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7980U - 高压杀菌设备及无菌产品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压杀菌设备及无菌产品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27980U
CN217227980U CN202123171536.4U CN202123171536U CN217227980U CN 217227980 U CN217227980 U CN 217227980U CN 202123171536 U CN202123171536 U CN 202123171536U CN 217227980 U CN217227980 U CN 217227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pressure
liquid
material body
steril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715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小松
董丽
张泽群
邰璐阳
王哲
罗颖华
陈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317153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27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27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27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 Preservation Except Freezing, Refrigeration, And Dr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杀菌设备及无菌产品生产系统,其中高压杀菌设备包括进料组件、对撞装置、增压器和稳压器。进料组件可输送流质料体。对撞装置与进料组件连通并可通入流质料体,对撞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多条分液流道和均质腔,均质腔与多条分液流道均连通,多条分液流道中的流质料体在均质腔中撞击并形成均质灭菌料体,增压器设在进料组件和对撞装置之间,以增加流向对撞装置流入的流质料体的液压。稳压器与增压器连接,以调节并稳定流向对撞装置的流质料体的液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杀菌设备,输入到对撞装置中的流质料体的液压稳定且保持高压状态,高压的流质料体在分液流道中流动,在均质腔中撞击泄压形成均质灭菌料体。

Description

高压杀菌设备及无菌产品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菌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压杀菌设备及无菌产品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牛奶或果汁等饮品的口感、并保证饮品的无菌处理,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均质器实现饮品的均质,并采用超高压杀菌技术实现无菌化,两种工序通常独立存在,工序耗时较长。
此外,目前的超高压杀菌技术保压时间长,杀菌效果有限。主要针对包装好的饮品制品杀菌,对包装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高压的要求,加工成本高,包装好的饮品在杀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饮品的二次污染、饮品的泄露,导致最终的无菌产品良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压杀菌设备,所述高压杀菌设备可对流质料体进行增压的同时有效灭菌,节约加工成本,对包装材料的要求低。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高压杀菌设备的无菌产品生产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压杀菌设备,包括: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可输送流质料体;对撞装置,所述对撞装置与所述进料组件连通并可通入所述流质料体,所述对撞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多条分液流道和均质腔,所述均质腔与多条所述分液流道均连通,多条所述分液流道中的所述流质料体在所述均质腔中撞击并形成均质灭菌料体;增压器,所述增压器设在所述进料组件和所述对撞装置之间,以增加流向所述对撞装置流入的所述流质料体的液压;稳压器,所述稳压器与所述增压器连接,以调节并稳定流向所述对撞装置的所述流质料体的液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杀菌设备,进料组件在向对撞装置输送流质料体时,增压器对流质料体进行增压且稳压器对增压后的流质料体依次进行稳压,从而使输入到对撞装置中的流质料体的液压稳定且保持高压状态。当高压的流质料体在分液流道中流动,并在均质腔中汇合后,多束高压的流质料体撞击泄压,同时在撞击的过程中将流质料体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效杀灭,并将流质料体中的颗粒物撞碎从而减小颗粒物的尺寸大小,形成更细小的料体并在均质腔中混合形成均质灭菌料体。加工成本低,并且加工过程中无需对流质料体进行包装,对包装材料的性能要求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高压杀菌设备,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器、进料泵,所述进料泵将所述进料器中的流质料体泵向所述对撞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高压杀菌设备,所述对撞装置内设有多对分液流道,每对所述分液流道的末端的出液口均位于所述均质腔内,且每对所述出液口相对设置,每对所述出液口出射的高压的流质料体相互对撞形成所述均质灭菌料体。
可选地,所述对撞装置内设有多个撞击区域,每个所述出液口处形成有一个所述撞击区域,每对所述出液口中出射的所述高压的流质料体对撞后,部分所述流质料体撞击在对侧的所述撞击区域上。
可选地,所述出液口的孔径的取值范围为0.01~0.05mm;所述撞击区域采用金刚石粒围设在所述出液口处而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高压杀菌设备,所述对撞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冷却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均质腔内,所述第一冷却组件为所述均质腔进行降温。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包括冷冻机和冷却管,所述冷冻机内可产生低温的冷却液,所述冷却管布设在所述均质腔的外壁,所述冷冻机为所述冷却管输送低温冷却液,所述冷却管将换热后的高温冷却液回流至所述冷冻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高压杀菌设备,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在所述对撞装置和所述稳压器之间的管路上,以检测进入所述对撞装置的所述流质料体的液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高压杀菌设备,还包括第二冷却组件,所述增压器采用油箱的油压增压,所述第二冷却组件为所述油箱降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无菌产品生产系统,包括:高压杀菌设备,所述高压杀菌设备为前述示例中的高压杀菌设备;无菌罐,所述无菌罐连接所述对撞装置并接收所述对撞装置输出的均质灭菌料体;无菌分装件,所述无菌分装件中分配预设量的所述均质灭菌料体并封装成无菌产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菌产品生产系统,将经过均质和杀菌处理后的均质灭菌料体在无菌罐中进一步储存并再一次混合后依次分装至无菌分装件中,此时的均质杀菌料体的温度较低、颗粒细腻、无菌,因此无菌分装件仅需要贮存相应量的均质杀菌料体并封装则可,无需进行后续的加热灭菌等处理,对无菌分装件的性能要求降低,且无菌产品的良品率更高、不易胀袋或漏液。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高压杀菌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对撞装置的内部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对撞装置的内部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对撞装置的内部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分液流道、第二分液流道、第一撞击区域、第二撞击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无菌产品生产系统的总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2000、无菌产品生产系统;
2100、高压杀菌设备;
100、对撞装置;
110、壳体;111、进料口;112、出料口;
113、均质腔;114、进液流道;115、分液流道;1151、出液口;116、出液流道;
120、撞击区域;121、第一撞击区域;1211、第一出液通道;
122、第二撞击区域;1221、第二出液通道;
130、温度传感器;
140、第一冷却组件;141、冷冻机;142、循环管;
200、进料组件;210、进料器;220、进料泵;
310、增压器;320、油箱;330、第二冷却组件;
410、稳压器;420、压力传感器;
500、换向阀;
600、控制箱;
2200、无菌罐;
2300、无菌分装件;
2400、无菌操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前”、“后”、“顶”、“底”、“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杀菌设备2100,高压杀菌设备2100可用于对流质料体进行高压杀菌,并使流质料体进行均质形成细腻的流质料体,例如可对奶制品、果蔬制品等液体混合物等有较好的杀菌均质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压杀菌设备2100,如图1所示,包括:进料组件200、对撞装置100、增压器310和稳压器410。
其中,进料组件200可输送流质料体,即原始的大颗粒状、带有微生物的流质料体可全部贮存在进料组件200中并在需要的时候向外输出。
如图1所示,对撞装置100与进料组件200连通并可通入流质料体。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对撞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和位于壳体110内的多条分液流道115和均质腔113,均质腔113与多条分液流道115均连通,多条分液流道115中的流质料体在均质腔113中撞击并形成均质灭菌料体。这里的多条分液流道115可以为两条、三条、四条以及其他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如图1所示,增压器310设在进料组件200和对撞装置100之间,以增加流向对撞装置100流入的流质料体的液压,从而使原始的大颗粒状、带有微生物的流质料体形成具有一定流速、一定液压的流质料体。
如图1所示,稳压器410与增压器310连接,以调节并稳定流向对撞装置100的流质料体的液压。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杀菌设备2100,进料组件200在向对撞装置100输送流质料体时,增压器310对流质料体进行增压且稳压器410对增压后的流质料体依次进行稳压,从而使输入到对撞装置100中的流质料体的液压稳定且保持高压状态,且在分液流道115中的流质料体均具有足够的初始速度。
当高压的、具有一定初始速度的流质料体在分液流道115中流动,并向均质腔113出射后,多束高压的流质料体彼此之间形成撞击并泄压,同时在撞击的过程中形成极强的冲击力将流质料体中的微生物有效杀灭,而撞击的过程中流质料体的动能快速转换为内能并升温,从而形成对流质料体的高温杀菌。还可使酶产生一定的性质变化,例如对于料体为果汁的均质杀菌过程中,可改变果蔬汁中的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从而使得果蔬汁更容易保存和贮藏。
此外,在撞击过程中,流质料体的动能快速衰减,动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产生强烈的撞击力,将流质料体中的颗粒物撞碎从而减小颗粒物的尺寸大小,形成更细小的料体并在均质腔113中混合形成均质灭菌料体,提升了流质料体的口感,饮用后更易吸收,减少对热敏成分的破坏。
因此本申请的高压杀菌设备2100对流质料体的加工成本低,高压高温杀菌和均质一体化,加工过程中无需对流质料体进行包装,对包装材料的性能要求低。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流质料体均质和杀菌独立存在,分别进行,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杀菌设备2100可实现流质料体的高压高温杀菌、均质一体化,杀菌彻底、均质效果好,减少工序所需设备的同时,缩短流质料体处理过程中所需的总投入成本。
相比于必须对包装好的流质料体进行杀菌、以及需要采用特殊材料制作包装材料,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杀菌设备2100无需对流质料体进行预包装,而是在均质和杀菌后再进行包装,对于包装材料无过多要求,并且杀菌、密封效果更好,不必担心杀菌过程中包装袋或包装盒对流质料体的污染,也不必担心包装袋或包装盒在杀菌过程中膨胀而导致流质料体外露。
相比于巴氏杀菌,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杀菌设备2100杀菌时间短,温度高,可同时实现均质和杀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料组件200包括进料器210、进料泵220,进料泵220将进料器210中的流质料体泵向对撞装置100。在这些示例中,进料泵220的设置将为流质料体的输送提供初始的动力,使流质料体得以通过管道而流向相应的目标设备中,从而可控制进料器210中流质料体的输送速度以及输送时机,确保整个高压杀菌进行的过程中连续化、合理化、进程控制精准。
可选地,进料器210中具有贮存流质料体的贮料仓以及可开合的加料口,从而在打开加料口后将配置好的原始的流质料体加入到贮料仓中,确保进料器210中具有充足的原始待处理的流质料体。
可选地,进料器210中可增设搅拌件而对原始的流质料体进行适量的搅拌,防止进料器210中的流质料体分配不均、形成密度差,确保进料泵220中泵入的流质料体较为均匀,密度相差不大,有利于控制流质料体的液压,也有利于提升后续流质料体在对撞装置100中的对撞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对撞装置100内设有多对分液流道115,每对分液流道115的末端的出液口1151均位于均质腔113内,且每对出液口1151相对设置,每对出液口1151出射的高压的流质料体相互对撞形成均质灭菌料体。在这些示例中,成对布置的分液流道115的出液口1151朝向彼此设置,从而使得每对分液流道115中出射的高压的流质料体均能朝向彼此出射撞击,形成正撞,快速将各分液流道115中的流质料体的动能进行消耗而形成机械能或内能。
如图2和图3所示,这里的分液流道115可以为一对,一对分液流道115的出液口1151彼此相对,且间隔设置,从而方便将流质料体分配在对撞装置100中,并有利于控制各条分液流道115中的流质料体形成稳定的、高效的对撞,从而形成高温、灭菌、均质的均质灭菌料体,均质灭菌料体在均质腔113中进一步混合,等待输出。
如图4所示,这里的分液流道115可设为两对,各对分液流道115的出液口1151彼此相对,且间隔设置,相邻两对的分液流道115的出液口1151之间的连线彼此不相交,例如可以为彼此平行,从而方便在壳体110中布置多对分液流道115,也能保证每对分液流道115中的流质料体均能实现稳定、高效的均质和灭菌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对撞装置100的均质和灭菌效果,从而使撞击完成后的多股均质灭菌料体在均质腔113中再进行混合,等待输出。
可选地,如图2-图4所示,壳体110上设有进料口111和出料口112。这里的进料口111用于流入高压的待处理的流质料体,而出料口112则用于流出均质、杀菌后的均质灭菌料体。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110内还设有进液流道114和出液流道116,进液流道114的一端连通进料口111,进液流道114的另一端分别连通部分或全部分液流道115。出液流道116的一端连通均质腔113,出液流道116的另一端连通出料口112。通过设置进液流道114,可将流质料体整体加压后输入到进液流道114中,再通过进液流道114分别输送至分液流道115,从而使分液流道115中的流质料体均为高压高速的流体,流质料体从外部增压后输送到对撞装置100中较为方便,此时仅需要在壳体110上开设较少的进料口111。而通过设置出液流道116将使本申请经过均质和杀菌后的均质灭菌料体统一向着后续处理工作台输送,有利于流质料体稳定的输送,并可将流质料体输送至不同的方向。
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设进液流道114和出液流道116,如图2所示,可将两处增压后的流质料体分别输送至分液流道115中,可分别精准控制不同分液流道115中的流质料体的压力和流速,此时需要在壳体110上开设多个进料口111。而在不设出液流道116时,均质腔113自身可对均质后的流质料体进行导流,而使流质料体输送至出料口112处。
可选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分液流道115的横截面为U形,也就是说,当流质料体在分液流道115中流动的过程中,可在先背离彼此方向流动后再朝向彼此出射,进而形达到预设的对撞效果。
有利地,分液流道115内的弯道处均形成平滑弯道,从而使流质料体在转向流动的过程中阻力较小,防止壳体110的内壁被侵蚀。
可选地,分液流道115以壳体110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从而使分液流道115内的流质料体的流量相同,出射压力保持一致,进而保障相对的两束流质料体在均质腔113中的对撞效果。
进一步地,呈对称设置的两条分液流道115均包括多条线形通道和转接通道,相邻的两条线形通道通过一条转接通道连接,从而使相邻的两条线形通道之间呈角度连接,那么本实用新型中的料体可沿着多次换向延伸的分液流道115流向出液口1151,从而使料体能够从相对间隔布置的两个出液口1151相向间隔出射,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对撞。
例如在具体示例中,如图2所示,每条分液流道115均包括四条线形通道和三条转接通道,从而使料体能够在分液流道115经过三次换向后流向末端的出液口1151。在这些示例中,两条分液流道115的三条转接通道彼此均以壳体1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条分液流道115的四条线形通道彼此均以壳体1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从而使最终两条分液流道115的出液口1151可相向间隔设置,进而从两个出液口1151中喷射出的料体能实现对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6所示,对撞装置100内设有多个撞击区域120,每个出液口1151处设有一个撞击区域120,每对出液口1151中出射的高压的流质料体对撞后部分流质料体撞击在对侧的撞击区域120上。在这些示例中,部分出射的高压流质料体在经过一次猛烈的撞击后仍具有一定的动能,还会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击在对面的撞击区域120上形成二次撞击,此时的这部分流质料体主要撞击在出液通道的周向的板壁上,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撞击效果,并进一步杀灭微生物、进一步细化流质料体中的大粒径的颗粒物。
可选地,为了使分液流道115中的流质料体顺利射出,撞击区域120上沿着轴向设有出液通道,出液通道与分液流道115连通,从而方便从出液口1151中出射的料体能够进一步从出液通道中向外射出。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每对分液流道115上的两个撞击区域120分别记为第一撞击区域121和第二撞击区域122,如图5所示,第一撞击区域121中的出液通道记为第一出液通道1211,第二撞击区域122中的出液通道记为第二出液通道1221。如图6所示,第一撞击区域121的撞击面和第二撞击区域122的撞击面平行布设,其中一个出液口1151与第一出液通道1211对接,从而方便与之对应的出液口1151中出射的流质料体能够进一步从第一出液通道1211中向外射出;另一个出液口1151与第二出液通道1221对接,从而方便与之对应的出液口1151中出射的流质料体能够进一步从第二出液通道1221中向外射出。
如图5所示,第一撞击区域121具有一定的厚度和撞击面,从而使第一撞击区域121能够在经年累月下保持坚固,并对料体的撞击提供可靠的保证,即使喷射过来的流质料体将第一撞击区域121的撞击面撞至微变形,由于第一撞击区域121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其新露出的表面依然可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撞击面,提升第一撞击区域121对于撞击的耐受性,有效防止第一撞击区域121太薄被撞破后,料体对分液流道115的流道壁造成损害。
相对应的,如图5所示,第二撞击区域122也具有一定的厚度和撞击面,从而使第二撞击区域122能够在经年累月下保持坚固,并对料体的撞击提供可靠的保证,即使喷射过来的料体对第二撞击区域122的撞击面撞至微变形,由于第二撞击区域122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其新露出的表面依然可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撞击面,提升第二撞击区域122对于撞击的耐受性,有效防止第二撞击区域122太薄被撞破后,料体对第二分液流道116的流道壁造成损害。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从两个彼此相对的出液口1151出射的流质料体朝向彼此射击,绝大多数料体可以直接发生对撞形成一次撞击,而部分料体会进一步向远处射出并撞击到第一撞击区域121上或第二撞击区域122上,从而有效防止料体撞击在壳体110内壁上而损坏壳体110,也可确保所有具有高动能的料体束在出射后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有效撞击而使动能迅速减弱,使得在均质腔113中混合的料体均匀、细腻、最终流入到出料口112的流动方向可控。
有利地,第一出液通道1211与第二出液通道1221的连线与第一撞击区域121的撞击面或第二撞击区域122的撞击面垂直。正在对撞的流质料体有部分能够撞击在第一撞击区域121和第二撞击区域122上,使流质料体撞击更加充分,并且第一撞击区域121和第二撞击区域122可以保护分液流道115的出液口1151不受破坏。有利于射出的高速高压的流质料体对中并发生正碰消除较大动能,也有利于将流质料体束的碰撞控制在第一撞击区域121和第二撞击区域122之间的空间中,防止出射的流质料体过于松散而导致撞击形成的冲击力不足,也防止出射的流质料体直接高速撞击到均质腔113的腔壁上而导致均质腔113被侵蚀。
可选地,撞击区域120采用金刚石粒围设在出液口1151处而形成,金刚石粒质地坚硬,可承受高速冲击的流质料体形成的射击流,实现流质料体的充分均质和杀菌。金刚石粒还可以将壳体110中位于撞击区域120后侧的其他结构进行有效保护,防止高压高速的流质料体对壳体110内壁造成较大的冲击破坏,保证本申请的对撞装置100的使用寿命长久。
可选地,出液口1151的孔径的取值范围为0.01~0.05mm,出液通道的直径大小与出液口1151的孔径大小相同或大于出液口1151的孔径。当孔径在上述取值范围内,流质料体束的聚集力较强,冲击的方向可控性高,向外发射时发散小,从而在两束流质料体在撞击的过程中能保持充足的撞击力。可以理解的是,当孔径的取值小于0.01mm时,流质料体可能容易堵塞出液口1151,也有可能使流质料体束过细而使撞击接触面过小而导致对撞效率降低。当孔径的取值大于0.05mm时,流质料体可能过粗而较为发散,流质料体的出射距离偏近,无法形成可靠的对撞,从而导致对撞效果差。而与出液口1151对接的出液通道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出液口1151的孔径,也可保证具有撞击区域120的对撞装置100上述的出液对撞形式。因此,本申请要对上述孔径进行严格的限制。
可选地,第一撞击区域121的撞击面和第二撞击区域122的撞击面之间的间距取值范围为1~5mm,当间距在上述取值范围内时,出射的流质料体不仅能够形成可靠的对撞过程,也能进一步撞击到对侧的撞击区域120上,使本申请的对撞装置100的均质、杀菌效果显著。可以理解的是,当取值范围小于1mm时,相向发出的流质料体束对撞过于猛烈,也会对流质料体出射形成过大的压力,流质料体在对撞过程中可能在均质腔113中四溅而黏在均质腔113内壁,浪费部分流质料体。当取值范围大于5mm时,相向发出的流质料体束可能较为发散,对撞力度较弱,流质料体的破坏力度不足,均质效果差、杀菌效果差。因此,本申请要对上述间隔距离进行严格的限定。
可选地,壳体110为金刚石壳体,此时壳体110内部全部为金刚石制成,而分液流道115的末端间隔开,其端面自然形成撞击区域120,而无需另设其他的撞击区域120加工时可一体成型,加工制造方便。需要另外设置撞击区域120的壳体110,内部的分液流道115的流道壁并非金刚石,而是由其他硬度小于金刚石的材料制成,仅在出液口1151附近的区域设置金刚石粒,从而节约金刚石粒的用量,降低加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对撞装置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30,如图2-图4所示,温度传感器130设在均质腔113内,温度传感器130用于检测两个出液口1151出射的高压流质料体和撞击后形成的均质流质料体的温度,从而时刻监测撞击能量是否合适,杀菌是否彻底。
可选地,对撞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冷却组件140,第一冷却组件140为均质腔113进行降温,从而将均质灭菌料体进行快速降温,使得从对撞装置100向外流出的均质灭菌料体的温度可控,便于包装。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冷却组件140包括冷冻机141和冷却管,冷冻机141内可产生低温的冷却液,冷却管布设在均质腔113的外壁,冷冻机141为冷却管输送低温冷却液,冷却管将换热后的高温冷却液回流至冷冻机141。冷冻机141内添加不断循环的冷却液,例如可以为温度为-40℃的低温冷媒,从而使均质腔113中的均质灭菌料体被快速降温。
在具体示例中,冷却管的布置形式可以为盘设在均质腔113的外壁,冷却管还可以为穿设在对撞装置100的内壁中,从而实现快速的降温。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冷却组件140还包括循环管142,循环管142的两端分别连通冷却管和冷冻机141,使内部的冷却液可不断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高压杀菌设备2100还包括第二冷却组件330,增压器310采用油箱320的油压增压,第二冷却组件330为油箱320降温。从而使增压器310在油压的作用下对液体样品进行增压。而第二冷却组件330则可将油温降低至合适的工作范围内,防止油温过热而影响增压器310稳定工作。
可选地,第二冷却组件330为风冷组件,风冷组件便于布置,且风冷组件可向着油箱320吹送大量的风进行散热,效率高、成本低、无需布置较多的管路。
可选地,如图1所示,高压杀菌设备210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420,压力传感器420设在对撞装置100和稳压器410之间的管路上,以检测进入对撞装置100的流质料体的液压。通过实时监测待流入的对撞装置100的液压,从而确保流质料体被稳定加压,并确保流质料体被增压到合理范围内,形成具有高压、高流速的液体。
有利地,如图1所示,高压杀菌设备2100还包括控制箱600,控制箱600中设有控制器和电路,控制器分别与各个部件电控连接,从而控制各个部件的运行启闭状态或者运行快慢状态。例如,控制箱600的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420、增压器310、稳压器410、进料泵220形成电连接,此时当压力传感器420检测到的液压值低于预设阈值,则控制器向进料泵220发出增加进料量的控制信号,或者控制器向增压器310发出增加油压的控制信号,从而使流质料体的液压提升,直到压力传感器420所检测的液压位于预设阈值内,控制器停止调控。
可选地,进料泵220与增压器310之间设有换向阀500,增压器310与稳压器410之间设有换向阀500,从而可调控进料泵220输送到增压器310中的流质料体的方向和流路,使增压器310为流质料体灵活加压。设在稳压器410和增压器310之间的换向阀500则可控制增压后的流质料体实现多次稳压流动,确保进入对撞装置100的流质料体的压力稳定。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菌产品生产系统2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无菌产品生产系统2000,如图7所示,包括:高压杀菌设备2100、无菌罐2200和无菌分装件2300。
其中,高压杀菌设备2100为前述示例中的高压杀菌设备2100,高压杀菌设备2100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无菌罐2200连接对撞装置100并接收对撞装置100输出的均质灭菌料体,从而使均质灭菌料体得以进一步存储并向着无菌分装件2300有序分配,无菌分装件2300中分配预设量的均质灭菌料体并封装成无菌产品,从而形成最终所需的灭菌、均质、包装好的合格产品。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菌产品生产系统2000,将经过均质和杀菌处理后的均质灭菌料体在无菌罐2200中进一步储存并再一次混合后依次分装至无菌分装件2300中,此时的均质杀菌料体的温度较低、颗粒细腻、无菌,因此无菌分装件2300仅需要贮存相应量的均质杀菌料体并封装则可,无需进行后续的加热灭菌等处理,对无菌分装件2300的性能要求降低,且无菌产品的良品率更高、不易胀袋或漏液。
有利地,无菌罐2200中可设置搅拌组件,对均质杀菌料体进行搅拌防止颗粒物沉淀在底部,使得向无菌分装件2300流出的均质杀菌料体的性质均一,口感一致。
可选地,无菌分装件2300可以为无菌瓶、无菌包装袋、无菌包装盒,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可选地,如图7所示,无菌产品生产系统2000还包括操作流水线和无菌操作台2400,操作流水线可移动地设在无菌操作台2400上,无菌分装件2300设在操作流水线上,从而在接入充足的均质杀菌料体后被运送至封装机处,操作流水线再将封装好的产品运送至成品货出料端,进行人工质检,从而实现无菌产品生产系统2000的高效生产、自动化生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2中显示了两个撞击区域120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上面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其他数量的撞击区域120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杀菌设备2100及无菌产品生产系统2000的其他构成例如稳压器410的工作原理、增压器310的工作原理、进料泵220的进料控制操作、无菌条件的控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高压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可输送流质料体;
对撞装置,所述对撞装置与所述进料组件连通并可通入所述流质料体,所述对撞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多条分液流道和均质腔,所述均质腔与多条所述分液流道均连通,多条所述分液流道中的所述流质料体在所述均质腔中撞击并形成均质灭菌料体;
增压器,所述增压器设在所述进料组件和所述对撞装置之间,以增加流向所述对撞装置流入的所述流质料体的液压;
稳压器,所述稳压器与所述增压器连接,以调节并稳定流向所述对撞装置的所述流质料体的液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器、进料泵,所述进料泵将所述进料器中的流质料体泵向所述对撞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撞装置内设有多对分液流道,每对所述分液流道的末端的出液口均位于所述均质腔内,且每对所述出液口相对设置,每对所述出液口出射的高压的流质料体相互对撞形成所述均质灭菌料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撞装置内设有多个撞击区域,每个所述出液口处形成有一个所述撞击区域,每对所述出液口中出射的所述高压的流质料体对撞后,部分所述流质料体撞击在对侧的所述撞击区域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的孔径的取值范围为0.01~0.05mm;所述撞击区域采用金刚石粒围设在所述出液口处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撞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冷却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均质腔内,所述第一冷却组件为所述均质腔进行降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包括冷冻机和冷却管,所述冷冻机内可产生低温的冷却液,所述冷却管布设在所述均质腔的外壁,所述冷冻机为所述冷却管输送低温冷却液,所述冷却管将换热后的高温冷却液回流至所述冷冻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在所述对撞装置和所述稳压器之间的管路上,以检测进入所述对撞装置的所述流质料体的液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杀菌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冷却组件,所述增压器采用油箱的油压增压,所述第二冷却组件为所述油箱降温。
10.一种无菌产品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压杀菌设备,所述高压杀菌设备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杀菌设备;
无菌罐,所述无菌罐连接所述对撞装置并接收所述对撞装置输出的均质灭菌料体;
无菌分装件,所述无菌分装件中分配预设量的所述均质灭菌料体并封装成无菌产品。
CN202123171536.4U 2021-12-16 2021-12-16 高压杀菌设备及无菌产品生产系统 Active CN217227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71536.4U CN217227980U (zh) 2021-12-16 2021-12-16 高压杀菌设备及无菌产品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71536.4U CN217227980U (zh) 2021-12-16 2021-12-16 高压杀菌设备及无菌产品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27980U true CN217227980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25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71536.4U Active CN217227980U (zh) 2021-12-16 2021-12-16 高压杀菌设备及无菌产品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279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4327A (zh) * 2022-09-30 2023-01-31 中国农业大学 西瓜汁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4327A (zh) * 2022-09-30 2023-01-31 中国农业大学 西瓜汁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27980U (zh) 高压杀菌设备及无菌产品生产系统
EP0481361B1 (en) Sterilising apparatus
US6148536A (en) Two-fluid nozzle and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nozzle for freezing and drying liquid containing biological substances
CA2080134C (en) Spray type retort sterilizer
CN107649686B (zh) 具有组合的风扇和喷射器冷却的压制装置和压制的方法
US8337752B2 (en) Sterilization method of container-packaged food and filling system
CN108669404B (zh) 一种含颗粒液体饮料的配置杀菌设备及配置方法
US1051891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erilizing receptacle closures
KR100195806B1 (ko) 음료를 무균적으로 희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137305B (zh) 饮料供给装置的杀菌方法及饮料供给装置
US7784249B2 (en)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packages
CN217722329U (zh) 对撞装置
KR20170107512A (ko) 스프레이 노즐 및 탈기기
CN115644327A (zh) 西瓜汁及其制备方法
CN217375912U (zh) 一种冷链外包装多维消杀装置
US2019491A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foods
US10412979B2 (en) System for the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CN116172223A (zh) 液体灭菌方法
CN111017280B (zh) 用于无菌包装机的灭菌器-充填喷嘴组件
US2690329A (en) Device for homogenizing liquids
CN105972203B (zh) 自动调节正负压的溶菌酶二聚体海藻酸钠溶液配制脱气及压力输送缸装置
CN220485834U (zh) 一种激光融覆喷头
EP3003067A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heat treated liquid product
JPH1119189A (ja) スプレー式レトルト殺菌方法及び装置
KR20160063634A (ko) 오존수를 이용한 비가열 살균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