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9672U - 一种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及沙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及沙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9672U
CN217309672U CN202220708814.0U CN202220708814U CN217309672U CN 217309672 U CN217309672 U CN 217309672U CN 202220708814 U CN202220708814 U CN 202220708814U CN 217309672 U CN217309672 U CN 217309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eadrest
support frame
supporting
suppor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088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炳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imu Bedroom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imu Bedroom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imu Bedroom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imu Bedroom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088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9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9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9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及沙发,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其中第一支撑部包括有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一竖直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一个第一竖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竖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竖直杆之间形成第一支撑部的基准面,第一支撑杆侧面凸出于基准面,以与坐垫接触固定;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放置头枕,在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在向下安装插入时,在第一支撑杆达到沙发坐垫时,因为第一支撑杆的突出结构,使得第一支撑杆被坐垫固定位置,从而使得头枕不会继续插到底,并且不会左右晃动,此实用新型用于家具家居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及沙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及沙发。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很多头枕支撑架在固定时,在插进沙发的背垫与沙发背部安装架之间以后,还会因为重力或人为施加作用力等作用下继续往下移动,从而会使头枕支撑架的底端穿出沙发下端显露出来,并且在使用时,会左右晃动,不够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能够稳定头枕,不在晃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的沙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有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一竖直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竖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竖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杆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基准面,所述第一支撑杆侧面凸出于所述基准面,以与坐垫接触固定;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放置头枕。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在向下安装插入时,在第一支撑杆达到沙发坐垫时,因为第一支撑杆的突出结构,使得第一支撑杆被坐垫固定位置,从而使得头枕不会继续插到底,并且不会左右晃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杆呈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有第一水平杆,所述第一水平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竖直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竖直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杆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有两个第二竖直杆和两个第二水平杆,两个所述第二竖直杆和两个所述第二水平杆之间互相连接形成矩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粘合件,所述粘合件用于粘贴固定头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还包括有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三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部包括两条弯曲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弯曲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凸出的方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有调节组件和至少两个第一短杆,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短杆之间互相套设,所述调节组件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短杆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按钮、弹性件和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设于所述第一短杆内,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一短杆之间固定的弹性力,所述按钮与所述弹性件连接,以实现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的活动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包括有多段可伸缩设置的第二短杆,用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杆突出的高度和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沙发,包括头枕、背垫、坐垫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沙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支撑杆101,第一竖直杆102,第一水平杆103,第二水平杆201,第二竖直杆202,第二支撑杆300,调节组件310,按钮311,调节杆312,头枕401,背垫402,坐垫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可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其中第一支撑部包括有第一支撑杆101和两个第一竖直杆102,第一支撑杆101的一端与一个第一竖直杆10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0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竖直杆10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竖直杆102之间形成第一支撑部的基准面,第一支撑杆101侧向凸出于基准面,以与坐垫403接触固定。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连接,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放置头枕401。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呈弧形。
当安装使用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时,先安装好坐垫403,然后在坐垫403的后方安装好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因为第一支撑杆101为突出设计,所以在第一支撑杆101接触到坐垫403后,坐垫403便会限制第一支撑杆101的位置,从而也就限制了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的位置,从而通过坐垫403固定了第一支撑杆101,继而也就固定了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的位置,于是在安装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固定后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便不会继续向下伸出,并且因为第一支撑杆101被坐垫403固定,所以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也不会发生左右晃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可以通过增大第一支撑部的尺寸连接,也可通过其他结构比如连接杆或者靠背支撑结构连接。在安装完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后,随即安装背垫402,这样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就会被背垫402和沙发后背的木架从两侧固定。
第一支撑杆采用弧形可以使第一支撑杆的大部分结构都与坐垫403接触固定,增加坐垫403对第一支撑杆的支撑固定效果,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杆形状也可以为多个互相垂直连接的直杆。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还包括有第一水平杆103,第一水平杆103的一端与一个第一竖直杆10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水平杆10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竖直杆10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杆101位于第一水平杆103的上方。
在安装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时,若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的底端为第一竖直杆102的底端,第一竖直杆102的底部可能会与沙发的背垫402表面布料接触,因为摩擦面积小,所以有可能会对沙发的背垫402表面布料造成损伤,所以设置第一水平杆103,可以增大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的底端与背垫402表面布料之间的摩擦面积,减少单位面积上的摩檫力,从而可以降低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对背垫402表面布料的损伤可能,并且将第一水平杆103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01的下方,可以在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固定时,也就是第一支撑杆101被坐垫403固定住向下的位置时,第一水平杆103可以位于坐垫403的后方,从而使第一水平杆103和第一竖直杆102都位于坐垫403后方,从而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能与坐垫403接触,增加了坐垫403对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的支撑以及固定效果,并在用户坐下靠在背垫402上后,第一水平杆103和第一竖直杆102也能提供支撑力,并且在用户向后靠住背垫402后,第一水平杆103会略微向坐垫403方向移动,假如不设置第一水平杆103,有可能发生在用户向后靠时,第一支撑杆101也向后移动,从而第一支撑杆101离开坐垫403,从而使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重新发生继续向下移动的问题,所以设置第一水平杆103,可以在用户向后靠住背垫402后,第一水平杆103向前移动,与坐垫403接触,重新使得坐垫403固定住第一水平杆103,从而防止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再次下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包括有两个第二竖直杆202和两个第二水平杆201,两个第二竖直杆202和两个第二水平杆201之间互相连接形成矩形。
将第二竖直杆202和第二水平杆201设置成矩形对头枕401形成更好的支撑效果,因为目前市面上头枕401形状基本都为矩形,所以将第二竖直杆202和第二水平杆201设置成矩形,可以与头枕401形状最大程度的贴合,在固定头枕401方面也能提供最大的接触面积,例如是将头枕401粘合在第二支撑部上时,第二竖直杠和第二水平杆201都能提供粘合力,并且用户在使用时,第二竖直杆202和第二水平杆201能同时提供支撑力,同理,若采用将第二支撑部放入头枕401内部的固定方式,第二竖直杆202和第二水平杆201能同样提供良好支撑力,既能避免头枕401在使用时变形也能提高使用头枕401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的一侧上设有粘合件,粘合件用于粘贴固定头枕401。
可以理解的是,粘合件可以为尼龙魔术贴,采用尼龙魔术贴可以通过尼龙魔术贴的特性,头枕401可以拆卸更换,可以使得第二支撑部可以适配多种规格,以及多种材质的头枕401。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还包括有第三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通过第三支撑部连接,第三支撑部包括两条弯曲的第二支撑杆300,第二支撑杆300弯曲的方向与第一支撑杆101凸出的方向相反。
将第二支撑杆300设置成与第一支撑杆101相反的方向,也就是第二支撑杆300弯曲方向为向背垫402后方弯曲,这样做可以提升第二支撑部的弯曲范围,以及提高第二支撑部的支撑强度,当用户向后靠头枕401时,会对头枕401产生向后的力,而因为第二支撑杆300的弯曲方向向后,也就使得第二支撑杆300会发生形变,从而使得第二支撑杆300得形变是往竖直趋势形变,而因为第二支撑杆300材料以及形状,第二支撑杆300会自然产生恢复原状的力和趋势,从而给第二支撑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力,并且使得第二支撑杆300不能恢复原状,就需要使第二支撑杆300的形状完全相反,所以将第二支撑杆300设置成向背垫402后方弯曲可以增加第三支撑部的强度,以及提供良好支撑力。并且向后弯曲的形状可以是头枕401与背垫402的位置适配,使得头枕401的中心可以与背垫402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从而提高坐位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300包括有调节组件310和至少两个第一短杆,两个相邻的第一短杆之间互相套设,调节组件310设于相邻的两根第一短杆之间,调节组件310包括有按钮311、弹性件和调节杆312,调节杆312设于第一短杆内,弹性件设于调节杆312上,弹性件用于提供将调节杆312与第一短杆之间固定的弹性力,按钮311与弹性件连接。
设置调节组件310可以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短杆,因为调节杆312上设有弹性件,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可以为橡胶、树脂或者记忆合金等材料,按钮311与弹性件连接,当按钮311按下时,按钮311挤压弹性件,在弹性件被压缩,从而弹性件不与第一短杆接触,此时便可对两个相邻第一短杆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设置调节杆312也能限制两个第一短杆之间的角度。考虑到弯曲的第二支撑杆300在安装时可能会出现安装不便的困难,在安装时,将至少两个第一短杆调整角度设置成一条直线,等到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下端安装到位后,调节至少两个第一短杆之间的角度,使得第二支撑杆300弯曲,达到贴合背垫402形状,并且可以调节第一支撑部的角度以及前后位置,从而可以调节头枕401的位置,从而使用户能够自行调节头枕401到最舒适的位置,从而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01包括有多段可伸缩设置的第二短杆,用以调节第一支撑杆101突出的高度和角度。
多个第二短杆之间可以互相套设,并且可以达到伸缩以及调整每个第二短杆之间的角度,多个第二短杆之间可以通过螺杆螺母配合固定位置。因为第一支撑杆101的弯曲结构可能会造成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在插入安装时的安装困难,所以在第一支撑杆101上设有多段第二短杆,可以通过调节多段第二短杆之间伸缩长度以及长度,从而使第一支撑杆101的突出的高度和角度减小,从而在安装时,能够使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顺利安装,并且在安装完以后,调节多段第二短杆能重新调节第一支撑杆101增大弯曲的角度和高度。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设置第一支撑杆101的部分或全部都为多段第二短杆。
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沙发,包括头枕401、背垫402、坐垫403和上述的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有第一支撑杆(101)和两个第一竖直杆(102),所述第一支撑杆(101)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竖直杆(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0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竖直杆(10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杆(10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基准面,所述第一支撑杆(101)侧向凸出于所述基准面,以与坐垫接触固定;
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放置头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有第一水平杆(103),所述第一水平杆(103)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竖直杆(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杆(10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竖直杆(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01)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杆(10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有两个第二竖直杆(202)和两个第二水平杆(201),两个所述第二竖直杆(202)和两个所述第二水平杆(201)之间互相连接形成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上设有粘合件,所述粘合件用于粘贴固定头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还包括有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三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部包括两条弯曲的第二支撑杆(300),所述第二支撑杆(300)弯曲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凸出的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00)包括有调节组件(310)和至少两个第一短杆,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短杆之间互相套设,所述调节组件(310)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短杆之间,所述调节组件(310)包括有按钮(311)、弹性件和调节杆(312),所述调节杆(312)设于所述第一短杆内,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调节杆(312)上,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将所述调节杆(312)与所述第一短杆之间固定的弹性力,所述按钮(311)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包括有多段可伸缩设置的第二短杆,用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杆(101)突出的高度和角度。
9.一种沙发,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401)、背垫(402)、坐垫(403)和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
CN202220708814.0U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及沙发 Active CN217309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8814.0U CN217309672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及沙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8814.0U CN217309672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及沙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9672U true CN217309672U (zh) 2022-08-30

Family

ID=83003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08814.0U Active CN217309672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及沙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9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90837B2 (en) Cushion plate for vehicle seat
US4711492A (en) Chair back arrangement
EP1946677A1 (en) Backrest device for chair
CN210630912U (zh) 一种座椅腰靠结构及座椅
US6371561B1 (en) Frame structure for a seatback of a seat
CN217309672U (zh) 一种活动头枕五金支撑架及沙发
EP2165627B1 (en) Chairs with flexible spring backrest
CN212185859U (zh) 一种可摇摆组件及座椅
KR20120118575A (ko) 허리받침기능을 갖는 의자용 시트와 이를 이용한 의자
US5551758A (en) Durable patient chair
CN218304116U (zh) 自适应弹性椅背
CN219629151U (zh) 一种座椅
CN218044421U (zh) 一种座椅腰部支撑装置
CN214631131U (zh) 一种座椅
CN220403586U (zh) 一种座架结构及其沙发
CN210581808U (zh) 一种调节机构及可调床头板机构
CN216316608U (zh) 一种简易座椅
CN217547602U (zh) 座椅
CN218528261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沙发
CN214386853U (zh) 影院沙发
CN210989241U (zh) 一种扶手
CN210870605U (zh) 一种椅背机构和椅子
CN219962340U (zh) 一种座椅及其滑动椅背
CN212185861U (zh) 一种椅背及座椅
CN216166463U (zh) 一种弹性靠背沙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