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5295U - 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5295U
CN217245295U CN202220562060.2U CN202220562060U CN217245295U CN 217245295 U CN217245295 U CN 217245295U CN 202220562060 U CN202220562060 U CN 202220562060U CN 217245295 U CN217245295 U CN 217245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pillow body
concave part
magic
accommodating conc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20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春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5620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5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5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5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包括枕头本体,以与枕头本体接触的一侧面为接触面,另一侧面为背离面,枕头本体的接触面设置有头容纳凹部,枕头本体的接触面对应于头容纳凹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为收卷垫高部,头容纳凹部和两收卷垫高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开缝,两开缝均沿头容纳凹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枕头本体的背离面对应于头容纳凹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枕头本体的背离面对应于两收卷垫高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两第二连接均与第一连接件连接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养成新生儿不偏头的习惯,同时可以对新生儿的偏头进行矫正,并且在喂奶时方便将新生儿的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新生儿溢奶后误吸。

Description

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
背景技术
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超过全天的一半时间,而新生儿在睡觉时容易不自觉将头部往一边偏,特别是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其骨质柔软,头颅骨还未完全闭合,可塑性强,若长时间偏头睡觉,容易使新生儿的头部有一边扁下去,影响新生儿的后期发育。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能够养成新生儿不偏头的习惯,同时可以对新生儿的偏头进行矫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包括枕头本体,以与所述枕头本体接触的一侧面为接触面,另一侧面为背离面,所述枕头本体的接触面设置有头容纳凹部,且所述枕头本体的接触面对应于所述头容纳凹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为收卷垫高部,所述头容纳凹部和两所述收卷垫高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开缝,两所述开缝均沿所述头容纳凹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枕头本体的背离面对应于所述头容纳凹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枕头本体的背离面对应于两所述收卷垫高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两所述第二连接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有钩刺面的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沿所述头容纳凹部的宽度方向布置;两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设有绒毛面的第二魔术贴,且两所述第二魔术贴均沿头容纳凹部的长度方向布置;其中,两所述第二魔术贴均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粘接配合。
所述枕头本体对应于每个所述开缝的两相对侧面分别设置有两魔术贴一,同一所述开缝上的两所述魔术贴一相互粘接配合,且同一所述开缝中两所述魔术贴一分别对应为设有钩刺面的第三魔术贴和设有绒毛面的第四魔术贴。
所述枕头本体的背离面设置有两连接带,两所述连接带上分别设有绒毛面的第五魔术贴,两所述第五魔术贴与两第三魔术贴分别一一对应粘接配合,且两所述第五魔术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三魔术贴粘接配合时两所述第五魔术贴分别覆盖对应的所述第三魔术贴。
所述枕头本体包括相互缝合的枕头面层和枕头底层,所述接触面为所述枕头面层的外侧面,所述背离面为所述枕头底层的外侧面,所述枕头面层和所述枕头底层之间设置有枕头夹层。
所述枕头夹层为填充有棉花、若干个高分子软管或若干个硅胶粒的夹层。
还包括与所述枕头本体一体连接的躯干本体,所述躯干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躯干面层和躯干底层,所述躯干面层和所述躯干底层之间设置有躯干夹层,所述躯干夹层中设置有垫高垫。
所述躯干本体背离所述枕头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躯干本体对应于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有拉链。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头容纳凹部的设置,新生儿的头部位于头容纳凹部中,由于两收卷垫高部相对于头容纳凹部都凸出,故将新生儿限制于头容纳凹部中,使新生儿的头部不易偏向一边,以养成新生儿不偏头的习惯;并且,开缝和收卷垫高部的配合,在矫正新生的偏头时,将对应于新生儿偏头一侧的收卷垫高部收卷以垫高,令新生儿的头部朝向自身未偏头的一侧,以对新生儿的头部进行调整,以纠正新生儿的偏头;而且,在喂奶后方便将新生儿的头偏向一边,以防止新生儿溢奶后误吸。
2、在新生儿平躺或俯卧时,两开缝均处于闭合状态,以避免新生儿乱动而使头部伸入到开缝中,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3、收卷垫高部收卷以垫高之后,采用相应的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粘接配合,以确保收卷垫高部不会自然或在外力作用下塌下来,确保枕头本体的使用,同时由于相应收卷垫高部的收卷而导致相应开缝的位置露出,故采用连接带将露出的第三魔术贴遮盖,以避免第三魔术贴上的钩刺面与新生儿的皮肤接触而划伤或伤害到新生儿。
4、枕头夹层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或家属对收卷垫高部进行收卷,且不易变形。
5、垫高垫设置于躯干夹层中,便于新生儿俯卧位,一方面利于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另一面在遇到新生儿哭闹不止时,让新生儿俯卧位,可以令新生儿更有安全感而停止哭闹,安心睡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枕头本体; 11-连接带;
1-头容纳部; 2-收卷垫高部;
3-开缝; 31-第三魔术贴;
32-第四魔术贴; 41-第一连接件;
42-第二连接件; 51-第五魔术贴;
200-躯干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为方便描述以本实用新型与新生儿皮肤接触的一侧面为接触面,另一侧面为背离面;如图1-4所示,包括枕头本体100,枕头本体100上设置有头容纳凹部1,该头容纳凹部1向枕头本体100的背离面方向凹陷以形成凹部,且头容纳凹部1与新生儿的头部相适配;枕头本体100对应于头容纳凹部1的两侧分别设置为收卷垫高部2,枕头本体100对应于头容纳凹部1的两侧的侧边分别开设有开缝3,两开缝3均沿头容纳凹部1的长度方向布置;枕头本体100的背离面对应于头容纳凹部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件41,枕头本体100的背离面对应于两收卷垫高部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2,两第二连接件42均与第一连接件41连接配合。
为方便描述,以新生儿平卧位并使头部位于头容纳部时,其右手边为右侧,左手边为左侧,且头部所在的一侧为前侧,相背离的一侧为后侧。
上述的第一连接件41为设有勾刺面的第一魔术贴,第一连接件41沿左右方向布置,且第一连接件的左端延伸至枕头本体100的背离面对应于头容纳凹部1的左侧侧边,第一连接件的右端延伸至枕头本体100的背离面对应于头容纳凹部1的右侧侧边;两第二连接件42均为设有绒毛面的第二魔术贴,两第二魔术贴42均沿前后方向布置;其中两第二魔术贴42都可以在对应收卷垫高部2的收卷过程中与第一魔术41粘接配合。这样,枕头本体100的左侧进行垫高时,左侧的收卷垫高部2朝枕头本体100的背离面收卷,并使左侧的第二魔术贴粘接在第一魔术贴上,以令左侧的收卷垫高部2保持收卷状态,即保持垫高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1和两第二连接件42的位置布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两第二连接件42可以在各自收卷中与第一连接件41粘接配合即可。
本实施例中枕头本体100中开缝3有多种设置位置,下面对开缝3的位置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头容纳凹部1位于枕头本体100的中间位置,两收卷垫高部2分设于头容纳凹部1的左侧和右侧,两开缝3均沿前后方向布置,且两开缝3的第一端分别延伸至枕头本体100的前侧,两开缝3的第二端分别延伸至枕头本体100的后侧侧边,以便于两收卷垫高部2的收卷。
进一步地,需说明的是,操作人员根据收卷垫高部2的垫高高度,调节第二魔术贴相对于第一魔术贴的位置。
进一步地,枕头本体100对应于每个开缝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缝制有魔术贴一,同一侧的两魔术贴一相互粘接配合,且每个相互配合的两魔术贴一均位于开缝的中间位置。其中同一开缝3间的两魔术贴一的粘接结构相同,故以其中一侧为例进行说明,两魔术贴一分别对应为设有钩刺面的第三魔术贴31和设有绒毛面的第四魔术贴32,本实施例中第三魔术贴31的面积小于第四魔术贴32的面积,且在第三魔术贴31和第四魔术贴32粘接配合时第四魔术贴32完全覆盖第三魔术贴31,以确保新生儿的皮肤不会接触到第三魔术贴31的钩刺面。
在新生儿平卧位、俯卧位或仰卧位时,采用第三魔术贴31和第四魔术贴32的粘接配合,以将开缝3闭合,使其不会露出开口。
进一步地,枕头本体100的背离面设置有两连接带11,两连接带11分设于头容纳凹部1的左侧和右侧,且两连接带11的带面分别设有绒毛面的第五魔术贴51,两第五魔术贴51分别对应收卷垫高部2,即,两第五魔术贴51的第一端分别固定缝制于枕头本体100的背离面的前侧的右侧和左侧,且两第五魔术贴51分别与两第三魔术贴31分别一一对应粘接配合,两第五魔术贴51呈八字型布置,即两第五魔术贴51的第二端分别朝向对应的开缝3;其中,第五魔术贴51的面积大于第三魔术贴31的面积。这样,在其中一个收卷垫高部2收卷以垫高时,为避免开缝3位置的第三魔术贴31露出而伤到新生儿,临近的连接带11上的第五魔术贴51与相应第三魔术贴31粘接配合,且第五魔术贴51完全覆盖第三魔术贴31。
枕头本体100的左侧需要垫高时,操作人员将左侧的收卷垫高部2收卷,此时相应的第三魔术贴31和第四魔术贴32相互脱离,此时第三魔术贴31露出,又因左侧的开缝3的原因,收卷垫高部2容易收卷,然后将位于左侧的连接带11伸入到左侧的开缝3中,以使连接带11上的第五魔术贴和第三魔术贴31粘接配合,以将第三魔术贴31的钩刺面遮盖住。
采用上述结构后,新生儿可以实现平躺和矫正偏头,在实现平躺时将两开缝3闭合即可,在矫正偏头时根据新生儿的偏头方向,选择相同侧的收卷垫高部2进行收卷垫高,以使新生儿被动朝相反方向偏头,以起到矫正的作用;而且在喂奶后方便将新生儿的头部偏向一边侧,以防止新生儿溢奶后误吸。
实施例二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两开缝3的第一端分别延伸至枕头本体100的前侧侧沿,两开缝3的第二端分别延伸至头容纳凹部1的前侧侧边的位置,且于从前至后的方向两开缝3呈八字型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两连接带11可以按实施例一所述结构进行布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进行限定。
枕头本体100的右侧需要垫高时,操作人员将右侧的收卷垫高部2收卷,此时相应的第三魔术贴31和第四魔术贴32相互脱离,以使第三魔术贴31露出,又因右侧的开缝3的原因,收卷垫高部2容易收卷,然后将位于右侧的连接带11伸入到左侧的开缝3中,以使连接带11上的第五魔术贴和第三魔术贴31粘接配合,以将第三魔术贴31的钩刺面遮盖住。
本实用新型中,本枕头本体100包括相互缝合的枕头面层和枕头底层,上述的接触面为枕头面层的外侧面,背离面为枕头底层的外侧面,枕头面层和枕头底层之间设置有枕头夹层,该枕头夹层中填充有塑形物,以给于新生儿舒适的触感,且塑形物包括现有常规的棉花、高分子软管、塑胶颗粒或泡沫颗粒等。本实施例中,枕头本体100的形状、大小与常规新生儿所使用的枕头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躯干本体200,躯干本体200一体连接于枕头本体100的后侧的中间位置,且躯干本体200与新生儿的躯干相适配,该躯干本体200包括相互缝合的躯干面层和躯干底层,躯干面层和躯干底层之间设置有躯干夹层,该躯干夹层设置有可拆卸的垫高垫,垫高垫的可拆卸结构为:在躯干本体200的后侧设置有开口,躯干本体200对应于开口的位置缝制有拉链,以通过拉链实现开口的闭合或露出躯干夹层。
新生儿俯卧位时,将垫高垫置于躯干夹层中,以垫高躯干本体200,便于新生儿趴着,一方面利于新生儿的身体,另一方面在遇到新生儿哭闹不止时,往往采用俯卧位可以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从而使新生儿停止哭闹,并安心睡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以所述枕头本体与新生儿接触的一侧面为接触面,另一侧面为背离面,所述枕头本体的接触面设置有头容纳凹部,且所述枕头本体的接触面对应于所述头容纳凹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为收卷垫高部,所述头容纳凹部和两所述收卷垫高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开缝,两所述开缝均沿所述头容纳凹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枕头本体的背离面对应于所述头容纳凹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枕头本体的背离面对应于两所述收卷垫高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两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有钩刺面的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沿所述头容纳凹部的宽度方向布置;两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设有绒毛面的第二魔术贴,且两所述第二魔术贴均沿头容纳凹部的长度方向布置;其中,两所述第二魔术贴均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粘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对应于每个所述开缝的两相对侧面分别设置有两魔术贴一,同一所述开缝上的两所述魔术贴一相互粘接配合,且同一所述开缝中两所述魔术贴一分别对应为设有钩刺面的第三魔术贴和设有绒毛面的第四魔术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的背离面设置有两连接带,两所述连接带上分别设有绒毛面的第五魔术贴,两所述第五魔术贴与两第三魔术贴分别一一对应粘接配合,且两所述第五魔术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三魔术贴粘接配合时两所述第五魔术贴分别覆盖对应的所述第三魔术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开缝的第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枕头本体的前侧,两所述开缝的第二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枕头本体的后侧;或者,两所述开缝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枕头本体的前侧侧沿,两所述开缝的第二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头容纳凹部的前侧侧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包括相互缝合的枕头面层和枕头底层,所述接触面为所述枕头面层的外侧面,所述背离面为所述枕头底层的外侧面,所述枕头面层和所述枕头底层之间设置有枕头夹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夹层为填充有棉花、若干个高分子软管或若干个硅胶粒的夹层。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枕头本体一体连接的躯干本体,所述躯干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躯干面层和躯干底层,所述躯干面层和所述躯干底层之间设置有躯干夹层,所述躯干夹层中设置有垫高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本体背离所述枕头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躯干本体对应于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有拉链。
CN202220562060.2U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 Active CN217245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2060.2U CN217245295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2060.2U CN217245295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5295U true CN217245295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0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2060.2U Active CN217245295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5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37482B2 (en) Safet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US20220167758A1 (en) Functional outer cover for feeding cushion and functional feeding cushion using same
CN217245295U (zh) 一种新生儿用的枕组件
CN210096166U (zh) 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通气枕
CN211049958U (zh) 一种小儿俯卧位床垫
CN209790245U (zh) 早产儿三阶梯俯卧位支撑垫
CN218607157U (zh) 一种新生儿侧卧位哺乳辅助垫
CN215608556U (zh) 一种可调节新生儿无创呼吸机鼻塞固定帽
CN215779016U (zh) 新型新生儿胸式约束带
CN210355000U (zh) 新生儿用鸟巢包
CN212416171U (zh) 一种适用于婴幼儿俯卧位通气的护理用具
CN215533393U (zh) 一种婴儿枕头
CN217013374U (zh) 一种婴儿趴垫
CN213076305U (zh) 一种新生儿体位固定套装
CN219680897U (zh) 一种新生儿约束带
CN215650224U (zh) 一种适用于婴幼儿脊髓栓系术后趴睡的腰凳
CN217593271U (zh) 一种婴儿枕
CN215132550U (zh) 一种一体式婴幼儿眼科手术颈仰卧位体位垫
CN215503926U (zh) 一种早产儿防偏头的枕头
CN218338059U (zh) 一种婴幼儿用侧睡保持垫
CN216021560U (zh) 一种母婴皮肤接触固定带
CN216455714U (zh) 一种术后患儿用多功能护理床
CN219439790U (zh) 俯卧位通气垫
CN218073552U (zh) 一种腹部保暖防惊跳包被
CN215015569U (zh) 一种新生儿侧卧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