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5713U - 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5713U
CN217205713U CN202220549282.0U CN202220549282U CN217205713U CN 217205713 U CN217205713 U CN 217205713U CN 202220549282 U CN202220549282 U CN 202220549282U CN 217205713 U CN217205713 U CN 217205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transmission tower
main material
plate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492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智清
李军阔
王丽欢
郜帆
任亚宁
李楚
刘建
任雨
李渊
马聪
宫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uizh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uizh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uizh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uizh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492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5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5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5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属于电力设施加固技术领域,包括两组加固本体、两组连接组件和两组卡线组件;两组加固本体均呈L型板状结构,且其中一组加固本体的两个直角板对应垂直于另一组加固本体的两个直角板,用于围设在输电塔主材的外部;每个直角板上均连接有一组紧固组件,且紧固组件的内侧壁与输电塔主材相抵接;每组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垂直的两个直角板的延伸端可拆卸连接;两组卡线组件分别与两组加固本体一一对应,且设于对应加固本体的顶部;卡线组件上设有开口朝向加固本体内侧的卡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施加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塔是架空线路的支撑点,通常用于支撑输送电力的传输线。输电塔为高耸构筑物,对倾斜变形非常敏感,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也高。并且,由于输电塔设计规范的修编整改,按照原有的规范设计选用的铁塔主材的承载力已经不能满足新规范的要求,因而,通常需要外加装置对输电塔主材进行加固。
现有的加固装置中,常采用两组通长角钢环绕在整段输电塔主材的外部,并在角钢外部增设紧固锚板,且通过螺栓将两组紧固锚板连接起来,从而实现输电塔主材的固定,但是采用该装置加固后的输电塔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加固装置加固的输电塔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包括:
两组加固本体,均呈L型板状结构,且其中一组所述加固本体的两个直角板对应垂直于另一组所述加固本体的两个直角板,用于围设在输电塔主材的外部;每个所述直角板上均连接有一组紧固组件,且所述紧固组件的内侧壁与所述输电塔主材相抵接;
两组连接组件,每组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垂直的两个所述直角板的延伸端可拆卸连接;以及
两组卡线组件,分别与两组所述加固本体一一对应,且设于对应所述加固本体的顶部;所述卡线组件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加固本体内侧的卡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
紧固板,设于所述直角板靠近所述输电塔主材的内侧,且所述紧固板的内侧壁与所述输电塔主材相抵接;
限位件,一端限位在所述直角板的外侧,另一端沿所述直角板的厚度方向穿过所述直角板,且与所述紧固板卡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穿过所述直角板且位于所述直角板内侧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弹性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直角板和所述紧固板之间。
示例性的,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直角板外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直角板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板用于抵接在所述限位环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杆,且每组所述直角板的延伸端均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的卡槽;所述连接杆的端部限位在所述卡槽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弹性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随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伸入所述卡槽内并抵接在所述卡槽的槽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线组件包括:
多组立柱,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间隔设于所述加固本体的顶部;
多组连接件,与多组所述立柱一一对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沿垂直于所述立柱的轴线的方向向所述加固本体的内侧延伸,且所述连接件的延伸端设置有所述卡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柱包括:
第一套管,下端固定于所述加固本体的顶部;
第一伸缩杆,下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管内,上端向上伸出所述第一套管,并与所述连接件旋接;以及
第一限位螺栓,一端沿所述立柱的径向旋入所述第一套管,并抵接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周壁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还包括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分别与两组所述加固本体一一对应,且设于对应所述加固本体的底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夹持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固本体的两组所述直角板可拆卸连接;
升降件,上端与所述夹持杆固定连接,下端用于支撑在预设基体上;所述升降件的上端具有靠近或远离所述预设基体的自由度。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加固本体和连接组件实现对输电塔主材的加固作用,并设置紧固组件,使紧固组件的内侧壁与输电塔主材相抵接,以便将输电塔主材夹紧,提高加固装置的可靠性;同时在加固本体上设置卡线组件,并通过卡环稳固输电线材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的紧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卡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卡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加固本体;11、限位环;12、卡槽;2、紧固组件;21、紧固板;22、限位件;221、限位板;23、第一弹性件;3、连接组件;31、连接杆;32、第二弹性件;33、软套;4、卡线组件;41、立柱;411、第一套管;412、第一伸缩杆;413、第一限位螺栓;42、连接件;43、卡环;5、支撑组件;51、夹持杆;52、升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进行说明。所述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包括两组加固本体1、两组连接组件3和两组卡线组件4;两组加固本体1均呈L型板状结构,且其中一组加固本体1的两个直角板对应垂直于另一组加固本体1的两个直角板,用于围设在输电塔主材的外部;每个直角板上均连接有一组紧固组件2,且紧固组件2的内侧壁与输电塔主材相抵接;每组连接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垂直的两个直角板的延伸端可拆卸连接;两组卡线组件4分别与两组加固本体1一一对应,且设于对应加固本体1的顶部;卡线组件4上设有开口朝向加固本体1内侧的卡环43。
具体的,该加固本体1设有一弯折角度,两组直角板沿该弯折角度的两边向外延伸,并与另一组加固本体1的两个直角板对接,形成两组对接处,且上述两组对接处分别设置有一组连接组件3,该连接组件3与两侧的直角板可拆卸连接,方便将本装置安装在输电塔主材的外围,同时方便及时拆下进行后续的维护和检查操作。
每组卡线组件4上均设置有一组卡环43,用于卡接输电塔主材的连接线或输电线;具体的,该卡环43可以是具有一定弧度的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的开口弧度可根据所需要卡接的线材的轴径进行设置。
可选的,该卡环43还可以是由两组相对位置可调的卡爪组成的结构,每组卡爪为弧形结构,两组卡爪的相对位置可通过螺栓进行调节,以便该卡环43适应不同线材的轴径大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加固本体1和连接组件3实现对输电塔主材的加固作用,并设置紧固组件2,使紧固组件2的内侧壁与输电塔主材相抵接,以便将输电塔主材夹紧,提高加固装置的可靠性;同时在加固本体1上设置卡线组件4,并通过卡环43稳固输电线材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紧固组件2包括紧固板21和限位件22;紧固板21设于直角板靠近输电塔主材的内侧,且紧固板21的内侧壁与输电塔主材相抵接;限位件22的一端限位在直角板的外侧,另一端沿直角板的厚度方向穿过直角板,且与紧固板21卡接。
通过设置限位件22,将紧固板21的内侧壁抵接在输电塔主材上,从而实现紧固板21的加固作用,保证提高该加固装置的可靠性。
具体的,该限位件22包括限位端和与限位端固定连接的延伸端,限位端设于直角板远离输电塔主材的外部,延伸端沿直角板的厚度方向穿过直角板,且卡接在与紧固板21内。
请参阅图3,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22穿过直角板且位于直角板内侧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弹性件23,且第一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直角板和紧固板21之间。
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23,增强紧固板21对输电塔主材的挤压作用,以使紧固板21抵接在输电塔主材上,提高紧固板21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的,第一弹性件23套设在延伸端,且在安装完成后,第一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直角板和紧固板21之间。
请参阅图1及图3,示例性的,限位件22设于直角板外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221,直角板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11,限位板221用于抵接在限位环11上。
通过设置限位板221,将限位件22的一端限位在直角板外侧;并通过在直角板上设置限位环11,提高直角板的强度。具体的,直角板上设置有供限位件22穿过的限位孔,该限位环11环绕限位孔设置,以将限位板221拦截在直角板的外侧;该限位环11的存在,可提高限位孔边缘的直角板强度,避免被限位板221挤压破坏。
进一步的,为方便提取该限位件22,可在上述限位板221上设置提手;具体的,该提手可以是焊接固定在限位板221上的弧形环;可选的,该提手还可以选用柔性线材,两端通过胶粘固定的方式固定在限位板221上。
可选的,该限位件22的延伸端设置有卡接环,该紧固板21上与限位件2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且该安装孔内设置有与上述卡接环相适配的卡接部,当限位件22的延伸端伸入紧固板21内时,卡接环限位在卡接部内,并通过第一弹性件23的压缩作用,将紧固板21贴紧在输电塔主材上。
作为上述限位件22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可选的,该限位件22的延伸端设置有外螺纹,该紧固板21上与限位件2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接孔,且当限位件22的延伸端伸入紧固板21内时,该限位件22的延伸端与紧固板21之间旋接,形成上述可拆卸连接;并且,通过向内旋紧该限位件22,并在直角板和紧固板21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23,将紧固板21压紧在输电塔主材上。
请参阅图1及图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每组连接组件3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杆31,且每组直角板的延伸端均设置有多个分别与连接杆31一一对应的卡槽12;连接杆31的端部限位在卡槽12内。
通过设置多组连接杆31,提高两组加固本体1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在直角板的延伸端设置卡槽12,方便实现连接杆31于直角板之间的卡接固定。
请参阅图1,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3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弹性件32,且第二弹性件32随连接杆31的端部伸入卡槽12内并抵接在卡槽12的槽底。
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32,并将第二弹性件32伸入该卡槽12的槽底,以提高连接杆31的伸入端与卡槽12之间的连接强度。
请参阅图1,示例性的,连接杆31呈L型结构,且连接杆31的直角端套设有软套33。
具体的,该连接杆31包括两组相互垂直的第一水平杆,且两组第一水平杆在垂直处形成上述L型连接杆31的直角端。
需要理解的是,在拿取连接杆31时,通常直接用手握住连接杆31的直角端,通过设置软套33,一方面提高拿取的舒适度,另一方面,避免连接杆31的直角端损伤工作人员。可选的,在软套33上设置第一把手,方便拿取,以便安装。
示例性的,该连接杆31还可以是具有弯折弧度的杆状结构,且自该弯折弧度向两端延伸,形成两组轴线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杆。
请参阅图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卡线组件4包括多组立柱41和多组连接件42;多组立柱41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间隔设于加固本体1的顶部;多组连接件42与多组立柱41一一对应;连接件42的一端与立柱4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沿垂直于立柱41的轴线的方向向加固本体1的内侧延伸,且连接件42的延伸端设置有卡环43。
通过设置连接件42,方便将卡环43连接在立柱41上,同时方便将卡环43的开口方向对准直角板的内侧。通过设置多组立柱41,方便对应安装多组多组卡环43,以便实现对线材的稳定支撑。
可选的,该立柱41和连接件42之间可以是螺纹连接,还可以是卡接固定。
请参阅图4及图5,一些实施例中,立柱41包括第一套管411、第一伸缩杆412和第一限位螺栓413;第一套管411的下端固定于加固本体1的顶部;第一伸缩杆412的下端滑动连接在第一套管411内,上端向上伸出第一套管411,并与连接件42旋接;第一限位螺栓413的一端沿立柱41的径向旋入第一套管411,并抵接在第一伸缩杆412的外周壁上。
通过设置滑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套管411和第一伸缩杆412,方便实现立柱41的升降,以便调整立柱41的高度;通过设置第一限位螺栓413,可固定第一套管411和第一伸缩杆412的相对位置,以便在立柱41调整至适宜高度后,对第一伸缩杆412进行限位。
作为上述立柱41的另一种实施例,立柱41包括第一上安装柱和第一下安装柱,且第一上安装柱和第一下安装柱之间通过螺纹旋接。
具体的,第一上安装柱为螺杆结构,第一下安装柱为设有内螺纹的环形结构,且第一上安装柱的下端旋入第一下安装柱内,可通过上下旋动第一上安装柱,实现第一上安装柱和第一下安装柱之间的位置改变。
示例性的,连接件42包括连接部和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延伸部;连接部呈环形结构,与立柱41的上端旋接;延伸部的一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沿垂直于立柱41的轴向向加固本体1的内侧延伸,且连接有卡环43。
具体的,连接部上设置有内螺纹,立柱41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且连接部旋接于立柱41的上端。
示例性的,卡环43的开口朝向输电塔主材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卡环43需要卡接固定的线材的位置并不确定,有的靠近输电塔主材的中心;有的远离输电塔主材的中心,且靠近紧固板21;本申请中,针对上述形况,设计了不同的连接件42的延伸部结构。
可选的,该延伸部为板状结构。
具体的,可以是附图5中所示的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可以是包括有两组延伸板的结构,且延伸板的延伸方向为朝向输电塔主材的水平方向。
可选的,该延伸部还可以是杆状结构。
具体的,可以是附图4中所示的杆状结构,该杆状结构的轴向延伸方向为立柱41的径向延伸方向。
需要理解的是,该板状结构和杆状结构的延伸长度和形状尺寸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请参阅图1及图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还包括两组支撑组件5,两组支撑组件5分别与两组加固本体1一一对应,且设于对应加固本体1的底部。
通过设置支撑组件5,实现对加固本体1和紧固组件2的稳定支撑。
需要理解的是,该加固装置用于加固的输电塔主材的位置高度不同,因而,通过设置支撑组件5,可方便调整本加固装置的加固位置,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输电塔主材。
请参阅图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5包括夹持杆51和升降件52;夹持杆51的两端分别与加固本体1的两组直角板可拆卸连接;升降件52的上端与夹持杆51固定连接,下端用于支撑在预设基体上;升降件52的上端具有靠近或远离预设基体的自由度。
通过设置夹持杆51,使夹持杆51的两端夹紧加固本体1的两个直角板,从而使紧固板21紧密贴合在输电塔主材上;通过设置升降件52,以便实现对加固装置的支撑作用,并且,通过使升降件52的上端具有靠近或远离预设基体的自由度,可方便调整加固本体1和紧固板21的位置,灵活调整加固点。
示例性的,该夹持杆51为夹持角度小于加固本体1的弯折角度的结构,因而,夹持杆51的两端可夹紧在加固本体1上。
可选的,在加固本体1远离输电塔主材的外侧设置有环形的限位结构,并在夹持杆51的两端设置有与该限位结构相适配的限位圆盘,当夹持杆51的两端用于夹紧加固本体1时,该限位圆盘设于上述限位结构内。
可选的,该升降件52可以是升降液压缸,且该升降液压缸的升降端固定在加固本体1的底部,当升降液压缸上下伸缩时,带动加固本体1上下移动,以调整加固本体1的加固位置;同时带动与加固本体1相连的支撑组件5、紧固组件2和卡线组件4随加固本体1上下运动。
示例性的,该升降件52还可以是电动伸缩装置;且该电动伸缩装置的伸缩端固定在加固本体1的底部,当电动伸缩装置上下伸缩时,带动加固本体1上下移动,以调整加固本体1的加固位置;同时带动与加固本体1相连的支撑组件5、紧固组件2和卡线组件4随加固本体1上下运动。
一些实施例中,该升降件52还可采取上述立柱41的伸缩结构,以实现加固本体1和紧固板21的升降作用,调整加固位置点。
具体的,升降件52包括第二套管、第二伸缩杆和第二限位螺栓;第二套管的下端用于设置在预设基体上;第二伸缩杆的下端滑动连接在第二套管内,上端向上伸出第二套管,并与加固本体1的底部连接;第二限位螺栓的一端沿升降件52的径向旋入第二套管,并抵接在第二伸缩杆的外周壁上。
通过设置滑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套管和第二伸缩杆,方便实现升降件52的升降,以便调整升降件52的高度;通过设置第二限位螺栓,可固定第二套管和第二伸缩杆的相对位置,以便在升降件52调整至适宜高度后,对第二伸缩杆进行限位。
作为上述升降件52的另一种实施例,升降件52包括第二上安装柱和第二下安装柱,且第二上安装柱和第二下安装柱之间通过螺纹旋接。
具体的,第二上安装柱为螺杆结构,第二下安装柱为设有内螺纹的环形结构,且第二上安装柱的下端旋入第二下安装柱内,可通过上下旋动第二上安装柱,实现第二上安装柱和第二下安装柱之间的位置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组加固本体,均呈L型板状结构,且其中一组所述加固本体的两个直角板对应垂直于另一组所述加固本体的两个直角板,用于围设在输电塔主材的外部;每个所述直角板上均连接有一组紧固组件,且所述紧固组件的内侧壁与所述输电塔主材相抵接;
两组连接组件,每组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垂直的两个所述直角板的延伸端可拆卸连接;以及
两组卡线组件,分别与两组所述加固本体一一对应,且设于对应所述加固本体的顶部;所述卡线组件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加固本体内侧的卡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
紧固板,设于所述直角板靠近所述输电塔主材的内侧,且所述紧固板的内侧壁与所述输电塔主材相抵接;
限位件,一端限位在所述直角板的外侧,另一端沿所述直角板的厚度方向穿过所述直角板,且与所述紧固板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穿过所述直角板且位于所述直角板内侧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弹性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直角板和所述紧固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直角板外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直角板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板用于抵接在所述限位环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杆,且每组所述直角板的延伸端均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的卡槽;所述连接杆的端部限位在所述卡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弹性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随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伸入所述卡槽内并抵接在所述卡槽的槽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组件包括:
多组立柱,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间隔设于所述加固本体的顶部;
多组连接件,与多组所述立柱一一对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沿垂直于所述立柱的轴线的方向向所述加固本体的内侧延伸,且所述连接件的延伸端设置有所述卡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
第一套管,下端固定于所述加固本体的顶部;
第一伸缩杆,下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管内,上端向上伸出所述第一套管,并与所述连接件旋接;以及
第一限位螺栓,一端沿所述立柱的径向旋入所述第一套管,并抵接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周壁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还包括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分别与两组所述加固本体一一对应,且设于对应所述加固本体的底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夹持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固本体的两组所述直角板可拆卸连接;
升降件,上端与所述夹持杆固定连接,下端用于支撑在预设基体上;所述升降件的上端具有靠近或远离所述预设基体的自由度。
CN202220549282.0U 2022-03-14 2022-03-14 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 Active CN217205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9282.0U CN217205713U (zh) 2022-03-14 2022-03-14 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9282.0U CN217205713U (zh) 2022-03-14 2022-03-14 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5713U true CN217205713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6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49282.0U Active CN217205713U (zh) 2022-03-14 2022-03-14 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5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05713U (zh) 输电塔主材加固装置
CN215055903U (zh) 一种输电塔加固装置
CN216872662U (zh) 一种配电柜壳体组装用夹具
CN212258363U (zh) 一种电缆沟支架
CN108661409A (zh) 防倒杆装置及电杆
CN210947143U (zh) 一种建筑用钢结构
CN21268957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支架装置
CN212835000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墩柱安装间距调控装置
CN211368670U (zh) 一种混凝土管桩
CN216549368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施工的辅助装置
CN210014089U (zh) 一种管道支撑结构
CN210103120U (zh) 一种用于铜线生产用放线装置
CN218863065U (zh) 一种机械配件用新型连杆结构
CN214144967U (zh) 一种连接节点可调式钢管杆
CN217352157U (zh) 一种市政桥梁施工用的支撑设备
CN209767032U (zh) 一种可拆卸的临时电缆支架
CN214303121U (zh) 一种电力工程装配式输电一体式杆塔
CN220014658U (zh) 一种便于组装架设的电线杆
CN218478415U (zh) 一种电梯双斜拉杆固定机构
CN217461453U (zh) 用于满堂架底座及顶托的露丝长度调节工具
CN212690530U (zh) 一种新型机械五金配件
CN216305350U (zh) 一种悬挑外架的简易定位装置
CN218114859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基础的安装结构
CN211136880U (zh) 一种多角度棒材加工稳定紧固安全架
CN211201110U (zh) 一种悬挑式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