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9861U - 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9861U
CN217219861U CN202220883879.9U CN202220883879U CN217219861U CN 217219861 U CN217219861 U CN 217219861U CN 202220883879 U CN202220883879 U CN 202220883879U CN 217219861 U CN217219861 U CN 217219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be
main body
spinal cord
epidural
cord inju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838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engpuf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engpuf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engpuf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engpuf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838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9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9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9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冲洗引流管主体由纵隔板分隔设为互相平行的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构成双腔管结构;冲洗引流管穿过硬膜囊后,通过内出水口的倾斜端面以及内出水口与内进水口之间的位置差距覆盖损伤病灶,通过第一输送通道输送的营养液,能够直接对硬膜内的损伤病灶进行冲洗、给药治疗,为损伤灶提供含氧营养液以及各种神经和血管生长因子、抗生素,同时把局部自由基、炎症因子、细菌等毒性物质引流出去,从而为伤病灶营造出适合细胞修复再生和血管再生的微环境;冲洗引流管主体的截面外轮廓为橄榄形结构,横径短,拔管后有利于硬膜囊的穿刺孔闭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
背景技术
脊髓是连接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通道,是把大脑的命令传递到人身体各个部分的关键环节。脊髓损伤通常是脊柱受到外力打击,导致脊椎骨折,引起脊髓受损。也可以是脊髓炎、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病变等疾病或者感染造成的后果。
脊髓损伤、疾病和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持续发展导致的后果往往是截瘫或者死亡,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一个关键的原因是损伤灶血管栓塞,局部缺血、缺氧,而自由基、炎症因子、细菌等不利于神经细胞复苏的因素增多,其后果是越来越多的神经细胞相继死亡(凋亡)。
在基础护理、预防三大并发症等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有效的医学治疗手段,以便争取能够获得最佳康复治疗效果。
而受限于解剖位置的深藏特性,以及其复杂、柔弱的自体结构特征,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够穿过硬膜后,直接对硬膜内进行持续冲洗、给药治疗的有效措施与器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能够穿过硬膜囊后,直接对硬膜内的损伤病灶进行冲洗、给药治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包括有冲洗引流管主体,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的截面外轮廓为橄榄形结构,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内部设置有沿着冲洗引流管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纵隔板,纵隔板将冲洗引流管主体内腔分隔为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第一输送通道的外端为外进水口,第一输送通道的内端为内出水口,第二输送通道的外端为外出水口,第二输送通道的内端为内进水口。
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截面积小于第二输送通道的截面积。
所述纵隔板的内端沿长度方向剖切后去除一段材料,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内端壁部也环切去除一段材料,使得内出水口与内进水口在引流管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位置差距。
所述内出水口的端面沿着自纵隔板的中心线向内的方向倾斜延伸。
所述内进水口的端面自纵隔板的中心线向外的方向倾斜延伸。
所述内出水口端面的倾斜角度大于内进水口端面的倾斜角度。
所述纵隔板的外端也沿长度方向剖切一段距离后,分为两半部分,使得外进水口与外出水口互相分离。
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靠近橄榄形截面两端的位置构成两条脊线,冲洗引流管主体的材料中,至少位于两条脊线区域的材料中含有显影材料。
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由具有一定刚性的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靠近内端的位置设置有一段弯曲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冲洗引流管主体由纵隔板分隔设为互相平行的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构成双腔管结构;冲洗引流管穿过硬膜囊后,通过内出水口的倾斜端面以及内出水口与内进水口之间的位置差距覆盖损伤病灶,通过第一输送通道输送的冲洗液,能够直接对硬膜内的损伤病灶进行冲洗、给药治疗,为损伤灶提供含氧营养液以及各种神经和血管生长因子、抗生素,同时把局部自由基、炎症因子、细菌等毒性物质引流出去,从而为伤病灶营造出适合细胞修复再生和血管再生的微环境;冲洗引流管主体的截面外轮廓为橄榄形结构,横径短,拔管后有利于硬膜囊的穿刺孔闭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还可以扩展应用到其他组织感染和损伤的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植入硬膜囊进行冲洗引流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整体策划方案为:
首先设置冲洗引流管主体,将冲洗引流管主体的截面外轮廓设置为由两条劣弧组成的封闭二维图形,即橄榄形结构,目的是为减少横径,拔管后有利于硬膜囊的闭合;在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的内部设置一沿着冲洗引流管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纵隔板,通过纵隔板将冲洗引流管主体的内腔分隔为互相平行的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使得冲洗引流管主体构成双腔管结构;将第一输送通道的外端设置为外进水口3,第一输送通道的内端(对应于病灶端)设置为内出水口1,将第二输送通道的外端设置为外出水口4,第二输送通道的内端设置为内进水口2;将冲洗引流管主体的内端通过手术或者其他导引方式穿刺植入至硬膜囊内后,外进水口3可以接驳外部冲洗液输送管,冲洗液通过第一输送通道输送至内出水口1输出,从而对脊髓的损伤病灶进行冲洗、给药;外出水口4可以连接外部负压引流装置,以便通过第二输送通道的内进水口将对冲洗脊髓的损伤病灶后的冲洗液引流抽出;冲洗液为损伤灶提供含氧营养液以及各种神经和血管生长因子、抗生素,同时把局部自由基、炎症因子、细菌等毒性物质引流出去,从而为伤病灶重塑营造出适合细胞修复再生和血管再生的微环境;能够直接对硬膜内的损伤病灶进行冲洗、给药治疗,冲洗引流管主体的截面外轮廓为橄榄形结构,横径短,拔管后有利于硬膜囊的穿刺孔闭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将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截面积设置为小于第二输送通道的截面积,能够防止血凝块堵塞。
在所述纵隔板的外端沿长度方向剖切一段距离,即纵隔板的外端分为两半部分,使得外进水口3与外出水口4可以根据使用需求互相贴合或者分离,以便于套针操作,或者是针芯的装入和分离操作。冲洗引流管主体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适应性选择设置。
实施例一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结构。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
进一步地,将所述纵隔板的内端沿长度方向剖切后去除一段材料,将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内端壁部也环切去除一段材料,即将第二输送通道切短一段距离,构成第二内进水口5,使得内出水口1与第二内进水口5在引流管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位置差距,该位置差距可以根据脊髓损伤病灶的长度进行适应性选择,从而使得内出水口1输出的冲洗液回流至第二内进水口5的回流路径能够覆盖整个脊髓损伤病灶。
进一步地,将所述内出水口1的端面设置为沿着自纵隔板的中心线向内的方向倾斜延伸,即内出水口1的内端面为斜面,结合冲洗引流管主体的截面的橄榄形结构,使得内出水口1形成具有导引作用的斜楔形尖端,便于穿刺进入硬膜囊,同时对冲洗液也具有导向作用。
将所述第二内进水口5的端面也设置为自纵隔板的中心线向外的方向倾斜延伸,即第二内进水口5的内端面也为斜面,结合冲洗引流管主体的截面的橄榄形结构,使得内出水口1形成具有导引作用的坡面,便于截流汇集冲洗液。
并且所述第二内进水口5端面的倾斜角度设置为大于内进水口端面的倾斜角度,进一步提高对冲洗液的导引和截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靠近橄榄形截面两端的位置构成两条脊线,冲洗引流管主体的材料中,至少靠近两条脊线位置的区域的材料中添加显影材料,例添加碘成份,从而构成显影区域;也可以将冲洗引流管主体的材料全部显影材料,即全部添加碘成份,从而便于在X线下显影,以便监测洗引流管主体的位置。
最后,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由具有一定刚性的柔性材料制成,可以直接选择现有技术中的相应高分子医用材料或者金属医用材料,例如应用于医疗导管的高品质PTFE薄壁管;
或者是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多层金属和非金属复合层的微导管部件,PTFE和金属编织夹层的微导管部件;
或者是现有技术中的导引导管部件,例如内层PTFE、中间层不锈钢丝或钨丝编织,外层Pebax或PE(Hytrel)的导引导管部件;
或者是医用不锈钢弹簧管等等。
并在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靠近内端的位置设置一段弧形弯曲段;以便在冲洗引流管穿刺植入至硬膜囊内时,使得冲洗引流管的内出水口1的尖端尽量贴近硬膜囊的内壁,避免压迫脊髓。
本实用新型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直接穿刺进入硬膜内提供病灶的氧气和养分供应,以及各种生长因子、血管生长因子的供应。同时冲走自由基、毒素、炎症因子、细菌等不利于细胞生长的因素。互相平行的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双管设计避免了现有的内外管设计中,内管与外管交叉处易被血栓堵塞和难以通过外套针或针芯的弊端。
如图3所示,冲洗引流管6斜行进入硬膜囊8,到达脊髓9表面的损伤灶7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的使用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第一步,备管;
根据磁共振的影像确定损伤病灶的位置和范围,将冲洗引流管的第二输送通道内端进行适应性剖切和环切,第二输送通道内端切除的材料长度缩短的长度略小于损伤病灶的长度;
第二步,冲洗引流管植入;
当开脊髓损伤需要放手术减压时,在手术中直视条件下植入冲洗引流管,或者在微创脊柱内镜条件下植入冲洗引流管;
当开脊髓损伤不需要放手术减压时,采用金属套针经皮穿刺将冲洗引流管带入硬膜囊内;或者金属管芯的支持下经皮穿刺植入硬膜囊,到达脊髓的损伤病灶的表面
通过X线、超声判断冲洗引流管的穿刺深度,或者根据回抽有无脑脊液判断洗引流管的穿刺深度;
第三步,冲洗、给药、引流;
将第一输送通道的外进水口接驳冲洗液输送管,同时通过冲洗液输送管持续输送含氧气的营养液,营养液还富含神经生长因子、血管生长因子、抗生素,通过营养液对损伤病灶进行给药治疗,同时将损伤病灶中的自由基、炎症因子、细菌等有害物质冲洗脱离损伤病灶;将第二输送通道的外出水口接驳负压引流装置,通过负压引流装置将冲洗损伤病灶后含有自由基、炎症因子、细菌等有害物质的液体抽吸引流输出。
第四步,持续冲洗、给药、引流;
通过冲洗引流管持续对损伤病灶冲洗一定时间,直到第二输送通道的外出水口输出的引流液呈清亮干净状态;引流液在过滤去除有害物质后可继续循环利用;
第五步,在治疗周期内按照治疗计划重复操作第四步;
第六步,冲洗引流管拔除;
治疗周期结束,脊髓自身循环重新建立(可通过观察到神经功能改善,且减少流量后不复发进行判断)后,先体外拔出冲洗引流管到硬膜外,注入适量蛋白胶封堵硬膜囊破口后,再完全拔出冲洗引流管;
第七步,康复休养6-8周后冲洗引流管对硬膜囊造成的穿刺孔闭合。
本实用新型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冲洗引流管主体由纵隔板分隔设为互相平行的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构成双腔管结构;冲洗引流管穿过硬膜囊后,通过内出水口的倾斜端面以及内出水口与内进水口之间的位置差距覆盖损伤病灶,通过第一输送通道输送的营养液,能够直接对硬膜内的损伤病灶进行冲洗、给药治疗,为损伤灶提供含氧营养液以及各种神经和血管生长因子、抗生素,同时把局部自由基、炎症因子、细菌等毒性物质引流出去,从而为伤病灶营造出适合细胞修复再生和血管再生的微环境;冲洗引流管主体的截面外轮廓为橄榄形结构,横径短,拔管后有利于硬膜囊的穿刺孔闭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简称冲引管),它由两个平行独立的输送通道组成,其特点是:两管平行,X线可见,可合并也可分离,其截面呈橄榄形,内端向背侧弯曲一定角度,外端的外进水口3和外出水口4错开一定距离。可通过开放手术、微创内镜或经皮穿刺的方式植入硬膜内脊髓外。通过注入含氧营养液、抗生素、神经及血管生长因子,同时引流出自由基、毒性因子和细菌等有害物的方法达到持续改善微环境的目的。等自身循环建立后,可体外拔出冲引管至硬膜外,注入适量蛋白胶,再完全拔出。硬膜囊6到8周后封闭愈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直接进入硬膜内提供病灶的氧气和养分供应,以及各种生长因子、血管生长因子的供应。同时冲走自由基、毒素、炎症因子、细菌等不利于细胞生长的因素。其平行管设计避免了现有的内外管设计中,内管与外管交叉处易被血栓堵塞和难以通过外套针或针芯的弊端。
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相互独立且平行。中间的纵隔板可从中间劈开。外端的外进水口3和外出水口4可分离或者并拢。可通过成熟的方法将冲引管植入硬膜囊9,到达脊髓8的损伤灶7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冲洗引流管主体,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的截面外轮廓为橄榄形结构,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内部设置有沿着冲洗引流管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纵隔板,纵隔板将冲洗引流管主体内腔分隔为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第一输送通道的外端为外进水口(3),第一输送通道的内端为内出水口(1),第二输送通道的外端为外出水口(4),第二输送通道的内端为内进水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截面积小于第二输送通道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隔板的内端沿长度方向剖切后去除一段材料,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内端壁部也环切去除一段材料,使得内出水口(1)与内进水口(2)在引流管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位置差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出水口(1)的端面沿着自纵隔板的中心线向内的方向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水口(2)的端面自纵隔板的中心线向外的方向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出水口(1)端面的倾斜角度大于内进水口(2)端面的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隔板的外端沿长度方向剖切一段距离后,分为两半部分,使得外进水口(3)与外出水口(4)互相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由具有一定刚性的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靠近内端的位置设置有一段弯曲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靠近橄榄形截面两端的位置构成两条脊线,所述冲洗引流管主体上靠近两条脊线的位置设置有显影区域。
CN202220883879.9U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 Active CN217219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3879.9U CN217219861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3879.9U CN217219861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9861U true CN217219861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19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83879.9U Active CN217219861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9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05329A (en) Intravascular multi-lumen catheter, capable of being implanted by "tunnelling"
US9855401B2 (en) Multi-lumen biologic-delivering device
US9636123B2 (en) Calculus retrieving/removing device and method
CN2788836Y (zh) 双腔脑内血肿专用冲洗导管
JP2017504455A (ja) ガス除去機能付き患者用アクセス機器
US9517080B2 (en) Calculus retrieving/removing device and method
US10470783B2 (en) Calculus retrieving/remov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5852940B (zh) 一种穿刺引流针
US9539014B2 (en) Calculus removing/retrieving device and method
US20150265294A1 (en) Calculus retrieving/removing device and method
US10835724B2 (en) Biopsy spacer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07802318A (zh) 一种血管内治疗导管
JP2009523577A (ja) 螺旋状体液溢出最少化デバイス
CN1299780C (zh) 用来进行生理引流的系统
CN217219861U (zh) 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
DE102010045384A1 (de)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von Abszesshöhlen
CN103815864A (zh) 输尿管软镜的双腔工作鞘
CN114642822A (zh) 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或感染的硬膜内冲洗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
CN209033292U (zh) 一种胸腹腔引流管
CN109602969A (zh) 一种可调式膀胱尿道联合冲洗器
US2023001985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of fluid flow device
CN213048930U (zh) 一种引流管
CN203776983U (zh) 尿路软镜取石工作鞘
CN103007396B (zh) 一种医用内镜下注射装置
CN206214484U (zh) 一种带穿刺针的引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