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9584U - 电池壳体组件和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壳体组件和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9584U
CN217239584U CN202221162535.5U CN202221162535U CN217239584U CN 217239584 U CN217239584 U CN 217239584U CN 202221162535 U CN202221162535 U CN 202221162535U CN 217239584 U CN217239584 U CN 217239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ver plate
connecting part
connecting por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625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625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9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9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9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壳体组件和电池,其中,该电池壳体组件包括:壳体、盖板和连接框;其中,壳体包括底板和沿底板周缘设置的侧板,底板和侧板合围成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连接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侧板;盖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框的第二连接部,以使得盖板盖设于容置空间的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连接框实现壳体与盖板的连接,解决现有组装方式存在法兰边,导致电池包空间利用率低、易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和影响电池包内部布局等问题。

Description

电池壳体组件和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体组件和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刀片电芯推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企业开始跟进刀片电池的开发。由于目前刀片电芯的长度较长,且从侧面短边入壳,其入壳难度较大,入壳工序及时间较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目前有一种从侧边大面入壳,再进行焊接的方式,该方式壳体周边存在一圈法兰边,不仅导致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低,而且会影响内部采样线走线以及液冷板的布置。此外法兰边的绝缘较难处理,存在绝缘不良造成的短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组件和电池,以解决现有组装方式存在法兰边,导致电池包空间利用率低、易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和影响电池包内部布局等问题。
为了解决或者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壳体组件,包括:壳体、盖板和连接框;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沿所述底板周缘设置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合围成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
所述连接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侧板;
所述盖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框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使得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框的第一连接部为与所述侧板匹配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顶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环状的限位槽,所述盖板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于所述盖板的周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侧板焊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高度与所述盖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盖板的顶面焊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框的第一连接部为与所述侧板匹配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顶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所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和沿所述盖板本体的周缘弯折的折边,所述折边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高出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部分,并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侧板焊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与所述盖板的所述折边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折边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端面与所述折边的所述端面焊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和两个相对的第二侧板;
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或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有极柱;
在其中一个所述极柱上设置有连通电池外侧和所述容置空间的注液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面积均小于所述底板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防爆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壳体组件和电池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和盖板通过连接框进行固定连接,避免了在组装过程中出现法兰边的情况,提高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解决了法兰边绝缘较难处理导致的电池内部短路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因法兰边的存在影响电池包内部布局的问题。
(二)本实用新型将注液孔直接集成于极柱上,保证了壳体的完整性,简化了壳体的制造流程。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壳体组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连接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池壳体组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壳体
11:底板
12:侧板
121:第一侧板
122:第二侧板
2:盖板
21:盖板本体
22:折边
3:连接框
31:第一连接部
32:第二连接部
33:限位槽
4:极柱
5:注液孔
6:防爆阀
7:电芯
8:聚脂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壳体组件和电池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壳体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池壳体组件包括:壳体1、盖板2和连接框3。
其中,如图3所示,壳体1包括有底板11以及沿底板11周缘设置的侧板12。底板11和侧板12合围成一个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以放置电芯7。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1为矩形结构,侧板12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121和两个相对的第二侧板122。其中,底板11的面积大于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122的面积,也就是说,壳体1的开口为大面敞口的结构,以便于电芯7能够顺利放入容置空间内。
如图3所示,极柱4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设置在相对的第一侧板121或者相对的第二侧板122上。
极柱4可以通过铆接的方式设置在侧板12上,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极柱4上设置有注液孔5,该注液孔5连通电池外侧与容置空间,在电池组装完成后,通过该注液孔5对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在注液完成后,可以通过橡胶钉伸入该注液孔5内,然后通过密封片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注液孔5集成在极柱4上,保证了壳体1的完整性,简化了壳体1的制造流程。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侧板12上还设置有防爆阀6,该防爆阀6为键槽型刻痕。
具体地,该防爆阀6设置在第一侧板121和/或第二侧板122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框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该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其中,该第一连接部31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侧板12,盖板2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32,进而将盖板2盖设在壳体1形成的容置空间的开口上,实现电池壳体组件的组装。
在一具体实施中,连接框3的第一连接部31为与侧板12匹配的环状结构。例如是侧板12合围成矩形,则第一连接部31为矩形环状结构(如图4所示),若是侧板12合围成圆形,那么第一连接部31则为圆形环状结构。
该第一连接部31套设在侧板12的顶部,该顶部指的是侧板12远离底板11的部分。优选地,第一连接部3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侧板12。
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部3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1上,与第一连接部31相同,其也设置为环状结构。第二连接部32的厚度小于第一连接部31的厚度,第二连接部32与第一连接部31形成环状的限位槽33。盖板2放置在该限位槽33内,进而使得第二连接部32套设于盖板2的周缘。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1套设在侧板12的顶部,并与侧板12进行焊接,以将第一连接部31固定连接于侧板12。第二连接部32的高度与盖板2的厚度相同,也就是说,当盖板2放置在限位槽33内时,第二连接部32的端面与盖板2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其中,该端面为第二连接部32远离第一连接部31的一面,该顶面指的是盖板2远离容置空间的一面。
在将盖板2放置在限位槽33内后,将第二连接部32的端面和盖板2的顶面进行焊接,进而完成盖板2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框3的第一连接部31为与侧板12匹配的环状结构。例如是侧板12合围成矩形,则第一连接部31则为矩形环状结构,若是侧板12合围成圆形,那么第一连接部31则为圆形环状结构。
该第一连接部31套设在侧板12的顶部,该顶部指的是侧板12远离底板11的部分。优选地,第一连接部3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侧板12。
如图7所示,第二连接部32套设在第一连接部31外侧,与第一连接部31相同,其也设置为环状结构。第二连接部32的高度小于第一连接部31的高度。
如图8所示,盖板2包括盖板本体21和沿盖板本体21的周缘弯折的折边22。盖板2通过其折边22套设在第一连接部31高出第二连接部32的部分,并抵接于第二连接部32。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1套设在侧板12上,并与侧板12进行焊接,以将第一连接部31固定连接于侧板12。第二连接部32的厚度与盖板本体21的折边22的厚度相同,当盖板2套设在第一连接部31时,盖板2的折边22与第二连接部32齐平。也就是说,第二连接部32远离第一连接部31的端面与折边22远离第一连接部31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在将盖板2套设在第一连接部31上后,将第二连接部32的端面和盖板2的端面进行焊接,进而完成盖板2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电池壳体组件。
具体地,在该电池组装时,将壳体1与连接框3的第一连接部31进行固定连接,例如是焊接,将电芯7通过容置空间的开口放入容置空间内,并通过绝缘胶带和聚脂薄膜8(Mylar)实现电池内部的绝缘。然后通过第二连接部32固定连接盖板2,实现电池的封装。通过注液孔5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内部,采用橡胶钉封堵注液孔5后,通过密封片实现注液孔5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壳体组件通过大面敞口的方式,实现电芯的入壳,以降低电芯入壳的难度,同时通过连接框实现壳体与盖板的连接,避免了壳体与盖板直接连接形成的法兰边,解决了因法兰边导致的电池板空间利用率低、电池内部易发生短路以及电池包内部布局困难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池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板和连接框;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沿所述底板周缘设置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合围成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
所述连接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侧板;
所述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框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使得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的第一连接部为与所述侧板匹配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顶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环状的限位槽,所述盖板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于所述盖板的周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侧板焊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高度与所述盖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盖板的顶面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的第一连接部为与所述侧板匹配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顶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所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和沿所述盖板本体的周缘弯折的折边,所述折边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高出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部分,并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侧板焊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与所述盖板的所述折边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折边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端面与所述折边的所述端面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和两个相对的第二侧板;
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或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有极柱;
在其中一个所述极柱上设置有连通电池外侧和所述容置空间的注液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面积均小于所述底板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防爆阀。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组件。
CN202221162535.5U 2022-05-13 2022-05-13 电池壳体组件和电池 Active CN217239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2535.5U CN217239584U (zh) 2022-05-13 2022-05-13 电池壳体组件和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2535.5U CN217239584U (zh) 2022-05-13 2022-05-13 电池壳体组件和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9584U true CN217239584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3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62535.5U Active CN217239584U (zh) 2022-05-13 2022-05-13 电池壳体组件和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9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82758A1 (zh)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CN204067500U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CN215989141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5588769B (zh) 一种电池及电子装置
CN218070105U (zh) 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7009372U (zh) 电池
CN216389548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7239584U (zh) 电池壳体组件和电池
WO2024098898A1 (zh) 电芯及用电设备
CN11150915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结构
CN103840095A (zh) 可再充电电池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电池组
CN218334031U (zh) 一种电池盖板和电池
CN111697170A (zh) 一种双通单体电池及其组装方法、电池包
CN201413851Y (zh) 一种方形电池
CN116365132A (zh) 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CN218182424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120662U (zh) 隔离板组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1045480U (zh) 一种锂电池外包膜结构及电池壳结构
CN206225478U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结构
CN210467900U (zh)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组及装置
CN211208559U (zh) 电池与汽车
CN211088352U (zh) 封装结构及应用所述封装结构的电芯
CN201041812Y (zh)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20873748U (zh) 一种锂电池防护装置
CN218677501U (zh) 一种电池壳体、电池和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