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3925U - 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3925U
CN217203925U CN202123241217.6U CN202123241217U CN217203925U CN 217203925 U CN217203925 U CN 217203925U CN 202123241217 U CN202123241217 U CN 202123241217U CN 217203925 U CN217203925 U CN 217203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up pad
wall
plate
consolidating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412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宇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ngmi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ngmi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ngmi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ngmi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412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3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3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3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涉及水工隧洞技术领域。包括加固支撑板,所述加固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支撑顶开槽,加固支撑板的一侧端连接有板体连接杆,加固支撑板的另一侧端连接有板体横管,所述支撑顶开槽的上方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板体横管的筒体内侧设置有侧向延伸机构,所述加固支撑板的侧表面开设有插孔槽,插孔槽的内侧套接有连接插杆,连接插杆的前端连接有延伸支撑板。本实用在中间位置设计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降低对隧洞内部空间的占用,从而在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行动,且利用螺纹连接可使得尖锐结构的钻头体插入至侧壁,反向旋转即可实现钻头体从侧壁脱离,使得整个装置的安装和拆卸难度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工隧洞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
背景技术
水工隧洞就是在山体中或地下开凿的过水洞,水工隧洞可用于灌溉、发电、供水、泄水、输水、施工导流和通航,水流在洞内具有自由水面的,称为无压隧洞,充满整个断面,使洞壁承受一定水压力的,称为有压隧洞。
水工隧洞在施工时为了保证安全,一般会在隧洞内进行墙壁的加固,而一般的加工结构需要地面的支撑,这样就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在狭小的洞内使得人员行动困难,且拆卸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以解决现有的问题:一般的加工结构需要地面的支撑,这样就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在狭小的洞内使得人员行动困难,且拆卸难度较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加固支撑板,所述加固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支撑顶开槽,所述加固支撑板的一侧端连接有板体连接杆,所述加固支撑板的另一侧端连接有板体横管,所述支撑顶开槽的上方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板体横管的筒体内侧设置有侧向延伸机构,所述加固支撑板的侧表面开设有插孔槽,所述插孔槽的内侧套接有连接插杆,所述连接插杆的前端连接有延伸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支撑板采用弧形板状结构,所述支撑顶开槽开设于所述加固支撑板的弧形上端面间距分布,所述板体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墙壁贴合板,弧形结构的加固支撑板,可使得底部空间更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立柱、弹簧、立杆体和加固横板,所述支撑立柱贴合于所述支撑顶开槽的凹槽内壁,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支撑立柱的中空内壁,所述立杆体贴合于所述弹簧的上端,所述加固横板贴合于所述立杆体的顶端面,利用多组支撑机构实现对洞内顶壁的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通过所述立杆体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所述加固横板采用弧形板状结构,利用弹力作用,可使得加固横板易于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机构包括螺杆体、限位孔和钻头体,所述螺杆体设置于所述墙壁贴合板的筒状内侧,所述限位孔开设于所述螺杆体的内部,所述钻头体固定于所述螺杆体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板体横管的内螺纹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孔贯穿于所述螺杆体的表面横向间距分布,通过螺纹连接可延伸钻头体的横向位置。
1、本申请在中间位置设计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降低对隧洞内部空间的占用,从而减少对施工行动的限制,且利用螺纹连接可使得尖锐结构的钻头体插入至侧壁,反向旋转即可实现钻头体从侧壁脱离,使得整个装置的安装和拆卸难度降低;
2、本申请在加固支撑板的顶部,弧形设置了多组支撑顶开槽,可容纳多组支撑立柱,从而可利用弧形分布的多组加固横板,对隧洞顶壁的进行支撑,支撑的覆盖范围更广,对洞内壁的加固能力更强;
3、本申请在弧形加固支撑板的侧壁开设了两组插孔槽,通过连接插杆与插孔槽的插接,可实现加固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的结合,从而增加整个支撑面的覆盖范围,且易于拆卸。
4、本申请可利用工具直接插入至限位孔的内部,即可驱动螺杆体旋转,从而可利用尖锐的钻头体插入至一侧的墙壁内,保持整个设备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的插孔槽与连接插杆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加固支撑板;2、支撑顶开槽;3、支撑立柱;4、弹簧;5、立杆体;6、加固横板;7、板体连接杆;8、墙壁贴合板;9、板体横管;10、螺杆体;11、限位孔;12、钻头体;13、插孔槽;14、连接插杆;15、延伸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间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为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包括加固支撑板1,加固支撑板1的表面开设有支撑顶开槽2,在加固支撑板1的顶部弧形开始了多组支撑顶开槽2,可容纳多组支撑立柱3,从而可利用弧形分布的多组加固横板6对隧洞顶壁的支撑,支撑的覆盖范围更广,加固支撑板1的一侧端连接有板体连接杆7,加固支撑板1的另一侧端连接有板体横管9,板体横管9的筒体内侧设置有侧向延伸机构,延伸机构包括螺杆体10、限位孔11和钻头体12。
如图1所示,螺杆体10设置于墙壁贴合板8的筒状内侧,限位孔11 开设于螺杆体10的内部,钻头体12固定于螺杆体10的顶端,限位孔11 与板体横管9的内螺纹之间螺纹连接,限位孔11贯穿于螺杆体10的表面横向间距分布,通过螺纹连接可延伸钻头体12的横向位置,可利用工具直接插入至限位孔11的内部即可驱动螺杆体10旋转,从而可利用尖锐的钻头体12插入至一侧的墙壁内,反向旋转螺杆体10即可使得钻头体12从墙壁内部脱离,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的拆卸。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顶开槽2的上方连接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立柱3、弹簧4、立杆体5和加固横板6,支撑立柱3贴合于支撑顶开槽2的凹槽内壁,弹簧4固定于支撑立柱3的中空内壁,立杆体5贴合于弹簧4的上端,加固横板6贴合于立杆体5的顶端面,利用多组支撑机构实现对洞内顶壁的支撑,弹簧4通过立杆体5与支撑立柱3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加固横板6采用弧形板状结构,利用弹力作用,可使得加固横板6易于安装,利用弹簧4可为加固横板6提供向上的推力,并搭配支撑立柱3和加固横板6,可实现对隧洞顶内壁的支撑,且由于支撑顶开槽 2呈弧形分布,可使得多组加固横板6弧形分布,从而更加完美的贴合洞顶内壁,对洞顶内壁的覆盖更加全面。
如图1和图3所示,加固支撑板1的侧表面开设有插孔槽13,插孔槽 13的内侧套接有连接插杆14,连接插杆14的前端连接有延伸支撑板15,对称结构的插孔槽13可插接连接插杆14,加固支撑板1和延伸支撑板15 插接在连接插杆14的两侧,从而实现加固支撑板1和延伸支撑板15的结合。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使用该装置时,将支撑立柱3的底部插入至支撑顶开槽2的上方,并利用顶部连接的加固横板6对隧洞顶壁进行支撑,然后将加固支撑板1摆放在需要支撑的位置,并使得向上挤压加固横板6,保持加固横板6与隧洞顶壁的紧凑贴合,然后将工具杆插入至限位孔11的内部,并操作工具杆旋转,利用螺杆体10与板体横管9内壁的螺纹连接使得钻头体12逐渐钻入至侧壁,而另一端的墙壁贴合板8与隧洞的另一侧壁贴合,可以根据施工加工需求,摆放不同数量的支撑立柱3,可对顶壁进行更大范围的加固防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申请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申请。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申请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申请。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固支撑板(1),所述加固支撑板(1)的表面开设有支撑顶开槽(2),所述加固支撑板(1)的一侧端连接有板体连接杆(7),所述加固支撑板(1)的另一侧端连接有板体横管(9),所述支撑顶开槽(2)的上方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板体横管(9)的筒体内侧设置有侧向延伸机构,所述加固支撑板(1)的侧表面开设有插孔槽(13),所述插孔槽(13)的内侧套接有连接插杆(14),所述连接插杆(14)的前端连接有延伸支撑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支撑板(1)采用弧形板状结构,所述支撑顶开槽(2)开设于所述加固支撑板(1)的弧形上端面间距分布,所述板体连接杆(7)的一侧连接有墙壁贴合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立柱(3)、弹簧(4)、立杆体(5)和加固横板(6),所述支撑立柱(3)贴合于所述支撑顶开槽(2)的凹槽内壁,所述弹簧(4)固定于所述支撑立柱(3)的中空内壁,所述立杆体(5)贴合于所述弹簧(4)的上端,所述加固横板(6)贴合于所述立杆体(5)的顶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通过所述立杆体(5)与所述支撑立柱(3)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所述加固横板(6)采用弧形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机构包括螺杆体(10)、限位孔(11)和钻头体(12),所述螺杆体(10)设置于所述墙壁贴合板(8)的筒状内侧,所述限位孔(11)开设于所述螺杆体(10)的内部,所述钻头体(12)固定于所述螺杆体(10)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1)与所述板体横管(9)的内螺纹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孔(11)贯穿于所述螺杆体(10)的表面横向间距分布。
CN202123241217.6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 Active CN217203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1217.6U CN217203925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1217.6U CN217203925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3925U true CN217203925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84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41217.6U Active CN217203925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39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9797A (zh) 一种建筑工地上的扩孔设备的扩孔方法
CN112663623A (zh) 一种建筑基坑施工钢板桩支护钢模板
CN21720392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工隧洞内壁加固设备
CN108677974B (zh) 建筑工程用于的斜坡防护装置
CN109706942B (zh) 旋挖钻孔桩用支护装置
CN215564477U (zh) 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
CN212452673U (zh) 一种自平衡基坑围护结构
CN211738214U (zh) 一种管道安装用临时支撑装置
CN214498492U (zh) 一种房建工程用可调节式临时支撑装置
CN106968603A (zh) 一种专用于建筑工地上的扩孔设备
CN210482318U (zh) 一种建筑基坑快速纠偏加固组合异形支护桩
CN212427092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电梯的地锚
CN210985598U (zh) 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
CN211524174U (zh) 新型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
CN211143113U (zh)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
CN218116329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护坡防护网
CN214994887U (zh) 一种快速施工装配式剪力墙
CN213540443U (zh) 一种可回收锚索
CN219795296U (zh) 一种新型锚固套
CN220013690U (zh) 一种基坑坡面多级支护机构
CN219951997U (zh) 一种建筑工程边坡加固装置
CN220079787U (zh) 一种桥梁加固用支撑装置
CN210459236U (zh) 一种用于建筑基坑施工的支护结构
CN212688966U (zh)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CN219627284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线缆固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