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2851U - 一种仿形头组件、测试结构及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形头组件、测试结构及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12851U CN217212851U CN202123109179.9U CN202123109179U CN217212851U CN 217212851 U CN217212851 U CN 217212851U CN 202123109179 U CN202123109179 U CN 202123109179U CN 217212851 U CN217212851 U CN 2172128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ack
- needle
- pin
- aperture
- c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形头组件,包括插孔、探针,插孔包括第一插孔、设置在第一插孔底部且与第一插孔相通的第二插孔,第一插孔的孔径小于第二插孔的孔径;探针设置在第二插孔内,探针包括杯针、尖针,杯针设置在第二插孔的入孔处,尖针向第二插孔内延伸设置。本申请通过将仿形头内的插孔设置成孔径不相同的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第一插孔的孔径小于第二插孔的孔径,使得插针插入第二插孔内更加容易与顺畅,不易偏移,大大提高电池性能测试的效率。此外,本申请将探针设置在第二插孔的入孔处,使得插针在插入且穿过第一插孔内即可插入第二插孔内的探针中,不易发生插接错位而导致探针偏移以及测试数值不准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仿形头组件、测试结构及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电池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手动测试夹、探针或焊接方式将测试设备的正负极与电池单体的正负极连接。当采用手动测试夹连接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测试夹的开启,极易影响作业效率。特别是测试人员长时间工作后容易出现手指疲劳,从而出现操作失误,以致对电池的极耳造成损伤。当采用探针连接时,若探针连接压力控制不好,极耳镍片或铝箔会发生刺穿或压伤,从而影响了电池单体的集成工艺。而采用焊接连接会对电池单体的隔膜或极耳塑封点的绝缘材料造成高温损伤,从而影响电池品质。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电池测试的相关装置,但是现有的电池性能测试装置仍存在以下的缺陷:
(1)测试装置中的母头为连体式的,且被固定锁在固定板上,会导致插件PIN针偏移将无法对位插入;
(2)测试装置中母头内的孔的直径较大,测试探针若发生偏移会导致插件PIN针接插错位,影响测试的准确性与精确性;
(3)测试装置中母头的整体角度倾斜,导致测试探针与测试装置内壁摩擦,长时间磨损会使探针压缩后无法弹出,导致未能与插件PIN针(公头)接触,无法读取测试值,降低测试效率与测试数值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仿形头组件、测试结构及测试装置,能够解决插件PIN针偏移、插接错位及插件PIN针与探针接触不良而影响测试效率与精确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仿形头组件,包括插孔、探针。插孔包括第一插孔、设置在第一插孔底部且与第一插孔相通的第二插孔,第一插孔的孔径小于第二插孔的孔径;探针设置在第二插孔内;探针包括杯针、尖针,杯针设置在第二插孔的入孔处,尖针向第二插孔内延伸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仿形头内的插孔设置成孔径不相同的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第一插孔的孔径小于第二插孔的孔径,使得插针插入第二插孔内更加容易与顺畅,不易偏移,大大提高电池性能测试的效率。此外,本申请将探针设置在第二插孔的入孔处,使得插针在插入且穿过第一插孔内即可插入第二插孔内的探针中,不易发生插接错位而导致探针偏移以及测试数值不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孔的孔径≤杯针的内径。杯针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插孔的孔径,能够保证插针在插入第一插孔后顺利地进入杯针中。如果杯针的内径小于第一插孔的孔径,那么杯针的入口处与第一插孔留有间隙,在插入插针时,插针有可能会插入间隙中,导致插针插接错位。与此同时,插针插入间隙中,容易导致插针对杯针产生推移的作用力而使得杯针的位置发生偏移,使得间隙增大。其中,间隙增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间隙增大,插针插入间隙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会使得间隙变得越来越大;间隙增大,杯针的位置偏移增大,使得下次插针插入杯针内,插针与杯针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增大,不仅影响了插针插入的顺畅性,还大大损耗了插针与杯针,缩短了插针与杯针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插孔的孔径自入孔处向出孔处逐渐递增。通过将第二插孔设置成等腰梯形的目的在于:入孔处的孔径较小,能够更好的将探针固定住,而且探针与第二插孔的入孔处不会留有间隙;从入孔处到出孔处的孔径越来越大,能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探针在第二插孔内偏移活动,从而避免探针被卡住等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针的外径与第二插孔入孔处的孔径一致。通过将杯针的外径设置成与第二插孔入孔处的孔径一致,使得杯针刚好与第二插孔的内壁相吻合,能够对杯针起到固定的作用的,而且杯针与第二插孔内壁不会存在间隙,避免插针插接错位,杯针位置发生偏移,性能测试效率低,测试数据不准确等问题产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针的内径自入口向出口逐渐递减。通过将杯针设置成倒等腰梯形,便于插针在插入探针的过程中,使得插针能够顺畅地穿过杯针再插入尖针或者沿着杯针的内壁插入尖针,避免插针在插入尖针时,发生插接错位而导致插针损坏,从而影响性能测试效率与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针的出口向第二插孔的底部延伸形成尖针。本申请的尖针是从杯针的出口继续向第二插孔底部延伸设置而成的,使得尖针的内径与杯针出口的内径相匹配,能够保证插针在穿过杯针后能够顺利地插入尖针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针入口内径为杯针出口内径的1.6~2.2倍。通过合理地设置杯针入口内径与出口内径之间的比例,能够保证杯针的结构稳定性,也能够使得插针在插入杯针的过程更加顺畅,同时使得插针与尖针的接触更加充分,插接到位,性能测试效率高,测试数据准确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插孔的底部设置有纠偏件。本申请的纠偏件用于纠正探针的偏移量,确保不会因为插针的偏移而导致插针无法插入探针内进行性能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插孔出孔处的孔径为1.6mm~2mm。通过合理地设置第二插孔出孔处的孔径,能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探针在第二插孔内进行偏移活动,从而避免探针被卡住等等接触不良的现象,进而影响性能测试效率与性能测试数据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孔的孔径为0.8mm~1.2mm。通过合理地设置第一插孔的孔径,使得第一插孔的孔径稍微小于杯针入口的内径,使得插针能够顺利地插入杯针,进而插入尖针内,确保插针与尖针充分接触,避免探针偏移或卡针等现象,导致接触不良,从而影响性能测试的稳定性与精确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试结构,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仿形头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仿形头内的插孔设置成孔径不相同的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第一插孔的孔径小于第二插孔的孔径,使得插针插入第二插孔内更加容易与顺畅,不易偏移,大大提高电池性能测试的效率。本申请将探针设置在第二插孔的入孔处,使得杯针刚好与第二插孔的内壁相吻合,能够对杯针起到固定的作用的,而且杯针与第二插孔内壁不会存在间隙,使得插针在插入且穿过第一插孔内即可插入第二插孔内的探针中,不易发生插接错位而导致探针偏移以及测试数值不准确。本申请通过设置了若干个仿形头组件,方便测试人员可以对被测电池进行多处、多次测试,保证性能测试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设置有若干个与仿形头组件相适配的通孔。通过在带有若干个仿形头组件的测试结构主体底部设置了底板,使得其与被测电池的接触连接更加平稳,降低对性能测试的影响。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包括插针、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测试结构,插针可穿过测试结构中第一插孔插入探针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了具有若干个仿形头组件的测试装置,方便测试人员可以对被测电池进行多处、多次测试,保证性能测试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此外,通过将仿形头内的插孔设置成孔径不相同的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第一插孔的孔径小于第二插孔的孔径,使得插针插入第二插孔内更加容易与顺畅,不易偏移,大大提高电池性能测试的效率。本申请将探针设置在第二插孔的入孔处,使得杯针刚好与第二插孔的内壁相吻合,能够对杯针起到固定的作用的,而且杯针与第二插孔内壁不会存在间隙,使得插针在插入且穿过第一插孔内即可插入第二插孔内的探针中,不易发生插接错位而导致探针偏移以及测试数值不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针的直径≤尖针的直径。通过将插针的直径与尖针的直径设置成相匹配,确保插针与尖针充分接触,避免探针偏移或卡针等现象,导致接触不良,从而影响性能测试的稳定性与精确度。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将仿形头内的插孔设置成孔径不相同的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第一插孔的孔径小于第二插孔的孔径,使得插针插入第二插孔内更加容易与顺畅,不易偏移,大大提高电池性能测试的效率。此外,本申请将探针设置在第二插孔的入孔处,使得插针在插入且穿过第一插孔内即可插入第二插孔内的探针中,不易发生插接错位而导致探针偏移以及测试数值不准确。
(2)本申请通过将杯针的内径设置成大于或等于第一插孔的孔径,能够保证插针在插入第一插孔后顺利地进入杯针中。如果杯针的内径小于第一插孔的孔径,那么杯针的入口处与第一插孔留有间隙,在插入插针时,插针有可能会插入间隙中,导致插针插接错位。与此同时,插针插入间隙中,容易导致插针对杯针产生推移的作用力而使得杯针的位置发生偏移,使得间隙增大。其中,间隙增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间隙增大,插针插入间隙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会使得间隙变得越来越大;间隙增大,杯针的位置偏移增大,使得下次插针插入杯针内,插针与杯针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增大,不仅影响了插针插入的顺畅性,还大大损耗了插针与杯针,缩短了插针与杯针的使用寿命。
(3)本申请在第二插孔的底部设置了纠偏件,用于纠正探针的偏移量,确保不会因为插针的偏移而导致插针无法插入探针内进行性能测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无疑的,本申请的此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下文以多种附图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为更加显见。
为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或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个或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仿形头组件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
2底板;
3仿形头组件
31插孔;
311第一插孔;312第二插孔;
32探针;
321杯针;322尖针;
33插针;
34纠偏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在生产电池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手动测试夹、探针或焊接方式将测试设备的正负极与电池单体的正负极连接。当采用手动测试夹连接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测试夹的开启,极易影响作业效率。特别是测试人员长时间工作后容易出现手指疲劳,从而出现操作失误,以致对电池的极耳造成损伤。当采用探针连接时,若探针连接压力控制不好,极耳镍片或铝箔会发生刺穿或压伤,从而影响了电池单体的集成工艺。而采用焊接连接会对电池单体的隔膜或极耳塑封点的绝缘材料造成高温损伤,从而影响电池品质。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电池测试的相关装置,但是现有的电池性能测试装置仍存在以下的缺陷:
(1)测试装置中的母头为连体式的,且被固定锁在固定板上,会导致插件PIN针偏移将无法对位插入;
(2)测试装置中母头内的孔的直径较大,测试探针若发生偏移会导致插件PIN针接插错位,影响测试的准确性与精确性;
(3)测试装置中母头的整体角度倾斜,导致测试探针与测试装置内壁摩擦,长时间磨损会使探针压缩后无法弹出,导致未能与插件PIN针(公头)接触,无法读取测试值,降低测试效率与测试数值的准确性。
为了缓解上述的问题,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意外地发现,将仿形头内插孔的入孔缩小,能够减小探针与插孔内壁的间隙,从而降低插针插接错位的概率,而且还能够对探针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探针因为插针的作用力而产生晃动并导致探针位置偏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仿形头组件的剖视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仿形头组件3。该仿形头组件3包括插孔31、探针32。插孔31包括第一插孔 311、设置在第一插孔311底部且与第一插孔311相通的第二插孔312,第一插孔311的孔径小于第二插孔312的孔径;探针32设置在第二插孔312内;探针32包括杯针321、尖针322,杯针321 设置在第二插孔312的入孔处,尖针322向第二插孔312内延伸设置。
插孔31指的是具有一定的容纳空间的孔。
探针32指的是用于测试电池性能的测试针,其表面镀有金属。其中,杯针321指的是呈倒等腰梯形且形状类似杯子状的测试针,其表面镀有金属;尖针322指的是呈圆柱形且形状细小的测试针,其表面镀有金属。
第一插孔311的孔径指的是连接第一插孔311内壁上的两点且通过第一插孔311中心点的线段。第二插孔312的孔径指的是连接第二插孔312内壁上的两点且通过第二插孔312中心点的线段。
尖针322向第二插孔312内延伸设置指的是尖针322的一端与杯针321连接,另一端朝向第二插孔312底部延伸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仿形头内的插孔31设置成孔径不相同的第一插孔311 与第二插孔312,第一插孔311的孔径小于第二插孔312的孔径,使得插针33插入第二插孔312 内更加容易与顺畅,不易偏移,大大提高电池性能测试的效率。此外,本申请将探针32设置在第二插孔312的入孔处,使得插针33在插入且穿过第一插孔311内即可插入第二插孔312内的探针32中,不易发生插接错位而导致探针32偏移以及测试数值不准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插孔311的孔径≤杯针321的内径。其中,杯针321的内径指的是连接杯针321内壁上的两点且通过杯针321中心点的线段。
杯针32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插孔311的孔径,能够保证插针33在插入第一插孔311后顺利地进入杯针321中。如果杯针321的内径小于第一插孔311的孔径,那么杯针321的入口处与第一插孔311留有间隙,在插入插针33时,插针33有可能会插入间隙中,导致插针33插接错位。与此同时,插针33插入间隙中,容易导致插针33对杯针321产生推移的作用力而使得杯针321 的位置发生偏移,使得间隙增大。其中,间隙增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间隙增大,插针33插入间隙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会使得间隙变得越来越大;间隙增大,杯针321的位置偏移增大,使得下次插针33插入杯针321内,插针33与杯针321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增大,不仅影响了插针33插入的顺畅性,还大大损耗了插针33与杯针321,缩短了插针33与杯针321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插孔312的孔径自入孔处向出孔处逐渐递增。其中,入孔处指的是第二插孔312与第一插孔311连接的一端端口,即第二插孔312的顶部端口;出孔处指的是第二插孔312远离第一插孔311的一端端口,即第二插孔312的底部端口。
通过将第二插孔312设置成等腰梯形的目的在于:入孔处的孔径较小,能够更好的将探针 32固定住,而且探针32与第二插孔312的入孔处不会留有间隙;从入孔处到出孔处的孔径越来越大,能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探针32在第二插孔312内偏移活动,从而避免探针32被卡住等现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杯针321的外径与第二插孔312入孔处的孔径一致。其中,杯针321的外径指的是连接杯针321外壁上的两点且通过杯针321中心点的线段。
通过将杯针321的外径设置成与第二插孔312入孔处的孔径一致,使得杯针321刚好与第二插孔312的内壁相吻合,能够对杯针321起到固定的作用的,而且杯针321与第二插孔312内壁不会存在间隙,避免插针33插接错位,杯针321位置发生偏移,性能测试效率低,测试数据不准确等问题产生。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杯针321的内径自入口向出口逐渐递减。其中入口指的是杯针 321靠近第一插孔311底部的一端端口,即杯针321的顶部端口;出口指的是杯针321远离第一插孔311底部的一端端口,即杯针321的底部端口。
通过将杯针321设置成倒等腰梯形,便于插针33在插入探针32的过程中,使得插针33能够顺畅地穿过杯针321再插入尖针322或者沿着杯针321的内壁插入尖针322,避免插针33在插入尖针322时,发生插接错位而导致插针33损坏,从而影响性能测试效率与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杯针321的出口向第二插孔312的底部延伸形成尖针322。换言之,杯针321的出口端口(底部端口)朝着第二插孔312底部继续延展伸长,从而形成尖针322。
本申请的尖针322是从杯针321的出口继续向第二插孔312底部延伸设置而成的,使得尖针 322的内径与杯针321出口的内径相匹配,能够保证插针33在穿过杯针321后能够顺利地插入尖针322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杯针321入口内径为杯针321出口内径的1.6~2.2倍。其中,杯针321入口内径指的是连接位于杯针321入口端口内壁上的两点且通过杯针321入口端口中心点的线段;杯针321出口内径指的是连接位于杯针321出口端口内壁上的两点且通过杯针321 出口端口中心点的线段。
通过合理地设置杯针321入口内径与出口内径之间的比例,能够保证杯针321的结构稳定性,也能够使得插针33在插入杯针321的过程更加顺畅,同时使得插针33与尖针322的接触更加充分,插接到位,性能测试效率高,测试数据准确性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插孔312的底部设置有纠偏件34。该纠偏件34指的是具有弹性或具有浮动空间的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弹性部件、浮动部件等。本申请的纠偏件34用于纠正探针32的偏移量,确保不会因为插针33的偏移而导致插针33无法插入探针32内进行性能测试。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插孔312出孔处的孔径为1.6mm~2mm。通过合理地设置第二插孔312出孔处的孔径,能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探针32在第二插孔312内进行偏移活动,从而避免探针32被卡住等等接触不良的现象,进而影响性能测试效率与性能测试数据准确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插孔311的孔径为0.8mm~1.2mm。通过合理地设置第一插孔311的孔径,使得第一插孔311的孔径稍微小于杯针321入口的内径,使得插针33能够顺利地插入杯针321,进而插入尖针322内,确保插针33与尖针322充分接触,避免探针32偏移或卡针等现象,导致接触不良,从而影响性能测试的稳定性与精确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试结构。该测试结构包括主体1,主体1 上设置有若干个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仿形头组件3。其中,主体1指的是用于放置容纳仿形头组件3的壳体、座体、箱体等。该测试结构整体呈“T”字型。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仿形头内的插孔31设置成孔径不相同的第一插孔311 与第二插孔312,第一插孔311的孔径小于第二插孔312的孔径,使得插针33插入第二插孔312 内更加容易与顺畅,不易偏移,大大提高电池性能测试的效率。本申请将探针32设置在第二插孔312的入孔处,使得杯针321刚好与第二插孔312的内壁相吻合,能够对杯针321起到固定的作用的,而且杯针321与第二插孔312内壁不会存在间隙,使得插针33在插入且穿过第一插孔311内即可插入第二插孔312内的探针32中,不易发生插接错位而导致探针32偏移以及测试数值不准确。本申请通过设置了若干个仿形头组件3,方便测试人员可以对被测电池进行多处、多次测试,保证性能测试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底板2设置有若干个与仿形头组件 3相适配的通孔。通过在带有若干个仿形头组件3的测试结构主体1底部设置了底板2,使得其与被测电池的接触连接更加平稳,降低对性能测试的影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插针33、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测试结构,插针33可穿过测试结构中第一插孔311插入探针32内。
插针33指的是连接器中用来完成电(信号)的导电(传输)的一种金属物质,也成PIN 针,英文全称为Pin needle,其采用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碳化钨”原料,也就是硬质合金,具有很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了具有若干个仿形头组件3的测试装置,方便测试人员可以对被测电池进行多处、多次测试,保证性能测试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此外,通过将仿形头内的插孔31设置成孔径不相同的第一插孔311与第二插孔312,第一插孔311的孔径小于第二插孔312的孔径,使得插针33插入第二插孔312内更加容易与顺畅,不易偏移,大大提高电池性能测试的效率。本申请将探针32设置在第二插孔312的入孔处,使得杯针321刚好与第二插孔312的内壁相吻合,能够对杯针321起到固定的作用的,而且杯针321与第二插孔312内壁不会存在间隙,使得插针33在插入且穿过第一插孔311内即可插入第二插孔312内的探针32 中,不易发生插接错位而导致探针32偏移以及测试数值不准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插针33的直径≤尖针322的直径。插针33的直径指的是连接插针33外壁上的两点且通过插针33中心点的线段;尖针322的直径指的是连接尖针322内壁上的两点且通过尖针322中心点的线段。通过将插针33的直径与尖针322的直径设置成相匹配,确保插针33与尖针322充分接触,避免探针32偏移或卡针等现象,导致接触不良,从而影响性能测试的稳定性与精确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再次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仿形头组件的剖视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电池性能的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插针33、测试结构,测试结构包括底板2、内部设置有若干个仿形头组件3的主体1。仿形头组件3 包括第一插孔311、设置在第一插孔311底部且与第一插孔311相通的第二插孔312、设置在第二插孔312内的探针32,探针32包括杯针321、杯针321底部向第二插孔312底部延伸形成的尖针322,第二插孔312的底部设置有纠偏件34。其中,第一插孔311的孔径为1mm,第二插孔312出孔处的孔径为1.8mm,第二插孔312入孔处的孔径为1.18mm,杯针321的外径为1.18mm,插针33的直径为0.56mm。
本申请通过将第二插孔312入孔处孔径进行缩小,与杯针321的外径相匹配,使得杯针 321刚好与第二插孔312入孔处的内壁相吻合,增强了杯针321在第二插孔312内的结构稳定性,且减小了杯针321与第二插孔312内壁的间隙,避免插针33插接错位,防止探针32的位置发生偏移,大大提高电池性能测试的效率与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及准确性。此外,本申请在第二插孔312的底部设置了纠偏件34,用于纠正探针32的偏移量,确保不会因为插针33的偏移而导致插针33无法插入探针32内进行性能测试。
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处理步骤或材料,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此类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说明书中提到的“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或特性可以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结合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一些具体的细节,例如厚度、数量等,以提供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本申请无需上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细节便可实现或者也可采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实现。
Claims (14)
1.一种仿形头组件(3),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孔(31),其包括第一插孔(311)、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孔(311)底部且与所述第一插孔(311)相通的第二插孔(312),所述第一插孔(311)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插孔(312)的孔径;
探针(32),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插孔(312)内,所述探针(32)包括杯针(321)、尖针(322),所述杯针(321)设置在所述第二插孔(312)的入孔处,所述尖针(322)向所述第二插孔(312)内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形头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311)的孔径≤所述杯针(321)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形头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孔(312)的孔径自入孔处向出孔处逐渐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形头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针(321)的外径与所述第二插孔(312)入孔处的孔径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形头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针(321)的内径自入口向出口逐渐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形头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针(321)的出口向所述第二插孔(312)的底部延伸形成所述尖针(32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形头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针(321)入口内径为所述杯针(321)出口内径的1.6~2.2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仿形头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孔(312)的底部设置有纠偏件(3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仿形头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孔(312)出孔处的孔径为1.6mm~2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仿形头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311)的孔径为0.8mm~1.2mm。
11.一种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仿形头组件(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仿形头组件(3)相适配的通孔。
13.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针(3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测试结构,所述插针(33)可穿过所述测试结构中所述第一插孔(311)插入所述探针(32)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33)的直径≤所述尖针(322)的直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09179.9U CN217212851U (zh) | 2021-12-10 | 2021-12-10 | 一种仿形头组件、测试结构及测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09179.9U CN217212851U (zh) | 2021-12-10 | 2021-12-10 | 一种仿形头组件、测试结构及测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12851U true CN217212851U (zh) | 2022-08-16 |
Family
ID=82783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109179.9U Active CN217212851U (zh) | 2021-12-10 | 2021-12-10 | 一种仿形头组件、测试结构及测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12851U (zh) |
-
2021
- 2021-12-10 CN CN202123109179.9U patent/CN2172128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74074B (zh) | 用于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检测的连接结构和检测方法 | |
EP1906468A1 (en) | Battery ca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217212851U (zh) | 一种仿形头组件、测试结构及测试装置 | |
CN111933976A (zh) |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 | |
CN112803196A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电压巡检系统的电气连接结构 | |
CN216528982U (zh) | 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电堆的一体化端板 | |
CN113848350A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单电池电压巡检采集端子 | |
CN115372845A (zh) | 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电压巡检装置 | |
CN220961599U (zh) | 水循环测试夹具 | |
CN209544673U (zh) | 充放电用快速插头及具有该插头的插拔式充电连接线 | |
CN214797809U (zh) | 一种连接燃料电池与巡检系统的接线端子 | |
CN218039881U (zh) | 一种筒式端子 | |
CN212323047U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 | |
CN110673053B (zh) |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巡检接线结构 | |
CN212989415U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单电池电压巡检采集端子 | |
CN208368847U (zh) | 电能表接电连接结构 | |
CN215731922U (zh) | 一种扣式电池 | |
WO2024216977A1 (zh) | 测试机构、电池测试系统及电池生产系统 | |
CN220509004U (zh) | 一种测试探针 | |
CN216848072U (zh) | 一种巡检装置及巡检连接结构 | |
CN217404494U (zh) | 一种用于双极板的电压巡检装置以及双极板 | |
CN214225218U (zh) | 一种连接器测试模块 | |
CN220381168U (zh) | 一种圆柱电芯性能测试连接片 | |
CN216671974U (zh) | 一种用于电表与进出接线柱间的连接件 | |
CN220065951U (zh) | 一种锂电池模组的组合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