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1153U - 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81153U CN217181153U CN202220539865.5U CN202220539865U CN217181153U CN 217181153 U CN217181153 U CN 217181153U CN 202220539865 U CN202220539865 U CN 202220539865U CN 217181153 U CN217181153 U CN 2171811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switch
- plate
- clamping
- detection
- clamp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该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包括:本体;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设置在本体上,夹持装置上设置有接触结构,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空气开关,并且接触结构用于在夹持装置夹持空气开关时,与空气开关的检测接口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接触结构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对空气开关进行测试。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测试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缩短了接线时间,并且提高了测试效率以及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双碳”,节能等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对产品的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空气开关通过改变传统断路器仅有的短路和过载保护功能,运用各种数字电路将用电数据可视化,联网化管理,从而实现用电数据可监视、可控制,安全隐患提前发现、提前预警。
空气开关相比较断路器省去了短路和过载的机械物理保护,加载了各类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前期出厂需要对数据采集,精度,安全性进行保证。
空气开关结构图可参见附图1,如图1所示,空气开关内部涉及电流、电压、功率、漏电、温度等数据采集单元,主功率控制回路,网络通信,按键指示等功能,测试检验相对比较麻烦,多数需要纯人工或者半人工测试,一致性难以保证。另外,由于空气开关内部既有强电又有弱电,组装带来的强弱电安全可靠性需要每一台进行确认,测试接线会比较耗时,且不安全。
由此可知,相关技术中存在测试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测试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包括:
本体;
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夹持装置上设置有接触结构,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空气开关,并且所述接触结构用于在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所述空气开关时,与所述空气开关的检测接口连接;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接触结构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空气开关进行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板向所述第二夹持板移动;和/或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夹持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向所述第二夹持板移动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板向所述第一夹持板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板体组件,所述第一板体组件围设成一端开放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
在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夹持板连接,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二板体组件,所述第二板体组件围设成一端开放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所述第一板体组件的情况下,所述接触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上,所述接触结构通过第一导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导线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
在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所述第二板体组件的情况下,所述接触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板上,所述接触结构通过第二导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导线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平行且间隔的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用于容置所述空气开关;并且所述限位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夹持装置的夹持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空气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检测口,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口内;或
所述第二限位板朝向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检测口,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口内;或
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检测口,所述第二限位板朝向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检测口,所述第二检测口与所述第一检测口相对设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信号发射器和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器,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口内,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口内;或者,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口内,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口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具有顶壁,所述夹持装置在所述顶壁的外侧面上,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盒体内;
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盒体具有与所述顶壁相邻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强电连接结构,所述强电连接结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均与所述侧壁垂直,并且所述强电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之间,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远离所述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保护板,所述第三保护板与所述侧壁平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控制装置和夹持装置20均设置在本体10上,夹持装置20夹持空气开关,以将空气开关固定在本体10上;接触结构205设置在夹持装置20上,并且在夹持装置20夹持空气开关的同时,接触结构205与空气开关上的检测接口连接,以实现控制装置与空气开关之间的电连接,进而进行测试;控制装置与空气开关之间的连接,无需手动进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测试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缩短了接线时间,并且提高了测试效率以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空气开关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内部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测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空气开关设备故障整体测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本体;
20:夹持装置;
30:第一板体组件;40:第二板体组件;50:供电装置;60:强电连接结构;101:第一限位板;102:第二限位板;104:检测装置;
105:控制开关;
106:第一护板;
107:第二护板;
108:第三护板;
201:第一驱动装置;
202:第一夹持板;
203:第二驱动装置;
204:第二夹持板:205:接触结构;
301:第一围板;
302:第二围板;
303:第三围板;
304:第一空间;
401:第四围板;
402:第五围板;
403:第六围板;
404:第二空间;
1011:第一检测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包括:
本体10;
夹持装置20,所述夹持装置20设置在所述本体10上,所述夹持装置20上设置有接触结构205,所述夹持装置20用于夹持空气开关,并且所述接触结构205用于在所述夹持装置20夹持所述空气开关时,与所述空气开关的检测接口连接;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接触结构205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空气开关进行测试。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0作为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的基体,本体10用于承载夹持装置20和控制装置。示例性的,本体10可以呈板状,相应的夹持装置20可以设置在本体10的一个侧面上,控制装置可以与夹持装置20设置在同一侧面上,或者控制装置与夹持装置20分别设置在本体10的不同侧面上。当然,本体10还可以为多个连杆组成的架体等,本实施例对本体1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
夹持装置20设置在本体10上,夹持装置20用于夹持空气开关,以将空气开关固定在本体10上,以避免在检测时空气开关与本体10之间相对运动。示例性的,夹持装置20可以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设置在本体10上,第二夹板设置在第一夹板背离本体10的一侧,第一夹板通过弹簧与第二夹板连接,弹簧用于驱动第一夹板向第二夹板靠近;在夹持时,将空气开关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此时弹簧会驱动第一夹板向第二夹板靠近,以夹持空气开关;相应的,接触结构205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以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持空气开关时,接触结构205与空气开关上的检测接口连接。当然,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20还可以具有其他的结构,本实施例对夹持装置20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对空气开关进行夹持即可。其中,上述空气开关可以是智能空气开关,可以对空气开关的电压、电流、功率、漏电值、温度等进行测试。
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能够实现控制功能的装置。控制装置通过接触结构205与空气开关的检测接口电连接,以通过自身存储的测试程序进行空气开关的功能测试。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实现方式中,空气开关还可以替换为其他电子设备。即该测试设备还可以用于测试其他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控制装置和夹持装置20均设置在本体10上,夹持装置20夹持空气开关,以将空气开关固定在本体10上;接触结构205设置在夹持装置20上,并且在夹持装置20夹持空气开关的同时,接触结构205与空气开关上的检测接口连接,以实现控制装置与空气开关之间的电连接,进而进行测试;控制装置与空气开关之间的连接,无需手动进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测试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缩短了接线时间,并且提高了测试效率以及安全性。
本实施提供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所述夹持装置2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0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板202和第二夹持板20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1与所述第一夹持板202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板202向所述第二夹持板204移动,以夹持所述空气开关。
以图2所示方位为例,第一夹持板202和第二夹持板204可以与水平面垂直设置,并且第一夹持板202和第二夹持板204平行且间隔的设置,在第一夹持板202和向第二夹持板204靠近时,可以夹持空气开关,在第一夹持板202向远离第二夹持板204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夹持板202和第二夹持板204释放空气开关。
第一驱动装置201可以包括设置在本体10上的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可以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并且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第一夹持杆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的中心线与第一夹持板202和第二夹持板204垂直,以使得第一电动推杆可以推动第一夹持板202向第二夹持板204靠近,以实现对空气开关的夹持,或者带动第一夹持板202远离第二夹持板204,以实现对空气开关的释放。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01带动第一夹持板202移动,可以实现对空气开关的夹持和释放,操作较为方便。
本实施提供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夹持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向所述第二夹持板移动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板向所述第一夹持板移动。
以图2所示方位为例,第一夹持板202和第二夹持板204可以与水平面垂直设置,并且第一夹持板202和第二夹持板204平行且间隔的设置,在第二夹持板204和向第一夹持板202靠近时,可以夹持空气开关,在第二夹持板204向远离第一夹持板202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夹持板202和第二夹持板204释放空气开关。
本实施提供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所述夹持装置20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01第二驱动装置203,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03与所述第二夹持板204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03用于在所述第一夹持板202向所述第二夹持板204移动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板204向所述第一夹持板202移动。
第二驱动装置203也可以包括设置在本体10上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可以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并且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第二夹持杆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的中心线与第一夹持板202和第二夹持板204垂直;在第一电动推杆驱动第一夹持板202向第二夹持板204移动的同时,第二电动推杆驱动第二夹持板204向第一夹持板202移动,以夹持空气开关,在第一电动推杆驱动第一夹持板202远离第二夹持板204的同时,第二电动推杆驱动第二夹持板204远离第一夹持板202,以释放空气开关。
通过上述设置,在第一驱动装置201驱动第一夹持板202靠近第二夹持板204的同时,第二驱动装置203驱动第二夹持板204靠近第一夹持板202;在第一驱动装置201驱动第一夹持板202远离第二夹持板204的同时,第二驱动装置203驱动第二夹持板204远离第一夹持板202,可以实现对空气开关的快速夹持和快速释放。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1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本体10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夹持板202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03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本体10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夹持板204连接。
具体地,本体10上可以设置有向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供气的气源,例如气源可以包括气泵或者气瓶等,相应的,第一气缸可以通过第一控制阀气源连通,第二气缸可以通过第二控制阀与气源连通,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可以通过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控制对应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工作。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驱动装置201和第二驱动装置203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接触结构205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202和所述第二夹持板204上。如此,在第一夹持板202和第二夹持板204夹持空气开关时,接触结构205便可以与空气开关上的测试接口连接,结构简单,接触可靠。
在本实施中,接触结构205为与空气开关上的测试接口配合的结构,以在夹持空气开关的同时,接触结构205与测试结构配合,实现控制装置与空气开关的电连接。示例性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上的测试接口可以包括设置在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表面的多个接触片,相应地,接触结构205可以为平行且间隔的多个接触针,每一接触针用于与一个接触片接触,并且各接触针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当然,测试接口可以为设置在空气开关上的多个插针,响应的,接触结构205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插孔,每一插孔内均设置有一个接触片,各接触片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夹持空气开关时,每一插针插设在对应的插孔内,并且与该插孔内的接触片接触,以实现控制装置与空气开关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10上的第一板体组件30和第二板体组件40,所述第一板体组件30围设成一端开放的第一空间304,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304内;所述第二板体组件40围设成一端开放的第二空间404,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404内;
所述第一夹持板202上的所述接触结构205通过第一导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导线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304内;所述第二夹持板204上的所述接触结构205通过第二导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导线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404内。
其中,第一板体组件30可以包括设置在本体10表面上的第一围板301、第二围板302以及第三围板303,第一围板301、第二围板302和第三围板303依次设置,且第一围板301、第二围和第三围板303均与本体10表面垂直,以使得第一围板301、第二围板302和第三围板303围设成第一空间304,第一空间304中与第二围板302相对的位置为开放处,并且第一空间304的开放处朝向第二夹持板204设置,第一气缸可以驱动第一夹持板202由第一空间304的开放处伸出,以夹持空气开关。
相同的,第而让板体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本体10表面上的第四围板401、第五围板402以及第六围板403,第四围板401、第五围板402和第六围板403依次设置,且第四围板401、第五围和第六围板403均与本体10表面垂直,以使得第四围板401、第五围板402和第六围板403围设成第二空间404,第二空间404中与第五围板402相对的位置为开放处,并且第二空间404的开放处朝向第一夹持板202设置,第二气缸可以驱动第二夹持板204由第二空间404的开放处伸出,以夹持空气开关。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板体组件30可以对第一气缸以及第一导线进行保护,以避免外界物体与第一气缸和第一导线接触;相同的,第二板体组件40可以对第二气缸以及第二导线进行保护,以避免外界物体与第二气缸和第二导线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10上的第一限位板101和第二限位板102,所述第一限位板101和所述第二限位板102平行且间隔的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101和所述第二限位板102之间形成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用于容置所述空气开关;并且所述限位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夹持装置20的夹持方向平行。
具体地,第一限位板10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卡接等可拆卸的方式与本体10连接,当然,第一限位板101也可以与本体10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相同的,第二限位板102与本体1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与第一限位板101与本体10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夹持装置20包括第一夹持板202和第二夹持板204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限位板101和第二限位板102可以设置在第一夹持板202和第二夹持板204之间,并且第一限位板101和第二限位板102均与第一夹持板202垂直。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限位板101和第二限位板102可以进一步对空气开关进行固定,以提高空气开关与本体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104,所述检测装置104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检测装置104设置在所述本体10上,所述检测装置104用于检测所述空气开关。
具体地,检测装置104可以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01和第二限位板102之间,且位于本体10上,在使用时,将空气开关放置在第一限位板101和第二限位板102之间时触发检测装置104,以实现对空气开关的检测。示例性的,检测装置104可以包括行程开关,在将空气开关放置在第一限位板101和第二限位板102之间,且与本体10接触时,会接触行程开关,进而实现对空气开关的检测。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对空气开关是否安装到位进行检测,以在空气开关安装到位后,再驱动夹持装置20夹持空气开关,使得夹持装置20上的接触结构205可以对准空气开关上的检测接口。
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限位板101朝向所述本体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检测口1011,所述检测装置104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口1011内。将检测装置104设置在第一检测口1011内,可以避免检测装置104抵顶空气开关,导致的空气开关倾斜。
值得说明的是,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检测装置104需为非接触式检测装置104,例如:检测装置104可以包括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均设置在第一检测口1011内,在空气开关放置在第一限位板101和第二限位板102之间,且与本体10接触时,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被空气开关反射,进而被红外线接收管接触,以实现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板102朝向所述本体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检测口,所述第二检测口与所述第一检测口1011相对设置;所述检测装置104包括检测信号发射器和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器,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口1011内,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口内;或者,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口内,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口内
示例性的,检测信号发射器可以包括红外线发射器,相应的,检测信号接收器为红外线接收器;当然,检测信号发射器也可以包括超声波发射器,相应的,超声波接收器为红外线接收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本体10上设置有控制开关105,控制开关105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通过控制开关105可以激活控制装置,进而控制加持装置夹持空气开关,并对空气开关进行检测。
示例性的,使用时,用户先将空气开关放置在第一限位板101和第二限位板102之间,之后打开控制开关105,此时控制器首先接收检测装置104的信号,以检测空气开关是否安装到位;若空气开关安装不到位,可以通过报警装置进行警告,若空气开关检测到位,控制装置控制夹持装置20夹持空气开关,并对空气开关进行测试。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所述本体10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具有顶壁,所述夹持装置20在所述顶壁的外侧面上,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如此设置,盒体可以实现对控制装置的保护。
示例性的,盒体可以呈长方体状、圆柱体状等规则形状,当然盒体也可以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供电装置50,所述供电装置50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供电装置50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供电装置50可以对控制装置进行供电,结构简单。
示例性的,供电装置50可以包括蓄电池、或者用于连接外接电源的变压器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具有与所述顶壁相邻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强电连接结构60,所述强电连接结构60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强电连接结构60用于连接强电(如三相交流电),以便于对空气开关进行强电测试;并且强电连接结构60设置在与顶壁相邻的侧壁上,可以增大强电连接结构60与夹持装置20之间的距离,进而避免与强电连接装置接触导致的触电危险。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均与所述侧壁垂直,并且所述强电连接结构60位于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之间,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远离所述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保护板,所述第三保护板与所述侧壁平行。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护板106、第二护板107和第三护板108可以实现对强电连接结构60的防护,进而避免外界物体与强电连接结构60接触,以避免发生触电危险。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实现方式中的强电连接为用于连接强电的结构,例如:强电连接结构60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接线柱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进行说明: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包括:上位机、三相标准源、工频耐压仪、测试工装、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RS485通讯串口等。上位机基于即定的流程控制测试工装,切换开关,三项标准源,工频耐压仪。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内部框图,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核心是测试夹具以及切换开关,如图4所示,固定设备结构(对应于上述第一限位板101以及第二限位板102构成的结构)用于放置设备,同时具备用于设备电气连接的机构。通过开合按键(对应于上述控制开关105)进行自动接通设备,通过行程开关(对应于上述检测装置104)反馈设备是否安装到位,上位机下发命令切换标准源,一切就绪后内部电源模块输出设备用12V电压开始测试。开合按钮(对应于上述控制开关105)用于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的放置和取出,判断开关按钮的状态确定是否处于测试状态;之后通过判断行程开关的位置判断设备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上,避免接触不良;内部电源模块基于行程开关的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输出12V电给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有12V电后上位机即可开始485与设备进行通信,否则测试报错。最后上位机基于自身的测试流程,控制切换开关的状态,选择三相标准源和工频耐压仪。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测试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
S501,获取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的状态;其中,开合按键用于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的放置和取出,判断开关按钮的状态确定是否处于测试状态。
S502,设备安装检测;其中,通过判断行程开关的位置判断设备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上,避免接触不良。
S503,供电电源选择,其中,基于行程开关的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输出12V电给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有12V电后上位机即可开始485与设备进行通信,否则测试报错。上位机基于自身的测试流程,控制切换开关的状态,选择三相标准源和工频耐压仪。
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有上位机会与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进行RS485通信,获取设备基本信息,判断合法设备;设备通信正常后,先进行按键和指示灯相关的基础测试,通过后进行电压、电流、功率、漏电值、温度等校准和验证,一切正常后切换装置切换开关,使能工频耐压测试,完成出厂的安全测试,一切正常后上传测试结果。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空气开关设备故障整体测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601,获取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的设备信息,其中,所有上位机与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进行RS485通信,获取设备的基本信息,判断合法设备;
S602,使能交流源进行校准,包括进行按键和指示灯相关的基础测试,通过后进行电压、电流、功率、漏电值、温度等校准和验证。
S603,校准结果核对,一切正常后切换装置切换开关,转至S604,使能工频耐压测试,完成出厂的安全测试,一切正常后上传测试结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可以全自动测试空气开关的所有功能,拦截异常;对采集数据进行校准检验,保证设备的出厂一致性;功能测试和强弱电安全测试的一体化设计,上位机能自动切换测试节点和供电方式,无需人工接线,保证了测试过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夹持装置上设置有接触结构,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空气开关,并且所述接触结构用于在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所述空气开关时,与所述空气开关的检测接口连接;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接触结构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空气开关进行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板向所述第二夹持板移动;和/或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夹持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向所述第二夹持板移动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板向所述第一夹持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板体组件,所述第一板体组件围设成一端开放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
在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夹持板连接,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二板体组件,所述第二板体组件围设成一端开放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所述第一板体组件的情况下,所述接触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上,所述接触结构通过第一导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导线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
在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所述第二板体组件的情况下,所述接触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板上,所述接触结构通过第二导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导线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平行且间隔的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用于容置所述空气开关;并且所述限位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夹持装置的夹持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空气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检测口,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口内;或
所述第二限位板朝向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检测口,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口内;或
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检测口,所述第二限位板朝向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检测口,所述第二检测口与所述第一检测口相对设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信号发射器和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器,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口内,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口内;或者,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口内,所述检测信号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具有顶壁,所述夹持装置在所述顶壁的外侧面上,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盒体内;
所述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盒体具有与所述顶壁相邻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强电连接结构,所述强电连接结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均与所述侧壁垂直,并且所述强电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之间,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远离所述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保护板,所述第三保护板与所述侧壁平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39865.5U CN217181153U (zh) | 2022-03-11 | 2022-03-11 | 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39865.5U CN217181153U (zh) | 2022-03-11 | 2022-03-11 | 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81153U true CN217181153U (zh) | 2022-08-12 |
Family
ID=82744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539865.5U Active CN217181153U (zh) | 2022-03-11 | 2022-03-11 | 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81153U (zh) |
-
2022
- 2022-03-11 CN CN202220539865.5U patent/CN2171811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21444B (zh) | 同步于生产线的插座耐高压及通断性能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8872831A (zh) | 一种通用电路板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 |
CN103777120A (zh) | 一种在线自动绝缘耐压测试系统 | |
CN108549045A (zh) | 一种usb数据线检测系统及装置 | |
CN110307944A (zh) | 深海潜水器分布式智能漏水检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8152650A (zh) | 多芯电缆自动查线系统 | |
CN103513156A (zh) | 用于汽车接线板及汽车整车线束的检测装置 | |
CN217181153U (zh) | 空气开关的测试设备 | |
CN208334533U (zh) |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多芯线缆通断判定装置 | |
CN212112228U (zh) | 一种便携式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检测装置 | |
CN216718575U (zh) | 一种铁路信号微机电缆检测仪 | |
CN211655569U (zh) | 一种手持式智能电气线路参数巡查装置及系统 | |
KR101841728B1 (ko) | 화재감지 선로 이상 검출장치 | |
CN102803976A (zh) | 电源线检测系统和电子接头 | |
CN211453919U (zh) |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测试加流装置和极性测试设备 | |
US20180356470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diagnostics and monitoring a dc subsystem | |
CN207908639U (zh) | 一种便携式继电器校验装置 | |
CN203535157U (zh) | 用于汽车接线板及汽车整车线束的检测装置 | |
CN219039339U (zh) | 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测试仪校验装置 | |
CN216160682U (zh) | 一种家电自动安检测试装置 | |
CN221860540U (zh) | 一种电能测试仪测试接线装置 | |
CN219831317U (zh) | 一种mft继电器检查平台 | |
CN216670205U (zh) | 一种自动化检测隔离开关绝缘电阻与低电阻装置 | |
CN216956770U (zh) | Plc检测设备和plc检测系统 | |
CN216925623U (zh) | 仪表测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