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9270A - 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9270A
CN113769270A CN202111064936.7A CN202111064936A CN113769270A CN 113769270 A CN113769270 A CN 113769270A CN 202111064936 A CN202111064936 A CN 202111064936A CN 113769270 A CN113769270 A CN 113769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mponent
circuit board
neural stimulato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49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高龙
王航
马伯志
郝红伟
李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Pins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Pins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Pins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0649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692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69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9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5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5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 A61N1/36125Details of circuitry or electr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端部部件、壳体部件和尾部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端部部件内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中心轴与所述壳体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尾部部件内设置有刺激电极,所述刺激电极相对于所述壳体部件的长度方向为横向设置;本发明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通过对内部元器件的布局进行优化,从而减小了神经刺激器的整体长度、宽度和厚度,从而使神经刺激器适于在人体颈部处进行植入。

Description

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背景技术
植入式神经刺激器通过植入人体内不同位置,向人体内的特定组织发出电脉冲信号,从而起到治疗或改善相关疾病症状的作用,是一种可逆性的神经调节的方法。
目前,采用植入式神经刺激器进行神经调控应用的领域,主要有脑深部电刺激(DBS)、迷走神经刺激(VNS)、脊神经刺激(SCS)和骶神经刺激(SNM)、胫神经刺激(TNS),治疗的疾病包括:帕金森、癫痫、疼痛、尿潴留等。
植入神经刺激器不可避免地对患者造成伤害,根据植入人体的不同部位,对神经刺激器进行小型化,能够降低植入手术对患者的伤害,降低手术难度,提升美观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没有根据植入人体的不同位置而进行小型化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包括:
依次连接构成均匀柱形的端部部件、壳体部件和尾部部件;
所述壳体部件内设置有电路板;
所述端部部件内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中心轴与所述壳体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尾部部件,内设置有刺激电极触点,所述刺激电极触点相对于所述壳体部件的长度方向为横向设置。
可选地,在所述壳体部件内部,所述电路板上并列设置有电池和电器元件。
可选地,所述壳体部件包括:壳体外壳、端部法兰和尾部法兰,所述壳体外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端部法兰和所述尾部法兰。
可选地,所述壳体外壳包括:平面壁和弧形壁,所述电路板在所述壳体部件内靠近所述壳体外壳的平面壁设置,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外壳的平面壁平行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壳体外壳上将一局部区域设为导体区域,其余部分为绝缘区域,该导体区域作为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一个刺激触点。
可选地,所述壳体外壳的两端设有可拆卸的支撑托架,所述支撑托架的内壁具有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的支撑凸台。
可选地,所述端部法兰和所述尾部法兰上分别具有用于安装馈通部件的安装孔,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天线和刺激电极通过连接引线经由馈通部件与壳体部件内部的电路板电气连接。
可选地,所述端部部件和所述尾部部件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端部部件和所述尾部部件采用环氧树脂浇注成型。
可选地,所述端部部件和/或尾部部件上设计有缝合孔。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通过对内部元器件的布局进行优化,从而减小了神经刺激电极的整体长度、宽度和厚度;具体的,通过将无线充电线圈的中心轴与壳体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可在不增加神经刺激电极整体直径的前提下,安设无线充电线圈;通过将刺激电极横向设置在尾部部件内,从而降低神经刺激电极的整体长度,从而使神经刺激电极适于在人体颈部处进行植入。
2.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通过将电路板设置在壳体部件内,并将电池和电器元件在电路板上并列设置,以减小壳体部件的直径,从而降低神经刺激电极的整体宽度和厚度。
3.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将神经刺激电极保持竖直植入人体颈部后,位于端部部件内的无线充电线圈为竖直状态,该状态下,可将与无线充电线圈配合的外部设备套设在人体的颈部,从而与无线充电线圈配合,便于对电池进行充电。
4.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将壳体外壳设置为具有平面壁,在壳体部件的第一容纳腔内,将电路板靠近平面壁设置,并且将电路板与平面壁平行设置,从而使电路板在第一容纳腔内偏设,便于在电路板上设置电器元件和电池,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第一容纳腔的空间,减小神经刺激电极的整体宽度和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壳体部件的爆炸图。
图4为图3的电路板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支撑托架的立体图。
图6为图3中端部法兰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端部法兰的后视角度立体图。
图8为图3的尾部法兰的立体图。
图9为图8中尾部法兰的后视角度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端部部件;2、壳体部件;3、尾部部件;4、电路板;5、卡槽;6、电池;7、电器元件;8、无线充电线圈;9、天线;10、刺激电极;11、壳体外壳;12、平面壁;13、导体区域;14、弧形壁;15、端部法兰;16、尾部法兰;17、支撑托架;18、馈通部件;19、支撑凸台;20、第一卡台结构;21、安装孔;22、台阶结构;23、缝合孔;24、第二卡台结构;25、卡槽结构;26、限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如图1所示,包括:端部部件1、壳体部件2和尾部部件3,所述端部部件1、壳体部件2和尾部部件3沿着一方向依次连接,所述方向可以称为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长度方向。进一步的,所述端部部件1、壳体部件2和尾部部件3组合构成均匀的柱形,从而以便于将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植入至人体颈部等狭小部位。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将电路板4、电池6等较大零件设置在壳体部件2的第一容纳腔内,并将电池6与电路板4上的电器元件7进行并列设置,以减小内部零件的占位空间,减小整体尺寸。另外,在端部部件1内设置无线充电线圈8,该无线充电线圈8的中心轴与壳体部件2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且优选的,将无线充电线圈8与壳体部件2进行偏心布置,偏置出的空间可用于设置天线9。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线圈8用于与外部设备配合对壳体部件2内的电池6进行充电。该无线充电线圈8的中心轴与壳体部件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能够便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配合连接,具体的,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适用于人体颈部,当将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植入人体颈部后,位于端部部件1内的无线充电线圈8的轴向与人体颈部长度方向平行,该状态下,可将与无线充电线圈8配合的外部设备套设在人体的颈部,从而与无线充电线圈8配合,便于对电池6进行充电。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外壳11主体为金属材料,例如可采用钛、钛合金、不锈钢等,外壳大部分涂覆绝缘涂层,例如派拉纶涂层。在所述壳体外壳11外侧一局部区域不涂覆绝缘涂层即形成导体区域13,该导体区域13用于作为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一个刺激触点;具体的,壳体外壳11内部通过连接导线与电路板4形成电气连接,将刺激信号传送至导体区域13。所述端部部件1和所述尾部部件3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优选的,可采用环氧树脂浇注成型。
如图2所示,所述端部部件1的第二容纳腔内还设置有天线9,所述天线9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8的外侧设置,通过该天线9可用于与外界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具体的,可采用蓝牙通信进行信息交互。优选地,所述天线9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8的外侧弧形轮廓周向往复弯折,且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8的轴向延伸。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在尾部部件3内部具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内设置有刺激电极触点10,该刺激电极触点10与壳体部件2内部的电路板4电连接。所述刺激电极触点10上具有至少一个主表面露出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从而通过该主表面对人体神经进行刺激。另外,所述刺激电极触点10为平板结构,该刺激电极触点10相对于所述壳体部件2的长度方向为横向设置,从而在保证主表面接触面积的条件下,减小刺激电极触点10在第三容纳腔内长度方向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小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长度,以便于将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植入到人体颈部等狭小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通过对内部元器件的布局进行优化,从而减小了神经刺激器的整体长度、宽度和厚度;具体的,通过将电路板4设置在壳体部件2内,并将电池6和电器元件7在电路板4上并列设置,以减小壳体部件2的直径,从而降低神经刺激器的整体宽度和厚度;通过将无线充电线圈8的中心轴与壳体部件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可在不增加神经刺激器整体直径的前提下,安设无线充电线圈8;通过将刺激电极10横向设置在尾部部件3内,从而降低神经刺激器的整体长度,从而使神经刺激器适于在人体颈部处进行植入。
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还可以便于组装和拆解。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部件2包括:壳体外壳11、端部法兰15和尾部法兰16,所述壳体外壳1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端部法兰15和所述尾部法兰16。
如图1-3所示,所述壳体外壳11包括:平面壁12和弧形壁14,所述电路板4在所述壳体部件2的第一容纳腔内靠近所述壳体外壳11的平面壁12设置,所述电路板4与所述壳体外壳11的平面壁12平行间隔设置。
如图4、图5所示,所述壳体外壳11的两端设有可拆卸的支撑托架17。所述支撑托架17具有与所述壳体外壳11的内壁相适配的外壁,包括平面壁和弧面壁,可保证支撑托架17和壳体外壳11在周向上的相对固定。所述支撑托架17的内壁具有用于固定支撑所述电路板4的支撑凸台19;具体的,所述支撑凸台19为在支撑托架17的平面壁和弧面壁相交处的内壁上凸起的支撑。优选的,所述支撑托架17的内部还设置有限位筋26。所述限位筋26设置在支撑托架17的一端,且设置于部分支撑凸台19上。相应的,在电路板4上与具有限位筋26相配合的卡槽5。安装时,将两个所述支撑托架17相向地设置且具有限位筋26的一端朝外,并将限位筋26卡入到电路板4两端的卡槽5内,使电路板4的部分插入到支撑托架17的内部,所述支撑凸台19支撑在电路板4的插入到支撑托架17内部的部分的底端,这样可提高电路板4的稳固支撑,并进一步地缩短神经刺激器的长度。另外,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托架17在设置限位筋26的一端的外侧,具有第二卡台结构24,该第二卡台结构24用于与端部法兰15或尾部法兰16进行插接连接;该第二卡台结构24的外壁面的形状为弧形和平面形的组合,从而在将第二卡台结构24插入到端部法兰15或尾部法兰16内时,可保证两连接件在周向上的相对固定。
如图6-9所示,所述端部法兰15和所述尾部法兰16具有与所述壳体外壳11的内壁相适配的外壁,包括平面壁和弧面壁,可保证端部法兰15、尾部法兰16和壳体外壳11在周向上的相对固定。所述端部法兰15和所述尾部法兰16上分别具有用于安装馈通部件18的安装孔21,所述无线充电线圈8、天线9、刺激电极10、导体区域13过连接引线经由馈通部件18与壳体部件2内部的电路板4电气连接。所述安装孔21上具有朝外的台阶结构22,通过该台阶结构22用于将馈通部件18卡接在该安装孔21处,从而通过该馈通部件18对壳体外壳11进行密封。另外,在所述端部法兰15和所述尾部法兰16的朝向支撑托架17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与支撑托架17进行插接的卡槽结构25,通过将支撑托架17的第二卡台结构24插入该卡槽结构25内,以将支撑托架17分别与端部法兰15和尾部法兰16进行插接连接。从而,端部法兰15、端部支撑托架17、电路板4、尾部支撑托架17及尾部法兰16沿长度方向串联成整体,便于装配到壳体部件2的第一容纳腔内部。另外,如图6、图7所示,在所述端部法兰15上远离卡槽结构25的一侧,还设有用于与壳体外壳11进行卡接的第一卡台结构20,通过该第一卡台结构20用于对壳体外壳11的端部进行抵接,从而阻挡壳体外壳11沿长度方向的相对移动。以上设计,便于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壳体部件2从端部法兰15至尾部法兰16的方向或从尾部法兰16至端部法兰15的方向依次组装或拆解。另外,在将端部法兰15、尾部法兰16、支撑托架17和壳体外壳11进行装配后,除端部法兰15的第一卡台结构20以外,壳体外壳11可以将端部法兰15、尾部法兰16和支撑托架17的其余部分均包裹在内,从而以提高装配体整体的密封性能。
另外,作为一种可替换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所述端部部件1上设计有缝合孔23,通过该缝合孔23便于将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固定在人体内。另外,该缝合孔23还可以设置在尾部部件3上,或在端部部件1和尾部部件3上均进行设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构成均匀柱形的端部部件(1)、壳体部件(2)和尾部部件(3);
所述壳体部件(2)内设置有电路板(4);
所述端部部件(1)内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8),所述无线充电线圈(8)的中心轴与所述壳体部件(2)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尾部部件(3),内设置有刺激电极触点(10),所述刺激电极触点(10)相对于所述壳体部件(2)的长度方向为横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部件(2)内部,所述电路板(4)上并列设置有电池(6)和电器元件(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件(2)包括:壳体外壳(11)、端部法兰(15)和尾部法兰(16),所述壳体外壳(1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端部法兰(15)和所述尾部法兰(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壳(11)包括:平面壁(12)和弧形壁(14),所述电路板(4)在所述壳体部件(2)内靠近所述壳体外壳(11)的平面壁(12)设置,所述电路板(4)与所述壳体外壳(11)的平面壁(12)平行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壳(11)上将一局部区域设为导体区域(13),其余部分为绝缘区域,该导体区域(13)作为所述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一个刺激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壳(11)的两端设有可拆卸的支撑托架(17),所述支撑托架(17)的内壁具有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4)的支撑凸台(19)。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法兰(15)和所述尾部法兰(16)上分别具有用于安装馈通部件(18)的安装孔(21),所述无线充电线圈(8)、天线(9)、刺激电极(10)通过连接引线经由馈通部件(18)与壳体部件(2)内部的电路板(4)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部件(1)和所述尾部部件(3)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部件(1)和所述尾部部件(3)采用环氧树脂浇注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部件(1)和/或尾部部件(3)上设计有缝合孔(23)。
CN202111064936.7A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Pending CN1137692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4936.7A CN113769270A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4936.7A CN113769270A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9270A true CN113769270A (zh) 2021-12-10

Family

ID=78842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4936.7A Pending CN113769270A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6927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05233U (zh) * 2014-09-25 2015-03-11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连接适配器
CN105536141A (zh) * 2016-01-21 2016-05-04 常州瑞神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电极导线触点结构
CN109107042A (zh) * 2018-04-28 2019-01-01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110652651A (zh) * 2018-06-28 2020-01-07 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植入的神经刺激器
CN111643815A (zh) * 2020-06-05 2020-09-11 清华大学 一种脉冲发生器及植入式骶神经刺激系统
CN111729191A (zh) * 2020-06-10 2020-10-02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迷走神经刺激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05233U (zh) * 2014-09-25 2015-03-11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连接适配器
CN105536141A (zh) * 2016-01-21 2016-05-04 常州瑞神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电极导线触点结构
CN109107042A (zh) * 2018-04-28 2019-01-01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110652651A (zh) * 2018-06-28 2020-01-07 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植入的神经刺激器
CN111643815A (zh) * 2020-06-05 2020-09-11 清华大学 一种脉冲发生器及植入式骶神经刺激系统
CN111729191A (zh) * 2020-06-10 2020-10-02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迷走神经刺激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29860B2 (ja) 電気刺激システムの側面装填型手術室ケーブルを作成及び使用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7840279B2 (en) Implantable microstimulator having a separate battery unit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8843206B2 (en) Telemetry antennas for medical devices and medical devices including telemetry antennas
US7322832B2 (en)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flexible circuit interconnect with unique micro connectors
US8897889B2 (en) Electrode design for leads of implantable electric stimu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US8224450B2 (en) Feed through interconnect assembly for an implantable stim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US10543374B2 (en) Connector assemblies with bending limiters fo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7803021B1 (en) Implantab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ystems with leaf spring connective contac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US10814127B2 (en) Slotted sleeve neurostimulation device
CN108290045B (zh) 颅骨安装的深部脑刺激器
JP2013536730A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保持具を有する制御モジュール
US20140012358A1 (en) Lead connection system for an implantab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ystems
EP3458154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ntact rings comprising biased ball-spring contacts
EP3768376B1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structures including recharge and/or telemetry coil
US8954151B2 (en) RF resistant feedthrough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ystems containing the assembly
US20180272134A1 (en) Microstimulator Having Body-Mounted Electrodes and Remote Electrode Leads
CN113769270A (zh) 一种适于人体颈部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CN114288548A (zh) 一种适于人体四肢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CN112886720B (zh) 适用于无线供电的体内电子装置
CN113769269A (zh) 一种适于人体躯干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CN111744106A (zh) 一种可弯折脉冲发生器及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
US20180272138A1 (en) Microstimulator with Rigid Support Structure
US20230211167A1 (en) Header for a neurostimulator
CN116943029A (zh) 植入式医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