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6508B -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6508B
CN105386508B CN201510932597.8A CN201510932597A CN105386508B CN 105386508 B CN105386508 B CN 105386508B CN 201510932597 A CN201510932597 A CN 201510932597A CN 105386508 B CN105386508 B CN 105386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rainwater
room
abandoned stream
ball fl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325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6508A (zh
Inventor
刘福光
余小明
赵煜灵
刘乐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5109325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65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6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6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6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6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ewag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oat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在壳体内设有格栅井、导流室、雨水收集室、浮球井室和弃流井,格栅井侧壁上设有雨水进口,雨水收集室侧壁上设有雨水出口,在导流室中设有导流槽,格栅井通过进水孔与导流槽相通,进水孔上设有格栅,导流槽的外侧设有一对导流堰,一导流堰低端设有雨水收集室,另一导流堰低端设有浮球井室,弃流井中设有回流平台,回流平台中设有弃流室,弃流室于其上表面形成开口,开口对接一筒状筛网,筛网通过弃流管与导流槽连通,弃流井与浮球井室通过回流过水孔相通,回流过水孔处于回流平台的上方,浮球井室内设有浮球水力控制机构。本发明可实现全水力控制启闭、自动复位,完成降雨初期雨水的弃流、降雨中后期雨水的收集。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主推节水绿色设计,雨水回收技术广泛应用于南方地区。在雨水回收过程中,如何去除初期雨水径流所挟带的管网的树叶、泥土、油垢等杂质成为该技术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
解决上述难题的现有措施是雨水弃流处理井。但是,一般的雨水弃流处理井较难实现水力自动控制,虽然,有些雨水弃流处理井可以实现水力自动控制,但在其运行过程中,实现水力控制的部件易于产生各种故障,使整个雨水弃流处理井动作失灵。
中国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200910191015.X)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一个与雨水收集管道连通的容置体,在容置体内部设有弃流隔断,弃流隔断将容置体内部分成两个空间,一个空间为弃流前室,另一空间的中部横向设有多功能隔板,多功能隔板下方为弃流后室,多功能隔板上方为并列的汇水室和分流导流室,汇水室和分流导流室之间靠分流溢流堰使其下部隔开;其中,汇水室外侧壁开孔设置雨水进水管,汇水室内与雨水进水管对应处设有格栅槽,格栅槽内设有格栅;弃流隔断上方设有连通汇水室和弃流前室的弃流通水管和对应的水流控制机构,弃流隔断下方设有连通弃流前室和弃流后室的弃流室通水孔;分流导流室上连接有清洁雨水出水管;弃流通水管底面高度位于多功能隔板上表面高度和分流溢流堰堰口底高度之间。其工作过程是:雨水进水管→格栅井→汇水室,然后初雨水通过弃流通水管进入弃流前室,弃流前、后室差不多满时,弃流通水管被水流控制机构关闭,弃流前、后室的水在停雨后被延时自动排空机构开启放空管放空。
上述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⑴雨水弃流的关键是弃掉初期雨水,初期雨水经过上述装置的格栅后还有泥土等诸多杂质,而初期雨水先进入延时控制室,初期雨水挟带的泥土一方面容易堵塞延时放空管道,造成弃流系统复位失败,另一方面延时控制室内泥土长期堆 置,会造成浮球阀失效。
⑵上述装置采用浮球阀、绳子、滑轮联动控制,这些部件长期浸泡在水里,容易造成滑轮失灵导致整个系统失效。
⑶上述装置的初期雨水全部积压在弃流前室,待雨停止,延时控制室水位降低后,雨水才能够排弃,造成初期雨水的泥土等杂质长时间在前室内积压,容易使浮球控制机制和水流控制机构失效。
⑷上述装置在系统需要检修或失效时,缺乏应有的辅助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全自动水力有效控制的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能够去除初期雨水所包含的树叶、泥土等残渣,便于雨水收集调蓄的后期处理,可广泛应用于雨水收集调蓄等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设有格栅井、导流室、雨水收集室、浮球井室和弃流井,所述格栅井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雨水收集系统的雨水进口,所述雨水收集室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雨水原水池的雨水出口,所述导流室中设有导流槽,所述格栅井通过进水孔与导流槽相通,在所述进水孔上设有遮挡住进水孔的格栅,在所述导流槽的外侧设有一对上表面自导流槽的槽壁向下倾斜且相隔的导流堰,其中一个导流堰的低端设有雨水收集室,另一个导流堰的低端设有浮球井室,在所述弃流井中设有回流平台,且回流平台的周缘与弃流井的井壁相连,所述回流平台中设有弃流室,所述弃流室于回流平台的上表面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对接一筒状的筛网,所述筛网通过穿过弃流井侧壁的弃流管与导流槽连通,弃流管位于导流室中的管口作为弃流口,所述弃流井与浮球井室通过回流过水孔相通,且所述回流过水孔处于回流平台的上方,在所述浮球井室内设有用于在降雨初期开启弃流口并在降雨中后期关闭弃流口的浮球水力控制机构,以便在降雨初期,雨水由格栅井滤除杂质,经过导流槽从开启的弃流口沿筛网圆周切线方向呈旋流状流入筛网直至流到弃流室中输送至市政管网,随着雨量逐渐增大,部分雨水穿过筛网流至回流平台上,并通过回流过水孔流到浮球井室中,随着浮球井室中的水位逐步升高,所述浮球水力控制机构控制关闭弃流口,一部分雨水漫过导流堰流至雨水收集室中,另一部分雨水则漫过导流堰流至浮球井室中以保持其水位而使弃流口继续处于关闭状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在降雨初期,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2mm厚降雨)进入格栅井,通过格栅滤除树叶等杂质,经过进水孔进入导流室,雨水经导流槽汇集到弃流管并沿筛网的切线方向流入筛网。由于在降雨初期,筛网表面干燥,因此在水的表面张力和筛网坡度作用下,雨水在筛网表面以旋转的状态流向弃流室中,随着降雨延续,筛网表面不断被浸润,水在湿润的筛网表面上的张力作用将大大减少,中后期的部分雨水就会穿过筛网汇集到回流平台,回流平台上的雨水通过回流过水孔流向浮球井室,随着浮球井室的水位升高,浮球水力控制装置控制关闭弃流口,导流室的水位升高,最终一部分雨水漫过导流堰进入雨水收集室,与此同时,另一部分雨水流向浮球井室补充,以确保弃流口持续处于关闭状态。
本发明通过格栅能够去除初期雨水中的树叶、泥土等残渣,相对洁净的雨水通过回流筛网进入浮球井室,浮球水力控制机构不易失效,且可实现全水力控制启闭、自动复位,实现降雨初期雨水的弃流,降雨中后期雨水的收集,便于雨水收集调蓄的后期处理,可广泛应用于雨水收集调蓄等领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推荐方式,所述雨水收集室和浮球井室并列排置且具有共用侧壁,该共用侧壁延伸以分隔该对导流堰,所述导流堰的高端高于导流槽的槽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还包括控制井,所述控制井位于弃流井的旁侧,所述控制井由一根排水管穿过,排水管的一端伸至弃流井的弃流室中,另一端伸出控制井外连接市政管网,所述控制井内设有手动控制阀和电动控制阀,所述电动控制阀连接外部的用于测量雨量的雨量传感器,手动控制阀和电动控制阀均设置在一旁通管上,所述旁通管的两端连接在排水管位于控制室的管段上。
本发明设置控制井主要是考虑了浮球水力控制装置失灵的情况,控制室采取两种应急控制方式,其一是手动控制方式,当浮球水力控制装置失灵时,可由人工关闭控制室的手动控制阀以确保雨水收集;其二是电动控制方式,控制室的电动控制阀与室外的雨量传感器联动,当降雨厚度达2mm时,关闭排水管,雨水通过导流堰进入雨水收集室。以上两种控制方式可以确保浮球水力控制装置失灵时,降雨中后期的雨水不会被排走,同时若是长期绵绵细雨的天气,浮球水力控制装置难以确保发挥作用,此时,可在降雨初期过后,直接关闭电动控制阀或手动控制阀来实现雨水收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浮球水力控制装置浮球、杠杆、具有 弧形滑槽的固定板、滑动支座、铰支座和闸板,所述杠杆为一向上拱起的弯折杆,所述浮球和闸板分别位于杠杆的两个杆端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弃流井的外侧壁上且靠近浮球,所述滑动支座固定在杠杆上且伸入滑槽中与之滑动配合,所述铰支座固定在杠杆上并铰接在弃流井的外侧壁上,所述铰支座靠近所述弃流口,在降雨中后期,浮球井室中的水位上升而使浮球上浮,带动杠杆以铰支座为转动中心转动,同时滑动支座沿着滑槽滑动,使闸板遮挡住弃流口以关闭弃流口,反之亦然。滑槽和滑动支座滑动配合,可比较精确地关闭弃流口,不容易造成失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还包括延时放空管,所述延时放空管的一端位于浮球井室的底部中,另一端穿过弃流井和浮球井室的共同侧壁伸至弃流井的弃流室中。延时放空管可采用小口径管道(DN20左右),当降雨停止时,大约15分钟后浮球井室中的雨水由延时放空管排干,可阻止降雨中后期的雨水通过延时放空管过量排出,以免浪费雨水原水收集。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还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位于浮球井室的底部中,另一端穿过弃流井和浮球井室的共同侧壁伸至弃流井的弃流室中,在所述排污管伸至弃流室的管段上设有排污阀。暴雨结束或隔时间段检查浮球井室中残渣的情况,开启排污管,用水冲洗浮球井室并将污水排至弃流井中。
本发明还可以做以下改进,在所述回流过水孔位于浮球井室的开孔上设有防倒流拍门,所述防倒流拍门的上端铰接在开孔的上口沿上以避免雨水倒流回弃流井。可以确保雨水水流只单向从弃流井向浮球井室流动,防止雨水倒流回弃流井,确保初雨弃流控制顺利进行,不至于后期雨水通过过水孔流失,做到最大限度的雨水收集。
本发明在所述浮球井室和雨水收集室之间的共同侧壁下部设有过水孔,以便在降雨中后期将浮球井室中的雨水通过过水孔排至雨水收集室。中后期的浮球井室雨水通过过水孔排至雨水收集室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回流平台朝向回流过水孔倾斜。
本发明所述格栅井的底部、导流槽、导流堰、回流平台、雨水收集室的底部和浮球井室的底部均是由成型结构构筑而成,其中,格栅井的底面是在成型结构的上表面上设置凹槽,凹槽的槽底面低于所述雨水进口,所述格栅至少为一个且均位于格栅井中,位于格栅的上方设有一空腔,该空腔的底面设有卡口,所述格栅的上端卡于该卡口中,格栅的下端卡于成型结构上表面所设的卡槽中,在所述空 腔的顶部和所述格栅井的顶部分别设有检修井盖;雨水收集室的底面与雨水出口的底边平齐,并低于导流堰的低端,所述浮球井室的底面与延时放空管、排污管的底边相平齐;所述雨水收集室和导流室的顶部设有一个共用的检修井盖;所述浮球井室、弃流井室和控制室的顶部分别设有检修井盖。格栅井的底面低于雨水进口,方便将杂质储存在凹槽中,格栅井室与格栅均单独设置检修井盖以方便检修。
本发明所述成型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不锈钢钢板和玻璃钢板构筑而成;所述排水管位于旁通管两端之间的管段上设有检修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
⑴本发明通过格栅能够去除初期雨水中的树叶、泥土等残渣,初期雨水进入弃流室,相对洁净的雨水穿过筛网进入浮球井室,在浮球井室水位达到预定水位后,关闭弃流排水口,雨水进入回收室。本发明的浮球水力控制机构不易失效,且可实现全水力控制启闭、自动复位,可有效实现降雨初期雨水的弃流和降雨中后期雨水的收集,便于雨水收集调蓄的后期处理。
⑵本发明的手动控制方式和电控控制方式可以确保浮球水力控制装置失灵时,降雨中后期的雨水不会被排走,同时若是长期绵绵细雨的天气,浮球水力控制装置难以确保发挥作用,此时,可在降雨初期过后,直接关闭电动控制阀或手动控制阀来实现雨水收集。
⑶本发明浮球水力控制机构中滑槽和滑动支座滑动配合,可比较精确地关闭弃流口,不容易造成失误。
⑷本发明的延时放空管可将浮球井室中的雨水排干,能够阻止降雨中后期的雨水通过延时放空管过量排出,以免浪费雨水原水收集。
⑸暴雨结束或隔时间段检查浮球井室中残渣的情况,开启本发明的排污管,用水清洗浮球井室并将污水排至弃流井中。
⑹本发明的防导流拍门可以确保雨水水流只单向从弃流井向浮球井室流动,防止雨水倒流回弃流井,确保初雨弃流控制顺利进行,不至于后期雨水通过过水孔流失,做到最大限度的雨水收集。
⑺本发明的过水孔可将中后期的浮球井室雨水排至雨水收集室中。
⑻回流平台朝向回流过水孔倾斜,有利于雨水尽可能多地流入回流过水孔,促使雨水浮球水力控制机构较快的发挥作用。
⑼格栅井的底面低于雨水进口,方便将杂质储存在凹槽中,格栅井室与格栅均 单独设置检修井盖以方便检修。
⑽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雨水收集调蓄等领域。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横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1中1-1剖面图;
图4是沿图1中2-2剖面图;
图5是沿图1中A-A剖面图;
图6是沿图1中B-B剖面图;
图7是沿图1中C-C剖面图;
图8是防倒流拍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浮球水力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格栅井、2-格栅、3-进水孔、4-导流室、5-导流槽、6-弃流管、7-弃流井、8-筛网、9-控制井、10-检修蝶阀、11-手动控制阀、12-电动控制阀、13-回流平台、14-防倒流拍门、15-浮球井室、16-第一导流堰、17-浮球水力控制装置、18-第二导流堰、19-雨水收集室、20-过水孔、21-延时放空管、22-排污管、23-井室盖板、24-格栅盖板、25-钢筋混凝土、26-合页、27-壳体、28-回流过水孔、29-杠杆、30-浮球、31-滑动支座、32-滑槽、33-铰支座、34-闸板、35-螺丝、36-固定板、37-雨水进口、38-雨水出口、39-排水管、40-弃流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包括壳体27,在壳体27内设有格栅井1、导流室4、雨水收集室19、浮球井室15、弃流井7和控制井9六个井室,所有井室内的材料均可由钢筋混凝土、不锈钢钢板和玻璃钢板等构筑而成。在格栅井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雨水收集系统的雨水进口37,在雨水收集室19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雨水原水池的雨水出口38,在导流室4中设有导流槽5,格栅井1通过进水孔3与导流槽5连通,在进水孔3上设有遮挡住进水孔3的不锈钢的格栅2,在导流槽5的外侧设有一对上表面自导流槽5的槽壁向下倾斜且相隔的导流堰,即第一导流堰18和第二导流堰16,第一导流堰18的 低端设有雨水收集室19,第二导流堰16的低端设有浮球井室15,第一、第二导流堰的高端高于导流槽的槽壁。雨水收集室19和浮球井室15并列排布且由共同侧壁分隔,共同侧壁延伸以分隔该对导流堰,弃流井7中设有回流平台13,回流平台13的周缘与井壁相连,回流平台13中设有弃流室40,弃流室40于回流平台13的上表面形成开口,开口对接一筒状的不锈钢的筛网8,筛网8通过穿过弃流井7侧壁的弃流管6与导流槽5连通,弃流管6位于导流室4中的管口作为弃流口,弃流井7与浮球井室15通过回流过水孔28相通,且回流过水孔28处于回流平台13的上方,回流平台13朝向回流过水孔28倾斜。在浮球井室15内设有用于在降雨初期开启弃流口并在降雨中后期关闭弃流口的浮球水力控制机构,以便在降雨初期,雨水由格栅井1滤除杂质,经过导流槽5从开启的弃流口沿筛网8圆周切线方向呈旋流状流入筛网8直至流到弃流室40中输送至市政管网,随着雨量逐渐增大,部分雨水穿过筛网8流至回流平台13上,并通过回流过水孔28流到浮球井室15中,随着浮球井室15中的水位逐步升高,浮球水力控制机构控制关闭弃流口,一部分雨水漫过第一导流堰18流至雨水收集室19中,另一部分雨水则漫过第二导流堰16流至浮球井室15中以保持其水位而使弃流口继续处于关闭状态。
控制井9位于弃流井7的旁侧,控制井9由一根排水管39穿过,排水管39的一端伸至弃流井7的弃流室40中,另一端伸出控制井9外连接市政管网,控制井9内设有手动控制阀11和电动控制阀12,电动控制阀12连接外部的雨量传感器,手动控制阀11和电动控制阀12均设置在一旁通管上,旁通管的两端连接在排水管39位于控制井中的管段上,排水管39位于旁通管两端之间的管段上设有检修阀门10。
在本实施例中,浮球水力控制装置包括浮球30、杠杆29、具有弧形滑槽32的固定板36、滑动支座31、铰支座33和不锈钢的闸板34,杠杆29为一向上拱起的弯折杆,杠杆29是不锈钢管,浮球30和闸板34分别位于杠杆29的两个杆端上,固定板36设置在弃流井7的外侧壁上且靠近浮球30,滑动支座31固定在杠杆29上且伸入滑槽32中与之滑动配合,铰支座33固定在杠杆29上并铰接在弃流井7的外侧壁上,铰支座33靠近弃流口,在降雨中后期,浮球井室中的水位上升而使浮球上浮,带动杠杆以铰支座为转动中心转动,同时滑动支座沿着滑槽滑动,使闸板遮挡住弃流口以关闭弃流口,反之亦然。滑槽和滑动支座滑动配合,其中滑动支座与铰支座均采用滚动轴承加工而成,可比较精确地关闭弃流口,不 容易造成失误。
还包括延时放空管21,延时放空管21的一端位于浮球井室15的底部中,另一端穿过弃流井7和浮球井室15的共同侧壁伸至弃流井7的弃流室40中。延时放空管可采用小口径管道(DN20左右),当降雨停止时,大约15分钟后浮球井室中的雨水由延时放空管排干,可阻止降雨中后期的雨水通过延时放空管过量排出,以免浪费雨水原水收集。还包括排污管22,排污管22的一端位于浮球井室15的底部中,另一端穿过弃流井7和浮球井室15的共同侧壁伸至弃流井7的弃流室40中,在排污管22伸至弃流室40的管段上设有排污阀。暴雨结束或隔时间段检查浮球井室中残渣的情况,开启排污管,用水冲洗浮球井室并将污水排至弃流井中。参见图8,在回流过水孔28位于浮球井室15的开孔上设有防倒流拍门14,防倒流拍门14的上端通过合页26铰接在开孔的上口沿上以避免雨水倒流回弃流井7。可以确保雨水水流只单向从弃流井向浮球井室流动,防止雨水倒流回弃流井,确保初雨弃流控制顺利进行,不至于后期雨水通过过水孔流失,做到最大限度的雨水收集。
还包括过水孔20,参见图1、图6及图7,过水孔20设置在浮球井室15和雨水收集室4之间共用侧壁的下部上,中后期的浮球井室雨水通过过水孔20排至雨水收集室4中。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在降雨初期,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2mm厚降雨)进入格栅井,通过格栅滤除树叶等杂质,经过进水孔进入导流室,雨水经导流槽汇集到弃流管并沿筛网的切线方向流入筛网。由于在降雨初期,筛网表面干燥,因此在水的表面张力和筛网坡度作用下,雨水在筛网表面以旋转的状态流向弃流室中,随着降雨延续,筛网表面不断被浸润,水在湿润的筛网表面上的张力作用将大大减少,中后期的部分雨水就会穿过筛网汇集到回流平台,回流平台上的雨水通过回流过水孔流向浮球井室,随着浮球井室的水位升高,浮球水力控制装置控制关闭弃流口,导流室的水位升高,最终一部分雨水漫过导流堰进入雨水收集室,与此同时,另一部分雨水流向浮球井室补充,以确保弃流口继续处于关闭状态。
所有初期雨水径流水流依次经过:格栅井→导流槽→弃流井→控制井→市政管网;当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约2mm),通过浮球水力控制机构关闭弃流管,雨水流经方向改为:格栅井→导流槽→第一导流堰→雨水收集室。
当降雨停止时,大约13分钟后浮球井室中的雨水由延时放空管排干,闸板打 开迎接下一场降雨的来临,初雨来临时可以将上次残留在筛网上的树叶等滤出物冲入雨水管道中,自行清洁。筛网可确保水流沿不锈钢筛网做旋流运动,确保弃流口没关闭前,中前期雨水大部分经筛网过回流平台进浮球井室,可让浮球尽快工作,使得初雨弃流过程尽快结束。
控制井的设置主要是考虑了浮球水力控制装置失灵的情况,控制室采取两种应急控制方式,其一是手动控制方式,当浮球水力控制装置失灵时,可由人工关闭控制室的手动控制阀以确保雨水收集;其二是电动控制方式,控制室的电动控制阀与室外的雨量传感器联动,当降雨厚度达2mm时,关闭排水管,雨水通过导流堰进入雨水收集室。以上两种控制方式可以确保浮球水力控制装置失灵时,降雨中后期的雨水不会被排走,同时若是长期绵绵细雨的天气,浮球水力控制装置难以确保发挥作用,此时,可在降雨初期过后,直接关闭电动控制阀或手动控制阀来实现雨水收集。
格栅井的底部、导流槽、导流堰、回流平台、雨水收集室的底部和浮球井室的底部均是由成型结构构筑而成,其中,格栅井的底面是在成型结构的上表面上设置凹槽,凹槽的槽底面低于雨水进口,格栅井的底面低于雨水进口,方便将杂质储存在凹槽中,格栅至少为一个且均位于格栅井中,位于格栅的上方设有一空腔,该空腔的底面设有卡口,格栅的上端卡于该卡口中,格栅的下端卡于成型结构上表面所设的卡槽中,在空腔的顶部和格栅井的顶部分别设有检修井盖,设置在格栅上方的检修井盖是格栅盖板24,设置在格栅井的顶部的检修井盖是井室盖板23,格栅井室与格栅均单独设置检修井盖以方便检修;雨水收集室的底面与雨水出口的底边平齐,并低于导流堰的低端,浮球井室的底面与延时放空管、排污管的底边相平齐;雨水收集室和导流室的顶部设有一个共用的检修井盖;浮球井室、弃流井室和控制室的顶部分别设有检修井盖。
成型结构可采用钢筋混凝土25、不锈钢钢板和玻璃钢板构筑而成。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的浮球水力控制机构、成型结构等还具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设有格栅井、导流室、雨水收集室、浮球井室和弃流井,所述格栅井的侧壁上设有雨水进口,所述雨水收集室的侧壁上设有雨水出口,所述导流室中设有导流槽,所述格栅井通过进水孔与导流槽相通,在所述进水孔上设有遮挡住进水孔的格栅,所述导流槽的外侧设有一对上表面自导流槽的槽壁向下倾斜且相隔的导流堰,其中一个导流堰的低端设有雨水收集室,另一个导流堰的低端设有浮球井室,在所述弃流井中设有回流平台,且回流平台的周缘与弃流井的井壁相连,所述回流平台中设有弃流室,所述弃流室于回流平台的上表面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对接一筒状的筛网,所述筛网通过穿过弃流井侧壁的弃流管与导流槽连通,弃流管位于导流室中的管口作为弃流口,所述弃流井与浮球井室通过回流过水孔相通,且所述回流过水孔处于回流平台的上方,在所述浮球井室内设有用于在降雨初期开启弃流口并在降雨中后期关闭弃流口的浮球水力控制机构,以便在降雨初期,雨水由格栅井滤除杂质,经过导流槽从开启的弃流口沿筛网圆周切线方向呈旋流状流入筛网直至流到弃流室中输送至市政管网,随着雨量逐渐增大,部分雨水穿过筛网流至回流平台上,并通过回流过水孔流到浮球井室中,随着浮球井室中的水位逐步升高,所述浮球水力控制机构控制关闭弃流口,一部分雨水漫过导流堰流至雨水收集室中,另一部分雨水则漫过导流堰流至浮球井室中以保持其水位而使弃流口继续处于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室和浮球井室并列排布且具有共用的侧壁,该共用侧壁延伸以分隔该对导流堰,所述导流堰的高端高于导流槽的槽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还包括控制井,所述控制井位于弃流井的旁侧,所述控制井由一根排水管穿过,排水管的一端伸至弃流井的弃流室中,另一端则伸出控制井外连接市政管网,所述控制井内设有手动控制阀和电动控制阀,所述电动控制阀连接外部的雨量传感器,所述手动控制阀和电动控制阀均设置在一旁通管上,所述旁通管的两端连接在排水管位于控制井中的管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水力控制机构包括浮球、杠杆、具有弧形滑槽的固定板、滑动支座、铰支座和闸板,所述杠杆为一向上拱起的弯折杆,所述浮球和闸板分别位于杠杆的两个杆端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弃流井的外侧壁上且靠近浮球,所述滑动支座固定在杠杆上且伸入滑槽中与之滑动配合,所述铰支座固定在杠杆上并铰接在弃流井的外侧壁上,所述铰支座靠近所述弃流口,在降雨中后期,浮球井室中的水位上升而使浮球上浮,带动杠杆以铰支座为转动中心转动,同时滑动支座沿着滑槽滑动,使闸板遮挡住弃流口以关闭弃流口,反之亦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还包括延时放空管和排污管,所述延时放空管的一端位于浮球井室的底部中,另一端穿过弃流井和浮球井室的共同侧壁伸至弃流井的弃流室中;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位于浮球井室的底部中,另一端穿过弃流井和浮球井室的共同侧壁伸至弃流井的弃流室中,在所述排污管伸至弃流室的管段上设有排污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流过水孔位于浮球井室的开孔上设有防倒流拍门,所述防倒流拍门的上端铰接在开孔的上口沿上以避免雨水倒流回弃流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球井室和雨水收集室之间的共同侧壁下部设有过水孔,以便在降雨中后期将浮球井室中的雨水通过过水孔排至雨水收集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平台朝向回流过水孔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井的底部、导流槽、导流堰、回流平台、雨水收集室的底部和浮球井室的底部均是由成型结构构筑而成,其中,格栅井的底面是在成型结构的上表面上设置凹槽,凹槽的槽底面低于所述雨水进口,所述格栅至少为一个且均位于格栅井中,位于格栅的上方设有一空腔,该空腔的底面设有卡口,所述格栅的上端卡于该卡口中,格栅的下端卡于成型结构上表面所设的卡槽中,在所述空腔的顶部和所述格栅井的顶部分别设有检修井盖;雨水收集室的底面与雨水出口的底边平齐,并低于导流堰的低端,所述浮球井室的底面与延时放空管、排污管的底边相平齐;所述雨水收集室和导流室的顶部设有一个共用的检修井盖;所述浮球井室、弃流井室和控制室的顶部分别设有检修井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不锈钢钢板和玻璃钢板构筑而成;所述排水管位于旁通管两端之间的管段上设有检修阀门。
CN201510932597.8A 2015-12-14 2015-12-14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 Active CN105386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2597.8A CN105386508B (zh) 2015-12-14 2015-12-14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32597.8A CN105386508B (zh) 2015-12-14 2015-12-14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6508A CN105386508A (zh) 2016-03-09
CN105386508B true CN105386508B (zh) 2017-05-03

Family

ID=55419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32597.8A Active CN105386508B (zh) 2015-12-14 2015-12-14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65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2452A (zh) * 2016-03-30 2016-06-15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 一体化自动调流截流井设备及其截流工艺
CN106545076B (zh) * 2016-12-08 2018-11-02 泉州市泉港区伟昌晟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闭合的雨水过滤装置
CN107700644A (zh) * 2017-10-27 2018-02-16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故障检测装置的电动拍门、污水处理井及点检方法
CN111042297B (zh) * 2019-12-28 2021-10-29 江苏惠生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收集污水、雨水的一体化智能弃流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7717A (ja) * 1998-06-29 2000-01-18 Nippon Zeon Co Ltd 雨水の地下貯留浸透構造
CN101956420A (zh) * 2010-09-14 2011-01-26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场地雨水收集回用的雨水弃流井装置
CN202214704U (zh) * 2011-06-15 2012-05-09 戴文平 一种初期雨水自动分离弃流系统
CN103967107A (zh) * 2014-05-19 2014-08-06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适合于建筑雨水利用的初期雨水弃流井
CN205314224U (zh) * 2015-12-14 2016-06-15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7717A (ja) * 1998-06-29 2000-01-18 Nippon Zeon Co Ltd 雨水の地下貯留浸透構造
CN101956420A (zh) * 2010-09-14 2011-01-26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场地雨水收集回用的雨水弃流井装置
CN202214704U (zh) * 2011-06-15 2012-05-09 戴文平 一种初期雨水自动分离弃流系统
CN103967107A (zh) * 2014-05-19 2014-08-06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适合于建筑雨水利用的初期雨水弃流井
CN205314224U (zh) * 2015-12-14 2016-06-15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6508A (zh)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14224U (zh)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井
CN103046632B (zh)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
CN105386508B (zh) 一种新型初雨水力自动控制弃流装置
CN105464202B (zh) 一种带有可调式截流拍门的雨水弃流井
CN105780908B (zh) 一种城市初期雨水精准弃流分流装置
CN105672445B (zh) 雨水集合、弃流、溢流、净化无动力一体化装置
CN207277485U (zh) 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CN203334416U (zh) 多功能截污装置
CN208578136U (zh) 一种初期雨水分离装置
CN105672444B (zh)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雨水分区处理系统
CN108842896B (zh) 一种具有预处理功能的分流调蓄型雨水口装置
CN106836440A (zh) 一种雨污分流自控装置
CN104763037B (zh) 初期雨水弃流雨水口
CN213268198U (zh) 一种庭院雨水和污水分流处理装置
CN205637026U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208363234U (zh) 一种浮筒闸板控制截流管道流量的溢流井
CN203821566U (zh) 电动分流制管网截流井
CN203821564U (zh) 电动合流制管网截流井
CN206655297U (zh) 一种雨污分流自控装置
CN206512847U (zh) 一种雨水初期弃流过滤装置
CN208748803U (zh) 一种具有预处理功能的分流调蓄型雨水口装置
CN208151973U (zh) 一种过滤排水防渗的水利急流槽
CN100384749C (zh) 自调节干湿交替并行运行水槽装置
CN209686557U (zh) 一种具有拦渣功能的截流井
KR101803771B1 (ko) 초기빗물의 처리시설과 그 처리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Fuguang

Inventor after: Yu Xiaoming

Inventor after: Zhao Yuling

Inventor after: Liu Lejia

Inventor before: Liu Fuguang

Inventor before: Yu Xiaoming

Inventor before: Zhao Yul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97 Liuhua Road,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1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10 Liuhua Road No. 97

Patentee before: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