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4655U - 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4655U
CN217244655U CN202220242622.5U CN202220242622U CN217244655U CN 217244655 U CN217244655 U CN 217244655U CN 202220242622 U CN202220242622 U CN 202220242622U CN 217244655 U CN217244655 U CN 217244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ing
connecting rod
auxiliary
forceps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26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国存
李静
王晓禾
刘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w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w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w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u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w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02426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4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4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4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包括:钳形主体,其包括两相枢接的枢接部件;以及,对应位于在枢接部件一端处的钳头;其中,钳头至少包括连杆及夹持部,连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任意一枢接部件上,夹持部安装在连杆的另一端上。通过两枢接部件相对转动,使得两钳头相互合拢,进而使得两夹持部分别带动血管相靠拢以使两血管侧侧贴合;由于连杆可拆卸连接在任意一枢接部件上,使得拆卸后的钳头可互换以安装在相对的枢接部件上,从而便于通过该辅助钳撑开两血管。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
【背景技术】
在进行内瘘手术过程中,需要对动脉血管与静脉血管进行吻合。目前常见的吻合方式主要包括端端吻合、端侧吻合及侧侧吻合。其中,传统手术方式和No-touch技术常用端侧吻合,即将静脉远端结扎,近端游离后与动脉形成端-侧吻合;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技术则直接将静脉和动脉互相靠近而行侧侧吻合。在进行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吻合前,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两根血管相离有远有近,操作期间需要将两根血管相互拉近距离,特别是侧侧吻合方式,而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技术更需要将两根血管以及周围的脂肪结缔组织一同拉近距离以达到血管相互平行的位置,并且需要预留出一部分空间供术者操作。临床常用的方法是由助手使用自制皮条牵引血管,但该方法缺乏稳定性,从而导致术者吻合的精度下降。
有鉴于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包括:
钳形主体,其包括两相枢接的枢接部件;以及
对应位于所述枢接部件一端处的钳头;
其中,所述钳头至少包括连杆及夹持部,所述连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任意一所述枢接部件上,所述夹持部安装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上;
通过两所述枢接部件相对转动,使得两所述钳头靠拢或撑开,进而分别使得两所述夹持部将两血管侧侧贴合或侧侧分离。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呈圆弧状结构,以使得血管承接在所述夹持部的内凹面上,且两所述夹持部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杆与对应的所述枢接部件间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件为螺钉,通过螺钉与所述枢接部件连接以夹紧所述连杆。
优选地,所述连杆与对应的所述枢接部件枢接设置;其中,所述连接部件作为枢接轴以使得所述连杆绕所述连接部件轴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连杆与所述枢接部件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以调节所述连杆的转动角度;
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沿所述连杆上枢接孔周向设置的第一齿部及与所述第一齿部相啮合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设置在所述枢接部件上。
优选地,所述枢接部件包括依次一体结合的连接前端、枢接块、钳身以及指圈末端;
其中,所述钳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前端上,所述枢接块为两所述枢接部件相交以形成枢接的主体构件。
优选地,所述枢接部件上相应的钳身之间设置有弹片,当两所述钳身合拢时,所述钳身压迫使得所述弹片发生弹性变形。
优选地,所述枢接部件上还设置有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用以限制两所述枢接部件的相对位置;
两相合拢所述钳身在外界作用力下,通过所述限位单元抵消所述弹片变形恢复的作用力。
优选地,所述限位单元设置在所述钳身上靠近所述指圈末端的一端处;
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若干沿所述枢接部件转动方向布设的啮合齿,通过两所述限位单元上的啮合齿相互啮合,从而限制两所述枢接部件的相对位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通过连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任意一枢接部件上,使得拆卸后的钳头可互换以安装在相对的枢接部件上,以便使得该辅助钳可实现两血管合拢或撑开,提升了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适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钳状主体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钳形主体;
11、第一枢接部;111、连接前端;112、枢接块;113、钳身;114、限位单元;1141、啮合齿;115、指圈末端;
12、第二枢接部;
13、连接部件;
21、第一钳头;211、连杆;212、夹持部;
22、第二钳头;
30、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宽度、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接下来,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包括:钳形主体1,其包括两相枢接的枢接部件以及对应位于枢接部件一端处的钳头;
其中,钳头包括第一钳头21及第二钳头22。具体地,本方案中,第一钳头21和第二钳头22的结构相同,因此以第一钳头21为例,其结构为:第一钳头21至少包括连杆211及夹持部212,连杆211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任意一枢接部件上,夹持部212安装在连杆211的另一端上。
通过两枢接部件相对转动,使得两钳头相互靠拢,进而使得两夹持部212分别带动血管相互靠拢以使两血管侧侧贴合,又或者将两钳头的安装位置互换以使得两钳头相互撑开,此时两夹持部212可将两靠近的血管撑开以将两血管侧侧分离。
具体地,夹持部212呈圆弧状结构,以使得血管承接在夹持部212的内凹面上,且两夹持部212相对设置。将血管固定在夹持部212的内凹面内,以限制血管的位置,从而保证两血管间在移动过程中不脱离夹持部212,提高吻合手术的精度;同时,将两钳头的安装位置互换后,夹持部212的内凹面朝向外侧,可将相邻的血管撑开,为实施吻合术的动脉血管与静脉血管预留出空间。该辅助钳至少可满足将血管的靠拢或撑开的使用环境,扩大了该辅助钳的适用范围。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连杆211与对应的枢接部件间通过连接部件13相连接。其中,连接部件13为螺钉,通过螺钉与枢接部件连接以夹紧连杆211。具体地,枢接部件上开设有槽位,连杆211插接在枢接部件上的槽位内,螺钉螺纹连接在槽位的两侧面上,通过旋动螺钉,使得槽位夹紧连杆211以限制连杆211与枢接部件的相对位置。
同时,连杆211与对应的枢接部件枢接设置。具体地,连接部件13作为枢接轴以使得连杆211可绕连接部件13的轴向进行转动。当螺钉旋出后,槽位松开连杆211,使得连杆211绕连接部件13的轴向进行转动至特定角度,从而调整连杆211与枢接部件的角度。
需要指出的是,连杆211与枢接部件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螺钉,通过常见的卡接或插接方式同样也可实现连杆211与枢接部件的可拆卸连接,因此,上述的连接方式也应当视为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地,连杆211与枢接部件间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以调节连杆211的转动角度。其中,调节装置包括设置沿连杆211上枢接孔周向设置的第一齿部及与第一齿部相啮合的第二齿部,第二齿部设置在枢接部件上,通过紧固连接部件13可对连杆211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二齿部从第一齿部的一齿中滑脱位移至第一齿部的下一齿内,继而使得第二齿部相对第一齿部运动以便调节连杆211相对于枢接部件的角度。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枢接部件包括第一枢接部11及第二枢接部12,第一枢接部11与第二枢接部12枢接设置。其中,第一枢接部11与第二枢接部12的结构相似,因此以下以第一枢接部11为例。第一枢接部11包括依次一体结合的连接前端111、枢接块112、钳身113以及指圈末端115;其中,钳头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前端111上,枢接块112为两枢接部件相交以形成枢接的主体构件,指圈末端115以便于操作人员抓取。
进一步地,枢接部件上相应的钳身113之间设置有弹片30。当两钳身113合拢时,钳身113压迫使得弹片30发生弹性变形。具体地,弹片30包括两弹性单元,两弹性单元的一端连接在钳身113,而两弹性单元的另一端相互抵接。在钳身113合拢时,两弹性单元被挤压,其自身发生形变。通过设置弹片30,可对钳身113合拢时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使得钳身113始终具有撑开的趋向。
更进一步地,枢接部件上还设置有限位单元114,限位单元114用以固定两枢接部件的相对位置。两相合拢钳身113在外界作用力,通过限位单元114抵消弹片30变形恢复的作用力,从而使得两钳身113之间的角度进行固定。具体地,限位单元114设置在钳身113上靠近指圈末端115的一端处,包括若干沿枢接部件转动方向布设的啮合齿1141,通过两限位单元114上的啮合齿1141相互啮合,从而限制两枢接部件的相对位置。
应当理解,上述各实施例仅是对本申请的部分举例说明,不用于限制本申请范围。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钳形主体(1),其包括两相枢接的枢接部件;以及
对应位于所述枢接部件一端处的钳头;
其中,所述钳头至少包括连杆(211)及夹持部(212),所述连杆(2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任意一所述枢接部件上,所述夹持部(212)安装在所述连杆(211)的另一端上;
通过两所述枢接部件相对转动,使得两所述钳头靠拢或撑开,进而分别使得两所述夹持部(212)将两血管侧侧贴合或侧侧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212)呈圆弧状结构,以使得血管承接在所述夹持部(212)的内凹面上,且两所述夹持部(212)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11)与对应的所述枢接部件间通过连接部件(13)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13)为螺钉,通过所述螺钉与所述枢接部件连接以夹紧所述连杆(2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11)与对应的所述枢接部件枢接设置;其中,所述连接部件(13)作为枢接轴以使得所述连杆(211)绕所述连接部件(13)轴向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11)与所述枢接部件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以调节所述连杆(211)的转动角度;
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沿所述连杆(211)上枢接孔周向设置的第一齿部及与所述第一齿部相啮合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设置在所述枢接部件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件包括依次一体结合的连接前端(111)、枢接块(112)、钳身(113)以及指圈末端(115);
其中,所述钳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前端(111)上,所述枢接块(112)为两所述枢接部件相交以形成枢接的主体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件上相应的钳身(113)之间设置有相互抵接的弹片(3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件上还设置有限位单元(114),所述限位单元(114)抵消所述弹片(30)变形恢复的作用力以固定两所述枢接部件的相对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114)设置在所述钳身(113)上靠近所述指圈末端(115)的一端处;
所述限位单元(114)包括若干沿所述枢接部件转动方向布设的啮合齿(1141),通过两所述限位单元(114)上的啮合齿(1141)相互啮合,从而限制两所述枢接部件的相对位置。
CN202220242622.5U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 Active CN217244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2622.5U CN217244655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2622.5U CN217244655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4655U true CN217244655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903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2622.5U Active CN217244655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4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92644B2 (ja) 再使用可能な超音波手術器具
JP3124027B2 (ja) 変形可能なプラスチック外科用クリップの適用システム
US6746459B2 (en) End-to-side blood vessel anastomosis method and instruments therefor
CN217244655U (zh) 一种适用于内瘘吻合手术的辅助钳
CN109662744A (zh) 吻合器
CN210962167U (zh) 一种穿戴式手臂血管夹
CN113648019B (zh) 施夹钳及其钳头组件
WO2002085222A1 (en) Paired surgical forceps
CN208492228U (zh) 一种无连接片双动腹腔钳钳头部
CN208910373U (zh) 施夹钳
CN209474731U (zh) 一种可抓持组织及缝线的手术钳
CN220275659U (zh) 妇科手术钳及其套装
CN103356264B (zh) 一种结扎夹
CN111938732A (zh) 一种烧伤整形用剪刀式持针钳
EP3735924B1 (en) Double-purpose forceps
CN219521986U (zh) 一种用于辅助装配引流管的夹钳
CN215349277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血管钳
CN201394041Y (zh) 一种用于小血管端侧吻合阻断血流的新型血管夹
TWI693927B (zh) 血管打孔器
CN219782759U (zh) 一种用于颅脑手术的托手架
CN219109616U (zh) 一种止血夹外套
CN219480263U (zh) 一种医生用肛肠手术治疗装置
CN212186628U (zh) 一种超声止血穿刺头组件以及活检装置
CN211049841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缝线结扎镊
CN210811216U (zh) 皮肤科用肌纤维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