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1775U - 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1775U
CN217211775U CN202220707730.5U CN202220707730U CN217211775U CN 217211775 U CN217211775 U CN 217211775U CN 202220707730 U CN202220707730 U CN 202220707730U CN 217211775 U CN217211775 U CN 217211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sample
cavity
sampling
separation carrier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077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077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1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1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1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样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其中该血样分离载具用于转动时分离血液样本,血样分离载具内设有加样腔、分离腔以及第一连通通道;加样腔、第一连通通道以及分离腔顺序分布并依次连通;沿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分离腔远离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小于分离腔靠近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血样分离载具能够降低血液样本的检测用量和取样精度要求。

Description

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样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血液是临床检验最常用的样本之一,通过生化、免疫等多种检测手段可从血液中获取被试者的多种生理病理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目前大部分针对血液的检测需要在血液样本预处理阶段将血液的组分进行分分离,再单独对分离后的血液组分进行后续检测。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采血管收集血液样本,将采血管置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在提取分离后的血液样本时,为保证取样纯度,需要对吸管伸入采血管中的位置和吸取操作有较精确的要求,同时需要较多的血液样本量,才能保证待吸取的分离的血样样本具有足够的厚度给取样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因而上述通过采血管和离心机分离血液样本的方式只适用于大容量血液样本的取样处理,需要采集被试者较多量的血液样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血样分离载具,旨在降低血液样本的检测用量和取样精度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首先,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血样分离载具,用于转动时分离血液样本,所述血样分离载具内设有加样腔、分离腔以及第一连通通道;
所述加样腔、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以及所述分离腔顺序分布并依次连通;
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分离腔远离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小于所述分离腔靠近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离腔包括取样腔和沉淀腔,所述血样分离载具还设有第二连通通道;
所述加样腔、所述第一连通通道、所述取样腔、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以及所述沉淀腔依次连通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中心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外边缘的方向上,所述加样腔、所述第一连通通道、所述取样腔、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以及所述沉淀腔顺序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取样腔的底壁呈斜面设置,并朝向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延伸;
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取样腔的深度从靠近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取样腔的底壁所在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25°≤α≤8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沉淀腔靠近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小于所述沉淀腔远离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沉淀腔底壁呈斜面设置,并朝向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延伸;
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沉淀腔的深度从靠近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深度与所述取样腔的最大深度的比值小于0.3;
且/或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深度与沉淀腔的最大深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最大宽度与所述取样腔的最大宽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3;
且/或,所述取样腔从靠近加样腔的一端至远离加样腔的一端逐渐收缩,所述取样腔的最小宽度与取样腔的最大宽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上,所述取样腔的深度大于等于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加样腔靠近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小于所述加样腔远离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样腔的底壁呈斜面设置,并朝向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延伸;
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加样腔的深度从靠近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加样腔的底壁所在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25°≤β≤8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中心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外边缘的方向,所述加样腔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取样腔的延伸长度,所述取样腔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沉淀腔的延伸长度;
且/或,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加样腔的最大深度大于所述取样腔的最大深度,所述取样腔的最大深度大于所述沉淀腔的最大深度;
且/或,所述加样腔的容积大于所述取样腔的容积,所述取样腔的容积大于所述沉淀腔的容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通道靠近所述加样腔和所述取样腔的顶部设置;
且/或,所述第二连通通道靠近所述取样腔和所述沉淀腔的顶部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沿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加样腔和所述取样腔的截面面积;
且/或,沿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取样腔和所述沉淀腔的截面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血样分离载具设有多个分离单元、多个加样孔以及多个取样孔;
每一所述分离单元包括一所述加样腔和一所述分离腔,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中心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外边缘的方向上,每一所述分离单元内的所述加样腔、所述取样腔以及所述沉淀腔顺序分布并依次连通;
每一加样孔与一所述加样腔连通,每一所述取样孔与一所述分离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加样孔位于一所述加样腔上方,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中心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外边缘的方向上,每一所述加样孔远离一所述沉淀腔设置;
且/或,每一所述取样孔位于一所述取样腔的上方,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中心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外边缘的方向上,每一所述取样孔邻近一所述加样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样孔和所述取样孔为圆形孔,所述加样孔和所述取样孔的直径大于等于3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取样孔的开口面积大于等于12mm2。
其次,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血样分离装置,所述血样分离装置包括安装座、驱动机构以及上述的血样分离载具;
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血样分离载具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转动,以实现所述血样分离载具上的血液样本的离心分离。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血样处理设备,所述血样处理设备包括加样装置、取样装置以及上述的血样分离装置;
所述加样装置用于向所述血样分离装置的加样腔内添加血液样本,所述取样装置用于提取所述血样分离装置的分离腔内的血浆或血清样本。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血样分离载具内设置依次连通的加样腔、第一连通通道以及分离腔,并使分离腔远离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小于分离腔靠近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向加样腔内加入血液样本,并使血样分离载具转动时,在转动离心力作用下,血液样本通过第一连通通道进入分离腔内,血液样本中不同血液组分的密度不同,一分离样本存留在分离腔内靠近加样腔的局部空间内,该分离样本即为目标分离样本;另一分离样本则存留在分离腔远离加样腔的局部空间内,血浆成分或血清成分以及血细胞成分收容于分离腔的不同局部空间内,而后通过取样位可单独提取分离腔内的目标样本而不容易误提取,能够保证提取的目标样本的纯度,降低取样操作的精度要求。同时,微量的血液样本也能够通过本血样分离载具实现上述不同血液成分的分空间分离过程,无需大量采集血液样本,能够降低血液样本的检测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血样分离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分离单元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图1中分离单元的俯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血样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血样分离装置 11f 第一连通通道
11 血样分离载具 11g 第二连通通道
111 分离单元 11h 第三连通通道
11a 加样腔 11b1 取样腔
11b 分离腔 12 驱动机构
11b2 沉淀腔 13 安装座
11d 加样孔 2 加样装置
11e 取样孔 3 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的含义相同,均表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血样分离载具11,该血样分离载具11利用转动离心原理实现血液样本中不同血液组分的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所示,上述的血样分离载具11内设有加样腔11a、分离腔11b以及第一连通通道11f;加样腔11a、第一连通通道11f以及分离腔11b依次连通;沿血样分离载具11的顶面朝向血样分离载具11的底面的方向,分离腔11b远离第一连通通道11f的一端的深度小于分离腔11b靠近第一连通通道11f的一端的深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血液样本可以为全血样本、血清样本、血浆样本、血细胞样本、血红蛋白样本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因为血液样本中成分的密度大于血浆或血清成分的密度,因此可以通过离心分离得到血浆或血清样本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血样分离载具11用于承载全血样本,全血样本中含有密度不同的血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血样分离载具11转动时,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成分在转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血浆或血清成分中分离出来,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成分可用于血样检测,以获取相关被试者的生理病理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血样分离载具11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圆形、多边形等,比如血样分离载具11可为圆形或正八边形盘状结构,其中以加工制作更为方便、转动更为稳定的圆形结构为血样分离载具11的较优结构。
加样腔11a用于加入血液样本,分离腔11b用于分离血液样本,在血样分离载具11转动时,加样腔11a内的血液样本将在转动离心力作用下通过第一连通通道11f进入分离腔11b,再在分离腔11b中分离,密度更大的血细胞成分比血浆或血清成分受到的离心力更大,在血细胞成分从血浆或血清成分中分离后,血细胞成分将排挤血浆或血清成分,使血浆或血清成分存留在分离腔11b内靠近加样腔11a的局部空间内。分离到的血细胞成分则存留在分离腔11b远离加样腔11a的局部空间内。血浆成分或血清成分以及血细胞成分收容于分离腔11b的不同局部空间内,实现血液样本中血浆成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的分离。
本实施例通过向加样腔11a内加入血液样本,并使血样分离载具11转动时,在转动离心力作用下,血液样本通过加样腔11a和分离腔11b的连通处进入分离腔11b内,血液样本中的不同血液组分由于密度不同,一分离样本存留在分离腔11b内靠近加样腔11a的局部空间内,该分离样本即为目标分离样本;另一分离样本则存留在分离腔11b远离加样腔11a的局部空间内,不同组分的分离样本收容于分离腔11b的不同局部空间内,而后通过取样位11e可单独提取分离腔11b内的目标样本而不容易误提取,能够保证提取的目标样本的纯度,降低取样操作的精度要求。同时,微量的血液样本也能够通过本血样分离载具11实现上述不同血液成分的分空间分离过程,无需大量采集血液样本,能够降低血液样本的检测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分离腔11b包括取样腔11b1和沉淀腔11b2,血样分离载具还设有第二连通通道11g;加样腔11a、第一连通通道11f、取样腔11b1、第二连通通道11g以及沉淀腔11b2依次连通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取样腔11b1用于收容血浆或血清成分,沉淀腔11b2用于沉淀和收容血细胞成分。取样腔11b1位于加样腔11a和沉淀腔11b2之间,并与加样腔11a和沉淀腔11b2连通。沉淀腔11b2位于取样腔11b1的外围,取样腔11b1位于加样腔11a的外围,在血样分离载具11转动时,血液样本由加样腔11a进入取样腔11b1和沉淀腔11b2内,因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成分的密度大于血浆和血清成分的密度,血细胞成分将在更大的离心力作用下向沉淀腔11b2内富集而将沉淀腔11b2内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排挤至取样腔11b1中,如此分离得到的血细胞成分与血浆或血清成分别收容于取样腔11b1和沉淀腔11b2内,血细胞成分与血浆或血清成分分腔室收容,通过取样孔11e可提取取样腔11b1内的血浆或血清样本而不容易误提取到沉淀腔11b2内的血细胞样本,能够保证提取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降低取样操作的精度要求。同时,微量的血液样本也能够通过本血样分离载具11实现上述血细胞成分和血浆或血清成分的分腔室分离和收容过程,无需大量采集血液样本,能够降低血液样本的检测用量。
可选地,取样腔11b1的深度大于等于2mm,以使取样腔11b1具有足够的深度,取样腔11b1内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具有足够的液面高度,以在取样针穿过取样孔11e伸入取样腔11b1内取样时,取样针能够方便地提取到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而不易与取样腔11b1的腔壁碰撞,降低取样针撞针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血样分离载具11的中心朝向血样分离载具11的外边缘的方向上,加样腔11a、第一连通通道11f、取样腔11b1、第二连通通道11g以及沉淀腔11b2顺序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在血样分离载具11的中心朝向血样分离载具11的外边缘的方向上,加加样腔11a、第一连通通道11f、取样腔11b1、第二连通通道11g以及沉淀腔11b2,如此在血样分离载具11转动时,能够充分利用血样分离载具11的转动离心力,使加样腔11a内的血液样本进入分离腔11b,再在分离腔11b中分离,使血浆成分或血清成分留在分离腔11b内;血细胞成分离心进入沉淀腔11b2中;实现血液样本中血浆成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更迅速地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取样腔11b1的底壁呈斜面设置,并朝向第二连通通道11g延伸,在血样分离载具11的顶面朝向血样分离载具11的底面的方向上,取样腔11b1的深度从靠近第二连通通道11g的一端至远离第二连通通道11g的一端逐渐增大;且/或,在血样分离载具11的顶面朝向血样分离载具11的底面的方向上,加样腔11a的底壁呈斜面设置,并朝向第一连通通道11f延伸,以使加样腔11a的深度从靠近第一连通通道11f的一端至远离第一连通通道11f的一端逐渐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本实施例通过将加样腔11a的底壁设置为斜面,能够降低加样腔11a内的血液样本向取样腔11b1内流动时的阻力,便于在分离程序中,加样腔11a内的血液样本能够顺利进入取样腔11b1中,而不会在加样腔11a中滞留,从而能够提升血液样本的利用率。通过将取样腔11b1的底壁设置为斜面,能够降低取样腔11b1中的血细胞成分进入沉淀腔11b2中的阻力,使血细胞成分能够顺利地进入到沉淀腔11b2中。此外,因为血细胞成分的密度大于血浆或血清成分,所以血样分离载具11转动时,血样分离载具11上的血细胞成分受到的离心力作用大于血浆或血清成分受到的离心力作用,如此进入沉淀腔中的血细胞成分能够将进入沉淀腔中血浆或血清成分向取样腔11b1内排挤,从而能够提升取样腔11b1内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当取样腔11b1的底壁按照上一实施例中方式呈斜面设置时,定义取样腔11b1的底壁所在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25°≤α≤80°;当加样腔11a的底壁按照上一实施例中的方式呈斜面设置时,定义加样腔11a的底壁所在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25°≤β≤80°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加样腔11a的底壁的倾斜角度和取样腔11b1的底壁的倾斜角度决定加样腔11a和取样腔11b1对各自腔体空间内的血样流通的阻碍程度,血样为液体,血样在加样腔11a和取样腔11b1中静置时,血样的液面即为水平面,一般地,血样分离载具11使用时被水平放置,血样分离载具11的顶面呈水平设置,此时血样分离载具11的顶面与水平面平行。当取样腔11b1的底壁所在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25°时,取样腔11b1的底壁接近与水平面平行的状态,此时取样腔11b1的深度与第二连通通道11g的深度较接近,当取样腔11b1和第二连通通道11g的深度都比较深时,沉淀腔11b2内的血细胞成分容易在自重作用下通过第二连通通道11g向取样腔11b1内回流,而导致血细胞成分与取样腔11b1内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混合,取样腔11b1内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随之降低;当取样腔11b1和第二连通通道11g的深度都比较浅时,取样腔11b1内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液面高度较低,通过取样头等取样结构伸入取样腔11b1提取血浆或血清样本时,取样结构容易与取样腔11b1的底壁碰撞,因此对相关取样结构的取样控制精度要求较高,取样操作不易;当α>80°时,取样腔11b1的底壁接近与水平面垂直设置的状态,取样腔11b1的底壁对血样向第二连通通道11g流通的阻力作用过大,取样腔11b1中的血细胞成分不容易通过第二连通通道11g流入沉淀腔11b2中,因此取样腔11b1底壁所在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满足25°≤α≤80°时,取样腔11b1能够兼有阻止血浆或血清成分进入第二连通通道11g以及便于血细胞成分进入第二连通道的功能,满足血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的分离需要,提升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和血样分离效率。
加样腔11a的底壁也采用类似于取样腔11b1的底壁的斜面结构设计,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升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和血样分离效率,但加样腔11a的倾斜底壁的作用与取样腔11b1的倾斜底壁的作用略有不同。具体地,因为需要在加样腔11a中加工出沿重力方向垂直向下延伸的侧壁对相关加工工艺的要求较高,不容易实现,所以实际加工出来的加样腔11a的侧壁(靠近第一连通通道11f的侧壁)可能偏离重力方向一定角度,当该侧壁向图2中的左侧偏移时,该侧壁与加样腔11a的底壁之间形成一拐角区域(如图2所示的角γ),该拐角区域容易止挡和滞留血液样本,而导致部分血液样本不能在离心时进入第一连通通道11f和取样腔11b1中,血液样本的利用率因此降低;当该侧壁向图2中的右侧偏移时,该侧壁为与本实施例设计相同的倾斜面设计,只要按照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角度(小于等于80°且大于等于25°)设置加样腔11a的侧壁,也能提高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其次,即使加样腔11a邻近第一连通通道11f的侧壁可以加工为沿重力方向垂直向下延伸,那么该侧壁也容易止挡加样腔11a中密度较大的血细胞成分,导致部分血细胞成分在血样分离载具11转动的离心程序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随血浆或血清成分一并进入取样腔11b1中,而是在加样腔11a中滞留;当离心程序进行一段时间后,在该段时间内持续的离心作用下,加样腔11a中滞留血细胞可能逐渐上升并进入到取样腔11b1中,此时取样腔11b1中的血浆或血清成分可能已经与血细胞成分分离,离心程序已接近尾声,新进入取样腔11b1中的血细胞成分与原本已经分离出来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混合,使最终提取到的血浆或血清成分的纯度降低。
本实施例通过将加样腔11a的底壁设置为斜面,使加样腔11a的底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满足25°≤β≤80°:一方面,能够防止β>80°时,血细胞在加样腔11a中先滞留,而后又进入取样腔11b1中与已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混合,导致血浆或血清成分的纯度降低;或者,加样腔11a中的血液样本甚至都不能在离心程序中完全进入取样腔11b1中,而导致血液样本的利用率降低,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容量降低。另一方面,能够防止β<25°时,加样腔11a中的血液样本在离心程序中直接进入第三连通通道11h内,而使沉淀腔11b2中的气体压力无法通过第三连通通道11h及时释放,沉淀腔11b2靠近取样腔11b1一侧的气压和靠近第三连通通道11h一侧的气压无法平衡,导致取样腔11b1中的样本受压而从取样孔11e中飞溅出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沿血样分离载具11的顶面朝向血样分离载具11的底面的方向,沉淀腔11b2靠近第二连通通道11g的一端的深度小于沉淀腔11b2远离第二连通通道11g的一端的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通过将沉淀腔11b2靠近第二连通通道11g的一端的深度设置为小于沉淀腔11b2远离第二连通通道11g一端的深度,能够提升第二连通通道11g一端相对于沉淀腔11b2远离第二连通通道11g一端的位置高度,避免沉淀腔11b2中的分离得到的血细胞成分通过位置更高的第二连通通道11g进入取样腔11b1中,避免分离的血细胞成分与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混合,以此能够提升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血浆或血清成分内的纯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沉淀腔11b2底壁呈斜面设置,并朝向第二连通通道11g延伸;沿血样分离载具11的顶面朝向血样分离载具11的底面的方向,沉淀腔11b2的深度从靠近第二连通通道11g的一端至远离第二连通通道11g的一端逐渐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通过将沉淀腔11b2的底壁设置为朝向第二连通通道11g延伸的斜面,并使沉淀腔11b2的深度从靠近第二连通通道11g的一端至远离第二连通通道11g的一端逐渐增大,能够使第二连通通道11g位于沉淀腔11b2底壁的最高处,沉淀腔11b2中的血细胞成分在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将向沉淀腔11b2远离第二连通通道11g的一端富集,而不容易进入位置更高的第二连通通道11g中,以此能够避免分离的血细胞成分与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混合,提升分离腔11b中分离得到血浆或血清成分内的纯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连通通道11f靠近加样腔11a和取样腔11b1的顶部设置,并连通加样腔11a和取样腔11b1的顶部空间;第二连通通道11g靠近取样腔11b1和沉淀腔11b2的顶部设置,并连通取样腔11b1和沉淀腔11b2的顶部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血样分离载具11转动时,取样腔11b1中的血液样本受到离心力和重力的双重作用,其中,血液样本内的血细胞成分和血浆分成分所受到的离心力远大于它们各自的重力,且血细胞成分的密度大于血浆或血清成分,血细胞成分受到的离心力作用大于血浆或血清成分受到的离心力作用,那么受到离心力作用更强的血细胞成分将更容易通过位于取样腔11b1顶部的第二连通通道11g进入沉淀腔11b2中,同时将可能存在于沉淀腔11b2中的血浆或血清成分通过第二连通通道11g排挤至取样腔11b1内,以此实现血液样本中血细胞成分和血浆或血清成分的分离,提升取样腔11b1内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此外,将第二连通通道11g靠近取样腔11b1和沉淀腔11b2的顶部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沉淀腔11b2中分离得到的血细胞成分沉降时,血细胞成分通过第二连通通道11g回流至取样腔11b11与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混合,导致最终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降低。
在血样分离程序结束前,分离载具11的减速转动直至停止转动,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成分将在惯性作用下移动,当第一连通通道11f靠近加样腔11a和取样腔11b1的底部设置时,取样腔11b1中在惯性作用下移动的血浆或血清成分可能通过第一连通通道11f进入加样腔11a中,而导致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容量减少,可能出现可用于检测的血浆或血清样本量不足,而需要再次添加血液样本并重新分离,或者提升后续单次添加的血液样本的容量。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连通通道11f靠近加样腔11a和取样腔11b1的顶部设置,能够防止取样腔11b11中分离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向加样腔11a内回流,有利于提升取样腔11b1内最终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容量,降低血液样本的单次检测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血样分离载具11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11的底面的方向上,第二连通通道11g的深度与沉淀腔11b2的最大深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2。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将第二连通通道11g的深度和沉淀腔11b2的深度比设置为小于等于0.2,能够使沉淀腔11b2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置分离得到的血细胞成分,而使第二连通通道11g相对于沉淀腔11b2成为窄通道结构,能够防止沉淀腔中分离的到的血细胞成分在沉降时通过第二连通通道11g向取样腔11b1内回流,而导致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下降,以此提升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连通通道11g的最大宽度与取样腔11b1的最大宽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3。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第二连通通道11g和取样腔11b1的宽度方向为图3所示的沿A-A’线的方向,当第二连通通道11g和取样腔11b1为非等宽结构时,第二连通通道11g和取样腔11b1具有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且它们的最大宽度大于各自的最小宽度;当第二连通通道11g和取样腔11b1为等宽结构时,第二连通通道11g的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相等,取样腔11b1的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相等。将第二连通通道11g的最大宽度与取样腔11b1的最大宽度的比值设计为小于或等于0.3,能够使第二连通通道11g的足够窄,从而避免分离进入沉淀腔11b2中的血细胞成分在重力作用下重新通过第二连通通道11g进入到取样腔11b1中,与取样腔11b1中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混合,导致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降低,因此本实施例的结构设计能够提升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连通通道11g的垂直深度与沉淀腔11b2的垂直深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通过将第二连通通道11g的垂直深度与沉淀腔11b2的垂直深度的比值设计为小于或等于0.2,能够使沉淀腔11b2的垂直深度远大于第二连通通道11g的垂直深度,从而能够避免沉淀腔11b2中的血细胞成分在重力作用下重新通过第二连通通道11g进入到取样腔11b1中,与取样腔11b1中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混合,导致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降低,因此本实施例的结构设计能够提升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血样分离载具11还设有第三连通通道11h,第三连通通道11h位于第一连通通道11f和第二连通通道11g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取样腔11b1中的血细胞成分通过第二连通通道11g进入沉淀腔11b2中时,沉淀腔11b2内的空气被血细胞成分排挤而压缩,沉淀腔11b2中的气压上升,阻碍血细胞成分向沉淀腔11b2中富集,不利于血细胞成分和血浆分成的充分分离。本实施例通过独立于第二连通通道11g设置的第三连通通道11h连通取样腔11b1和沉淀腔11b2,能够使沉淀腔11b2内的气压在离心进样过程中通过第三连通通道11h及时释放,让血细胞成分得以顺利进入沉淀腔11b2内,避免在沉淀腔11b2内的气压升高时,血细胞成分无法顺畅进入沉淀腔11b2中,血细胞成分和血浆分成的无法充分分离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降低血样在气压和离心力双重作用下出现飞溅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沿与第一连通通道11f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连通通道11f的截面面积小于加样腔11a和取样腔11b1的截面面积;且/或,沿与第二连通通道11g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二连通通道11g的截面面积小于取样腔11b1和沉淀腔11b2的截面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与第一连通通道11f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图3所示沿A-A’线的方向,使在该方向上形成的第一连通通道11f的截面面积小于加样腔11a和取样腔11b1的截面面积,能够保证第一连通通道11f相对于加样腔11a和取样腔11b1在图3所示沿A-A’线的方向上收窄,从而使加样腔11a进入取样腔11b1的血液样本不会直接进入第三连通通道11h内,以此避免当加样腔11a中的血液样本直接进入第三连通通道11h内时,沉淀腔11b2中的气体压力无法通过第三连通通道11h及时释放,沉淀腔11b2靠近取样腔11b1一侧的气压和靠近第三连通通道11h一侧的气压无法平衡,从而导致取样腔11b1中的样本受压而从取样孔11e中飞溅出去。
与第二连通通道11g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图3所示沿A-A’线的方向,使在该方向上形成的第二连通通道11g的截面面积小于沉淀腔11b2和取样腔11b1的截面面积,能够保证第二连通通道11g相对于沉淀腔11b2和取样腔11b1在图3所示沿A-A’线的方向上收窄,从而使取样腔11b1进入沉淀腔11b2中的血细胞成分不容易回流至取样腔11b1中,避免血细胞成分与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混合,以此有利于提升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沿血样分离载具11的中心朝向血样分离载具11的外边缘的方向,加样腔11a的延伸长度大于取样腔11b1的延伸长度,取样腔11b1的延伸长度大于沉淀腔11b2的延伸长度;且/或,沿血样分离载具11的顶面朝向血样分离载具11的底面的方向,加样腔11a的最大深度大于取样腔11b1的最大深度,分离腔11a的最大深度大于沉淀腔11b2的最大深度;且/或,加样腔11a的容积大于取样腔11b1的容积,取样腔11b1的容积大于沉淀腔11b2的容积。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当加样腔11a的延伸长度大于取样腔11b1的延伸长度,取样腔11b1的延伸长度大于沉淀腔11b2的延伸长度时,添加至加样腔11a内的血液样本具有最长的流动路径,加样腔11a内的血液样本能够沿加样腔11a充分流动和扩散;流入取样腔11b1中的血液样本具有第二长的流动路径,取样腔11b1中的血液样本能够充分流动,有利于在取样腔11b1中实现血液样本中血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的充分分离。而沉淀腔11b2用于收容分离得到的血细胞成分,沉淀腔11b2的延伸长度最短有利于给血细胞成分提供合适的收容空间,以使血细胞成分能够将沉淀腔11b2中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排挤至取样腔11b1中,提升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容量和纯度。
当加样腔11a的最大深度大于取样腔11b1的最大深度,分离腔11a的最大深度大于沉淀腔11b2的最大深度时,添加至加样腔11a内的血液样本具有最大的沉浮空间,加样腔11a内的血液样本能够沿加样腔11a充分流动和扩散;流入取样腔11b1中的血液样本具有第二大的沉浮空间,取样腔11b1中的血液样本能够充分流动,有利于在取样腔11b1中实现血液样本中血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的充分分离。而沉淀腔11b2用于收容分离得到的血细胞成分,沉淀腔11b2的延伸长度最短有利于给血细胞成分提供合适的收容空间,以使血细胞成分能够将沉淀腔11b2中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排挤至取样腔11b1中,提升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容量和纯度。
加样腔11a的容积大于取样腔11b1和沉淀腔11b2的容积,取样腔11b1的容积大于沉淀腔11b2的容积,以此,加样腔11a能够收容初始加入的容量更大的血液样本,取样腔11b1能够收容血液样本中含量大于血细胞成分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沉淀腔11b2中则可以收容血液样本中含量更少的血细胞成分,通过将加样腔11a、取样腔11b1以及沉淀腔11b2的容积设置为逐级递减,能够保证加样腔11a、取样腔11b1以及沉淀腔11b2具有更为合理的容积大小,而能够尽可能地减小加样腔11a、取样腔11b1以及沉淀腔11b2的体积,增加由一加样腔11a、一第一连通通道11f、一取样腔11b1、一第二连通通道11g以及一沉淀腔11b2依次连通形成的分离单元111的设置数量,提升血样分离载具11上的空间利用率以及血样分离载具11的血样分离效率。其中,加样腔11a、取样腔11b1以及沉淀腔11b2的容积可按照实际需要设计,比如可将加样腔11a、取样腔11b1以及沉淀腔11b2的容积比设计为5:4:3,以满足通常情况下的血样分离和血样收容需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取样腔11b1的截面面积从靠近加样腔11a的一端至远离加样腔11a的一端逐渐减小,且取样腔11b1的最小宽度与取样腔11b1的最大宽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3。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取样腔11b1的上述截面可参考沿图3所示A-A’线方向剖开形成的截面,通过将取样腔11b1设计为沿远离加样腔11a的一端逐渐收窄的结构:一方面,便于在取样腔11b1靠近加样腔11a的一侧布置第三连通通道11h,使第三连通通道11h与取样腔11b1靠近加样腔11a的空间区域连通,以提血样分离载具11的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使取样腔11b1中密度低于血细胞成分的血浆或血清成分更不容易通过取样腔11b1靠近沉淀腔11b2的收窄部位进入沉淀腔11b2中,从而提升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成分的含量。本实施例通过将取样腔11b1的最小宽度与取样腔11b1的最大宽度的比值设置为小于或等于0.3,能够避免取样腔11b1的最小宽度与取样腔11b1的最大宽度的比值大于0.3时,取样腔11b1靠近加样腔11a的扩张部位的体积过大,而取样腔11b1靠近沉淀腔11b2的收窄部位过窄,导致血样分离载具11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且取样腔11b1的收窄段对血细胞成分流通的阻力过大,血细胞成分不容易进入沉淀腔11b2中,而在取样腔11b1中与血浆或血清成分混合,导致最终提取到的血浆或血清成分的纯度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血样分离载具11设有多个分离单元111、多个加样孔11d以及多个取样孔11e;每一分离单元111包括一加样腔11a和一分离腔11b,在血样分离载具11的中心朝向血样分离载具11的外边缘的方向上,每一分离单元111内的加样腔11a、取样腔11b1以及沉淀腔11b2顺序分布并连通;每一加样孔11d与一加样腔11a连通,每一取样孔11e与一分离腔11b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分离单元111用于实现血液样本中血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的分离,分离单元111沿血样分离载具11的中心朝向血样分离载具11的外边缘布置,比如当血样分离载具11为圆形结构时,分离单元111沿血样分离载具11的径向方向设置;再比如,血样分离单元111由血样分离载具11的中心向分离载具的外边缘呈放射状布置。分离单元111的该布置方式能够充分利用血样分离载具11的转动离心力,使分离单元111中血液样本内的血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离心分离,从而提升血液样本分离的效率。
每一分离单元111包括加样腔11a和分离腔11b,分离腔11b,包括取样腔11b1和沉淀腔11b2,其中加样腔11a用于加入血液样本,分离腔11b用于分离和收容血浆或血清样本。在血样分离载具11转动时,加样腔11a内的血液样本将在转动离心力作用下进入分离腔11b,再在分离腔11b中分离,使血浆或血清成分留在分离腔11b的取样腔11b1内,血细胞成分离心进入分离腔11b的沉淀腔11b2中,实现血液样本中血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的分离。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对血样分离载具11的取样,将取样位11e的开口面积设置为大于等于12mm2,以在通过取样针穿过取样位11e提取取样腔11i内的血浆或血清样本时,取样位11e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供取样针顺利穿过,便于取样针易在取样位11e上方准确定位,其中取样位11e的开口形状本实用新型中不做限制,可以为方形、原形、椭圆形,只要满足取样位11e的开口面积设置为大于等于12mm2即可。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侧中,取样位11e的开口形状为圆形,取样位11e的开口的直径大于等于3mm。
加样孔11d用于向加样腔11a内添加血液样本,取样孔11e用于提取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加样孔11d和取样孔11e可开设于血样分离载具11的上表面,以便于血液样本的加样以及血浆或血清样本的取样操作。每一加样孔11d与一个分离单元111中的加样腔11a连通,每一取样孔11e与一个分离单元111中的取样腔11b1连通。理论上,一个分离单元111对应设置一个加样孔11d和一个取样孔11e即可。其中,加样孔11d和取样孔11e可为圆形孔、椭圆孔、方形孔等,加样孔11d和取样孔11e以更易于加工和样本吸取操作更为方便的圆形孔为较优结构。本实施例中加样孔11d和取样孔11e分别对应于加样腔11a和取样腔11b1的设置,给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自动加样和取样操作提供了条件,也能够对加样孔11d和取样孔11e的直径进行独立设计,比如可将加样孔11d和取样孔11e的直径设计为大于3mm,以使加样孔11d和取样孔11e的直径大于常规采血管的管径,以此能够较采血管更方便地实现加样和取样过程。此外,通过取样孔11e提取取样腔11b1中分离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也能够避免取样时提取到沉淀腔11b2中的血细胞成分,有利于提升提取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加样孔11d位于一加样腔11a上方,在血样分离载具11的中心朝向血样分离载具11的外边缘的方向上,每一加样孔11d远离一沉淀腔11b2设置;且/或,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取样孔11e位于一分离腔11b的上方,在血样分离载具11的中心朝向血样分离载具11的外边缘的方向上,每一取样孔11e邻近一加样腔11a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与同一分离单元111连通的取样孔11e和加样孔11d中,加样孔11d远离该分离单元111的沉淀腔11b2设置,并位于该分离单元111的加样腔11a上方;加样孔11d远离沉淀腔11b2而靠近加样腔11a,使加样孔11d和加样腔11a之间具有较短的连通路径,能够降低加样孔11d和本血样分离载具11的制作成本,提升通过加样孔11d向加样腔11a内添加血液样本的效率。
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在与同一分离单元111连通的取样孔11e和加样孔11d中,取样孔11e靠近该分离单元111的加样腔11a设置,并位于该分离单元111的分离腔11b上方;以此,取样孔11e靠近加样腔11a而远离沉淀腔11b2,通过取样孔11e提取分离腔11b内的血浆或血清样本时,不容易提取到沉淀腔11b2中的血细胞样本,有利于提升提取到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血样分离装置1,该血样分离装置1用于实现血液样本中不同血液组分的自动化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血样分离装置1包括安装座13、驱动机构12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血样分离载具11;其中驱动机构12设于安装座13,血样分离载具11设于驱动机构12的输出端,驱动机构12驱动血样分离载具11转动,以实现血样分离载具11上的血液样本的离心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3用于安装固定驱动机构12和血样分离载具11,驱动机构12用于驱动血样分离载具11在安装座13上转动,以实现血样分离处理。其中驱动机构12可为电机、旋转气缸等,以电机为例,驱动机构12的输出端为电机的转轴,以此保证驱动机构12对血样分离载具11驱动的精度,同时对血样分离载具11的转速和转动时间进行准确控制,保证执行血样分离程序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本实施例中的血样分离载具11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血样分离装置1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血样处理设备,该血样处理设备用于实现血样的自动上下料以及血液样本中不同血液成分的自动化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的血样处理设备包括加样装置2、取样装置3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血样分离装置1;加样装置2用于通过血样分离装置1的加样孔11d向血样分离装置1的加样腔11a内添加血液样本,取样装置3用于通过血样分离装置1的取样孔11e提取血样分离装置1的分离腔11b内分离的得到的目标样本。
在本实施例中,加样装置2可包括二维或三维移动模组和加样头,取样装置3可包括二维或三维移动模组和取样头,加样装置2中的二维或三维移动模组驱动加样头移动,使加样头吸取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并添加至加样孔11d和加样腔11a内,实现自动加样。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为例,血样分离装置1中的驱动机构12驱动血样分离载具11转动,实现血液样本中血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的自动化分离。取样装置3中的二维或三维移动模组驱动取样头通过取样孔11e吸取分离腔11b内的血浆或血清样本即目标样本,并向下一级程序转移,实现自动取样。本实施例中的血样分离装置1和血样分离载具11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血样分离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血样分离载具,用于转动时分离血液样本,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样分离载具内设有加样腔、分离腔以及第一连通通道;
所述加样腔、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以及所述分离腔顺序分布并依次连通;
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分离腔远离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小于所述分离腔靠近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腔包括取样腔和沉淀腔,所述血样分离载具还设有第二连通通道;
所述加样腔、所述第一连通通道、所述取样腔、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以及所述沉淀腔依次连通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中心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外边缘的方向上,所述加样腔、所述第一连通通道、所述取样腔、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以及所述沉淀腔顺序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腔的底壁呈斜面设置,并朝向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延伸;
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取样腔的深度从靠近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逐渐增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取样腔的底壁所在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25°≤α≤8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沉淀腔靠近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小于所述沉淀腔远离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腔底壁呈斜面设置,并朝向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延伸;
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沉淀腔的深度从靠近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一端逐渐增大。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深度与所述取样腔的最大深度的比值小于0.3;
且/或,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深度与沉淀腔的最大深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2。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最大宽度与所述取样腔的最大宽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3;
且/或,所述取样腔从靠近加样腔的一端至远离加样腔的一端逐渐收缩,所述取样腔的最小宽度与取样腔的最大宽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3。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上,所述取样腔的深度大于等于2mm。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加样腔靠近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小于所述加样腔远离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的深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腔的底壁呈斜面设置,并朝向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延伸;
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加样腔的深度从靠近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一端逐渐增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加样腔的底壁所在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25°≤β≤80°。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中心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外边缘的方向,所述加样腔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取样腔的延伸长度,所述取样腔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沉淀腔的延伸长度;
且/或,沿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顶面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底面的方向,所述加样腔的最大深度大于所述取样腔的最大深度,所述取样腔的最大深度大于所述沉淀腔的最大深度;
且/或,所述加样腔的容积大于所述取样腔的容积,所述取样腔的容积大于所述沉淀腔的容积。
15.如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靠近所述加样腔和所述取样腔的顶部设置;
且/或,所述第二连通通道靠近所述取样腔和所述沉淀腔的顶部设置。
16.如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加样腔和所述取样腔的截面面积;
且/或,沿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取样腔和所述沉淀腔的截面面积。
17.如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样分离载具设有多个分离单元、多个加样孔以及多个取样孔;
每一所述分离单元包括一所述加样腔和一所述分离腔,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中心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外边缘的方向上,每一所述分离单元内的所述加样腔、所述取样腔以及所述沉淀腔顺序分布并依次连通;
每一加样孔与一所述加样腔连通,每一所述取样孔与一所述分离腔连通。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样孔位于一所述加样腔上方,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中心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外边缘的方向上,每一所述加样孔远离一所述沉淀腔设置;
且/或,每一所述取样孔位于一所述取样腔的上方,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中心朝向所述血样分离载具的外边缘的方向上,每一所述取样孔邻近一所述加样腔设置。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孔和所述取样孔为圆形孔,所述加样孔和所述取样孔的直径大于等于3mm。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孔的开口面积大于等于12mm2。
21.一种血样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样分离装置包括安装座、驱动机构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样分离载具;
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血样分离载具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血样分离载具转动,以实现所述血样分离载具上的血液样本的离心分离。
22.一种血样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样处理设备包括加样装置、取样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血样分离装置;
所述加样装置用于向所述血样分离装置的加样腔内添加血液样本,所述取样装置用于提取所述血样分离装置的分离腔内的血浆或血清样本。
CN202220707730.5U 2022-03-29 2022-03-29 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 Active CN217211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7730.5U CN217211775U (zh) 2022-03-29 2022-03-29 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7730.5U CN217211775U (zh) 2022-03-29 2022-03-29 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1775U true CN217211775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8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07730.5U Active CN217211775U (zh) 2022-03-29 2022-03-29 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17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20620B2 (ja) 毛管状血球成分分離構造物および方法
EP3634632B1 (en) Biological fluid separation device
EP035085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mononuclear cells from blood
US20140091048A1 (en) Buoy Fractionation System
US20120251411A1 (en) Centrifuge tube
JPH0224470B2 (zh)
CA2024891C (en)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US11808757B2 (en) Depth filtration device for separating specimen phases
JPH0442627B2 (zh)
JPH01199159A (ja) 遠心チューブ
US3880592A (en) Blood analysis system including a plasma separator
CN203898319U (zh) 生物流体收集设备和生物流体分离系统
JP6989609B2 (ja) 診断目的の自動サンプル処理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17211775U (zh) 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
CN211865062U (zh) 微流控芯片及体外检测系统
JP3619933B2 (ja) 遠心分離用容器
CN114659862B (zh) 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
JP2022531688A (ja) ナノ容器を含むアッセイプレート及びサンプル回収アセンブリ
CN217211776U (zh) 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
JPH05107251A (ja) 血液アナライザ
CN217211774U (zh) 血样分离载具、血样分离装置及血样处理设备
WO2014049116A1 (en) Microfluid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y of sample of a body fluid to an analysing system with the use of the microfluidic system
CN114636606A (zh) 血样处理方法
KR20210017420A (ko) 원심분리와 자기분리가 가능한 통합형 세포분리장치
CN114509323A (zh) 一种离心式微流控全血分离血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