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1312U - 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1312U
CN217231312U CN202220283778.8U CN202220283778U CN217231312U CN 217231312 U CN217231312 U CN 217231312U CN 202220283778 U CN202220283778 U CN 202220283778U CN 217231312 U CN217231312 U CN 217231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ole
pedestrian
pedestrian passageway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837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天恒
何茂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Architectural Standards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Architectural Standards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Architectural Standards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Architectural Standards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837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1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1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1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涉及园林景观技术领域,以解决蓄水池在蓄满水后无法进行将水有效排出,存在排水压力,且在汛期容易发生回流的问题,包括节能绿化带;所述节能绿化带由人行通道、路沿石、绿化设施与储存结构组成;人行通道、人行通道的一侧设有路沿石;绿化设施,绿化设施设置在人行通道的另一侧;储存结构,储存结构设置在人行通道的底部,且储存结构的一端安装在路沿石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储存结构的设置,滑动板可以根据水面的高度向上漂浮,漂浮后通过挡板对滑动板进行限位,形成密闭的环境,并通过储水箱上的通孔A与排水管,将多余的水排出,同时避免了在汛期时,污水回流,对储存的水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景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背景技术
绿化带,指的是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可以消除视觉疲劳、净化环境、美化城市、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在城市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的紧张,绿化带也需要起到节能的作用。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在使用时,大部分绿化带的一侧设有隐藏式的蓄水池,在雨季时可以通过蓄水次对雨水进行储存,便于在日常维护中进行使用,但蓄水池在蓄满水后无法进行将水有效排出,存在排水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蓄水池在蓄满水后无法进行将水有效排出,存在排水压力,且在汛期容易发生回流的问题。
本实用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包括节能绿化带;
所述节能绿化带由人行通道、路沿石、绿化设施与储存结构组成;
人行通道、人行通道的一侧设有路沿石;
绿化设施,绿化设施设置在人行通道的另一侧;
储存结构,储存结构设置在人行通道的底部,且储存结构的一端安装在路沿石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人行通道包括:
集水槽,集水槽设置在人行通道的顶部,集水槽呈弧形设置,且集水槽的内部设有一定的坡度,其作用为,通过集水槽可以对人行通道上路面的降水进行收集,并进行导流,使雨水进入到导流管的内部;
连接管A,连接管A固定连接在集水槽的底部,且连接管A的一端与导流管固定连接;
导流管,导流管呈三组设置,且三组导流管活动连接,导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B,其作用为,通过导流管可以将雨水进行统一的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路沿石等顶部呈弧形结构,且路沿石包括:
预留槽,预留槽设置在路沿石的内部,且导流管与连接管B分别通过预留槽设置在路沿石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绿化设施呈阶梯状设置,且绿化设施包括:
隔离板,隔离板设置在绿化设施与人行通道之间;
预留孔,预留孔设置在隔离板上,且导流管的一端通过预留孔穿过隔离板设置在绿化设施内,且导流管的一端设置在绿化设施顶部,其作用为,通过阶梯状设置的绿化设施可以在雨水对土壤进行冲刷时防止水土流失,污染路面环境的同时,通过导流管可以从绿化设施顶部进行注水,注入的水依次对每层绿化设施进行浇灌。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结构包括:
储水箱,储水箱设置在人行通道的底部,且储水箱的一侧设有通孔A,储水箱通过通孔A与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顶板,顶板固定连接在储水箱的顶部,且顶板上设有通孔B,顶板通过通孔B与连接管B的一端固定连接;
导向杆,导向杆呈四组设置,且四组导向杆分别固定连接在储水箱的内部;
滑动板,滑动板的四周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板通过滑动槽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滑动板采用密度较小的泡沫板,其作用为,在储水箱进行注水时,滑动板可以根据水面的高度,自动向上漂浮,漂浮后通过挡板对滑动板进行限位;
滑动槽,滑动槽呈四组设置;
挡板,挡板呈两组设置,且两组挡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储水箱的内壁上,挡板与滑动板相搭接,两组挡板分别设置在通孔A的下方,其作用为,通过挡板限位的同时,通过储水箱上的通孔A与排水管,可以将多余的水排出。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人行通道的设置,通过集水槽可以对人行通道上路面的降水进行收集,并进行导流,使雨水进入到导流管的内部,同时通过导流管可以将雨水统一排入到储水箱的内部。
2.本实用新型绿化设施的设置,通过阶梯状设置的绿化设施可以在雨水对土壤进行冲刷时防止水土流失,污染路面环境的同时,通过导流管可以从绿化设施顶部进行注水,注入的水依次对每层绿化设施进行浇灌,使绿化设施的浇灌更加均匀。
3.本实用新型储存结构的设置,在储水箱进行注水时,滑动板可以根据水面的高度,自动向上漂浮,漂浮后通过挡板对滑动板进行限位,通过挡板限位的同时,通过储水箱上的通孔A与排水管,可以将多余的水排出,同时避免了在汛期时,排水系统压力过大污水回流,对储存的水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人行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路沿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节能绿化带;
2、人行通道;201、集水槽;202、导流管;203、连接管A;204、连接管B;
3、路沿石;301、预留槽;
4、绿化设施;401、隔离板;402、预留孔;
5、储存结构;501、储水箱;502、通孔A;503、顶板;504、通孔B;505、导向杆; 506、滑动板;507、滑动槽;508、挡板;509、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6,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包括有节能绿化带1;节能绿化带1由人行通道2、路沿石3、绿化设施4与储存结构5组成;人行通道2、人行通道 2的一侧设有路沿石3;绿化设施4,绿化设施设置在人行通道2的另一侧;储存结构5,储存结构5设置在人行通道2的底部,且储存结构5的一端安装在路沿石3的内部。
如图2与图3所示,其中,人行通道2包括:集水槽201,集水槽201设置在人行通道2的顶部;连接管A203,连接管A203固定连接在集水槽201的底部,且连接管A203的一端与导流管202固定连接;导流管202,导流管202呈三组设置,且三组导流管202活动连接,导流管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B204,通过集水槽201可以对人行通道2上路面的降水进行收集,并进行导流,使雨水进入到导流管202的内部,同时通过导流管202 可以将雨水统一排入到储水箱501的内部。
如图6所示,其中,路沿石3等顶部呈弧形结构,且路沿石3包括:预留槽301,预留槽301设置在路沿石3的内部,且导流管202与连接管B204分别通过预留槽301设置在路沿石3的内部。
如图2所示,其中,绿化设施4包括:隔离板401,隔离板401设置在绿化设施4与人行通道2之间;预留孔402,预留孔402设置在隔离板401上,且导流管202的一端通过预留孔402穿过隔离板401设置在绿化设施4内,通过阶梯状设置的绿化设施4可以在雨水对土壤进行冲刷时防止水土流失,污染路面环境的同时,通过导流管202可以从绿化设施4顶部进行注水,注入的水依次对每层绿化设施4进行浇灌,使绿化设施4的浇灌更加均匀。
如图4与图5所示,其中,储存结构5包括:储水箱501,储水箱501设置在人行通道2的底部,且储水箱501的一侧设有通孔A502,储水箱501通过通孔A502与排水管509 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板503,顶板503固定连接在储水箱501的顶部,且顶板503上设有通孔B504,顶板503通过通孔B504与连接管B204的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杆505,导向杆 505呈四组设置,且四组导向杆505分别固定连接在储水箱501的内部;滑动板506,滑动板506的四周设有滑动槽507,且滑动板506通过滑动槽507与导向杆505滑动连接;滑动槽507,滑动槽507呈四组设置;挡板508,挡板508呈两组设置,且两组挡板508 分别固定连接在储水箱501的内壁上,挡板508与滑动板506相搭接,两组挡板508分别设置在通孔A502的下方,在储水箱501进行注水时,滑动板506可以根据水面的高度,自动向上漂浮,漂浮后通过挡板508对滑动板506进行限位,通过挡板508限位的同时,通过储水箱501上的通孔A502与排水管509,可以将多余的水排出,同时避免了在汛期时,排水系统压力过大污水回流,对储存的水造成污染。
在另一实施例中,集水槽201的顶部设有雨水篦子,且雨水篦子的底部安装有滤网,其作用为,通过集水槽201上的雨水篦子与滤网,可以对进入到集水槽201内部的雨水进行过滤,防止垃圾进入到集水槽内。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本实行新型中,通过人行通道2上的集水槽201对雨水与灌溉用水进行收集,收集完成后,通过连接管A203将水注入到导流管202的内部,导流管202的一端设置在绿化设施4内,可以对绿化设施4进行灌溉,多余的水通过导流管202的另一端注入到储水箱501 的内部,且储水箱501内在注水时,滑动板506可以沿导向杆505进行升起,升起到指定位置后滑动板506与挡板508相搭接,通过挡板508对滑动板506进行限位,防止水继续相滑动把那506底部注入,且通过储水箱501一侧所设置的通孔A502与排水管509将多余的水排入到城市管网内部,当在汛期发生洪涝灾害时,通过挡板508与滑动板506可以防止管网内的污水回流到储水箱501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节能绿化带(1);
所述节能绿化带(1)由人行通道(2)、路沿石(3)、绿化设施(4)与储存结构(5)组成;
人行通道(2)、人行通道(2)的一侧设有路沿石(3);
绿化设施(4),绿化设施设置在人行通道(2)的另一侧;
储存结构(5),储存结构(5)设置在人行通道(2)的底部,且储存结构(5)的一端安装在路沿石(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通道(2)包括:
集水槽(201),集水槽(201)设置在人行通道(2)的顶部;
连接管A(203),连接管A(203)固定连接在集水槽(201)的底部,且连接管A(203)的一端与导流管(202)固定连接;
导流管(202),导流管(202)呈三组设置,且三组导流管(202)活动连接,导流管(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B(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路沿石(3)等顶部呈弧形结构,且路沿石(3)包括:
预留槽(301),预留槽(301)设置在路沿石(3)的内部,且导流管(202)与连接管B(204)分别通过预留槽(301)设置在路沿石(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设施(4)包括:
隔离板(401),隔离板(401)设置在绿化设施(4)与人行通道(2)之间;
预留孔(402),预留孔(402)设置在隔离板(401)上,且导流管(202)的一端通过预留孔(402)穿过隔离板(401)设置在绿化设施(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结构(5)包括:
储水箱(501),储水箱(501)设置在人行通道(2)的底部,且储水箱(501)的一侧设有通孔A(502),储水箱(501)通过通孔A(502)与排水管(509)的一端固定连接;
顶板(503),顶板(503)固定连接在储水箱(501)的顶部,且顶板(503)上设有通孔B(504),顶板(503)通过通孔B(504)与连接管B(204)的一端固定连接;
导向杆(505),导向杆(505)呈四组设置,且四组导向杆(505)分别固定连接在储水箱(501)的内部;
滑动板(506),滑动板(506)的四周设有滑动槽(507),且滑动板(506)通过滑动槽(507)与导向杆(505)滑动连接;
滑动槽(507),滑动槽(507)呈四组设置;
挡板(508),挡板(508)呈两组设置,且两组挡板(508)分别固定连接在储水箱(501)的内壁上,挡板(508)与滑动板(506)相搭接,两组挡板(508)分别设置在通孔A(502)的下方。
CN202220283778.8U 2022-02-12 2022-02-12 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Active CN217231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3778.8U CN217231312U (zh) 2022-02-12 2022-02-12 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3778.8U CN217231312U (zh) 2022-02-12 2022-02-12 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1312U true CN217231312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3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83778.8U Active CN217231312U (zh) 2022-02-12 2022-02-12 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13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5449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13175050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1679036U (zh) 一种雨废水自动绿化浇灌装置
CN209457129U (zh) 一种易清扫的自动封闭雨水口
CN208898678U (zh)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CN207919696U (zh) 海绵城市雨水蓄渗净化系统
CN210507025U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雨水系统
CN211353370U (zh) 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
CN217231312U (zh) 一种基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绿化带
CN111472429A (zh) 一种城市合流制管网雨天溢流污染控制系统
CN207109865U (zh) 一种多功能排水井盖结构
CN210032043U (zh) 具有分流功能的雨水口
CN212294975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溢流井
CN102106245B (zh) 一种雨废水自动绿化浇灌装置
CN111321794B (zh) 依托水动力自动分离初期雨水杂质的雨水口装置及方法
CN210857472U (zh) 一种地埋式分散调蓄池系统
CN206667825U (zh) 一种具有海绵城市功能的公交站台
CN207871715U (zh) 乡村雨水净化池
CN207794261U (zh) 一种一体化雨水固液分离系统
CN216238847U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导流装置
CN111139707A (zh) 一种海绵城市地面快速排水系统
CN216339954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调蓄系统的绿化带溢流处理结构
CN214992756U (zh) 一种多雨地区生物去污滞留设施结构
CN215670003U (zh) 一种溢流式雨水口
CN220848398U (zh) 集成式雨水净化收集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