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51387U - 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51387U
CN217251387U CN202220035137.0U CN202220035137U CN217251387U CN 217251387 U CN217251387 U CN 217251387U CN 202220035137 U CN202220035137 U CN 202220035137U CN 217251387 U CN217251387 U CN 217251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fixed
box
wa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351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Wanl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Wanl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Wanl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Wanl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351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51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51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51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包括底座、清洗箱和顶盖,所述顶盖可拆卸安装在清洗箱的顶部,所述清洗箱固定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清洗箱的底部分别安装有清洗机构和多个烘干结构,所述清洗箱的上部安装有第一供水机构,所述清洗箱下部的一端连接有废水处理机构。本实用新型在对建筑工件清洗过后,使得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可以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带动L形状固定架向上移动,从而L形状固定架可以带动清洗框向上移动,使得清洗框内部的清洗水可以通过多个流水孔流入到清洗箱的底部,从而可以通过多个烘干机对建筑件进行烘干,从而减少了建筑工件出现腐蚀的现象,从而提升了建筑工件清洗装置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建筑配件进行清洗过后,由于建筑配件大多都是金属的,建筑配件上部有较多的水珠,很容易导致建筑配件出现生锈俯视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建筑配件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用到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建筑配件清洗装置;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建筑配件清洗装置:
(1)在对金属的建筑配件进行清洗的过程,由于建筑配件的上部通常有很多水珠,导致金属建筑配件容易出现生锈的现象,现有的建筑配件清洗装置不具有对建筑配件进行烘干的功能;
(2)在对建筑配件清洗过后,通常都是将清洗水直接倒掉,导致对水资源造成浪费,现有的建筑配件清洗装置不具有对清洗水进行重复使用的功能。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存在不具有对建筑配件进行烘干和不具有对清洗水进行重复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包括底座、清洗箱和顶盖,所述顶盖可拆卸安装在清洗箱的顶部,所述清洗箱固定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清洗箱的底部分别安装有清洗机构和多个烘干结构,所述清洗箱的上部安装有第一供水机构,所述清洗箱下部的一端连接有废水处理机构;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伸缩杆、L形状固定架、放置箱、电机、清洗杆、清洗毛刷和清洗框,所述清洗框的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流水孔,所述清洗框顶部的两侧分别与L形状固定架的底部相固定,且清洗框的外表面与清洗箱的底壁相贴合,两个所述L形状固定架对称固定在第一液压伸缩杆下部的外表面,所述清洗毛刷固定在清洗杆的底部,所述清洗杆等距固定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电机固定在放置箱的顶壁,且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放置箱的底壁位于放置箱的下部,所述放置箱固定在第一液压伸缩杆的底壁,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固定在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在顶盖底壁的中心处;
每个所述烘干结构包括烘干箱和烘干机,所述烘干机固定在烘干箱的内部,所述烘干箱固定在顶盖的顶壁;
所述第一供水机构包括第一水泵、第一进水管和多个出水头,多个所述出水头呈环形阵列的形式固定在清洗箱的内壁,且多个出水头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进水管的外表面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固定在清洗箱的内部,所述清洗箱的外表面与第一水泵的出水端相固定;
所述废水处理机构包括废水处理箱、一级过滤网、二级过滤网和出水管,所述废水处理箱的顶部通过出水管与清洗箱下部的外表面进行连接,所述一级过滤网和二级过滤网分别固定在废水处理箱的内部,且一级过滤网位于二级过滤网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二升降机构,且两个第二升降机构位于清洗箱的外侧,每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伸缩杆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第二液压伸缩杆的顶部,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与顶盖的外表面相固定,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固定在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在底座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废水处理箱的一端安装有第二供水设备,所述第二供水设备包括第二水泵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水泵的抽水管延伸到废水处理箱的内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与第二进水管的一端相固定,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清洗箱的侧壁延伸到清洗箱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箱的底部安装有转动轴、吹风板和密封板,所述转动轴通过吹风板与烘干箱的底部进行固定,所述密封板转动安装在转动轴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箱下部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出水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清洗框一侧的拐角处固定有密封块,所述清洗框移动到清洗箱的底部时,清洗框一侧的密封块与清洗箱下部一侧的出水口进行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箱的外表面固定有放置板,所述第一水泵固定在放置板的顶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对建筑工件清洗过后,使得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可以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带动L形状固定架向上移动,从而L形状固定架可以带动清洗框向上移动,使得清洗框内部的清洗水可以通过多个流水孔流入到清洗箱的底部,从而可以通过多个烘干机对建筑件进行烘干,从而减少了建筑工件出现腐蚀的现象,从而提升了建筑工件清洗装置的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清洗箱的一侧连接有废水处理箱,使得清洗箱内部清洗过后的废水可以通过出水管流入到废水处理箱的内部,从而废水处理箱内部的一级过滤网和二级过滤网分别可以对污水进行过滤,使得第二水泵可以对过滤过后的清水可以通过第二进水管再次输送到清洗箱的内部对建筑工件进行清洗,从而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再次提升了建筑工件清洗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中清洗箱和顶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中烘干箱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中废水处理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清洗箱2,顶盖3,第一液压缸4,第一液压伸缩杆5,L 形状固定架6,放置箱7,电机8,清洗杆9,清洗毛刷10,清洗框11,流水孔12,放置板13,第一水泵14,第一进水管15,出水头16,烘干箱17,烘干机18,转动轴19,吹风板20,密封板21,密封块22,第二液压缸23,第二液压伸缩杆24,固定块25,废水处理箱26,一级过滤网27,二级过滤网 28,出水管29,第二水泵30,第二进水管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包括底座1、清洗箱2和顶盖3,顶盖3可拆卸安装在清洗箱2的顶部,清洗箱2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清洗箱2的底部分别安装有清洗机构和多个烘干结构,清洗箱2的上部安装有第一供水机构,清洗箱2下部的一端连接有废水处理机构;
清洗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4、第一液压伸缩杆5、L形状固定架6、放置箱7、电机8、清洗杆9、清洗毛刷10和清洗框11,清洗框11的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流水孔12,清洗框11顶部的两侧分别与L形状固定架6的底部相固定,且清洗框11的外表面与清洗箱2的底壁相贴合,两个L形状固定架6 对称固定在第一液压伸缩杆5下部的外表面,清洗毛刷10固定在清洗杆9的底部,清洗杆9等距固定在电机8的输出端,电机8固定在放置箱7的顶壁,且电机8的输出端穿过放置箱7的底壁位于放置箱7的下部,放置箱7固定在第一液压伸缩杆5的底壁,第一液压伸缩杆5固定在第一液压缸4的输出端,第一液压缸4固定在顶盖3底壁的中心处;
每个烘干结构包括烘干箱17和烘干机18,烘干机18固定在烘干箱17的内部,烘干箱17固定在顶盖3的顶壁;
第一供水机构包括第一水泵14、第一进水管15和多个出水头16,多个出水头16呈环形阵列的形式固定在清洗箱2的内壁,且多个出水头16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进水管15的外表面进行连接,第一进水管15固定在清洗箱2 的内部,清洗箱2的外表面与第一水泵14的出水端相固定;
废水处理机构包括废水处理箱26、一级过滤网27、二级过滤网28和出水管29,废水处理箱26的顶部通过出水管29与清洗箱2下部的外表面进行连接,一级过滤网27和二级过滤网28分别固定在废水处理箱26的内部,且一级过滤网27位于二级过滤网28的上部;
根据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二升降机构,且两个第二升降机构位于清洗箱2的外侧,每个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23、第二液压伸缩杆24和固定块25,固定块25 固定在第二液压伸缩杆24的顶部,固定块25的一侧与顶盖3的外表面相固定,第二液压伸缩杆24固定在第二液压缸23的输出端,第二液压缸23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能够方便的将顶盖3从清洗箱2的顶部打开的工作;
根据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废水处理箱26的一端安装有第二供水设备,第二供水设备包括第二水泵30和第二进水管31,第二水泵30的抽水管延伸到废水处理箱26的内部,第二水泵30的出水端与第二进水管31的一端相固定,第二进水管31的另一端穿过清洗箱2的侧壁延伸到清洗箱2的内部,能够保方便的将过滤后的清水输送带到清洗箱2的内部;
根据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烘干箱17的底部安装有转动轴19、吹风板20和密封板21,转动轴19通过吹风板20与烘干箱17的底部进行固定,密封板21转动安装在转动轴19的外表面,起到了对烘干机进行保护的作用,减少了在对建筑工件清洗时,水撒入到烘干机的上部造成损坏的情况;
根据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清洗箱2下部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出水管29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清洗框11一侧的拐角处固定有密封块22,清洗框11移动到清洗箱2的底部时,清洗框11 一侧的密封块22与清洗箱2下部一侧的出水口进行闭合,起到对清洗箱2的内部进行密封的作用,减少了水从清洗箱2的内部流出。
根据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清洗箱2的外表面固定有放置板13,第一水泵14固定在放置板13的顶部,起到对第一水泵 14进行固定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时,如图1和图2-4所示,首先开启两个第二液压缸23,使得第二液压缸23的输出端可以带动第二液压伸缩杆24进行伸长,从而第二液压伸缩杆24可以通过固定块25带动顶盖3从清洗箱2的顶部打开,然后将需要清洗的建筑工件投放到清洗框11的内部,再次将顶盖3与清洗箱2进行闭合,然后开启第一液压缸4,使得第一液压缸4的输出端可以带动第一液压伸缩杆5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液压伸缩杆5的底部分别可以带动放置箱7和两个L形状固定架6向下移动,使得两个放置箱7可以带动清洗框11移动到清洗箱2的底部,使得清洗框11 一侧的密封块22与清洗箱2一侧的出水口进行闭合,再次开启第一水泵14,使得第一水泵14从外界抽入的水依次从第一进水管15和多个出水头16进入到清洗箱2的内部,可以通过对多个清洗箱2对建筑工件进行清洗,其次开启电机8,使得电机8的输出端可以带动多个清洗杆9进行转动,使得多个清洗杆9可以分别带动清洗毛刷10对清洗框11内部的建筑工件记性简单的清洗,若是建筑工件清洗完成后,再次开启第一液压缸4的输出端带动第一液压伸缩杆5向上移动,从而第一液压伸缩杆5的下部分别带动清洗框11内部的建筑工件和放置箱7向上移动,使得清洗框11一侧的密封块22与清洗箱2 一侧的出水口位置处进行打开,清洗框11内部的清洗过后的水通过多个流水孔12流入到清洗箱2的底部,然后清洗箱2内部清洗过后的水从出水口通过出水管29流入到废水处理箱26的内部,使得废水处理箱26内部的一级过滤网27和二级过滤网28可以对废水进行过滤,当清洗框11向上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使得清洗框11内部的水完全排出后,再次打开将顶盖3从清洗箱2 的顶部打开,然后转动密封板21,使得密封板21与吹风板20完全重合,然后开启烘干机18,使得烘干机18可以对清洗框11内部的建筑工件进行烘干的工作。
若是下次在使用建筑工件清洗装置时,可以开启第二水泵30,使得第二水泵30的抽水端向废水处理箱26内部过滤后的废水进行抽取,然后第二水泵30可再次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二进水管31输送到清洗箱2的内部对工件进行清洗的工作。
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6)

1.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包括底座(1)、清洗箱(2)和顶盖(3),所述顶盖(3)可拆卸安装在清洗箱(2)的顶部,所述清洗箱(2)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2)的底部分别安装有清洗机构和多个烘干结构,所述清洗箱(2)的上部安装有第一供水机构,所述清洗箱(2)下部的一端连接有废水处理机构;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4)、第一液压伸缩杆(5)、L形状固定架(6)、放置箱(7)、电机(8)、清洗杆(9)、清洗毛刷(10)和清洗框(11),所述清洗框(11)的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流水孔(12),所述清洗框(11)顶部的两侧分别与L形状固定架(6)的底部相固定,且清洗框(11)的外表面与清洗箱(2)的底壁相贴合,两个所述L形状固定架(6)对称固定在第一液压伸缩杆(5)下部的外表面,所述清洗毛刷(10)固定在清洗杆(9)的底部,所述清洗杆(9)等距固定在电机(8)的输出端,所述电机(8)固定在放置箱(7)的顶壁,且电机(8)的输出端穿过放置箱(7)的底壁位于放置箱(7)的下部,所述放置箱(7)固定在第一液压伸缩杆(5)的底壁,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5)固定在第一液压缸(4)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液压缸(4)固定在顶盖(3)底壁的中心处;
每个所述烘干结构包括烘干箱(17)和烘干机(18),所述烘干机(18)固定在烘干箱(17)的内部,所述烘干箱(17)固定在顶盖(3)的顶壁;
所述第一供水机构包括第一水泵(14)、第一进水管(15)和多个出水头(16),多个所述出水头(16)呈环形阵列的形式固定在清洗箱(2)的内壁,且多个出水头(16)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进水管(15)的外表面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15)固定在清洗箱(2)的内部,所述清洗箱(2)的外表面与第一水泵(14)的出水端相固定;
所述废水处理机构包括废水处理箱(26)、一级过滤网(27)、二级过滤网(28)和出水管(29),所述废水处理箱(26)的顶部通过出水管(29)与清洗箱(2)下部的外表面进行连接,所述一级过滤网(27)和二级过滤网(28)分别固定在废水处理箱(26)的内部,且一级过滤网(27)位于二级过滤网(28)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第二升降机构,且两个第二升降机构位于清洗箱(2)的外侧,每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23)、第二液压伸缩杆(24)和固定块(25),所述固定块(25)固定在第二液压伸缩杆(24)的顶部,所述固定块(25)的一侧与顶盖(3)的外表面相固定,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24)固定在第二液压缸(23)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液压缸(23)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箱(26)的一端安装有第二供水设备,所述第二供水设备包括第二水泵(30)和第二进水管(31),所述第二水泵(30)的抽水管延伸到废水处理箱(26)的内部,所述第二水泵(30)的出水端与第二进水管(31)的一端相固定,所述第二进水管(31)的另一端穿过清洗箱(2)的侧壁延伸到清洗箱(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7)的底部安装有转动轴(19)、吹风板(20)和密封板(21),所述转动轴(19)通过吹风板(20)与烘干箱(17)的底部进行固定,所述密封板(21)转动安装在转动轴(19)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2)下部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出水管(29)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清洗框(11)一侧的拐角处固定有密封块(22),所述清洗框(11)移动到清洗箱(2)的底部时,清洗框(11)一侧的密封块(22)与清洗箱(2)下部一侧的出水口进行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2)的外表面固定有放置板(13),所述第一水泵(14)固定在放置板(13)的顶部。
CN202220035137.0U 2022-01-08 2022-01-08 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 Active CN217251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5137.0U CN217251387U (zh) 2022-01-08 2022-01-08 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5137.0U CN217251387U (zh) 2022-01-08 2022-01-08 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51387U true CN217251387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95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35137.0U Active CN217251387U (zh) 2022-01-08 2022-01-08 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51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57552U (zh) 一种建筑施工污水过滤装置
CN216653750U (zh) 一种便于杂质清理的火花油回收利用装置
CN213476335U (zh) 一种绳洗机的水循环机构
CN112275683A (zh) 一种汽车零件表面清理装置
CN21725138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配件清洗装置
CN213701097U (zh) 一种染料桶内壁清洗装置
CN115846257A (zh) 一种农产品用初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852270U (zh) 一种路桥路面施工洗轮机
CN207151871U (zh) 一种板栗清洗机
CN21801149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过滤装置
CN220444493U (zh) 中药材清洗机的循环冲水机构
CN220090860U (zh) 一种化工废气处理设备
CN218608258U (zh) 一种散热器翅片清洗用循环过滤机构
CN215997113U (zh) 一种生产片剂用离心设备
CN212733231U (zh) 一种带钢淬火氧化铁皮脱落除尘装置
CN220804621U (zh) 一种双工位缸盖清洗箱
CN215031484U (zh) 一种道路桥梁用混凝土浇注施工振动棒清洗装置
CN213996852U (zh) 一种汽车零件表面清理装置
CN216369237U (zh) 一种紫乌藤养发液制作用原料清洗装置
CN217567631U (zh) 一种大米洗涤槽杂质清理装置
CN220088505U (zh) 一种自动化果蔬清洗机
CN219783960U (zh) 一种桥梁施工现场用污水过滤装置
CN216537126U (zh) 一种具有清理杂物功能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09423258U (zh) 一种炒药机专用双重除尘器
CN211158934U (zh) 一种筒式滤网除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