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0043U - 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20043U
CN217220043U CN202220137305.7U CN202220137305U CN217220043U CN 217220043 U CN217220043 U CN 217220043U CN 202220137305 U CN202220137305 U CN 202220137305U CN 217220043 U CN217220043 U CN 217220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hysical training
rod
support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373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成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22201373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20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20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200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属于体能训练设备技术领域。该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包括体能训练机构和移动调节机构。两个所述支撑纵杆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两端,所述伸缩柱件底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顶部一侧,且所述坐垫安装于所述伸缩柱件顶端,所述支架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伸缩柱件一侧,所述扶手安装于所述支架顶部。需要转移上述训练设备时,转动移动调节机构中的螺母,转动的螺母沿着螺纹杆向下移动,此时支撑横板以及两端的连接架和移动轮均向下移动,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直至移动轮底部移动至支撑纵杆下方,可推动训练设备在移动轮的辅助下进行转移。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体能训练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体能可以是对身体运动能力现实状态的评定,是体能训练的逻辑起点。体能评价是通过体能测试获得体能的基本信息,再经过数据分析完成的。体能评价作为体能基本状态的反映,不仅对教练员制定体能训练计划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教练员确定运动人员体能训练内容的重要依据。
体能训练的方式和设备多种多样,相关技术中的体能训练设备主要采用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不便将训练设备整体进行移动调节,导致训练设备转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旨在改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体能训练设备主要采用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不便将训练设备整体进行移动调节,导致训练设备转运不便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包括体能训练机构和移动调节机构。
所述体能训练机构包括支撑横梁、伸缩柱件、坐垫、脚踏转动组件、支架、扶手和支撑纵杆,两个所述支撑纵杆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两端,所述伸缩柱件底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顶部一侧,且所述坐垫安装于所述伸缩柱件顶端,所述支架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伸缩柱件一侧,所述扶手安装于所述支架顶部。
训练人员坐在坐垫上,双手握住扶手,脚步踩踏脚踏转动组件可进行体能训练。
所述移动调节机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移动调节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横梁两端,所述移动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横板、螺纹杆、弹簧、螺母、连接架和移动轮,所述支撑横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上方,所述螺纹杆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横梁上表面,且所述螺纹杆顶端活动贯穿于所述支撑横板,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支撑横板和所述支撑横梁之间,且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螺纹杆外侧,所述螺母位于所述支撑横板上方,且所述螺母与所述螺纹杆螺接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架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板两端,且所述移动轮安装于所述连接架底部。
需要转移上述训练设备时,转动移动调节机构中的螺母,转动的螺母沿着螺纹杆向下移动,此时支撑横板以及两端的连接架和移动轮均向下移动,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直至移动轮底部移动至支撑纵杆下方,可推动训练设备在移动轮的辅助下进行转移。待训练设备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反向转动螺母使得螺母沿着螺纹杆向上移动,在弹簧的弹力下带动支撑横板、连接架和移动轮向上移动,直至移动轮底部高于支撑纵杆上方时,支撑纵杆则可用于稳定支撑训练设备,此时训练人员可使用该训练设备进行体能训练。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脚踏转动组件包括支撑架、转动件和脚踏件,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上方,所述转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脚踏件连接于所述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滚轮、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传动带,所述滚轮和所述主动带轮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从动带轮同轴固定设置于所述滚轮一侧,且所述传动带连接于所述从动带轮和所述主动带轮。所述脚踏件包括连杆和踏板,两个所述连杆分别安装于所述主动带轮两侧,且所述踏板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杆端部。
训练人员坐在坐垫上,双脚分别踩踏脚踏件中的两块踏板,踏板带动连杆实现带动转动件中的主动带轮转动;通过传动带和从动带轮的配合最终带动滚轮转动,使得训练人员反复踩踏训练设备中的踏板带动滚轮转动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体能训练机构还包括训练调节组件,所述训练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滚轮一侧。所述训练调节组件包括托板、滚轴和拉伸调节件,所述托板一端与所述支撑架铰接设置,所述拉伸调节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拉伸调节件底端连接于所述托板顶部,所述滚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托板上方,且所述滚轴外表面与所述滚轮外表面相接触。
滚轴与滚轮表面相接处,可用于提升滚轮转动时的摩擦力,即调节训练人员训练强度。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拉伸调节件包括旋钮、收线杆和线绳,所述收线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侧壁,且所述旋钮固定设置于所述收线杆一端,所述线绳一端连接于所述托板顶端,且所述线绳另一端收卷于所述收线杆外部。
转动旋钮带动收线杆转动收放线绳,拉动的线绳带动托板转动,即调节托板上方滚轴与滚轮之间的压力,即可用于调节训练设备的训练强度。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伸缩柱件包括支撑管和支撑杆,所述支撑管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横梁上表面,所述坐垫安装于所述支撑杆顶端,且所述支撑杆底端插设于所述支撑管内部。所述支撑管外侧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螺杆端部螺接贯穿于所述支撑管外壁。
通过转动调节螺栓调节支撑管和支撑杆之间的相对高度,即实现调节坐垫的高度,还适用于不同身高的训练人员。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纵杆相配合的卡槽,当连接架和移动轮下降调节时,使得连接架底部卡设在支撑纵杆上方,移动调节机构可稳定带动体能训练机构进行移动转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脚踏转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训练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体能训练机构;110-支撑横梁;120-伸缩柱件;121-支撑管;122-支撑杆;123-调节螺栓;130-坐垫;140-脚踏转动组件;141-支撑架;142-转动件;1421-滚轮;1422-从动带轮;1423-主动带轮;1424-传动带;143-脚踏件;1431-连杆;1432-踏板;150-支架;160-扶手;170-支撑纵杆;180-训练调节组件;181-托板;182-滚轴;183-拉伸调节件;1831-旋钮;1832-收线杆;1833-线绳;20-移动调节机构;210-支撑横板;220-螺纹杆;230-弹簧;240-螺母;250-连接架;260-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包括体能训练机构10和移动调节机构20。
请参阅图1,体能训练机构10包括支撑横梁110、伸缩柱件120、坐垫130、脚踏转动组件140、支架150、扶手160和支撑纵杆170。两个支撑纵杆170分别固定设置于支撑横梁110两端,支撑纵杆170和支撑横梁11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伸缩柱件120底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横梁110顶部一侧,且坐垫130安装于伸缩柱件120顶端。支架150一端固定安装于伸缩柱件120一侧,支架150和伸缩柱件12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扶手160安装于支架150顶部,扶手160和支架15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训练人员坐在坐垫130上,双手握住扶手160,脚步踩踏脚踏转动组件140可进行体能训练。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伸缩柱件120包括支撑管121和支撑杆122。支撑管121底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横梁110上表面,坐垫130安装于支撑杆122顶端,且支撑杆122底端插设于支撑管121内部。支撑管121外侧设置有调节螺栓123,调节螺栓123的螺杆端部螺接贯穿于支撑管121外壁。通过转动调节螺栓123调节支撑管121和支撑杆122之间的相对高度,即实现调节坐垫130的高度,还适用于不同身高的训练人员。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请参阅图2,脚踏转动组件140包括支撑架141、转动件142和脚踏件143。支撑架141固定设置于支撑横梁110上方,支撑架141和支撑横梁110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转动件142转动设置于支撑架141上,且脚踏件143连接于转动件142。转动件142包括滚轮1421、从动带轮1422、主动带轮1423和传动带1424,滚轮1421和主动带轮1423分别转动设置于支撑架141上,从动带轮1422同轴固定设置于滚轮1421一侧,且传动带1424连接于从动带轮1422和主动带轮1423。脚踏件143包括连杆1431和踏板1432,两个连杆1431分别安装于主动带轮1423两侧,且踏板1432转动安装于连杆1431端部。
训练人员坐在坐垫130上,双脚分别踩踏脚踏件143中的两块踏板1432,踏板1432带动连杆1431实现带动转动件142中的主动带轮1423转动;通过传动带1424和从动带轮1422的配合最终带动滚轮1421转动,使得训练人员反复踩踏训练设备中的踏板1432带动滚轮1421转动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体能训练机构10还包括训练调节组件180,训练调节组件180安装于支撑架141靠近滚轮1421一侧。训练调节组件180包括托板181、滚轴182和拉伸调节件183,托板181一端与支撑架141铰接设置,拉伸调节件183安装于支架150上,且拉伸调节件183底端连接于托板181顶部,滚轴182转动设置于托板181上方,且滚轴182外表面与滚轮1421外表面相接触。
滚轴182与滚轮1421表面相接处,可用于提升滚轮1421转动时的摩擦力,即调节训练人员训练强度。
在本申请中,请参阅图3,拉伸调节件183包括旋钮1831、收线杆1832和线绳1833,收线杆1832转动设置于支架150侧壁,且旋钮1831固定设置于收线杆1832一端,线绳1833一端连接于托板181顶端,且线绳1833另一端收卷于收线杆1832外部。
转动旋钮1831带动收线杆1832转动收放线绳1833,拉动的线绳1833带动托板181转动,即调节托板181上方滚轴182与滚轮1421之间的压力,即可用于调节训练设备的训练强度。
请参阅图4,移动调节机构20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移动调节机构20分别安装于支撑横梁110两端,移动调节机构20包括支撑横板210、螺纹杆220、弹簧230、螺母240、连接架250和移动轮260,支撑横板210设置于支撑横梁110上方,螺纹杆220底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横梁110上表面,且螺纹杆220顶端活动贯穿于支撑横板210,弹簧230位于支撑横板210和支撑横梁110之间,且弹簧230套设于螺纹杆220外侧,螺母240位于支撑横板210上方,且螺母240与螺纹杆220螺接设置,两个连接架250分别固定设置于支撑横板210两端,且移动轮260安装于连接架250底部。
需要转移上述训练设备时,转动移动调节机构20中的螺母240,转动的螺母240沿着螺纹杆220向下移动,此时支撑横板210以及两端的连接架250和移动轮260均向下移动,此时弹簧230处于压缩状态;直至移动轮260底部移动至支撑纵杆170下方,可推动训练设备在移动轮260的辅助下进行转移。待训练设备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反向转动螺母240使得螺母240沿着螺纹杆220向上移动,在弹簧230的弹力下带动支撑横板210、连接架250和移动轮260向上移动,直至移动轮260底部高于支撑纵杆170上方时,支撑纵杆170则可用于稳定支撑训练设备,此时训练人员可使用该训练设备进行体能训练。
在具体设置时,请参阅图4,连接架250底部设置有与支撑纵杆170相配合的卡槽,当连接架250和移动轮260下降调节时,使得连接架250底部卡设在支撑纵杆170上方,移动调节机构20可稳定带动体能训练机构10进行移动转运。
该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的工作原理:训练人员坐在坐垫130上,双手握住扶手160,脚步踩踏脚踏转动组件140可进行体能训练。需要转移上述训练设备时,转动移动调节机构20中的螺母240,转动的螺母240沿着螺纹杆220向下移动,此时支撑横板210以及两端的连接架250和移动轮260均向下移动,此时弹簧230处于压缩状态;直至移动轮260底部移动至支撑纵杆170下方,可推动训练设备在移动轮260的辅助下进行转移。待训练设备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反向转动螺母240使得螺母240沿着螺纹杆220向上移动,在弹簧230的弹力下带动支撑横板210、连接架250和移动轮260向上移动,直至移动轮260底部高于支撑纵杆170上方时,支撑纵杆170则可用于稳定支撑训练设备,此时训练人员可使用该训练设备进行体能训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体能训练机构(10),所述体能训练机构(10)包括支撑横梁(110)、伸缩柱件(120)、坐垫(130)、脚踏转动组件(140)、支架(150)、扶手(160)和支撑纵杆(170),两个所述支撑纵杆(170)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110)两端,所述伸缩柱件(120)底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110)顶部一侧,且所述坐垫(130)安装于所述伸缩柱件(120)顶端,所述支架(150)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伸缩柱件(120)一侧,所述扶手(160)安装于所述支架(150)顶部;
移动调节机构(20),所述移动调节机构(20)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移动调节机构(20)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横梁(110)两端,所述移动调节机构(20)包括支撑横板(210)、螺纹杆(220)、弹簧(230)、螺母(240)、连接架(250)和移动轮(260),所述支撑横板(210)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110)上方,所述螺纹杆(220)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横梁(110)上表面,且所述螺纹杆(220)顶端活动贯穿于所述支撑横板(210),所述弹簧(230)位于所述支撑横板(210)和所述支撑横梁(110)之间,且所述弹簧(230)套设于所述螺纹杆(220)外侧,所述螺母(240)位于所述支撑横板(210)上方,且所述螺母(240)与所述螺纹杆(220)螺接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架(250)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板(210)两端,且所述移动轮(260)安装于所述连接架(250)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转动组件(140)包括支撑架(141)、转动件(142)和脚踏件(143),所述支撑架(141)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110)上方,所述转动件(142)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41)上,且所述脚踏件(143)连接于所述转动件(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142)包括滚轮(1421)、从动带轮(1422)、主动带轮(1423)和传动带(1424),所述滚轮(1421)和所述主动带轮(1423)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41)上,所述从动带轮(1422)同轴固定设置于所述滚轮(1421)一侧,且所述传动带(1424)连接于所述从动带轮(1422)和所述主动带轮(14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件(143)包括连杆(1431)和踏板(1432),两个所述连杆(1431)分别安装于所述主动带轮(1423)两侧,且所述踏板(1432)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杆(1431)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能训练机构(10)还包括训练调节组件(180),所述训练调节组件(180)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41)靠近所述滚轮(1421)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调节组件(180)包括托板(181)、滚轴(182)和拉伸调节件(183),所述托板(181)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41)铰接设置,所述拉伸调节件(183)安装于所述支架(150)上,且所述拉伸调节件(183)底端连接于所述托板(181)顶部,所述滚轴(182)转动设置于所述托板(181)上方,且所述滚轴(182)外表面与所述滚轮(1421)外表面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调节件(183)包括旋钮(1831)、收线杆(1832)和线绳(1833),所述收线杆(1832)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150)侧壁,且所述旋钮(1831)固定设置于所述收线杆(1832)一端,所述线绳(1833)一端连接于所述托板(181)顶端,且所述线绳(1833)另一端收卷于所述收线杆(1832)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件(120)包括支撑管(121)和支撑杆(122),所述支撑管(121)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横梁(110)上表面,所述坐垫(130)安装于所述支撑杆(122)顶端,且所述支撑杆(122)底端插设于所述支撑管(121)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21)外侧设置有调节螺栓(123),所述调节螺栓(123)的螺杆端部螺接贯穿于所述支撑管(121)外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50)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纵杆(170)相配合的卡槽。
CN202220137305.7U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220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37305.7U CN217220043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37305.7U CN217220043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20043U true CN217220043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1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3730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220043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20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02828B1 (en) Weight offloading apparatus
CN213250926U (zh) 神经内科护理用康复椅
CN108926810B (zh) 一种上下肢协同训练装置
CN111973935B (zh) 一种适用于老人的锻炼设备
CN111359149A (zh) 一种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
CN212067613U (zh) 老年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12472521A (zh) 一种躺式腰椎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CN212416848U (zh) 一种踩踏式大腿肌肉康复锻炼装置
CN112807622B (zh) 一种双向训练器
CN110327592B (zh) 一种肱四头肌训练椅
CN217220043U (zh) 一种可调节体能训练设备
CN212141309U (zh) 一种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
CN216777841U (zh) 一种用于舞蹈下腰学习的辅助装置
CN211357596U (zh) 一种用于室内的组合型可调节健身器材
CN211585081U (zh) 田径训练用下肢力量锻炼仪器
CN112957671A (zh) 一种竞技健美操柔韧类练习器材
CN210009574U (zh) 电动绞盘调力式上肢健身器
CN218607908U (zh) 一种康复用腰部旋转训练装置
CN109701221B (zh) 一种综合体育教育锻炼设备
CN114681863B (zh) 一种可拆分使用的组合式运动损伤康复设备
CN111068261A (zh) 一种往复训练和仰卧训练两用体育训练设备
CN212491332U (zh) 一种可调节控制面板高度的跑步机
CN219501925U (zh) 一种减重行走训练装置
CN215136515U (zh) 一种双向调节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训练器材
CN214260518U (zh) 一种体育锻炼用拉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