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1397U - 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1397U
CN217301397U CN202220865312.9U CN202220865312U CN217301397U CN 217301397 U CN217301397 U CN 217301397U CN 202220865312 U CN202220865312 U CN 202220865312U CN 217301397 U CN217301397 U CN 217301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engine
connecting piece
silicone oil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653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大伟
李新宇
许雪利
李永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653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1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1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1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包括减振器壳体及设于所述减振器壳体上的散热片,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减振器壳体设有贯通的安装口,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安装口,所述连接件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通风孔,所述减振器工作时气流经由所述通风孔从所述减振器的前端流向所述减振器的后端。本申请的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上设有通风孔,减振器工作时气流可经由通风孔从减振器的前端流向减振器的后端,也就是说,通风孔可使气流穿过减振器的前端到达其后端,形成持续流动的空气流,不仅可带走减振器前端的热量,还可带走减振器后端的热量,因此可有效提升减振器整体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减振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常用的发动机减振器包括橡胶减振器和硅油减振器,其中,硅油减振器的应用较为广泛。通常硅油减振器安装在曲轴的自由端,当发动机工作时,减振器与曲轴同时旋转振动,通过减振器的惯量环的惯量和硅油的阻尼可吸收振动能量,从而可减少轴系的扭振。
目前减振器散热主要依靠减振器壳体单侧或两侧的散热片,减振器前端通常设有风扇可促使空气流动,便于带走热量;然而减振器后端与发动机之间距离较小,散热空间小,散热片无法有效的散热。目前现有技术为改善减振器散热采取的手段为增加散热片的数量或改变散热片的形状,然而该手段仍难以有效改善减振器后端的散热、导致散热效率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及发动机,以至少解决目前的硅油减振器其后端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包括减振器壳体及设于所述减振器壳体上的散热片,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减振器壳体设有贯通的安装口,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安装口,所述连接件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通风孔,所述减振器工作时气流经由所述通风孔从所述减振器的前端流向所述减振器的后端。
本申请的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减振器壳体包括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有所述散热片。
所述连接件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将所述减振器安装至发动机的曲轴。
所述安装部沿所述连接件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
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圈。
所述通风孔与所述安装部交错布置。
所述连接件为法兰盘。
所述散热片包括呈环状的散热本体及设于所述散热本体上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散热本体的径向延伸并呈环状分布。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曲轴,还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壳体及所述连接件同轴安装于所述曲轴,所述减振器的后端与所述发动机本体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还包括风扇,设于所述减振器的前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的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上设有通风孔,减振器工作时气流可经由通风孔从减振器的前端流向减振器的后端,也就是说,通风孔可使气流穿过减振器的前端到达其后端,形成持续流动的空气流,不仅可带走减振器前端的热量,还可带走减振器后端的热量,因此可有效提升减振器整体的散热效果。
2.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减振器壳体包括前端面和后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有散热片;由此,气流流至减振器的前端时,气流可带走位于前端面的散热片的热量,并且当气流流至减振器的后端时,气流可带走位于后端面的散热片的热量,即通过增加散热面积可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
3.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件设有安装部,安装部用于将减振器安装至发动机的曲轴;通过将安装部设于连接件,可避免占用减振器壳体的空间,从而可确保散热片的布设空间,确保散热效果。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安装部沿连接件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通过设置多个安装部且沿连接件的周向间隔布置,可提高减振器与发动机装配的牢固性,并且由于安装部数目增多(相较于一个而言),其单个尺寸可相对减小,而尺寸减小有利于操作从而可降低操作难度。
进一步地,通风孔位于安装部的外圈;一方面,当散热片位于连接件的外圈时,通风孔可更靠近散热片,由此便于气流及时带走散热片的热量;另一方面,通风孔位于外圈的圆周尺寸更大,有利于设置更多的通风孔或增大单个通风孔的截面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通风孔与安装部交错布置;由此可确保连接件的整体的强度,并且可减少热量传递至安装部影响其使用寿命。
4.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件为法兰盘;该连接件结构简单,且加工时,便于在法兰盘上加工通风孔和安装部,工艺简单、成本低。
5.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散热片包括呈环状的散热本体及设于散热本体上的散热翅片,散热翅片沿散热本体的径向延伸并呈环状分布;通过合理布设散热翅片,可增加散热面积,从而可提升散热效率。
6.本申请的发动机,减振器壳体与连接件同轴安装于曲轴,且减振器的后端与发动机本体之间设有间隙;由于本申请的减振器在连接件设有通风孔,该通风孔允许气流持续流至减振器与发动机本体之间的空间,以带走热量,从而确保了减振器后端的可靠散热。
7.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发动机还包括风扇,设于减振器的前端;通过设置风扇,可促进空气流动以使其从减振器的前端流至后端,以形成持续的空气流,便于及时带走减振器前端和后端的热量,可进一步提升减振器整体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减振器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减振器的通风孔的效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减振器壳体,11-散热片,12-连接件,121-通风孔,122-安装部,123-开口,124-螺栓,111-散热本体,112-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包括减振器壳体10及设于所述减振器壳体10上的散热片11,还包括:连接件12,所述减振器壳体10设有贯通的安装口,所述连接件12设于所述安装口,所述连接件12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通风孔121,所述减振器工作时气流经由所述通风孔121从所述减振器的前端流向所述减振器的后端。
由于减振器工作时,曲轴的振动能量被硅油的内摩擦阻尼吸收,振动势能转化为硅油的内能会使硅油温度升高,而硅油温度升高会影响减振器对曲轴的扭振的衰减,因此需要对减振器散热。本申请的减振器设有通风孔121,通风孔121可使气流穿过减振器的前端到达其后端,形成持续流动的空气流,不仅可带走减振器前端的热量,还可带走减振器后端的热量,因此可有效提升减振器整体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如图1或图3所示,本申请的减振器包括减振器壳体10和连接件12,其中,减振器壳体10上设有散热片11,减振器工作产生的热量可传递至散热片11以进行散热;进一步地,连接件12上设有通风孔121,该通风孔121贯通连接件12设置可使位于减振器前端的气流通过以到达减振器后端。优选地,连接件12可设于减振器壳体10的中部位置。减振器壳体10的中部设有贯通的安装口,该安装口能够与连接件12的外形相适配。也就是说,本申请的通风孔121可位于散热片11的圆周内侧,当气流流过通风孔121时,由于减振器旋转存在离心作用,气流可在离心作用下向圆周外侧发散流动,因此可及时带走减振器前端和/或减振器后端的散热片11的热量,如此可提升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关于减振器壳体10与连接件12的关系,两者例如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
散热片11可设于减振器壳体10的单侧或两侧,可根据实际散热需求设置。通风孔121可设置多个,沿连接件12的周向间隔布置。可以理解的是,通风孔121的数目、截面形状或尺寸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减振器还包括其他结构,诸如惯性质量块、硅油等,这些结构可参考相关技术中的硅油减振器的结构,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减振器壳体10包括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有所述散热片11。即本申请的减振器壳体10的两侧均设有散热片11,相较于单侧设置散热片11的方式可增加散热面积,有利于提升散热效率。具体地,气流经由通风孔121从减振器的前端流至减振器的后端的过程中,气流可在离心作用下到达散热片11所在的位置从而及时带走散热片11的热量,由此可对减振器的前端和后端进行散热。
关于散热片11在减振器壳体10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的设置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实际散热需求为准。例如,通常减振器后端散热较差,可在减振器壳体10的后端面设置更多的散热片11以加强散热效果。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12设有安装部122,所述安装部122用于将所述减振器安装至发动机的曲轴。通过将安装部122设于连接件12,可避免占用减振器壳体10的空间,从而可确保散热片11的布设空间,确保散热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安装部122例如为安装孔,具体装配时,可在安装孔内穿设螺栓124以对相关结构进行连接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122还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卡扣结构,可根据减振器与曲轴的安装需求选择。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122沿所述连接件12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在该实施例中,安装部122为安装孔,通过设置多个安装孔可实现多位置螺栓固定,有助于加强装配牢固性。安装孔的数目和尺寸可根据实际的装配需求设置。
在安装部122沿连接件12周向布设的实施方式中,通风孔121与安装部122的布设方式可进一步作如下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121位于所述安装部122的外圈。
如图1或图3所示,通风孔121位于安装部122的圆周外侧,当散热片11位于安装部122的圆周外侧时,通风孔121可更靠近散热片11,以便从通风孔121流过的气流更快到达散热片11的位置从而带走散热片11的热量。并且,通风孔121所在的外圈圆周周长更大,有利于布设更多的通风孔121或改善单个通风孔121的截面尺寸。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121位于所述安装部122的内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121与所述安装部122交错布置。当安装部122为安装孔时,安装部122和通风孔121均贯通连接件12设置,而两者交错布置可确保连接件12整体的强度,从而可确保减振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图1所示,通风孔121与安装部122均设置为八个。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通风孔121与至少部分所述安装部122对应布置。通风孔121的数目与安装部122的数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12为法兰盘。如图1所示,法兰盘设于减振器壳体10的中部,法兰盘的中心设有开口123,以便减振器安装至发动机的曲轴。进一步地,开口123的外圈设有安装部122,多个安装部122沿周向间隔布置,安装部122例如为安装孔,以供螺栓124穿设。进一步地,安装部122的外圈设有通风孔121,多个通风孔121沿周向间隔布置,气流沿通风孔121流动以在减振器的前端和后端形成持续的空气流,从而可带走位于减振器壳体10上的散热片11的热量。进一步地,本申请在加工法兰盘时,可一并加工安装部122和通风孔121,有助于简化加工工序,实用性较强。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片11包括呈环状的散热本体111及设于所述散热本体111上的散热翅片112,所述散热翅片112沿所述散热本体111的径向延伸并呈环状分布。
如图1所示,散热翅片112可沿散热本体111设置一圈或多圈,各圈的散热翅片112的数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散热翅片112可以为条形、弧形或其他形状。散热翅片112可沿减振器的轴向方向向外凸起。关于散热翅片112的结构或设置方式可参考相关技术的内容,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曲轴,还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壳体10及所述连接件12同轴安装于所述曲轴,所述减振器的后端与所述发动机本体之间设有间隙。
本申请的发动机工作时,减振器可吸收振动能量从而可减少轴系的扭振。如图1或图3所示,连接件12设于减振器壳体10的中部,减振器安装时,两者可作为一个结构件进行安装,并同轴安装于曲轴的一端。其中,减振器的后端与发动机本体之间设有间隙,这里减振器的后端是指减振器朝向发动机本体的一端。通常,减振器的后端与发动机本体之间的距离/空间较小,若此空间内空气不流通将严重影响减振器后端的散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减振器设有贯通的通风孔121,通风孔121可使气流穿过减振器的前端到达其后端,形成持续流动的空气流,不仅可带走减振器前端的热量,还可带走减振器后端的热量,如此可改善减振器后端的散热。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发动机还包括风扇,设于所述减振器的前端。通过设置风扇,可促进空气流动以使其从减振器的前端流至后端,以形成持续的空气流,便于及时带走减振器前端和后端的热量,可进一步提升减振器整体的散热效果。
如图3所示,气流沿通风孔121从减振器的前端流向后端,减振器工作时,风扇可吹动气流促使气流穿过通风孔121,从而气流在减振器的前端和后端形成持续的空气流,空气流可及时带走散热片11的热量。优选地,通风孔121位于散热片11的圆周内侧,当气流流过通风孔121时,由于减振器旋转存在离心作用,气流可在离心作用下向圆周外侧发散流动,因此可及时带走减振器前端和/或减振器后端的散热片11的热量,如此可提升散热效率。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包括减振器壳体及设于所述减振器壳体上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件,所述减振器壳体设有贯通的安装口,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安装口,所述连接件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通风孔,所述减振器工作时气流经由所述通风孔从所述减振器的前端流向所述减振器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器壳体包括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有所述散热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将所述减振器安装至发动机的曲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沿所述连接件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孔与所述安装部交错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为法兰盘。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包括呈环状的散热本体及设于所述散热本体上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散热本体的径向延伸并呈环状分布。
9.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曲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壳体及所述连接件同轴安装于所述曲轴,所述减振器的后端与所述发动机本体之间设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风扇,设于所述减振器的前端。
CN202220865312.9U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及发动机 Active CN217301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5312.9U CN217301397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及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5312.9U CN217301397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及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1397U true CN217301397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37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65312.9U Active CN217301397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1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95635B (zh) 扭转减震器及发动机组件
CN217301397U (zh) 一种发动机硅油扭转减振器及发动机
CN209943481U (zh) 一种散热性能较好的减速机
CN216733879U (zh) 组装式电机悬置及汽车
CN206086878U (zh) 副车架衬套、后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6142937U (zh) 风扇及电子装置
CN106884891B (zh) 一种大扭角的减振器
CN214480020U (zh) 一种基于智能化电子机械设备专用马达
CN214197104U (zh) 集成径向双减振器的飞轮减振器
CN215980590U (zh) 一种减振器径向流散热装置
CN218235983U (zh) 散热飞轮总成
CN113206572A (zh) 一种轮毂电机用制动系统
CN221096969U (zh) 一种轴流风机的导流罩及其应用的轴流风机
CN216981622U (zh) 轻量化外转子电机和无人机
CN213043522U (zh) 一种立式电机散热减震外壳
CN217558900U (zh) 带嵌合式惯性轮的硅油减振器
CN111810544A (zh) 导热片、轴承复合支撑散热结构以及真空泵
JPH0590000U (ja) ダンパ装置
CN110630687A (zh) 一种环槽式风冷硅油减振器
CN221417931U (zh) 车辆前端模块及车辆
CN214647299U (zh) 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
CN115539570A (zh) 散热飞轮总成
CN210600022U (zh) 环槽式风冷硅油减振器
CN216761346U (zh) 一种散热轮毂
CN219437441U (zh) 一种无线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