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7396U - 废液过滤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液过滤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7396U
CN217247396U CN202123433732.4U CN202123433732U CN217247396U CN 217247396 U CN217247396 U CN 217247396U CN 202123433732 U CN202123433732 U CN 202123433732U CN 217247396 U CN217247396 U CN 217247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ing
filter
waste liquid
filtering devic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37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敏
董学坤
武昕
段顺民
王瑞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ll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ll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ll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ll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37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7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7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7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液过滤净化装置。所述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包括:箱体,其内部形成为中空的过滤空间;阻隔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空间,并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内壁,使所述过滤空间对应形成有横向排布的过滤腔;过滤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每个所述过滤腔内;所述过滤腔内形成有沉积部,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所述阻隔件上形成有连通于其两侧的所述过滤腔的引流口,所述引流口在竖直方向设置于其两侧的所述过滤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废液中的固体杂质进行拦截,实现有效的过滤净化和沉淀,从而有效的降低后续净化设备的工作负荷,进而提高废液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废液过滤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液过滤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水在经过使用后改变了原来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成为含有不同种类杂质的废液。废液包括生产或生活中排放出的工艺废液、冷却废液、废气洗涤液和设备及场地冲洗液等。这些废液如果不经过处理便排放,会造成水体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危害健康,且影响工农业生产。废液的内部固体杂质较多,没有前期的简单处理,很容易堵塞后期的净化设备,且给后期的净化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因此,需要进行前期的拦截杂物和沉淀泥沙。此外,现有废液处理装置的清理工作复杂,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液过滤净化装置,以解决当废液所含有的固体杂质较多时,若杂物和泥沙等杂质无法得到有效清理,容易堵塞后续的净化设备,造成设备损坏,且给后期的净化工作增添负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包括:
箱体,其内部形成为中空的过滤空间;
阻隔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空间,并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内壁,使所述过滤空间对应形成有横向排布的过滤腔;
过滤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每个所述过滤腔内;所述过滤腔内形成有沉积部,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
所述阻隔件上形成有连通于其两侧的所述过滤腔的引流口,所述引流口在竖直方向设置于其两侧的所述过滤装置之间。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形成有分别连通不同所述过滤腔的入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入液口对应的所述过滤装置为第一过滤装置,所述入液口不低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顶部;
所述出液口对应的所述过滤装置为第二过滤装置,所述出液口不高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沿所述过滤腔的侧壁向其内部延伸形成的限位凸起相抵接,以固定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位置;
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入液口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形成为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形成为容渣腔,所述滤网对应形成为所述容渣腔的底部,使得所述容渣腔连通于所述沉积部;
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侧壁形成有向其外部延伸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限位凸起的顶部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滤网的周向围成有滤框,所述滤框的侧壁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壁相抵接;
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通过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底部,且能够以所述转轴为轴心进行转动;
所述固定件能够转动至与所述滤框的底部相抵接,以实现固定所述滤网。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形成有连接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壁的第一连接部和连接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底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为所述滤框的拆装空间;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转接部相连接,所述转接部贯穿于所述滤框上的拆装孔,使得所述滤框能够在所述拆装空间往复移动,且当所述滤框与所述壳体结构分离时,所述滤框能够以所述转接部为轴心转动一定角度;
所述第一连接部向所述滤框方向延伸出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滤框上的定位孔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网状结构的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与所述引流口对应设置;
所述过滤件沿所述废液流经方向的设置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过滤件的网孔尺寸顺次减小。
优选地,所述过滤件包括沿所述废液流经方向顺次排布的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和第三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由金属材料形成;所述第二过滤件由棉质材料形成;所述第三过滤件由活性炭材料形成。
优选地,所述沉积部的底端形成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排污口能够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箱体还包括连通于所述出液口的缓存腔,所述缓存腔的底部形成有排放孔,所述排放孔与管道相连接,以排出净化后的所述废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废液中的固体杂质进行拦截,实现有效的过滤净化和沉淀,从而有效的降低后续净化设备的工作负荷,进而提高废液的处理效率。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第一过滤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网拆卸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过滤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标:
10-箱体,11-过滤腔,111-沉积部,112-限位凸起,12-入液口,13-出液口,14-排污口,15-缓存腔,151-排放孔,20-阻隔件,21-引流口,30-第一过滤装置,31-滤网,32-吊环,33-容渣腔,34-卡接部,35-滤框,351-拆装孔,352-定位孔,36-固定件,37-转轴,38-连接件,381-第一连接部,382-第二连接部,383-转接部,384-限位部,40-第二过滤装置,41-过滤件,411-第一过滤件,412-第二过滤件,413-第三过滤件。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第一过滤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网拆卸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过滤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包括箱体10、阻隔件20、第一过滤装置30以及第二过滤装置40。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的上述部件的具体结构。
废液中的固体杂质若得不到有效的过滤净化,容易堵塞后续的净化设备,增大对后续的净化设备的清理或维修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造成损失。此外,现有过滤装置的清理工作复杂,增大工人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包括箱体10,箱体10的内部形成为中空的过滤空间,用于净化废液;过滤空间即箱体10的内部设置有阻隔件20,阻隔件20延伸至箱体10的内壁,使过滤空间对应形成有横向排布的过滤腔11。
需要说明的是,阻隔件20优选为板状结构,并分别与箱体10内的侧壁和底壁相连,以分隔成独立的过滤腔11,阻隔件20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其具有能够将箱体10的内部分成多个横向排布的过滤腔11的功能即可;同理,阻隔件20可以垂直于箱体10的底部设置,也可以倾斜于箱体10的底部设置,只要保证过滤腔11为横向排布即可;此外,根据废液净化的实际需求,阻隔件20的设置数量与废液过滤净化装置所需的过滤腔11的数量相适配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废液过滤净化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每个过滤腔11内,用于过滤废液中的杂质,过滤装置设置于过滤腔11内的方式可以为卡接或螺栓连接等,优选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便清理或更换过滤装置,保证废液净化过滤装置的有效的净化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过滤腔11内形成有沉积部111,沉积部111位于过滤装置的下方,使废液流经过滤装置后进入沉积部111进行沉淀过滤,废液中的部分固体杂质便可沉淀至沉积部111的底部,完成再次过滤。
对应的,为能够对沉淀至沉积部111的底部的固体杂质进行清理,如图1所示,沉积部111的底端形成有排污口14,排污口14设置于箱体10的底部,排污口14能够处于打开状态,以实现对沉积部111进行清理,排污口14也能够处于关闭状态,以实现废液沉淀。
需要说明的是,排污口14的结构可以为圆形或矩形等,只要能够使位于沉积部111的固体杂质排出箱体10外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废液的顺利流经至整个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如图1所示,阻隔件20上形成有连通于其两侧的过滤腔11的引流口21,引流口21在竖直方向设置于其两侧的过滤装置之间,从而保证上一个过滤装置流出的废液能够经由引流口21流向下一个过滤装置,以实现有效的层层过滤。引流口21的形状可以为长条的槽口或矩形口等,亦或是圆孔等,只要保证引流口21为通孔,使废液流过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的废液处理装置通常采用将过滤装置竖直排布的设置方式,使废液由上至下流过,进行处理工作。由于本实施例的过滤腔11为横向排布,才得以实现过滤装置的下方形成沉积部111,以使流经过滤装置的废液能够进入沉积部111进一步沉淀过滤;从而提升净化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只要保证过滤腔11内形成有沉积部111,过滤腔11也可以为除横向排布以外的其他设置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废液顺利流通,如图1所示,箱体10的侧壁上形成有分别连通不同过滤腔11的入液口12和出液口13,入液口12和出液口13的形状和位置等只要保证废液能够由入液口12进入过滤空间并由出液口13流出即可。
当阻隔件20的设置数量为一个时,对应形成的过滤腔11的数量为两个,因此过滤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如图1所示,入液口12对应的过滤装置为第一过滤装置30,入液口12的位置不低于第一过滤装置30的顶部,才得以使由入液口12进入的废液能够流经第一过滤装置30,完成第一步的过滤工作;出液口13对应的过滤装置为第二过滤装置40,出液口13不高于第二过滤装置40的底部,才得以使废液通过第二过滤装置40完成过滤后,才可经过出液口13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当阻隔件20的设置数量为两个时,形成的过滤腔11为三个,每个过滤腔11内设置有过滤装置。只要保证入液口12、首置位的过滤装置、引流口21、中置位的过滤装置、引流口21、末置位的过滤装置和出液口13的设置位置,由上至下顺次递减即可,便能够实现有效的废液净化功能。同理,阻隔件20的设置数量为多个时,在多个过滤腔11内设置的过滤装置对应为多个。只要保证入液口12、首置位的过滤装置、引流口21、……、引流口21、末置位的过滤装置和出液口13的设置位置,由上至下顺次递减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装置30为粗过滤装置,用于过滤废液中含有的尺寸较大的固体杂质。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过滤装置30与沿过滤腔11的侧壁向过滤腔11的内部延伸形成的限位凸起112相抵接,以固定第一过滤装置30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凸起112的结构可以为环绕于过滤腔11的侧壁所围成框状的封闭的凸起结构,也可以为在过滤腔11的侧壁形成的块状或条状等非封闭的凸起结构,只要保证第一过滤装置30能够稳定的设置于限位凸起112上,实现固定即可。同理,限位凸起1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只要能够固定第一过滤装置30即可。
此外,为实现过滤功能,第一过滤装置30包括滤网31,滤网31与入液口12对应设置,以保证由入液口12进入的废液能够全部通过滤网31,实现第一过滤装置30的过滤功能。
此外,第一过滤装置30会过滤掉废液中大部分的固体杂质,需对滤网31进行清理。清理前需将其从过滤腔11中拆卸出来,即第一过滤装置30与限位凸起112分离。为便于拆卸和清理,优选的拆卸方式为第一过滤装置30通过起吊设备吊出箱体外部进行固体杂质清理。
具体的,第一过滤装置30的顶部形成有多个吊环32,吊环32的结构可以环状或勾状等,只要能够与起吊设备相配合,使得起吊设备将整个第一过滤装置30吊起即可,起吊设备可以为起吊机等。此外,为保证起吊稳定,防止滤网31上的固体杂质掉落,多个吊环32设置于滤网31的两侧,优选为对称设置;但只要能够保证起吊平稳,吊环32可以设置于其他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使第一过滤装置30能够过滤出更多的固体杂质,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过滤装置30形成为壳体结构,壳体结构的内部形成为容渣腔33,用于存放固体杂质。滤网31对应形成为容渣腔33的底部,使得容渣腔33连通于所述沉积部111。废液流过第一过滤装置30时,尺寸较大的固体杂质被滤网31拦下并留在容渣腔33,其余的废液通过滤网31流至其下方的沉积部111,并进行沉淀后由引流口21流至第二过滤装置40。
此外,为使壳体结构的第一过滤装置30安装于过滤腔11内,第一过滤装置30的侧壁形成有向其外部延伸的卡接部34,卡接部34与限位凸起112的顶部相抵接,实现稳定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卡接部34的结构可以为环绕于第一过滤装置30的侧壁所围成封闭的框状的凸起结构,也可以为在第一过滤装置30的侧壁形成的块状或条状等非封闭的凸起结构,只要保证卡接部34能够稳定与限位凸起112相抵接,以实现固定即可。此外,卡接部34优选的设置于第一过滤装置30的侧壁的顶部,以提高第一过滤装置30的安装稳定性;但卡接部34的设置位置只要能够使第一过滤装置30安装至过滤腔11内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清理滤网31,滤网31在第一过滤装置30上的设置方式优选为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滤网31的周向围成有滤框35,滤框35的侧壁与第一过滤装置30的壳体结构的内壁相抵接,以实现拆卸方便;第一过滤装置30还包括固定件36,固定件36通过转轴37设置于壳体结构的底部,且固定件36能够以转轴37为轴心进行转动;固定件36能够转动至与滤框35的底部相抵接,以实现固定滤网31。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36的结构可以为条状或片状等结构,只要固定件36以转轴37为轴心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抵接于滤框35的底部,实现滤框35固定,或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滤框35相分离,实现滤框35拆卸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的提高拆装滤网31的便捷性,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过滤装置30还包括连接件38,连接件38形成有连接于第一过滤装置30的壳体结构的内壁的第一连接部381和连接于壳体结构的底部的第二连接部382,第一连接部381和第二连接部382之间形成为滤框35的拆装空间;第一连接部381与第二连接部382之间通过转接部383相连接,转接部383贯穿于滤框35上的拆装孔351,使得滤框35能够在拆装空间往复移动,从而使滤框35在拆卸时也不会与第一过滤装置30相分离。
具体的拆卸过程为,将固定件36转至不再与滤框35的底部相抵接,滤框35顺着转接部383向下移动。当滤框35与壳体结构分离时,滤框35能够以转接部383为轴心转动一定角度。如图3所示,当滤框35相对于第一过滤装置30的底部偏转一定角度,容渣腔33中的固体杂质便可沿滤框35与第一过滤装置30的底部形成的交错空隙被倾倒至容渣腔33之外,以提高清理第一过滤装置30的简便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清理后的滤框35安装回第一过滤装置30的壳体结构内,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381向滤框35方向延伸出限位部384,限位部384与滤框35上的定位孔352相适配,将限位部384和定位孔352对准并配合连接,便可完成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381、第二连接部382、转接部383和限位部384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粘接等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螺纹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同理,连接件38与第一过滤装置30的设置方式可以为不可拆卸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只要保证安装稳定即可。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381可以连接于第一过滤装置30的一侧或是两侧,只要保证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81上的转接部383和限位部384能够实现各自功能即可;同理,第二连接部382的结构和设置位置,只要能够保证在第一连接部381和第二连接部382形成滤框35的拆装空间,并使滤框35能够沿转接部383移动或转动即可;此外,定位孔352可以为通孔或是盲孔,只要能够与限位部384相配合,实现定位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经过粗过滤工序的废液还需进一步的精过滤,第二过滤装置40即为精过滤装置。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二过滤装置40包括网状结构的过滤件41,过滤件41与引流口21对应设置,以保证由引流口21流出的废液能够完全通过过滤件41,实现第二过滤装置40的过滤功能;过滤件41沿废液流经方向的设置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过滤件41的网孔尺寸顺次减小,以实现层层过滤,完成废液中的固体杂质等被有效的过滤净化。
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有效过滤,如图1所示,过滤件41包括沿废液流经方向顺次排布的第一过滤件411、第二过滤件412和第三过滤件413;具体的,第一过滤件411由金属材料形成,如铝箔或不锈钢等,其抗腐蚀能力较好,以保证第二过滤装置40的有效性;第二过滤件412由棉质材料形成,如合成纤维过滤棉或无纺布过滤棉等,能够对粉尘颗粒等进行有效过滤;第三过滤件413由活性炭材料形成,活性炭材料具备多孔性,可吸附各种液体中的微细物质,常用于水处理中的脱色、脱臭、脱氯、去除有机物及重金属、去除合成洗涤剂、细菌、病毒及放射性等污染物质,也常用于废液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过滤件411、第二过滤件412和第三过滤件413的设置数量可以分别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只要保证废液过滤净化装置能够满足其净化废液的功能即可。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他过滤材料,只要具备有效的过滤功能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保证废液过滤净化的有效性,废液经过固体除杂后可能还需进行观察或消毒等工作,如图1所示,箱体10还包括连通于出液口13的缓存腔15,以实现在缓存腔15中对完成固体除杂的废液进行观察或消毒等工作;缓存腔15的底部形成有排放孔151,排放孔151与管道相连接,以排出净化后的废液,完成整个废液净化装置的废液净化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缓存腔15根据废液的处理需求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是多个。
综上,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废液中的固体杂质进行拦截,且对废液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初步的吸附过滤,实现有效的过滤净化和沉淀,从而有效的降低后续净化设备的工作负荷,进而提高废液的处理效率。此外,过滤出的固体杂质清理方便,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包括:
箱体,其内部形成为中空的过滤空间;
阻隔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空间,并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内壁,使所述过滤空间对应形成有横向排布的过滤腔;
过滤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每个所述过滤腔内;所述过滤腔内形成有沉积部,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
所述阻隔件上形成有连通于其两侧的所述过滤腔的引流口,所述引流口在竖直方向设置于其两侧的所述过滤装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形成有分别连通不同所述过滤腔的入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入液口对应的所述过滤装置为第一过滤装置,所述入液口不低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顶部;
所述出液口对应的所述过滤装置为第二过滤装置,所述出液口不高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沿所述过滤腔的侧壁向其内部延伸形成的限位凸起相抵接,以固定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位置;
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入液口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形成为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形成为容渣腔,所述滤网对应形成为所述容渣腔的底部,使得所述容渣腔连通于所述沉积部;
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侧壁形成有向其外部延伸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限位凸起的顶部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的周向围成有滤框,所述滤框的侧壁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壁相抵接;
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通过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底部,且能够以所述转轴为轴心进行转动;
所述固定件能够转动至与所述滤框的底部相抵接,以实现固定所述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形成有连接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壁的第一连接部和连接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底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为所述滤框的拆装空间;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转接部相连接,所述转接部贯穿于所述滤框上的拆装孔,使得所述滤框能够在所述拆装空间往复移动,且当所述滤框与所述壳体结构分离时,所述滤框能够以所述转接部为轴心转动一定角度;
所述第一连接部向所述滤框方向延伸出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滤框上的定位孔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网状结构的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与所述引流口对应设置;
所述过滤件沿所述废液流经方向的设置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过滤件的网孔尺寸顺次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沿所述废液流经方向顺次排布的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和第三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由金属材料形成;所述第二过滤件由棉质材料形成;所述第三过滤件由活性炭材料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部的底端形成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排污口能够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液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连通于所述出液口的缓存腔,所述缓存腔的底部形成有排放孔,所述排放孔与管道相连接,以排出净化后的所述废液。
CN202123433732.4U 2021-12-30 2021-12-30 废液过滤净化装置 Active CN217247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3732.4U CN217247396U (zh) 2021-12-30 2021-12-30 废液过滤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3732.4U CN217247396U (zh) 2021-12-30 2021-12-30 废液过滤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7396U true CN217247396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92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3732.4U Active CN217247396U (zh) 2021-12-30 2021-12-30 废液过滤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7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39745B2 (en) Trash tolerant filter support for a disc filter
CN110143730B (zh) 一种多级分级分层可处理颗粒物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7247396U (zh) 废液过滤净化装置
CN213433362U (zh) 一种具有多级筛分功能的过滤装置
CN212510066U (zh) 一种带有多级滤化功能的出水管
CN214976162U (zh) 一种多级过滤循环水洗装置
CN211611826U (zh) 一种智能控制工业用反冲清洗过滤装置
CN208265965U (zh) 一种水处理装置
CN209679612U (zh) 一种新型篮式过滤器
CN208809707U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用废气处理装置
CN202605826U (zh) 一种全自动反冲洗滤水装置
CN220695995U (zh) 一种具有多级净化功能的水处理设备
CN207330571U (zh) 一种能及时清除淤泥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8579789U (zh) 一种基于水体重金属检测的废液处理装置
CN111777213A (zh) 一种工业废水收集池
CN21682495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多级过滤装置
CN213416473U (zh) 一种可移动的水净化装置
CN211445288U (zh) 废水处理高中性能过滤吸附装置
CN220026258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0229240U (zh) 一种智能水质净化控制设备
CN218686705U (zh) 一种机械式膜格栅装置
CN108144343A (zh) 一种基于清污技术的污水处理过滤器
CN206853243U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过滤器
CN218853621U (zh) 一种生物曝气滤池反冲装置
CN109011789A (zh) 一种多级板片过滤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