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2844U - 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2844U
CN217172844U CN202123409361.6U CN202123409361U CN217172844U CN 217172844 U CN217172844 U CN 217172844U CN 202123409361 U CN202123409361 U CN 202123409361U CN 217172844 U CN217172844 U CN 217172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shaft
lifting
lifting shaft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093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抱树
白祖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ahui Elevator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ahui Elevator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ahui Elevator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ahui Elevator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093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2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2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2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转接组件包括转接固定座和转接轴,转接轴与转接固定座旋转连接;第一安全钳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绳夹件、第一提拉轴和第一安全钳,第一提拉轴与第一安装座旋转连接;绳夹件的一端与限速器的钢丝绳连接,绳夹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提拉轴连接;第一提拉轴的另一端还通过斜拉杆与转接轴的一端连接;第一安全钳与第一提拉轴连接;第二安全钳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提拉轴和第二安全钳,第二提拉轴与第二安装座旋转连接,第二安全钳与第二提拉轴连接;转接轴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组件与第二提拉轴连接。所述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解决了现有的安全钳提拉机构难以安装于不对称设置的电梯导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
背景技术
电梯运行超速时会触发限速器动作,限速器钢丝绳通过安全钳提拉机构使安全钳动作,安全钳动作后使电梯轿厢制停。
对于导轨是对称设置的电梯,传统的安全钳提拉机构一般通过设有对称的两个安全钳,然后将两个安全钳分别设置在的对称的两条导轨上来实现在紧急情况下电梯轿厢的制停,但是对于轿厢比较小的电梯,两条导轨并不一定是对称设置的,此时采用传统的安全钳提拉机构,施工人员就很难对安全钳提拉机构进行安装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解决了现有的安全钳提拉机构难以安装于不对称设置的电梯导轨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包括转接组件、第一安全钳组件、第二安全钳组件、斜拉杆和连接管组件,所述连接管组件的长度可调节;
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固定座和转接轴,所述转接轴与所述转接固定座旋转连接;
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绳夹件、第一提拉轴和第一安全钳,所述第一提拉轴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旋转连接;所述绳夹件的一端与限速器的钢丝绳连接,所述绳夹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提拉轴连接,所述绳夹件带动所述第一提拉轴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旋转;所述第一提拉轴垂直于所述转接轴,所述第一提拉轴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斜拉杆与所述转接轴的一端连接,并带动所述转接轴旋转;所述第一安全钳设置于所述第一提拉轴的后方,并且所述第一安全钳与所述第一提拉轴连接;
所述第二安全钳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提拉轴和第二安全钳,所述第二提拉轴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安全钳设置于所述第二提拉轴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安全钳与所述第二提拉轴连接;所述转接轴、所述连接管组件和所述第二提拉轴同轴设置,所述转接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组件与所述第二提拉轴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二提拉轴旋转。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绳夹件包括夹件本体、夹绳部和铰接部;
所述夹件本体的一端铰接有所述夹绳部,所述夹绳部与限速器的钢丝绳连接;
所述夹件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提拉轴连接;
所述夹件本体的另一端还与所述铰接部连接,所述铰接部与所述斜拉杆的一端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还包括第一提拉手,所述第一提拉手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并且所述第一提拉手与所述第一提拉轴连接,所述第一提拉轴带动所述第一提拉手旋转;所述第一提拉手与所述第一安全钳铰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全钳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一锲块,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提拉手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锲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限位块设有调整部,所述调整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绳夹件的两侧。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安全钳组件还包括第二提拉手,所述第二提拉手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并且所述第二提拉手与所述第二提拉轴连接,所述第二提拉轴带动所述第二提拉手旋转;所述第二提拉手与所述第二安全钳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全钳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二锲块,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提拉手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锲块连接。
具体地,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铰接块,所述铰接块固定于所述转接轴的一端,所述铰接块的上端与所述斜拉杆的另一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和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所述斜拉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座后与所述铰接部连接;
所述斜拉杆的外壁设有卡件,所述斜拉杆的外壁套设有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弹簧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卡件。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连接管组件包括连接管和连接头,相邻两条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连接头连接;
位于首端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转接轴的另一端连接,位于末端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提拉轴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所述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中,当限速器动作时,限速器的绳轮不动,钢丝绳被压住,轿厢还继续往下行,所述绳夹件被提起,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提拉轴逆时针旋转,并通过所述第一提拉轴带动所述第一安全钳往上提,所述第一安全钳夹住导轨。与此同步,所述第一提拉轴还会拉动所述斜拉杆,而所述斜拉杆则拉动所述转接轴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所述连接管组件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提拉轴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二提拉轴带动所述第二安全钳往上提,所述第二安全钳夹住另一条导轨从而制停轿厢。由于所述第一提拉轴垂直于所述转接轴,并且所述转接轴、所述连接管组件和所述第二提拉轴同轴设置,如此,所述转接组件、第一安全钳组件、第二安全钳组件、斜拉杆和连接管组件形成一个直角提拉机构,并且能使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的第一安全钳和第二安全钳组件的第二安全钳相互错开,即使是两条导轨不对称的电梯,也能通过调节所述连接管组件的长度,来调节所述第一安全钳和所述第二安全钳之间相互错开的距离,施工人员能轻易将所述第一安全钳和所述第二安全钳安装于对应的导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安全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安全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接组件;11转接固定座;12转接轴;13铰接块;2第一安全钳组件;21第一安装座;22绳夹件;221夹件本体;222夹绳部;223铰接部;23第一提拉轴;24第一安全钳;241第一连接件;242第一锲块;2421第一连接轴;2422第一锲块主体;243第一弹性机构;25第一提拉手;26限位块;261调整部;3第二安全钳组件;31第二安装座;32第二提拉轴;33第二安全钳;331第二连接件;332第二锲块;3321第二连接轴;3322第二锲块主体;333第二弹性机构;34第二提拉手;4斜拉杆;41卡件;5连接管组件;51连接管;52连接头;6复位弹簧;7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包括转接组件1、第一安全钳组件2、第二安全钳组件3、斜拉杆4和连接管组件5,所述连接管组件5的长度可调节;
所述转接组件1包括转接固定座11和转接轴12,所述转接轴12与所述转接固定座11旋转连接;
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座21、绳夹件22、第一提拉轴23和第一安全钳24,所述第一提拉轴23与所述第一安装座21旋转连接;所述绳夹件22的一端与限速器的钢丝绳连接,所述绳夹件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提拉轴23连接,所述绳夹件22带动所述第一提拉轴23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1旋转;所述第一提拉轴23垂直于所述转接轴12,所述第一提拉轴23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斜拉杆4与所述转接轴12的一端连接,并带动所述转接轴12旋转;所述第一安全钳24设置于所述第一提拉轴23的后方,并且所述第一安全钳24与所述第一提拉轴23连接;
所述第二安全钳组件3包括第二安装座31、第二提拉轴32和第二安全钳33,所述第二提拉轴32与所述第二安装座31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安全钳33设置于所述第二提拉轴32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安全钳33与所述第二提拉轴32连接;所述转接轴12、所述连接管组件5和所述第二提拉轴32同轴设置,所述转接轴1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组件5与所述第二提拉轴32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二提拉轴32旋转。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转接组件1、第一安全钳组件2和第二安全钳组件3均固定在轿厢的下梁。其中所述转接轴12通过所述转接固定座11固定在轿厢的下梁,所述绳夹件22、第一提拉轴23和第一安全钳24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21固定在轿厢的下梁,所述第二提拉轴32和第二安全钳33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座31固定在轿厢的下梁。
与本实施例的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连接的限速器的工作原理可参考现有的限速器,如图5和6所示,在所述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中,当限速器动作时,限速器的绳轮不动,钢丝绳被压住,轿厢还继续往下行,所述绳夹件22被提起,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提拉轴23逆时针旋转,并通过所述第一提拉轴23带动所述第一安全钳24往上提,所述第一安全钳24夹住导轨。与此同步,所述第一提拉轴23还会拉动所述斜拉杆4,而所述斜拉杆4则拉动所述转接轴12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所述连接管组件5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提拉轴32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二提拉轴32带动所述第二安全钳33往上提,所述第二安全钳33夹住另一条导轨从而制停轿厢。由于所述第一提拉轴23垂直于所述转接轴12,并且所述转接轴12、所述连接管组件5和所述第二提拉轴32同轴设置,如此,所述转接组件1、第一安全钳组件2、第二安全钳组件3、斜拉杆4和连接管组件5形成一个直角提拉机构,并且能使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2的第一安全钳24和第二安全钳组件3的第二安全钳33相互错开,即使是两条导轨不对称的电梯,也能通过调节所述连接管组件5的长度,来调节所述第一安全钳24和所述第二安全钳33之间相互错开的距离,施工人员能轻易将所述第一安全钳24和所述第二安全钳33安装于对应的导轨。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5所示,所述绳夹件22包括夹件本体221、夹绳部222和铰接部223;所述夹件本体221的一端铰接有所述夹绳部222,所述夹绳部222与限速器的钢丝绳连接;所述夹件本体2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提拉轴23连接;所述夹件本体221的另一端还与所述铰接部223连接,所述铰接部223与所述斜拉杆4的一端铰接。具体地,所述斜拉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接轴1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中,当限速器动作时,限速器的绳轮不动,钢丝绳被压住,轿厢还继续往下行,所述夹绳部222被提起,所述夹绳部222带动所述夹件本体221以所述第一提拉轴23为转轴逆时针旋转,此时所述第一提拉轴23也会同步旋转;另外在所述夹件本体221逆时针旋转时,也会带动所述铰接部223逆时针旋转,所述铰接部223就会拉动所述斜拉杆4往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2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转接轴12顺时针旋转。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2还包括第一提拉手25,所述第一提拉手25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1,并且所述第一提拉手25与所述第一提拉轴23连接,所述第一提拉轴23带动所述第一提拉手25旋转;所述第一提拉手25与所述第一安全钳24铰接。具体地,所述第一安全钳24安装于电梯的导轨。在所述第一提拉轴23逆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一提拉手25也会同步逆时针旋转,然后拉动所述第一安全钳24向上运动,所述第一安全钳24夹住导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全钳24包括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一锲块242,所述第一连接件2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提拉手25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锲块242连接。所述第一提拉手25逆时针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241带动所述第一锲块242向上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一锲块242夹住导轨。具体地,所述第一安全钳24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1内;所述第一锲块242包括第一连接轴2421和第一锲块主体2422,所述第一连接轴24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4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24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锲块主体2422连接;所述第一安全钳24还包括第一弹性机构243,所述第一弹性机构243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2421,所述第一弹性机构24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1,所述第一弹性机构243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锲块主体2422。所述第一弹性机构243优选为弹簧。在限速器动作时,所述第一锲块主体2422夹住导轨,此时所述第一弹性机构243压缩;在限速器不动作时,所述第一锲块主体2422通过所述第一弹性机构243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松开导轨。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2还包括限位块26,所述限位块26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1,所述限位块26设有调整部261,所述调整部261分别设置于所述绳夹件22的两侧。具体地,所述调整部261分别设置于所述绳夹件22的旋转上限的位置和所述绳夹件22的旋转下限的位置。设置所述限位块26能避免所述绳夹件22过度转动。当所述绳夹件22过度转动时,所述绳夹件22会与所述调整部261接触,从而利用所述调整部261挡住所述绳夹件22。优选地,所述调整部261为调整螺栓,通过调节所述调整部261伸出的长度,能调节所述绳夹件22的转动范围。
优选的,如图3和6所示,所述第二安全钳组件3还包括第二提拉手34,所述第二提拉手34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31,并且所述第二提拉手34与所述第二提拉轴32连接,所述第二提拉轴32带动所述第二提拉手34旋转;所述第二提拉手34与所述第二安全钳33铰接。具体地,所述第二安全钳33安装于电梯的另一条导轨。在所述第二提拉轴32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二提拉手34也会同步顺时针旋转,然后拉动所述第二安全钳33向上运动,所述第二安全钳33夹住导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全钳33包括第二连接件331和第二锲块332,所述第二连接件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提拉手34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锲块332连接。所述第二提拉手34顺时针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331带动所述第二锲块332向上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二锲块332夹住导轨。具体地,所述第二安全钳3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31内;所述第二锲块332包括第二连接轴3321和第二锲块主体3322,所述第二连接轴33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33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锲块主体3322连接;所述第二安全钳33还包括第二弹性机构333,所述第二弹性机构333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3321,所述第二弹性机构33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31,所述第二弹性机构333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锲块主体3322。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机构333为弹簧。在限速器动作时,所述第二锲块主体3322夹住导轨,此时所述第二弹性机构333压缩;在限速器不动作时,所述第二锲块主体3322通过所述第二弹性机构333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松开导轨。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所述转接组件1还包括铰接块13,所述铰接块13固定于所述转接轴12的一端,所述铰接块13的上端与所述斜拉杆4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斜拉杆4往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2的方向运动时,拉动所述铰接块13的上端,所述铰接块13以所述转接轴12为转轴顺时针转动,所述转接轴12也会同步顺时针转动,并通过所述连接管组件5带动所述第二安全钳组件3动作。
可选地,如图2、4和5所示,所述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6和弹簧座7,所述弹簧座7固定于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2,所述斜拉杆4的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座7后与所述铰接部223连接;所述斜拉杆4的外壁设有卡件41,所述斜拉杆4的外壁套设有所述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弹簧座7,所述复位弹簧6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卡件41。在限速器动作时,所述绳夹件22拉动所述斜拉杆4向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2的方向运动,所述复位弹簧6压缩;在限速器不动作时,所述斜拉杆4通过所述复位弹簧6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安全钳33松开导轨。
优选的,如图1和2所示,所述连接管组件5包括连接管51和连接头52,相邻两条所述连接管51通过所述连接头52连接;位于首端的所述连接管51与所述转接轴12的另一端连接,位于末端的所述连接管51与所述第二提拉轴32连接。如图2所示,右端为首段,左端为末端。通过设置不同数量的所述连接管51,达到调节所述连接管组件5的长度的目的,从而调节所述第二安全钳组件3和所述转接组件1之间的距离,使其能适合轿厢的安装空间。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组件5包括两条连接管51,两条所述连接管51分别为第一连接管51和第二连接管51,所述第一连接管51的首端与所述转接轴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51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51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51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提拉轴32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组件、第一安全钳组件、第二安全钳组件、斜拉杆和连接管组件,所述连接管组件的长度可调节;
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固定座和转接轴,所述转接轴与所述转接固定座旋转连接;
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绳夹件、第一提拉轴和第一安全钳,所述第一提拉轴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旋转连接;所述绳夹件的一端与限速器的钢丝绳连接,所述绳夹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提拉轴连接,所述绳夹件带动所述第一提拉轴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旋转;所述第一提拉轴垂直于所述转接轴,所述第一提拉轴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斜拉杆与所述转接轴的一端连接,并带动所述转接轴旋转;所述第一安全钳设置于所述第一提拉轴的后方,并且所述第一安全钳与所述第一提拉轴连接;
所述第二安全钳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提拉轴和第二安全钳,所述第二提拉轴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安全钳设置于所述第二提拉轴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安全钳与所述第二提拉轴连接;所述转接轴、所述连接管组件和所述第二提拉轴同轴设置,所述转接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组件与所述第二提拉轴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二提拉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夹件包括夹件本体、夹绳部和铰接部;
所述夹件本体的一端铰接有所述夹绳部,所述夹绳部与限速器的钢丝绳连接;
所述夹件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提拉轴连接;
所述夹件本体的另一端还与所述铰接部连接,所述铰接部与所述斜拉杆的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还包括第一提拉手,所述第一提拉手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并且所述第一提拉手与所述第一提拉轴连接,所述第一提拉轴带动所述第一提拉手旋转;所述第一提拉手与所述第一安全钳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钳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一锲块,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提拉手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锲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限位块设有调整部,所述调整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绳夹件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全钳组件还包括第二提拉手,所述第二提拉手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并且所述第二提拉手与所述第二提拉轴连接,所述第二提拉轴带动所述第二提拉手旋转;所述第二提拉手与所述第二安全钳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全钳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二锲块,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提拉手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锲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铰接块,所述铰接块固定于所述转接轴的一端,所述铰接块的上端与所述斜拉杆的另一端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和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安全钳组件,所述斜拉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座后与所述铰接部连接;
所述斜拉杆的外壁设有卡件,所述斜拉杆的外壁套设有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弹簧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组件包括连接管和连接头,相邻两条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连接头连接;
位于首端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转接轴的另一端连接,位于末端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提拉轴连接。
CN202123409361.6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 Active CN217172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9361.6U CN217172844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09361.6U CN217172844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2844U true CN217172844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3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09361.6U Active CN217172844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2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3742B (zh) 输电杆塔攀爬机器人夹持装置及其机器人
CN210391159U (zh) 折叠车钩和车辆
CN205950378U (zh) 一种夹具
CN209868643U (zh) 具有线夹夹持机构的专用工具
CN217172844U (zh) 一种安全钳直角提拉机构
CN109473795A (zh) 一种新型重力锁定防脱落万向接地棒
CN211938274U (zh) 一种用于管道堵塞机器人的机械手夹具
CN21474025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临时房搭建结构
CN113067170A (zh) 适用于配网全自动作业的线夹
CN209948522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电力施工牵引装置
CN217396778U (zh) 水面打捞机器人
CN113922314B (zh) 电缆专用高效除冰装置
CN216112993U (zh) 一种升降机构以及升降式电缆除冰装置
CN112554453B (zh) 一种屋顶积雪处理设备
CN113363865B (zh) 线路杆塔牌绝缘操作固定装置
CN212230965U (zh) 卡线器
CN113612160A (zh) 一种用于旁路线缆搭接的绞盘作业工具及其操作方法
CN112928701A (zh) 一种用于市政建设工程的地下管廊电缆铺设牵引装置
CN109534124B (zh) 电梯安全钳提拉机构及其提拉方法
WO2020140646A1 (zh) 可折叠车钩和车辆
CN112310675A (zh) 一种带电搭接兼容线夹
CN218343509U (zh) 制动缓解机构及转向架
CN217376981U (zh) 一种建筑安装工程用的管道安装提升装置
CN220502361U (zh) 背包式电梯用安全钳系统
CN209104404U (zh) 一种新型重力锁定防脱落万向接地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