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7882U - 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及坐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及坐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7882U
CN217267882U CN202220666308.XU CN202220666308U CN217267882U CN 217267882 U CN217267882 U CN 217267882U CN 202220666308 U CN202220666308 U CN 202220666308U CN 217267882 U CN217267882 U CN 217267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flushing
energy storag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663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鹏
谢伟藩
向凌辉
张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egii Sanitary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egii Sanitary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egii Sanitary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egii Sanitary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663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7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7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7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及坐便器,水蓄能冲刷系统包括水箱、排水冲刷管件、水桶壳组件、活动压缩组件、配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水桶排水阀以及水桶出水管道,排水冲刷管件包括通水管道、主冲管道和侧冲管道,侧冲管道设置连通在主冲管道侧壁上,水桶壳组件设有水桶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连通进水管,第二出水口连通侧冲管道,水桶出水管道一端连通出水管,另一端连通主冲管道。本申请中水蓄能冲刷系统能将自来水的冲压能量转化为弹性势能,又将弹性势能转化为水的动能,水流经第二出水口冲出至主冲管道,应用于坐便器时能推动排放水来增强对排水管道的冲刷性能,极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及坐便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卫浴水件及其应用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及坐便器。
背景技术
在市场上现有大部分的坐便器中,基本上都具有水箱,水箱往往配置有排水阀、排水管件等组件,这些坐便器通常是通过打开排水阀让水箱中水经排水管件自由下落将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来对便池、便池底部排水管道进行洗刷和冲刷,尤其是冲刷效果主要受到水箱内水位设置高度与坐便器水箱安装位置的影响,如果水箱内水位设置高度低或者水箱安装位置低都会降低冲刷效果,还会导致冲刷不干净或者需要多次冲刷才能冲刷干净,严重影响了用户使用。
近些年来有部分厂家通过在对排水管道的冲洗时向坐便器内引入自来水辅助冲洗的助力方式来增加冲刷效果,这种方案主要是直接增加一路自来水供水冲洗管路,但是会存在如下问题:自来水供水冲洗管路直接受到自来水的水压影响,当用户家里自来水供水水压低时,自来水供水冲洗管路则无法起到助力冲刷,无法提高冲刷效果,用户使用体验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了提供了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及坐便器,通过在水蓄能冲刷系统中设计采用蓄能助冲装置,应用于坐便器时能推动排放水来增强对排水管道的冲刷性能,极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包括水箱储水排水组件和蓄能助冲装置,所述水箱储水排水组件包括水箱、水箱排水阀和排水冲刷管件,所述排水冲刷管件包括通水管道、主冲管道和侧冲管道,所述通水管道安装连接在水箱的下方且连通主冲管道,所述水箱排水阀用于控制所述水箱内的部分储水依次排放至通水管道、主冲管道,所述侧冲管道设置在主冲管道的一侧侧壁上且与主冲管道相连通,蓄能助冲装置包括:
蓄能主体组件,其包括水桶壳组件、活动压缩组件,所述活动压缩组件位于水桶壳组件的内部,所述水桶壳组件设有水桶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和
水桶排水组件,其包括水桶排水阀和水桶出水管道,所述水桶排水阀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
所述水桶进水口用于外接供水管道,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进水端连通,所述水桶出水管道与所述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侧冲管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桶壳组件包括配合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水桶壳体和第二水桶壳体,所述活动压缩组件包括塞体、推杆和弹性件,所述推杆贯通于所述第一水桶壳体和第二水桶壳体的内部,所述塞体连接所述推杆并且位于第一水桶壳体内,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杆上并且位于第二水桶壳体内,所述水桶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均设置在第一水桶壳体上,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在第二水桶壳体的一侧并且与所述侧冲管道相对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蓄能助冲装置位于所述水箱的下方,蓄能主体组件还包括后侧挡板,所述后侧挡板紧密连接在所述第一水桶壳体的一侧,所述后侧挡板、第一水桶壳体、第二水桶壳体和侧冲管道依次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塞体用于带动推杆一起作靠近/ 背离后侧挡板的位置移动,以压缩/释放所述弹簧;推杆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推杆上朝向所述第二出水口的一端,所述塞体位于推杆上的另一端且朝向所述后侧挡板,所述止挡部用于阻挡所述弹簧从所述推杆上脱离出来并用于压缩弹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侧挡板上设有气孔,所述水桶排水阀配置有进水管,所述水桶排水阀位于第一水桶壳体和第二水桶壳体的下方,并且通过所述进水管与第一出水口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桶出水管道的一端连通出水端,其另一端连通主冲管道;或者所述水桶出水管道的一端连通出水端,其另一端不连接所述主冲管道,且用于与所述主冲管道配合使用以实现辅助冲刷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箱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通水管道的水箱排水口,水箱储水排水组件还包括排水阀止水装置,所述排水阀止水装置设置在水箱排水口的上方,所述水箱排水阀用于带动所述排水阀止水装置开启/关闭水箱排水口,以实现导通/阻隔水箱内的部分储水排放至所述排水冲刷管件,所述主冲管道配置有连接水道用于外接排水管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冲管道的轴向中心线与侧冲管道的轴向中心线之间形成锐角关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水管道的中心线与主冲管道的喷射口的距离为L,在L距离位置方向上,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的位置介于1/5L~4/5L之间。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包括便器陶瓷体以及如上述所述的水蓄能冲刷系统,所述便器陶瓷体包括便器主体、座圈和便池,所述座圈形成于便器主体的前部区域的上部位置,所述便池设置在便器主体的前部区域的内部位置且便池底部设有排水管道和喷射管道,所述喷射管道设有连通排水管道的喷射口,所述便器主体的后部区域设有水件安装腔体,所述水蓄能冲刷系统与所述水件安装腔体相适配,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水件安装腔体上部;所述主冲管道、第二出水口、水桶出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均连通,或者所述主冲管道、第二出水口和排水管道均连通,并且水桶出水管道连接所述喷射口从而连通排水管道,用于与所述主冲管道配合使用以实现辅助冲刷功能。
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提供的水蓄能冲刷系统,其中设计采用了蓄能助冲装置,能将自来水的冲压能量转化为弹性件的弹性势能,在冲水过程中,弹性件释放的瞬间,将弹性势能转化为水的动能,水流经第二水桶壳体上的第二出水口冲出,提升了排水冲刷管件的冲刷性能。
2、本申请设计采用的蓄能助冲装置,在自来水供水出现超低压时即可完成蓄能动作,能对冲刷实现助力,与现有市面上通过自来水辅助冲刷的水系统相比,解决了低水压/超低水压下辅助冲刷偏弱的问题,实现低水压/超低水压下提高冲刷效果。
3、本申请设计采用的蓄能助冲装置,位于水箱的下方,在冲水过程中,从蓄能主体组件流出两路水流,一路水流经水桶出水管道排出,另一路水流经第二出水口冲出,可以让从水箱中流出的水流在排水冲刷管件的主冲管道内获得一个朝向连接水道的向前运动之推力,加快了该股水流由水箱的水箱排水口向下运动变为朝向连接水道向前运动的速度,由此达到提高冲刷性能的效果。
4、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应用了上述水蓄能冲刷系统,通过坐便器的排水管道与排水冲刷管件连接,在坐便器执行冲水过程中,可以让从水箱中流出的水流在主冲管道内获得一个朝向排水管道方向运动之推力,瞬间加大了该股水流的运动速度及强度,提高了坐便器的排水管道内冲刷性能,使坐便器排污速度更快,排污效果更好,极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中水蓄能冲刷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处于底部视角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水蓄能冲刷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处于底部视角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中水蓄能冲刷系统的蓄能助冲装置立体图;
图6是本申请中水蓄能冲刷系统的蓄能助冲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7是对应图3的蓄能助冲装置处于进水前的初始状态下的水蓄能冲刷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对应图3的蓄能助冲装置处于进水过程中其弹性件被压缩到某一状态下的水蓄能冲刷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对应图3的蓄能助冲装置完成进水后其弹性件被压缩到极限位置状态下的水蓄能冲刷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对应图3的蓄能助冲装置处于排水过程中其弹性件被释放到某一状态下的水蓄能冲刷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中坐便器处于底部视角下的具有部分剖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C-C方向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D-D方向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水箱;2-水箱排水阀;3-第一垫圈;4-便器陶瓷体;41-便器主体;42-座圈; 43-便池;44-排水管道;45-水件安装腔体;46-洗刷水导水平台;5-第二垫圈; 6-后侧挡板;61-气孔;7-塞体;8-第一水桶壳体;81-水桶进水口;82-第一出水口;9-推杆;91-止挡部;10-第三垫圈;11-水桶排水阀;12-第四垫圈; 13-弹簧(弹性件);14-第二水桶壳体;141-第二出水口;15-第五垫圈;16- 水桶出水管道;160-出水口;17-排水冲刷管件;171-通水管道;172-主冲管道;173-侧冲管道;174-喷射口;18-连接水道;19-排水阀止水装置;20-进水管;21-出水管;111-水箱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至图3示出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水蓄能冲刷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视图。由图1至图3可知,该水蓄能冲刷系统包括水箱1、水箱排水阀2、排水冲刷管件17、第一水桶壳体8、第二水桶壳体14、水桶排水阀11、水桶出水管道16等零部件,其中水箱排水阀2用于控制水箱1内的部分储水排放至排水冲刷管件17,水箱1的底部设有连通排水冲刷管件17的水箱排水口111,排水冲刷管件17包括通水管道171、主冲管道172和侧冲管道173,通水管道171安装连接在水箱1的下方且连通主冲管道172,通水管道171 通过第一垫圈3与水箱排水口111的外壁密封配合连接在一起,水箱排水阀 2用于控制水箱1内的部分储水依次排放至通水管道171、主冲管道172,侧冲管道173设置在主冲管道172的一侧侧壁上且与主冲管道172相连通;进一步结合图5和图6进行说明,在第一水桶壳体8上设置有水桶进水口81、第一出水口82,第二水桶壳体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口141并且第二出水口141与侧冲管道173相对接,第一水桶壳体8和第二水桶壳体14配合连接在一起构成水桶壳组件。
进一步说明的是,结合图3、图5和图6可知,本实施例的水蓄能冲刷系统还包括塞体7、推杆9和弹性件13,推杆9贯通于第一水桶壳体8和第二水桶壳体14的内部,塞体7连接推杆9并且位于第一水桶壳体8内,弹性件13套设在推杆9上并且位于第二水桶壳体14内,塞体7、推杆9和弹性件13共同构成了一个活动压缩组件,整个活动压缩组件位于水桶壳组件的内部;塞体7配置有第三垫圈10用于与第一水桶壳体8的内壁密封配合,第一水桶壳体8和第二水桶壳体14的外壁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配合的第四垫圈 12。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水桶排水阀11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在本实施例中,由图3、图5和图6可知,水桶排水阀1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配置有进水管20和出水管21,水桶排水阀11用于控制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的连通与隔断,水桶进水口81用于外接供水管道,第一出水口82与进水管20 连通,水桶出水管道16的一端连通出水管21,水桶出水管道16的另一端通过出水口160连通主冲管道172,第二出水口141与侧冲管道173连通;本实施例中水桶进水口81外接的供水管道是自来水供水管道,当然在其他实施中可以采用的是水箱供水管道。水桶排水阀11通过进水管20直接与第一水桶壳体8上的第一出水口82连接在一起。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水桶排水阀 11和水桶出水管道16构成了一个水桶排水组件。在其他实施例中,水桶排水阀11可以不配置进水管和出水管,而是设计成可以通过自身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第一出水口82以及水桶出水管道16的配合结构。
本实施例中,水桶排水阀11位于第一水桶壳体8和第二水桶壳体14的下方,优选地,水桶排水阀11采用电磁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电子控制开关。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图3、图5和图6可知,水桶壳组件还配置有后侧挡板6,具体地,后侧挡板6通过第二垫圈5紧密连接在第一水桶壳体8的一侧,后侧挡板6上设有气孔61,后侧挡板6、第一水桶壳体8、第二水桶壳体14和侧冲管道173依次连接在一起。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后侧挡板6、水桶壳组件以及活动压缩组件共同构成了一个蓄能主体组件。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蓄能主体组件、水桶排水组件又构成了一个蓄能助冲装置,整个蓄能助冲装置位于水箱1的下方,在自来水供水出现超低压时即可完成蓄能动作,能对冲刷实现助力,与现有市面上通过自来水辅助冲刷的水系统相比,解决了低水压/超低水压下辅助冲刷偏弱的问题,实现低水压/超低水压下提高冲刷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弹性件13为弹簧,塞体7用于带动推杆9一起作靠近/背离后侧挡板6的位置移动,以压缩/释放弹簧13;进一步的,由图6可知,推杆9设有止挡部91,止挡部91位于推杆9上朝向第二出水口141的一端,塞体7位于推杆9上的另一端且朝向后侧挡板6,止挡部91用于阻挡弹簧13从推杆9上脱离出来并用于压缩弹簧13。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得知,排水冲刷管件17设置在水箱1 的底部并且分别与第二水桶壳体14、水桶出水管道16连接,第二水桶壳体 14的外壁上设有第五垫圈15用于与排水冲刷管件17的侧冲管道173密封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水桶出水管道16的一端连通出水端,但其另一端不连接主冲管道172,并且水桶出水管道16用于与主冲管道172配合使用以实现辅助冲刷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得知,排水冲刷管件17的主冲管道172 配置有连接水道18,用于外接排水管道,例如智能坐便器的陶瓷主体底部的喷射管道/下排水管道、普通陶瓷坐便器底部的喷射管道/下排水管道等。优选地,连接水道18采用橡胶水道,即由橡胶材料制成的通水管道。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冲水过程中,从蓄能主体组件流出两路水流,一路水流经水桶出水管道16排出,另一路水流经第二出水口 141冲出,可以让从水箱1中流出的水流在排水冲刷管件17的主冲管道172 内获得一个朝向连接水道18的向前运动之推力,加快了该股水流由水箱1 的水箱排水口111向下运动变为朝向连接水道18向前运动的速度,由此达到提高冲刷性能的效果。并且如图1所示,主冲管道172的轴向中心线与侧冲管道173的轴向中心线之间形成锐角关系,即它们之间的夹角是0°和90°之间,通水管道171的中心线与主冲管道172的喷射口174的距离为L,在 L距离位置方向上,本实施例中将第二出水口141设置的位置介于1/5L~4/5L 之间,如此设计使得冲刷效果更佳,优选地,第二出水口141设置的较佳距离位置介于1/2L和3/5L之间。
由图2得知,在水箱排水口111的上方设置有排水阀止水装置19,排水阀止水装置19连接在水箱排水阀2的底部,水箱排水阀2用于带动排水阀止水装置19开启/关闭水箱排水口111,以实现导通/阻隔水箱1内的部分储水排放至排水冲刷管件17内。需要说明的是,水箱1、水箱排水阀2、排水冲刷管件17、排水阀止水装置19和其他水件部件(图中未示出)共同构成了一个水箱储水排水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水箱1、水箱排水阀2、排水冲刷管件17和排水阀止水装置19作为该水箱储水排水组件的核心部件。该水箱储水排水组件和本实施例中的蓄能助冲装置共同构成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水蓄能冲刷系统。
在此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结合图1至图3可知,本实施例中后侧挡板 6、水桶壳组件以及活动压缩组件共同构成的蓄能主体组件位于主冲管道172 和连接水道18的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后侧挡板6、由第一水桶壳体8和第二水桶壳体14组成的水桶壳组件以及活动压缩组件共同构成的蓄能主体组件也可以设置在主冲管道172和连接水道18的另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有必要进一步说明水蓄能冲刷系统相关工作原理,结合图2、图6、图7至图10辅以说明,具体如下:
1、图7示出的是对应图3的蓄能助冲装置处于进水前的初始状态下的水蓄能冲刷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塞体7位于靠近水桶进水口81 的内部左侧位置(初始位置),此时弹簧13处于舒展状态。
2、图8示出的是对应图3的蓄能助冲装置处于进水过程中其弹性件被压缩到某一状态下的水蓄能冲刷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塞体7因受到水流推动力作用会从其初始位置朝向后侧挡板6往左侧移动,从而远离水桶进水口81的内部并且带动推杆9一起往左侧移动,此时压缩弹簧13进行蓄能,外部自来水会进入水桶进水口81的内部,水桶排水阀11控制使得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隔断,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蓄能助冲装置是要通过外接冲水控制部件让自来水注入水桶进水口81的内部,才会推动塞体7进行移动。
3、图9示出的是对应图3的蓄能助冲装置完成进水后其弹性件被压缩到极限位置状态下的水蓄能冲刷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由图9结合图6可知,塞体7移动至靠近后侧挡板6的内侧位置,此时弹簧13被压缩到极限位置/ 预定位置,完成蓄能,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完成蓄能的过程是被预先设定好的,例如预先设定好进水时间(压缩弹簧的时间),当时间到达后水桶进水口81处就停止进水,或者通过水桶进水口81处设有一进水阀,用于控制自来水进入水桶内部。此进水阀可以与水桶排水阀连动,即进水阀打开时水桶排水阀关闭,此时使得弹簧被压缩,然后该进水阀关闭,水桶排水阀就打开 (此时弹簧被释放);水桶排水阀11开始控制进水管20和出水管21之间连通,使得第一水桶壳体8中水由第一出水口82流经水桶出水管道16从出水口160流入主冲管道172,即第一水桶壳体8开始泄压,此时弹簧13由压缩蓄能状态开始释放。
4、图10示出的是对应图3的蓄能助冲装置处于排水过程中其弹性件被释放到某一状态下的水蓄能冲刷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6以及图10进行说明,第一水桶壳体8泄压过程中,水箱排水阀2会带动排水阀止水装置19开启水箱排水口111,水箱1中部分储水由水箱排水口111依次排放至通水管道171、主冲管道172,同时塞体7就从靠近后侧挡板6的内侧位置往右侧移动,此时弹簧13处于释放状态,推动第二水桶壳体14中的水从第二出水口141往外经侧冲管道173快速喷出至主冲管道172,从而对由水箱排水口111排放至主冲管道172的水流进行加力作用。也就是说,蓄能助冲装置能将自来水的冲压能量转化为弹簧13的弹性势能,在冲水过程中,弹簧13将弹性势能转化为水的动能,一路水流经第二出水口141冲出,并且另一路水流经水桶出水管道16排出,共同作用让从水箱中流出的水流在主冲管道172内获得一个朝向连接水道18的向前运动之推力,更好地提升了冲刷性能。
5、当完成冲水排水动作后,水蓄能冲刷系统回到如图7示出的蓄能助冲装置处于进水前的初始状态。
实施例二
如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坐便器。结合图1至图3、图 11至图13进行说明,该坐便器包括便器陶瓷体4以及实施例一所述的水蓄能冲刷系统,便器陶瓷体4包括便器主体41、座圈42、便池43和位于便池 43上方的洗刷水导水平台46,座圈42形成于便器主体41的前部区域的上部位置,便池43设置在便器主体41的前部区域的内部位置且便池43底部设有排水管道44和喷射管道(图中未示出),该喷射管道设有连通排水管道的喷射口,坐便器设计有喷射管道方案以及喷射管道上的喷射口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属于常规技术手段,在此处不再进行赘述;便器主体41的后部区域设有水件安装腔体45,水蓄能冲刷系统与水件安装腔体45相适配,水蓄能冲刷系统中的水箱1、水箱排水阀2和排水阀止水装置19设置在水件安装腔体45上部,水蓄能冲刷系统中的水桶排水阀11、通水管道171、主冲管道172、侧冲管道173均设置在水件安装腔体45里面,主冲管道172、侧冲管道173、水桶壳组件的第二出水口141、水桶出水管道16和排水管道44 均连通。具体地,主冲管道172配置有连接水道18且通过连接水道18与排水管道44实现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将主冲管道、第二出水口和排水管道相互直接连通,而水桶出水管道是通过连接喷射口后才能连通排水管道,用于与主冲管道配合使用以实现对排水管道的辅助冲刷功能。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水蓄能冲刷系统中的水箱储水排水组件还包括洗刷水排水管道(图中未示出),洗刷水排水管道与洗刷水导水平台连通,水箱排水阀还用于控制水箱内的部分储水排放至洗刷水排水管道流经洗刷水导水平台,从而实现对便池43的洗刷清洁动作。
本实施例的坐便器优选为电坐便器/智能坐便器,应用了实施例一的水蓄能冲刷系统,通过坐便器的排水管道与排水冲刷管件连接,在坐便器执行冲水过程中,可以让从水箱中流出的水流在主冲管道内获得一个朝向排水管道方向运动之推力,瞬间加大了该股水流的运动速度及强度,提高了坐便器的排水管道内冲刷性能,使坐便器排污速度更快,排污效果更好,极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感。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储水排水组件和蓄能助冲装置,所述水箱储水排水组件包括水箱、水箱排水阀和排水冲刷管件,所述排水冲刷管件包括通水管道、主冲管道和侧冲管道,所述通水管道安装连接在水箱的下方且连通主冲管道,所述水箱排水阀用于控制所述水箱内的部分储水依次排放至通水管道、主冲管道,所述侧冲管道设置在主冲管道的一侧侧壁上且与主冲管道相连通,所述蓄能助冲装置包括:
蓄能主体组件,其包括水桶壳组件、活动压缩组件,所述活动压缩组件位于水桶壳组件的内部,所述水桶壳组件设有水桶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和
水桶排水组件,其包括水桶排水阀和水桶出水管道,所述水桶排水阀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
所述水桶进水口用于外接供水管道,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进水端连通,所述水桶出水管道与所述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侧冲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桶壳组件包括配合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水桶壳体和第二水桶壳体,所述活动压缩组件包括塞体、推杆和弹性件,所述推杆贯通于所述第一水桶壳体和第二水桶壳体的内部,所述塞体连接所述推杆并且位于第一水桶壳体内,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杆上并且位于第二水桶壳体内,所述水桶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均设置在第一水桶壳体上,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在第二水桶壳体的一侧并且与所述侧冲管道相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助冲装置位于所述水箱的下方,所述蓄能主体组件还包括后侧挡板,所述后侧挡板紧密连接在所述第一水桶壳体的一侧,所述后侧挡板、第一水桶壳体、第二水桶壳体和侧冲管道依次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塞体用于带动推杆一起作靠近/背离后侧挡板的位置移动,以压缩/释放所述弹簧;所述推杆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推杆上朝向所述第二出水口的一端,所述塞体位于推杆上的另一端且朝向所述后侧挡板,所述止挡部用于阻挡所述弹簧从所述推杆上脱离出来并用于压缩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挡板上设有气孔,所述水桶排水阀配置有进水管,所述水桶排水阀位于第一水桶壳体和第二水桶壳体的下方,并且通过所述进水管与第一出水口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桶出水管道的一端连通出水端,其另一端连通主冲管道;或者所述水桶出水管道的一端连通出水端,其另一端不连接所述主冲管道,且用于与所述主冲管道配合使用以实现辅助冲刷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通水管道的水箱排水口,水箱储水排水组件还包括排水阀止水装置,所述排水阀止水装置设置在水箱排水口的上方,所述水箱排水阀用于带动所述排水阀止水装置开启/关闭水箱排水口,以实现导通/阻隔水箱内的部分储水排放至所述排水冲刷管件,所述主冲管道配置有连接水道用于外接排水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冲管道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侧冲管道的轴向中心线之间形成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道的中心线与主冲管道的喷射口的距离为L,在L距离位置方向上,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的位置介于1/5L~4/5L之间。
10.一种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便器陶瓷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水蓄能冲刷系统,所述便器陶瓷体包括便器主体、座圈和便池,所述座圈形成于便器主体的前部区域的上部位置,所述便池设置在便器主体的前部区域的内部位置且便池底部设有排水管道和喷射管道,所述喷射管道设有连通排水管道的喷射口,所述便器主体的后部区域设有水件安装腔体,所述水蓄能冲刷系统与所述水件安装腔体相适配,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水件安装腔体上部;所述主冲管道、第二出水口、水桶出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均连通,或者所述主冲管道、第二出水口和排水管道均连通,并且水桶出水管道连接所述喷射口从而连通排水管道,用于与所述主冲管道配合使用以实现辅助冲刷功能。
CN202220666308.XU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及坐便器 Active CN217267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6308.XU CN217267882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及坐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6308.XU CN217267882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及坐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7882U true CN217267882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66308.XU Active CN217267882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及坐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78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24060U (zh) 一种马桶冲洗装置
CN100453748C (zh) 无水箱马桶
CN103122653B (zh) 一种低水箱马桶及冲洗控制方法
CN217267882U (zh) 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及坐便器
KR200463115Y1 (ko) 도기 일체형 비데의 세척수 배출장치
CN213897394U (zh) 一种适配低水压冲刷的马桶
CN217053641U (zh) 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及其应用的坐便器
CN217267883U (zh) 一种水蓄能冲刷系统及坐便器
JP3238052U (ja) 一体型水栓金具アセンブリ
CN214884141U (zh) 一种矮水箱座便器
CN216304825U (zh) 一种排水阀结构及智能马桶
CN216766114U (zh) 一种座便器
CN216664364U (zh) 一种低水箱座便器
CN216664366U (zh) 一种负压辅助冲刷的低水箱座便器
CN212405374U (zh) 一种用于坐便器的冲水切换装置
JPH0215700B2 (zh)
CN204081007U (zh) 一种易通蹲便器
CN219825486U (zh) 一种马桶冲刷系统及马桶
CN214833220U (zh) 高效冲刷的坐便器
CN218861698U (zh) 一种加强冲劲的坐便器排水系统及坐便器
CN215253263U (zh) 冲水坐便器
CN220133039U (zh) 一种具有助冲功能的马桶冲刷系统
CN210529869U (zh) 一种低水位增压冲洗马桶
CN219909206U (zh) 一种冲洗结构及马桶
CN210917619U (zh) 一种智能坐便器的冲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