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0910U - 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20910U
CN217220910U CN202220193961.9U CN202220193961U CN217220910U CN 217220910 U CN217220910 U CN 217220910U CN 202220193961 U CN202220193961 U CN 202220193961U CN 217220910 U CN217220910 U CN 217220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ipe
spiral
exhaust gas
trea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39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
李德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un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n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n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n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39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20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20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20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改善目前的废气处理装置对废气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包括处理筒,所述处理筒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各组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导流板,各组所述螺旋导流板的下方均设有与所述处理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隔板,顶部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本申请通过螺旋导流板、第一隔板和螺旋喷淋管的设置,使得待处理的废气可以被螺旋导流板导流在处理筒的内部呈螺旋流动,从而有效增加了废气在处理筒内部的停留时间,从而与螺旋喷淋管喷洒出的中和液可以充分接触,进而有效提高了对废气中和处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处理又称废气净化。废气处理指的是针对工业场所、工厂车间产生的废气在对外排放前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的工作。一般废气处理包括了有机废气处理、粉尘废气处理、酸碱废气处理、异味废气处理和空气杀菌消毒净化等方面。
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或碱性废气,在处理时往往采用喷淋塔进行喷淋中和处理,目前的喷淋塔在使用时废气在塔内停留时间较短,使得废气与中和液接触时间较短,从而造成废气处理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目前的废气处理装置对废气处理的效果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所述处理筒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各组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导流板,各组所述螺旋导流板的下方均设有与所述处理筒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隔板,顶部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处理筒固定连接,上下两组所述第二隔板的内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中间一组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和所述第二导气管贯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处理筒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底板,下侧所述第一导气管贯穿所述底板,各组所述第一隔板的底壁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喷淋管,所述处理筒的一侧设有导液管,各组所述螺旋喷淋管均与所述导液管固定连接,各组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液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废气通过进气管排入处理筒内部后可以通过螺旋导流板导流并沿着螺旋导流板螺旋流动,螺旋喷淋管则将中和液均匀地喷洒在沿着螺旋导流板流动的废气上,从而实现对废气的中和处理,由于废气经螺旋导流板导流后在处理筒的内部螺旋流动,增加了在处理筒内部的停留时长,进而有效提高了对废气处理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处理筒的外壁均匀开设有与各组所述螺旋导流板相对应的维修窗,所述维修窗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处理筒内部进行检修时,可以利用螺丝刀将盖板从维修窗的内部拆卸下,使得通过维修窗即可对处理筒的内部进行检修。
可选的,所述排液管的顶部设有相适配的塞球,所述塞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浮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隔板顶部的中和液液位上升至大于浮球的高度后,浮球利用自身的浮力作用通过连接杆牵引塞球向上运动,从而使排液管被打开,使多余的中和液排至下侧相邻的第一隔板顶部,使第二隔板顶部中和液液位保持平衡。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与所述排液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架的设置可以对连接杆上下运动进行导向限位。
可选的,所述处理筒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立柱和固定环的设置可以对处理筒提供支撑,从而使整个装置保持稳定。
可选的,所述固定环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撑片,各组所述三角支撑片与所述处理筒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支撑片的设置可以将固定环与处理筒进一步连接固定,从而提高固定环与处理筒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上侧所述第一隔板的顶壁固定连接有泵,所述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导液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泵启动时,将中和液抽取至导液管的内部。
可选的,各组所述第二隔板的下侧均设有贯穿所述处理筒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与所述处理筒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筒的一侧设有汇流管,各组所述排出管与所述汇流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出管的设置可以将排至第一隔板和底板顶部的中和液导流至汇流管内部,然后集中排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通过螺旋导流板、第一隔板和螺旋喷淋管的设置,使得待处理的废气可以被螺旋导流板导流在处理筒的内部呈螺旋流动,有效地增加了废气在处理筒内部的停留时间,从而与螺旋喷淋管喷洒出的中和液可以充分接触,进而有效提高了对废气中和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图1中A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处理筒;2、第一隔板;3、螺旋导流板;4、第二隔板;5、底板;6、进气管;7、第一导气管;8、第二导气管;9、维修窗;10、排液管;11、导液管;12、螺旋喷淋管;13、泵;14、排出管;15、汇流管;16、固定环;17、三角支撑片;18、支撑立柱;19、塞球;20、浮球;21、连接杆;22、导向架;23、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1,其中,处理筒1的设置用于对废气进行容纳处理。处理筒1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均匀等间隔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一隔板2,且第一隔板2的设置用于对处理筒1的内部进行分隔。
同时,位于顶部的第一隔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进气管6与处理筒1固定连接,其中,进气管6的一端贯穿位于顶部的第一隔板2,且进气管6另一端贯穿处理筒1的一侧侧壁,通过进气管6的设置,能够用于将待处理的废气导流至处理筒1的内部。
另外,请参照图1,在处理筒1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6,固定环16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立柱18,两个支撑立柱18的设置用于对整个装置提供支撑,使其保持稳定。
同时,在固定环16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三角支撑片17,各组三角支撑片17均与处理筒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通过三角支撑片17的设置,能够用于将固定环16与处理筒1进一步连接固定,从而提高固定环16与处理筒1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1-2,各组第一隔板2的底部均沿水平方向均匀等间隔固定连接有多组螺旋导流板3,通过多组螺旋导流板3的设置,能够用于对排入处理筒1内部的废气进行导流,使得废气可以在处理筒1的内部螺旋流动,从而增加了废气在处理筒1内部的停留时长,提高废气处理的效果。
另外,在处理筒1的外壁均匀开设有与各组螺旋导流板3的位置相对应的维修窗9,同时,在维修窗9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盖板23,具体的维修窗9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23,通过维修窗9的设置,能够便于对处理筒1内部进行检修。此外,在各组螺旋导流板3的下方均设有与处理筒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隔板4,通过第二隔板4的设置,能够用于与第一隔板2相互配合形成供废气流动的腔体。
请参照图1,各组第一隔板2的底壁均沿水平方向均匀等间隔固定连接有多组螺旋喷淋管12,通过螺旋喷淋管12的设置,能够用于对中和液进行导流并喷淋在第一隔板2的下方,从而与螺旋导流板3导流的废气充分接触,以实现对废气进行中和处理。
另外,在处理筒1的一侧设有导液管11,各组螺旋喷淋管12均与导液管11固定连通,同时,在上侧第一隔板2的顶壁固定连接有泵13,且泵13的输入端与导液管11固定连通,通过泵13的设置,能够用于在启动工作时,将中和液抽取至导液管11的内部,然后再分流至各组螺旋喷淋管12的内部。
请参照图1,上下两组第二隔板4的内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7,同时,在中间一组第二隔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8,其中,第一导气管7和第二导气管8均贯穿对应位置的第一隔板2,通过第一导气管7和第二导气管8的设置,能够用于对螺旋导流板3导流后的废气导流至下侧相邻的螺旋导流板3处,以便对废气继续进行导流处理。
另外,在处理筒1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底板5,位于下侧的第一导气管7贯穿底板5,同时,在各组第二隔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0,通过排液管10的设置,能够用于对喷淋在第二隔板4上的中和液导流排至位于下侧对应位置的第一隔板2顶部。
请参照图1-2,排液管10的顶部设有相适配的塞球19,通过塞球19的设置,能够用于对排液管10进行堵塞,降低废气从排液管10排出的概率。
其中,在塞球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同时,在连接杆2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架22,且导向架22与排液管10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21的设置,能够用于第一连接杆21和塞球19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
另外,请参照图1-2,在连接杆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浮球20,通过浮球20的设置,能够用于利用其自身的浮力作用,在第二隔板4顶部中和液位高于浮球20时,通过连接杆21牵引塞球19向上运动,从而将中和液导流排出,使第二隔板4顶部的液位始终维持在一定的高度。
此外,各组第二隔板4的下侧均设有贯穿处理筒1的排出管14,且排出管14与处理筒1固定连通,同时,在处理筒1的一侧设有汇流管15,且各组排出管14与汇流管15固定连接,通过排出管14的设置,能够用于将排至第一隔板2和底板5顶部的中和液导流至汇流管15内部,然后集中排出。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
在使用时,将泵13的输入端连接中和处理液,然后将待处理的废气通过进气管6排入上侧的第二隔板4与第一隔板2之间,使得废气沿着上侧的螺旋导流板3螺旋流动,然后启动泵13,使得泵13将中和液抽取至导液管11的内部,然后排入各组螺旋喷淋管12的内部,最后从各组螺旋喷淋管12均匀喷洒在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4之间,从而与沿着螺旋导流板3螺旋流动的废气充分接触,以将对废气进行相应的中和处理,由于废气经过螺旋导流板3的导向呈螺旋状流动,从而有效增加了废气在处理筒1内部的停留时间,进而提高了废气的处理效果,当废气排入上侧第一导气管7处时,沿着上侧的第一导气管7流动至中间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4之间,从而通过中间的螺旋导流板3导向继续螺旋流动,同时中间的螺旋喷淋管12喷洒出的中和液再次对废气进行喷淋中和,以此方式直至从下侧的第一导气管7排出,而落在第二隔板4的顶部的喷淋液水位上升至大于浮球20的高度后,由于浮球20的浮力作用带动塞球19向上运动,从而使排液管10被打开,最后排至对应下侧的第一隔板2顶部,最后通过排出管14导流至汇流管15排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一隔板(2),各组所述第一隔板(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多组螺旋导流板(3),各组所述螺旋导流板(3)的下方均设有与所述处理筒(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隔板(4),顶部所述第一隔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与所述处理筒(1)固定连接,上下两组所述第二隔板(4)的内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7),中间一组所述第二隔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8),所述第一导气管(7)和所述第二导气管(8)贯穿所述第一隔板(2),所述处理筒(1)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底板(5),下侧所述第一导气管(7)贯穿所述底板(5),各组所述第一隔板(2)的底壁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喷淋管(12),所述处理筒(1)的一侧设有导液管(11),各组所述螺旋喷淋管(12)均与所述导液管(11)固定连接,各组所述第二隔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的外壁均匀开设有与各组所述螺旋导流板(3)相对应的维修窗(9),所述维修窗(9)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盖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10)的顶部设有相适配的塞球(19),所述塞球(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浮球(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架(22),所述导向架(22)与所述排液管(1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6),所述固定环(16)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6)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撑片(17),各组所述三角支撑片(17)与所述处理筒(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侧所述第一隔板(2)的顶壁固定连接有泵(13),所述泵(13)的输入端与所述导液管(1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第二隔板(4)的下侧均设有贯穿所述处理筒(1)的排出管(14),所述排出管(14)与所述处理筒(1)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筒(1)的一侧设有汇流管(15),各组所述排出管(14)与所述汇流管(15)固定连接。
CN202220193961.9U 2022-01-21 2022-01-21 废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7220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3961.9U CN217220910U (zh) 2022-01-21 2022-01-21 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3961.9U CN217220910U (zh) 2022-01-21 2022-01-21 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20910U true CN217220910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1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3961.9U Active CN217220910U (zh) 2022-01-21 2022-01-21 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20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4124A (zh) 一种旋转式喷淋除尘脱硫装置
CN217220910U (zh) 废气处理装置
CN201150830Y (zh) 水浴喷淋除尘器
CN211612144U (zh) 导向雾化喷淋净化器
CN208145752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废气除尘装置
CN214233430U (zh) 一种节能高效型净化塔
CN217016069U (zh) 一种绿色印刷用废气处理设备
CN206810003U (zh) 新型废气净化塔
CN201848125U (zh) 一种用于除尘设备的自动除污循环沉淀池
CN214829276U (zh) 一种催化氧化池及臭氧催化氧化塔
CN206198983U (zh) 一种酸气中和塔
CN214809759U (zh) 一种一体式有机肥发酵的臭气处理装置
CN210045021U (zh) 一种有机肥生产用废气处理设备
CN219722448U (zh)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CN219836325U (zh) 一种工业废气净化塔
CN215352927U (zh) 一种处理酸雾废气的新型玻璃钢净化塔
CN212319953U (zh) 活性氧空气消毒机
CN215428036U (zh) 一种uv漆雾废气净化装置
CN217092711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洗塔
CN217613913U (zh) 立式组合水膜结构尾气吸收塔
CN220737046U (zh) 一种含氯废气多级吸收装置
CN201744273U (zh) 再生胶压延机烟气处理装置
CN216825609U (zh) 一种工业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487437Y (zh) 有毒有害气体吸收净化装置
CN214389583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