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5938U - 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 - Google Patents

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5938U
CN217305938U CN202123099298.0U CN202123099298U CN217305938U CN 217305938 U CN217305938 U CN 217305938U CN 202123099298 U CN202123099298 U CN 202123099298U CN 217305938 U CN217305938 U CN 217305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undary
groove
wire
power supply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992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成林
刘时城
叶超
李强
熊斌梅
王修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ern Safety &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ern Safety &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ern Safety &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ern Safety &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992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5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5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5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界桩,所述界桩的上端面设置有声光报警器,所述界桩的前端面开设有保护槽,所述保护槽内设置有电源组件和控制主板,所述电源组件和控制主板相连,所述控制主板包括单片机、呼救按钮和通信单元,所述呼救按钮与单片机相连,所述单片机通过通信单元与救援中心相连,所述单片机内存储有界桩自身的信息;所述单片机与声光报警器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所述电源组件与声光报警器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为野外人员提供了紧急救援,也实现了对野外人员进行精准定位。

Description

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界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
背景技术
界桩,作为地界标志的桩子。界桩的外形和尺寸可分为特大纪念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其区别没有严格的量化标准,不仅各条边界采用的尺寸和外观不同,即使在同一条边界中也不一定相同。为保证界桩在实地起到指示界线的作用,其树立位置和形式也不相同,有的位于界线上,有的则位于界线两侧,常见的有单立、同号双立、同号三立、同号四立界桩以及附桩或辅助界桩。
但在现有技术中,界桩所起的指示界限的作用单一,在野外人员迷失方向且无法通过网络对外呼救的情况下,也无法对野外人员进行方向上和求生路线上的指示。
经检索发现,专利号CN214069964U的中国专利于2021年8月27日公开了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电子界桩,包括:设置于界桩上的北斗导航定位模块、北斗电子终端、无线通信基站模块及超视距边防监控模块;北斗导航定位模块与北斗电子终端的定位信号输入端连接;北斗电子终端的定位信号输出端与无线通信基站模块的时间位置信号输入端连接;超视距边防监控模块的摄像头信号输出端与北斗电子终端的监控信号输入端连接;北斗电子终端的监控信号输出端与无线通信基站模块的监控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对界桩进行监控和管理,可为边防巡逻、监控、追踪、设施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和时间基准。
但是该专利并没有与救援中心之间形成信息的交互,野外人员无法发送救援信息到救援中心,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仍然需要对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使野外人员可以通过界桩向救援中心发送呼救信息,以及救援中心派出的救援人员可以在远处就看到野外人员所在界桩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包括界桩,所述界桩的上端面设置有声光报警器,所述界桩的前端面开设有保护槽,所述保护槽内设置有电源组件和控制主板,所述电源组件和控制主板相连,所述控制主板包括单片机、呼救按钮和通信单元,所述呼救按钮与单片机相连,所述单片机通过通信单元与救援中心相连,所述单片机内存储有界桩自身的信息;所述界桩的前端面和与前端面相邻的侧端面上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包括单片机支路线槽、电源组件支路线槽、声光报警器支路线槽和主路线槽,所述单片机与声光报警器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放置在单片机支路线槽、主路线槽和声光报警器支路线槽内;所述电源组件与声光报警器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放置在电源组件支路线槽、主路线槽和声光报警器支路线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野外人员到达界桩时需要救援,则按下控制主板上的呼救按钮,呼救按钮被触发后,单片机将界桩自身的信息以及呼救信息通过通信单元发送至救援中心,同时单片机控制声光报警器启动,发出警报声音和警报灯光,指引救援中心派出的救援人员在即将接近界桩时,可以更精准地定位到需要救援的野外人员的位置,实现了为野外人员提供紧急救援,也实现了救援人员在远处对野外人员进行精准定位。
具体地,界桩自身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界桩的编号信息和界桩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所述通信单元通过卫星信号传输信息。卫星靠电磁波传播信号,卫星信号是由地面卫星上行站,把信号用卫星天线发射到定点在赤道上空的卫星上,经卫星接收转频放大后,再用发射天线按覆盖地区发射下来,供地面卫星接收用户接收。使用卫星通讯有频率高、功率大、距离远、容量大、地面适用性强的优点,通过卫星信号传输信息,不会出现因网络信号不佳而出现信号传输的中断与延迟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控制主板包括位置按钮,所述位置按钮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界桩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单片机通过第三连接线连接,所述线槽包括显示装置支路线槽,所述第三连接线放置在单片机支路线槽、主路线槽和显示装置支路线槽内;所述显示装置与电源组件通过第四连接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线放置在电源组件支路线槽、主路线槽和显示装置支路线槽内。
具体地,当野外人员到达界桩时仅需要获取当前位置,则按下控制主板上的位置按钮,位置按钮被触发后,单片机控制显示装置开启,并控制显示装置上显示地图画面以及当前所在位置的标识,以便于实现为野外人员提供当前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界桩的前端面开设有两条滑轨,两条所述滑轨设置在保护槽的上下两端;所述界桩上安装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
具体地,在界桩上设置有可以滑动的保护板,在没有野外人员经过界桩时,保护板完全覆盖在保护槽外,一方面避免保护槽内的控制主板和电源组件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造成损坏,另一方面还避免了野外的动物随意按下呼救按钮,对救援中心造成困扰,从而为救援中心增加工作量;而有野外人员经过界桩时,野外人员可以轻松地将保护板左右滑动,将控制主板和电源组件暴露在外,以便于野外人员进行按下呼救按钮发送呼救信息等呼救操作。
优选地,所述保护板暴露在外的一侧连接有把手。
具体地,在保护板上设置有把手,以便于野外人员可以轻松滑动保护板,将控制主板和电源组件暴露在野外人员的面前。
优选地,所述保护板暴露在外的一侧设置有二维码,所述二维码与当前界桩的系统相绑定。
具体地,当野外人员到达界桩时手机仍然可以接入网络,可以通过扫描保护板上的二维码,获取界桩的系统网址,进而寻求更进一步的救援帮助。
优选地,所述界桩的前端面设置有指示牌,所述指示牌设置在保护槽的上方。
具体地,所述指示牌上标明有野外呼救及定位功能的界桩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包括保护板的滑动方法、呼救按钮的使用方法及作用、位置按钮的使用方法及作用、声光报警器的作用以及二维码的使用方法及作用等。
优选地,所述界桩的前端面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照明灯。
具体地,所述太阳能照明灯无需铺设线缆、无需交流供电、不产生电费;采用直流供电、光敏控制;具有稳定性好、寿命长、发光效率高,安装维护简便、安全性能高、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可以在黑夜中为野外人员照明,以便于野外人员可以更方便地看到界桩,并使用界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当野外人员到达界桩时需要救援,则按下控制主板上的呼救按钮,呼救按钮被触发后,单片机将界桩自身的信息以及呼救信息通过通信单元发送至救援中心,同时单片机控制声光报警器启动,发出警报声音和警报灯光,指引救援中心派出的救援人员在即将接近界桩时,可以更精准地定位到需要救援的野外人员的位置,实现了为野外人员提供紧急救援,也实现了救援人员在远处对野外人员进行精准定位;
(2)本实用新型使用卫星通讯有频率高、功率大、距离远、容量大、地面适用性强的优点,通过卫星信号传输信息,不会出现因网络信号不佳而出现信号传输的中断与延迟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当野外人员到达界桩时仅需要获取当前位置,则按下控制主板上的位置按钮,位置按钮被触发后,单片机控制显示装置开启,并控制显示装置上显示地图画面以及当前所在位置的标识,以便于实现为野外人员提供当前位置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指示界桩整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板完全覆盖在保护槽外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板示意图。
图中:1、界桩;2、照明灯;3、指示牌;4、保护槽;5、呼救按钮;6、位置按钮;7、显示装置;8、保护板;9、二维码;10、声光报警器;11、滑轨;12、滑块;13、把手;14、控制主板;15、电源组件;111、单片机支路线槽;222、电源组件支路线槽;333、声光报警器支路线槽;444、主路线槽;555、显示装置支路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发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包括界桩1,所述界桩1的上端面设置有声光报警器10,所述界桩1的前端面开设有保护槽4,所述保护槽4内设置有电源组件15和控制主板14,所述电源组件15和控制主板14相连,所述控制主板14包括单片机、呼救按钮5和通信单元,所述呼救按钮5与单片机相连,所述单片机通过通信单元与救援中心相连,所述单片机内存储有界桩1自身的信息;所述界桩1的前端面和与前端面相邻的侧端面上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包括单片机支路线槽111、电源组件支路线槽222、声光报警器支路线槽333和主路线槽444,所述单片机与声光报警器10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放置在单片机支路线槽111、主路线槽444和声光报警器支路线槽内333;所述电源组件15与声光报警器10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放置在电源组件支路线槽222、主路线槽444和声光报警器支路线槽333内。
进一步地,界桩1自身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界桩的编号信息和界桩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单元通过卫星信号传输信息。卫星靠电磁波传播信号,卫星信号是由地面卫星上行站,把信号用卫星天线发射到定点在赤道上空的卫星上,经卫星接收转频放大后,再用发射天线按覆盖地区发射下来,供地面卫星接收用户接收。使用卫星通讯有频率高、功率大、距离远、容量大、地面适用性强的优点,通过卫星信号传输信息,不会出现因网络信号不佳而出现信号传输的中断与延迟的现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主板14包括位置按钮6,所述位置按钮6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界桩1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装置7,所述显示装置7与单片机通过第三连接线连接,所述线槽包括显示装置支路线槽555,所述第三连接线放置在单片机支路线槽111、主路线槽444和显示装置支路线槽555内;所述显示装置7与电源组件15通过第四连接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线放置在电源组件支路线槽222、主路线槽444和显示装置支路线槽555内。
进一步地,当野外人员到达界桩1时仅需要获取当前位置,则按下控制主板14上的位置按钮6,位置按钮6被触发后,单片机控制显示装置7开启,并控制显示装置7上显示地图画面以及当前所在位置的标识,以便于实现为野外人员提供当前位置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界桩1的前端面开设有两条滑轨11,两条所述滑轨11设置在保护槽4的上下两端;所述界桩1上安装有保护板8,所述保护板8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与滑轨11相配合的滑块12。
进一步地,在界桩1上设置有可以滑动的保护板8,在没有野外人员经过界桩1时,保护板8完全覆盖在保护槽4外,一方面避免保护槽4内的控制主板14和电源组件15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造成损坏,另一方面还避免了野外的动物随意按下呼救按钮5,对救援中心造成困扰,从而为救援中心增加工作量;而有野外人员经过界桩1时,野外人员可以轻松地将保护板8左右滑动,将控制主板14和电源组件15暴露在外,以便于野外人员进行按下呼救按钮5发送呼救信息等呼救操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保护板8暴露在外的一侧连接有把手13。
进一步地,在保护板8上设置有把手13,以便于野外人员可以轻松滑动保护板8,将控制主板14和电源组件15暴露在野外人员的面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保护板8暴露在外的一侧设置有二维码9,所述二维码9与当前界桩1的系统相绑定。
进一步地,当野外人员到达界桩1时手机仍然可以接入网络,可以通过扫描保护板8上的二维码9,获取界桩1的系统网址,进而寻求更进一步的救援帮助。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界桩1的前端面设置有指示牌3,所述指示牌3设置在保护槽4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牌3上标明有野外呼救及定位功能的界桩1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包括保护板8的滑动方法、呼救按钮5的使用方法及作用、位置按钮6的使用方法及作用、声光报警器10的作用以及二维码9的使用方法及作用等。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界桩1的前端面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照明灯2。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照明灯2无需铺设线缆、无需交流供电、不产生电费;采用直流供电、光敏控制;具有稳定性好、寿命长、发光效率高,安装维护简便、安全性能高、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可以在黑夜中为野外人员照明,以便于野外人员可以更方便地看到界桩1,并使用界桩1。
工作原理:在没有野外人员经过界桩1时,保护板8完全覆盖在保护槽4外,以便于保护控制主板14和电源组件15,避免控制主板14和电源组件15造成损坏,也避免了野外动物无意按下呼救按钮5,对救援中心造成困扰。
在有需要救援的野外人员经过界桩1时,野外人员可以左右滑动保护板8,将控制主板14和电源组件15暴露,根据指示牌3的内容指引,按下控制主板14上的呼救按钮5后,单片机控制将界桩自身的信息以及呼救信息发送至救援中心,以便于救援中心收到救援信息后,向着发出救援信息的界桩1派出救援人员;单片机还同时控制启动声光报警器10,以便于救援人员可以在远方就看见需要救援的界桩1的精准位置。
当野外人员到达界桩1时仅需要获取当前位置,则滑动保护板8,控制主板14和电源组件15暴露,根据指示牌3的内容指引,按下控制主板14上的位置按钮6,单片机控制显示装置开启,并控制显示装置上显示地图画面以及当前所在位置的标识,以便于实现为野外人员提供当前位置信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

Claims (7)

1.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界桩,所述界桩的上端面设置有声光报警器,所述界桩的前端面开设有保护槽,所述保护槽内设置有电源组件和控制主板,所述电源组件和控制主板相连,所述控制主板包括单片机、呼救按钮和通信单元,所述呼救按钮与单片机相连,所述单片机通过通信单元与救援中心相连,所述单片机内存储有界桩自身的信息;
所述界桩的前端面和与前端面相邻的侧端面上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包括单片机支路线槽、电源组件支路线槽、声光报警器支路线槽和主路线槽,所述单片机与声光报警器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放置在单片机支路线槽、主路线槽和声光报警器支路线槽内;所述电源组件与声光报警器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放置在电源组件支路线槽、主路线槽和声光报警器支路线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包括位置按钮,所述位置按钮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界桩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单片机通过第三连接线连接,所述线槽包括显示装置支路线槽,所述第三连接线放置在单片机支路线槽、主路线槽和显示装置支路线槽内;所述显示装置与电源组件通过第四连接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线放置在电源组件支路线槽、主路线槽和显示装置支路线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界桩的前端面开设有两条滑轨,两条所述滑轨设置在保护槽的上下两端;所述界桩上安装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暴露在外的一侧连接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暴露在外的一侧设置有二维码,所述二维码与当前界桩的系统相绑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界桩的前端面设置有指示牌,所述指示牌设置在保护槽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界桩的前端面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照明灯。
CN202123099298.0U 2021-12-10 2021-12-10 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 Active CN217305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9298.0U CN217305938U (zh) 2021-12-10 2021-12-10 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9298.0U CN217305938U (zh) 2021-12-10 2021-12-10 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5938U true CN217305938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21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99298.0U Active CN217305938U (zh) 2021-12-10 2021-12-10 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5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7188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olar powered access points
CN103369475A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NZ538232A (en) Network of wireless,stand-alone alarm units
CN105069979A (zh) 一种水上救生卫星定位报警方法、终端及救生衣
CN102394010A (zh) 一种gps车载定位终端系统
CN217305938U (zh) 具有野外呼救定位功能的指示界桩
CN204964763U (zh) 基于北斗短报文救生终端系统
CN202919349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定位包
CN108449100B (zh) 海上多波段多制式救生电台及其救生方法
CN204731949U (zh) 一种便携式监控报警装置
CN105827729B (zh) 矿井应急通信与监控系统
CN208241704U (zh) 一种基于蓝牙通信和云技术的实时定位巡更检查系统
US11149926B2 (en) Luminaire control device with universal power supply
CN108632392A (zh) 一种基于蓝牙通信和云技术的实时定位巡更检查系统
CN214540049U (zh) 具备太阳能充电和sos求救的gps定位终端
CN210129033U (zh)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双基站矿用人员精确定位装置
CN210924250U (zh) 一种互动式危险警示器
CN211123284U (zh) 一种输电线路无人机的定位及发声装置
CN112880478A (zh) 防拆卸枪支定位器
CN113447969A (zh) 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定位信标及其管理系统
CN212646999U (zh) 一种无动力设备的定位设备和无动力设备
CN220820940U (zh) 一种带nfc的智能定位工牌
CN210986323U (zh) 多功能应急通讯箱
CN201590823U (zh) 一种便携应急通信中转台
CN216311036U (zh) 一种太阳能rf射频物联网深水抗压防盗集群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