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2879U - 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2879U
CN217232879U CN202220144611.3U CN202220144611U CN217232879U CN 217232879 U CN217232879 U CN 217232879U CN 202220144611 U CN202220144611 U CN 202220144611U CN 217232879 U CN217232879 U CN 217232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ss floor
diagonal
ribs
support
connecting ri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446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常冬
赵云龙
王淑保
张严
武青松
鲁学龙
赵晓欢
钤朋飞
张相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446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2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2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2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该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包括多根连接筋和至少一组斜支撑组件;多根连接筋适于沿桁架楼承板的底模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连接筋适于与桁架楼承板的下弦钢筋连接固定;斜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筋和两根斜支撑件,支撑筋沿垂直于连接筋条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多根连接筋;两根斜支撑件的一端适于分别与桁架楼承板两侧的钢梁连接固定,两根斜支撑件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且其连接点位于两钢梁的斜上方,支撑筋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斜支撑件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改进了桁架楼承板的支撑结构,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提升了安全性,减少了施工成本,并缩短了整体工期。

Description

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桁架楼承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钢筋桁架楼承板以施工快捷、性能优越的特点被广泛应用。
目前,在跨度较大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时,需要在跨中加设临时支撑结构,临时支撑结构为搭设落地脚手架,支撑于钢筋桁架楼承板底部。但是,有些钢筋桁架楼板下方净空高度很大,下方搭设脚手架支撑的施工不方便,且危险性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旨在提高桁架楼承板支撑结构施工的便捷性,同时也提高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包括:
多根连接筋,多根所述连接筋适于沿所述桁架楼承板的底模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连接筋适于与所述桁架楼承板的下弦钢筋连接固定;以及
至少一组斜支撑组件,所述斜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筋,沿垂直于所述连接筋条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多根所述连接筋;
两根斜支撑件,两根所述斜支撑件的一端适于分别与所述桁架楼承板两侧的钢梁连接固定,两根所述斜支撑件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且其连接点位于两所述钢梁的斜上方,所述支撑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根所述斜支撑件连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斜支撑组件还包括多根斜支撑筋,多根所述斜支撑筋的一端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筋上,多根所述斜支撑筋的另一端焊接于两所述斜支撑件的连接点。
可选地,所述斜支撑组件还包括加固筋,所述加固筋平行于所述支撑筋设置并依次连接多根所述斜支撑筋。
可选地,所述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还包括横向连接筋,所述斜支撑组件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斜支撑组件间隔设置于多根所述连接筋上,所述横向连接筋连接多组所述斜支撑组件且焊接于两所述斜支撑件的连接点。
可选地,多组所述斜支撑组件间隔均匀地排布于多根所述连接筋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筋、所述支撑筋、所述斜支撑件、所述斜支撑筋、所述加固筋和所述横向连接筋的材质均为钢。
可选地,所述斜支撑件呈管状设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筋位于所述连接筋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连接筋的数量为5根。
可选地,所述斜支撑组件的数量为3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该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包括多根连接筋和至少一组斜支撑组件;多根连接筋适于沿桁架楼承板的底模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连接筋适于与桁架楼承板的下弦钢筋连接固定;斜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筋和两根斜支撑件,支撑筋沿垂直于连接筋条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多根连接筋;两根斜支撑件的一端适于分别与桁架楼承板两侧的钢梁连接固定,两根斜支撑件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且其连接点位于两钢梁的斜上方,支撑筋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斜支撑件连接固定。如此,通过这种反向支撑结构,在保障支撑稳固性的同时,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也提升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一实施例中连接筋与桁架楼承板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连接筋;20、斜支撑组件;21、支撑筋;22、斜支撑件;23、斜支撑筋;24、加固筋;25、横向连接筋;111、底模钢板;112、下弦钢筋;113、钢梁。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
参照图1至图3,在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包括多根连接筋10和至少一组斜支撑组件20;多根连接筋10适于沿桁架楼承板的底模钢板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连接筋10适于与桁架楼承板的下弦钢筋112连接固定;斜支撑组件20包括支撑筋21和两根斜支撑件22,支撑筋21沿垂直于连接筋10条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多根连接筋10;两根斜支撑件22的一端适于分别与桁架楼承板两侧的钢梁113连接固定,两根斜支撑件2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且其连接点位于两钢梁113的斜上方,支撑筋21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斜支撑件22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连接筋10的数量可优选为5根,连接筋10可为钢筋,也可采用其他金属材质,此处不限。连接筋10与桁架楼承板的下弦钢筋112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
本实施例中,支撑筋21和斜支撑件22的材质也可为钢等金属材质,此处不限。支撑筋21与连接筋10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两斜支撑件22的一端可焊接固定于桁架楼承板两侧的钢梁113上,两斜支撑件22的另一端可通过焊接固定,支撑筋21的两端也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分别固定于两根斜支撑件22上。其中,支撑筋21可位于连接筋10的下方设置,以提高整体的支撑稳定性,并方便施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该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包括多根连接筋10和至少一组斜支撑组件20;多根连接筋10适于沿桁架楼承板的底模钢板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连接筋10适于与桁架楼承板的下弦钢筋112连接固定;斜支撑组件20包括支撑筋21和两根斜支撑件22,支撑筋21沿垂直于连接筋10条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多根连接筋10;两根斜支撑件22的一端适于分别与桁架楼承板两侧的钢梁113连接固定,两根斜支撑件2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且其连接点位于两钢梁113的斜上方,支撑筋21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斜支撑件22连接固定。如此,通过这种反向支撑结构,在保障支撑稳固性的同时,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也提升了安全性。
主要参考图2,优选地,多根连接筋10可沿桁架楼承板的底模钢板11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布,以提高受力均匀性。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该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的支撑稳定性,参考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斜支撑组件20还可包括多根斜支撑筋23,多根斜支撑筋23的一端依次间隔设置于支撑筋21上,多根斜支撑筋23的另一端焊接于两斜支撑件22的连接点。
参考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斜支撑组件20还可包括加固筋24,加固筋24平行于支撑筋21设置并依次连接多根斜支撑筋23。如此,可增强该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的稳固性,进一步地提升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地提升支撑稳定性,并降低安全风险,参考图2,在一实施例中,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还可包括横向连接筋25,斜支撑组件20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斜支撑组件20间隔设置于多根连接筋10上,横向连接筋25依次串联多组斜支撑组件20且焊接于两斜支撑件22的连接点。
本实施例中,多组斜支撑组件20可间隔均匀地排布于多根连接筋10上,以提高受力均匀性。优选地,当斜支撑组件20的数量为3组时,可极大地提升施工的便利性,也可满足受力要求,还能够减少施工成本,缩短整体工期。
本实施例中,连接筋10、支撑筋21、斜支撑件22、斜支撑筋23、加固筋24和横向连接筋25的材质均可为钢或其他金属材质,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斜支撑件22可呈管状设置,以增强受力强度,提升支撑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连接筋,多根所述连接筋适于沿所述桁架楼承板的底模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连接筋适于与所述桁架楼承板的下弦钢筋连接固定;以及
至少一组斜支撑组件,所述斜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筋,沿垂直于所述连接筋条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多根所述连接筋;
两根斜支撑件,两根所述斜支撑件的一端适于分别与所述桁架楼承板两侧的钢梁连接固定,两根所述斜支撑件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且其连接点位于两所述钢梁的斜上方,所述支撑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根所述斜支撑件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组件还包括多根斜支撑筋,多根所述斜支撑筋的一端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筋上,多根所述斜支撑筋的另一端焊接于两所述斜支撑件的连接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组件还包括加固筋,所述加固筋平行于所述支撑筋设置并依次连接多根所述斜支撑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还包括横向连接筋,所述斜支撑组件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斜支撑组件间隔设置于多根所述连接筋上,所述横向连接筋连接多组所述斜支撑组件且焊接于两所述斜支撑件的连接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斜支撑组件间隔均匀地排布于多根所述连接筋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所述支撑筋、所述斜支撑件、所述斜支撑筋、所述加固筋和所述横向连接筋的材质均为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件呈管状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位于所述连接筋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的数量为5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组件的数量为3组。
CN202220144611.3U 2022-01-19 2022-01-19 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 Active CN217232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4611.3U CN217232879U (zh) 2022-01-19 2022-01-19 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4611.3U CN217232879U (zh) 2022-01-19 2022-01-19 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2879U true CN217232879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0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44611.3U Active CN217232879U (zh) 2022-01-19 2022-01-19 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2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7186B (zh) 一种钢管加劲腹板钢混组合箱梁
CN211774549U (zh) 建筑用钢结构简易安装连接加固结构
CN111287335A (zh) 一种外框架钢梁与核心筒内钢骨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1037028U (zh) 一种钢桁架及筏板基础
CN217232879U (zh) 桁架楼承板反向支撑结构
CN211172435U (zh) 一种套管式连接的pec梁和h型钢柱的装配式节点结构
US4947599A (en) Trussed girder with pre-tension member therein
CN210529506U (zh) 用于桥梁拱上立柱的剪刀撑
CN215290984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屋架
JP3709080B2 (ja) 張弦梁構造
US1563118A (en) Fabricated structural member
CN210946527U (zh) 复合型装配式桥梁悬臂施工托架
CN112854540A (zh) 一种联肢式钢结构
CN214657764U (zh) 箱体桁架结构
CN214272393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建筑钢框架结构
CN219061017U (zh) 一种钢结构横梁加固体系
CN220225358U (zh) 一种桁架式拱弦梁钢结构基坑内支撑
CN216892836U (zh) 大跨度桁架结构体系
CN217150621U (zh) 一种内嵌钢支撑框架转换柱连接结构以及梁柱连接节点
CN214613616U (zh) 小纵梁安装平台
CN110924530B (zh) 大跨度建筑钢结构
CN215290605U (zh) 一种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的连接件
CN212248891U (zh) 一种抗压h型钢梁
CN213538651U (zh) 防变形结构和机场人行桥梁结构
CN214402192U (zh) 立柱顶部节点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