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9858U - 安装基座、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及刺激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装基座、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及刺激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9858U
CN217239858U CN202220541702.0U CN202220541702U CN217239858U CN 217239858 U CN217239858 U CN 217239858U CN 202220541702 U CN202220541702 U CN 202220541702U CN 217239858 U CN217239858 U CN 217239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mounting base
mounting groove
connector
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417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峰
石峰
刘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ghe Brain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417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9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9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9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基座、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及刺激发生装置,安装基座包括安装槽、连接通道、第一灌胶孔和第一溢胶孔,安装槽沿第一方向布置,且在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用于密封地容纳电极导线的连接端,安装槽内还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用于安装连接器,连接通道沿第二方向与安装槽相邻,连接通道与安装槽连通,第一灌胶孔、第一溢胶孔与连接通道连通,以用于使胶水填充安装槽和连接通道。在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制作时能实现刺激发生装置头部里面的诸如连接器等零件快速、准确定位,第一灌胶孔和第一溢胶孔均与安装槽和和连接通道连通能够通过灌胶实现连接器等零件固定,提高了刺激发生装置制作效率及良品率。

Description

安装基座、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及刺激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安装基座、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及刺激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脉冲发生器(Implantable Pulse Generator,IPG)是用来发生信号产生所需参数的电测试信号仪器,神经调控系统包括植入式脉冲发生器(以下简称“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等。其中,脉冲发生器用于根据一定的条件产生可控的电脉冲;电极导线包括电极端和连接端,电极端植入到患者目标位置处,连接端与IPG的头部相连接,IPG的电脉冲通过电极导线传递到患者目标位置处。
IPG包括头部、壳体以及容纳于壳体的脉冲产生电路。IPG的头部是脉冲发生器与电极导线电连接的接口。现有IPG头部的装配方法是通过硅胶模具整体灌环氧树脂的方式来实现。现有IPG头部装配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将馈通引脚与连接器焊接;通过工装将头部内的微型零件定位;扣合硅胶模具,然后灌环氧树脂固化;去掉溢胶口及分型处的多余树脂,对表面进行打磨抛光。
现有IPG头部装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每个微型零件都需要有相应的工装进行定位加紧,对工装的要求比较高,工艺极其复杂;整个组装过程需要多套工装逐步操作,工序繁琐效率低下;需要用硅胶模具整体灌胶且灌胶量比较大,在灌胶过程中存在馈通引脚焊接脱落、天线及微型零件移位等风险,从而导致头部整体良品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基座、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及刺激发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脉冲发生装置头部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效率以及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安装基座,包括: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第一方向布置,且在安装槽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用于密封地容纳电极导线的连接端,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安装连接器;
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沿第二方向与所述安装槽相邻,且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安装槽连通,以提供所述连接器与脉冲产生电路电连接的通道;
第一灌胶孔和第一溢胶孔,所述第一灌胶孔、第一溢胶孔与连接通道连通,以用于使胶水填充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通道;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用于安装一个连接器,且所述安装座关于第一方向对称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
所述安装基座在第三方向上具有开口,以用于使所述连接器沿第三方向装入所述安装座;
所述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基座还包括:固定通道,所述固定通道沿第二方向布置,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固定通道用于容纳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限制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电极导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且所述固定通道与所述连接通道在第二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用于使所述安装基座与刺激发生装置的壳体可拆卸连接;
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通道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处设置有卡扣或者卡槽,所述卡扣或者卡槽用于与刺激发生装置的壳体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均为盲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均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灌胶孔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中的一者连通,所述第一溢胶孔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中的另一者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天线安装槽,用于容纳蓝牙天线,所述天线安装槽从远离刺激发生装置的壳体的一侧向靠近刺激发生装置的壳体的一侧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空腔或者第二空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灌胶孔远离所述安装槽的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溢胶孔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所述第一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所述溢胶孔的高度高于所述灌胶孔的高度;和/或,所述溢胶孔的开孔面积大于所述灌胶孔的开孔面积。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包括:如上所述安装基座、连接器和外罩;
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的安装座上,用于与电极导线电连接,所述外罩用于容纳所述安装基座,且所述外罩包括第二开口、第二灌胶孔和第二溢胶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正对设置,所述第二灌胶孔与所述第一灌胶孔连通,所述第二溢胶孔与所述第一溢胶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为筒状结构,所述连接器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安装基座上的所述第一开口同轴设置,所述连接器的内部具有用于与电极导线的连接端电连接的触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刺激发生装置头部还包括堵头,所述堵头密封套设于所述连接器远离所述安装基座的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固定通道,所述固定通道沿第二方向布置,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用于限制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电极导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且所述固定通道与所述连接通道在第二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
所述外罩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通道对应设置;
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块和锁紧螺钉,所述锁紧块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连接器同轴设置,所述锁紧块上还具有与所述锁紧螺钉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固定通道同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块为非回转体,以防止所述连接器发生自转。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顶部密封件和侧部密封件,所述侧部密封件用于使电极导线的连接端密封容纳于所述安装基座上的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顶部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固定通道。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刺激发生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脉冲产生电路及壳体,所述脉冲产生电路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与所述刺激发生装置头部连接,所述脉冲产生电路与所述刺激发生装置头部的所述连接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基座包括安装槽、连接通道、第一灌胶孔和第一溢胶孔,安装槽沿第一方向布置,且在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用于密封地容纳电极导线的连接端,安装槽内还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用于安装连接器,连接通道沿第二方向与安装槽相邻,且连接通道与安装槽连通,以提供连接器与脉冲产生电路电连接的通道,第一灌胶孔、第一溢胶孔与连接通道连通,以用于使胶水填充安装槽和连接通道。在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制作时,通过安装基座能够实现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内的零件,例如连接器等,快速、准确定位,第一灌胶孔和第一溢胶孔均与安装槽和和连接通道连通,能够通过灌胶实现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内的零件、以及刺激发生装置头部与壳体之间的固定,提高了刺激发生装置制作效率及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的安装基座从远离电极导线的一侧的视角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的安装基座从与图2 相反的视角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的外罩从与图2相同的视角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的外罩从与图3相同的视角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的安装基座和连接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的安装基座的剖面图从第三方向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刺激发生装置从第三方向观察的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刺激发生装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固定”、“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基座、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刺激发生装置及装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3和图10,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基座101,安装基座101包括安装槽1011、连接通道1012、第一灌胶孔1013和第一溢胶孔1014。安装槽1011沿第一方向布置,且在安装槽1011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1018,用于密封地容纳电极导线30的连接端。安装槽1011内还设有安装座1017,安装座1017用于安装连接器102。连接通道1012沿第二方向与安装槽1011相邻,且连接通道1012与安装槽1012连通,以提供连接器102与脉冲产生电路电连接的通道。第一灌胶孔1013、第一溢胶孔1014与连接通道1012 连通,以用于使胶水填充安装槽1011、连接通道10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请参阅图1-图6、图10,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0,包括如上实施例的安装基座101、连接器102和外罩103。连接器 102设置于安装基座101的安装座1017上,用于与电极导线30电连接。外罩103用于容纳安装基座101,且外罩103包括第二开口1033、第二灌胶孔1031 和第二溢胶孔1032,第二开口1033与第一开口1018对应设置,第二灌胶孔1031 与第一灌胶孔1013连通,和第二溢胶孔1032与第一溢胶孔1014连通。
请参阅图1-图3和图10,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刺激发生装置10,包括如上实施例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0、脉冲产生电路(图中未示出) 以及用于容纳脉冲产生电路并与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连接的壳体200,脉冲产生电路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的所述连接器102电连接。
以下结合刺激发生装置系统对本实施例的安装基座以及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刺激发生装置做详细说明:
图10示出了一种刺激发生装置系统,该系统包括刺激刺激发生装置10以及电极导线30。刺激刺激发生装置10,用于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电脉冲。结合图 1-图3,刺激刺激发生装置10包括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0、脉冲产生电路(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容纳脉冲产生电路的壳体200。电极导线30用于将刺激刺激发生装置10产生的电脉冲输送至人体目标组织。电极导线30还可以用于将人体目标组织的电生理信息传输给刺激刺激发生装置10,刺激刺激发生装置10 中的脉冲产生电路根据电生理信息判断是否满足特定条件以发放电脉冲。电极导线30包括近端的连接端和远端的电极端,连接端与刺激刺激发生装置头部 100电连接,以实现电极导线30和刺激刺激发生装置10之间的电连接。更具体地,连接端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环301以及位于电极环301远端的锁紧环 302。电极环301用于与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0中的触点接触,锁紧环302用于限制连接端与刺激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0连接时的位置,防止连接端与刺激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0连接时错位,导致电极环301与刺激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0 中的触点错位不接触或者电极环301与错误的触点接触。在本实施例中,人体组织做泛化解释,包括但不限于实体器官、组织以及体液。具体见下面描述。
对于刺激刺激发生装置10而言,近端、左端是指刺激发生装置10与电极导线30配合后刺激发生装置10靠近电极导线30的一端,相应地,远端、右端是指刺激发生装置10与电极导线30配合后刺激发生装置10远离电极导线30 的一端。上方、上部或者顶部是指刺激发生装置10中头部远离壳体的一侧,相应的,下方、底部或底端是指刺激发生装置10中的头部靠近壳体的一侧。前端、前侧是指刺激发生装置10装入人体后靠近人体腹部一端;后端、后侧是指刺激发生装置10装入人体后靠近人体背部的一端。对于电极导线30而言,近端是指刺激发生装置10与电极导线30配合后靠近刺激发生装置10的一端,远端是指刺激发生装置10与电极导线30配合后远离刺激发生装置10的一端。
本实施例对刺激发生装置10的应用场景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为用于神经刺激调控的脉冲发生装置,例如脊髓电刺激(SCS)、背根神经节电刺激(DRG)、交感神经电刺激(SNS)、迷走神经电刺激(VNS)、脑深度电刺激(DBS),还可以为调节心律失常的脉冲发生装置,例如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心脏再同步起搏器(CRT)。
进一步,如图1-图6、图10所示,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0,包括安装基座 101、连接器102和外罩103。连接器102设置于安装基座101的安装座1017 上,用于与电极导线30电连接。外罩103用于容纳安装基座101,且外罩103 包括第二开口1033、第二灌胶孔1031和第二溢胶孔1032。其中,第二开口1033 与第一开口1018对应设置,以便于容纳电极导线30;第二灌胶孔1031与第一灌胶孔1013连通;第二溢胶孔1032与第一溢胶孔1014连通。具体见下面描述。
安装基座101是整个脉冲发生装置头部的支撑骨架也是连接器102组件的定位安装载体,本实施例对安装基座101的具体材质不做特别限制,只要满足电绝缘且生物相容即可。请参阅图1、图3和图7,安装基座101包括沿从左侧延伸到右侧(即第一方向)布置的安装槽1011,安装槽1011内还设有安装座1017,安装座1017用于安装连接器102。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为圆筒状结构,安装座1017具有与圆筒状结构的外周面配合的弧形结构。本实施例对安装槽1011的具体形状不做特别限制。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2通过灌胶密封固定于安装槽1011内,因此,安装槽1011的体积大于连接器102的体积。本实施例的安装槽1011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1018,第一开口1018用于密封地容纳电极导线30的连接端,避免第一开口1018外部的液体进入连接器。因此,第一开口1018的形状、尺寸与电极导线30的连接端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本实施例对安装座1017、第一开口1018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制,根据与刺激发生装置10电连接的电极导线30的数量而确定。示范性的,安装座1017、第一开口1018均为两个,两个安装座1017关于安装槽10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中线对称设置,如此,刺激发生装置10可以与两个电极导线30连接,向多个人体组织发送电脉冲,提高治疗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从刺激发生装置10的左侧到右侧为第一方向,同样,从刺激发生装置10的右侧到左侧也为第一方向。
请参阅图1、图7和图8,安装基座101上开设有用于供连接器102与脉冲产生电路电连接的连接通道1012。示范性的,刺激发生装置10的脉冲产生电路连接有馈通引脚201,馈通引脚201一端与脉冲产生电路电连接,另一端穿过连接通道后与连接器102电连连接,如此实现连接器102与脉冲产生电路电连接。本实施例对连接通道1012的具体尺寸不做特别限制。进一步,连接通道 1012沿第二方向与安装槽1011相邻,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请参阅图7,示范性,连接通道1012位于安装槽1011的下方。本实施例对连接通道1012 的具体形式不做特别限制,例如连接通道1012可以为规则的长方体。同样,在本实施例中,从刺激发生装置10的上方到下方为第二方向,同样,从刺激发生装置10的下方到上方也为第二方向。
请参阅图2、图3和图7,安装基座101上开设有第一灌胶孔1013和第一溢胶孔1014,第一灌胶孔1013、第一溢胶孔1014与连接通道1012连通,以用于使胶水填充安装槽1011、连接通道1012。本实施例对胶水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是在本领域适用的即可。例如,胶水为环氧树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基座包括安装槽、连接通道、第一灌胶孔和第一溢胶孔,安装槽沿第一方向布置,且在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用于密封地容纳电极导线的连接端,安装槽内还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用于安装连接器,连接通道沿第二方向与安装槽相邻,且连接通道与安装槽连通,以提供连接器与脉冲产生电路电连接的通道,第一灌胶孔、第一溢胶孔与连接通道连通,以用于使胶水填充安装槽和连接通道。在脉冲发生装置头部制作时,该安装基座能够实现脉冲发生装置头部内的零件,例如连接器等,快速、准确定位,第一灌胶孔和第一溢胶孔均与安装槽和和连接通道连通,能够通过灌胶实现脉冲发生装置头部内的零件、以及脉冲发生装置头部与壳体之间的固定,提高了脉冲发生装置制作效率及良品率。
进一步地,安装基座101在后侧和/或前侧(即第三方向)上具有第三开口,以用于使连接器102从后侧和/或前侧置入安装座1017。显然,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基座101开设第三开口,使连接器102 沿第三方向通过第三开口装入,使得第一开口可以与电极导线30的连接端匹配,尺寸可以做得更小,便于密封,而且由于连接器102的近端设有非圆形的锁紧块105,通过第三方向置入而不是第一方向置入组装方便、快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与刺激发生装置10电连接的电极导线30为两个,所以在安装基座101的前侧和后侧均具有第三开口,便于两个连接器102分别从前侧和后侧置入。同样,在本实施例中,从刺激发生装置10的前侧到后侧为第三方向,同样,从刺激发生装置10的后侧到前侧也为第三方向。
进一步,安装基座101包括第一空腔1015和第二空腔1016,第一空腔1015、第二空腔1016用于使所述安装基座101与刺激发生装置10的壳体200可拆卸连接;且第一空腔1015、第二空腔1016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连接通道1012 的一侧。请参阅图7和图8,在本申请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空腔1015位于安装基座101的近端,第二空腔1016位于安装基座101的远端。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空腔1015和第二空腔1016内设置可拆卸连接结构,在胶水填充之后能够确保头部100与壳体200之间的粘接强度。
优选,第一空腔1015和第二空腔1016处设置有卡扣或者卡槽,卡扣或者卡槽用于与刺激发生装置10的壳体200可拆卸连接。请参阅图7和图10,第一空腔1015和第二空腔1016处设置有卡槽,而刺激发生装置10的壳体200 设置有卡扣,通过卡扣与卡槽的可拆卸连接,实现安装基座101与壳体2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第一空腔1015和第二空腔1016均为盲孔。第一空腔1015和第二空腔1016均与连接通道1012连通,在注胶过程胶水可以从第一空腔1015或者第二空腔1016流入并充满第一空腔1015、第二空腔1016以及连接通道1012,使得头部100中的各个零件,以及头部100和壳体200之间连接牢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灌胶孔1013与第一空腔1015连通,第一溢胶孔1014与第二空腔 1016连通,能够更有利于空气排出。
进一步地,安装基座101上的第一灌胶孔1013位于远端(即远离第一开口 1018的一端),安装基座101上第一溢胶孔1014位于近端(即靠近第一开口 1018的一端)。本实施例的第一灌胶孔1013和第一溢胶孔1014位于安装基座 101的两端,灌胶效果更好。
优选地,安装基座101上的第一溢胶孔1014的高度高于第一灌胶孔1013 的高度。优选地,第一溢胶孔1014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一灌胶孔1013的开孔面积。本实施例的第一溢胶孔1014的高度高于第一灌胶孔1013的高度,第一溢胶孔1014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一灌胶孔1013的开孔面积,灌胶过程中有利于安装基座101内部空气排出。
进一步,安装基座101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位于安装槽1011的下部,用于支撑安装槽1011。第一空腔1015、第二空腔1016以及连接通道1012均设置于支撑部。同样,第一灌胶孔1013和第一溢胶孔1014也设置于支撑部。卡扣或者卡槽可以设置在第一空腔1015、第二空腔1016处的支撑部的侧壁上。
进一步,安装基座101上设置有天线安装槽1019,安装槽用于容纳蓝牙天线202,天线安装槽1019从远离刺激发生装置10的壳体200的一侧向靠近刺激发生装置10的壳体200的一侧延伸,天线安装槽1019与第一空腔1015或者第二空腔1016连通。如此,在注胶过程中胶水从第一空腔1015或者第二空腔 1016流入天线安装槽1019固定天线。请参阅图7和图9,在本申请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天线安装槽1019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基座101的上侧表面,然后向右下延伸以绕开安装槽1011,并且天线安装槽1019的另一端与第二空腔1016连通。优选为圆弧状,以使容纳于天线安装槽1019的蓝牙天线202不会产生折痕。
进一步,连接器102包括多个彼此电绝缘邻接的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触点,用于与电极环301电连接。连接单元通过触点与电极导线30的电极环 301电连接,并通过触点与馈通引脚的电连接实现与脉冲生成电路电连接。连接单元的数量与电极导线30的电极环301数量相匹配。连接器102的形状可以根据相应的标准设定,也可以根据电极导线30的形状确定。请参阅图1、图3 和图10,进一步地,连接器102为筒状结构,连接器102具有第一通孔1021,第一通孔1021与安装基座101上的第一开口1018同轴设置,电极导线30自第一开口1018密封进入第一通孔1021与连接器102电连接。本实施例的连接器 102包括依次相邻的多个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触点弹片,用于在第一通孔内1021与电极环301弹性电连接。如此在刺激发生装置10与电极导线30装配后,触点弹片对电极导线30的电极环301施加弹性力,以实现两者更好的接触。另一方面,连接器102的连接单元的外部与馈通引脚焊接实现与刺激发生装置 10的脉冲产生电路导通。
请参阅图1和图6,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0还包括堵头104。堵头104密封地套设于连接器102的远端(即远离第一开口1018的一端)。在连接器102 置于安装座1017时,堵头104也置于安装座1017上,并位于安装座1017的远端。本实施例的堵头104为球冠状,通过医用胶水密封套设在连接器102的远端以确保连接器102内部有效密封,堵头104一般为由医用级高分子材料成型。
进一步,请参阅图1、图10,安装基座101上开设有固定通道,固定通道沿第二方向(即上下方向)布置,且与安装槽1011连通,固定通道用于容纳固定件,固定件用于限制与连接器102连接的电极导线3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且固定通道设置在安装槽1011的上方。固定通道的数量与连接器102的数量相匹配,示例性的,固定通道为两个。
相应的,请参阅图1、图3和图6,连接器102的近端(即靠近第一开口 1018的一端)设置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锁紧块105和锁紧螺钉106。锁紧块105在沿连接器102轴向方向(即第一方向)的设置有第二通孔1051,第二通孔1051与连接器102同轴连通设置。锁紧块105还设置有与锁紧螺钉106 螺纹配合的螺纹孔,螺纹孔与固定通道同轴设置。本实施例的螺纹孔被配置为使锁紧螺钉106可以与电极导线30的连接端的锁紧环302抵接,通过调整锁紧螺钉106可以锁紧电极导线30,保证电极导线30与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0的相对位置。优选,锁紧块105在第二方向尺寸大于在第一方向尺寸,以使锁紧螺钉106有更大的行程,实现更好的固定效果。示范性的,锁紧螺钉106为内六角凹头顶丝,由植入级金属加工而成。
优选,锁紧块105至少在第一方向上为非回转体。如此,锁紧块105可以阻止连接器102在轴线方向上自转。在本实施例中,锁紧块105为长方体。
刺激发生装置头部的外罩103具有内腔,内腔可以包络安装基座101的外轮廓。外罩103的内腔尺寸与安装基座101的外轮廓的尺寸相匹配。为了便于外罩103的安装,外罩103与安装基座101两者之间具有微小的安装间隙。本实施例中的外罩103由植入级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对外罩103的具体材质不做特别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外罩103包括第二灌胶孔1031和第二溢胶孔1032,外罩103上的第二灌胶孔1031与第一灌胶孔1013连通,外罩103上的第二溢胶孔1032与第一溢胶孔101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外罩103还包括第二开口1033和安装孔1034,外罩103上的第二开口1033与安装基座101上第一开口 1018对应设置,以使第二开口1033同样用于密封地容纳电极导线30的连接端,外罩103上的安装孔1034与安装基座101上固定通道对应设置,以使工具通过安装孔1034、固定通道操作锁紧螺钉106以固定电极导线30的连接端。
进一步地,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0还包括顶部密封件107和侧部密封件 108,侧部密封件108用于使电极导线30的连接端密封容纳于安装基座101上的第一开口1018,顶部密封件108用于密封固定通道。刺激发生装置头部100 的外罩103具有的内腔,与顶部密封件107、侧部密封件108一起形成灌胶密封腔。优选,顶部密封件107通过物理方法(例如过盈配合)、化学方法(例如医用胶水)固定于安装基座101和外罩103;同样,侧部密封件108通过物理方法(例如过盈配合)、化学方法(例如医用胶水)固定于安装基座101和外罩103。优选,侧部密封件108为硅胶材质,采用硅胶材质使电极导线30的连接端穿过侧部密封件108时,侧部密封件108对连接端具有良好的包裹作用,防止体液或者血液通过侧部密封件108与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处渗入连接器102。优选,顶部密封件107为硅胶材质,采用硅胶材质使电极导线30的连接端需要为锁紧螺钉106固定时,固定锁紧螺钉106的工具可以直接刺破顶部密封件107 并通过固定通道后拧紧锁紧螺钉106,并且在固定锁紧螺钉106的工具撤出顶部密封件107时,顶部密封件107会恢复为密封状态。
请参阅图1、图10,本实施例的顶部密封件107和侧部密封件108均包括基座和凸台,其中,凸台用于安装基座101的密封,基座用于外罩103的密封。具体而言,顶部密封件107包括顶部基座1071和顶部凸台1072,其中,顶部基座1071用于实现外罩103的安装孔1034的密封,顶部凸台1072用于实现安装基座101的固定通道的密封,顶部凸台1072的数量与锁紧螺钉106的数量相对应。同样,侧部密封件108包括侧部基座1081和侧部凸台1082,其中,侧部基座1081用于实现头部外罩103的第二开口1033的密封,侧部凸台1082 用于实现安装基座101的第一开口1018的密封,侧部凸台1082的数量与连接器102的数量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在制作时,将连接器安装于安装槽的安装座上定位后,将连接器与穿过连接通道的脉冲产生电路电连接,之后将外罩罩设于安装基座上,将外罩上的第二开口与安装基座上第一开口对应,第二灌胶孔与第一灌胶孔对应,第二溢胶孔与第一溢胶孔对应,通过第二灌胶孔注入胶水,胶水填充安装基座内的连接通道和安装槽将脉冲产生电路和连接器固定,待胶水自第二溢胶孔溢出即可完成刺激发生装置头部的制作。该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在制作时刺激发生装置头部中的零件,例如连接器,能够通过安装基座实现快速、准确定位,第一灌胶孔和第一溢胶孔均与安装槽和和连接通道连通,通过灌胶能够实现刺激发生装置头部中零件的固定,例如连接器,以及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和壳体之间的固定,提高了刺激发生装置制作效率及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刺激发生装置的装配方法,刺激发生装置为如上实施例的刺激发生装置。
S101、将连接器安装于安装基座的安装槽内。
具体地,将堵头与固定有锁紧块的连接器的远端密封连接,再将连接器从第三方向置入安装槽的安装座上,堵头和锁紧块与安装基座两端抵接。
S102、将容纳于壳体的脉冲产生电路通过安装基座的连接通道与连接器电连接。
具体地,先将安装基座的底部与壳体固定连接(例如卡接),再将已经与脉冲产生电路电连接的馈通引脚穿过安装基座的连接通道电连接(例如焊接) 于连接器上。
优选,将与脉冲产生电路电连接的蓝牙天线穿入安装基座的天线安装槽,并将蓝牙天线按照天线安装槽的形状折弯成型以与天线安装槽贴合。
S103、将外罩罩设于安装基座上,其中,外罩上的第二开口对应于安装基座上的第一开口,外罩上的第二灌胶孔和第二溢胶孔分别与安装基座上的第一灌胶孔和第一溢胶孔连通。
具体地,将外罩套在安装基座上并用简易工装夹紧,确保头部外罩上的第二灌胶孔与安装基座上的第一灌胶孔对准,外罩上的第二溢胶孔与安装基座上的第一溢胶孔对准,安装基座上的第一开口和外罩上的第二开口对准。
优选地,将安装孔对应于安装基座的固定通道,并将锁紧螺钉通过螺纹配合拧在锁紧块上,以阻止限制与连接器连接的电极导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将第一开口和固定通道密封。具体而言,将顶部密封件与安装孔、固定通道采用医用胶水固定;将侧部密封件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采用医用胶水固定,如此为灌胶提供密闭的环境。
S104、通过外罩上的第二灌胶孔朝连接通道注入胶水,直至胶水自外罩上的第二溢胶孔溢出为止,然后对胶水固化处理。
具体地,通过点胶针穿过外罩的第二灌胶孔和安装基座的第一灌胶孔向连接通道内注入胶水,在外罩上的第二溢胶孔处有胶水溢出时,擦掉多余溢胶然后整体固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刺激发生装置装配方法使刺激发生装置头部不再需要复杂工装对内部零件多次定位,也不需要硅胶模具大量灌胶,连接器通过安装基座的安装槽内的安装座快速准确定位,刺激发生装置头部的安装基座及密封件形成了灌胶密封腔,最终整体灌胶保证安装基座与壳体可靠连接以及连接器之间的有效电绝缘,该装配方法简化了制作工艺,提高了刺激发生装置头部的良品率,进而降低了刺激发生装置的生产成本。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第一方向布置,且在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用于密封地容纳电极导线的连接端,所述安装槽内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安装连接器;
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沿第二方向与所述安装槽相邻,且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安装槽连通,以提供所述连接器与脉冲产生电路电连接的通道;
第一灌胶孔和第一溢胶孔,所述第一灌胶孔、第一溢胶孔与连接通道连通,以用于使胶水填充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通道;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用于安装一个连接器,且所述安装座关于所述安装槽在第一方向上的中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基座在第三方向上具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用于使所述连接器沿第三方向置入所述安装座;
所述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通道,所述固定通道沿第二方向布置,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固定通道用于容纳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限制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电极导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且所述固定通道与所述连接通道在第二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用于使所述安装基座与刺激发生装置的壳体可拆卸连接;
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通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处设置有卡扣或者卡槽,所述卡扣或者卡槽用于与刺激发生装置的壳体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均为盲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均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灌胶孔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中的一者连通,所述第一溢胶孔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中的另一者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天线安装槽,用于容纳蓝牙天线,所述天线安装槽从远离刺激发生装置的壳体的一侧向靠近刺激发生装置的壳体的一侧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空腔或者第二空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灌胶孔远离所述安装槽的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溢胶孔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所述第一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溢胶孔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灌胶孔的高度;和/或,所述第一溢胶孔的开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灌胶孔的开孔面积。
11.一种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基座、连接器和外罩;
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的安装座上,用于与电极导线电连接,所述外罩用于容纳所述安装基座,且所述外罩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灌胶孔和第二溢胶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灌胶孔与所述第一灌胶孔连通,所述第二溢胶孔与所述第一溢胶孔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筒状结构,所述连接器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安装基座上的所述第一开口同轴设置,所述连接器的内部具有用于与电极导线的连接端电连接的触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发生装置头部还包括堵头,所述堵头密封套设于所述连接器远离所述安装基座的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固定通道,所述固定通道沿第二方向布置,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用于限制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电极导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且所述固定通道与所述连接通道在第二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
所述外罩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通道对应设置;
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块和锁紧螺钉,所述锁紧块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连接器同轴设置,所述锁紧块上还具有与所述锁紧螺钉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固定通道同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为非回转体,以防止所述连接器发生自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密封件和侧部密封件,所述侧部密封件用于使电极导线的连接端密封容纳于所述安装基座上的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顶部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固定通道。
17.一种刺激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刺激发生装置头部、脉冲产生电路及壳体,所述脉冲产生电路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与所述刺激发生装置头部连接,所述脉冲产生电路与所述刺激发生装置头部的所述连接器电连接。
CN202220541702.0U 2022-03-11 2022-03-11 安装基座、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及刺激发生装置 Active CN217239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1702.0U CN217239858U (zh) 2022-03-11 2022-03-11 安装基座、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及刺激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1702.0U CN217239858U (zh) 2022-03-11 2022-03-11 安装基座、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及刺激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9858U true CN217239858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41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41702.0U Active CN217239858U (zh) 2022-03-11 2022-03-11 安装基座、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及刺激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9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8610B2 (en) Implantable medical lead extensions including elongated conductor bodies that facilitate device and lead configuration variants
EP2493557B1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headers that facilitate device and lead configuration variants
US9962552B2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with swappable headers
EP3344332B1 (en) Skull-mounted deep brain stimulator
US6327502B1 (en) Implantable stimulator housing with electrode connector
US20210257703A1 (en) Battery connectors for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CN217239858U (zh) 安装基座、刺激发生装置头部及刺激发生装置
CN109364372B (zh) 顶盖部件、脉冲发生器以及植入式电刺激系统
CN116780254A (zh) 安装基座、脉冲发生装置头部、脉冲发生装置及装配方法
CN112886720B (zh) 适用于无线供电的体内电子装置
CN220873915U (zh) 连接器、延伸导线及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
US6129747A (e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producing a multipolar pin connection between an electrode cable and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CN113769269A (zh) 一种适于人体躯干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CN114083746A (zh) 封装装置、封装方法、脉冲发生器和植入式医疗器械
CN113769270A (zh) 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5

Address after: 518118 Ruigu 308, Building 4, No. 2-10, Jinlong Avenue, Shahu Community, Biling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nghe Brain Scie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18 floors 1-2, building 35, Lane 100, Banxi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Yingm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