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4208U - 一种摩擦盘结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擦盘结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4208U
CN217234208U CN202220730310.9U CN202220730310U CN217234208U CN 217234208 U CN217234208 U CN 217234208U CN 202220730310 U CN202220730310 U CN 202220730310U CN 217234208 U CN217234208 U CN 217234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friction disc
base body
disc structure
frictio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03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寰宇
陆响
胡伟辉
彭浩坤
秦中正
魏榛
袁海林
吴丁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03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4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4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4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擦盘结构件,包括圆形的基体,以及附着在基体的端部处的环形的摩擦体,基体的端部表面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摩擦体靠近基体的一侧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吻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体与摩擦体的接触面上均匀设置多个凹槽,将原本铆钉或螺钉受到的剪切应力分散到各个凹槽间,有效的降低了铆钉或螺钉断裂的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摩擦盘结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扭矩传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摩擦盘结构件。
背景技术
摩擦盘与摩擦法兰相互配合,在额定工况下,摩擦盘能够正常传递扭矩;当出现异常情况扭矩突然增大时,摩擦盘与摩擦法兰出现相对滑动,切断扭矩传递,对传动链中各零部件起保护作用。
现有技术中,摩擦盘包括基体和摩擦体,两者采用铆钉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由于这种构造形式,摩擦盘工作的过程中,铆钉或螺钉需要传递扭矩。因此铆钉或者螺钉在传递扭矩时会承受剪切应力,铆钉或螺钉极有可能因受剪切应力而断裂失效,导致整个传动链断裂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摩擦盘结构件,其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铆钉或者螺钉在传递扭矩时,因承受巨大剪切应力而断裂,从而导致整个传动链失效的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擦盘结构件,包括:
圆形的基体,以及附着在所述基体的端部处的环形的摩擦体,
所述基体的端部表面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摩擦体靠近所述基体的一侧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吻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体与所述基体一体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体为铜基粉末与所述基体烧结一体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圆弧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方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V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V形面具有处于170°~178°的范围内的夹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体的远离所述基体的一侧形成为锥面,所述摩擦体的靠近所述基体的一侧形成为平面,所述锥面与所述平面之间构成0.1°~0.6°的夹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体的外圈厚度小于内圈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体的最小厚度大于等于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体与摩擦体的接触面上均匀设置多个凹槽,将原本铆钉或螺钉受到的剪切应力分散到各个凹槽间,有效的降低了铆钉或螺钉断裂的可能;
采用摩擦体与基体一体成型,从根本上上避免了采用铆钉或螺钉这种紧固方式带来的弊端,大大提高了摩擦盘总成的可靠性,从根本上避免了因受剪切力而发生铆钉或者螺钉断裂的情况;
将摩擦体的工作面,即远离基体的一面设置为锥面,使摩擦盘总成在安装后表面正压力更加均匀,在出现过载保护正常打滑情况下摩擦盘总成磨损更加均匀,解决了摩擦区域受力不均的问题,提高了摩擦盘总成的耐磨性能,避免了摩擦盘总成出现异常磨损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侧面结构。
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基体的立体结构。
图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面结构。
图5显示了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
在本申请中,所有附图均为示意性的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介绍。
在本申请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用语“轴向”是指沿图2中的垂直方向,即基体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摩擦盘100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摩擦盘100包括圆形的基体1和附着在基体1端面的环形的摩擦体2。在基体1的与摩擦体2接触的端面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3,其中,凹槽3沿基体1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摩擦体2的与基体1接触的一面的形状与基体1的形状吻合。这样,摩擦体2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沿其圆周方向的摩擦力会分散到各个凹槽3中。通过这种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连接基体1和摩擦体2的铆钉或者螺钉因受到连接基体1和摩擦体2传来的剪切力而断裂的问题。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摩擦体2与基体1一体成型。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摩擦体2和基体1的接合不需要使用铆钉或者螺钉,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铆钉或者螺钉断裂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中,摩擦体2和基体1通常采用铆钉或者螺钉进行连接,由于摩擦体2和基体1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导致两者的接触面存在精度误差。采用铆钉或者螺钉连接摩擦体2和基体1时,这种加工导致的不可避免的误差将会累积,从而加大摩擦盘100的加工难度。例如,摩擦体2和基体1配合面会存在平行度、平面度的公差,在这两个部件通过铆钉或者螺钉连接在一起时,这种公差会被累积,直接影响摩擦盘100的加工精度。同时,摩擦体2为薄壁零件,传统加工方式无法较好的保证配合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本实用新型直接将摩擦体2烧结在摩擦盘100中的基体1上,有效地避免了采用铆钉或螺钉这种紧固方式在配合精度上较差的弊端。将摩擦体2烧结在摩擦盘100中的基体1上这种方式,易加工,形位公差更容易得到保证,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性能。
进一步的,摩擦体2为铜基粉末与基体1通过烧结的方式一体成型。铜基粉末制成的摩擦体2具有打滑次数多、耐磨性能好、打滑力矩可控制、打滑力矩衰减小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将铜基粉末均匀地烧结在基体1的表面。铜基粉末烧结完成后,需保证平面平整,铜基粉末层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及磨耗程度进行设计。在本实施例中,铜基粉末层最薄处大于等于2mm。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铜基粉末层加工一个小角度θ,即,将摩擦体2的远离基体1的一面设置成锥面,所述摩擦体的靠近所述基体的一侧形成为平面,所述锥面与所述平面之间构成一个小角度θ,范围为0.1°~0.6°的夹角。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在使用时,铜基粉末制成的摩擦体2的表面正压力均匀,能够解决摩擦体2在工作过程中因受力不均匀而影响耐磨性能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摩擦体2为外圈厚度小于内圈厚度的锥面。
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体1的结构。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体1包括用于安装和定位的固定部11以及用于与摩擦体2固定连接的摩擦部12。固定部11整体外观呈圆柱状,在固定部11的中心位置贯穿设置有用于安装和定位的安装孔111。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固定部11上还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112。一方面在保证基体1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这些通孔可以减轻基体1的重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基体1的用料。
在本实施例中,摩擦部12为同轴地设置在固定部11的圆柱面上的环形结构。摩擦部12与固定部11一体成型,从而构成基体1。摩擦部12的厚度小于固定部11的厚度,从而在摩擦部12和固定部11之间形成台阶。这样,通过台阶可以便于摩擦体2安装到基体1上时进行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沿摩擦部12的表面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凹槽3,并且,摩擦体2的与摩擦部12固定连接的一面与摩擦部12的形状吻合。通过这种方式,将摩擦体2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散到各个凹槽3上。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凹槽3的形状为圆弧形、方形或者V形。也可以是其它能够承受摩擦体2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任意形状。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V形的凹槽3的型面夹角的范围是170°~178°。在这一范围内,凹槽3加工难度低,并且具有较好的承受摩擦体2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而已,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摩擦盘结构件,包括圆形的基体,以及附着在所述基体的端部处的环形的摩擦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端部表面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摩擦体靠近所述基体的一侧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盘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体与所述基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盘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体为铜基粉末与所述基体烧结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盘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盘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盘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V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擦盘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V形面具有处于170°~178°的范围内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盘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体的远离所述基体的一侧形成为锥面,所述摩擦体的靠近所述基体的一侧形成为平面,所述锥面与所述平面之间构成0.1°~0.6°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擦盘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体的外圈厚度小于内圈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盘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体的最小厚度大于等于2mm。
CN202220730310.9U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摩擦盘结构件 Active CN217234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0310.9U CN217234208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摩擦盘结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0310.9U CN217234208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摩擦盘结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4208U true CN217234208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43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0310.9U Active CN217234208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摩擦盘结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4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3016A (zh) 一种列车用弹性调节式制动闸片
CA2790085C (en) Elastomeric bearing with tapered shims
US3703817A (en) Flexible couplings
CN103987987A (zh)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调节装置
CN217234208U (zh) 一种摩擦盘结构件
CN101381061B (zh) 用于盘式制动器监测制动正压力的蝶簧座传感器
CN112664577B (zh) 一种稳定平台轴承固定结构与装调方法
CN217234175U (zh) 一种联轴器摩擦盘
CN102128214B (zh) 双联式可轴向滑移万向节
CN110094429B (zh) 具有改进的轴向偏差止挡的片式离合器和工业应用
CN111561521B (zh) 一种法兰单元及防止螺栓卡涩的法兰结构
EP3779224B1 (en) A mounting for a guide pin of a disc brake
US11111012B2 (en) Hub with integral elastomeric bearing
CN110587260B (zh) 一种自适应弹性压环
CN111186565A (zh) 一种航空机轮刹车用静盘组件
CN111022536A (zh) 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的刹车闸片
CN113623131A (zh) 风力发电机组
CN113071624A (zh) 一种组合式飞轮及减摇陀螺
CN114483817B (zh) 一种扭矩限制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8044566B (zh) 一种直升机旋翼轴主承力螺母装配方法
CN114704560A (zh) 一种风电联轴器用摩擦盘总成
CN113043186A (zh) 一种定位销
KR20090074069A (ko) 클러치 마찰 디스크
CN211893629U (zh) 航空机轮的静盘组件
CN211737839U (zh) 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的刹车闸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