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5269U - 一种线缆连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连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5269U
CN217215269U CN202220553154.3U CN202220553154U CN217215269U CN 217215269 U CN217215269 U CN 217215269U CN 202220553154 U CN202220553154 U CN 202220553154U CN 217215269 U CN217215269 U CN 217215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avity
hole
connector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531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柳
陈进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encon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con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con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encon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531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5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5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5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接头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缆连接头,包括公头和母头,公头上和母头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插接部和插接腔,公头上背向插接部的一段为中空结构,插接部内轴向设有第一线缆腔,第一线缆腔通过第一线缆通孔与中空结构连通,第一线缆腔内设有线缆自动卡合机构,第一线缆腔上在背向中空结构的端面上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线芯通孔,插接部上远离中空结构的端面上设有处理线缆自动卡合机构的控制结构,插接部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水圈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线缆连接头当接头内的端子坏掉之后,无法将线缆与连接头分离,从而导致连接头不能更换以及无法防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连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接头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缆连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缆接头上没有防水结构,并且线缆在连接接头时,都是通过胶粘等固定方式,不易更换,且当连接头内的线缆坏掉之后,位于连接头内的线缆便与连接头形成一个无法分离的整体,所以只能在线缆上将整个连接头切下扔掉,然后重新换一个新的连接头与线缆配合,这就使得连接头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在连接头内设置线缆自动卡合机构和处理线缆自动卡合机构的控制结构配合在连接头的插接部上设置防水圈的方式,设计了一种线缆连接头,解决了现有的线缆连接头当接头内的端子坏掉之后,无法将线缆与连接头分离,从而导致连接头不能更换以及无法防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缆连接头,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公头上设有插接部,所述母头上设有与所述插接部配合的插接腔,所述公头上背向所述插接部的一段为中空结构,所述插接部内轴向设有第一线缆腔,所述第一线缆腔通过第一线缆通孔与所述中空结构连通,所述第一线缆腔内设有线缆自动卡合机构,所述第一线缆腔上在背向所述中空结构的端面上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线芯通孔,所述插接部上远离所述中空结构的端面上设有处理线缆自动卡合机构的控制结构,所述插接部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水圈结构。
优选的,所述线缆自动卡合结构包括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线缆腔的侧壁上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第一线芯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缆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臂靠近所述第一线芯通孔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弹性臂靠近所述第一线芯通孔的一端到所述第一线缆腔的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第一线芯通孔的一端到所述第一线缆腔的轴线的距离。
优选的,处理所述线缆自动卡合机构的控制结构为第一检修孔,所述第一检修孔设于所述第一线缆腔设有第一线芯通孔的端壁上,所述第一检修孔的轴心与所述第一线芯通孔的轴心以及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端部的几何中心在第一线缆腔的横截面上的投影共线,所述第一检修孔位于所述第一线芯通孔靠近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线缆腔设有第一线芯通孔的内壁之间预设间隙。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的端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端面上远离所述第一线缆腔的轴线一侧。
优选的,所述防水圈结构包括弹性的防水圈本体,所述防水圈本体的外周面上同轴设有若干圈凸楞。
优选的,所述公头的外表面上轴向设有弹性的卡合臂,所述卡合臂背向所述插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公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朝向所述插接部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卡合臂的自由端在靠近所述公头的外表面的一侧设有突起,所述母头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合臂配合的卡合槽。
优选的,所述突起背向所述卡合臂的固定端的一侧为斜面,所述突起朝向所述卡合臂的自由端的一面与所述卡合臂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的,所述母头内设有设有第二线缆腔,所述第二线缆腔朝向所述插接腔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线芯通孔,所述第二线缆腔背向所述插接腔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线缆通孔,所述第二线缆腔朝向所述插接腔的端面上设有第二检修孔,所述第二线缆腔内设有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背向所述插接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缆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臂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连接头内设置线缆自动卡合机构和处理线缆自动卡合机构的控制结构配合在连接头的插接部上设置防水圈的方式,设计了一种线缆连接头,解决了现有的线缆连接头当接头内的端子坏掉之后,无法将线缆与连接头分离,从而导致连接头不能更换以及无法防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第一线芯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缆腔的侧壁固定连接,使得在线缆伸入进第一线缆腔内的过程中,不会被第一弹性臂挡住,而当公头上朝向中空结构一端拽线缆时,第一弹性臂便卡住了线缆,并且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为靠近所述第一线芯通孔的一端,使得在公头上朝向中空结构一端拽线缆时第一弹性臂的端部会对线缆的表面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从而使得线缆不容易从公头上脱落。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第一检修孔能够在公头内部的线缆坏掉后,通过采用一根铁丝或者铁片从公头上背向所述中空结构的一端通过第一检修孔伸入到第一线缆腔内将第一弹性臂拨起,使得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不再对线缆的表面施加压力,从而方便将线缆从公头1内拔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检修孔与第一线芯通孔以及第一弹性臂在第一线缆腔的横截面上的投影示意图。
其中,1、公头;2、母头;3、插接部;4、插接腔;5、中空结构;6、第一线缆腔;7、第一线缆通孔;8、第一线芯通孔;9、第一弹性臂;10、第一检修孔;11、凸起;12、防水圈本体;13、凸楞; 14、卡合臂;15、突起;16、卡合槽;17、斜面;18、第二线缆腔;19、第二线芯通孔;20、第二线缆通孔;21、第二弹性臂;22、第二检修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一种线缆连接头,包括公头1和母头2,所述公头 1上设有插接部3,所述母头2上设有与所述插接部3配合的插接腔4,所述公头1上背向所述插接部3的一段为中空结构5,所述插接部3内轴向设有第一线缆腔6,所述第一线缆腔6通过第一线缆通孔 7与所述中空结构5连通,所述第一线缆腔6内设有线缆自动卡合机构,所述第一线缆腔6上在背向所述中空结构5的端面上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线芯通孔8,所述插接部3上远离所述中空结构5的端面上设有处理线缆自动卡合机构的控制结构,所述插接部3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水圈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时,针对公头1来说,先将线缆的一端剥开,使得线缆的线芯漏出来,然后将线缆露出线芯的一端从公头的中空结构5处穿进公头1内,直至线缆露出线芯的一端抵达到第一线缆腔6内并且线芯位于第一线芯通孔8中,此时,第一线缆腔6内的线缆自动卡合机构便将线缆卡合在第一线缆腔6内,使得线缆不会滑动,然后再将另一根线缆穿进母头2内,并使得位于母头2内的线缆上露出线芯的一端朝向所述插接腔4;从而使得在将公头1与母头2连接时,直接将公头1的插接部3插入到母头2的插接腔4内即可,这其中,需要断开时,直接将公头1的插接部从母头2内的插接腔内拔出即可,插接部3上远离所述中空结构5的端面上设置的处理线缆自动卡合机构的控制结构使得在公头1内的线缆坏了之后,可以通过处理线缆自动卡合机构的控制结构使得线缆自动卡合机构松开线缆(不再卡合线缆),然后便将坏了的线缆完全从公头1内拔出,并且不会遗留坏死的线缆在公头1内,这样便可以使得一个线缆连接头可以不会因为线缆坏了便丢弃,插接部3的外周面上设置的防水圈结构使得公头1与母头2插接时,水不会进入到插接腔4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线缆自动卡合结构包括第一弹性臂9,所述第一线缆腔6的侧壁上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弹性臂9,所述第一弹性臂9远离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缆腔6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臂9靠近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弹性臂9靠近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的一端到所述第一线缆腔 6的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一弹性臂9远离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的一端到所述第一线缆腔6的轴线的距离。第一弹性臂9远离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缆腔6的侧壁固定连接,使得在线缆伸入进第一线缆腔6内的过程中,不会被第一弹性臂9挡住,而当公头1上朝向中空结构5一端拽线缆时,第一弹性臂9便卡住了线缆,并且第一弹性臂9的自由端为靠近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的一端,使得在公头 1上朝向中空结构5一端拽线缆时第一弹性臂9的端部会对线缆的表面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从而使得线缆不容易从公头上脱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处理所述线缆自动卡合机构的控制结构为第一检修孔10,所述第一检修孔10设于所述第一线缆腔6上设有第一线芯通孔8的端壁上,所述第一检修孔10的轴心与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的轴心以及所述第一弹性臂9的端部的几何中心在第一线缆腔 6的横截面上的投影共线(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检修孔10位于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靠近所述第一弹性臂9的一侧。设置的第一检修孔 10能够在公头1内部的线缆坏掉后,通过采用一根铁丝或者铁片从公头1上背向所述中空结构5的一端通过第一检修孔10伸入到第一线缆腔6内将第一弹性臂9拨起,使得第一弹性臂9的自由端不再对线缆的表面施加压力,从而方便将线缆从公头1内拔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第一弹性臂9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线缆腔6设有第一线芯通孔8的内壁之间预设间隙,通过预设的间隙,方便在公头1内的线缆坏掉时将第一弹性臂9拨起。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第一弹性臂9的自由端的端面上设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臂9的端面上远离所述第一线缆腔6的轴线一侧,通过设置凸起11,使得当使用铁丝或铁片从第一检修孔10处伸入到第一线缆腔6内拨起第一弹性臂9时,铁丝或者贴片的端部能够插入到凸起11与位于所述第一线缆腔6内的线缆表面之间的间隙中,从而方便将第一弹性臂9拨起,从而避免伸入第一线缆腔6内铁丝与第一弹性臂9的端部之间发生打滑的现象。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防水圈结构包括弹性的防水圈本体 12,所述防水圈本体12的外周面上同轴设有若干圈凸楞13,通过设置多圈凸楞13的方式,提高了防水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公头的外表面上轴向设有弹性的卡合臂14,所述卡合臂14背向所述插接部3的一端与所述公头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朝向所述插接部3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卡合臂14的自由端在靠近所述公头1的外表面的一侧设有突起15,所述母头2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合臂14配合的卡合槽16,通过设计的卡合臂14和突起15,使得在公头1与母头2插接时,进一步紧固公头1 与母头2。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突起15背向所述卡合臂14的固定端的一侧为斜面17,所述突起15朝向所述卡合臂14的自由端的一面与所述卡合臂14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斜面17的设置,使得在公头1与母头2插接的过程中不会被卡合臂14挡住。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母头2内设有设有第二线缆腔18,所述第二线缆腔18朝向所述插接腔4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线芯通孔19,所述第二线缆腔18背向所述插接腔4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线缆通孔20,所述第二线缆腔18朝向所述插接腔4的端面上设有第二检修孔22,所述第二线缆腔18内设有第二弹性臂21,所述第二弹性臂21背向所述插接腔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缆腔1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臂2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如此设计,使得母头2内的线缆也不容易脱落。

Claims (9)

1.一种线缆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头(1)和母头(2),所述公头(1)上设有插接部(3),所述母头(2)上设有与所述插接部(3)配合的插接腔(4),所述公头(1)上背向所述插接部(3)的一段为中空结构(5),所述插接部(3)内轴向设有第一线缆腔(6),所述第一线缆腔(6)通过第一线缆通孔(7)与所述中空结构(5)连通,所述第一线缆腔(6)内设有线缆自动卡合机构,所述第一线缆腔(6)上在背向所述中空结构(5)的端面上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线芯通孔(8),所述插接部(3)上远离所述中空结构(5)的端面上设有处理线缆自动卡合机构的控制结构,所述插接部(3)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水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自动卡合结构包括第一弹性臂(9),所述第一线缆腔(6)的侧壁上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弹性臂(9),所述第一弹性臂(9)远离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缆腔(6)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臂(9)靠近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弹性臂(9)靠近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的一端到所述第一线缆腔(6)的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一弹性臂(9)远离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的一端到所述第一线缆腔(6)的轴线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处理所述线缆自动卡合机构的控制结构为第一检修孔(10),所述第一检修孔(10)设于所述第一线缆腔(6)上设有第一线芯通孔(8)的端壁上,所述第一检修孔(10)的轴心与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的轴心以及所述第一弹性臂(9)的端部的几何中心在第一线缆腔(6)的横截面上的投影共线,所述第一检修孔(10)位于所述第一线芯通孔(8)靠近所述第一弹性臂(9)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9)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线缆腔(6)设有第一线芯通孔(8)的内壁之间预设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9)的自由端的端面上设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臂(9)的端面上远离所述第一线缆腔(6)的轴线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结构包括弹性的防水圈本体(12),所述防水圈本体(12)的外周面上同轴设有若干圈凸楞(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的外表面上轴向设有弹性的卡合臂(14),所述卡合臂(14)背向所述插接部(3)的一端与所述公头(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朝向所述插接部(3)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卡合臂(14)的自由端在靠近所述公头(1)的外表面的一侧设有突起(15),所述母头(2)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合臂(14)配合的卡合槽(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15)背向所述卡合臂(14)的固定端的一侧为斜面(17),所述突起(15)朝向所述卡合臂(14)的自由端的一面与所述卡合臂(14) 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2)内设有设有第二线缆腔(18),所述第二线缆腔(18)朝向所述插接腔(4)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线芯通孔(19),所述第二线缆腔(18)背向所述插接腔(4)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线缆通孔(20),所述第二线缆腔(18)朝向所述插接腔(4)的端面上设有第二检修孔(22),所述第二线缆腔(18)内设有第二弹性臂(21),所述第二弹性臂(21)背向所述插接腔(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缆腔(1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臂(2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CN202220553154.3U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线缆连接头 Active CN217215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3154.3U CN217215269U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线缆连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3154.3U CN217215269U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线缆连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5269U true CN217215269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6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53154.3U Active CN217215269U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线缆连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5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11130B2 (en) Charging connector having a sleeve with slots surrounding a contact piece with corresponding contact arms
RU2006109493A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токопроводящего шланга пылесоса
CN116780272A (zh) 光伏电连接器组件
CN217215269U (zh) 一种线缆连接头
CN109698428B (zh) 一种汽车用防自分离的线束连接器
WO2015027638A1 (zh) 一种防水电连接器
CN206685666U (zh) 三合一磁吸充电数据线
CN202651424U (zh) 防火花插接电极
CN209056701U (zh) 线缆快速连接器
CN216903635U (zh) 一种具有自动锁定的电缆连接器
CN217823390U (zh) 插接式防呆连接器
CN212725857U (zh) 一种接插件组件
CN212011451U (zh) 高可靠连接器
CN201717449U (zh) 具有到位手感的推拉连接器及其插头
CN218632673U (zh) 一种具有锁紧结构的电线连接件
CN217903533U (zh) 一种防水插
CN216085483U (zh) 一种具有自动回位密封结构的电连接件
CN212908410U (zh) 一种单芯大电流高压连接器母座
CN208782147U (zh) 一种基于电源及信号传输的防水连接器
CN209001252U (zh) 一种高精密、带有自动回弹按键装置的插头
CN207009781U (zh) 一种防水插头
CN216850568U (zh) 一种快卡三芯插头
CN219843235U (zh) 一种快速插拔式接线端子
CN211981048U (zh) 一种防拉扯的连接器
CN213982428U (zh) 一种软管接头快速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