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6849U - 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6849U
CN217306849U CN202123381655.2U CN202123381655U CN217306849U CN 217306849 U CN217306849 U CN 217306849U CN 202123381655 U CN202123381655 U CN 202123381655U CN 217306849 U CN217306849 U CN 217306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battery pack
lower shell
group
sock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16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善锋
吉祥
汪红
曾君
曾国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Rnte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Rnt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Rnte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Rnt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816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6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6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6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电池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下壳体,套设在电池组的下方,所述下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开口;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相对设置,用于与所述下壳体配合以包覆所述电池组,所述上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槽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通过采用将第一组插座设置在下壳体上,第二组插座设置在上壳体上的方式,使得第一组插座和第二组插座分开,且位于不同的区域,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插接插头。同时,第一组插座上的插头和第二组插座上的插头的走线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进而降低了插头虚插的风险,提高了该新型电池包电源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电池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出行代步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同时,电动汽车相对于普通的汽车更加环保,因此电动汽车的需求呈逐年增长的态势。电动汽车的新型电池包电源是电动汽车的动力之源,具有举重轻重的地位,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常用于保护电池包电源。
目前,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上的插座均位于同一排,该插座采用该种布局方式,一方面造成了多个插头插接时的不便,影响了工作人员插接效率;另一方面多个插头的走线相互影响,易导致插头虚插,进而影响该电池包电源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防护装置上的插座布局影响插头插接和走线易导致虚插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该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具有插接方便且走线相互不影响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包括:
下壳体,套设在电池组的下方,所述下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开口;
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相对设置,用于与所述下壳体配合以包覆所述电池组,所述上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槽口;
卡接组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之间,用于连接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
第一组插座,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内部,用于与插头配合连接导通;
第二组插座,设置在所述槽口的内部,用于与所述插头配合连接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插座包括:
第一高压采样插座,沿着所述开口的竖直方向设置;
第一低压控制插座,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压采样插座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第二组插座包括:
第二高压采样插座,沿着所述槽口的水平方向设置;
第二低压控制插座,设置在所述第二高压采样插座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槽口的截面形状为L型。
可选地,所述开口靠近所述下壳体外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一防尘板,用于与所述第一组插座配合以实现防尘。
可选地,所述槽口靠近所述上壳体顶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二防尘板,用于与所述第二组插座配合以实现防尘。
可选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
卡板,所述卡板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且所述卡板的一端沿着所述下壳体延伸;
卡块,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侧壁,用于与所述卡板配合以实现卡接。
可选地,所述卡板呈U型,所述卡板的开口侧位于靠近所述上壳体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
多个凹槽,开设在所述下壳体的顶部;
多个限位板,均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多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与对应所述凹槽配合以实现导向。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型电池包电源系统,包括:
电池组;
分断模块,与所述电池组连接;
如上述任一所述的防护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通过采用将第一组插座设置在下壳体上,第二组插座设置在上壳体上的方式,使得第一组插座和第二组插座分开,且位于不同的区域,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插接插头。同时,第一组插座上的插头和第二组插座上的插头的走线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进而降低了插头虚插的风险,提高了该新型电池包电源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上壳体 02、下壳体
03、第一高压采样插座 04、第一低压控制插座
05、第一组插座 06、开口
07、第二防尘板 08、槽口
09、卡板 10、卡块
11、凹槽 12、限位板
13、第二高压采样插座 14、第二低压控制插座
15、第二组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和图3中,该防护装置可以包括下壳体02、上壳体01、卡接组件、第一组插座05以及第二组插座。具体地,该下壳体02还可以包括开口06;该上壳体01还可以包括槽口08。
下壳体02套设在电池组的下方,下壳体02的侧壁开设有开口06;上壳体01与下壳体02相对设置,用于与下壳体02配合以包覆电池组,上壳体01的侧壁开设有槽口08;卡接组件设置在下壳体02和上壳体01之间,用于连接下壳体02和上壳体01;第一组插座05设置在开口06的内部,用于与插头配合连接导通;第二组插座15设置在槽口08的内部,永不与插头配合连接导通。
在需要对新型电池包电源防护时,将上壳体01和下壳体02套设在新型电池包电源的外部,上壳体01和下壳体02相对设置且通过卡接组件连接,进而能够实现对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在需要插接插座时,将插头分别对应插接在第一组插座05和第二组插座15上。由于第一组插座05和第二组插座15分别位于下壳体02和上壳体01上,因此第一组插座05和第二组插座15上的插头相互不影响,进而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的插接安装。
传统的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中,防护装置上的插座均位于同一排,使得工作人员在用插头插接插座时不方便,进而影响了工作人员的插接效率。同时,在插接好之后,多个插头的走线汇集在一起并相互影响,在新型电池包电源的安装过程中易造成虚插的情况,进而影响该新型电池包电源的正常工作。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采用第一组插座05和第二组插座15分开布局的方式,一方面能够便于工作人员插接安装新型电池包电源;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走线集中的隐患,进而提高了该新型电池包电源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该第一组插座05可以包括第一高压采样插座03以及第一低压控制插座04。
第一高压采样插座03沿着开口06的竖直方向设置,第一低压控制插座04设置在第一高压采样插座03的下方。
第一高压采样插座03与高压采样电路连接,第一低压控制插座04与低压控制电路连接。第一高压采样插座03和第一低压控制插座04呈竖直并列设置,使得与第一高压采样插座03和第一低压控制插座04对应的插头呈上下走线,一方面能够降低线束的走线长度,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绕线的情况出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该第二组插座15还可以包括第二高压采样插座13和第二低压控制插座14。
第二高压采样插座13沿着槽口08的水平方向设置,第二低压控制插座14设置在第二高压采样插座13的一端。
第二高压采样插座13与高压采样电路连接,第二低压控制插座14与低压控制电路连接。第二高压采样插座13和第二低压控制插座14呈水平并列设置,使得与第二高压采样插座13和第二低压控制插座14对应的插头呈左右走线,一方面能够降低线束的走线长度,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绕线的情况出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对于槽口08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本领域人员所知的多种形式,例如U型、V型等。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示例中,考虑到第二高压采样插座13的插头和第二低压控制插座14的插头走线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该槽口08的截面形状可以如图1和图3所示。具体地,在图1和图3中,该槽口08的截面形状为L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该防护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防尘板。具体地,开口06靠近下壳体02外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一防尘板,用于与第一组插座05配合以实现防尘。在需要将插头插接至第一组插座05时,打开第一防尘板即可,反之,第一防尘板处于常闭的状态,能够防止开口06的内部进入灰尘,以影响外部电路与该新型电池包电源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该防护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防尘板07。具体地,槽口08靠近上壳体01顶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二防尘板07,用于与第二组插座15配合以实现防尘。在需要将插头插接至第二组插座15时,打开第二防尘板07即可,反之,第二防尘板07处于常闭的状态,能够防止槽口08的内部进入灰尘,以影响外部电路与该新型电池包电源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对于卡接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是本领域人员所知的多种形式,例如卡槽和凸块的配合、楔状卡接等,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式,考虑到上壳体01和下壳体02卡接时的稳定性和操作性,该卡接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具体地,在图2中,该卡接组件可以包括卡板09以及卡块10。
卡板09设置在上壳体01的侧壁,且卡板09的一端沿着下壳体02延伸;卡块10设置在下壳体02的侧壁,用于与卡板09配合以实现卡接。
在上壳体01和下壳体02配合卡接的过程中,卡板09靠近对应的卡块10并套设在卡块10的外侧,进而实现对上壳体01和下壳体02的限位固定,操作简单且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对应卡板09的形状可以是本领域人员所知的多种形式,例如V型、O型等。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示例中,考虑到卡板09卡接卡块10的稳定性,该卡板09的具体形状可以如图2所示。具体地,在图2中,该卡板09的开口侧位于靠近上壳体01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防护装置还可以包括多个凹槽11以及多个限位板12。
多个凹槽11开设在下壳体02的顶部;多个限位板12均设置在上壳体01的底部,多个限位板12分别与对应凹槽11配合以实现导向。
在上壳体01在朝向下壳体02移动的过程中,多个限位板12分别进入对应的凹槽11内部,使得卡板09能够朝着对应的卡块10移动并配合卡接,进一步提高了该防护装置安装时的效率,也提高了防护装置安装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型电池包电源系统。具体地,该新型电池包电源系统可以包括电池组、分断模块以及防护装置。具体地,分断模块与电池组连接;该防护装置可以包括下壳体02、上壳体01、卡接组件、第一组插座05以及第二组插座。具体地,该下壳体02还可以包括开口06;该上壳体01还可以包括槽口08。
下壳体02套设在电池组的下方,下壳体02的侧壁开设有开口06;上壳体01与下壳体02相对设置,用于与下壳体02配合以包覆电池组,上壳体01的侧壁开设有槽口08;卡接组件设置在下壳体02和上壳体01之间,用于连接下壳体02和上壳体01;第一组插座05设置在开口06的内部,用于与插头配合连接导通;第二组插座15设置在槽口08的内部,永不与插头配合连接导通。
在需要对新型电池包电源防护时,将上壳体01和下壳体02套设在新型电池包电源的外部,上壳体01和下壳体02相对设置且通过卡接组件连接,进而能够实现对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在需要插接插座时,将插头分别对应插接在第一组插座05和第二组插座15上。由于第一组插座05和第二组插座15分别位于下壳体02和上壳体01上,因此第一组插座05和第二组插座15上的插头相互不影响,进而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的插接安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通过采用将第一组插座05设置在下壳体02上,第二组插座15设置在上壳体01上的方式,使得第一组插座05和第二组插座15分开,且位于不同的区域,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插接插头。同时,第一组插座05上的插头和第二组插座15上的插头的走线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进而降低了插头虚插的风险,提高了该新型电池包电源的可靠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壳体(02),套设在电池组的下方,所述下壳体(02)的侧壁开设有开口(06);
上壳体(01),与所述下壳体(02)相对设置,用于与所述下壳体(02)配合以包覆所述电池组,所述上壳体(01)的侧壁开设有槽口(08);
卡接组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02)和所述上壳体(01)之间,用于连接所述下壳体(02)和所述上壳体(01);
第一组插座(05),设置在所述开口(06)的内部,用于与插头配合连接导通;
第二组插座(15),设置在所述槽口(08)的内部,用于与所述插头配合连接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插座(05)包括:
第一高压采样插座(03),沿着所述开口(06)的竖直方向设置;
第一低压控制插座(04),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压采样插座(0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插座(15)包括:
第二高压采样插座(13),沿着所述槽口(08)的水平方向设置;
第二低压控制插座(14),设置在所述第二高压采样插座(13)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08)的截面形状为L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06)靠近所述下壳体(02)外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一防尘板,用于与所述第一组插座(05)配合以实现防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08)靠近所述上壳体(01)顶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二防尘板(07),用于与所述第二组插座(15)配合以实现防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
卡板(09),所述卡板(09)设置在所述上壳体(01)的侧壁,且所述卡板(09)的一端沿着所述下壳体(02)延伸;
卡块(10),设置在所述下壳体(02)的侧壁,用于与所述卡板(09)配合以实现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09)呈U型,所述卡板(09)的开口侧位于靠近所述上壳体(01)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
多个凹槽(11),开设在所述下壳体(02)的顶部;
多个限位板(12),均设置在所述上壳体(01)的底部,多个所述限位板(12)分别与对应所述凹槽(11)配合以实现导向。
10.一种新型电池包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组;
分断模块,与所述电池组连接;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防护装置。
CN202123381655.2U 2021-12-28 2021-12-28 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 Active CN217306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1655.2U CN217306849U (zh) 2021-12-28 2021-12-28 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1655.2U CN217306849U (zh) 2021-12-28 2021-12-28 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6849U true CN217306849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22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1655.2U Active CN217306849U (zh) 2021-12-28 2021-12-28 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6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03215B1 (ko) 배터리 시스템용 수동 서비스 분리장치
CN109565129A (zh) 电力连接器系统
US9923311B2 (en) Safety system for high current applications
US5324214A (en) Blade type fuse block terminal adapter
JP5919081B2 (ja) 電気接続箱
US5476396A (en) Automotive blade type fuse block terminal adapter
CN110212142B (zh) 电池包用集成化连接器及其保险盒断路器模块
CN217306849U (zh) 新型电池包电源的防护装置及其系统
CN216134025U (zh) 一种并联插座组件
CN107706013A (zh) 手动维护开关
CN101946370A (zh) 可扩展功能的接线板和模块
CN212342903U (zh) 车载插座
CN210779106U (zh) 一种插头保护套、插头结构及电气设备
CN111641091B (zh) 集成连接器、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8548999U (zh) 一种旅行用插座
CN217182571U (zh) 二合一插接结构
CN219394713U (zh) 一种方便更换保险的车用逆变器
CN213184713U (zh) 一种防触电插座组件
CN220066318U (zh) 一种具有保护门的插座
CN210604838U (zh) 一种电气设备安全性能综合测试装置
CN217589782U (zh) 一种高压箱
CN215421211U (zh) 一种应用于标准机箱的线缆引出结构
CN216311388U (zh) 一种重卡车灯主线束
CN219696653U (zh) 电池包及包含其的储能系统
CN219304378U (zh) 一种线缆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