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0404U - 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0404U
CN217180404U CN202220569126.0U CN202220569126U CN217180404U CN 217180404 U CN217180404 U CN 217180404U CN 202220569126 U CN202220569126 U CN 202220569126U CN 217180404 U CN217180404 U CN 217180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limiting
strength detection
groove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91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荣
陈海建
郭维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ueda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ueda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ueda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ueda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691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0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0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04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强度检测装置本体的底板表面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表面开设有伸缩孔,伸缩孔的底端开设有伸缩槽;第一挡板设置在强度检测装置本体的表面,第一挡板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限位销设置在伸缩孔的内部,限位销的末端设置有限位板;有益效果为:通过铰链将第二挡板进行翻折,使第二挡板的表面与第一挡板的两端相接,通过球头把手和推杆推动限位板和限位销移动,使限位销的顶端插入限位孔的内部,然后将推杆向卡槽的内部推动,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推杆移动到限位槽的内部,第二挡板的位置固定,钢球滚落后会被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阻挡在强度检测装置本体的底板表面。

Description

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蓄电池壳体是蓄电池最主要的保护结构,蓄电池生产厂家把对蓄电池壳体的强度检测列为必检项目,作为重要指标加以控制;
目前测试蓄电池壳体强度普遍采用钢球自由落体冲击的方法,将蓄电池壳体放在水平放置的操作台上,用一个一定重量的钢球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体冲击被检测蓄电池壳体的固定位置,通过冲击后蓄电池壳体的外观变化情况来判断强度是否合格;
但是钢球在落到蓄电池壳体表面后,会从蓄电池壳体上滚落,而现有检测装置没有设置对钢球的阻挡机构,导致钢球容易滚落到地面,对地面及人员造成伤害,且影响后续检测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缺少对检测钢球的阻挡机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所述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包括:
强度检测装置本体,强度检测装置本体的底板表面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表面开设有伸缩孔,伸缩孔的底端开设有伸缩槽;
第一挡板,第一挡板设置在强度检测装置本体的表面,第一挡板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
限位销,限位销设置在伸缩孔的内部,限位销的末端设置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呈方形板状结构,第二挡板通过铰链与强度检测装置本体的底板转动连接,第二挡板的一端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底部开设有卡槽,卡槽远离伸缩孔的一侧底部开设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伸缩槽呈圆柱形槽结构,且伸缩槽与通槽相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呈“匚”形板状结构,第一挡板的两端与第二挡板的两端相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尺寸与伸缩孔的尺寸相同,且限位孔与伸缩孔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销呈圆柱体结构,限位销的顶端设置有导入角,限位销与伸缩孔的内壁滑动连接,且限位销的顶端滑动连接在限位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呈圆形板状结构,限位板滑动连接在伸缩槽的内部,限位板与伸缩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接在限位销的表面,限位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
优选的,所述推杆呈圆柱体结构,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通过铰链将第二挡板进行翻折,使第二挡板的表面与第一挡板的两端相接,通过球头把手和推杆推动限位板和限位销移动,使限位销的顶端插入限位孔的内部,然后将推杆向卡槽的内部推动,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推杆移动到限位槽的内部,第二挡板的位置固定,钢球滚落后会被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阻挡在强度检测装置本体的底板表面,阻止了钢球滚落地面,解决了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缺少对检测钢球的阻挡机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限位销结构示意图。
图中:强度检测装置本体1、第一挡板2、限位孔21、第二挡板3、伸缩孔31、伸缩槽32、通槽33、卡槽34、限位槽35、限位销4、限位板41、推杆42、球头把手43、压缩弹簧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所述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包括:
强度检测装置本体1,强度检测装置本体1的底板表面设置有第二挡板3,第二挡板3的表面开设有伸缩孔31,伸缩孔31的底端开设有伸缩槽32,第二挡板3呈方形板状结构,第二挡板3通过铰链与强度检测装置本体1的底板转动连接,第二挡板3的一端开设有通槽33,通槽33的底部开设有卡槽34,卡槽34远离伸缩孔31的一侧底部开设有限位槽35,伸缩槽32呈圆柱形槽结构,且伸缩槽32与通槽33相通;
第一挡板2,第一挡板2设置在强度检测装置本体1的表面,第一挡板2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21,第一挡板2呈“匚”形板状结构,第一挡板2的两端与第二挡板3的两端相接,限位孔21的尺寸与伸缩孔31的尺寸相同,且限位孔21与伸缩孔31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限位销4,限位销4设置在伸缩孔31的内部,限位销4的末端设置有限位板41,限位销4呈圆柱体结构,限位销4的顶端设置有导入角,限位销4与伸缩孔31的内壁滑动连接,且限位销4的顶端滑动连接在限位孔21的内部,限位板41呈圆形板状结构,限位板41滑动连接在伸缩槽32的内部,限位板41与伸缩槽3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5,压缩弹簧5套接在限位销4的表面,限位板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42,推杆42呈圆柱体结构,推杆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把手43。
实际使用时,参考附图1至附图6所示,将待检测蓄电池壳体放入强度检测装置本体1的底板处进行固定,通过铰链将第二挡板3进行翻折,使第二挡板3的表面与第一挡板2的两端相接,通过球头把手43和推杆42推动限位板41和限位销4向限位孔21的方向移动,使限位销4的顶端插入限位孔21的内部,然后将推杆42向卡槽34的内部推动,在压缩弹簧5的作用下推杆42移动到限位槽35的内部,此时限位销4的顶端固定在限位孔21的内部,第二挡板3的位置固定,使用钢球对蓄电池壳体进行检测后,钢球滚落后会被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阻挡在强度检测装置本体1的底板表面,阻止了钢球滚落地面,检测完成后,推动限位板41使其从限位槽35的内部脱离进入卡槽34,然后向上扳动到通槽33的内部,在压缩弹簧5的作用下限位销4的顶端抽出限位孔21的内部,翻转第二挡板3,取出蓄电池壳体。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包括:
强度检测装置本体(1),强度检测装置本体(1)的底板表面设置有第二挡板(3),第二挡板(3)的表面开设有伸缩孔(31),伸缩孔(31)的底端开设有伸缩槽(32);
第一挡板(2),第一挡板(2)设置在强度检测装置本体(1)的表面,第一挡板(2)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21);
限位销(4),限位销(4)设置在伸缩孔(31)的内部,限位销(4)的末端设置有限位板(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3)呈方形板状结构,第二挡板(3)通过铰链与强度检测装置本体(1)的底板转动连接,第二挡板(3)的一端开设有通槽(33),通槽(33)的底部开设有卡槽(34),卡槽(34)远离伸缩孔(31)的一侧底部开设有限位槽(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槽(32)呈圆柱形槽结构,且伸缩槽(32)与通槽(33)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呈“匚”形板状结构,第一挡板(2)的两端与第二挡板(3)的两端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21)的尺寸与伸缩孔(31)的尺寸相同,且限位孔(21)与伸缩孔(31)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4)呈圆柱体结构,限位销(4)的顶端设置有导入角,限位销(4)与伸缩孔(31)的内壁滑动连接,且限位销(4)的顶端滑动连接在限位孔(2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1)呈圆形板状结构,限位板(41)滑动连接在伸缩槽(32)的内部,限位板(41)与伸缩槽(3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5),压缩弹簧(5)套接在限位销(4)的表面,限位板(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2)呈圆柱体结构,推杆(4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球头把手(43)。
CN202220569126.0U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180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9126.0U CN217180404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9126.0U CN217180404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0404U true CN217180404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43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912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180404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0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6237B (zh) 一种锂电池安装用具有防滑结构的电池拿取装置
CN217180404U (zh) 一种蓄电池壳体强度检测装置
CN210607417U (zh) 一种防爆型锂电池
CN211235728U (zh) 一种便携式电解质分析仪
CN215297001U (zh) 太阳能电池板检测装置
CN214113387U (zh) 一种临床质谱检测用试剂盒
CN21287464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池保护板
CN111645996A (zh) 一种便于存取的环境监测用样品存放装置
CN213347698U (zh) 一种计分用便携式可移动乒乓球桌
CN112697573A (zh) 一种铅蓄电池极板强度的检测设备
CN210036726U (zh) 一种电力线路设计用的多功能测距仪
CN208780801U (zh) 一种多工位高效的电池测试机
CN214163030U (zh) 一种可自动回充的人形机器人
CN212587644U (zh) 一种安全蓄电池
CN217388280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生产检测的自动化充电装置
CN218288758U (zh) 一种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绝缘检测杆
CN220650731U (zh) 一种易连接电池数据采集器
CN219303821U (zh) 一种储能防护装置
CN216597801U (zh) 一种防撞击密封铅酸蓄电池
CN213302470U (zh) 一种多用途锂离子电池内阻测试系统
CN210778829U (zh) 一种锂电池椭圆电芯平整设备
CN217278833U (zh) 蓄电池容量检查仪
CN211710645U (zh) 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
CN218609519U (zh) 一种核酸检测试管存放盒
CN215222390U (zh) 移动通信光猫设备故障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