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9243U - 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9243U
CN217279243U CN202123401918.1U CN202123401918U CN217279243U CN 217279243 U CN217279243 U CN 217279243U CN 202123401918 U CN202123401918 U CN 202123401918U CN 217279243 U CN217279243 U CN 217279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or
heat dissipation
air
impeller
inn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019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修殿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019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9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9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92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全封闭投影机技术领域的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包括外机壳,为投影机外壳,其上开设了热端风口和冷端风口,所述热端风口和冷端风口通过投影机内部的风道连通:外壳风扇,包括双向马达、活动叶轮、限位板和固定叶轮,所述双向马达稳定的安置在外机壳内,所述双向马达的驱动轴上滑设了活动叶轮,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驱动轴的外端,本装置的投影机的光学元件都是集成安装在密封内壳内,有效的保证投影机内部光学元件的密封性,使得投影机具有防水效果,也不必经常清扫光学组件,并且本装置能改变风向,减小散热气流的阻力,提供更强劲的风力,风速更快,散热效果佳。

Description

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封闭投影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投影机主要由光源,液晶板及驱动电路、光学系统(包括照明系统、分色合色系统、投影成像系统)等部分构成。其中光学系统不但复杂,牵涉的技术层面及范畴也相当广泛,包括光学规格量测、光学系统架构、光学设计、光源模组、分合光元件、投影镜头及银幕等。至于LCD 液晶模组则是控制投影机显示影像的装置,主要考量为 RGB 图元排列、液晶特性等,包括了常见的砂结晶 TFT(薄膜电晶体)制程技术,对于影像解析度有直接的影响。最后的电子部分是将输入的电子影像讯号加以处理,之后将所要显示的色彩电子讯号传输给LCD 液晶模组。
光源是最大的发热源,光线照射在液晶模组上会带来大量的热量,导致液晶模组过热,热量太高时,会影响投影机的正常工作,如果不及时散热还会发生危险,而常规的投影机为了散热方便,一般会将投影机内部的液晶板与外部连通,使得热量可以及时散开,这样也便于风扇直接向液晶板吹风散热,如此需要经常更换过滤网,以便过滤效果好,可是依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使用时间久了灰尘附着,会导致液晶板会模糊,只能维修更换,即使是在投影机扇热口加增了过滤网,也无法避免,所以需要全密闭型投影机,可以避免灰尘,也能避免水和湿气对光学元件的损坏,可是这样散热很困难,如果生产完全封闭的投影机,那么投影机光学元件所在的密封壳与投影机外部是完全隔离的,避免灰尘和湿气对光学元件的影响,可是如果投影机内空气不流通,导致机内热量堆积,会使机内温度快速上升。
而全封闭式投影机作为最近新出现的设备,具有更好的优势,能够防水防尘,光学元器件能够全部封闭在一个密封壳体内,不易损坏,也不需要定期清理,还能保持投影的亮度,从而保证投影效果,可是这种全封闭式的投影机的散热成为了最大难题,散热非常困难。
投影机使用是有正常在桌面上摆置的,也有吊挂在室内屋顶的,这样投影机就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正立的,一种倒立吊挂的,那么散热的方向以及发热的部位也发生变化了。
现有的投影机散热方向是固定的,难以对不同发热位置进行散热,只能通过加快风扇的转速来产生更大风力反向吹出热风,达到散热的目的,可是这样增加了投影机的风扇功率,还达不到散热效果,当投影机在不同固定方式时,所需要的风向是变化的,用来改变风向,达到更合适的风向。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本装置的投影机的光学元件都是集成安装在密封内壳内,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投影机内部光学元件的密封性,使得投影机具有防水效果,本装置在投影机正立时和倒置吊挂时,能根据不同安装方式提供不同的散热风向,能够有效的理由热流自动向上的原理,在相同功率的风扇工作时,提供更强劲的风力,并且本装置能改变风向,减小散热气流的阻力,不会因冷却风被强行改变方向而降低效率,风速更快,散热效果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包括:
外机壳,为投影机外壳,其上开设了热端风口和冷端风口,所述热端风口和冷端风口通过投影机内部的风道连通;
外壳风扇,包括双向马达、活动叶轮、限位板和固定叶轮,所述双向马达稳定的安置在外机壳内,所述双向马达的驱动轴上滑设了活动叶轮,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驱动轴的外端,所述活动叶轮能缩回的伸出在限位板外侧,所述固定叶轮能转动的安装在冷端风口处;
所述活动叶轮伸出时处于外机壳内的风道上,且所述活动叶轮的扇风方向与风道在同一平面上:当所述活动叶轮缩回限位板内侧时,所述活动叶轮避开风道的吹风路径;
密封内壳,为安置投影机光学元件的密封的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外机壳内,其上内部设置了散热管和内壳风扇,所述内壳风扇正对投影机内发热的光学元件,所述散热管为两端开口的通风管道,所述散热管外侧壁贴合在密封内壳侧壁上,且所述散热管一端正对发热光学元件的背风面,所述散热管另一端开口设置在内壳风扇的吸气侧;
所述热端风口朝向处于发热光学元件背风面的密封内壳侧壁开设。
进一步地,所述外机壳内还设置了安置了安置架,所述安置架的底部开设了一收容槽,所述双向马达固定的安装在安置架上,所述驱动轴能转动的竖直伸出在收容槽内,所述驱动轴的内端还凸设了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驱动轴为整体结构;
所述活动叶轮的高度小于收容槽的深度;
所述热端风口处于正向放置投影机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冷端风口处于正向放置投影机的底部中心处;
所述冷端风口的口径大于固定叶轮的最大直径,且相差不超过 1cm。”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叶轮为涡流式叶轮,所述活动叶轮的内侧益合了固定背板,所述固定背板的中心处开设了套装孔,所述固定背板和活动叶轮通过套装孔滑动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套装孔与驱动轴为间际配合;
所述限位板为圆形平板,所述限位板上均匀的开设了多个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穿限位板的内外两面,所述活动叶轮与让位孔位置和数量都一一对应,所述活动叶轮穿过让位孔伸出在限位板外侧,所述限位板阻挡在固定背板的向外滑动路径外端,所述限位台阻挡在固定背板的向内滑动路径内端;
所述限位板的外侧面圆心处固定了一根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驱动轴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叶轮锁紧在定位杆的外端。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内壳内竖直固定了两根散热管,两根所述散热管的外侧壁与密封内壳的侧壁紧密贴合,所述密封内壳为钣金整体结构;
所述散热管处于发热光学元件背风面一侧的开口为进气管口,所述散热管处于内壳风扇吸气一侧的开口为出风管口;
所述散热管为管身弯曲的圆锥状结构;所述散热管为壁厚不超过 1mm 的铜制管道,所述散热管管身的内侧壁为凸出的流线型导流狐面,所述散热管管身的截面积从进气管口至出风管口方向逐渐缩小;
所述进气管口至出风管口都伸出在散热管的内侧壁一侧:"
所述进气管口伸出在内壳风扇叶片的吸气侧边沿上,所述出风管口伸出在发热光学元件的背风面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风扇竖直安装在密封内壳内壁上,安装了所述内壳风扇的密封内壳侧壁外部还固定散热片和帕尔贴,所述散热片为铝挤式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贴合在帕尔贴和密封内壳的外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口和进气管口的轴线都在散热管的竖直中轴面上,所述出风管口还朝向进气管口方向翘起:
所述进气管口横截面为出风管口横截面积的3-7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叶轮的叶片和内壳风扇的叶片都为轴流式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投影机内部风道的宽度 m 在 10-20mm 之间,所述活动叶轮的凸起高度超过限位板的厚度,且超过部分的高度h不低于 5mm,且高度 h 不超过风道宽度 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叶轮,在投影机正放时,活动叶轮和团定叶轮同时工作,对散热风速起到加强提高的作用,风速更快,散热效果更好:并且通过活动叶轮将固定叶轮吸入的冷空气改变方向,使得固定叶轮吸入的空气不再被投影机内壳阻挡,而是利用涡流叶片特点改变风向,向散热气道进行流通,降低了风阻,从而也提高了风速,并且没有增加风扇的功率,散热效果更好,并且直接对气道吹风散热,散热更直接,降温效果更佳;
2、本装置在投影机天吊倒挂时,投影机的底部和顶部相互颠倒了,导致热力集中点所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投影机原来的底部变为了顶部,热气流会自动向上流窜,内部自然的热流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活动叶轮能与固定叶轮脱离,不再向风道散热,并且改变了固定叶轮的吹风方向,并且风扇改变风向后的散热气流与投影机内部发热的气流顺向,避免了自然上升的热气流对固定叶轮的气流相反的情况,使投影机内部散热更符合天吊倒置后的投影机散热需求,改变固定叶轮吹风方向,与热量本身的上升气流相同,相同的功率,以更小的力产生更大的风速,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热元件等光学元件全部置入在密封内壳内部,并将透镜也与密封内壳密封安装为整体结构,确保密封性,从而使本装置容易污染的光学元件都不会被灰尘附着,有效阻止光学元件被灰尘和水污染损坏;
4、本装置通过散热管将更多的热量传递给密封内壳,并且通过密封内壳散热管内的热散发出去,而且本装置的散热管是弯曲的形的,长度要大于直管,能够吸收和带走更多的热量,通过加长的散热管,能够让热气在散热管内流动更长的距离,也流动时间更久,达到更佳的散热效果:通过将散热管的进气口开设大,出风口小,能够使口径更小的出风口一端的气流温度更低,然后通过内壳风扇将密封内壳内部温度最低处的空气吹向发热,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并且口径大的进气口更客易将热气进行导流,避免热量在发热元件处堆积,能够更快的将热气流引导离开发热元件,从而使热气流更快进入散热管内。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投影机正向放置时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外壳风扇爆炸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外壳风扇正向放置时的组装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外壳风扇倒挂时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壳风扇正向放置时正面示意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外壳风扇倒挂时正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管的出风管口和进气管口正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投影机倒挂时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机壳,11-热端风口,12-冷端风口,13-收容槽,14-安置架,2-外壳风扇,21-双向马达,211-驱动轴,212-限位台,22-活动叶轮,221-固定背板,222-套装孔,23-限位板,231-让位扎,232-定位杆,24-固定叶轮,3-密封内壳,31-内壳风扇,32-帕尔贴,33-散热片,34-发热元件,4-散热管,41-出风管口,42-进气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包括;
外机壳 1,为投影机外壳,其上开设了热端风口 11 和冷端风口 12,所述热端风口 11 和冷端风口 12 通过投影机内部的风道连通;
外壳风扇 2,包括双向马达21、活动叶轮 22、限位板 23 和固定叶轮 24,所述双向马达 21 稳定的安置在外机壳1内,所述双向马达 21 的驱动轴 211上滑设了活动叶轮22,所述限位板23 固定安装在驱动轴 211 的外端,所述活动叶轮22 能编回的伸出在限位板 23 外侧,所述固定叶轮 24 能转动的安装在冷端风口 12处
所述活动叶轮 22 伸出时处于外机壳 1 内的风道上,且所述活动叶轮 22的扇风方向与风道在同一平面上;当所述活动叶轮 22 缩回限位板 23 内侧时,所述活动叶轮22避开风道的吹风路径;
密封内壳3,为安置投影机光学元件的密封的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外机壳 1内,其上内部设置了散热管 4和内壳风扇 31,所述内壳风扇 31 正对投影机内发热的光学元件,所述散热管 4 为两端开口的通风管道,所述散热管4外侧壁贴合在密封内壳3侧壁上,且所述散热管 4 一端正对发热光学元件的背风面,所述散热管4另一端开口设置在内壳风扇 31 的吸气侧;
所述热端风口 11 朝向处于发热光学元件背风面的密封内壳 3 侧壁开设,能够通过内壳风扇 31 将发热元件 34 的热量吹散,并且将热量通过内壳风扇31 吹入散热管4 内,通过弯曲加长的散热管 4 能够将更多的热量传递给密封内壳3,从而能更迅速的带走投影机密封内壳3的内部热量,并且本装置的投影机的光学元件都是集成安装在密封内壳3 内,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投影机内部光学元件的密封性,确保灰尘和颗粒物以及水不会进入这种全封闭投影机的内部密封内壳 3 内,使得投影机具有防水效果,也不必经常清扫光学组件,本装置在投影机正立时和倒置吊挂时,能根据不同安装方式提供不同的散热风向,能够有效的理由热流自动向上的原理,在相同功率的风扇工作时,提供更强劲的风力,并且本装置能改变风向,减小散热气流的阻力,风速更快,散热效果佳。
其中,外机壳1内还设置了安置了安置架 14,所述安置架 14 的底部开设了一收容槽 13,所述双向马达21 固定的安装在安置架 14上,所述驱动轴211能转动的坚直伸出在收容槽 13 内,所述驱动轴 211 的内端还凸设了限位台212,所述限位台 212 与驱动轴211 为整体结构;
所述活动叶轮 22 的高度小于收容槽 13 的深度;
所述热端风口 11 处于正向放置投影机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冷端风口 12处于正向放置投影机的底部中心处;
所述冷端风口12的口径大于固定叶轮24的最大直径,且相差不超过1cm更大的通风口,能够使得气流流量更大,更有效的对外机壳 1 内进行散热并且散热的气流路径正对外机壳1正中心,使得降温更加均衡;
活动叶轮22为涡流式叶轮,所述活动叶轮 22的内侧益合了固定背板 221,所述固定背板 221 的中心处开设了套装孔 222,所述固定背板 221 和活动叶轮22 通过套装孔222 滑动套设在驱动轴 211 上,所述套装孔222 与驱动轴 211为间隙配合;
所述限位板 23 为图形平板,所述限位板 23 上均匀的开设了多个让位孔231,所述让位孔 231 穿透限位板 23 的内外两面,所述活动叶轮 22 与让位孔231位置和数量都一一对应,所述活动叶轮22 穿过让位孔 231 伸出在限位板23 外侧,所述限位板 23 阻挡在固定背板221 的向外滑动路径外端,所述限位台 212 阻挡在固定背板221 的向内滑动路径内端;
所述限位板 23 的外侧面圆心处固定了一根定位杆 232,所述定位杆 232与驱动轴 211 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叶轮 24 锁紧在定位杆 232 的外端,这样的结构是的活动叶轮22 能够在投影机正放和倒挂时有不同的工作状态,从而活动叶轮22能够沿着驱动轴211上下滑动,使得本装置能够更有效的对不同工作环境的投影机都能进行有效降温;
密封内壳3内坚直固定了两根散热管 4,两根所述散热管 4的外侧壁与密封内壳3的侧壁紧密贴合,所述密封内壳3为钣金整体结构;
所述散热管4处于发热光学元件背风面一侧的开口为进气管口42,所述散热管4处于内壳风扇31吸气一侧的开口为出风管口 41;
所述散热管4为管身弯的的圆锥状结构;所述散热管4为壁厚不超过1mm的铜制管道,所述散热管 4 管身的内侧壁为凸出的流线型导流弧面,所述散热管4管身的藏面积从进气管口 42 至出风管口 41 方向逐渐缩小;
所述进气管口 42 至出风管口 41 都伸出在散热管1的内侧壁一侧;所述进气管口 42 伸出在内壳风扇 31 叶片的吸气侧边沿上,所述出风管口41 伸出在发热光学元件的背风面两侧,使得散热管4的散热效果更好,使得散热管4能与密封内壳3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快的热传递,有效的将密封内壳3内的热量散去;
内壳风扇 31 坚直安装在密封内壳3内壁上,安装了所述内壳风扇 31的密封内壳3侧壁外部还固定散热片 33 和帕尔贴 32,所述散热片 33 为铝挤式散热片,所述散热片33 贴合在帕尔贴 32 和密封内壳3的外壁之间,使得内壳风扇 31 吹出的气流是密封内壳3内最低温的,有效的对发热元件 34 进行降温;
出风管口 41 和进气管口 42 的轴线都在散热管 4 的竖直中轴面上,所述出风管口 41 还朝向进气管口 42 方向翘起;
所述进气管口 42横截面为出风管口 41 横截面积的 3-7倍,使出风管口41 和进气管口42的口径大小区别增大,如此出风管口 41和进气管口 42的气流速度也会自动变化,使得出风管口 41 的气流速度更快,从而此处温度更低;
固定叶轮 24 的叶片和内壳风扇 31 的叶片都为轴流式叶片,便于将气流沿着与叶片转动平面的垂直方向吹出,从而进行散热;
投影机内部风道的宽度m在 10-20mm 之间,所述活动叶轮 22 的凸起高度超过限位板 23 的厚度,且超过部分的高度h不低于 5mm,且高度h不超过风道宽度m,使得活动叶轮 22 能够在风道内正常运作,不会相互抵触,也能产生有效的风力,并且能够更快的改变气流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有的投影机,为了散热方便都是开放式的,难以做到真正的防尘防水,这就导致了投影机内的光学元件需要经常的进行清扫,如果不清扫就会产生斑点,投影线效果不好,还会降低投影机的投影亮度,现有一些半封闭式投影机,内部也只能少量防尘,无法做到真正的防水,这种投影机既没有传统投影机的散热效果好,也不能真正的防水防尘:2、现有的投影机没有全封闭式的,只有半封闭的投影机,为了防尘和防水,已经具有了较好的遮蔽,可是半封闭的投影机内部,传统的风吹式散热已经难以将热量吹走了,散热效果不好导致,光学元件积聚热量较大,寿命减少,而且工作不稳定,投影机明暗变化较大,当人脸聚集太多时,这种较为封闭的投影机内部的光学元件都会损坏;3、目前没有全封闭式投影机内部散热的有效解决方案,也没有更高效的全封闭式投影机内部散热结构。
实现了的技术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叶轮 22,在投影机正放时活动叶轮22 和固定叶轮 24 同时工作,对散热风速起到加强提高的作用,风速更快,散热效果更好;并且通过活动叶轮 22 将固定叶轮 24 吸入的冷空气改变方向,使得固定叶轮 24 吸入的空气不再被投影机内壳3阻挡,而是直接改变风向,向散热的风道内流通,降低了风阻,从而也提高了风速,并且没有增加风扇的功率,散热效果更好,并且直接对风道吹风散热,散热更直接,降温效果更佳;
2、本装置在投影机天吊倒挂时,投影机的底部和顶部相互颠倒了,导致热力集中点所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投影机原来的底部变为了顶部,热气流会自动向上流窜,内部自然的热流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活动叶轮22 能与固定叶轮 24 脱离,不再向风道散热,并且通过改变固定叶轮 24 的吹风方向,外壳风扇 2 改变风向后的散热气流与投影机内部发热的气流顺向,避免了自然上升的热气流对固定叶轮 24的气流相反相冲的情况,使投影机内部散热更符合天吊倒置后的投影机散热需求,改变固定叶轮24 吹风方向,与热量本身的上升气流相同,相同的功率,以更小的力产生更大的风速,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热元件等光学元件全部置入在密封内壳3内部,并将透镜也与密封内壳 3 密封安装为整体结构,确保密封性,从而使本装置容易污染的光学元件都不会被灰尘附着,有效阻止光学元件被灰尘和水污染损坏,做到真正的全封闭式投影机结构;
4、本装置通过散热管4将更多的热量传递给密封内壳 3,并且通过密封内壳3将散热管4内的热量散发出去,而且本装置的散热管4是穹曲的形的,长度要大于直管,能够吸收和带走更多的热量,通过加长的散热管 4,能够让热气在散热管 4内流动更长的距离,也流动时间更久,达到更佳的散热效果;通过将散热管 4 的进气管口 42 开设大口径,出风管口 41 小口径,能够使口径更小的出风管口 41 一端的气流温度更低,然后通过内壳风扇31 将密封内壳 4 内部温度最低处的空气吹向发热元件,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并且口径大的进气管口 42 更容易将热气进行导流,避免热量在发热元件 34 处堆积,能够更快的将热气流引导离开发热元件 34,从而使热气流更快进入散热管 4内,迅速给发热元件 34降温,避免发热的光学元件聚集过多热量损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先制作一个密封内壳3,密封内壳3为方形盒子,上面还需要开设透光孔,并且透光孔上安装光学透镜,并且用密封胶将镶嵌了光学透镜的部位进行密封处理,而整个密封内壳 3 为钣金材质制作的薄壁壳体,并且也是完全密封,而所有的光学元件和发热元件 34 都安置在密封内壳3的内部,密封内壳3内部还要安装2根散热管4和一个内壳风扇 31;
密封内壳3用钣金制成,壁厚在 2mm 即可,确保稳定牢固的情况下,越薄越好,在密封内壳3内安装官学各种光学元件,并且发热元件 34 也需要安置在密封内壳3内,发热元件 34 尽量靠近密封内壳3内腔顶部安装;
然后制作散热管 4,散热管4尽量外壁贴合密封内壳3侧壁上,内侧尽量弯曲,用以增加散热管 4 的长度,散热管 4 的两端口径不同,常规的投影机一般出风管口 41 为圆形,口径为 2cm 左右,而进气管口 42 是敞口的椭圆形,而进气管口 42 为近似椭圆形的喇叭状结构,进气管口 42 面积为出风管口 41的 4倍,并且散热管 4的进气管口 42 贴合密封内壳3顶部,散热管 4 外侧壁贴合密封内壳3竖直侧壁制作,如图 1所示,在密封内壳3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大,进气管口 42 设置在发热元件 34 的正上方,两个散热管 4 的两个进气管口 42 分别设置在发热元件 34 的上方两侧,散热管 4 不阻挡内壳风扇 31的吹风方向,也就是散热管 4 不遮挡在液晶板 4 的正上方,而是处于发热元件34上方的左右两侧,如图1所示:
在而两个散热管4的进气管口42顶部也贴合在密封内壳3的顶部内壁上,散热管 4的出风管口 41 处于密封内壳3底部,并且弯曲设置,使得散热管4长度增加,容纳的空气更多,这样的结构长度增加,而且表面积不减少的同时,还能增加出风管口 41 的空气流速,达到更好降温效果。
在密封内壳3底部的外部贴合一个铝挤式散热片 33,散热片 33 能够有效的降低此处密封壳3的局部温度,使得此处的密封内壳 3 温度降低,然后在散热片 33 外部贴合帕尔贴 32,而在密封内壳3底部的内壁上安装内壳风扇31,内壳风扇 31 为轴流式叶片,将密封内壳3底部的空气扇向上方的发热元件 34,内壳风扇 31 处于发热元件 34 的正下方,而吹风方向正对发热元件 34方向,而散热管 2 的出风管口 41 正对内壳风扇 31 的进气一侧,也就是图1中内壳风扇 31 两侧下方:
最后将密封内壳3 用透镜密封,并且用密封胶黏确保完全密封:。
制作时需要注意,所述散热管 4 和内壳风扇 31 不阻挡发热元件 34 和任何光学元件的光学路径;
然后安装外机壳1内的外壳风扇2,要现在密封内壳3的低温一侧,也就是如图1所示的密封内壳3下方,安装一个安置架 14,安置架 14 要开设收容槽 13;
在投影机正向放置时的外机壳1的顶部开设热端风口 11,底部开设冷端风口 12,热端风口 11的面积要大于发热元件 34 在密封内壳3的投影面积,也就是热端风口 11 的口径需要大于两个散热管 4的进气管口 42 之间的距离,确保风量,能够更快散热;而冷端风口 12 的口径要大于固定叶轮 24 的直径,确保风力足够;所述密封内壳3与热端风口11 和冷端风口 12 的间隔距离都为风道宽度 m,而且底部和顶部的风道宽度相同,都是m。
还需要制作安装外壳风扇 2,取用一个双向马达 21,使得本装置能够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双向对外壳风扇 2进行驱动,双向马达 21 上固定驱动轴 211,驱动轴 211 与双向马达 21 的连接处设置一个限位台 212,限位台 212 为较大直径的圈柱,凸设在驱动轴211 与双向马达 21 的连接处,为圆柱形凸台;
然后在驱动轴 211 上套装一个活动叶轮 22,活动叶轮 22 如图 2 所示,活动叶轮 22 有多个涡流式叶片组成,水平的向侧面进行扇风,活动叶轮 22的内侧面固定设置了固定背板 221,活动轮叶片 22 竖直设置在固定背板 221的外侧面上,固定背板 221 的内侧为平板,固定背板 221 的圆心处开设套装孔222,通过套装孔 222 套设在驱动轴 211上,并且套装孔 222 与驱动轴 211为间际配合,确保活动叶轮 22 能够套在驱动轴 211上滑动,然后在驱动轴 211的外端上固定锁紧一个限位板 23,限位板 23 上凸设了一根定位杆 232,定位杆 232 也是垂直于限位板 23,并且定位杆 232 设置在限位板 23 的外侧,当限位板 23 与驱动轴 211 末端固定安装锁紧后,定位杆 232 就是驱动轴 211的延伸,定位杆 232 与驱动轴 211 同轴,并且转动时也同轴转动,限位板 23 上均匀的开设多个让位孔 231,让位孔 231在限位板 23 上的分布与活动叶轮 22的叶片在固定背板 23的分布间距和角度相同,并且活动叶轮 22 的叶片在限位板 23 上的投影与让位孔 231形状重叠,并且活动叶轮 22 的叶片与让位孔 231的数量也相同,并且活动叶轮 22 能够一一对应的穿过让位孔 231,而固定背板 23 不能穿过限位板 23,同时固定背板 23 与限位板 23 相互平行活动叶轮22 穿过限位板 23 时,超出的高度h为 1cm;
在定位杆 232 的外端固定安装固定叶轮 24,固定叶轮 24 上的叶片为轴流式叶轮,用于将外部的气流吸入投影机的外机壳 1 内,反转时将投影机内部的气流吹出投影机外机壳 1。
然后将本装置组装完整后,再安装在投影机内,组装后需要在投影机内设置一个收容楮 13,收容槽 13 要避让风道的通风处,即风道是处于限位板23 外侧,限位板23与风道的一侧齐平,而收容槽 13 是处于限位板 23 内侧的收容槽 13 要能完全的将活动叶轮22 进行收纳,确保活动叶轮 22 处于收容槽13 内时,并且被抵靠在限位台 212 上,活动叶轮 22 不会与收容槽 13 内壁接触,只是此状态下,活动叶轮22的外端还是插设在让位孔231内,并且活动叶轮22 的外端与限位板 23 外端齐平,相当于活动叶轮22一一对应的填塞了让位孔 231,并且此时活动叶轮 22 也会跟随限位板 23 转动,只是倍限位板23 限挡了,无法产生水平向外的侧向气流,限位台 212 外部套装轴承,轴承的外圈厚度与限位台212 的厚度相同,轴承的内圈厚度小于限位台 212厚度,使得活动叶轮 22 跟随转动,限位台 212 与驱动轴 211 一起被双向马达 21驱动,通过轴承跟随转动不会对限位台 212发生滑动摩擦,降低阻力;
而外壳风扇2的外端和内端以投影机为参照,如图 1所示,双向马达 21安装在投影机外机壳1的更内部,而固定叶轮 24 固定安装在定位杆 232上,也是处于外机壳1的最外部的冷端风口 12 上,也就是以驱动轴 211 为参照靠近双向马达 21 的一端为内端;
本装置所指的冷端和热端为靠近发热元件 34 的一端和远离发热元件 34的一端,如图1所示,冷端风口 12 更靠近发热元件 34,并且内壳风扇 31将发热元件 34的热量吹至密封内壳3顶部,因此密封内壳3的顶部为热端,反之为冷端。
如图1所示,投影机正放时,所述发热元件 34 的背风面为投影机的上方,所述内壳风扇 31 处于发热元件 34 的正下方。
投影机正放时,外壳风扇2要处于密封内壳 31 的正下方。
外壳风扇2处的外机壳1的散热风道是水平设置的,而在密封内壳3的左右两侧外部的风道是竖直的,而外机壳 1 顶部的风道是水平的,风道在外机壳1内是一个环状方形的回路,环绕贴合在外机壳1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投影机正向摆置在桌上使用时,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投影机开始工作,内部的发热元件 34 开始工作发热,内壳风扇 31开始工作,内壳风扇 31的吹风方向正对发热元件 34,将热量吹入发热元件 34背风面两侧的进气管口 42,热气流经过喇叭状的进气管口 42 的导向和约束,迅速被吹入散热管 4内,散热管4的的侧壁与密封内壳3贴合接触,并且散热管4是厚度为1mm的钢管,导热性能更好,然后热量传递给密封内壳3的坚直侧壁,从而使散热管4内的气流迅速降温,然后在经由出风管口 41 吹向内壳风扇 31 的吸气侧,而因为出风管口 41 的通风截面积小,只有进气管口42 面积的四分之一大小,因此出风管口 41 的风速就会大大加强,基本上风速比例就是管口大小的比例,高速的气流,能够使出风管口 41 的气流温度更低;
而内壳风扇 31的吸气侧的密封内壳3侧壁上还安装了散热片 33,散热片33 为铝挤式散热片,而散热片 33 的的外侧还覆盖了帕尔贴 32,从而能够将散热片 33 所在的一侧壁温度再次降低,而内壳风扇 31 是靠近该侧最低温侧壁进行安装的,从而使得内壳风扇31 能够将密封内壳3内部最低温的气流吹向发热元件 34,从而更有效的对发热元件 34进行降温;
而密封内壳 3 是完全封闭的,有效的对光学元件进行保护,避免灰尘潮湿空气进入内部,避免了光学元件与外界接触,使得本装置不必经常拆机清理,使用更加方便,而且使用环境更加广,不易损坏。
本装置的外机壳 1安装的外壳风扇 2 能够在本装置正向摆置时,活动叶轮22在重力作用下,在驱动轴 211 向下滑动,如图1和图5所示,活动叶轮22 伸出在风道上,因为活动叶轮 22 为涡流式叶片,会将风水平的向风道内推送,此时双向马达21顺时针转动,开始工作,而固定叶轮 24 为轴流式叶片,固定叶轮 24 顺时针转动,会将投影机的外机壳 1底部的冷空气吸入外机壳 1内,再由活动叶轮22将冷空气水平的向风道内输送,冷空气不断的被向上输送,从而在两侧的坚直风道与密封内壳3接触,对密封内壳3进行降温,然后变热的空气再由热端风口 11 吹出,从而将最热的部位的热量直接向上排出外机壳1,排气顺畅没有阻力,如果没有活动叶轮22,固定叶轮 24 不断的向外机壳 1 内扇风,气流会受到顶部阻挡,形成反向阻流,导致风速降低,本装置增加了活动叶轮 22,能在外机壳1内部主动改变散热气流方向,降低风阻,去掉了反流,使得本装置的风速更快,降温效果更好,更快的风速能够对密封内壳3更快的降温,避免已经发热的空气在外机壳 1 内停留,能够更快的将热空气处热端风口 11,使得密封内壳3也能更快的降温;
本装置在倒挂在室内屋顶时,密封内壳 3内的散热环境不变,内壳风扇31是轴流式叶片,扇风方向不变,会使密封内壳3内的发热部位不变,还是贴靠在热端风口 11的一侧最热,其次就是散热管4 坚直侧导的温度较高了;
而当投影机倒置吊挂时,如图9所示,活动叶轮22在重力作用下,沿着驱动轴211滑动,活动叶轮 22 编回倒置的安置架 14 内的收容槽 13 内,活动叶轮 22 外端填补了让位孔 231 的缝隙,此时活动叶轮 22 即使转动也不再扇风,而双向马达 21 开始逆时针转动,固定叶轮 24 也跟随一起逆时针转动,固定叶轮24向上排气,从而将外机壳1内的气流向外抽出,使得整个外机壳1 内形成负压,外部的冷空气顺着热端风口 11 流入外机壳1 内,从而在风道内形成气流,给投影机降温;
因为本装置倒置了,热气流在自然情况下也会产生向上的自然流动,从而使得密封内壳 3 外部散发的热量,会沿着风道产生向上的浮动推送,从而与固定叶轮 24 产的吸力相辅相成,不仅不会形成阻力,反而会叠加对气流进行加速,从而能够更快的将热量通过负压气流带走,更高效的对外机壳 1内部进行降温。
另外,本装置密封内壳 3 内部的背风面是指相对于内壳风扇 31 吹出的风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因为内壳风扇 31 的位置不变,因此密封内壳3内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也保持不变,发热元件 34 的迎风面就是图示中正对内壳风扇 31的一面,而背风面是指背对内壳风扇 31 的一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机壳(1),为投影机外壳,其上开设了热端风口(11)和冷端风口(12),所述热端风口(11)和冷端风口(12)通过投影机内部的风道连通;
外壳风扇(2),包括双向马达(21)、活动叶轮(22)、限位板(23)和固定叶轮(24),所述双向马达(21)稳定的安置在外机壳(1)内,所述双向马达(21)的驱动轴(211)上滑设了活动叶轮(22),所述限位板(23)固定安装在驱动轴(211)的外端,所述活动叶轮(22)能缩回的伸出在限位板(23)外侧,所述固定叶轮(24)能转动的安装在冷端风口(12)处;
所述活动叶轮(22)伸出时处于外机壳(1)内的风道上,且所述活动叶轮(22)的扇风方向与风道在同一平面上:当所述活动叶轮(22)缩回限位板(23)内侧时,所述活动叶轮(22)避开风道的吹风路径;
密封内壳(3),为安置投影机光学元件的密封的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外机壳(1)内,其上内部设置了散热管(4)和内壳风扇(31),所述内壳风扇(31)正对投影机内发热的光学元件,所述散热管(4)为两端开口的通风管道,所述散热管(4)外侧壁贴合在密封内壳(3)侧壁上,且所述散热管(4)一端正对发热光学元件的背风面,所述散热管(4)另一端开口设置在内壳风扇(31)的吸气侧;
所述热端风口(11)朝向处于发热光学元件背风面的密封内壳(3)侧壁开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壳(1)内还设置了安置了安置架(14),所述安置架(14)的底部开设了一收容槽(13),所述双向马达(21)固定的安装在安置架(14)上,所述驱动轴(211)能转动的竖直伸出在收容槽(13)内,所述驱动轴(211)的内端还凸设了限位台(212),所述限位台(212)与驱动轴(211)为整体结构;
所述活动叶轮(22)的高度小于收容槽(13)的深度;
所述热端风口(11)处于正向放置投影机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冷端风口(12)处于正向放置投影机的底部中心处;
所述冷端风口(12)的口径大于固定叶轮(24)的最大直径,且相差不超过 1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叶轮(22)为涡流式叶轮,所述活动叶轮(22)的内侧盖合了固定背板(221),所述固定背板(221)的中心处开设了套装孔(222),所述固定背板(221)和活动叶轮(22)通过套装孔(222)滑动套设在驱动轴(211)上,所述套装孔(222)与驱动轴(211)为间隙配合;
所述限位板(23)为圆形平板,所述限位板(23)上均匀的开设了多个让位孔(231),所述让位孔(231)穿透限位板(23)的内外两面,所述活动叶轮(22)与让位孔(231)位置和数量都一一对应,所述活动叶轮(22)穿过让位孔(231)伸出在限位板(23)外侧,所述限位板(23)阻挡在固定背板(221)的向外滑动路径外端,所述限位台(212)阻挡在固定背板(221)的向内滑动路径内端;
所述限位板(23)的外侧面圆心处固定了一根定位杆(232),所述定位杆(232)与驱动轴(211)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叶轮(24)锁紧在定位杆(232)的外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内壳(3)内竖直固定了两根散热管(4),两根所述散热管(4)的外侧壁与密封内壳(3)的侧壁紧密贴合,所述密封内壳(3)为钣金整体结构;
所述散热管(4)处于发热光学元件背风面一侧的开口为进气管口(42)所述散热管(4)处于内壳风扇(31)吸气一侧的开口为出风管口(41);
所述散热管(4)为管身弯曲的圆锥状结构;所述散热管(4)为壁厚不超过 1mm 的铜制管道,所述散热管(4)管身的内侧壁为凸出的流线型导流弧面,所述散热管(4)管身的截面积从进气管口(42)至出风管口(41)方向逐渐缩小;
所述进气管口(42)至出风管口(41)都伸出在散热管(4)的内侧壁一侧;
所述进气管口(42)伸出在内壳风扇(31)叶片的吸气侧边沿上,所述出风管口(41)伸出在发热光学元件的背风面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风扇(31)竖直安装在密封内壳(3)内壁上,安装了所述内壳风扇(31)的密封内壳(3)侧壁外部还固定散热片(33)和帕尔贴(32),所述散热片(33)为铝挤式散热片,所述散热片(33)贴合在帕尔贴(32)和密封内壳(3)的外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口(41)和进气管口(42)的轴线都在散热管(4)的竖直中轴面上,所述出风管口(41)还朝向进气管口(42)方向翘起;
所述进气管口(42)横截面为出风管口(41)横截面积的 3-7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叶轮(24)的叶片和内壳风扇(31)的叶片都为轴流式叶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机内部风道的宽度m在10-20mm 之间,所述活动叶轮(22)的凸起高度超过限位板(23)的厚度,且超过部分的高度h不低于 5mm,且高度h不超过风道宽度m。
CN202123401918.1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279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1918.1U CN217279243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1918.1U CN217279243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9243U true CN217279243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90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0191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279243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9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6964B (zh) 投影机
CN109634031B (zh) 一种具备高效散热功能的全密封液晶投影光机装置
CN107589592A (zh) 用于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及背光模组
CN206572277U (zh) 一种市政照明led灯结构
CN109283777B (zh) 投影设备及投影系统
CN217279243U (zh) 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
CN209657071U (zh) 一种密封散热光机结构
CN114114808A (zh) 一种全封闭投影机散热结构
CN210398848U (zh)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灯罩
CN209182639U (zh) 一种具备高效散热功能的全密封液晶投影光机装置
CN100578349C (zh) 散热装置及投影机散热系统
CN217443720U (zh) 一种内部设有循环散热机构的光机
CN110780518A (zh) 投影仪
CN216346763U (zh) 厨房制冷照明一体机
CN212116043U (zh) 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模组
CN201063253Y (zh) 散热装置及投影机散热系统
CN212298705U (zh) 一种兼具散热性和防水性的灯筒及其舞台灯
WO2021098711A1 (zh) 用于ct探测器的散热装置及ct设备
CN208445908U (zh) 一种有源滤波器梯形户外散热装置
CN210865983U (zh) 一种外接插入式智能开关散热结构
CN209590513U (zh) 高效散热的荧光粉轮装置
CN208424564U (zh) 一种球形摄像机
CN211878405U (zh) 一种材质导热理想的投影仪光机散热器
CN216595869U (zh) 一种全封闭投影机的散热管
JP2020122885A (ja) カメラハウジ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