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99248U - 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99248U CN217299248U CN202123250407.4U CN202123250407U CN217299248U CN 217299248 U CN217299248 U CN 217299248U CN 202123250407 U CN202123250407 U CN 202123250407U CN 217299248 U CN217299248 U CN 2172992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nwater
- diversion
- well
- pipe
- init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分流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包括初期雨水池、分流井和与分流井连接的雨水管、进水渠、出水渠,雨水管的一端与分流井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初期雨水池相连;雨水管上设有用于控制流经雨水管的雨水量的控制阀;分流井内铺设有细石混凝土垫层,细石混凝土垫层的高度为20毫米-50毫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雨水管、进水渠、出水渠,降雨时雨水沿着进水渠进入到分流井,再通过底部的雨水管进入到初期雨水池;通过设置控制阀,可以控制进入初期雨水池的雨水量;初期雨水收集完毕后,关闭控制阀,后期雨水通过出水渠外排。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控制过程简单,经济适用性高,可规模化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分流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雨水径流带来的面源污染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把握雨水径流存在污染物初期冲刷的规律,控制初期雨水成为雨水利用系统和城市径流污染的一项主要举措。我国目前使用的雨水明渠分流收集系统中,需要在明渠中设置两个闸板阀,分别是第一闸板阀和第二闸板阀。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在降雨初期,开启第一闸板阀并关闭第二闸板阀,明渠中的雨水流入初期雨水池;完成初期雨水的收集后,关闭第一闸板阀并开启第二闸板阀,完成后期雨水外排。但在该操作过程中,若闸板阀采用手动阀时,该方法存在着工作人员使用极不方便,对工作人员要求高,难以适应突发降雨情形等缺点;若闸板阀采用自动阀时,该方法存在控制过程复杂,使用管理成本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操作控制雨水分流切换的雨水分流收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其包括:
初期雨水池、分流井和设在所述分流井上的至少一个雨水管、至少一个进水渠、至少一个出水渠,所述雨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分流井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初期雨水池相连;
所述雨水管上设有用于控制流经所述雨水管的雨水量的控制阀;
所述分流井内铺设有细石混凝土垫层,所述细石混凝土垫层的高度为20毫米-50毫米。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雨水管上还设有阀门井,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阀门井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混凝土盖板,所述分流井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混凝土盖板盖设于所述开口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刚性套管,所述刚性套管设于所述分流井的底部并与所述雨水管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渠设于所述分流井的一侧并与所述雨水管相对设置,所述进水渠与所述出水渠、雨水管均位于不同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雨水管的直径为200毫米-500毫米。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雨水管的高度比所述分流井本体内底部高5厘米-8厘米。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渠的渠底深度比所述进水渠的渠底深度深0.2米-0.5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至少一个雨水管、至少一个进水渠、至少一个出水渠,雨水管的一端与分流井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初期雨水池相连,降雨时雨水沿着进水渠或出水渠进入到分流井,再通过底部的雨水管进入到初期雨水池;通过设置控制阀,可以控制进入初期雨水池的雨水量;通过设置细石混凝土垫层,将分流井内的雨水更好地引流到雨水管中,同时增强分流井底部应对雨水冲刷的能力。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控制过程简单,经济适用性高,可规模化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雨水分流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雨水分流收集系统的A-A剖面图。
图中,1、分流井;2、雨水管;3、进水渠;4、出水渠;5、控制阀;6、细石混凝土垫层;7、阀门井;8、混凝土盖板;9、刚性套管;10、雨水篦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其包括初期雨水池、分流井1和设在所述分流井1上的至少一个雨水管2、至少一个进水渠3、至少一个出水渠4,所述雨水管2的一端与所述分流井1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初期雨水池相连;
所述雨水管2上设有用于控制流经所述雨水管2的雨水量的控制阀5;
所述分流井1内铺设有细石混凝土垫层6,所述细石混凝土垫层6的高度为20毫米-50毫米。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至少一个雨水管2、至少一个进水渠3、至少一个出水渠4,雨水管2的一端与分流井1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初期雨水池相连,降雨时雨水沿着进水渠3进入到分流井1,再通过底部的雨水管2进入到初期雨水池;通过设置控制阀5,可以控制进入初期雨水池的雨水量;初期雨水收集完毕后,关闭控制阀5,后期雨水通过出水渠4外排;通过设置细石混凝土垫层6,优选的,细石混凝土垫层6的截面上呈中间低两端高的弧形状,可以更好地将分流井内的水引流到雨水管2中,同时增强分流井底部应对雨水冲刷的能力;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控制过程简单,经济适用性高,可规模化推广。
在另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雨水管2上还设有阀门井7,所述控制阀5设于所述阀门井7内。优选的,所述控制阀5为电动蝶阀。设置阀门井7可以保护雨水管2上的控制阀5,同时,方便控制阀5的操作和检修作业。
在另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雨水分流收集系统还包括混凝土盖板8,所述分流井1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混凝土盖板8盖设于所述开口上。进一步的,还包括刚性套管9,所述刚性套管9套设于所述雨水管2的一端并与所述分流井1的底部连接。在分流井1上设置混凝土盖板,可以防止落叶等不能流经雨水管2的东西落入分流井1中,避免造成雨水管2的堵塞;在雨水管2与分流井1之间设置刚性套管9可以避免水从分流井1的侧壁流出,保证雨水分流收集系统使用的可靠性。
所述出水渠4设于所述分流井1的一侧并与所述雨水管2相对设置,所述进水渠3与所述出水渠4、雨水管2均位于不同侧。进一步的,所述雨水管2的高度比所述分流井1本体内底部高5厘米-8厘米。具体的,所述雨水管2的直径为200毫米-500毫米。
优选的,进水渠3和出水渠4的表面设有雨水篦子10,雨水篦子10的外形美观,可以对径流雨水起引流的作用,同时,可以阻挡落叶或垃圾等东西进入分流井1。
设置雨水管2的高度比分流井1本体内底部高可以避免工作时,分流井内底部随径流雨水进入分流井的碎石残渣进入雨水管2造成堵塞,也有利于对雨水管2上的控制阀5进行保护。
再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渠4的深度比所述进水渠3的深度深0.2米-0.5米。设置出水渠4的深度比进水渠3的深度深可以保证在降雨后期,初期雨水收集完成的时候,中后期的净雨水可以沿着出水渠4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发生降雨时,初期雨水通过进水渠3进入分流井1中;接着,初期雨水通过分流井1底部的雨水管2进入初期雨水池,此时控制阀5为开启状态;当初期雨水池的水位到达设计水位时,控制阀5关闭;当降雨持续,分流井1收集的中后期净雨水将通过出水渠4排出;当降雨结束后,打开控制阀5,积留在分流井1内的部分雨水通过雨水管2进入到初期雨水池中。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其通过设置至少一个雨水管、至少一个进水渠、至少一个出水渠,雨水管的一端与分流井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初期雨水池相连,降雨时雨水沿着进水渠或出水渠进入到分流井,再通过底部的雨水管进入到初期雨水池;
通过设置控制阀,可以控制进入初期雨水池的雨水量;通过设置细石混凝土垫层,将分流井内的雨水更好地引流到雨水管中,优选的,细石混凝土垫层的界面上呈中间底两端高的弧形状,可以更好地将分流井内的水引流到雨水管中,同时增强分流井底部抵御雨水冲刷的能力;
通过设置雨水管的高度比分流井本体内底部高可以避免工作时雨水管的堵塞,也有利于对雨水管上的控制阀进行保护。设置出水渠的深度比进水渠的深度深可以保证在降雨后期,中后期的净雨水可以沿着出水渠流出。
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控制过程简单,经济适用性高,可规模化推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期雨水池、分流井和设在所述分流井上的至少一个雨水管、至少一个进水渠、至少一个出水渠,所述雨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分流井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初期雨水池相连;
所述雨水管上设有用于控制流经所述雨水管的雨水量的控制阀;
所述分流井内铺设有细石混凝土垫层,所述细石混凝土垫层的高度为20毫米-5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分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上还设有阀门井,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阀门井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分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土盖板,所述分流井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混凝土盖板设于所述开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分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刚性套管,所述刚性套管套设于所述雨水管的一端并与所述分流井的底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水分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渠设于所述分流井的一侧并与所述雨水管相对设置,所述进水渠与所述出水渠、雨水管均位于不同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分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的直径为200毫米-50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分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的高度比所述分流井本体内底部高5厘米-8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分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渠的渠底深度比所述进水渠的渠底深度深0.2米-0.5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50407.4U CN217299248U (zh) | 2021-12-21 | 2021-12-21 | 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50407.4U CN217299248U (zh) | 2021-12-21 | 2021-12-21 | 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99248U true CN217299248U (zh) | 2022-08-26 |
Family
ID=82920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50407.4U Active CN217299248U (zh) | 2021-12-21 | 2021-12-21 | 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99248U (zh) |
-
2021
- 2021-12-21 CN CN202123250407.4U patent/CN21729924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04247B (zh) | 具有初期雨水弃流功能的混合流非下凹生物滞留池 | |
CN206360068U (zh) | 一种雨水弃流过滤收集池 | |
CN204570904U (zh) | 翻板式污水截流井 | |
CN205314224U (zh) |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 | |
CN102635157A (zh) | 一种虹吸式雨水排放与回收系统 | |
CN112012306B (zh) | 居民小区的污水截流井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334416U (zh) | 多功能截污装置 | |
CN207003629U (zh) | 一种污水处理分流井 | |
CN105386508B (zh) |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 | |
CN111851691B (zh) | 海绵城市市政雨水调蓄分流系统 | |
CN207944527U (zh) | 雨水收集系统 | |
CN205530640U (zh) | 雨污分流井 | |
CN104763037A (zh) | 初期雨水弃流雨水口 | |
CN217299248U (zh) | 一种雨水分流收集系统 | |
CN209854868U (zh) | 一种包括初雨管的截污调蓄系统 | |
CN114809187B (zh) | 屋面雨水分级处理利用设备和方法 | |
CN205637031U (zh) | 一种分片截流在线处理排放系统 | |
CN212358883U (zh) | 一种绿色屋顶 | |
CN209686557U (zh) | 一种具有拦渣功能的截流井 | |
CN205153093U (zh) | 一种防管道堵塞井盖 | |
CN212957299U (zh) | 一种建筑落水管的分流结构 | |
CN210031499U (zh) |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 |
CN208650223U (zh) | 一种lid式雨水沟渠 | |
CN205637088U (zh) | 一种城市街道雨水收集及精准弃流系统 | |
CN206769008U (zh) | 防臭气易清掏型雨水口内置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