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5680U - 茶具的滤网组件及茶具 - Google Patents

茶具的滤网组件及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5680U
CN217185680U CN202220234326.0U CN202220234326U CN217185680U CN 217185680 U CN217185680 U CN 217185680U CN 202220234326 U CN202220234326 U CN 202220234326U CN 217185680 U CN217185680 U CN 217185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set
filter screen
kettle body
buckle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43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enghe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enghe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enghe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enghe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43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5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5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5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具的滤网组件及茶具,该茶具的滤网组件主要是由用于设置于壶体内的筒状滤网、至少有部分用于与筒状滤网形成卡扣连接的盖体等构成。其中,当盖体向下盖合壶体,并沿水平方向从初始位置转动至预设位置后,与筒状滤网形成卡扣连接;当盖体从预设位置反向移动至初始位置后,向上移动则脱离卡扣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茶具的滤网组件及茶具,可方便地实现茶具中筒状滤网与壶体的分离,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度。

Description

茶具的滤网组件及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具,尤其涉及一种茶具的滤网组件及茶具。
背景技术
茶具,作为一种常用的茶器,在日常的必备物之一,用于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
茶具在冲泡或煮茶等方式制备成茶饮后,通常情况下,为便于实现茶叶和茶水的分离,通常采用在茶器中使用筒状滤网对茶水进行过滤,以便于饮用。
然而,现有的茶具内的筒状滤网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采用手或夹具取出,不仅操作不便,尤其是当茶具内的茶水温度较高或茶具外表面的温度较高时,极易烫伤用户的手,不利于更换筒状滤网或筒状滤网中的茶叶等操作。此外,在更换筒状滤网时,需要采用用手触碰筒状滤网的表面,极易造成筒状滤网或茶具内的污染,不仅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度,难以保持茶具内的洁净度,而且整个操作也不雅观。
另外,由于现有的茶具在设计和使用时,功能较为单一,因此被需要多个茶具或器具的配合,才能制备成茶饮,例如需要经过烧水壶、泡茶壶、茶滤(过滤茶汤)、公道杯等配合才能制备完成,因此使得茶桌上摆放的器具数量较多,而且工序时长较长,操作也较为繁琐,更不利于在野外携带使用。
因此,如何方便地实现茶具中筒状滤网与壶体的分离,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度,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地实现茶具中筒状滤网与壶体的分离,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具的滤网组件,包括:
筒状滤网,设置于所述茶具的壶体内;
盖体,至少有部分用于与所述筒状滤网形成卡扣连接;
其中,当所述盖体向下盖合所述壶体,并沿水平方向从初始位置转动至预设位置后,与所述筒状滤网形成所述卡扣连接;当所述盖体从所述预设位置反向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后,向上移动则脱离所述卡扣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滤网组件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卡槽;设置于所述筒状滤网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卡槽内以形成所述卡扣连接的扣体;或者所述滤网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筒状滤网上的卡槽;设置于所述盖体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卡槽内以形成所述卡扣连接的扣体。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卡槽包括:用于插入所述扣体的插入区,与所述插入区相连通的转动区;其中,当所述扣体从所述插入区向上移动预设的距离后,可转动至所述转动区内并形成所述卡扣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插入区中与所述转动区相连的过渡区域的相对两侧的表面为弧面;所述过渡区域的平均宽度小于相对所述卡槽的相对两端的最大宽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盖体具有用于插入所述筒状滤网的腔体并用于开设所述卡槽的扣檐边;所述卡槽至少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扣体至少为两个,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筒状滤网可通过所述扣檐边悬挂设置于所述壶体内,或者在所述壶体的壶口的承托下,独立悬挂于所述壶体内。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筒状滤网包括:用于形成所述卡扣连接的悬挂部、与所述悬挂部相连的滤筒部;其中,所述滤筒部周向侧壁环绕开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滤孔区;其中,所述滤孔区内均匀设有呈网状分布的滤孔。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茶具,包括:壶体,以及上述茶具的滤网组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茶具为多功能茶具。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壶体的容量为300~500cc。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壶口的直径大小为80~100mm。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茶具还包括:与所述壶体可拆卸连接的手柄。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手柄与设置于所述壶体上的连接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后部开设有若干个沿周向设置的环形槽。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手柄的轴向与所述壶体的出水口的轴向方向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第一夹角为85~87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手柄的轴向与所述壶体的中轴线之间的第二夹角为104~106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壶体包括:壶身主体、与所述壶身主体一体成型且形成壶口的翻边;设置于所述翻边的下方且覆盖所述壶身主体的周向侧壁的保护涂层。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保护涂层的纹理为刃目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茶具的滤网组件及茶具,可方便地实现茶具中筒状滤网与壶体的分离,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茶器的滤网组件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筒状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盖体1、卡槽11、插入区111、过渡区域1110、转动区112、扣檐边13、壶体2、翻边21、连接座22、筒状滤网3、悬挂部31、滤筒部32、滤孔321、间隔区322、扣体30、手柄5、环形槽51、摘钮6、出水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具的滤网组件,该茶具的滤网组件主要是由用于设置于壶体2内的筒状滤网3、至少有部分用于与筒状滤网3形成卡扣连接的盖体1等构成。
其中,当盖体1向下盖合壶体2,并沿水平方向从初始位置转动至预设位置后,与筒状滤网3形成卡扣连接;当盖体1从预设位置反向移动至初始位置后,向上移动则脱离卡扣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当需要组合筒状滤网3和盖体1时,将盖体1移动至可盖合壶体2的位置,并从初始位置转动至预设位置后,即可与筒状滤网3形成卡扣连接,然后向上移动盖体1,即可使得盖体1和筒状滤网3同时从壶体2内抽出。当需要分离盖体1和筒状滤网3时,将筒状滤网3放置于壶体2内或其他的支架上进行承托后,将盖体1从预设位置反向移动至初始位置后,向上移动即可脱离卡扣连接,从而使得盖体1与筒状滤网3分离,而整个过程中,用户无须采用手或相应的夹具接触筒状滤网3,通过盖体1顶部的摘钮6即可方便地操作,例如“一扣、一拧”两个简单的动作,即可实现快速组合和分离,且操作过程较为雅观,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茶具的滤网组件不仅可方便地实现茶具中筒状滤网3与壶体2的分离,还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度,并较好地保持壶体2内部以及筒状滤网3表面的洁净度。
此外,通过该结构,可实现盖体1和筒状滤网3的互锁,例如通过筒状滤网3对盖体1的限位,从而可较好地避免盖体1因从壶体2上掉落而易出现损伤的现象,尤其是在振动幅度较大的移动过程中或在颠簸的运输的途中,以方便携带。
为了满足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和装配需求,卡扣结构可以优选由开设于盖体1上的卡槽11、设置于筒状滤网3上并用于插入卡槽11内以形成卡扣连接的扣体30等构成。
显然,本实施例中的滤网组件也可以由开设于筒状滤网3上的卡槽11、设置于盖体1上并用于插入卡槽11内以形成卡扣连接的扣体30等构成,在此不再作赘述。
可优选地,如图1所示,上述卡槽11可以由用于插入扣体30的插入区111、与插入区111相连通的转动区112构成。其中,当扣体30从插入区111向上移动预设的距离后,可转动至转动区112内并形成卡扣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插入区111中与转动区112相连的过渡区域1110的相对两侧的表面为弧面。通过该结构,可使得扣体30在卡槽11中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顺滑地从插入区111进入转动区112内。此外,还可以降低卡槽11与扣体30之间产生的磨损。
可优选地,过渡区域的平均宽度小于相对卡槽11的相对两端的最大宽度。通过该结构参数的设置,可使得扣体30进入转动区112后,扣体30在盖体1的自重的作用下,滑动至转动区112内的低洼处,从而使得扣体30不易从卡槽11中滑出。
作为优选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卡槽11的宽度尺寸为10~12mm。卡扣的尺寸大小为2.5~3mm。
为了便于盖体1和筒状滤网3之间的组合和分离,可优选地,盖体1具有用于插入筒状滤网3的腔体并用于开设卡槽11的扣檐边13。
其中,筒状滤网3优选为在壶体2的壶口的承托下,独立悬挂于壶体2内,以便于盖体1转动至初始位置时,向上移动即可脱离筒状滤网3。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筒状滤网3也可优选为通过扣檐边13悬挂设置于壶体2内,从而使得筒状滤网3无须被壶体2直接承接,即可在盖体1的作用下,独立悬挂于壶体2内,从而满足不同的构造和使用需求。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筒状滤网3可由用于形成卡扣连接的悬挂部31、与悬挂部31相连的滤筒部32等构成。其中,滤筒部32周向侧壁环绕开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滤孔区(图中未标示),其中,滤孔区被间隔区322所分开;其中,滤孔区内均匀设有呈网状分布的滤孔32。通过该结构的筒状滤网3,外观上不仅圆润顺滑,而且具备良好的滤茶效果,出汤清澈,例如使得茶水可以通过周围的滤孔32自由出入,茶叶及滤渣可被有效限制在滤网3内,从而起到隔离茶叶和滤渣的作用。此外,通过将各滤孔区间隔设置的方式,有助于提高整体的硬度,同时增添了设计感与品质感。
进一步作为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滤孔32的直径大小为1mm~1.2mm。相邻的两个滤孔32之间的间距为2mm~2.5mm。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卡槽至少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例如以盖体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扣体至少为两个,与卡槽一一对应;其中,扣体和卡槽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茶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茶具的滤网组件。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当需要组合茶具中的筒状滤网3和盖体1时,将盖体1移动至可盖合壶体2的位置,并从初始位置转动至预设位置后,即可与筒状滤网3形成卡扣连接,然后向上移动盖体1,即可使得盖体1和筒状滤网3同时从壶体2内抽出。当需要分离盖体1和筒状滤网3时,将筒状滤网3放置于壶体2内或其他的支架上进行承托后,将盖体1从预设位置反向移动至初始位置后,向上移动即可脱离卡扣连接,从而使得盖体1与筒状滤网3分离,而整个过程中,用户无须采用手或相应的夹具接触筒状滤网3,通过盖体1顶部的摘钮6即可方便地操作,例如“一扣、一拧”两个简单的动作,即可实现快速组合和分离,且操作过程较为雅观,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茶具的滤网组件不仅可方便地实现茶具中筒状滤网3与壶体2的分离,还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度,并较好地保持壶体2内部以及筒状滤网3表面的洁净度。
详细地,本实施例中的茶具可优选为多功能茶具,其中,壶体2的容量为300~500cc。通过该容量可兼顾烧煮和泡茶的需求,并使得该茶具可具备烧、煮、泡、滤、匀等多种功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茶具可优选为银茶器。显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茶具也可以为采用其他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制备的茶器。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壶口的直径大小为80~100mm,以实现广大口盖的设计,便于可直接伸手进入壶体2内,用清洁布等清洁壶体2的内壁,并且清洗便捷,整个过程无死角,从而可有效避免茶垢的累积。其中,本实施例仅以壶口的直径为85mm为例作简要说明。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茶具还包括:与壶体2可拆卸连接的手柄5,以实现收纳便捷,易于携带,并且,通过手柄5可满足用户不同的操作需求,例如自饮和共饮等。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为了方便实际应用中的装配和安装,手柄5与设置于壶体2上的连接座22螺纹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手柄5的后部开设有若干个沿周向设置的环形槽51,可在用户接触手柄5时,可增大摩擦,起到防滑的作用。除此之外,通该环形槽51还可起到装饰的作用。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手柄5的轴向与壶体2的出水口的轴向方向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第一夹角为85~87度。通过该角度可使得壶体2的倾倒顺畅自然,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度。本实施例仅以第一夹角大约为86度为例作说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壶体2的出水口13的水面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优选为V字型,以起到防止渗漏的作用,并且该出水口13具备出水利落、断水果断等优点。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手柄5的轴向与壶体2的中轴线之间的第二夹角为104~106度。通过该角度设置,使得端握更加舒适,尤其是适合亚洲人的人体特点等。本实施例仅以第二夹角大约为105度为例作说明。
壶体2可优选由壶身主体、与壶身主体一体成型且形成壶口的翻边21等构成。通过该设计,使得壶口部不易产生形变,尤其是在盖体1的碰撞或重力的作用下,并且结构上更具有层次感和品质感。此外,翻边21与壶体2采用的是同一材质,当壶体2为银制器件时,可通过抛光处理,得到亮银色的光泽,而无须进行镀层,可节省工序和材料成本。显然,当壶体2采用其他的金属材质,例如铜、金等材质时,也可通过为抛光处理,得到亮黄色等金属光泽,在此不再作赘述。
此外,茶具还包括:设置于翻边21的下方且覆盖壶身主体的周向侧壁的保护涂层(图中未标示)。通过该保护涂层可减缓壶身主体的外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氧化。
详细地,保护涂层的纹理优选为刃目纹,可采用黑色的薰色处理而得到。此外,通过该纹理可使得壶体2进行烧煮时,其壶身主体的周向侧壁与外部的火光和谐相融,具有良好的视觉感。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茶具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状滤网,用于设置于所述茶具的壶体内;
盖体,至少有部分用于与所述筒状滤网形成卡扣连接;
其中,当所述盖体向下盖合所述壶体,并沿水平方向从初始位置转动至预设位置后,与所述筒状滤网形成所述卡扣连接;当所述盖体从所述预设位置反向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后,向上移动则脱离所述卡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具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卡槽;设置于所述筒状滤网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卡槽内以形成所述卡扣连接的扣体;或者所述滤网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筒状滤网上的卡槽;设置于所述盖体上并用于插入所述卡槽内以形成所述卡扣连接的扣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具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用于插入所述扣体的插入区,与所述插入区相连通的转动区;其中,当所述扣体从所述插入区向上移动预设的距离后,可转动至所述转动区内并形成所述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具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区中与所述转动区相连的过渡区域的相对两侧的表面为弧面;所述过渡区域的平均宽度小于相对所述卡槽的相对两端的最大宽度;所述卡槽的宽度尺寸为10~12mm;所述卡扣的尺寸大小为2.5~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具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具有用于插入所述筒状滤网的腔体内并用于开设所述卡槽的扣檐边;所述卡槽至少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扣体至少为两个,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筒状滤网可通过所述扣檐边悬挂设置于所述壶体内,或者在所述壶体的壶口的承托下,独立悬挂于所述壶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具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滤网包括:用于形成所述卡扣连接的悬挂部、与所述悬挂部相连的滤筒部;其中,所述滤筒部周向侧壁环绕开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滤孔区;其中,所述滤孔区内均匀设有呈网状分布的滤孔;所述滤孔的直径大小为1mm~1.2mm;相邻的两个所述滤孔之间的间距为2mm~2.5mm。
7.一种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以及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茶具的滤网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茶具为多功能茶具;其中,所述壶体的容量为300~500cc;所述壶体的壶口的直径大小为80~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茶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壶体可拆卸连接的手柄;其中,所述手柄的轴向与所述壶体的出水口的轴向方向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第一夹角为85~87度;所述手柄的轴向与所述壶体的中轴线之间的第二夹角为104~106度;所述手柄与设置于所述壶体上的连接座螺纹连接;所述手柄的后部开设有若干个沿周向设置的环形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包括:壶身主体、与所述壶身主体一体成型且形成壶口的翻边;设置于所述翻边的下方且覆盖所述壶身主体的周向侧壁的保护涂层;其中,所述保护涂层的纹理为刃目纹。
CN202220234326.0U 2022-01-27 2022-01-27 茶具的滤网组件及茶具 Active CN217185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4326.0U CN217185680U (zh) 2022-01-27 2022-01-27 茶具的滤网组件及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4326.0U CN217185680U (zh) 2022-01-27 2022-01-27 茶具的滤网组件及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5680U true CN217185680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4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4326.0U Active CN217185680U (zh) 2022-01-27 2022-01-27 茶具的滤网组件及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5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3942B2 (en) Brewing and filtering device for coffee and tea
CN217185680U (zh) 茶具的滤网组件及茶具
CN109512229A (zh) 一种保温杯滤网装置
CN208837528U (zh) 一种咖啡与茶通用多功能杯
CN102008249A (zh) 一种玻璃锅盖
CN201055208Y (zh) 茶杯
CN217565565U (zh) 便携式组合茶具
CN209885371U (zh) 过滤组件
CN212521521U (zh) 置于饮料容器内的滤筒
CN201905633U (zh) 一种泡茶壶
CN215777077U (zh) 茶滤组件和杯具
CN221012766U (zh) 一种壶嘴结构
CN214595349U (zh) 组配式滤筒紫陶茶壶
CN213292976U (zh) 一种新型一次性纸杯
CN217447399U (zh) 一种把手及包含把手的滤液容器
CN215272033U (zh) 一种带过滤及搅拌功能的养生壶
CN217743875U (zh) 一种具有磁吸过滤功能的茶具
CN216358489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9895379U (zh) 过滤挡片及挂接有过滤挡片的壶
CN212972577U (zh) 一种双把双壶嘴茶壶
CN220876455U (zh) 一种便于洗茶的茶具
CN215590381U (zh) 一种新型的过滤摆件
CN217185555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泡茶壶
CN219500793U (zh) 一种吸嘴杯
CN216416707U (zh) 一种可拆卸的茶漏和采用该茶漏的泡茶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