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2204U - 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2204U
CN217232204U CN202220150394.9U CN202220150394U CN217232204U CN 217232204 U CN217232204 U CN 217232204U CN 202220150394 U CN202220150394 U CN 202220150394U CN 217232204 U CN217232204 U CN 217232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suction well
sludge treatment
well
trea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503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冲
杨培
张�杰
郑泰
王鑫
娄利涛
史永海
秦雷
李秀成
韩朋
张鹏
徐磊
杨明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503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2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2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2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属于钢铁厂炼钢车间浊环水吸水井污泥处理技术领域,该述装置包括行走小车、污泥泵和升降机。其中,行走小车沿第一方向行走于吸水井升降机上方,污泥泵通过升降机连接在行走小车上,污泥泵可操作地下降至吸水井底。该装置可以处理吸水井底多个部位的污泥,避免了停水抽空吸水井人工清理造成的效率低下,也匹配了钢厂的生产节奏,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由于污泥越来越多导致管道堵塞冷却效率低下的问题;该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厂炼钢车间浊环水吸水井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厂循环水作为冷却的重要介质,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环节,炼钢车间内主要有浊环水、混合水、净环水、闭路水等,其中浊环水主要应用于板坯二次冷却、RH真空处理、煤气冷却,受油污、粉尘等影响,需要在水系统中加入絮凝剂、助凝剂药物以使悬浮物沉淀,但这些沉淀物会聚集在各水系统的吸水井内,日积月累造成吸水井底部沉淀加厚,而吸水井清理需要在停水、抽空的状态下利用人工清理,效率低下,同时受生产节奏的制约,钢铁厂一般为连续性生产作业,停产检修清理机遇较少,如不对污泥进行清理,水质会越来越差,堵塞管道冷却越来越差,甚至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可以处理吸水井底多个部位的污泥,避免了停水抽空吸水井人工清理造成的效率低下,也匹配了钢厂的生产节奏,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由于污泥越来越多导致管道堵塞冷却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沿第一方向行走于所述吸水井上方;
污泥泵,所述污泥泵通过升降机连接在所述行走小车上,所述污泥泵可操作地下降至所述吸水井底。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为电动葫芦。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小车包括沿垂直于第一方向设置的横梁,所述电动葫芦的顶部具有第一滚轮,所述电动葫芦通过所述第一滚轮滚动连接在所述横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小车包括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吸水井的外侧,每个所述支撑杆通过多个第二滚轮滚动连接在所述吸水井的外侧,
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小车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滚轮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滚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两个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支撑杆对应设置,两个所述轨道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吸水井的外侧,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多个所述第二滚轮滚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轨道上,每个所述轨道的两端设置有接近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储泥室,所述污泥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泥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泵具有搅拌叶轮。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泵的搅拌叶轮的直径10-20cm,所述污泥泵的排泥量为20-30m3/h。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该述装置包括行走小车、污泥泵和升降机。其中,行走小车沿第一方向行走于吸水井升降机上方,污泥泵通过升降机连接在行走小车上,污泥泵可操作地下降至吸水井底。通过在吸水井上设置行走小车,通过升降机使污泥泵下降至吸水井底,此时启动污泥泵就可以将吸水井底的污泥抽出,行走小车可以沿着第一方向行走,这样可以使得污泥泵处理吸水井底多个部位的污泥,避免了停水抽空吸水井人工清理造成的效率低下,也匹配了钢厂的生产节奏,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由于污泥越来越多导致管道堵塞冷却效率低下的问题;该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吸水井,2-升降机,201-第一滚轮,3-行走小车,301-横梁,302-支撑杆,303-第二滚轮,4-污泥泵,5-轨道,6-接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图1为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的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的主视图,结合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该述装置包括行走小车3、污泥泵4和升降机2。
其中,行走小车3沿第一方向行走于吸水井1升降机2上方,污泥泵4通过升降机2连接在行走小车3上,污泥泵4可操作地下降至吸水井1底。
通过在吸水井1上设置行走小车3,通过升降机2使污泥泵4下降至吸水井1底,此时启动污泥泵4就可以将吸水井1底的污泥抽出,行走小车3可以沿着第一方向行走,这样可以使得污泥泵4处理吸水井1底多个部位的污泥,避免了停水抽空吸水井1人工清理造成的效率低下,也匹配了钢厂的生产节奏,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由于污泥越来越多导致管道堵塞冷却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钢铁企业,吸水井1大多为长方体,当然也可能是圆柱体,当吸水井1为长方体时,第一方向可以是吸水井1液面的长度也可以宽度方向,优选为吸水井1液面的长度方向,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2可以为电动葫芦,也可以选用卷扬机,在此不作限定。电动葫芦和卷扬机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行走小车3包括沿垂直于第一方向设置的横梁301,电动葫芦的顶部具有第一滚轮201,电动葫芦通过第一滚轮201滚动连接在横梁301上。横梁30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可以分别设置有凹槽,电动葫芦的上端设置有多个滚轮组,每个滚轮组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滚轮201,每个滚轮组的两个滚轮滚动设置在横梁301两侧的凹槽内,以实现电动葫芦和横梁301的滚动连接。电动葫芦的滚轮组可以设置2组,也可以设置3组,具体数量可根据使用效果灵活调整,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以及图2,行走小车3包括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杆302,两个支撑杆302设置于吸水井1的外侧,每个支撑杆302通过多个第二滚轮303滚动连接在吸水井1的外侧,横梁30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杆302的中部。两个支撑杆302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二滚轮303的滚动,在本实施例中,行走小车3还可以包括电机,电机与第二滚轮303对应设置,每个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滚轮303连接。在实际中,电机可以通过减速机与对应的第二滚轮303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两个轨道5,轨道5与支撑杆302对应设置,两个轨道5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在吸水井1的外侧,每个支撑杆302的多个第二滚轮303滚动连接在对应的轨道5上,每个轨道5的两端设置有接近开关6。当行走小车3行走至接近开关6后,接近开关6就会提示行走小车3已行走至极限位置,从而对行走小车3起到限位作用,行走小车3可以往复运行,对吸水井1底的污泥反复清理。每个轨道5的两端可以与吸水井1第一方向的两端齐平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装置还可以包括储泥室,污泥泵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储泥室连通,流入储泥室的污泥再进入污泥处理设备进行回收处理。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管道上可以设置有阀门,来实现管道的通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污泥泵4具有搅拌叶轮,可以将吸水井1的污泥打松和打散,以便于将其排入储泥室中。
在本实施例中,污泥泵4的搅拌叶轮的直径可以为10-20cm,污泥泵4的排泥量可以为20-30m3/h。污泥泵4是一种现有技术,可以根据搅拌叶轮的直径和排污量要求进行选择,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可以将吸水井内的污泥及时排出,提高循环水水质,避免了人工清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使供水系统长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避免事故发生,提高连续生产能力。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沿第一方向行走于所述吸水井上方;
污泥泵,所述污泥泵通过升降机连接在所述行走小车上,所述污泥泵可操作地下降至所述吸水井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为电动葫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小车包括沿垂直于第一方向设置的横梁,所述电动葫芦的顶部具有第一滚轮,所述电动葫芦通过所述第一滚轮滚动连接在所述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小车包括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吸水井的外侧,每个所述支撑杆通过多个第二滚轮滚动连接在所述吸水井的外侧,
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小车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滚轮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滚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两个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支撑杆对应设置,两个所述轨道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吸水井的外侧,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多个所述第二滚轮滚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轨道上,每个所述轨道的两端设置有接近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储泥室,所述污泥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泥室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泵具有搅拌叶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泵的搅拌叶轮的直径10-20cm,所述污泥泵的排泥量为20-30m3/h。
CN202220150394.9U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 Active CN217232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0394.9U CN217232204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0394.9U CN217232204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2204U true CN217232204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2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50394.9U Active CN217232204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2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52456U (zh) 一种水淬炉渣废气处理装置
CN206715393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链条传动式二沉池刮泥装置
CN217232204U (zh) 一种吸水井污泥处理装置
CN201384873Y (zh) 一种浮筒式刮吸泥机
CN101530682B (zh) 台车式链条刮泥机
CN201010882Y (zh) 水面清污装置
CN216304762U (zh) 一种水利建设用清淤装置
CN212050728U (zh) 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用mbr膜生物反应设备
CN207203562U (zh) 一种用于抽取废水澄清池污泥的装置
CN208839103U (zh) 一种行车行走式刮泥机
CN206395852U (zh) 一种清污格栅池结构
CN206837570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排泥装置
CN114053764A (zh) 一种污水处理平流沉淀池自动除渣装置
CN216725912U (zh) 桁车式刮吸泥一体机
CN219050422U (zh) 一种桥式吸砂机
CN219462619U (zh) 一种水处理污泥池龙门式刮泥机
CN1765776A (zh) 电解铝厂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CN220352918U (zh) 一种河道污水清淤设备
CN208694411U (zh) 一种翻转式除渣机
CN221093870U (zh) 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氮电化学反应器
CN210170899U (zh) 一种行车式泵吸泥机
CN219490599U (zh) 一种箱梁t梁混泥土悬挂式整平设备
CN213622979U (zh) 一种折流生物池提升式清砂行走装置
CN22083428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吸泥装置
CN220182882U (zh) 油田水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