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5809U - 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5809U
CN217285809U CN202220479334.1U CN202220479334U CN217285809U CN 217285809 U CN217285809 U CN 217285809U CN 202220479334 U CN202220479334 U CN 202220479334U CN 217285809 U CN217285809 U CN 217285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lead
electrocardiogram
connection point
h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793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士畅
关庆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m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m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m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m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793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5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5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5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所述动态心电测量仪包括心电主机、导联线、第一连接点及第二连接点;所述心电主机设有心电图测量模块、切换开关模块;所述心电图测量模块包括第一测量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点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导联线包括第三连接点;当所述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三连接点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连接点通过第一切换开关连接于心电图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当所述导联件未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二连接点于通过第一切换开关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导联线的数量变少,减少用户的不适感,同时实现单导联和多导联之间的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心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
背景技术
心电监测是急危重症常用的监测之一,是用心电监护仪表现心电活动—模拟心电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心电图则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依据,具有诊断可靠,方法简便,对病人无损害的优点,在现代医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常规心电图是病人在静卧情况下由心电图仪记录的心电活动,历时仅为几s~1min,只能获取少量有关心脏状态的信息,所以在有限时间内即使发生心率失常,被发现的概率也是很低的。因此有必要通过相应的监护装置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实时监护,记录患者的心电数据。又由于心脏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患者不可能长时间地静卧在医院,但又需实时得到医护人员的监护,所以研发相应的便携式心电监测产品就显得更加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解决现有的心电监测设备给佩戴人员带来不便及佩戴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包括心电主机及导联件;
所述心电主机设有心电图测量模块、切换开关模块、第一连接点及第二连接点;
所述心电图测量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测量电路:第一测量电路;
所述切换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切换开关;
所述第一连接点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导联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点:第三连接点;
当所述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三连接点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连接点通过第一切换开关连接于心电图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当所述导联件未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二连接于通过第一切换开关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进一步优化,所述导联件还包括第四连接点,所述心电图测量模块还包括第二测量电路;
所述第二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点;
当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四连接点连接于第二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进一步优化,所述切换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二切换开关;
所述心电图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切换开关断开或者接通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通过电极贴片可拆卸安装在心电主机上。
进一步优化,所述电极贴片上设有RFID芯片;
所述心电主机上设有用于读取RFID芯片的NFC天线;
所述心电主机用于方通过NFC天线读取电极贴片的特征值,判断特征值是否符合预设值,若符合,则通过该电极贴片采集心电数据,若不符合,则禁止该电极贴片采集心电数据。
进一步优化,所述心电主机还用于间隔预设间隔时间通过NFC天线向电极贴片的RFID芯片中写入电极贴片的使用时长,当电极贴片的使用时长达到预设使用时间后,禁止该电极贴片采集心电数据。
进一步优化,所述心电主机上设有第一金属母扣及第二金属母扣,所述第一金属母扣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二金属母扣通过第一切换开关连接于心电图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或者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电极贴片上设有第一金属子扣及第二金属子扣,所述第一连接点连接于第一金属子扣,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于第二金属子扣;
所述第一金属子扣与第一金属母扣可拆卸电连接;
所述第二金属子扣与第二金属母扣可拆卸电连接。
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连接检测单元,所述连接检测单元连接于切换开关模块的控制端,所述连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导联件是否接入心电主机。
进一步优化,所述心电图测量模块的测量电路还包括第三测量电路;
所述导联件还设有第五连接点,所述导联件与心电主机连接时,所述第五连接点连接于第三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于第三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进一步优化,所述测量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及第三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为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为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进一步优化,所述导联件未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一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二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
所述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一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三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四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
还提供了另一个技术方案: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的心电采集方法,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为上述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所述心电采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未检测到导联件接入时,心电主机切换至单导联测量模式,心电主机将第一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及将第二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二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进行心电信号采集;
当检测到导联件接入时,心电主机切换至多导联测量模式,心电主机将第一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将第二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三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以及将第三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四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进行心电信号采集。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心电主机贴在用户的身上,对用户进行心电信号采集,其中,心电主机包括单导联测量模式和多导联测量模式,当采用单导联测量模式时,无需将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心电主机通过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可以采集用户身上两个位置的心电信号,切换开关模块中的第一切换开关将第二连接点连接至第一测量电路中的第二输入端,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点,则第一测量电路可以根据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采集的心电信号之间的电势差输出的心电数据即单导联测量模式下的心电数据;而当采用多导联测量模式时,将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内,同时将导联件上的第三连接点贴放在用户身上的对应位置,采集用户身上对应位置的心电信号;此时,第一切换开关将第二连接点连接至心电图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实现心电测量电路和用户人体的共地,而第三连接点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则第一测量电路采集第一连接点与第三连接点之间的电势差并生成相应的心电数据;由于心电主机贴在用户身上,并通过两个连接点采集用户的心电信号,在同样的情况下,连接线的数量变少,减少用户佩戴带来的不适感,提高用户佩戴舒适性,同时可以实现单导联和多导联之间的切换,方便用户使用。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标准的导联体系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心电主机和导联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心电主机和电极贴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单导联测量模式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多导联测量模式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一种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一种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10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测量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示意图。
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0、心电主机;
111、心电图测量模块,1111、第一测量电路,1112、第二测量电路;
112、切换开关模块,1121、第一切换开关,1122、第二切换开关;
120、电极贴片,121、第一连接点,122、第二连接点;
130、导联件,131、第三连接点,132、第四连接点,133、第五连接点,134、连接线,135、连接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申请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组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心脏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随着目前的便携式心电监测技术的发展,则主要分为多导联便携式心电监测和单导联心电监测产品,多导联心电监测产品可以同时监测患者的多个心电导联的数据,按照该种方式,则当患者的某个导联受到干扰以后,可以选择其他导联作为诊断的依据,从而提高抗干扰性,同时由于同时具有多个导联,则能够更好地诊断患者的疾病信息,比如心肌缺血的判断,一定是需要多个导联同时判断才能确定是否具备该疾病的特征,但是带来的缺点就是连接线多,比如五导联的监测就是五个导联线,12导联的监测就是10个连接线,过多的连接线就会给佩戴人员带来非常多的不便,最典型的就是佩戴舒适性差,同时也会影响佩戴者的生活,一般情况下无法做到24小时以上时间的佩戴。
如图1所示的标准的导联体系,以及对应的点击位置的粘贴点,其中对于肢体的导联而言,心电图的测量均是测量两个连接点之间的电位差,比如标I测量的是实际上是LA点位置和RA点位置之间的电位差,标II测量的是RA点位置和LL点位置之间的电位差,同理,标III测量的是LA点位置和LL点位置之间的电位差。
请参阅图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包括心电主机110及导联件130;
所述心电主机110设有心电图测量模块111、切换开关模块112、第一连接点121及第二连接点122;
所述心电图测量模块111包括至少一个测量电路:第一测量电路1111;
所述切换开关模块112包括第一切换开关1121;
所述第一连接点121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导联件130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点:第三连接点131;
当所述导联件130接入心电主机110时,所述第三连接点131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连接点122通过第一切换开关1121连接于心电图测量模块111的信号输出端;
当所述导联件130未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二连接点122于通过第一切换开关1121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二输入端。
其中,导联件130设有与第三连接点131和第四连接点132对应的连接线134,
心电主机110贴在用户的身上,对用户进行心电信号采集,其中,心电主机110包括单导联测量模式和多导联测量模式,当采用单导联测量模式时,无需将导联件130接入心电主机110,心电主机110通过第一连接点121和第二连接点122可以采集用户身上两个位置的心电信号,切换开关模块112中的第一切换开关1121将第二连接点122连接至第一测量电路1111中的第二输入端,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点121,则第一测量电路1111可以根据第一连接点121和第二连接点122采集的心电信号之间的电势差输出的心电数据即单导联测量模式下的心电数据;而当采用多导联测量模式时,将导联件130接入心电主机110内,将导联件130上的第三连接点131贴放在用户身上的对应位置,采集用户身上对应位置的心电信号;此时,第一切换开关1121将第二连接点122连接至心电图测量模块111的信号输出端,实现心电测量电路和用户人体的共地,而第三连接点131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二输入端,则第一测量电路1111采集第一连接点121与第三连接点131之间的电势差并生成相应的心电数据;由于心电主机110贴在用户身上,并通过两个连接点采集用户的心电信号,在同样的情况下,连接线134的数量变少,减少用户佩戴带来的不适感,提高用户佩戴舒适性,同时可以实现单导联和多导联之间的切换,方便用户使用。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心电图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为共模信号的输出端。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联件还包括第四连接点132,所述心电图测量模块111还包括第二测量电路1112;
所述第二测量电路111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点121;
当导联件130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四连接点132连接于第二测量电路1112的第二输入端。
当具有第四连接点132的导联件130接入心电主机110时,将第三连接点131和第四连接点132分别粘贴至人体对应的心电信号采集的位置点上,此时,第一切换开关1121将第二连接点122连接至心电图测量模块111的信号输出端,实现心电测量电路和用户人体的共地,而第三连接点131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二输入端,则第一测量电路1111采集第一连接点121与第三连接点131之间的电势差并生成相应的心电数据,第四连接点132连接于第二测量电路1112的第二输入端,而第一连接点121连接于第二测量电路1112的第二输入端,则第二测量电路1112采集第一连接点121与第四连接点132之间的电势差并生成相应的心电数据,实现三导联心电测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联件未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一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二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
所述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一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三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四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
如图5所示的单导联测量模式时,即导联件未接入心电主机时,心电主机110上侧的连接点为A点,心电主机110下侧连接点为B点,A点对应第一连接点121,B点对应第二连接点122;在单导联测量模式时,第一连接点121的采集人体上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而第二连接点122的采集人体上第二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第一测量电路1111输出的信号即为单导联测量模式的测量信号。其中,第一位置点为LA点位置,而第二位置点为RA点位置,由于单导联并不是按照标准导联体系去测量,实际测得的信号相比较标准导联体系下测得的信号有偏差,但对于识别心电图的心律还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位置点和第二位置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第一位置点测量的为人体的LA点位置,而第二位置点为RL点位置。
如图6所示的多导联测量模式时,即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时,如三导联测量时,导联件通过连接线134将第三连接点131和第四连接点132接入心电主机110,将第三连接点131和第四连接点132分别粘贴到人体上的对应位置;此时,第一连接点121采集的人体上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第二连接点122采集的人体上第三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第三连接点131采集人体的第四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第四连接点132采集人体第二位置点的心电信号,导联件,当进入到多导联模式,则将A点连接到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一输入端Vinm,第二位置点连接到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二输入端Vinp,同时将A点连接到第二测量电路1112的第一输入端Vinm,第四位置点连接到第二测量电路1112的第二输入端Vinp,而B点连接到心电主机110内部的RL点上,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点121采集人体LA点位置的心电信号,所述第二连接点122采集人体RA点位置的心电信号,所述第三连接点131采集人体RL点位置的心电信号,所述第四连接点132采集人体LL点位置的心电信号。则此时第一测量电路1111和第二测量电路1112分别测量的是标准导联体系下的标I和标III的信号,即测量到准确的标准导联体系下的心电图信号。应当说明的是,在正常的标准导联体系下,RL是测量电路和人体的共地点,心电图测量电路中会根据RA、LL和LA的电压输出一个电压信号Vrld,将Vrld连接到RL电极点,从而实现测量电路和人体的共地;而通常状态下,RL点位置的检测是将电极贴在患者位置的右腿位置,而在本实施例中,将RL点位置的检测设置在LA点位置的附近,即通过第二连接点122进行RL点位置的心电采集。RL点位置共地点,不受位置的影响,实现多电极的心电体系的测量。在本实施例中,在多导联模式中,B点相当于RL电极点,连接到了心电图测量电路中的Vrld,从而实现了测量电路和人体的共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二连接点设置为人体其他位置上的心电采集,如LL点位置等。
即在本实施例中,在单导联测量模式和多导联测量模式切换的过程中,第二连接点采集的心电信号的对应位置是不同的;在单导联测量模式时,第二连接点采集的是第二位置点的心电信号,而在多导联测量模式时,第二连接点采集的是人体第四位置点的心电信号,比如,单导联测量模式时,第二连接点采集的是RA点位置的心电信号,而在多导联测量模式时,第二连接点采集RL点位置的心电信号;或者单导联测量模式时,第二连接点采集的是RA点位置的心电信号,而在多导联测量模式时,第二连接点采集LL点位置的心电信号;而作为优选,单导联测量模式时,第一连接点采集的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为LA点位置的心电信号,第二连接点采集的是第二位置点的心电信号为RA点位置的心电信号,而在多导联测量模式时,第一连接点采集的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为LA点位置的心电信号,第二连接点采集的是第三位置点的心电信号RL点位置的心电信号,第三连接点采集的第四位置点的心电信号为LL点位置的心电信号,而第四连接点采集的第二位置点的心电信号为RA点位置的心电信号。
如图7所示第一切换开关1121的电路示意图,第一切换开关1121的LEAD_IN连接到心电主机110的B点,第一切换开关1121的RA指的是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二输入端vinp,第一切换开关1121的RL连接到心电图测量模块111中的信号输出端,在多导联测量模式时,第一切换开关1121的COM端连接至NC端,此时,心电主机110的B点连接到第一切换开关1121的RL上,即第二连接点122连接至心电图测量模块111中的信号输出端;而A点连接至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一输入端Vinn上,即第一连接点121连接至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一输入端Vinn上;第三连接点131连接到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二输入端Vinp,此时心电图测量模块111测得标准体系下的心电图。而当切换到单导联测量模式下时,第一切换开关1121全部在NO端,则B点连接到第一切换开关1121的RA电路上,实际上就是第二连接点122连接至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二输入端Vinp端,实现单导联测量模式下的心电图信号的采集。
如图8-9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开关模块112还包括第二切换开关1122;
所述心电图测量模块11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切换开关1122断开或者接通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
第二切换开关1122的RL表示第二切换开关1122的NO端连接到心电图测量模块111中的信号输出端,第二切换开关1122的COM端通过电阻R1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一输入端Vinn以及通过电阻R2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二输入端Vinp。当多导联测量模式时,第二切换开关1122的COM端连接于NC端;而当单导联测量模式时,第二切换开关1122的COM端连接于NO端,此时心电图测量模块111中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
在正常的标准导联体系下,RL电极点是测量电路和人体的共地点,心电图测量模块111中会根据RA,LL和LA的电压输出一个共模信号Vrld,将Vrld连接到RL电极点,从而实现测量电路和人体的共地,在本实施例中,当多导联测量模式时,第二连接点122相当于RL电极点。第二连接点122通过第一切换开关1121连接于心电图测量模块111中的信号输出端,即第二连接点122通过第一切换开关1121连接于心电图测量模块111输出的共模信号Vrld;此时第二切换开关1122断开心电图测量模块111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而在单导联测量的模式下,第一连接点121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连接点122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二输入端,此时心电图测量模块111输出的共模信号Vrld没有和人体电气连接,所以无法测量心电图信号,故当切换至单导联测量模式时,则通过第二切换开关1122将心电图测量模块111的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至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上,使得心电图测量模块111输出的共模信号Vrld和人体电气连接;而当在多导联测量模式时,心电图测量模块11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第二连接点122,则需要通过第二切换开关1122断开心电图测量模块111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之间的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通过电极贴片120可拆卸安装在心电主机上;其中,所述电极贴片120通过金属扣与心电主机110的壳体可拆卸连接。为了便于电极贴片120的更换,电极贴片120通过金属扣与心电主机110的壳体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更换电极贴片120时,只需要将旧的电极贴片120从心电主机110上拆卸下来,换上新的电极贴片120。其中,所述心电主机110上设有第一金属母扣及第二金属母扣,所述第一金属母扣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测量电路111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金属母扣通过第一切换开关1121连接于心电图测量模块111的信号输出端或者第一测量电路1111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极贴片120上设有第一金属子扣及第二金属子扣,所述第一连接点121连接于第一金属子扣,所述第二连接点122连接于第二金属子扣;所述第一金属子扣与第一金属母扣可拆卸电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子扣与第二金属母扣可拆卸电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心电主机110上设置第一金属子扣和第一金属母扣,相对应的在电极贴片120上设置第一金属母扣和第二金属母扣。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贴片120上设有RFID芯片;
所述心电主机110上设有用于读取RFID芯片的NFC天线;
所述心电主机110用于通过NFC天线读取电极贴片120的特征值,判断特征值是否符合预设值,若符合,则通过该电极贴片120采集心电数据,若不符合,则禁止该电极贴片120采集心电数据。通过在电极贴片120上设置一个RFID芯片,在心电主机110的对应位置上设置一个NFC天线,心电主机110通过NFC天线读取电极贴片120上RFID内的特征值,判断电极贴片120的特征值是否符合要求,即是否符合预设值,当符合要求时,则通过该电极贴片120进行采集心电数据,若不符合,则禁止该电极贴片120采集数据,不同的电极贴片120都具有其相应的特征值,只有符合要求的电极贴片120才能采集数据,进一步增强了心电主机110和电极贴片120的心电电电极之间的配合度,同时加强了心电电极的管理。
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心电主机110还用于间隔预设间隔时间通过NFC天线向电极贴片120的RFID芯片中写入电极贴片120的使用时长,当电极贴片120的使用时长达到预设使用时间后,禁止该电极贴片120采集心电数据。当电极贴片120在使用的过程中,心电主机110会通过NFC天线向电极贴片120的RFID芯片内写入一个代表电极贴片120使用时长的数值,随着心电主机110的使用时长更新该代表电极贴片120的使用时长的数值,当心电主机110读取到该数据超过使用时长的数值时,则禁止使用该电极贴片120。加强了电极贴片120的使用时长的管理。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检测单元,所述连接检测单元连接于切换开关模块的控制端,所述连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导联件是否接入心电主机。其中,所述心电主机110的连接接口135的引脚通过下拉电阻连接于连接检测单元,所述导联件的连接接口135与下拉电阻对应的引脚连接电源信号;所述连接检测单元连接于切换开关模块112的控制端。心电主机110的连接接口135的引脚通过下拉电阻连接至连接检测单元,导联件的连接接口135与下拉电阻对应的引脚连接一个电源信号,当导联件连接至心电主机110时,导联件上的电源信号会通过下拉电阻心电主机110的连接接口135上的引脚拉成高电平,从而连接检测单元采集的是高电平,则判断有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110,而当导联件不接入心电主机110时,连接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是低电平信号,则判断没有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110,则连接检测单元根据判断结构控制切换开关模块112工作。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上拉电阻进行检测导联件是否接入心电主机,也可以通过用户手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切换开关模块112的工作状态。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心电图测量模块111的测量电路还包括第三测量电路;
所述导联件还设有第五连接点133,所述导联件与心电主机110连接时,所述第五连接点133连接于第三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第二连接点122连接于第三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当需要检测更多的心电图信号时,在导联件上引出第五连接点133,可以检测人体的V位置点的心电信号,实现胸部V导联的测量;具体的,当具有第五连接点133的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110时,将第五连接点133接入第三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而第二连接点122接入第三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三测量电路实现胸部V导联的测量。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OA1、第二运算放大器OA2及第三运算放大器OA3;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OA1的同相输入端Vinm为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Vinp为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测量电路分别由第一运算放大器OA1、第二运算放大器OA2及第三运算放大器OA3和多个电阻组成。Vinp和Vinm分别是心电信号的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OA1和第二运算放大器OA2用于提高心电信号的输入阻抗,V1和V2的两个节点是3倍的Vinp和Vinm差分信号,后面的电阻Ri、电阻Rf和第三运算放大器OA3组成差分放大电路则用于将差分信号转为单端信号输出,最终的输出信号可以表示为:VPACEOUT=3*(Rf/Ri)*(Vinp-Vinm)。
心电主机110设置有心电导联件的插入识别功能,当心电主机110识别到心电导联件的插入后,则自动按照上述模式进行工作,若心电主机110未识别到心电导联件插入后,则心电主机110内部设置有切换开关,自动将RL和连接RA的导联件连接,则心电主机110可以测得两个电极之间的心电电位差,从而实现单导联心电图的采集,从而实现了单导联和多导联之间的切换。同样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断开内部RL电路和RL电极点的连接,将RL电路通过两个电阻同时输出到RA和LA电路端,同时将RA电路端通过模拟开关和RL电极点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实现单导联和多导联之间的切换。由于主机本身已经设置了两个电极,则导联件的连接线134数量就自然而然的减少了两根,以5导联5根线为例,现在变成了3根线,则有效了减少了40%的连接线134。由于主机可以在单导联和多导联之间有效地切换,所以需要佩戴多导联的佩戴者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常佩戴该设备,当在评估身体状态较好的情况下切换为单导联,从而更好地提高佩戴的舒适性。由于患者佩戴有可穿戴监测设备,对于需要单导联的患者,则可以正常佩戴该设备,当患者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或者在遇到相对复杂需要监护的情况下时,则将主机连接上导联件,从而可以从监护单导联数据向监护多导联的数据上进行切换。
在另一实施例中,种动态心电监测仪的心电采集方法,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为上述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所述心电采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未检测到导联件接入时,心电主机切换至单导联测量模式,心电主机将第一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及将第二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二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进行心电信号采集;
当检测到导联件接入时,心电主机切换至多导联测量模式,心电主机将第一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将第二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三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以及将第三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四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进行心电信号采集。
心电主机包括单导联测量模式和多导联测量模式,当采用单导联测量模式时,无需将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心电主机通过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可以采集用户身上两个位置的心电信号,切换开关模块中的第一切换开关将第二连接点连接至第一测量电路中的第二输入端,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第一电极,则第一测量电路可以根据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采集的心电信号之间的电势差输出的心电数据即单导联测量模式下的心电数据;而当采用多导联测量模式时,将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内,同时将导联件上的第三连接点贴放在用户身上的对应位置,分别采集用户身上对应位置的心电信号;此时,第一切换开关将第二连接点连接至心电图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实现心电测量电路和用户人体的共地,而第三连接点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则第一测量电路采集第一连接点与第三连接点之间的电势差并生成相应的心电数据;当心电主机未检测到导联件接入时,则切换至单导联测量模式,通过第一连接点采集人体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第二连接点采集人体第二位置点的心电信号;而当检测到导联件接入时,则切换至多导联测量模式,通过第一连接点采集人体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第二连接点采集人体第三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第三连接点采集人体第四位置点的心电信号。当到导联件具有第四连接点时,当导联件接入至心电主机后,将第四连接点放置至对应的位置,作为采集人体第二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第四连接点连接于心电主机中的第二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其中,第一连接点连接于第二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二测量电路采集第一电极与第四连接点之间的电势差并生成相应的心电数据。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点对应人体LA点位置,第二位置点对应人体RA点位置,第三位置点对应人体RL点位置,第四位置点对应人体LL点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位置点、第二位置点、第三位置点及第四位置点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其对应的人体上的位置,如第一位置点对应LA点位置,第二位置点对应LL点位置,第三位置点对应RL点位置,第四位置点对应RA点位置。由于心电主机通过电极贴片贴在用户身上,并通过电极贴片上的两个电极采集用户的心电信号,在同样的情况下,连接线的数量变少,减少用户佩戴带来的不适感,提高用户佩戴舒适性,同时可以实现单导联和多导联之间的切换,方便用户使用。
通过以上发明例,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本专利的技术效果:
1、佩戴便捷性提高
由于主机本身已经设置了两个电极,则导联线的数量就自然而然的减少了两根,以5导联5根线为例,现在变成了3根线,则有效了减少了40%的连接线。
2、多导联的适应性更好
由于主机可以在单导联和多导联之间有效地切换,所以需要佩戴多导联的佩戴者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常佩戴该设备,当在评估身体状态较好的情况下切换为单导联,从而更好地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3、单导联的诊断性更好
如前所述,由于患者佩戴有可穿戴监测设备,对于需要单导联的患者,则可以正常佩戴该设备,当患者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或者在遇到相对复杂需要监护的情况下时,则将主机连接上导联线,从而可以从监护单导联数据向监护多导联的数据上进行切换。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申请的说明书文字及附图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申请的实质理念,利用本申请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替换或修改产生的技术方案,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施于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等,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心电主机及导联件;
所述心电主机设有心电图测量模块、切换开关模块、第一连接点及第二连接点;
所述心电图测量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测量电路:第一测量电路;
所述切换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切换开关;
所述第一连接点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导联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点:第三连接点;
当所述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三连接点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连接点通过第一切换开关连接于心电图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当所述导联件未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二连接点于通过第一切换开关连接于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联件还包括第四连接点,所述心电图测量模块还包括第二测量电路;
所述第二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点;
当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四连接点连接于第二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二切换开关;
所述心电图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切换开关断开或者接通第一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通过电极贴片可拆卸安装在心电主机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贴片上设有RFID芯片;
所述心电主机上设有用于读取RFID芯片的NFC天线;
所述心电主机用于方通过NFC天线读取电极贴片的特征值,判断特征值是否符合预设值,若符合,则通过该电极贴片采集心电数据,若不符合,则禁止该电极贴片采集心电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主机还用于间隔预设间隔时间通过NFC天线向电极贴片的RFID芯片中写入电极贴片的使用时长,当电极贴片的使用时长达到预设使用时间后,禁止该电极贴片采集心电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检测单元,所述连接检测单元连接于切换开关模块的控制端,所述连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导联件是否接入心电主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图测量模块的测量电路还包括第三测量电路;
所述导联件还设有第五连接点,所述导联件与心电主机连接时,所述第五连接点连接于第三测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第二连接点连接于第三测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态心电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联件未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一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二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
所述导联件接入心电主机时,所述第一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一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三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作为采集人体第四位置点的心电信号的连接点。
CN202220479334.1U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 Active CN217285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9334.1U CN217285809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9334.1U CN217285809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5809U true CN217285809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34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79334.1U Active CN217285809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58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77767C2 (ru) Система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й регистрации электрокардиограммы
Segura-Juárez et al. A microcontroller-based portable electrocardiograph recorder
CN201139563Y (zh) 一种服装式心电监护装置
Ye-Lin et al. Wireless sensor node for non-invasive high precision electrocardiographic signal acquisition based on a multi-ring electrode
CN107440709B (zh) 智能穿戴式心电监护系统
CN103494606B (zh) 一种具有心电图检测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1828914A (zh) 总线型心电导联及智能心电信号传感器
CN101933802A (zh) 带有放大器的心电干电极
JP2023099105A (ja) ウエアラブルデバイスを利用する心電図測定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217285809U (zh) 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
CN207136844U (zh) 一种动态心电记录仪
CN114557699A (zh) 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及心电采集方法
CN103371817A (zh) 一种新型家用心律监测分析仪
RU2675752C2 (ru) Нательное диагност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мониторинга электрокардиограммы (ЭКГ)
CN206044624U (zh) 一种马用可穿戴式心电信号采集系统
CN211883783U (zh) 一种高精度便携式心电仪
CN113925516A (zh) 一种穿戴式12导联心电仪装置
CN204839503U (zh) 一种无线心电监测衣物
CN210354683U (zh) 便携式心电无线检测系统
Wongdhamma et al. Wireless wearable multi-sensory system for monitoring of sleep apnea and other cardiorespiratory disorders
CN113907764A (zh) 一种穿戴式12导联心电仪的硬件系统
KR20200116885A (ko)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를 이용하는 심전도 측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CN206381172U (zh) 一种心电检测系统
CN217525142U (zh) 睡眠心电监测装置
CN109199363A (zh) 四合一心电信号监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