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8387U - 灯具 - Google Patents

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8387U
CN217178387U CN202220097944.5U CN202220097944U CN217178387U CN 217178387 U CN217178387 U CN 217178387U CN 202220097944 U CN202220097944 U CN 202220097944U CN 217178387 U CN217178387 U CN 217178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ight
chamber
light project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979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聪棋
刘建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lsa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lsa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lsa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lsa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979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8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8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8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灯具,包括灯杆和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投光组件;壳体,安装于灯杆顶部;隔离件,安装于壳体内,构造为将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一腔室容纳投光组件,第二腔室容纳照明组件。通过将投光组件和照明组件同时安装于灯杆顶部的方式,减省了投光灯安装所需单独占用的空间,并且使灯具安装的环境更加美观。

Description

灯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照明设备在工业、生活、建筑等领域被广泛使用。新型灯具更是层出不穷。为满足现代化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发掘灯具更多的功能。人们开始对灯具本身、配件、以及容器等领域不断研发与创新。
在对灯具的使用与创新过程中,人们发现:现有的投光灯具和照明灯具多为分开安装。灯具单独安装和使用不仅功能性低,而且占用空间。并且现有投光灯具多为灯具暴露在外的安装方式。这样,会影响灯具的外观和灯具安装的环境。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减省了投光灯安装所需单独占用的空间,并且使灯具安装的环境更加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具体的,一种灯具,包括灯杆和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投光组件;
壳体,安装于灯杆顶部;
隔离件,安装于壳体内,构造为将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一腔室容纳投光组件,第二腔室容纳照明组件。
进一步的,第一腔室具有向上的开口,第二腔室具有向下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件形成为板状结构且水平设置于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向上延伸使得第一腔室的顶端超过投光组件的顶端,且所述壳体向下延伸使得第二腔室的底端低于照明组件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投光组件包括投光灯和使投光灯枢转的调节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灯具还包括:
旋转装置,构造为连接到调节支架以调节投光灯的投光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调节支架连接以驱动调节支架自身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调节支架连接以驱动投光灯枢转。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调节支架连接以驱动投光灯枢转。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件由不透光材料制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投光组件和照明组件同时安装于灯杆顶部的方式,减省了投光灯安装所需单独占用的空间,并且使灯具安装的环境更加美观。
此外,还有其他有益效果:灯具同时具有向下照明和向上投光的功能。灯具的投光组件还装有旋转电机,以调节向上的投光角度,提高了灯具的功能性。并且灯具的壳体将照明组件和投光组件隐藏,使灯具外观更加整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00 灯具
11 灯杆
12 照明组件
13 投光组件
131 投光灯
132 调节支架
14 壳体
15 隔离件
16 旋转装置
161 第一旋转电机
162 第二旋转电机
17 遥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一种灯具100,包括灯杆11和照明组件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投光组件13;
壳体14,安装于灯杆11顶部;
隔离件15,安装于壳体14内,构造为将壳体14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一腔室容纳投光组件13,第二腔室容纳照明组件12。
通过将投光组件和照明组件同时安装于灯杆顶部的方式,减省了投光灯安装所需单独占用的空间,并且使灯具安装的环境更加美观。
具体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灯具100,用于景观灯照明以及功能性照明。灯杆11作为灯具100中的设置于地面的承载装置,决定了灯具100中照明组件 12的安装高度与安装位置。灯杆11本身为空心结构,用于安装通电线路。在灯具100的照明组件12光照强度等设备本身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照明组件12 的安装位置越高,其向下的照明范围越大。通常情况下,灯杆11的高度均远高于普通人的身高。当外部环境昏暗时,灯杆11高处安装的灯具100的照明组件12从高于人身高的位置向下投射光线,光线的散射范围足以照亮人的周围环境。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的灯具100大多只包括光线向下照射的照明组件12。当照明组件12安装于灯具100的灯杆11顶部时,由于照明组件12仅向下照射,照明组件12的顶部留有多余的空间以待开发。这使得灯杆11安装照明组件12后的更高处的顶部位置造成空间浪费。因此本申请的实施例为开发灯杆 11顶部的空余空间,提供一种将投光组件13和照明组件12相结合的灯具 100。将投光组件13安装于灯杆11顶部的多余空间。灯杆11同时安装有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实现一杆两用的功能,使灯具100同时具有照明组件 12的功能和投光组件13的功能,以提高灯杆11顶部的空间利用率并增加灯具 100的功能性。
通常情况下,投光灯多为功能性照明灯具,具有向上投射光线的发光件,常用于景观照明。具体的,投光灯的功能性通常体现在可以调节光线的投射角度,以满足不同角度的照明需求。现有的投光灯多为明装,即投光灯在安装后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并且投光灯的外观通常没有经过特殊设计。当投光灯用于景观的照明时,容易影响整体环境和氛围。因此,本申请将投光组件13与现有的照明组件12进行组合,提供一种组合型的灯具100。通过将投光组件13 和照明组件隐藏安装于灯杆11顶部,以解决投光灯原有的缺陷并增加灯具100的功能性。
具体的,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灯杆11顶部安装有壳体14,壳体14用于容纳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为提高灯具100整体的整洁性,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在安装时由通常将发光件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明装,改为装入灯杆11顶部壳体14内。灯杆11的高度远高于人的身高。当设备未通电时,人如果向上观察灯具100,在视觉角度内仅能观测到壳体14,无法直接观察到壳体14内的投光组件13。因此,壳体14在容纳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的同时,还起到隐藏投光组件13的作用,实现见光不见灯的效果。由于壳体14将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包裹在内部,人的视觉内只能看到壳体14和灯杆11,使得灯具100的整体外观给人的观感更为整洁。当设备通电时,投光组件13向外部环境投射灯光。由于投光组件13安装于壳体14内,人在视觉范围内只能观测到壳体14和投光组件13向外投射的光线,无法直接观测到投光组件13本体,以达到见光不见灯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这种实施例中,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 13虽然都安装于灯杆11顶部的壳体14内,但两者的功能不同。照明组件12 主要用于夜间或者昏暗环境中照明。投光组件13用于功能性照明,其光线投射角度需要多角度进行调节,以满足高处不同角度的照明需求。具体的,为区分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使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在工作时互不干扰,本申请提供一种设置于壳体14内的隔离件15。将壳体14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两个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投光组件13。第二腔室用于容纳照明组件12。通过分隔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以实现照明组件12 和投光组件13在正常工作时互不干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腔室具有向上的开口,第二腔室具有向下的开口。使得投光组件13可以实现通常的投光功能,照明组件12可以实现通常的照明功能。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隔离件形成为板状结构且水平设置于壳体内。
具体的,隔离件15水平设置于壳体14内,将壳体14分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为壳体14的上半部分,开口向上。第二腔室为壳体14的下半部分,开口向下。当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同时安装于壳体14内时,水平设置的隔离件15将投光组件13分隔到开口向上的第一腔室,将照明组件 12分隔到开口向下的第二腔室。因此,投光组件13需要沿向上的发光方向安装,照明组件12需要沿向下的发光方向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4内同时安装有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为避免两者工作时互不干扰而设置的隔离件15,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安装方式。具体的,为了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功能性可以更好地实现,将隔离件15水平设置在壳体14内,使壳体14被上下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当隔离件15水平设置于壳体内时,第二腔室的开口方向向下,照明组件12向下照射的范围不会受到阻挡。第一腔室的开口方向向上,投光组件13向上的投光角度也可以在最大范围内进行调节。因此,隔离件15水平设置于壳体内为本实施例的较优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4向上延伸使得第一腔室的顶端超过投光组件13的顶端,且所述壳体14向下延伸使得第二腔室的底端低于照明组件12的底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壳体14为达到隐藏其内部的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的目的,壳体14的内部空间尺寸要大于所容纳的组件尺寸。
具体的,壳体14内从隔离件15至壳体14顶端的距离需大于投光组件13 的底端至其顶端的高度,隔离件15至壳体14底端的距离需大于照明组件12 的底端至其顶端的高度。即第一腔室的顶端超过投光组件13的顶端,第二腔室的底端低于照明组件12的底端。投光组件13整体全部被容纳于第一腔室的内部,照明组件12全部被容纳于第二腔室的内部。当照明组件12或投光组件 13通电发光时,人只能观察到照明组件12与投光组件散发的光亮,无法观测到发出光亮的组件本身。这样隐藏安装的方式,即达到了见光不见灯的效果,使灯具100的整体外观更加整洁,也可以通过包裹组件的壳体14保护到其内部的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投光组件13用于功能性照明,需要具有调节角度的装置,以满足不同角度的照明需求。具体的,为便于投光组件13的旋转,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14边缘设计为圆弧型的实施例。当投光组件13旋转时,只要所在的旋转平面足够大,就不会影响投光组件13的转动。即当所述壳体14 在水平面的投影的边缘各处的尺寸均大于投光组件13的旋转半径时,投光组件13的转动都不会被限制。可以理解的是,当投光组件13转动时,其旋转形成的轨迹为球形曲面。而圆弧型结构从圆弧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因此,当投光组件13安装于壳体14内转动时,圆弧型结构可以最大程度节省壳体14的尺寸,以减少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圆弧型结构的壳体14在水平面的投影由两个圆心角超过 180°的两个圆弧对接而成。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壳体14内安装有两组照明组件12和两组投光组件13。为达到两组照明组件12和两组投光组件13的安装目的,壳体14的结构在设计时预设有四组组件的安装空间。由于隔离件15将壳体14上下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两个腔室。壳体14的第一腔室容纳两组投光组件13,第二腔室容纳两组照明组件12。壳体14的两个圆弧的位置各对应一组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的安装位置。两个圆心角超过180°的圆弧对接形成的两个点为对接点,两个对接点间的距离小于圆弧直径。并且两对接点在壳体14水平面的投影中心处形成向壳体14内弯曲的弧形卡扣。本实施例通过这样的结构,以限制两组照明组件12和两组投光组件13的安装位置,避免当各组件在工作时相互干扰,例如:当两组投光组件旋转时发生碰撞。两圆弧的中心点为投光组件13的纵向旋转轴,用于安装调节投光组件13角度的装置。为防止两组投光组件13在纵向旋转时发生碰撞,两圆弧圆心之间的距离至少大于两组投光组件13的旋转半径之和。
请参照图2,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投光组件13包括投光灯 131和使投光灯枢转的调节支架132。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为达到调节投光组件13 投光角度的目的,投光组件13由投光灯131和调节支架132两部分组成,以便于在各部件之间安装调节装置。投光灯131安装于调节支架132上,投光灯 131与调节支架132的连接处装有一组调节装置。此调节装置通过带动投光灯 131相对于调节支架132转动,以调节投光组件13在此方向上的投光角度。调节支架132安装于壳体14内的隔离件15上,并位于圆弧型壳体14的圆心处,调节支架132与隔离件15的连接处也装有一组调节装置。此处的调节装置通过带动调节支架132相对于隔离件15的转动,进而带动与调节支架132连接的投光灯131转动,以调节投光组件13在另一个方向上的投光角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投光灯131水平安装于所述调节支架132上。为了防止投光灯131相对于调节支架132转动时发生碰撞,调节支架132与投光灯 131之间预设有转动空间。投光组件13的投光灯131连接调节支架132。可通过控制投光灯131相对于调节支架132的转动,进而控制投光组件13相对于隔离件15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灯具100还包括:
旋转装置16,构造为连接到调节支架132以调节投光灯131的投光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装置16包括第一旋转电机161,所述第一旋转电机 161的输出轴与调节支架132连接以驱动调节支架132自身旋转。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旋转装置16即为调节投光组件13投光角度的调节装置,用于控制投光组件13沿两个方向的转动轴转动。因此,提供两组旋转电机分别满足投光组件13沿所述两个转动轴的转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电机161安装于投光组件13的调节支架132与隔离件15之间,并位于圆弧型壳体14的圆心处。第一旋转电机161 通过带动调节支架132转动,进而带动投光组件13整体相对于隔离件15转动,用于调节投光组件13沿圆弧型壳体14的圆心为轴相对于隔离件15纵向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投光组件13安装于隔离件15上方的第一腔室,隔离件 15水平设置,第一旋转电机161安装于投光组件13的调节支架132与隔离件 15之间。因此,第一旋转电机161的设置方向为水平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电机作为驱动装置,都具有电机轴,用于传递电机的动力。本实施例的第一旋转电机161的电机轴穿过隔离件15与调节支架132的底面连接。电机轴相对于调节支架132固定。转动电机轴,带动与其连接的调节支架132旋转,进而使调节支架132相对于隔离件15转动。投光组件13沿第一旋转电机161的电机轴的长度方向相对于隔离件15转动,隔离件15相对于壳体14固定,以实现调节投光组件13沿纵向转动轴相对于壳体14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装置16还包括第二旋转电机162,所述第二旋转电机 162的输出轴与调节支架132连接以驱动投光灯131枢转。
类似的,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旋转电机162安装于投光组件13的投光灯131与调节支架132的连接处。第二旋转电机162通过带动投光灯131转动,进而调节投光组件13沿水平方向的转动轴相对于隔离件15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投光组件13安装于隔离件15上方的第一腔室,投光灯 131水平安装于调节支架132上。第二旋转电机162安装于投光组件13的投光灯131与调节支架132的连接处。因此,第二旋转电机162的设置方向为竖直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旋转电机162类似于第一旋转电机161,作为驱动装置,也具有电机轴,用于传递电机的动力。本实施例的第二旋转电机162的电机轴穿过调节支架132与投光灯131的侧面连接。第二旋转电机162的电机轴相对于投光灯131固定。通过转动第二旋转电机162的电机轴,带动与其连接的投光灯131旋转。投光灯131相对于调节支架132沿第二旋转电机162的电机轴的长度方向转动,投光灯131也相对于隔离件15沿此方向转动,隔离件 15相对于壳体14固定,以实现调节投光组件13沿水平方向的转动轴相对于壳体14转动。
进一步的,进一步的,所述灯具100还包括遥控装置17,用于远程控制旋转装置16、照明组件12、投光组件13中的至少一个。
需指出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遥控装置为常见的远程控制装置,并为在本实施例图中具体体现。
可以理解的是,为提高照明组件12的照明范围,照明组件12的安装位置通常偏高,照明组件12安装在更高的位置,直射的光线范围也更大。照明组件12过高的安装位置使得照明组件12安装后,若想对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进行调整或者维修,人需要攀爬至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的安装高度才能对其进行调节。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过高的安装位置为其后续的调节造成不便。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遥控装置。通过远程对第一旋转电机161、第二旋转电机162、照明组件12、投光组件13至少其中之一发射信号,以达成远程调节灯具100目的。远程遥控的优势在于:节约人力资源,可以减少人力反复攀爬至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的安装高度对灯具100进行调节;遥控调节更加智能、精细化,通过设置更精确的程序信号,远程发射给旋转电机,使得电机的旋转角度更加精细准确;遥控的操作便捷,可以让操作者自由选择操作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件15由不透光材料制成。
可以理解的是,当照明组件12或者投光组件13其中之一单独开启时,光线的照射范围较广,难免会影响到不需要光线照射的区域或者彼此的照明区域,从而干扰各组件之间的工作。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隔离件15选用不透光的材料制成。使照明组件12发光时,仅能照射自己的工作区域。投光组件13发光时,也只能投射自己的工作区域。以确保照明组件12和投光组件13彼此不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有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灯具,包括灯杆和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投光组件;
壳体,安装于灯杆顶部;
隔离件,安装于壳体内,构造为将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一腔室容纳投光组件,第二腔室容纳照明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具有向上的开口,第二腔室具有向下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形成为板状结构且水平设置于壳体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向上延伸使得第一腔室的顶端超过投光组件的顶端,且所述壳体向下延伸使得第二腔室的底端低于照明组件的底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组件包括投光灯和使投光灯枢转的调节支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
旋转装置,构造为连接到调节支架以调节投光灯的投光角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调节支架连接以驱动调节支架自身旋转。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还包括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调节支架连接以驱动投光灯枢转。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遥控装置,用于远程控制旋转装置、照明组件、投光组件中的至少一个。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由不透光材料制成。
CN202220097944.5U 2022-01-14 2022-01-14 灯具 Active CN217178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7944.5U CN217178387U (zh) 2022-01-14 2022-01-14 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7944.5U CN217178387U (zh) 2022-01-14 2022-01-14 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8387U true CN217178387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35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97944.5U Active CN217178387U (zh) 2022-01-14 2022-01-14 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8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88076A (zh) 智能室内灯光控制系统
KR20140085921A (ko) 조사각 조절이 가능한 램프조립체
CN107120608A (zh) 投射灯
CN202813067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217178387U (zh) 灯具
KR200245700Y1 (ko) 실내장식용매립등
CN219995129U (zh) 一种电动模组吊灯
JP2000251503A (ja) 照明装置
CN216079542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灯具
JP4491327B2 (ja) 照明器具
CN204922593U (zh) 一种变换灯具
CN112991898A (zh) 一种t台表演环境模拟装置
CN211694549U (zh) 氛围渲染照明灯
CN220269182U (zh) 可旋转壁灯及具有其的智能家居系统
CN219623845U (zh) 一种智能照明控制装置
CN213872551U (zh) 一种新型的蜂眼摇头灯
CN220102941U (zh) 一种双重防眩和c4h级防腐的投光灯
CN214370010U (zh) 一种防眩目led拼接式投光灯
CN220119291U (zh) 天花机灯具组件及天花机
CN215951208U (zh) 一种家电用多色圆形环绕灯
CN218721263U (zh) 一种旋转聚光灯
CN215112227U (zh) 一种可调焦的聚光灯
CN217684823U (zh) 一种灯具
CN214064595U (zh) 魔球灯
CN218914770U (zh) 一种太阳能多页户外露营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