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8832U - 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28832U
CN217228832U CN202123209978.3U CN202123209978U CN217228832U CN 217228832 U CN217228832 U CN 217228832U CN 202123209978 U CN202123209978 U CN 202123209978U CN 217228832 U CN217228832 U CN 217228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plate
cavity
fixedly connected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099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智朋
张利民
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Jieshen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Jieshen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Jieshen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Jieshen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099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28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28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28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包括垃圾箱,垃圾箱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顶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上方设置有挤压装置,垃圾箱的中部设置有插入板,挤压装置包括推压板、压杆、压杆把手和支撑块,推压板的一侧与压杆固定连接,压杆的一端与压杆把手固定连接,压杆与垃圾箱的一侧穿插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挡板、插入板将一个垃圾箱分为两个垃圾桶,其中一个上方设置有过滤板和挤压装置,将过滤板上的垃圾进行挤压,使垃圾挤压出的液体通过过滤板上的通孔流入液体垃圾桶,将插入板拔出可使用挤压装置将挤压过后的垃圾推入固体垃圾桶之中,将垃圾进行了分类,同时也实现了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是居民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成分非常复杂,我国许多城市常将垃圾粗略地分成有机、无机和有害三类,当综合利用时需要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其中有机垃圾是指日常生活垃圾中可分解的有机物质部分,有机垃圾又称为湿垃圾,有机垃圾包括食物残渣、菜根、菜叶,动物蹄、角、瓜皮、果屑、蛋壳、鱼鳞、蛋壳、毛发、植物枝干、树叶、杂草、动物尸体、牲畜粪便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环境和不可再生能源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城市有机垃圾垃圾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所以将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是当前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将垃圾直接扔进垃圾桶之中,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类,往往是大量的固态垃圾和液态垃圾混合,其中有机垃圾在垃圾桶之中会慢慢腐败,滋生大量细菌,同时也会吸引大量蚊、蝇等害虫,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单一处理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无法进行废品再利用,同时回收垃圾时也不便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包括垃圾箱,所述垃圾箱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顶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上方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垃圾箱的中部设置有插入板,所述垃圾箱中部开设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板通过插入槽与垃圾箱穿插连接;
挤压装置包括推压板、压杆、压杆把手和支撑块,所述推压板的一侧与压杆固定连接,所述压杆的中部与支撑块贴合,所述压杆的一端与压杆把手固定连接,所述压杆与垃圾箱的一侧穿插连接,所述插入板底部开设有U形凹槽,所述支撑块与U形凹槽的内腔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垃圾箱的中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边侧与垃圾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顶端与支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垃圾箱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垃圾箱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底端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垃圾箱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挡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垃圾桶,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固体垃圾桶。
优选的,所述垃圾箱的正面设置有两个垃圾箱门,两个所述垃圾箱门与垃圾箱转动连接有合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挡板插入板将一个垃圾箱分为两个垃圾桶,其中一个上方设置有过滤板和挤压装置,可以将过滤板上的垃圾进行挤压,使垃圾挤压出的水分通过过滤板上的通孔流入液体垃圾桶,将插入板拔出可使用挤压装置将挤压过后的垃圾推入固体垃圾桶之中,将垃圾进行了有效分类,固液分离有效减缓了有机垃圾的腐败过程,降低了细菌的滋生,清理时也更加方便,同时也实现了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2)本实用新型利用盖板将整个垃圾箱处于接近密封状态,有效缓解垃圾所散发的臭味,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通过将一个垃圾箱设置有两个垃圾箱门,可以方便清理人员将垃圾取出,有效将垃圾进行了分类处理,方便垃圾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垃圾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箱;2、挡板;3、插入板;4、过滤板;5、第一限位块;6、挤压装置;61、推压板;62、压杆;63、压杆把手;64、支撑块;7、第二限位块;8、盖板;9、转轴;10、固体垃圾桶;11、液体垃圾桶;12、垃圾箱门;13、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包括垃圾箱1,垃圾箱1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顶部设置有过滤板4,过滤板4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过滤板4的上方设置有挤压装置6,挤压装置6包括推压板61、压杆62、压杆把手63和支撑块64,推压板61的一侧与压杆62固定连接,压杆62的一端与压杆把手63固定连接,压杆62与垃圾箱1的一侧穿插连接,插入板3底部开设有U形凹槽,支撑块64与U形凹槽的内腔相互配合,插入板3对推压板61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得垃圾可以被压制在插入板3与推压板61之间,使得压杆62可以带动推压板61在第一空腔的内腔进行水平运动,通过压杆62便于对推压板61的运动进行控制,通过推压板61便于对第一空腔内腔中的垃圾进行压紧,将垃圾内部的液体挤出,再通过过滤板4上的通孔进行过滤,垃圾箱1的中部设置有插入板3,垃圾箱1中部开设有插入槽,插入槽为两个,分别位于垃圾箱1两边侧内壁的顶部,便于对插入板3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插入板3在垃圾箱1的内部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使得插入板3的位置更加稳定,插入板3通过插入槽与垃圾箱1穿插连接,插入板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方便清理人员将手插入把插入板3拔出,垃圾箱1的中部设置有挡板2,挡板2的两边侧与垃圾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挡板2的顶端与支撑块64的底端固定连接,挡板2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7可有效将推压板61推送过来的垃圾,准确送入固体垃圾桶10之中,可防止垃圾在推送过程中,掉入缝隙,可有效避免对清理人员造成不便的麻烦,垃圾箱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8,盖板8与垃圾箱1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9,盖板8通过翻转的形式,可在投放垃圾后关闭垃圾箱1,使垃圾箱1处于接近密封的状态,有效缓解垃圾所散发的臭味,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过滤板4的底端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块5,其中一个第一限位块5与垃圾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一限位块5与挡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5可将过滤板4在第一空腔的上部进行限位,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垃圾桶11,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固体垃圾桶10,方便对垃圾进行分类,垃圾箱1的正面设置有两个垃圾箱门12,两个垃圾箱门12与垃圾箱1转动连接有合页13,两个垃圾箱门12上均设置有把手,转动垃圾箱门12,方便把垃圾箱1内的两个垃圾桶取出,对里面的垃圾进行回收处理,实现废品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盖板8打开,在倒生活垃圾的时候,可以将比较明显的固态垃圾直接倒入固体垃圾桶10中,不明显的垃圾倒入过滤板4上,拉动压杆把手63,带动压杆62另一端的推压板61,挤压过滤板4上的垃圾,将垃圾中的液体分离出来,通过过滤板4上均匀排布的通孔流入下方的液体垃圾桶中11,液体分离后,将手伸进插入板3上的凹槽,拔出插入板3,可以再次拉动压杆把手63,将挤压后的垃圾直接推进固体垃圾桶10之中,然后将推压板61推回原位,插上插入板3,盖上盖板8,打开垃圾箱门12,将两个垃圾桶拿出,倒出垃圾,可以将分类好的垃圾进行回收处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包括垃圾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1)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顶部设置有过滤板(4),所述过滤板(4)的上方设置有挤压装置(6),所述垃圾箱(1)的中部设置有插入板(3),所述垃圾箱(1)中部开设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板(3)通过插入槽与垃圾箱(1)穿插连接;
挤压装置(6)包括推压板(61)、压杆(62)、压杆把手(63)和支撑块(64),所述推压板(61)的一侧与压杆(62)固定连接,所述压杆(62)的一端与压杆把手(63)固定连接,所述压杆(62)与垃圾箱(1)的一侧穿插连接,所述插入板(3)底部开设有U形凹槽,所述支撑块(64)与U形凹槽的内腔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1)的中部设置有挡板(2),所述挡板(2)的两边侧与垃圾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2)的顶端与支撑块(6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2)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与垃圾箱(1)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4)的底端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块(5),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块(5)与垃圾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块(5)与挡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垃圾桶(11),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固体垃圾桶(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1)的正面设置有两个垃圾箱门(12),两个所述垃圾箱门(12)与垃圾箱(1)转动连接有合页(13)。
CN202123209978.3U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 Active CN217228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9978.3U CN217228832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9978.3U CN217228832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28832U true CN217228832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4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09978.3U Active CN217228832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28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33291U (zh) 一种厨余垃圾粉碎装置
CN111659713A (zh) 社区款湿垃圾处理设备
CN110756555A (zh) 智能垃圾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11168357U (zh) 一种生活垃圾沥水分类回收机
CN208928833U (zh) 垃圾处理系统
CN110937276A (zh) 一种小区垃圾分类用厨余垃圾箱
CN217228832U (zh) 一种有机质生活垃圾回收用分类装置
CN208145572U (zh) 一种餐厨垃圾固液分离装置
CN106391670A (zh) 一种家用餐厨垃圾分离装置
CN210846631U (zh) 快速固化处理餐厨垃圾装置
CN210479721U (zh)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箱
CN104709641A (zh) 踩踏开闭式密闭垃圾箱
CN110509589B (zh)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CN210585152U (zh) 一种餐厨垃圾筛分装置
CN112496006A (zh) 一种智能化餐厨垃圾处理用垃圾分拣设备
CN212767872U (zh) 一种便于分类的户外垃圾桶
CN209711177U (zh) 一种小区内用昆虫自动处理餐厨垃圾装置
CN107900087A (zh) 农贸市场易腐垃圾处理装置
CN210479775U (zh) 一种餐厨泔水挤压储存装置
CN206203463U (zh) 厨余垃圾推料器
CN208494866U (zh) 餐厨厨余垃圾分选设备
CN207859533U (zh) 厨余垃圾收集机
CN212244725U (zh) 一种智能环保垃圾处理装置
CN217228801U (zh)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固液分离设备
CN216064822U (zh) 一种新型综合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