且沿不同方向延伸。
优选地,扰流筋71的高度和宽度小于10mm。如图38-41所示,扰流筋71可以构造为直线形、弧形、S形等,扰流筋71的数量可以设置一条,也可以设置多条。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0-11以及图28-30所示,洗料仓盖17包括盖板53、附加盖板54以及设置在盖板53和附加盖板54之间的密封部47。盖板53在搅拌件19的下方连接至搅拌件19,密封部47的外周密封抵靠侧壁部6的内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密封部47构造为片状,且夹持在盖板53和附加盖板54之间。在夹持状态下,密封部47的外周的一部分从盖板53和附加盖板54中露出,从而与侧壁部6形成密封。密封部47可以由诸如橡胶、硅胶等软胶制成,盖板53和附加盖板54优选通过硬胶制造而成,避免整个洗料仓盖17单一使用软胶而发生变形。示例性的,盖板53、密封部47和附加盖板54三者可以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在该实施方式中,洗料仓盖17不随搅拌件19旋转,从而可以避免密封部47发生磨损。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1所示,密封部47与搅拌件19之间的最小轴向间隙D小于2mm。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5所示,密封部47’也可以构造为环状,且套设在盖板53的外周。密封部47’可以构造为与盖板53分离的件,也可以通过二次注塑与盖板53形成一体。
如图36所示,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密封部47”采用耐磨损材质的情况下,密封部47”可直接套设在搅拌件19的外周,与搅拌件19一起旋转,或密封部47”可以与搅拌件19二次注塑为一体件。
如图28-34所示,搅拌组件18还包括限位部56,限位部56的横截面呈圆形。限位部56包括突出部57和围绕突出部57设置的周缘部58,周缘部58与突出部57在限位部56的径向方向上间隔开。突出部57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形状,例如,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突出部57的横截面为方形。
搅拌件19上设置有连接口55,连接口55沿所述搅拌件19的高度方向贯穿搅拌件19。搅拌件19具有向下延伸的中空套筒部59,套筒部59的中空部分形成连接口55的一部分。搅拌件19还设置有一向下开口的凹陷部60,套筒部59延伸到凹陷部60中。限位部56在连接口55的下方连接在连接口55中。具体地,限位部56的突出部57插入连接口55中,周缘部58套设在套筒部59外周。优选地,连接口55的横截面形状与突出部57的横截面形状匹配,为非圆形形状,以使得搅拌件19能够与限位部56一起旋转。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连接口55的横截面为方形。
如图28和29所示,盖板53设置有沿其轴向向外凸出的连接头61,连接头61朝向凹陷部60的方向凸出,连接头61延伸到凹陷部60中并能够邻接限位部56的周缘部58。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头61包括从盖板53轴向延伸的轴向延伸部62和从轴向延伸部62的端部沿盖板53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的径向延伸部63。轴向延伸部62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延伸到凹陷部60中。在组装状态下,结合图10和11所示,径向延伸部63延伸到凹陷部60的底部和限位部56的周缘部58之间,且径向延伸部63的上表面邻接凹陷部60的底部且下表面邻接周缘部58的上方。该方案使得搅拌件19、限位部56和盖板53能够一起上下移动。
参考图25-27,优选地,洗料仓组件5还包括顶盖20,顶盖20能够盖合在侧壁部6上,入料口7设置在顶盖20上。优选地,顶盖20可拆卸地连接在侧壁部6上,以便于洗料仓组件5的拆洗操作。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侧壁部6上设置有限位凸起64,顶盖20包括顶盖主体65和从顶盖主体65的周缘向下延伸的一圈延伸部66,延伸部66上设置有限位开口,其中限位凸起64可以与限位开口配合以将顶盖20固定在侧壁部6上。
进一步,限位开口大致构造成L形,且包括导向口67和与导向口67大致垂直的延伸的限位口68,限位口68与导向口67连通。导向口67可供限位凸起64进入限位口68中。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限位凸起64呈长条形,导向口67在顶盖20圆周方向上的尺寸比限位凸起64的长度稍大,以使得限位凸起64能够顺利进入导向口67,而限位口68在顶盖20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与限位凸起64的宽度匹配,优选比比限位凸起64的宽度稍大,该方案一方面可以便于限位凸起64进入限位口68,另外还可以避免限位凸起64从限位口68中脱落。在实际操作时,当意欲将顶盖20固定至侧壁部6上时,只需将顶盖20的限位开口对准限位凸起64装入,然后再旋转一下顶盖20,使限位口68卡住限位凸起64即可。
为了进一步防止限位凸起64从限位开口中脱落,如图27所示,限位凸起64上还设置有定位槽69,且顶盖20的延伸部66上与限位开口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与定位槽69配合的定位肋70。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槽也可以设置在延伸部上,且定位肋设置在限位凸起上。
进一步优选地,侧壁部6上设置有相对于洗料仓主体52的中心轴线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凸起64,且顶盖20的延伸部66上设置有分别与两个限位凸起64对应的两个限位开口。该方案可以实现将顶盖20稳固地连接在侧壁部6上。
如图9-11以及图31和32所示,搅拌组件18还包括转轴33和与转轴33连接的连接轴27。连接轴27为中空结构,其内表面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齿状结构。转轴33具有第一端38和第二端39,第一端38连接至连接轴27的内部,且第一端38设置有与连接轴27的齿状结构相互配合的齿状结构,使得连接轴27可以带动转轴33一起旋转,并且转轴33可以在连接轴27中相对于连接轴27上下移动。第二端39插入搅拌件19的连接口55中。优选的,第二端39具有与连接口55的形状配合的形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二端39的横截面为方形,使得转轴33可以带动搅拌件19一起旋转以及上下移动。
进一步参考图10和图11,顶盖20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凹部35,连接轴27设置在凹部35中。凹部35的底部和连接轴27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对应的第一通孔36和第二通孔37,转轴33延伸穿过第一通孔36和第二通孔37连接在连接轴27的内部。
参考图11,搅拌件19的顶部具有能够与凹部35的底表面贴合(贴合状态如图10所示)的上贴合表面73。优选地,上贴合表面73在搅拌件19的径向方向上的延伸距离d小于或等于5mm。该方案可以避免米粒停留在该上贴合表面73上而导致搅拌件19无法移动到位,也就是图10中所示的位置。
优选地,洗料仓组件5还包括弹性件40,弹性件40可以构造为弹簧。弹性件40在连接轴27的内部套设在转轴33上,且转轴33的第一端38具有沿转轴33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41,以将弹性件40限制在适当的位置。弹性件40可以使转轴33以及与转轴33连接的搅拌件19向上复位,也就是从图11所示的位置返回至图10所示的位置。
驱动组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1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搅拌组件18的至少一部分旋转,以完成洗料和甩米的过程;并能够驱动搅拌组件18的至少一部分与洗料仓盖17一起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以完成下米、排水(后文描述)等操作。此外,驱动组件还能够驱动送料仓16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驱动组件设置在储料机构或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送料机构15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至少部分地位于储料仓13内,或者驱动组件至少部分地位于储料仓13外但位于储料仓13围设的空间内。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的一部分设置在送料机构15中。尤其地,驱动组件不设置在锅盖4上。因为驱动组件通常都是通过电驱动,该方案通过将驱动组件设置在锅盖4以外的位置处,可以方便用户对锅盖4和洗料仓组件5的清洗操作,保证了安全性,并且该方案可以使得在锅盖4的制造阶段无需考虑防水,从而简化了制造过程。
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轴26,传动轴26与连接轴27可接合并能够驱动连接轴27旋转,且传动轴26与转轴33可接合并能够驱动转轴33向下移动。下文将对驱动组件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6以及图10-18所示,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1和与第一驱动装置21连接的第一传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21设置在储料仓13中,示例性的,第一驱动装置21可以为电机。送料机构15连接至第一传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21经由第一传动装置驱动送料机构1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螺杆件22和螺旋连接在螺杆件22上的螺母件23。螺杆件22与第一驱动装置2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驱动装置21能够驱动螺杆件22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当第一驱动装置21驱动螺杆件22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时,螺母件23可以对应地上下移动。螺母件23连接在送料仓16的外壁,由此,螺母件23可以带动整个送料仓16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移动。
可以理解,送料仓16只能在螺杆件22限制的范围内移动,优选地,送料仓16上下移动范围为0~200mm。还可以优选地,送料仓16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至少有一个停留的第三位置(下文描述),送料仓16的位置可以通过在送料机构15中设置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来控制。
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能够检测送料仓16在机体组件11中的位置。当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检测到送料仓16处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可向第一驱动装置21发送信号,以使第一驱动装置21停止驱动送料仓16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光耦板第二光耦板和第三光耦板,第二光耦板和第三光耦板可检测信号的通断信息。送料仓16上可设置有一延伸筋。当送料仓16上下运动至延伸筋穿过第一光耦板时,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判断送料仓16到达第一位置。当送料仓16上下运动至延伸部66穿过第二光耦板时,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判断送料仓16到达第二位置。当送料仓16上下运动至延伸筋穿过第三光耦板时,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判断送料仓16到达第三位置。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例如微动开关等。
优选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24和与第二驱动装置24连接的第二传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24和第二传动装置设置在送料仓16中,从而第二驱动装置24和第二传动装置两者都可以随送料仓16一起上下移动。
第二驱动装置24可以为电机。第二传动装置能够与搅拌组件18接合,第二驱动装置24构造为经由第二传动装置驱动搅拌组件18旋转。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装置24还可以带有变速箱87,变速箱87的输出轴直接与第二传动装置相连,带动第二传动装置转动。在其他方式中,在作为第二驱动装置的电机是无极调速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变速箱。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与第二驱动装置24的输出轴连接的滑动轴25和与滑动轴25连接的传动轴26,第二驱动装置24能够驱动滑动轴25旋转,滑动轴25能够带动传动轴26旋转。如图17所示,传动轴26的一端具有与滑动轴25配合的异形形状,使得滑动轴25能够带动传动轴26旋转,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传动轴26的该端部的横截面为六面形的形状。传动轴26的另一端具有齿状结构。当在洗料状态下时,如图5所示,传动轴26能够与连接轴27接合并带动连接轴27旋转,而连接轴27又带动转轴33以及搅拌件19旋转。
优选地,如图12和13所示,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28和与第三驱动装置28连接的第三传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28和第三传动装置设置在送料仓16中,从而第三驱动装置28和第三传动装置两者都可以随送料仓16一起上下移动。
第三驱动装置28可以为电机。第三传动装置能够与搅拌组件18接合,第三驱动装置28可以驱动第三传动装置的一部分上下移动,第三传动装置带动搅拌件19向下移动。
优选地,如图12-18所示,第三传动装置包括与第三驱动装置28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齿轮29、与第一齿轮29啮合的第二齿轮30以及传动螺杆31。第三驱动装置28能够驱动第一齿轮29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由此第二齿轮30也可以分别对应地沿两个方向旋转。第二齿轮30具有内孔32,第二齿轮30经由内孔32套设在传动螺杆31外部,内孔32具有内螺纹,内螺纹与传动螺杆31的外螺纹配合。由此,当第二齿轮30分别沿两个方向旋转时,传动螺杆31可以随着第二齿轮30的正转或者反转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
如图12-14所示,落米机构还包括齿轮盖74,齿轮盖74连接在送料仓16的底部。齿轮盖74包括第一部分79和与第一部分79连接的第二部分80,第一部分79支撑在第一齿轮29底部,第二部分80支撑在第二齿轮30底部,且具有供传动螺杆31穿过的口。优选地,送料仓16中还设置有与第二齿轮30配合的容纳结构,由此,第二齿轮30可以通过该容纳结构以及第二部分80限位,使得其只能转动而不能上下移动。
优选地,如图15-18所示,传动螺杆31上设置有限位端75和定位端76,且送料仓16上设置有与限位端75配合的限位槽77以及与定位端76配合的孔78。该方案可以限制传动螺杆31仅能上下移动而不能转动。优选地,传动螺杆31上下移动的范围为0~500mm,传动螺杆31的位置可以通过在送料机构15中设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86来控制。该第二位置检测装置86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上文所述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类似,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位端76从孔78中延伸出来,以与第二位置检测装置86的光耦板配合。
传动螺杆31套设在传动轴26外部。优选地,传动轴26的底部设置有沿传动轴26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台阶部34,传动螺杆31被限位在台阶部34和上方的滑动轴25之间,从而可以避免传动螺杆31发生相对移位,进而可以保证运动的精准性。
锅盖
为了进一步方便锅盖4的拆洗,如图21-22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锅盖4包括锅盖主体42和可拆盖43,可拆盖43可拆卸地连接在锅盖主体42上,由此,当用户意欲对可拆盖43进行清洗时,可直接将其拆下,简单方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拆盖43可以套设在洗料仓组件5的侧壁部6上。可拆盖43的与侧壁部6连接的内圈部分84也设置有密封结构。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9-23所示,烹饪器具1还包括排污组件,排污组件包括虹吸管道90、排污管道10和与排污管道10连通的污水箱48(如图1所示)。排污管道10与虹吸管道90连通。洗料仓主体52还设置有排污口9,虹吸管道90与排污口9连通。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排污口9设置在侧壁部6上,且设置在侧壁部6的下方。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排污口9也可以设置在侧壁部6的上方或者其他可以与洗料腔连通的位置。
如图19和图20所示,虹吸管道90具有倒U形结构且具有分别位于U形结构两端的进水口50a和排水口51a,进水口50a与排污口9连通,排水口51a与排污管道10连通。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排水口51a在洗料仓主体52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不高于洗料腔的底部,从而可以在排水时利用虹吸原理将洗料腔中的污水排干净。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虹吸管道90构造为分体件,且包括第一管道50、与第一管道50大致平行布置的第二管道51和连接第一管道50和第二管道51的连接管91。第一管道50靠近进水口50a设置,第二管道51靠近排水口51a设置,连接管91为弯曲管。优选地,连接管91通过硅胶、橡胶等柔性材质制成,且分别套设在第一管道50和第二管道51上,或者第一管道50、第二管道51和连接管91均可以通过柔性材料制成。
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虹吸管道90也可以构造为一体件。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0-22所示,虹吸管道90设置在锅盖主体42中,排污管道10从虹吸管道90处延伸至锅盖的外周。排污管道10的一部分设置在锅盖主体42上,另一部分设置在可拆盖43上。
根据本方案,排污管道10的一部分设置在可拆盖43上,而可拆盖43可以进行拆卸。由此当用户意欲对排污管道10进行清洗时,只需将可拆盖43拆下即可进行清洗,从而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如图21-23所示,排污管道10包括设置于可拆盖43上的承托部44和设置于锅盖主体42上的覆盖部45。承托部44的横截面大致呈U形,覆盖部45为凸台状,承托部44的位置与覆盖部45的位置对应,当可拆盖43连接至锅盖主体42时,覆盖部45的凸台形状可正好插入承托部44中从而可形成排污管道10。该方案可以使得当将可拆盖43从锅盖主体42拆下时,可以将排污管道10的上下两部分也拆开,从而可以实现对排污管道10更彻底的清洗,避免形成卫生死角。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承托部44和覆盖部45也可以构造为其他形状,只要两者能够配合形成完整的排污管道10即可。如图21所示,承托部上具有与虹吸管道90的排水口51a连通的对接口92,从而可以使得经由虹吸管道90吸出的污水通过对接口92流入排污管道10中。优选地,对接口92与排水口51a的对接处形成有密封结构(未示出)。
优选地,如图23所示,排污管道10还包括设置在承托部44和覆盖部45之间的密封件49。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密封件49连接在承托部44上,当可拆盖43连接至锅盖主体42时,覆盖部45可压靠在密封件49上形成密封。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洗料仓组件中仅包括一个虹吸管道90和对应的排污管道10。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洗料仓组件中也可以包括多个虹吸管道90和排污管道10。相应的,也可以在侧壁部6上设置多处排污口9。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排污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设置在可拆盖43上。该方案通过将排污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可拆盖上,可以便于在可拆盖拆卸下来时对排污组件进行清洗。而通过将排污组件的一部分可拆卸地设置在可拆盖上,可以实现进一步将排污组件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从而可以清洗的更彻底。
如图19所示,当进行洗料操作时,使得洗料腔中的水位不高于图示的A线,也就是连接管91的底部,此时洗料腔中的水无法经由虹吸管道90排出。
当洗料完成意欲进行排水时,可以向洗料腔中继续加水直到水位高过图示的B线,也就是连接管91的顶部,此时可以形成虹吸现象,洗料腔中的污水即可通过虹吸管道90排出。该方案结构简单方便并且无需电力,成本低廉。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4所示,排污组件还包括触发管93,触发管93连接在第二管道51的上方连接至第二管道51且与第二管道51连通。触发管93具有加水口93a。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通过向触发管93的加水口93a中加水的方式触发虹吸现象。
如图1和2所示,机体组件11还包括与底座12相邻设置的容纳座83,污水箱48可取出地设置在容纳座83中,排污管道10可以直接与污水箱48进行对接,以将污水排入污水箱48。
参考图1,烹饪器具1还包括进水组件。进水组件包括清水箱81、进水管路99(如图14所示)和水泵(未示出)。清水箱81可拆卸地设置在机体组件11上,从而可以方便用户进行加水操作。清水箱81靠近储料机构设置且位于污水箱48的上方,清水箱81可以通过进水管路99与洗料腔对接。优选地,进水管路99设置在送料机构15中,由驱动组件带动与洗料腔对接进行加水,洗料腔的入液口可以设置在顶盖20上。优选地,洗料腔的入液口可以与入料口7为同一口。当进行加水操作时,可以开启水泵,水泵可将清水箱81中的水通过设置在送料机构15中进水管路99供应到洗料腔中。清水箱和污水箱处于机体的与储料仓相反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以与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以及水泵耦合,以控制上述部件的动作。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中的带电部件(例如电机、加热装置、测温装置等)全部设置在机体和锅体上,以使得锅盖中无带电部件,从而在锅盖制造时可以无需考虑防水,并且更方便对其进行清洗,当锅盖与锅体可拆时,还可以将锅盖拆下单独进行清洗,因其无带电部件,还可以在水龙头下冲洗,或者在水盆中清洗。或者,带电部件全部设置在机体上,以使得锅盖和锅体均无带电部件。锅盖和锅体都无带电部件,可以整体无需考虑防水,甚至可以将锅盖和锅体放到水龙头下进行冲洗。
下文参考图2-图6对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烹饪器具1处于初始状态。此时送料仓16处于第一位置,送料仓16与储料仓13的出口14以及洗料仓组件5的入料口7均不连通。
当意欲进行下米操作时,第一驱动装置21可以带动第一传动装置动作,从而第一传动装置可以带动送料仓16向下运动至第二位置。如图3所示,烹饪器具1处于下米状态。此时送料仓16在第二位置,送料仓16与储料仓13的出口14以及入料口7均连通。当在下米状态下时,进料口88能够与储料仓13的出口14连通,出料口82能够与洗料仓组件5的入料口7连通,以使储料仓13中的物料经由进料口88进入送料仓16,再经由出料口82进入洗料仓组件5中。流入洗料腔的大米量可以通过时间来计算。
在下米操作完成之后或者在下米操作的同时,控制单元可以控制进水组件的水泵开启,从而将清水箱中的水经由进水管路99引入洗料仓主体内,以为洗料操作做好准备。
当下米操作和下水操作完成时,第一驱动装置21带动第一传动装置动作,第一传动装置带动送料仓16向上运动至第三位置,如图4所示。其中,第三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当在第三位置时,送料仓16与储料仓13的出口14以及洗料仓组件5的入料口7均不连通。该方案通过设置第三位置,可以将传动轴26上下运动的行程分一段到送料仓16,从而可以减少传动轴26的运动行程,避免传动轴26过长。
当意欲进行洗料操作时,如图5、图12和图13所示,第三驱动装置28可以驱动第一齿轮29旋转,第一齿轮29带动第二齿轮30旋转,第二齿轮30带动传动螺杆31向下运动,由于传动螺杆31套设在传动轴26外部,由此传动轴26也随传动螺杆31向下运动至与洗料仓组件5的连接轴27接合。此时可以打开第二驱动装置24,使得第二驱动装置24驱动传动轴26旋转,从而传动轴26可以驱动连接轴27旋转。当连接轴27旋转时,与连接轴27接合的转轴33以及搅拌件19可以旋转,从而可以进行洗料操作。洗料腔内具有物料和水,物料和水一起在搅拌件19的带动下被搅动。可以理解,在进行洗料操作时,洗料仓盖17是位于排污口9上方的。
当完成洗料操作意欲进行排水时,可以控制水泵开启,从而可以向洗料腔中继续加水直到水位高过图19中所示的B线,也就是连接管91的顶部,此时可以形成虹吸现象,洗料腔中的污水即可通过虹吸管道90排出。
当排水完成,并意欲进行下米操作时,可以控制打开第三驱动装置28使其驱动传动螺杆31继续向下运动,传动螺杆31将转轴33向下顶,从而可以使得搅拌件19向下移动至离开洗料腔,如图6所示。当搅拌件19下移至离开洗料腔时,控制第三驱动装置28停止动作,且控制第二驱动装置24打开,从而可以驱动搅拌件19旋转,将洗完的大米甩入内锅3。
在将大米甩入内锅之后,或者在将大米甩入内锅的同时,控制单元可以控制进水组件的水泵开启,从而将清水箱中的水经由进水管路99引入洗料腔内并经由洗料腔流入内锅中,以为烹饪做好准备。
当完成下米操作之后,第三驱动装置28可以驱动传动螺杆31向上运动,当传动螺杆31向上运动至送料仓16中之后,第一驱动装置21可以驱动送料仓16返回至第一位置。此时转轴33和与其连接的搅拌件19可以通过弹性件40向上返回原始位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内锅3、锅盖4、洗料仓组件5、清水箱81、污水箱48都可轻松拆下进行水洗,简化了整个烹饪器具1的清洗过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24)

1.一种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料仓组件(5)包括:
洗料仓主体(52),所述洗料仓主体形成具有排料口(8)和排污口(9)的洗料腔;
排污组件,所述排污组件包括虹吸管道(90),所述虹吸管道具有倒U形结构且具有进水口(50a)和排水口(51a),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排污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在所述洗料仓主体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不高于所述洗料腔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道包括第一管道(50)、第二管道(51)和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连接管(91),所述第一管道靠近所述进水口设置,所述第二管道靠近所述排水口设置,所述连接管为弯曲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柔性管或者所述第一管道(50)、第二管道(51)和连接管(91)均为柔性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组件还包括触发管(93),所述触发管在所述第二管道的上方连接至所述第二管道且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触发管具有加水口(93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搅拌组件(18),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件(19),所述搅拌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洗料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料仓主体具有侧壁部(6),所述侧壁部围成所述洗料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侧壁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料仓组件(5)还包括洗料仓盖(17),所述洗料仓盖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洗料仓主体,所述洗料仓盖具有打开所述排料口的打开位置和盖合所述排料口的关闭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料仓盖连接至所述搅拌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料仓盖包括密封部(47),当所述洗料仓盖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密封部的外周抵靠所述侧壁部的内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料仓盖构造为当所述搅拌件旋转时所述洗料仓盖不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料仓盖包括盖板(53)和附加盖板(54),所述密封部构造为片状,所述密封部夹持在所述盖板和所述附加盖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上设置有连接口(55),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限位部(56),所述限位部连接在所述连接口中,所述盖板能够与所述限位部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具有突出部(57)和围绕所述突出部设置的周缘部(58),所述周缘部与所述突出部在所述限位部的径向方向上间隔开,所述搅拌件具有向下延伸的套筒部(59),所述连接口(55)部分地形成在所述套筒部中,所述突出部插入所述连接口中,所述周缘部套设在所述套筒部外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形状,且所述连接口具有与所述突出部配合的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设置有一向下开口的凹陷部(60),所述套筒部延伸到所述凹陷部中,所述盖板设置有沿其轴向向外凸出的连接头(61),所述连接头延伸到所述凹陷部中并邻接所述周缘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洗料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轴向延伸部(62)和从所述轴向延伸部的端部沿所述盖板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的径向延伸部(63),所述轴向延伸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径向延伸部的上表面邻接所述凹陷部的底部且下表面邻接所述周缘部的上方。
18.一种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料仓组件。
19.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1)包括:
锅体(2);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锅盖(4),所述锅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锅体上以便用户将锅盖拆下清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组件还包括排污管道(10),所述排污管道设置在所述锅盖中且与所述虹吸管道连通,所述排污管道从所述虹吸管道处延伸至所述锅盖的外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锅盖主体(42)和与所述锅盖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可拆盖(43),所述虹吸管道设置在所述锅盖主体中,所述排污管道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在所述可拆盖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包括承托部(44)和覆盖部(45),所述覆盖部连接至所述锅盖主体,所述承托部连接至所述可拆盖,所述承托部的位置与所述覆盖部的位置对应,所述覆盖部能够连接至所述承托部以形成所述排污管道,所述承托部上具有与所述排水口连通的对接口(92)。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还包括密封件(49),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承托部和所述覆盖部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覆盖部上。
CN202220235898.0U 2022-01-26 2022-01-26 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7309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5898.0U CN217309845U (zh) 2022-01-26 2022-01-26 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5898.0U CN217309845U (zh) 2022-01-26 2022-01-26 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9845U true CN217309845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6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5898.0U Active CN217309845U (zh) 2022-01-26 2022-01-26 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9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94681U (zh) 食品加工机
CN217309845U (zh) 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CN113633198B (zh) 食品加工机
CN218355662U (zh) 烹饪器具
CN217185710U (zh) 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7547743U (zh) 烹饪器具
CN217285419U (zh) 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7185719U (zh) 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8390702U (zh) 烹饪器具
CN217185709U (zh) 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7524574U (zh) 烹饪器具
CN217565734U (zh) 洗料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185813U (zh) 洗料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8074678U (zh) 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8515573U (zh) 烹饪器具
CN217565640U (zh) 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8390710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8390766U (zh) 洗料装置、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8390708U (zh) 洗料装置、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8355663U (zh) 烹饪器具
CN218390712U (zh) 烹饪器具
CN218588798U (zh) 一种洗料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16530855A (zh) 洗料组件、锅盖、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16530816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16530833A (zh) 烹饪器具的清洗装置以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