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8245U - 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8245U
CN217308245U CN202221081878.9U CN202221081878U CN217308245U CN 217308245 U CN217308245 U CN 217308245U CN 202221081878 U CN202221081878 U CN 202221081878U CN 217308245 U CN217308245 U CN 217308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ing
pipe
stay tube
strip
ba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18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胜
王二伟
程世平
刘沛松
侯桂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0818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8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8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8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支撑管、与支撑管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架,还包括位于支撑管顶部的第一条形孔、位于支撑管底部的第二条形孔、穿过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且沿支撑管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播种管、用于使相邻两个播种管之间进行距离调节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播种管通过调节机构沿支撑管的长度方向进行间距的调节,实现小麦实验材料的精准点播,为后期科学研究的开展及有效数据的获得提供保障,且播种管间距的灵活调节,可以满足不同试验研究中对种子间距的差异需求;可以很好避免使用传统播种手段带来的部分播种问题,同时该装置可以极大的提高播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麦田播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小麦产量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播种是小麦生产和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对小麦材料的科学评价、筛选及优异品种选育产生重要影响。一直以来,为了准确评价、单株筛选及科学研究的需要,小麦材料在大田种植时仍采用点播的播种方式。
而目前小麦田间点播时,为了保证小麦种子之间的距离,主要依靠一些原始的竹竿、尺子等辅助工具来完成,其经常导致播种效果不理想,会出现种植行弯曲、苗间距不均匀,甚至出现不同行材料间的混杂现象,此类点播装置标志固定,无法在播种中根据实验需要灵活调节播种种子间距;由于点播是人工播种,利用此类装置时,播种人员操作误差较大,导致最终播种效果不理想这些都对材料的观测、评价、筛选及研究等方面造成极大影响,特别对小麦优异单株的选育带来更大的困难。虽然目前市场上已有相关专业装置开发设计,但这些装置不同程度均存在结构及技术复杂、操作要求高、成本高、市场购置难等缺点。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且可较好满足大田实际种植的需要的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且可较好满足大田实际种植的需要的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支撑管、与支撑管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架,还包括位于支撑管顶部的第一条形孔、位于支撑管底部的第二条形孔、穿过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且沿支撑管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播种管、用于使相邻两个播种管之间进行距离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支撑管的上表面且沿支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刻度值、用于使播种管与支撑管在水平方向位置固定的固定机构、用于防止播种管与支撑管在竖直方向脱离的限位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支撑管内的套筒、与套筒的前后两侧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一磁铁片、位于支撑管内侧面且与第一磁铁片相配合的第二磁铁片,第一磁铁片和第二磁铁片为异名磁极且相互吸引,播种管穿过套筒且沿套筒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磁铁片位于支撑管内表面的前后两侧面,第二磁铁片沿支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播种管上部的第一限位套、位于播种管下部的第二限位套,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之间的距离大于支撑管的直径,第一限位套的外径大于第一条形孔在前后方向的宽度,第二限位套的外径大于第二条形孔在前后方向的宽度。
所述第一条形孔位于第二条形孔的正上方,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支撑管的长度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刻度值位于第一条形孔的前后两侧。
所述播种管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刻度值。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播种管通过调节机构沿支撑管的长度方向进行间距的调节,实现小麦实验材料的精准点播,为后期科学研究的开展及有效数据的获得提供保障,且播种管间距的灵活调节,可以满足不同试验研究中对种子间距的差异需求;可以很好避免使用传统播种手段带来的部分播种问题,同时该装置可以极大的提高播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A-A方向的剖面图;
图中为:支撑管1、第一条形孔2、播种管3、第一刻度值4、第一限位套5、第二限位套6、支撑架7、第二条形孔8、套筒9、连接杆10、第一磁铁片11、第二磁铁片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支撑管1、与支撑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架7,还包括位于支撑管1顶部的第一条形孔2、位于支撑管1底部的第二条形孔8、穿过第一条形孔2和第二条形孔8且沿支撑管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播种管3、用于使相邻两个播种管3之间进行距离调节的调节机构,支撑管1采用长度为2m直径为3cm的中空管,播种管3的直径为0.5cm,第一条形孔2和第二条形孔3的宽度为0.6cm,播种管3设置20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支撑管1的上表面且沿支撑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刻度值4、用于使播种管3与支撑管1在水平方向位置固定的固定机构、用于防止播种管2与支撑管1在竖直方向脱离的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刻度值4位于第一条形孔2的前后两侧,第一刻度值4的设置,便于快速调节相邻两个播种管3之间的距离,提高调节的效率,播种管3位于竖直方向,若干播种管3通过固定机构与支撑管1固定,根据点播小麦种子之间的距离,调节相连两个播种管3之间的距离,实现小麦实验材料的精准点播,为后期科学研究的开展及有效数据的获得提供保障,且播种管间距的灵活调节,可以满足不同试验研究中对种子间距的差异需求;可以很好避免使用传统播种手段带来的部分播种问题,同时该装置可以极大的提高播种效率。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支撑管1内的套筒9、与套筒9的前后两侧面通过连接杆10固定连接的第一磁铁片11、位于支撑管1内侧面且与第一磁铁11片相配合的第二磁铁片12,第一磁铁片11和第二磁铁片12为异名磁极且相互吸引,播种管3穿过套筒9且沿套筒9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磁铁片12位于支撑管1内表面的前后两侧面,第二磁铁片12沿支撑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磁铁片12的长度与支撑管1的长度相等,当需要调整两个播种管3在水平方向之间的距离时,则移动播种管3在水平方向移动,通过第一刻度值4,将播种管3移动至设定的位置后,松开播种管3,此时,由于第一磁铁片11和第二磁铁片12相互吸引,则播种管3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固定,即播种管3与支撑管1在水平方向固定,由于播种管3沿套筒9的长度方向移动,则向下按压播种管3,使播种管3的底部进入土壤的浅土层,将种子从播种管3的顶部放入并通过播种管3进入土壤,播种完毕后,向上移动支撑管1并与土壤脱离,由于限位机构的设置,则播种管3与支撑管1同步向上移动并离开土壤,麦种点播完成。
播种操作如下:播种前,首先根据试验设计需要确定种子间距,然后根据支撑管1上的刻度将播种管3调节,并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支撑管1的相应位置;播种时,将支撑架7放入已开沟的播种行,使支撑管1和播种行平行,向下按压播种管3,使播种管3的底部垂直插入播种行底部的浅层土壤中;开始播种,依次给每个播种管3放入一粒种子;待该行播种完成后,用力拍打播种装置,确保每粒种子都进入土壤,再轻轻的将装置垂直从播种行的土壤中移出;依次循环,完成不同实验材料的播种。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支撑管1、与支撑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架7,还包括位于支撑管1顶部的第一条形孔2、位于支撑管1底部的第二条形孔8、穿过第一条形孔2和第二条形孔8且沿支撑管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播种管3、用于使相邻两个播种管3之间进行距离调节的调节机构,支撑管1采用长度为2m直径为3cm的中空管,播种管3的直径为0.5cm,第一条形孔2和第二条形孔3的宽度为0.6cm,播种管3设置20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支撑管1的上表面且沿支撑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刻度值4、用于使播种管3与支撑管1在水平方向位置固定的固定机构、用于防止播种管2与支撑管1在竖直方向脱离的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刻度值4位于第一条形孔2的前后两侧,第一刻度值4的设置,便于快速调节相邻两个播种管3之间的距离,提高调节的效率,播种管3位于竖直方向,若干播种管3通过固定机构与支撑管1固定,根据点播小麦种子之间的距离,调节相连两个播种管3之间的距离,实现小麦实验材料的精准点播,为后期科学研究的开展及有效数据的获得提供保障,且播种管间距的灵活调节,可以满足不同试验研究中对种子间距的差异需求;可以很好避免使用传统播种手段带来的部分播种问题,同时该装置可以极大的提高播种效率。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支撑管1内的套筒9、与套筒9的前后两侧面通过连接杆10固定连接的第一磁铁片11、位于支撑管1内侧面且与第一磁铁11片相配合的第二磁铁片12,第一磁铁片11和第二磁铁片12为异名磁极且相互吸引,播种管3穿过套筒9且沿套筒9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磁铁片12位于支撑管1内表面的前后两侧面,第二磁铁片12沿支撑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磁铁片12的长度与支撑管1的长度相等,当需要调整两个播种管3在水平方向之间的距离时,则移动播种管3在水平方向移动,通过第一刻度值4,将播种管3移动至设定的位置后,松开播种管3,此时,由于第一磁铁片11和第二磁铁片12相互吸引,则播种管3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固定,即播种管3与支撑管1在水平方向固定,由于播种管3沿套筒9的长度方向移动,则向下按压播种管3,使播种管3的底部进入土壤的浅土层,将种子从播种管3的顶部放入并通过播种管3进入土壤,播种完毕后,向上移动支撑管1并与土壤脱离,由于限位机构的设置,则播种管3与支撑管1同步向上移动并离开土壤,麦种点播完成。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播种管3上部的第一限位套5、位于播种管3下部的第二限位套6,第一限位套5和第二限位套6之间的距离大于支撑管1的直径,便于播种管3在竖直方向相对应支撑管1移动,从而使播种管3的底部插入土壤,第一限位套5的外径大于第一条形孔2在前后方向的宽度,第二限位套6的外径大于第二条形孔8在前后方向的宽度,避免第一限位套5穿过第一条形孔2,第二限位套6穿过第二条形孔8,第一限位套5位于支撑管1的上方,第二限位套6位于支撑管1的下方。所述第一条形孔2位于第二条形孔8的正上方,第一条形孔2和第二条形孔8的长度方向与支撑管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限位套5和第二限位套6可与播种管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所述播种管3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刻度值,便于调整播种管3位于土壤的深度,从而确定小麦种子位于土壤的深度,避免因播种管3插入土壤深度较深而影响小麦种子发芽的现象。
播种操作如下:播种前,首先根据试验设计需要确定种子间距,然后根据支撑管1上的刻度将播种管3调节,并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支撑管1的相应位置;播种时,将支撑架7放入已开沟的播种行,使支撑管1和播种行平行,向下按压播种管3,使播种管3的底部垂直插入播种行底部的浅层土壤中;开始播种,依次给每个播种管3放入一粒种子;待该行播种完成后,用力拍打播种装置,确保每粒种子都进入土壤,再轻轻的将装置垂直从播种行的土壤中移出;依次循环,完成不同实验材料的播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播种管通过调节机构沿支撑管的长度方向进行间距的调节,实现小麦实验材料的精准点播,为后期科学研究的开展及有效数据的获得提供保障,且播种管间距的灵活调节,可以满足不同试验研究中对种子间距的差异需求;可以很好避免使用传统播种手段带来的部分播种问题,同时该装置可以极大的提高播种效率。

Claims (7)

1.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支撑管、与支撑管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支撑管顶部的第一条形孔、位于支撑管底部的第二条形孔、穿过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且沿支撑管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播种管、用于使相邻两个播种管之间进行距离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支撑管的上表面且沿支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刻度值、用于使播种管与支撑管在水平方向位置固定的固定机构、用于防止播种管与支撑管在竖直方向脱离的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支撑管内的套筒、与套筒的前后两侧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一磁铁片、位于支撑管内侧面且与第一磁铁片相配合的第二磁铁片,第一磁铁片和第二磁铁片为异名磁极且相互吸引,播种管穿过套筒且沿套筒的长度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片位于支撑管内表面的前后两侧面,第二磁铁片沿支撑管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播种管上部的第一限位套、位于播种管下部的第二限位套,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之间的距离大于支撑管的直径,第一限位套的外径大于第一条形孔在前后方向的宽度,第二限位套的外径大于第二条形孔在前后方向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孔位于第二条形孔的正上方,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支撑管的长度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度值位于第一条形孔的前后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管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刻度值。
CN202221081878.9U 2022-05-08 2022-05-08 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 Active CN217308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1878.9U CN217308245U (zh) 2022-05-08 2022-05-08 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1878.9U CN217308245U (zh) 2022-05-08 2022-05-08 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8245U true CN217308245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0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1878.9U Active CN217308245U (zh) 2022-05-08 2022-05-08 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8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35723B (zh) 一种保护钵体的穴盘苗顶出取苗装置
CN212367988U (zh) 一种具有防霉菌滋生结构的幼苗培育装置
CN204498648U (zh) 一种玉米小区试验播种架
CN217308245U (zh) 一种可实现小麦种子精准点播的简易实用装置
CN117204232B (zh) 辣椒幼苗培养移栽装置
CN110754186B (zh) 长茎类种块种苗播种机
CN104782287B (zh) 一种丘陵山区稻田满栽满插式机械化插秧方法
KR101152294B1 (ko) 플러그묘 이식장치
CN209134777U (zh) 一种农业用开沟器
CN207219331U (zh) 小麦水稻开沟播种一体机
CN213306614U (zh) 一种水稻苗期耐盐碱性的鉴定装置
CN214801114U (zh) 一种基于沃柑新品种选育装置
CN212544554U (zh) 一种播种盘结构组件及播种装置
CN208434304U (zh) 多功能手提式播种器
CN210745987U (zh) 一种便携式作物精准播种器
CN217407020U (zh) 一种小麦点播辅助装置
CN216650436U (zh) 一种玉米种子培育架
CN214852718U (zh) 一种开沟播种装置
CN219182064U (zh) 一种农作物定距种植设备
CN217936645U (zh) 一种农作物育苗装置
CN210928783U (zh) 一种马铃薯育种光照培养箱
CN220986833U (zh) 一种育苗装置
CN220307900U (zh) 水果种植培育架的连接组件
CN216626803U (zh) 一种红掌种植上专用的育苗装置
CN214316209U (zh) 一种种植效果好的农作物播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