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1973U - 一种双流道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流道控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1973U
CN217271973U CN202221079707.2U CN202221079707U CN217271973U CN 217271973 U CN217271973 U CN 217271973U CN 202221079707 U CN202221079707 U CN 202221079707U CN 217271973 U CN217271973 U CN 217271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ipeline
plate
partition plate
butterfl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97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dfos Flui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dfos Flui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dfos Flui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dfos Flui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797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1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1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1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流道控制阀,涉及到流道控制阀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蝶阀只能实现一条管道的开启和关闭存在的技术不足,包括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蝶阀;蝶阀设于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控制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开启和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管道内设有第二隔板;在蝶阀处于开启状态下,第一隔板、蝶阀的阀板及第二隔板将第一管道、蝶阀和第二管道内腔分隔成独立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结构简单紧凑,能仅用一个蝶阀控制双流道开启和关闭,对于设备结构的空间利用合理布局起到极其有益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流道控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流道控制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管道胶球清洗设备中所有流道控制阀结构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通常一个蝶阀只能实现一条管道的开启和关闭,两个蝶阀才能实现两条独立管道的开启和关闭,但是两条管道、阀门及管路元件需要较大的占用空间;很多机器对于空间有严格的紧凑要求时,两条管道、阀门及管路元件结构方式就不太适用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蝶阀只能实现一条管道的开启和关闭存在的技术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双流道控制阀,结构简单紧凑,能用一个蝶阀控制双流道开启和关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流道控制阀,包括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蝶阀;蝶阀设于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控制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开启和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管道内设有第二隔板;在蝶阀处于开启状态下,第一隔板、蝶阀的阀板及第二隔板将第一管道、蝶阀和第二管道内腔分隔成独立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包括有:
所述的第二管道内还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和蝶阀的阀板相配合,将所述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延伸至第二管道内。
所述的蝶阀包括阀壳、阀轴和阀板;阀板设于阀壳内,阀轴由阀壳外插入在阀壳内,并驱动阀板翻转;所述的第一隔板轴向设于将第一管道内,将第一管道一分为二;第一隔板的后侧边与阀轴的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隔板轴向设于将第二管道内,将第二管道一分为二;第二隔板的前侧边与阀轴的侧壁间隙配合;在蝶阀在处于开启状态下,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与阀板的正反两面贴合连接。
所述的第一隔板的后侧边和第二隔板的前侧边分别从两个相反方向延伸至阀壳的腔体内,并与阀轴侧壁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接触。
或者,所述的蝶阀包括阀壳、阀轴和阀板;阀板设于阀壳内,阀轴由阀壳外插入在阀壳内,并驱动阀板翻转;所述的第一隔板的后侧边为半圆形结构,并与开启状态下的阀板边缘相吻合;所述的第二隔板的前侧边为也为半圆形结构,并与开启状态下的阀板边缘相吻合。
所述的第一隔板的后侧边和第二隔板的前侧边上均设有半圆形密封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流道控制阀,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能仅用一个蝶阀控制双流道开启和关闭,对于设备结构的空间利用合理布局起到极其有益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流道控制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流道控制阀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流道控制阀实施例一的蝶阀开启状态下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流道控制阀实施例一的蝶阀关闭状态下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流道控制阀实施例二的蝶阀开启状态下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流道控制阀实施例二的蝶阀关闭状态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流道控制阀,包括有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和蝶阀103;蝶阀103设于第一管道101与第二管道102之间,控制第一管道101与第二管道102之间的开启和关闭;同传统控制阀一样,第一管道101和第二管道102分别通过法兰盘结构将蝶阀103夹紧固定连接,与传统控制阀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管道101内设有第一隔板1011,第二管道102内设有第二隔板1021;在蝶阀103处于开启状态下,第一隔板1011、蝶阀103的阀板及第二隔板1021将第一管道101、蝶阀103和第二管道102内腔分隔成独立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如图3中所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内的流体可以是同向流动,也是相反方向流动。在蝶阀103处于翻转至关闭状态下,蝶阀103的阀板同时截断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从而实现一个蝶阀103就可控制两个流道的开启或关闭,减小体积,节省空间,减化控制部件,降低成本。
所述的蝶阀103包括阀壳、阀轴和阀板;阀板设于阀壳内,阀轴由阀壳外插入到阀壳内,并驱动阀板翻转,阀轴可以是手动控制,也可以是电动控制;所述的第一隔板1011轴向设于将第一管道101内,将第一管道101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独立的子管道;为了实现对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内的流体隔离,避免出现混合,第一隔板1011的后侧边与阀轴的侧壁间隙配合,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在第一隔板1011与蝶阀103侧面之间设有密封件104,或者所述的第一隔板1011的后侧边延伸至阀壳的腔体内,并与阀轴侧壁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接触。
同理,所述的第二隔板1021轴向设于将第二管道102内,将第二管道102一分为二,第二隔板1021的前侧边与阀轴的侧壁间隙配合,可以通过在第二隔板1021与蝶阀103侧面之间设有密封件104,或者第二隔板1021的前侧边延伸至阀壳的腔体内,并与阀轴侧壁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接触;也即在蝶阀3在处于开启状态下,第一隔板1011和第二隔板1021分别与阀板的正反两面贴合密封接触连接。所述的第一隔板1011的后侧边和第二隔板1021的前侧边分别从两个相反方向延伸至阀壳的腔体内,并与阀轴侧壁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接触。
实施例二
参照图5和图6中所示,对于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内的流体是同向流动,且对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内的流体无需严格隔离要求时,所述的蝶阀3的具体结构包括阀壳、阀轴和阀板;阀板设于阀壳内,阀轴由阀壳外插入在阀壳内,并驱动阀板翻转;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的第一隔板1011的后侧边为半圆形结构,并与开启状态下的阀板边缘相吻合;所述的第二隔板1021的前侧边为也为半圆形结构,并与开启状态下的阀板边缘相吻合。也即是第一隔板1011与第二隔板1021之间形成一个圆形孔,蝶阀3开启状态下阀板嵌入在该圆形孔中,保证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内流体独立流通;为了保证阀板嵌入在所述圆形孔中时的阀板边缘与第一隔板1011和第二隔板1021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的第一隔板1011的后侧边和第二隔板1021的前侧边上均设有半圆形密封件104。实施例二的隔板、第一隔板1011和第二隔板1021均可设于阀壳、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的中心面上,不影响流体流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第二管道102内可以不设第二隔板1021,仅在第一管道101内通过第一隔板1011分隔成双流道,而第二管道102仍采用单流道。
本实用新型以上两种实施例均能用一个蝶阀103的开关来实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连通和关闭。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对于很多需要同时实现双流道的开关且对空间要求严苛的设备都可应用,尤其适用于管道胶球清洗等领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发明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发明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双流道控制阀,包括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蝶阀;蝶阀设于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控制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开启和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隔板;在蝶阀处于开启状态下,第一隔板和蝶阀的阀板将第一管道和蝶阀内腔分隔成独立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管道内还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和蝶阀的阀板相配合,将所述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延伸至第二管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流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蝶阀包括阀壳、阀轴和阀板;阀板设于阀壳内,阀轴由阀壳外插入在阀壳内,并驱动阀板翻转;所述的第一隔板轴向设于将第一管道内,将第一管道一分为二;第一隔板的后侧边与阀轴的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隔板轴向设于将第二管道内,将第二管道一分为二;第二隔板的前侧边与阀轴的侧壁间隙配合;在蝶阀在处于开启状态下,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与阀板的正反两面贴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流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板的后侧边和第二隔板的前侧边分别从两个相反方向延伸至阀壳的腔体内,并与阀轴侧壁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流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蝶阀包括阀壳、阀轴和阀板;阀板设于阀壳内,阀轴由阀壳外插入在阀壳内,并驱动阀板翻转;所述的第一隔板的后侧边为半圆形结构,并与开启状态下的阀板边缘相吻合;所述的第二隔板的前侧边为也为半圆形结构,并与开启状态下的阀板边缘相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流道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板的后侧边和第二隔板的前侧边上均设有半圆形密封件。
CN202221079707.2U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双流道控制阀 Active CN217271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9707.2U CN217271973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双流道控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9707.2U CN217271973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双流道控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1973U true CN217271973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0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9707.2U Active CN217271973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双流道控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19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1120A (zh) 旋转式多通换向阀
NZ588356A (en) Gate valve with a gate that can be moved linearly to open and close the gate and including an equaliser port
MX2010008824A (es) Valvula.
CN100430633C (zh) 四通换向阀
PL2218949T3 (pl) Urządzenie zaworowe
AU2001264083A1 (en) An isolation valve assembly
CN204512533U (zh) 单柄双控球阀
CN217271973U (zh) 一种双流道控制阀
CN202762560U (zh) 一种花洒三功能按钮切换内核
WO2024037593A1 (zh) 一种多路进水阀和智能马桶
KR101655412B1 (ko) 양방향 펌프
CN213629042U (zh) 一种多重控制一体式球阀
CN109751435B (zh) 集成电动四通换向阀
CN205956448U (zh) 压差驱动的往复式三通阀
CN201795102U (zh) 控制多路通断的电磁气阀
CN214466300U (zh) 一种切换阀及出水装置
CN215568140U (zh) 一种切换阀及出水装置
CN203477396U (zh) 气动磁阀
CN201047451Y (zh) 疏导式阀门
CN209054149U (zh) 一种具有垫片的电磁阀
DE69912829D1 (de) Doppelisolierventil mit rechteckigem durchflussquerschnitt
CN219711925U (zh) 一种新型三通液动换向阀
CN202402706U (zh) 一种出水双控开关装置
CN113007395B (zh) 一种四芯八通道组合式球阀
CN201133497Y (zh) 一种密闭管路用注液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